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_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阶级斗争和阶级消亡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阶级斗争和阶级消亡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理论体系,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原理。
而阶级斗争和阶级消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
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的阶级斗争和阶级消亡的基本规律进行复习和探讨。
一、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社会历史是一种由阶级斗争推动的发展过程。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又以经济基础为基础,而经济基础又决定着社会上层建筑的形态。
不同阶级之间由于利益的冲突和对立,必然引发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促进社会变革和前进的动力。
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资本家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它们代表了两个对立的利益集团。
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来争取解放。
这种阶级斗争的结果,就是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历史上的革命运动和社会变革就表明了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阶级消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阶级消亡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这是因为阶级存在的基础是私有制,而私有制是导致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的根源。
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最终会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阶级和谐和社会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是阶级消亡的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实现阶级消亡,会逐步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来改变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形态。
最终,社会上不同的阶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消亡,实现一个无阶级社会的目标。
三、如何理解阶级斗争和阶级消亡的基本规律阶级斗争和阶级消亡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之一。
在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正确处理时代矛盾、推动社会进步非常重要。
首先,应当充分认识到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
阶级斗争是社会的普遍规律,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doc
然而,如果从更大的理论与历史视野来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之间也存在相通之处,这就是对现代性公民社会(资本主义)的批判。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国际上的行径是帝国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则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国内实行民主政治的实质是更深层次的心理文化控制。正是资本主义这两种不同的统治方式导引出不同的斗争形式:前者以政治革命进行斗争,后者则以文化革命进行反抗,这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逻辑。
三、公民社会文化政治内涵在政治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凸现
与葛兰西那种用三分法对市民社会进行结构性分析(经济基础+市民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研究路径相关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市民社会的历史性认知也发生了改变。在马克思那里,现代市民社会主要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视角来考察的。这种二分法是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特点,但他们更多的是强调辩证法中的中介思想。因此在市民社会这个问题上,在他们所提出的三分法中,市民社会实际上只是一个中介。这种三分法中的市民社会在列斐伏尔那里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世界,列斐伏尔提出:日常生活不再是一个独立领域,也不再是社会的边缘领域,而是资本主义统治的核心领域,也是社会变革的核心地带。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
一、发达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文化意识形态斗争的显现
19世纪末代,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阶级斗争的传统思路已经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学之外,古典社会学关于社会整合的理论应运而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生活在这样一个理论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其影响。葛兰西对于社会学这种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他称为实践哲学)和实证主义(他认为是部分地反对实证主义)之间的理解,使得他的政治社会理论与传统马克思主义不同,表现出向实证主义社会学靠近的趋向。葛兰西的这一系列理论创新活动扭转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路径,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公民社会的社会学、政治学阐释的传统。这便是本文所指认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研究的文化社会学转向。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逻辑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从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现实性与理想性的辩证思维方式中,形成了历史的运动和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的构想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框架。
通过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逻辑性和现实必然性的阐述,马克思深化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践要求,彰显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和生存意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为动力机制,以批判资本主义的生存境遇为现实依据,以无产阶级解放为价值旨归,从而构建了历史的运动和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共产主义的构想有机统一的基本逻辑框架,这一理论深化了马克思哲学“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践要求,彰显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性地位和生存意义。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构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实现哲学史上伟大变革的过程中,通过对世界历史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人”的深切关注和终极关怀。
“世界历史”因此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同时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
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P28)。
纵观人类社会的前资本主义时期,人类社会活动因狭隘的民族地域形式而被分割开来,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它不属于世界历史的部分”[2](P105),因而是不可能形成各民族普遍交往、相互联系的现代社会。
因此,具有地域特点的民族历史和具有现代意义的世界历史是有根本区别的。
