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实验二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二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二正弦波振荡器(一)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

3、研究外界条件(温度、电源电压、负载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熟悉振荡器模块各元件及其作用。

2、进行LC振荡器波段工作研究。

3、研究LC振荡器中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以及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4、测试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三、实验仪器1、模块 3 1块2、双踪示波器1台3、万用表1台四、基本原理图2-1 正弦波振荡器(4.5MHz )将开关S 2的1拨上2拨下, S1全部断开,由晶体管Q 3和C 13、C 20、C 10、CCI 、L 2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 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

)(211020CCI C L f +=π振荡器的频率约为4.5MHz (计算振荡频率可调范围) 振荡电路反馈系数F=12.0470562013≈=C C 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 3(10P )加到由Q 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 3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射随器输出信号Q 1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J1输出。

五、实验步骤1、 根据图2-1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2、 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1) 将开关S2的1拨上(为10),S1全部拨下(为00),构成LC 振荡器。

2) 改变上偏置电位器R A1,记下Q3发射极电流I eo (=10R V e),R 10=1K ,(将万用表红表笔接TP4,黑表笔接地测量V E)填入表2-1中,并用示波测量对应点TP1的振荡幅度V P-P(峰—峰值)填于表中,记下停振时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值I Q。

表2-1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分析思路:静态电流I CQ会影响晶体管跨导gm,而放大倍数和gm是有关系的。

实验 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

实验 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

实验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R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2.掌握RC正弦波振荡器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集成运算放大器μA741二极管电阻瓷片电容若干
三、实验原理
振荡电路有RC正弦波振荡电路、桥式振荡电路、移相式振荡电路和双T网络式振荡电
路等多种形式。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RC桥式振荡电路
1.电路分析
RC桥式振荡电路由RC串并联选频网络和同相放大电路组成,图中RC选频网络形成
正反馈电路,决定振荡频率fo, R、R,形成负反馈回路,决定起振的幅值条件。

两个二极管起稳定作用(如波形)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
(1)起振幅值条件
(2)式中R,=R +15k +3k,若加二极管,此时R, =R +15k +3k/rj
此时rg为二极管的正向动态电阻
2.电路参数确定
(1) 确定R、R,
电阻R和R,应由起振的幅值条件来确定,由式(2)可知R,≥2 R 通常取R,=(2.1-2.5) R,
这样既能保证起振,也不致产生严重的波形失真。

(2) 确定稳幅电路
通常的稳幅方法是利用A,随输出电压振幅上升而下降的自动调节作用实现稳幅。

图中稳幅
电路由两只正反向并联的二极管D、D2和3kQ
电阻并联组成,利用二极管正向动态电
阻的非线性以实现稳幅,为了减小因二极管特性的非线性而引起的波形失真,在二极管两端
并联小电阻Rz。

实验证明,取R_≈rj时,效果最佳。

四、实验内容
1.根据图形连接好电路,填写如下表格
五、思考题及实验心得:
在RC桥式振荡电路中,若电路不能起振,应调整哪个参数?
若输出波形失真应如何调整?。

正弦波振荡器(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实验

正弦波振荡器(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实验

正弦波振荡器(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容三点式LC 振荡电路和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的功能; 2.掌握LC 振荡器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3.熟悉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调幅的工作原理。

4.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感受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1.100M 示波器 一台2.高频信号源 一台3.高频电子实验箱 一套三、实验电路原理1.基本原理振荡器是指在没有外加信号作用下的一种自动将直流电源的能量变换为一定波形的交变振荡能量的装置。

正弦波振荡器在电子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信息传输系统的各种发射机中,就是把主振器(振荡器)所产生的载波,经过放大、调制而把信息发射出去的。

在超外差式的各种接收机中,是由振荡器产生一个本地振荡信号,送入混频器,才能将高频信号变成中频信号。

振荡器的种类很多。

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振荡器的特性来看,可以把振荡器分为反馈式振荡器和负阻式振荡器两大类。

此实验只讨论反馈式振荡器。

根据振荡器所产生的波形,又可以把振荡器分为正弦波振荡器与非正弦波振荡器。

此实验只介绍正弦波振荡器。

常用正弦波振荡器主要由决定振荡频率的选频网络和维持振荡的正反馈放大器组成,这就是反馈振荡器。

按照选频网络所采用元件的不同,正弦波振荡器可分为LC 振荡器、R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等类型。

