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36张PPT)
交通出行
01
航空运输
气压带和风带对飞机航行的时间和路线有直接影响。航空公司需要了解
这些因素,以制定安全、高效的飞行计划。
02
海上运输
在海上,风是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了解风带的特点对于船舶航行和货物
运输至关重要。
03
公路和铁路运输
在长途运输中,天气条件(如风暴)可能会影响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和
安全性。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活动有助于预测这些天气事件并采取相应
对人类的意义与价值
提高灾害预警能力
对气压带和风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少灾害对人类 生命财产的损失。
指导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保护生态 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对气压带和风带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气象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其研究成 果可以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的预防措施。
06
未来研究与展望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数据获取的局限性
目前的气象观测站分布不均,导致某些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数据 缺失或不足,影响研究的准确性。
模型预测的精度
现有的气象模型在预测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和变化方面仍存在一定 的误差,需要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
对非线性过程的理解不足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变化涉及到复杂的非线性过程,目前的研究 对其理解仍不够深入。
未来研究方向
1 2 3
增强观测能力
通过建设更多的气象观测站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 提高对气压带和风带的观测精度和覆盖范围。
改进模型预测
研发更精确的气象模型,提高对气压带和风带变 化的预测能力,为气候变化研究和灾害预警提供 更可靠的依据。
全球气压带、风带
3.所有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都是干燥的。以上判断对吗?试说明 理由。 答案 不一定。 并非所有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都是干燥的,在大陆的东岸的信风 迎风地带,信风来自海洋,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巴西东南侧、澳大利亚东北侧和中美洲等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和 信风关系密切。
答案
方法技巧 等降水量线图考查的主要趋势 (1)观察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确定影响因素。如受地形抬升影响, 我国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在祁连山北坡向西延伸;秘鲁沿岸地区受寒 流影响,等降水量线向低纬度延伸。 (2)观察等降水量线递变规律,分析其原因。如我国年等降水量线数值 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美国西海岸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减。 (3)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差异大小,分析其原因。如雅鲁藏 布江大峡谷处,等降水量线密集,且向北凸,主要是因为西南季风顺 河谷北上,地形抬升作用强烈,降水地区差异大。
(4)辨特殊,析原因。相邻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局部闭合区域降水量 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可能原因:高于高值——迎风坡,多地形雨; 气旋、锋面过境;城市雨岛效应。低于低值——盆地地形,地形封闭; 背风坡,降水少。
考点二 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高压)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解析答案
题组二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2014·天津文综)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2分析,形成Q城与B城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大__气__环__流____ _(或__海__陆__位__置__)_。 解析 结合两城市的经纬度判断B城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影响, 气候的海洋性较强;Q城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为温 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故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 环流或海陆位置。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引起的大气环流及其 形成的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回答此题应明确三圈环流高空 风向与近地面风向相反,同时要熟悉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的 名称及分布。
答案 (1)
(2)(自北而南)极地高气压带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
(3)
(4)低纬 中纬 高纬
气候 带 气候类 型 分布 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 特点 全年高温 多雨 全年高 温,干、 湿季明显 全年气温 高,雨季 集中 全年高 温,干旱 少雨 亚马孙河流域、 赤道低气压带控 热带雨 南北纬 10° 之 刚果河流域、 制,盛行上升气 印 林气候 间 度尼西亚 流 非洲中部、 南美 热带草 北纬 10° 至北 巴西、 澳大利亚 赤道低气压带和 原气候 回归线之间 大陆北部和南 信风带交替控制 部 北纬 10° 至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 热带季 亚洲中南半岛、 回归线之间 异和气压带风带 风气候 印度半岛 大陆东岸 位置的季节移动 南北回归线 撒哈拉沙漠、 阿 热带沙 至南北纬 30° 副热带高气压带 拉伯半岛、 澳大 漠气候 之间的大陆 或信风带控制 利亚中西部 内部和西岸
(4)图 2 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将其 序号与上述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对应填空: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C B A
图2
解析 分析气候类型一般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分析它的气 温特点,气温受纬度因素和下垫面性质的影响,图中 A,B,D 为温带的气候类型;二是分析它的降水特点,不同地区的大气 环流形势决定其降水状况,降水量还受距海洋远近的影响,图 中 D 地距海洋远,故降水少,B 地常年受西风影响,一年四季 降水均匀,C 地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 因而气候具有冬雨夏干的特点,A 地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第三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 理想状态下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2. 三圈环流
——单圈环流
假设条件: ①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② 地表均匀、平坦
三圈环流
赤道低压带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30°S 中纬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60°S 极地东风带
0°
低纬 环流 中 纬 环 流
90°S
极地高压带
流 环 极锋 高纬
分别代表什么?