所谓世界历史,它是指在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以后,工业活动取代了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从而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方式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各民族的普遍交往由可能变为现实、人的自由向度不断生成的历史进程。
所以说,世界历史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近代以来的物质生产活动归结为“工业”,就是从现代经济领域中寻找世界历史的发源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与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它以马克思、恩格斯所建立的学说为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等。
这些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历史以及分析社会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复习,并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观的影响。
一、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这一观点下,历史不再是离奇偶然的事件的堆积,而成为一个有规律可循的过程。
历史的发展是由于社会矛盾的不断发展与解决,这些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历史不是被天意所主导的,而是由人民自身的实践创造的。
通过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规律性,进一步明确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阶级斗争学说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社会都被不同的阶级矛盾所支配。
这些阶级之间的斗争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
通过对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我们能够看到社会的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这些矛盾是如何推动社会变革的。
阶级斗争学说教育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三、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剥削的理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阶级通过自己的劳动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而资本家通过占有并支配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并指出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与资本家的利益之间的对立。
通过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入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而推动社会转型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观的影响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解读历史和分析社会。
它教育我们要站在广阔的历史视野上,准确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的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作者:冯华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12期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总体逻辑可以从公民社会的角度进行考察。
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方法论上开始对从单纯经济的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进行了反思,在学术背景上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转向了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化社会学。
这一转变,表现在公民社会问题上,就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基础的视角来理解公民社会,转换到从文化与上层建筑的视角来理解市民社会。
这就是作为公共领域的公民社会。
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就转变为公共领域的文化领导权问题。
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等问题,之后形成的与卢卡奇传统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开启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潮。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哲学公民社会公共领域前言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引入了大量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和思潮的代表著作,而且出现了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这对促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从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把福特主义的合理化进程被看作是物化的过程,激进的策略只能求助于美学的批判锋芒,形成的是大拒绝意识。
这是目前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已被较多关注的一条逻辑线索。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与这个问题对接的是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批判思路以及由此生发出来并在民主政治框架中对革命道路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条思想中,其核心概念是公民社会(公共领域)以及文化政治学批判。
如果说从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的革命策略是对启蒙传统的“大拒绝”和美学救赎论的话,那么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则更多地是继承了启蒙以来欧洲政治哲学传统。
这使得他们的研讨不约而同地共同关注政治哲学的重要领域——公民社会,并由此形成了与卢卡奇传统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理论,且开启出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潮,由此占据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70年代逻辑终结之后的理论空场,后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政治哲学与此有不解之缘。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逻辑和认识路径——以人类历史的确定性为视角
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逻辑和认识路径——以人类历史的确定性为视角邢广程【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63)2【摘要】经典作家提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将人类历史进入“世界历史”时期与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指出了人类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的“人类历史”就是“历史”和“世界历史”统合。
以经典作家关于“人类历史”的论断为出发点,论证了人类历史一个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它的确定性。
这表现为,人类历史呈现出已经完成的、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已被“硬化”的所有一切。
人类历史是人类既往全部活动的总和,这就是人类历史的原本之态。
人类历史的确定性给人类历史研究者提供了研究尺度和规范。
人类历史具有完整的时空结构。
“西方中心论”“拉长”西方历史和挤占历史“空间”,这是对人类历史时空架构的有意识的扭曲和系统性的人为构造。
中国世界史研究者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回答人类面对的迫切问题。