(1)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基本工作原理以互感反馈振荡器为例,分析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的基本原理,其原理电路如图2-1所示。

b V bE cE -1L 2L f V bV '+-图 2-1反馈型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原理电路当开关K 接“1”时,信号源b V 加到晶体管输入端,构成一个调谐放大器电路,集电极回路得到了一个放大了的信号F V 。

当开关K 接“2”时,信号源b V 不加入晶体管,输入晶体管是F V 的一部分b V '。

实验八 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八 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八 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目的:1.熟悉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掌握基于软件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分析方法。

2.熟悉POCKETLAB硬件实验平台,掌握基于功能的使用方法。

3.掌握R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4.掌握RC正弦波振荡器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实验内容:一.仿真实验1.RC相移振荡电路如图8-1所示,在MULTISIM中搭建其开环分析电路,理解起振和稳定的相位条件与振幅条件。

图8-1 RC相移振荡电路所以f=649.7HZ所以放大器的增益绝对值大于29.图8-3 RC相移振荡电路开环仿真图图8-4 RC相移振荡电路开环仿真幅频图和相频图由幅频特性曲线图可知,该电路的振荡频率为640.4004HZ。

2.在MULTISIM中搭建8-1电路,进行瞬态仿真。

所以=19.89*10^-5意向网络增益为1/3,所以为满足起振条件,基本放大器增益应大于3.表8-1 RC相移振荡电路振荡频率计算值仿真值实测值振荡频率649.7HZ 628.099HZ 633HZ3.将8-1电路振荡频率增加或减小10倍,重新设计电路参数。

表8-2 RC相移振荡电路振荡频率改动原件改动前频率减小10倍频率增加10倍R R=10k R=100k;R20=3000kC C=10nF C=100nF60.84HZ C=1nF 6.08kHZC=1nF C=100nFR=100K4.调试修改文氏电桥振荡器,进行瞬态仿真。

表8-3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振荡频率C1(uF) R1(K) R2(K) R3(K) R4(K) 0.01 20 10 4.7 16.8表8-4 文氏电桥振荡电路振荡频率设计值仿真值实测值振荡频率800HZ 791.76HZ 830HZ图8-5 文氏电桥振荡器瞬态波形图图8-6 文氏电桥振荡器频谱图一.硬件实验1.电路连接2.瞬态波形观测3.频谱测量图8-7 RC电路瞬态波形图图8-8 RC电路频谱图4.按以上步骤对文氏电桥电路进行相应硬件实验图8-9 文氏电桥振荡器瞬态波形图图8-10 文氏电桥振荡器频谱图实验思考:1.将8-1所示电路中的C从10nF改为0.1nF后,进行仿真,结果如何?请解释原因。

实验十三L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十三L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十三 LC 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变压器反馈式LC 正弦波振荡器的调整和测试方法2、 研究电路参数对LC 振荡器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LC 正弦波振荡器是用L 、C 元件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器,一般用来产生1MHz 以上的高频正弦信号。

根据LC 调谐回路的不同连接方式,LC 正弦波振荡器又可分为变压器反馈式(或称互感耦合式)、电感三点式和电容三点式三种。

图13-1为变压器反馈式LC 正弦波振荡器的实验电路。

其中晶体三极管T 1组成共射放大电路,变压器T r 的原绕组 L 1(振荡线圈)与电容C 组成调谐回路,它既做为放大器的负载,又起选频作用,副绕组L 2为反馈线圈,L 3为输出线圈。

该电路是靠变压器原、副绕组同名端的正确连接(如图中所示),来满足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即满足正反馈条件。

在实际调试中可以通过把振荡线圈L 1或反馈线圈L 2的首、末端对调,来改变反馈的极性。

而振幅条件的满足,一是靠合理选择电路参数,使放大器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其次是改变线圈L 2的匝数,或它与L 1之间的耦合程度,以得到足够强的反馈量。

稳幅作用是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来实现的。

由于LC 并联谐振回路具有良好的选频作用,因此输出电压波形一般失真不大。

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谐振回路的电感和电容决定式中L 为并联谐振回路的等效电感(即考虑其它绕组的影响)。

振荡器的输出端增加一级射极跟随器,用以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图13-1 LC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电路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 +12V 直流电源2、双踪示波器3、 交流毫伏表4、直流电压表5、 频率计6、振荡线圈7、 晶体三极管 3DG6×1(9011×1)LC2π1f 03DG12×1(9013×1)电阻器、电容器若干。

四、实验内容按图13-1连接实验电路。

电位器R W置最大位置,振荡电路的输出端接示波器。

实验五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五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五RC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学习文氏桥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2.学习振荡电路的调整与测量振荡频率的方法。