A
C
B
0°
30°
60°
90°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信风带
0° 赤道 低压带
西风带
东风带
90°
高纬 环流
30° 副热带 高压带
60° 副极地 低压带
极地
高压带
1、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温高 B、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温低 C、动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 理想状态下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 理想状态下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①地球不自转 假设条件:
②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③地°
高
低
30° 0 ° 30° 高 90°
低
60°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90°N
极地高压带
60°N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30°N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0°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30°S 中纬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60°S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压带
90°S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 理想状态下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单圈环流 2. 三圈环流 3.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全球共有七个气压带,对称赤道分 布,且高低相间;
描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
描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是地球大气环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和天气产生着重要影响。
它们的形成和分布与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地形和水体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全球气压带是指地球表面上气压分布的区域性特征。
根据气压分布的特点,全球可分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四个主要气压带。
其中,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由于太阳直射带来的热量使得空气上升形成的低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位于赤道低压带北、南两侧,是由于空气下沉形成的高气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是由于空气上升形成的低气压带;极地高压带位于极地附近,是由于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形成的高气压带。
全球风带是指地球表面上风向风速分布的区域性特征。
根据风向风速的特点,全球可分为赤道信风带、副信风带、副极风带和极地风带四个主要风带。
赤道信风带位于赤道附近,主要由赤道低压带的上升气流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下沉气流形成,风向从东向西,风速较大;副信风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北、南两侧,主要由副热带高压带的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低压带的上升气流形成,风向从西向东,风速较小;副极风带位于副信风带和极地风带之间,主要由副极地低压带的上升气流和极地高压带的下沉气流形成,风向从东向西,风速较小;极地风带位于极地附近,主要由极地高压带的下沉气流形成,风向从西向东,风速较大。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地球自转有关。
由于地球自转的惯性力作用,造成了赤道附近气流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而极地附近气流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
这种气压差异导致了赤道附近空气的从赤道向极地的传导和极地附近空气的从极地向赤道的传导,形成了整个地球上的气压和风向风速的分布格局。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太阳辐射的影响有关。
赤道附近气温较高,空气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而极地地区气温较低,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
这种气温差异导致了赤道附近空气的升温和极地附近空气的降温,进而影响了气压分布和气流的形成。
大气环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候
第三节大气环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气候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压带形成原因---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的原因二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一、判断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的范围。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定半球气温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型) 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型) 南半球判定所属温度带最低月气温与最高月气温最冷月气温15℃热带气候最冷月0—15℃最热月均温大于25℃亚热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0—20℃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0℃以下最热月均温20℃以上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气候最热月均温10—2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最热月均温0—10℃苔原气候寒带(极地)最热月均温0℃以下冰原气候确定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因此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综合考虑。
试述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和全球气温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形成机理
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和全球气温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形成机理一,气压带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气温的高低也随纬度而变化,同时气压也跟着变化。
另外,大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吹向气压低的地方,从而在地球上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是呈带状分布,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
它的形成与分布主要是由热力(热能分布不均)和动力(地球自转偏向力)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在太阳辐射的直接加热作用下,地球高低纬度之间形成了从赤道到两极的温度梯度,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运动,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称为热力原因。