【总页数】15页(P42-56)【作者】邢广程【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81【相关文献】1.福山“历史终结论”的三重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分析2.“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启示3.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叙事逻辑——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历史意义——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5.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世界历史思想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逻辑依据和实现路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
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
1.论证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有关;
2.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说明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阶级的存在只与一定历史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有关。
原始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无阶级社会。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而阶级斗争,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逐渐消失。
《共产党宣言》是什么时间提出的
1848年2月21日作为小册子首次出版,2月24日正式出版。
《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2月24日,《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一种自由价值观的视角
克思认 为 :一 个种 的全部特性 、 的类特 性就在于 生 “ 种
一
、
人的 自由全 面发展 : 马克 思主义 的最 高价值 命活动 的性质 , 而人 的类特性恰 恰就是 自由 自觉 的活
取 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 作 为类的人来说 , ”” 自由是其 内在本质 , 也就 是
人的 自由全面发展 , 即人 的解 放是马克 思主义 的 说 , 自由是人之 为人 的内在依据。然 而, 现实的社 会却
自由人 的联合体 : 那里 , 每个 人的 自由发展 是~切 着 生产力 的发 展 , 在 “ 人的 自由程度 才会不断提高。第三 , 人 自由发 展 的条件 ” 。这个联 合体 指 的就是 共产 主义 社会。这 个观点 实际上 表 明 : 一方面 , 马克思 、 格斯 恩
认为人的 自由发展 , 即人的解放 , 是社 会发展 的最终 目
大差 别 已然 消失 的共产 主义社 会 , 的彻底解 放才 能 人
14 8 8年 的《 共产 党宣言 》 篇经典 文 献中 , 这 马克 思 、 恩 真正实现。在 以“ 人的依赖性 ” “ 和 物的依赖性 ” 为特征
的社会 里 , 的 自由全面 发展是 受到 限制 的。一定 意 人
必然性 , 出社会 发展 的逻 辑结果 必会 出现 这样 一个 义上说 , 的不 自由和 异化带有 不可避 免性 。只有 随 指 人
自由全面发展 的实践 性。人 的 自由发展 是人类社会追 求的 目标 , 也是 社 会制度 的价值 取 向。 而社会 制度 的 选 择和 人的 自由全面 发展 , 只不过 是追 求着 自己 目的 的人 的 自由活动 的结 果而 已。人在 改造 自然和改造社
由全面发展在 这个 意义上也是社 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历史逻辑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历史逻辑
赵华飞
【期刊名称】《学术探索》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观察社会历史现象和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资产阶级经济学、费尔巴哈哲学等思潮以及他们自己对人类社会历史规律艰辛探索的思想结晶。
厘清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形成的历史逻辑,对我们全面理解其“历史科学”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深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程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确立,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总页数】9页(P1-9)
【作者】赵华飞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7
【相关文献】
1.社会历史的运动逻辑——兼论辩证法作为社会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典范性 [J], 刘伟
2.论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历史逻辑 [J], 赵华飞;;
3.走出“神学叙事” 建构“历史科学”——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科学化要求及其历史性限度 [J], 姚顺良
4.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辨析 [J], 徐浩
5.一部马克思主义和历史科学研究的长篇力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史观方法及运用研究》评介 [J], 朱丽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体系,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逻辑。
它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在对历史的观察和分析中揭示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逻辑,并探讨其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之一,它认为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历史变革的内在动力。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
而这一历史逻辑的揭示,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二、阶级斗争的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通过阶级斗争的解放,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前进。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揭示了阶级斗争对于社会变革的决定性作用,指引着我们认识当代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相对僵化之间的矛盾,促使社会不断地进行变革和革新。
这一历史逻辑告诉我们,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就需要不断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确保它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奠定基础。
四、实践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和实现真理。
历史事实证明,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才能揭示出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
实践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动力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对当代社会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逻辑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社会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仍然普遍。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并寻找解决之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逻辑与规律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逻辑与规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思想体系,以其深刻的历史分析和独特的观点,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逻辑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逻辑和规律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各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崩溃的内在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辩证的、多因素的过程,是由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是社会变革的动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则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在这一历史逻辑下,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能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进步的规律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旧的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从而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
