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梳理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梳理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1、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地质: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

(2)人文: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留着乡音。

台湾和福建等省都信奉妈祖。

(3)历史:台湾,在我国史书中记载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来侵略。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诗句抒发了台湾同胞对大陆浓浓的思念。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内同胞。

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是海峡丙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位置:(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跨越热带和北温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2)海陆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范围: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主体,以及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 多个岛屿。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地形:山地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即南北走向,东北—西南),其主峰玉山(海拔 3952 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

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地势东高西低。

故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入台湾海峡。

2、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北回归线从台湾岛的中南部穿过。

受纬度影响,气温南高北低。

受地势影响,气温中间低,四周高(这是影响台湾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年平均气温约 22℃(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 2000mm 以上,每年 6-10 月常受台风侵袭。

3、河流:河流湍急短促,大多自东向西注入台湾海峡,水能丰富(受山地地形、面积狭窄、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图降水丰富的影响)。

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4、风景:日月潭(最大的湖泊)、野柳地质公园5、矿产: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霸笔记
糖料作物
甜菜
油料作物
花生
其他主要经济作物
棉花、大豆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①存在问题:灌溉水源不足
②原因:a.降水较少 b.降水过于集中在夏季 c.需水量大
③措施:开源节流
a.南水北调b.地膜覆盖
c.节约用水,灌溉方式循环使用d.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
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
(1)春季少雨;
(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
(3)气候:
①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②干湿区:半湿润区
③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
④气候特征:冬寒冷干燥,夏炎热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耕地类型
旱地
粮食作物
小麦(春小麦-东北平原,冬小麦-华北平原)、玉米(东北平原)、谷子(黄土高原)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为农业提供稳定而便利的灌溉水源;提供养殖场所,有利于渔业发展;提供工业用水及城市居民用水,有利于工业发展,方便居民生活;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
4.核心城市:上海市: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5.区域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缩短了城市之间的到达时间,延长了人们的出行距离,扩大生活圈,促使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发生改变,可实现“双城”生活模式,城市之间生活的加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幸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一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辽阔的陆地领土】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º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º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º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ºe)【广袤的海洋国土】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

【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三、34个省级行政区【三级行政区划】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表面特征、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在八年级下册的地理教材中,人教版为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内容,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这个蓝色星球。

本文将围绕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展开讨论,详细介绍教材的内容和相关知识。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各种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

通过学习这一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特点和我们所处的环境。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第二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多样地形地貌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

我们将学习中国的地形、气候、植被和动物,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第三章主要讨论人口问题和城市化。

我们将了解全球人口的分布情况、人口增长和减少的因素,以及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一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到人口与城市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第四章经济地理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经济地理的相关知识,包括经济活动的类型、经济区位和交通运输等内容。

我们将学习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的经济特点和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经济地理的学习将使我们更加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指导。

第五章旅游与文化地理第五章重点讨论旅游和文化地理的内容。

旅游是人们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一种方式,而文化地理则关注人类活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学习旅游资源的分类、中国的旅游地区和旅游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

第六章自然灾害与防治第六章主要介绍了自然灾害的类型和防治。

我们将学习常见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台风等,以及对灾害的防治措施。

通过学习这一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和如何减少损失,提高自我保护和抗灾能力。

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上的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八年级下册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地球环境及其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介绍一些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的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在形状上呈近似于球体的形态,被称为地球椭球体。

它由地球内部的内核、外核、地幔、地壳四个层次构成。

其中地核和外核为液态层,地幔为固态层,地壳则包覆在地幔表面,是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称为自转。

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称为公转。

自转与公转是构成地球运动的两大基本现象。

三、地球的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描述某一地区长时间(至少30年)的气候状况,包括了温度、降水量、湿度、风和云量等因素。

而天气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所出现的天空状态和自然条件。

四、地球的水循环地球上维系着大量的水资源,其中包括了河流、湖泊、海洋等。

水循环是指在地球上的水分在不断地进行循环,包括蒸发、降雨、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过程。

五、地球的资源分布地球上的资源非常丰富,包括了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

各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往往会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六、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保护好地球的生态环境。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人教地理的主要知识点,它们对我们认识地球、探索世界及应对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填空版+答案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填空版+答案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填空版+答案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填空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______一线,主导因素是______。