二.电路原理简述从电路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实质上是一个没有输入信号,但带有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它由选频网络和放大器两部分组成,选频网络由R、C串并联组成,故振荡电路称为RC振荡器,它可产生lHz--1MHz的低频信号。

根据RC 电路的不同,可分为RC移项、RC串并联网络、双T选频网络等振荡器。

RC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电路形式如图5—1所示。

其原理为:图中的RC选频电路,若把Ui看成输入电压,把Uo看成输出电压,则只有当f=fo=1/2∏RC,Uo和Ui才能同相位。

且在有效值上Uo=3Ui,对该振荡器电路而言.当电路满足振荡频率f=fo=1/2∏RC,且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u ︳>3时,就能产生一个稳定的正弦波电压Uo。

图5—1 RC串并联网络振荡器原理图本实验采用两极共射极带负反馈放大器组成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电路如图5-2。

电路特点:改变RC则可很方便的改变振荡频率,由于采用两级放大及引入负反馈电路,所以能很容易得到较好的正弦波振荡波形。

其中:R F1=1kΩ,R W=150kΩ,增加Rf3=1kΩ,C2=C3=0.47μF,C7=C8=0.01μF,C1=10μF/25V,C E1= C E2=47μF/25V,R E1’=R E2’=10Ω,R F2=51Ω,R C1’=R E1”=120Ω,R C2=R S= R E2”=470 Ω,R B22=1kΩ,R B21=1.5kΩ,R B1=10kΩ,T1=T2=9013,外接电阻R=2kΩ,电容C=0.01μF,三.实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1.直流稳压电源 1台 0~30V可调2.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3.示波器 1台4.晶体管毫伏表 1只5.万用表 1只6.反馈放大电路模块 1块 ST2002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1. RC振荡电路的调整1)按照图5-2电路原理,选用“ST2002反馈放大电路”模块,熟悉元件安装位置,开始接线,此电路中D和0V两点不要连接,检查连接的实验电路确保无误后,在稳压电源输出为12V的前提下对实验电路供电。

实验十四 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十四  RC正弦波振荡器

07电信2007117106 谢华实验十四RC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RC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2.熟悉正弦波振荡器的测试方法3.观察R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二、实验仪器1 双踪示波器2 低频信号发生器3 频率计4 毫伏表直流电源三、实验原理正弦振荡电路一般包括两部分,放大电路A和反馈网络F,如图5-14-1所示X0Xf由于振荡电路不需要外界输入信号,因此,通过反馈网络输出的反馈信号Xf就是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Xid。

该信号经基本放大电路放大后,输出为Xo,若能使Xf与Xid大小相等,极性相同,构成正反馈电路,那末这个电路就能维持稳定的输出。

因而,Xf=Xid可引出正弦振荡条件。

由图5-14-1可知:Xo=AXid而Xf=Fxo 当Xf=Xid时,则有:AF=1上述条件可写成︱A F︱=1,称幅值平衡条件。

即放大倍数A与反馈系数F乘积的模为1,表明振荡电路已经达到稳幅振荡,但若要求电路能够自行振荡,开始时必需满足︱A F︱>1的起振条件。

由Xf与Xid极性相同,可得:ΦA+ΦF=1 称相位平衡条件即放大电路的相角和反馈网络的相角之和为2n·PI,其中n为整数。

要使振荡电路输出确定频率的正弦信号,电路还应包含选频网络和稳幅电路两部分。

选频电路的作用使单一频率的信号满足振荡条件,稳幅电路能保证电路的输出幅度是稳定不失真的,这两部分电路通常可以是反馈网络,或放大电路的一部分。

RC正弦振荡电路也称为文氏桥振荡电路。

它的主要特点是利用RC串并联网络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

如图5-14-2所示:由串并联网络的幅频特性,可知当信号频率为f o=1/2·PI·RC时,选频网络的相角为0度,传递系数稍大于3。

故实验中的放大电路采用同相比例电路。

实验内容1、按上图连线,注意电阻1Rp=R,需预先调好再接入。

2、调节电位器2Rp,使电路产生正弦振荡,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指导书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指导书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电容三点式、电感三点式和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2、掌握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相位噪声等参数的意义及测量方法;3、学习数字频率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4、学习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1、数字示波器 TDS210 0~60MHz 1台2、数字频率计E312B1 0~1GHz 1台3、频谱分析仪 GSP-827 0~2.7GHz 1台4、直流稳压电源SS3323 0~30V 1台5、实验电路板自制1块三、实验电路振荡器是通信及其他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形式比较多,各具特点,应用在不同的场合,本次实验选用三种典型的振荡电路:电容三点式、电感三点式和晶体振荡器。