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土地私有制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而资本主义的出现则使得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得更为突出。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最终将导致社会的革命与更替,为人类社会进步开辟了道路。
2. 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对社会变革的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不同阶级的存在和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旧社会中,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从而推动社会的变革。
无产阶级的斗争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动摇,社会主义的崛起则必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
3. 规律性与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
这种规律性体现在各种历史形态的产生、发展和灭亡中。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
在这一规律性的基础上,人们能够更好地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理论依据。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引入了大量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和思潮的代表著作,而且出现了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这对促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从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把福特主义的合理化进程被看作是物化的过程,激进的策略只能求助于美学的批判锋芒,形成的是大拒绝意识。
这是目前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已被较多关注的一条逻辑线索。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与这个问题对接的是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批判思路以及由此生发出来并在民主政治框架中对革命道路的重新思考,在这一条思想中,其核心概念是公民社会(公共领域)以及文化政治学批判。
如果说从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早中期的革命策略是对启蒙传统的“大拒绝”和美学救赎论的话,那么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则更多地是继承了启蒙以来欧洲政治哲学传统。
这使得他们的研讨不约而同地共同关注政治哲学的重要领域——公民社会,并由此形成了与卢卡奇传统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理论,且开启出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潮,由此占据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70年代逻辑终结之后的理论空场,后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政治哲学与此有不解之缘。
由于目前国内学界出于各学科视野的局限性,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把握不免陷入到碎片化的境地之中,本文将从一个总体性的视域,以公民社会概念为核心来考察其历史逻辑。
一、发达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文化意识形态斗争的显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对外则是资本输出与垄断,这导致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垄断资产阶级在利益国际交换中获得超额利润收买工人阶级"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得以缓和。
垄断资产阶级用从殖民地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收买本国工人阶级,这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弱化。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贡献
马克思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著称的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和革命家。
在他的政治理论中,阶级斗争学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动力之一。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各种不同利益和社会地位的人所构成,他们之间的
矛盾和斗争导致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马克思不仅关注了经济利益上的
阶级斗争,还将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斗争纳入了阶级斗争的范
畴中。
二、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必经之路
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上的阶级斗争不仅决定了不同阶级的兴起和
消亡,还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是一
方面,无产阶级是另一方面。
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
因此,马克思呼吁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最终实现
社会主义事业。
三、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不可避免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
都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得到了暴
露和尖锐化,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具有不同的利益和意见,不
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也会有所表现。
因此,阶级斗争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
在总结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阶级斗争不仅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变革的必经之路。
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才有可能摆脱资本主义的枷锁并逐步建立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一种自由价值观的视角
2009年4月第2期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J o ur n a l of P a rt y Co l l ege of Si ehuan Pr o vi n c e C om m i t t ee of C C PA pr.2009N o.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一种自由价值观的视角戴辉礼(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北京100872)[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逻辑;自由价值观;自由全面发展[摘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与最高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
人的解放学”。
马克思主义自由价值观这个理论内核一直深深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成为贯穿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中的一条主线,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955(2009)02—0001—04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的学说,自从传人到中国开始,实际上就面临着如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即中国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源头,其价值内核到底如何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自由价值观的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揭示其内在的理论逻辑。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与最高价值取向。