______与______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______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界2、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1)1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______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7)______地区与______地区的分界线3、北方与南方的天然差别与人文差别:位置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别气候1月平均气温河流植被代表地形:______、______、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代表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导因素是______。

______温带季民风候低于℃水量较小、汛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______、______季民风候高于℃水量大、汛期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______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别农业作物熟制食粮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水果主食住宅特点生活传统交通工具体育活动北方地区旱地一年一熟(东北地区)、南方地区水田一年二熟至三熟水稻油菜甘蔗(产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棉花、蚕丝柑橘大米砖瓦竹木,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留意通风散热。

船舶______(华北地区)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甜菜棉花XXX(产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面食、XXX(黄土高原)土坯垒墙,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留意御寒保暖。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知识点主要有:
•中国的人口。

包括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

•中国的民族。

包括民族构成与分布、各民族的习俗与文化。

•中国的区域差异。

包括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省内区域差异。

包括辽宁省、山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广东省、台湾省。

•认识省级区域。

包括北京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认识省内区域。

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黄土高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辽中南工业基地。

•走向世界的中国。

包括中国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

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地理基本知识点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一个近于椭球形的球体,其赤道略大于极半径。

- 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结构组成,其中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固态岩石层。

二、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 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约为365.25天。

2.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 地球的地轴倾斜约23.5度,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 地球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三、陆地和海洋1. 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陆地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9,海洋占71。

- 陆地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南半球较少。

2. 大洲和海洋的分布- 大洲主要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海洋主要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四、自然地理环境1. 气候和气候区划- 气候是指地球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包括温度、降水、风力等。

- 气候区划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将地球划分为不同气候带。

2. 地形和地貌- 地形是指地表的起伏变化,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地貌特征。

- 我国的主要地形包括秦岭-淮河线、长江-黄河线。

五、人文地理环境1. 人口和人口分布-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总数,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态。

- 我国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2. 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 主要城市是指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城市,交通要道是连接各个城市的重要交通线路。

六、资源与环境1. 能源和能源资源- 能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资源是指能够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

- 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的知识点。

以下是该课本的主要内容概述: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和谐发展该章节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章中国的农业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农业发展情况,包括农业地区分布、农业生产条件、农产品分布等。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农业的分布特点- 中国农业的生产条件- 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第三章中国的能源资源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核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主要的化石能源资源- 中国的核能资源情况-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第四章中国的旅游资源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城市景观等。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的自然景观资源- 中国的人文景观资源- 中国的城市景观资源第五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该章节介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以及中国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中国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第六章中国的地理划分该章节介绍了中国的地理划分和行政区划,包括中国的大地理板块、自然区划和行政区划。

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中国的大地理板块划分- 中国的自然区划- 中国的行政区划以上就是《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的内容概述。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人口与城市等。

在八年级的地理下册教材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内容,了解地球的奥秘和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将依据教材的内容来探讨几个重要的地理主题。

第一部分:地理知识的基础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对于理解地理学非常重要。

从地球的形状、大小、赤道到南北极的分布等方面入手,我们可以对地球有更深入的认识。

2. 大陆与海洋大陆和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外貌。

我们需要了解大陆的分布、形状和特点,同时也要了解海洋的性质、大小和地理位置。

3.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气候是地球表面长期的平均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短时间内的天气现象。

通过了解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我们可以知道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变化规律以及气象现象的发生机制。

第二部分:人口与城市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人口数量、分布和变化对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使用人口统计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人口的增长趋势、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信息。

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形成了城市化的趋势。

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的特点、城市规划与管理以及城市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第三部分:地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1. 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

通过地图制作、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地理学家能够对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可持续发展与地理学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环境、不耗尽资源,使后代也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发展方式。

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等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地球的多个领域,包括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大陆与海洋、地球的气候和气象、人口与城市等内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主要包
括三个方面: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地理划分。

一、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略带扁球的球体,其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小。

这种
形状被称为地球的地球形状,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目前,人们已经通过卫星观测、地球观测卫星、高空探险等多种
手段验证了地球的地球形状。

二、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

自转是地球以西偏北的北极轴为中心沿其自身的轴心进行的旋转。

自转的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它引起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更替、风云变幻等现象。