结果使低纬度地区的大气不断增温而膨胀上升,以至于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少,形成低气压,称之为赤道低压;而极地大气因不断冷却而收缩下沉,以至于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称之为极地高压。
二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空气一旦开始运动,地转偏向力就随之发生作用,在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运动(向北、向南)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转成偏西气流并在南北纬30°上空聚积、下沉,地面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的两股冷暖不同的性质的气流,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辐合上升。
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显然,副热高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与当地冷热状况无直接关系。
这样的气压变化称为动力原因。
这样,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全球近地面气层就形成了1个赤道低压带、2个副热带高压带、2个副极地低压带、2个极地高压带。
①赤道低压带:从全球全年来说,赤道带纬度最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地表获得热能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小,气压低,赤道及其附近形成赤道低压带。
②副热带高压带:赤道带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高空空气密度大,气压梯度指向两极,空气便向南北方向分流,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在副热带纬度上空转为纬圈环流。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海洋
温带大陆
高山气候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地中海
温带季风
极地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 气 压 带 、 风 交替控制 带 单一控制 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 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 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地中海气候
气 候 成 因
风带 低纬 信风 带 中纬 西风 带 极地 东风 带
分布
风向 对气候的影响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北 东南
干燥
0--30
西南
30--60
西北
温湿
东北
60--90
东南
冷干
4.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 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一月 低压 冬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单圈环流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受热不均)
90N 60N 30N 0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4 东北信风带
低纬环流
2 1
赤道低压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北
副极地低压带
中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学以致用
60°N 50°N
返回
材料 18世纪产业革命前,人们航海的动力主要依靠风。航海家们和商人经过多次航行发现30°纬度 附近总是无风,帆船上装运的到美洲大陆的马匹,由于草料和淡水不足,相继死掉,马肉又吃不完, 不得不把马肉投到大海里喂鱼。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无风的30°纬线叫做“马的死亡线”,又称“马 纬度”。他们凭多年的航海经验,逐渐总结出:在大西洋和太平洋进行贸易往来时,可利用常年吹 着一个方向的“守信”信风,既省力又迅速,他们还称这种风为“贸易风”。
环 流 单 圈 环 流
两 极 间 存 在 着 的 简 单 的
理 想 状 态 下 , 地 球 赤
南极
思考二
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存在 地转偏向力,迫使运动着的大气在北半 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这样能 否形成单圈环流呢?
第二步:
假设: ➢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
高高纬纬环环流流
副热带高压带 东 北信 风
热力
赤道低压带 东 南 信风
动力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 西 风
成因 热力成因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冷却收缩下沉 冷暖气流辐合上升
聚积下沉 受热膨胀上升
正误判断:
× (1)高气压带均是动力原因形成的,低气压带均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
【提示】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
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2)中纬西风带的风向和低纬信风带的风向正好相反,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和
× 低纬信风带的风向相同。( )
【提示】 同一半球,中纬西风带的风向和低纬信风带的风向正好相反,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1、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2、亚热带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 3、温带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4、亚寒带气候类型: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 5、寒带气候类型
冰原气候
• 6、非地带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成因
气候特征的描述一般由两方面要素构成: A、气温
B、降水量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温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成因
南北纬30 ° ~ 40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
地中海 沿岸
加利福尼亚沿海 旧金山、洛杉矶
珀斯 开普敦 墨尔本 智利中部 圣地亚哥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
分布——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地 成因——受副高和西风的交替控制 中 海 特征——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少雨 气 候 主要分 —— 地中海地区,非洲南部,南北美洲西岸, 布地区 澳大利亚南部 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规律、成因
南北纬20 ° ~30 ° 大陆内部和西岸
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
撒哈拉沙漠
阿拉伯 高原
纳米布 沙漠 澳大利亚中西部
南美西海岸 南纬5°~ 30°地区
热带荒漠景观
分布—— 南北纬20°~30°的大陆内部及西岸 热 成因—— 终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 带 沙 漠 特征—— 终年炎热干燥 气 候 主要分 —— 撒哈拉沙漠、纳米布沙漠、阿拉伯高原、 布地区 澳大利亚中西部、南美西海岸南纬5°~ 30°地区 植被类型——热带荒漠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课件