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人的解放学”。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最为关注的。
众所周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作了深刻的批判。
可是,马克思并不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恰恰相反,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他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
蚪【21可见,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功绩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主要是批判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所造成的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阶级斗争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阶级斗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的学说体系,它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其中,阶级斗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阶级斗争思想展开探讨。
一、阶级斗争的概念阶级斗争是指不同社会阶级之间为了掌握社会资源和维护自身权益而进行的斗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社会转型和进步的动力源泉。
二、阶级斗争的历史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阶级斗争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私有制的形成。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不存在阶级差异。
然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一小部分人占据了生产资料的主导地位,而大多数人被剥夺了资源和权益,由此产生了阶级斗争。
三、阶级斗争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矛盾,但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关注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是指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所拥有的技术、设备、知识等生产要素,而生产关系则是指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所建立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矛盾是驱动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的核心。
四、阶级斗争的发展阶段根据历史的发展,阶级斗争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原始社会的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奴隶主与奴隶、地主与农奴的矛盾。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迁,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五、阶级斗争的实现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政治革命来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二是通过经济斗争来维护和争取阶级利益。
其中,无产阶级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思想的集中体现,旨在实现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六、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阶级斗争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
它推动了社会形态的演进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可以消灭剥削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七、阶级斗争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阶级斗争思想在现实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理论溯源与演进逻辑
2017年3月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Marc.2017第 1 期 Journal of Party College of Sichuan Province Committee of CCP No. 1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理论溯源与演进逻辑伍小乐(湖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衡阳421002)[关键词]马克思;国家学说;理论溯源;演进逻辑[摘要]马克思在思考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时总结和批判了古希腊时期的国家学说、近代资 产阶级的国家学说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国家学说。
马克思用古希腊哲学家常用的历史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融合的方法评价 历史和国家,通过改造伊壁鸠鲁的个体主体论肯定了个体自由的重要性;对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国家学说进 行了反思,批判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学说;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抨击中找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理论的直 接思想素材。
从理论的演进逻辑来看,马克思的国家学说经历了法哲学批判视阈中的理性主义国家观、理性主义国家学说 向唯物主义转变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国家学说的最终确立三个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 5955(2017)01 -0005 - 05马克思的国家学说的许多重要思想散落在马克思 不同时期的经典著作中,这表明马克思理论是在长期 的批判借鉴和创造性反思中发展出来的。
用历史唯物 主义的话语来表达,马克思的国家学说也经历了一个 逐渐走向成熟和科学的过程。
而之所以有这样一个过 程,除了有理论本身的发展规律的原因外,也由于马克 思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接触并反思了以往不同的国家学 说。
一、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理论溯源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并不是无本之木,他是基于对 前人国家理论的扬弃构建了自己科学的国家学说。
正 如美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所言:“马克思的源头比他 感觉到的还要深远。
”11这些理论源头包括:古希腊 时期的国家学说、近代资产阶级的国家学说以及空想 社会主义的国家学说。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逻辑必然性与历史必然性——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有感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逻辑、历史必然性——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有感【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在19世纪40年代,决不是偶然。
它的产生有着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既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和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学说一样,从已有的思想资料出发,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并加以革命改造,它的根源深藏在社会物质生活的事实之中。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它的理论先驱的关系,以及他和马克思在哲学上怎样继承又怎样变革的回顾和总结,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必然性历史必然性黑格尔费尔巴哈引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是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出发,但是,它与以前的一切哲学思想又有质的不同。