公转是地球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4日,决定了地球四季变化的规律。

三、地球的地理划分
地球的地理划分主要包括纬度和经度。

纬度指的是从赤道到地球两极的线条,按照经纬度来分,地球共被划分为90个纬度带,0度为赤道。

经度指的是垂直于赤道的线条,分别向东西方向延伸。

经度以一度为单位,沿着赤道划分,从0度开始,东经为正数,西经为负数,一圈共360度。

除此之外,地球还被划分为七大洲和五大洋,在人类的生活和探索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总之,八年级下册人教版U3知识点涉及到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和地球的地理划分三方面,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地球奥秘和探索地球资源的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_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2)农作物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水果:柑橘、香蕉、菠萝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江海交汇之地:(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①特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国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文化特色:①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②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③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2)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1)经济发展条件: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汇总八年级下册地理重点知识必考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在研究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2、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3、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惯有显著的差异。

8、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华北平原、渭河平原和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华北平原有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故又称黄淮海平原,其与黄土高原一起被称为1“黄土地”。

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组成。

3、气候:位于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

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4、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此外,太原、郑州、西安、兰州都是北方的重要的工业中心。

5、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XXX、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知识点汇总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考点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一)位置与范围: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二)自然环境1、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山地:①大兴安岭②小兴安岭③长白山(2)平原: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东北三省气候特点:冷湿(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成因冷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①纬度较高,主要位于中温带②离冬季风源地(蒙古和西伯利亚)近湿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积雪期长气温低,蒸发量少,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区冬季积雪多,植被覆盖率好3、主要河流④黑龙江:中俄两国界河,也是我国纬度最高,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支流有松花江和乌苏里江⑤鸭绿江⑥图们江:中朝国界河注:东北地区除夏汛外,每年春季还会有一次春汛。

春季气温回升时,积雪融化会形成春汛。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5、植被: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 天然林区 。

(三)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 大 、墙体 厚 、窗户 小 等特点,主要是为了 保温 、 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 。

【考点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一)地位:东北三省是机械化程度最高、我国最大的 商品粮 基地。

(二)发展条件(简答)东北三省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原因: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农业科技水平高。

(简答)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②气候: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农业发展条件 主要农作物 熟制不利条件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②春秋季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小麦、大豆、甜菜 一年一熟有利条件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③河流:河流较多,灌溉便利。

八年级地理书下册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书下册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书下册人教版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 地理差异显著。

- 自然环境差异: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影响因素为纬度因素)、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影响因素为海陆因素)、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 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东密西疏)、城市(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等。

- 四大地理区域。

- 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界线:秦岭 - 淮河一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其南北两侧在自然和人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边缘线(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 自然特征与农业。

- 黑土地和黄土地:东北平原为黑土地,土壤肥沃;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为黄土地。

-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华北平原春旱严重(原因: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量大;灌溉水源不足),应对措施有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发展节水农业等。

- “白山黑水” - 东北三省。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河流。

-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过度开垦,出现了湿地面积减少等生态问题,现在采取了保护湿地等措施。

-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发展条件为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铁路网密集),较好的工业基础;面临的问题有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振兴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 黄土高原。

- 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如半坡遗址等。

- 风吹来的黄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的来源是西北风从中亚、蒙古等地搬运来的。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着1.自然环境差异显着:(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差异显着: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二、四大地理区域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Ⅰ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降水Ⅱ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地势或地形Ⅲ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气温、降水(或气候)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⑷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⑸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第六章北方地区一、自然特征1.黑土地、黄土地:(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东北平原被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地”。

(3)气候:地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3)黄土地农业发展制约条件措施发展方向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华北地区春旱的主要原因(1)春季少雨;(2)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3)春季正值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业用水量较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气候:冷湿。

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发展条件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不利:春秋季节易发生低温冻害(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内核、外核、地幔、地壳等多个构成层组成。

内核由固态铁和镍组成,外核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地幔主要由岩石组成,地壳则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方式。

自转是地球自身围绕地轴旋转的运动,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自转导致地球的昼夜交替,公转则影响季节的变化。

3.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等。

气象则是短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气候和气象受到经纬度、海洋、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 世界的国土分布:世界国土分布不均衡,有着明显的大陆型国家和岛国。

大陆型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而岛国则多分布在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5. 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上分为东部沿海地区、高原地区、盆地地区、平原地区和西部的山地地区。

中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等。

6. 世界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上有多个著名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是尼罗河,最大的湖泊是北美的五大湖之一的苏必利尔湖。

7. 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

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区。

8.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资源利用是指合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9.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导致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10.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存储、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GIS在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的相关参考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新学期必备!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新学期必备!