气压带风带带来的风力对农业也有一定影响。强风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对作物生长不利,而适度的风力有助于增 加土壤通气性和促进作物生长。
利用气压带风带预测气候变化
气候预测的重要性
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对于预测气候变化至关重要。通过对气压带风带的观测和研究,科 学家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候趋势,为农业、渔业、能源等各行业提供参考。
全球气分布和 季移
• 全球气压带风带概述 •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 季节移动规律 • 气压带风带与地理现象 • 案例分析和应用
气压带与风带的定义
气压带
由于地球表面纬度、海陆分布和 地形等因素导致的气压水平分布 带状区域。
风带
由于地球自转、气压差和科氏力 共同作用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大 规模风系统。
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01 02
雨季和旱季的交替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导致一些地区雨季和旱季的交替。例如,南 亚地区的季风气候,夏季气压带北移,南风带来丰沛降水,形成雨季; 冬季气压带南移,北风带来干旱气候,形成旱季。
热带气旋的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也影响热带气旋(如台风、飓风)的生成和活 动路径。例如,西北太平洋的台风季节与季风槽的季节性北移有关。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会导致洋流方向的改变,如季风影响下的洋 流季节性反转。
影响洋流性 质
气压带风带的不同会导致洋流性质的不同,例如赤道低压带影响下的 洋流通常是暖流,而极地高压带影响下的洋流通常是寒流。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类型的决定作用
热带雨林气候
01
赤道低压带常年存在,导致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其特征是全
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密切相关。低 纬度地区的信风带和高纬度地区的极地东风带在季节变化中 影响着亚洲的季风风向。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3、季风环流的类型:
1月
高气压
F
低气压
7月
印度低压
0°
夏威夷高压
低压
高气压
类型 东亚 季风
南亚 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亚洲高压 西北风
夏威夷高压 东南风
亚洲高压 东北风
南印度洋 西南风
性质 成因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 温暖湿润 性质差异
干燥 湿润
①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②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讲授新课
探究活动: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何特点? 2.七个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有何差异? (热力成因和动力成因) 3.高低气压和不同风带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如何?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1.高低气压:相间分布,且南北对称
风向: 北半球:3撇 ;箭头指向低压 南半球:3捺; 箭头指向低压
极地高压 副极地低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2.气压带形成原因:热力成因 (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动力成因 (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3.天气状况:低气压:气流上升、遇冷、多雨 高气压:气流下沉、遇热、少雨
信风带、东风带:气流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遇热、少雨 西风带:气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遇冷、多雨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低低气压带 极低高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大气环流的概念:
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大气运 动的主要形式)
2、作用:
(1)调节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分 布。 (2)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90N极地高压带赤道 Nhomakorabea压带总结: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共39张ppt课件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副高
东南季风
东南信风
西南季风
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特征:
高温多雨
季风环流(夏季风)
探究
7月北移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 道
A
B
1. 图中A、B分别代表的月份是:A 月 , B 月(1月或7月)。 2. 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气压中心名称 : 。 3. 图中①~④数字代表的季风名称分别为 。 4. 图中①③的成因是什么?
1.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 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2.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中, 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风 带
气压带
年降水量
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少雨带
温 带 多雨带
温 带 多雨带
极 地 少雨带
赤道多雨带
探究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有何规律?
说一说:
90°
60°
30°
0°
30°
60°
90°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移动规律
23.5ºN
23.5ºS
0º
祝您成功!
说一说
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40°~60°大陆的西岸
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分布规律
A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1月份
极地高压带
高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带
高压
低压
赤道低压带
高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带
高压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从图中看出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小结:南北半球冬夏季节海陆大气活动中心的差异及其原因?
(1)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北半球大陆气温高,亚 洲大陆形成 热低压 ,把 副热带高压带切断,从而在亚 洲大陆上形成 亚洲低压 ,在北太平洋上形成 夏威夷高压。 南半球,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南纬30度以南基本上 以海洋为主,所以气压带基本呈 带状分布 。
活动
1月
7月
低气压
甲
乙
2、甲图中,东亚与南亚的风向有何不同?为什么? 3、乙图中,东亚与南亚的风向有何不同?为什么?
季风的 概念、
分布和 成因?