为了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产生的,有必要对以往哲学思想的发展。
两千多年的哲学史,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一系列哲学概念、范畴和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之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科学解决,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
唯物论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唯心主义不恰当的结合,预示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他全盘否定黑格尔哲学,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全书的线索即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逻辑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逻辑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批判地继承了他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
其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是其核心之一。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对于阶级观点的深刻理解。
一、阶级的定义和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阶级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础。
阶级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地位相对固定的人的集合组成,其形成和存在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引起的。
阶级的形成是由于社会劳动的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进而导致财产和权力的集中与分化。
阶级的特征有三个方面:阶级的存在基础是经济利益;阶级的界限是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阶级斗争是阶级存在和阶级斗争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这些特征不仅是阶级存在的基本标志,也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划分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中,社会分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两大群体。
剥削阶级是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从中获取利益的阶级,他们依靠剥削劳动人民的劳动,对社会财富进行占有和分配,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利益。
而被剥削阶级则是被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他们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被迫为剥削阶级提供劳动力。
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强调剥削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阶级斗争的爆发,进而催生社会变革和社会主义的到来。
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主要的对立阶级。
无产阶级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被剥削最为残酷的阶级,他们失去了一切生产资料,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生存。
资产阶级则是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无产阶级的阶级,他们通过私有制获得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在解放自己的同时也将解放全人类。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最终实现了自身的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历史逻辑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
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
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的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马克思1852年3月5日,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曾这样写道:“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
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
”①这决非是马克思本人的自谦之言。
他在这里所表述了一个客观事实,即关于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7·2·阶级问题的研究,他并不是首开先河。
·3·第一节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理论来源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阶级观这一研究的发端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最早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自由民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人数最少的、管理国家的统治者,他们是集政治家与哲学家于一身的哲学王;第二等级是辅助这些统治者的负责维护国家的武士;第三等级是农民、工匠、商人和佣工,他们为整个社会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执行的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经济职能。
柏拉图认为,社会分工是等级划分的基础。
在他看来,人有各种各样自我满足的物质上的需要,人无法自给自足。
每个人的天赋都与其他人不同,一个人只能胜任一种职业,而不能胜任多种职业。
因此,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就不得不依靠其他人的帮助。
国家的基础是以分工为标志的相互依靠的生活。
柏拉图认为,“全体公民无例外地,每个人天赋适合做什么,就应派给他什么任务,以便大家各就各业,一个人就是一个人而不是多个人,于是整个城邦成为统一的一个而不是分裂的多个。
”①柏拉图清楚地表明,人处于哪一个等级,既非由所拥有的财富来决定,也非由其出身来划分,形成他们特定的等级地位的基础只是天赋上的差异。
①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38·4·之所以提出这种等级划分,柏拉图还有道德上的理论依据。
他指出,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理性、意志和情欲。
这三个部分体现了人的四种美德:理性体现为智慧的美德,意志体现为勇敢的美德,情欲体现为有节制的美德,在这四种美德中,理性占最高地位,如果其他美德在理性指导下和谐一致,就产生出第四种美德——正义。
柏拉图认为,国家是扩大了的个人,因此,人的灵魂的三个部分和四种美德,运用到国家身上,第一等级代表理性,具有智慧的美德。
他还认为,“一个按照自然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所以整个被说成是有智慧的,乃是由于它的人数最少的那个部分和这个部分中的最小一部分,这些领导着和统治着它的人们所具有的知识。
并且,惟有这种知识才配称为智慧,而能够具有这种知识的人按照自然规律总是最少数”①;第二等级代表意志,具有勇敢的美德;第三个等级代表情欲,他们的美德就是节制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欲望、快乐和苦恼。
”在他看来,“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②也就是说,如果这三个等级都专心于各自的职责时,正义就得到了最好的维护。
柏拉图所设想的社会是不允许有各等级之间“互相干涉互相代替”现象发生的。
他认为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对于国家是有最大害处的”,是“最坏的事情”。
虽然他也提出了等级之间的流动,比如他指出,如果护卫者的后裔变低劣了,应把他降入其他阶级;如果低等阶级的子孙天赋优秀,应把他提升为护卫者,但决不允许他到达第一等级。
而且这种流动必须经过①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47②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56·5·统治者的允许。
如果未经允许的,一个人天生是一个手艺人或者一个生意人,只是由于有财富,或者能够控制选举,或者身强力壮,或者有其他这类的有利条件,企图爬上军人等级,或者一个军人企图爬上护国者等级,在他看来都是大逆不道的。