⼈教版⼋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新学期必备!点击蓝字 '⽅位地理学' 关注我们⼈教版⼋年级地理下册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地理差异显著1、⾃然地理差异(1)⽓温差异:⾃南往北,纬度逐渐升⾼,⽓温逐渐降低。

(2)降⽔差异:⾃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地理差异(1)农业⽣产⽅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平的差异:东部⾼,西部低。

(4)饮⾷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锡⼈、上海⼈喜欢吃甜,⼭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候、⽔质等⾃然条件有⼀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 ——淮河⼀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地区和北⽅地区的分界线;②⼤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量800毫⽶等降⽔量线⼤致通过的地⽅;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四⼤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然区、经济区、⽂化区等。

2、我国四⼤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然和⼈⽂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地理区域:北⽅地区、南⽅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地区与南⽅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主导因素是⽓温和降⽔。

北⽅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年等降⽔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地区分界线是地势⼀、⼆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祁连⼭—横断⼭脉。

三、北⽅地区和南⽅地区1、北⽅与南⽅的⾃然差异2、北⽅与南⽅的⼈⽂差异第六章北⽅地区第⼀节⾃然特征与农业⼀、地理位置我国北⽅地区⼤体位于⼤兴安岭、青藏⾼原以东,内蒙古⾼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重点图幅:图5.51.地理差异表现(1)自然环境差异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简单初中生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自然差异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高于0℃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大于800毫米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地形平原、高原平原、丘陵、盆地、高原交错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分布河流冬季结冰有无河流流量小大河流汛期短长人文差异农田类型旱地水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传统交通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常用水运民居特点屋顶坡度较小,墙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总结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人文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简单初中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3)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4)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5)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6)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名称:D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A 青藏地区。

界线①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接近,主导因素是夏季风或降水。

界线②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即第一、二级阶梯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形或地势。

界线③秦岭---淮河一线。

大致与我国一月0o C 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第六章北方地区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6、图6.11、图6.13、图6.19、图6.20、图6.24、图6.25、图6.28、图6.29、图6.30、图6.32、图6.42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简单初中生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黑土地黄土地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温度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暖温带和中温带干湿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沼泽湿地、森林破坏严重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5.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a.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b.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2)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

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3)自然灾害: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简单初中生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东北三省的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东北平原又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4.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地形特征)山环: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5.气候:东北三省气候冷湿。

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窗户小、墙体厚等特点。

房顶坡度大可以有效的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窗户小、墙体厚有利于御寒保暖。

7.东北农业发展有利条件:(1)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2)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条件:(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2)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8.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热量成为制约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9.东北平原(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1)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2)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3)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5)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0.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简单初中生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

(1)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2)采取的措施: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3)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11.地位: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目前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2.重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2)铁路网稠密,交通便利。

13.部门: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靠近原料产地)。

1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解决措施:(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实施产业转型;(3)调整产业结构;(4)发展多样化工业。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1.称谓:文明的摇篮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

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等。

3.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六七千年前,@简单初中生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4.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原因:(1)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干燥,容易开挖;(2)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

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6.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7.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8.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1)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2)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3)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1)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9.水土流失的危害(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简单初中生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10.水土保持的措施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1.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东南与天津相邻,三面被河北省包围。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经纬度位置:40°N,116°E3.北京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河流由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流。

4.主要城市职能(1)政治中心:我国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文化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学研究机构,国家图书馆,@简单初中生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

(3)国际交往中心: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跨国公司等。

5.北京古城的变迁与水源有关。

6.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

《世界遗产名录》:明清故宫、长城、颐和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天坛、明十三陵等。

历史文化传统:四合院、胡同、牌楼等。

7.北京旅游名胜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现为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文物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院。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前门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

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的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