填表
东亚
南亚
风向
冬 季
性质
成因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寒冷干燥
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向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夏 性质 季
成因
温暖湿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暖湿润
气压带、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
极地高气压带
90 ° 60°
30 ° 0°
30 ° 60°
90 °
咆哮西风带常年有风 “马纬度”经常无风
低
温 故 知 新
高
高
低
低 受热 热力环流
高 冷却
(hPa) 1002
1004
水
平
1006
气 压
梯
度
1008 力
1010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2、成因和特点 高气压带
极地高压——热力→冷 副热带高压——动力→暖
气流↓
→干
低气压带 风带
赤道低压——热力→热
副极地低压——动力→冷 信 风、东风:较高纬→较低纬 西风: 较低纬→较高纬
气流↑
→湿
…升温→干 …降温→湿
所以,气压带和风带主要影响各地的降水。因此,判断 各地气候的干湿状况,主要是依据其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
带 带
带
带 带
带
零三六九 七压六风 四高三低 相间排列 对称分布
小结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三圈环流的形成
1、成因: 2、组成:
高低纬受热不均→赤道与极地间单圈环流 +
地转偏向力→赤道与极地间三圈环流 低纬、 中纬、高纬环流圈
3、结果:
近地面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二)气压带和风带 1、分布规律
×
乙: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
丙: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温暖气流(极地东风)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寒冷气流(盛行西风)在南北纬600附近
相遇形成极锋 。
()
×
问题回归
“马纬度”无风的原因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而南、北纬30度附近气流下沉,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致使 这里缺云少雨,风也很少出现。
3.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阿留申低压
60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因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
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开心听故事
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他们不得不把准备 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 草料而死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人们因此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 名字—马纬度。
东 亚
阿留申低压
冷干 太 平 洋
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使东亚冬季寒冷干燥。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大气环流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成因 表现
——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赤道与极地之间的三圈环流
(一)三圈环流的形成
前提
——地球表面均匀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探究活动
假设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转 (不存在地转偏向力),太阳 直射点不移动(直射赤道), 结果在赤道与极地间存在怎样 的热力环流?
夏威夷高压
1、成因
地表不均,海陆相间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大
西
洋
蒙古副--西极伯利地亚高低压 气 压 带太
亚欧大陆
平
洋
阿留6申0N 低压 一月
30°N
2、形成 过程
一月:陆地T低→冷高压 七月:陆地T高→热低压
切断 副极地低气压带
切断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大
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气压带宽10°,风带宽20° 2、成因和特点
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 (1)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2)由于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
气压带成因
D G
G
D
D
G 极锋
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情况下
无论南北半 球,气压带 和风带都成 带状分布
以亚洲地形为例,观察地球表面是否均匀?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高压
副极地低压 低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副极地低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西
洋 亚速尔 高压
亚欧大陆 副 热亚带洲高(气印度压)带低压
60N 太
七月 平
洋 夏威夷 30°N 高压
3、 分布规 律
亚洲 大陆
太平洋
一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
阿留申低压
七月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北美大陆
大西洋
高压
冰岛低压
低压
亚速尔高压
4、季风环流——东亚最典型
⑴东亚季风(冬季风—西北季风) 亚洲 高压
赤道
──单圈环流 北极 北极
赤道
南极
大家看法 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不能。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因此 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2.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转偏向力 D
——三圈环流
G
③
极锋
G
极地高气压带
D
②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D G
①
G
D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上空
干 干
东风带 90°N 60°N
湿润
雨
干
西风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0°N
0°
干 雨
信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低气压带区,气流垂直上升,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云致雨;高气压带区气流垂直下沉,水汽遇热难以凝结, 从而晴朗干燥。
中纬西风,从较低纬→较高纬,水汽遇冷凝结,形成湿润的风;信风和东风,从较高纬→较低纬,水汽遇 热难以凝结,形成干燥的风。
赤道低气压带
①低纬环流② 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
30°N 0°
三圈环流——风带形成
② ①
极地高气压带 ③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6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30°N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0°
东南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30°S 60°S
极地高气压带
有关风带的说法
甲:每一个风带都位于一个高气压带和一个低气压带之间,近地面大气由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压带。 () √
副热带 高气压带
赤道 低气压带
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观察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回答下 列问题
1随.气压太带阳、直风射带点 季 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2.就北半球来说,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夏季偏北, 冬季偏南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的移动,可判断季节
小结: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南半球: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D
G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 动力
60°N
动力 热力
30°N 0°
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后,会凝结而成云致雨
你认为: 1、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谁的
降水多?谁的降水少?为什么? 2、高、中、低纬三个风带控制的地区中,
谁的降水多?谁的降水少?为什么?
气压带、风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