他指出,这种斗争会导致“国家的毁灭”。
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奴隶制合乎人的本性。
他宣称,世上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区分,世界上的人总是分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他认为这样“不仅事属必需,实际上也是有利益的”。
在他看来,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或者主奴之间的关系,就如人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关系或人和兽之间的关系一样,灵魂总是占统治地位,肉体则处于被统治地位。
他所讲的“灵魂”指的是“理性”和“理智”,意思是之所以有的人成为奴隶主,有的人成为奴隶,就因为他缺乏这种自由和理性、理智的天性,而只能对别人的理性和理智作出感应。
一句话,奴隶主天生是统治者,奴隶天生是被统治者。
在他的《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按照财产富裕程度将自由民分为三个阶级。
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阶级)——极富、极贫和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①。
他们分别对应着大奴隶主(极富)、下层自由民,特别是破产和失地农民,城市贫民(极贫)以及中小奴隶主(中产阶级)。
亚里士多德对中产阶级着墨最多。
他认为,极富阶级常常是“逞强放肆,致犯重罪”的,而极贫阶级则往往“懒散无赖”。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205·6·这两个阶级都不顺从理性,只有中产阶级尊服理性:“中产阶级(小康之家)比任何其他阶级都较为稳定。
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他们的资产也不像富人那么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
既不对别人抱有任何阴谋,也不会自相残害。
”①因此他主张发展中产阶级,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来建立良好的管理和稳定的国家。
中世纪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以教会神学为理论基础,认为“才智杰出的人自然享有支配权,而智力较差但体力较强的人则看来是天使其充当奴仆;正如《圣经》中所说的:“愚昧人必作慧心人的仆人。
”②他认为,社会被划分为等级,只是因为“天意”要贯彻的一种“秩序”,就如《圣经》中所讲的:“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由神安排的。
”③不难看出,在资产阶级产生以前,历史上就有学者对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现象有所认识了,也形成了一些理论性的思考。
需要指出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把人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现象。
在他们的视野里,奴隶只是活的工具,不能算人,不构成一个阶级,因而他们所划分的等级或阶级也只存在于公民即自由民的内部。
二、18世纪~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学者的阶级观18世纪~19世纪欧洲思想家们关于阶级问题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创立自己阶级学说提供了直接养料。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206②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63.98③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63.98·7·17世纪~18世纪,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其启蒙思想家开始讨论社会不平等和阶级划分问题。
英国的洛克认为,应该承认财产所有者同劳动者之间的区别。
法国的卢梭抨击了封建制度中人们在财产上和政治上的不平等。
美国的第四届总统麦迪逊也认识到经济利益的对立对社会分化的作用,并指出了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区别。
从18世纪起,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发展,人们逐渐用“阶级”这个术语代替了封建时代惯用的“等级”、“品级”等术语。
到了18世纪中叶,法国经济学家魁奈从他的“纯产品”理论(他认为农业是惟一的生产部门,只有农业才能够使物质财富增加,生产出纯产品,即农产品扣除生产耗费后的余额)出发,把当时的法国社会划分为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而生产“纯产品”的阶级,包括租地农场主(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土地所有者阶级,即以地租形式占有“纯产品”的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仆役、君主、官吏和僧侣等;不生产者阶级,包括从事工商业的资本家和工人。
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阶级关系的最早的经济分析。
因为它没有以生产资料占有状况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准,所以掩盖了资本家和工人的阶级矛盾。
从这种阶级结构观出发,魁奈在《经济表》中分析了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及其在三个阶级之间的分配和流通。
18世纪后半叶,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在魁奈划分的三个阶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生产阶级划分为农场主阶级和农业工人阶级,把不生产阶级划分为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并描述了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特征。
需要强调的是,他已经指出,工人除了可以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别人以外,一无所有。
·8·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探讨剩余价值问题时,对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阶级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在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比较正确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他认为,一国的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或年产物的全部价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
这三部分构成了三个阶级的收入,即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这三种人的收入。
以此为基础,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主要基本阶级: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斯密把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作为两个独立的基本阶级而区别开来,并且初步懂得了用人们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作为标准去划分阶级。
斯密分别研究了这三个阶级的不同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指出利润和地租是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种扣除,这样,他实际上接触到了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对立的经济根源。
李嘉图接受了斯密关于划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和收入的观点,但他比斯密更深入地考察了社会产品如何在各阶级之间的分配,指出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利润和地租的对立。
他认为,收入方式决定了阶级差别。
资本家的利润无非是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阶级之间的经济上的对立。
李嘉图通过劳动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的研究得到马克思的高度评价。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同这个科学功绩紧密联系着的是,李嘉图揭示并说明了阶级之间的经济对立——正如内在联系所表明的那样,——这样一来,在政治经济学中,历史斗争和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源被抓住了,并且·9·被揭示出来了。
”①19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雅·梯叶里、弗·米涅和弗·基佐等人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叙述了法国和英国的历史。
他们的一个重要贡献是看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