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振荡器,它能够振荡的振荡频率高,甚至可达上千兆;震荡时的反馈信号取自电容两端而谐波小,使振荡波形较好;由于回路电容有两个,想通过改变电容来改变振荡频率不太方便。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晶体管采用了共基极的接法,在相同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频率特性,使振荡器能振荡在较高的频率上和具有较好的频率稳定度。

在对振荡器测量时,仪器的输入电阻和电容就会接入到振荡回路中,一般射频仪器还要求达到50Ω阻抗匹配,这些都会对振荡器产生影响,使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幅度在测量时发生改变甚至停振,无法准确测量。

为了减小这种影响,在振荡电路后设计了射极跟随器,起到隔离和阻抗变换的作用,并且跟随器在与振荡器连接时接到带负载能力较强的发射极。

图中,R1、R2、R3、R5、R6、R7为晶体管的偏置电阻;C7为基极旁路电容,使振荡管基极交流接地;电容C10、C11为耦合电容;T1为振荡管,T2为射极跟随器;L2为回路电感,C8、C9为回路电容并完成信号的反馈;C5、C6、L1组成电源滤波电路。

2、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特点是振荡频率较低,最高振荡频率在几十兆;反馈信号取自电感两端,谐波较大,振荡波形失真较大;电感三点式只用一个回路电容,使用可变电容来改变振荡频率较方便,常用在低频信号发生器中。

实验2 正弦波振荡器(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

实验2 正弦波振荡器(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

实验2 正弦波振荡器(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的功能;2.掌握LC振荡器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3.熟悉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4.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感受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输出波形,测量振荡器输出电压峰-峰值,并以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2.测量LC振荡器的幅频特性;3.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的影响;4.观察并测量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插装好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模块,接通实验箱电源,按下模块上电源开关,此时模块上电源指示灯点亮。

2.LC 振荡实验(为防止晶体振荡器对LC振荡器的影响,应使晶振停振,即将3W03顺时针调到底。

)(1)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3K01拨至LC振荡器,示波器接3TP02,频率计接振荡器输出口3P02。

调整电位器3W02,使输出最大。

开关3K05拨至“P”,此时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

四位拨动开关3SW01分别控制3C06(10P)、3C07(50P)、3C08(100P)、3C09(200P)是否接入电路,开关往上拨为接通,往下拨为断开。

四个开关接通的不同组合,可以控制电容的变化。

例如开关“1”、“2”往上拨,其接入电路的电容为10P+50P=60P。

按照表2-1电容的变化测出与电容相对应的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峰-峰值V P-P),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中。

表2-1根据所测数据,分析振荡频率与电容变化有何关系,输出幅度与振荡频率有何关系,并画出振荡频率与输出幅度的关系曲线。

注:如果在开关转换过程中使振荡器停振无输出,可调整3W01,使之恢复振荡。

(2)克拉泼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将开关3K05拨至“S”,振荡电路转换为克拉泼电路。

按照上述(1)的方法,测出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2-1中。

实验七 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七 RC正弦波振荡器

三、实验设备
1.双踪示波器 2.现代电子技术实验台
3. 示波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按图3.6.1接线。 2.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3. 测上述电路输出频率(示波器读取)。 4.改变振荡频率。 在实验台上使文氏桥电容C1=C2=0.1μ。 思考: (1)若元件完好,接线正确,电源电压正常,而Uo=0,原 因何在?应怎么办?
实验六
一、实验目的
RC正弦波振荡器
1.掌握桥式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熟悉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调整、测试方法。 3.观察R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 定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如图3.6.1由运算放大器和文氏电桥组成RC正弦 波振荡器,其中RP1 、 C1 、R2 、 C2组成正反馈网 络选频网络。
1 1 当 0 时,正反馈系数: F 3 RC 图3.6.1中,R1、 Rf 是负反馈网络,是为了改善振荡波形 和稳定振幅而引入的。其负反馈系数为:F R1
R1 R f
1 当 f f0 时,正反馈系数: F 1 2 RC 3
电路还必须满足Rf>2R1的关系,否则,会引起波形严 重失真。 调试时,适当调整负反馈的强弱,使放大器的电压放大 倍数A略大于3,振荡器就可以起振,输出正弦波信号;若A 的值远大于3,则输出的正弦波信号易产生非线性失真;若 A的值小于3,因不满足幅度平衡条件,故振荡器不起振。
47K
RP1
10K
0.2μ 2K
A1
R2
A
0.2μ
3.6.1 集成运放构成桥式RC正弦波振荡器
10K
为了分析方便起见,选择元件时使R2=Rp1=R, C1=C2=C。正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为:

实验二 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

实验二  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

实验二 LC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LC 振荡器的产生和稳定过程,并检验谐振时环路增益AF=1。

2、观察电容和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谐振频率。

3、研究影响振荡频率的主要因素。

4、研究LC 选频回路中电容或电感比值对维持振荡器所需的放大器电压增益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频谱仪3、高频电子线路试验箱三、实验原理一个反馈振荡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起振条件(保证接通电源后能逐步建立起振荡), 平衡条件(保证进入维持等幅持续振荡的平衡状态)和稳定条件(保证平衡状态不因外界不稳定因素影响而受到破坏)。

1、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又称为考毕兹振荡器,其原理电路如图2.1所示。

图中C1、C2 是回路电容,L是回路电感,Cb 、Ce 和Cc 分别是高频旁路电容和耦合电容。

一般来说,旁路电容和耦合电容的电容值至少要比回路电容值大一个数量级以上。

有些电路里还接有高频扼流圈,其作用是为直流提供通路而又不影响谐振回路工作特性。

对于高频振荡信号,旁路电容和耦合电容可近似为短路,高频扼流圈可近似为开路。

图2-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回路谐振时,LC 回路呈纯阻抗,反馈系数 F 的表达式为21C C F = 不考虑各极间电容的影响,这时谐振回路的总电容量 C 为 C 1、C 2 的串联,即21111C C C +=∑振荡频率近似认为212102121C C C C L LC f +==ππ 为了维持振荡,放大器的环路增益应该等于 1,即 AF=1。

因为在谐振频率上振荡器的反馈系数21C C F =, 所以维持振荡的电压增益应该是 121C C F A == 2、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又称哈特莱(Hartley )振荡器,其原理电路如图2-2所示。

其中L1,L2 是回路电感,C是回路电容,Cc 和Ce 是耦合电容,Cb 是旁路电容,L3 和L4 是高频扼流圈。

(b)图为其共基组态交流等效电路。

利用类似于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分析方法, 也可以求得电感三点式振荡器振幅起振条件和振荡频率, 区别在于这里以自耦变压器耦合代替了电容耦合。

实验二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

实验二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

实验二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容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和晶体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其各元件的功能;2.掌握 LC 振荡器幅频特性的测量方法;3.熟悉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4.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晶体振荡器工作的影响,感受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 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输出波形,测量振荡器输出电压峰-峰值Vp p,并以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2.测量 LC 振荡器的幅频特性;3.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的影响;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插装好正弦振荡器与变容管调频模块,接通实验箱电源,按下模块上电源开关,此时模块上电源指示灯点亮。

2.LC 振荡实验(为防止晶体振荡器对 LC 振荡器的影响,应使晶振停振,即将 3W03 顺时针调到底。

)(1)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3K01拨至LC振荡器,示波器接3TP02,频率计接振荡器输出口3P02。

调整电位器3W02,使输出最大。

开关3K05拨至“P”,此时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

调整3W4可调整变容管3D02的直流电压,从而改变变容管的电容,达到改变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变容管上电压最高时,变容管电容最小,此时输出频率最高。

按照表2-1电压的变化测出与电压相对应的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峰-峰值VP-P),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中。

表中电压为变容管3D02上的电压,调整3W4即可调整其电压。

(2)克拉泼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将开关3K05拨至“S”,振荡电路转换为克拉泼电路。

按照上述(1)的方法,测出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中。

(3)测量电源电压变化对振荡器频率的影响分别将开关3K05打至(S)和(P)位置,改变电源电压EC,测出不同EC下的振荡频率。

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2-2中。

其方法是:频率计接振荡器输出3P01,调整电位器3W02使输出最大,用示波器监测,测好后去掉。

调整3W4使变容管3D02上电压为5V 。

实验十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十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十 集成电路RC 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桥式RC 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构成、工作原理及其振荡条件。

2、熟悉正弦波振荡器的调整、测试方法。

3、观察RC 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

4、研究负反馈强弱对振荡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图10.1为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其中RC 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络,R 1、R 2、R W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调节电位器R W ,可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

利用两个反 图10.1正弦波振荡器向并联二极管D 1、D 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稳幅。

D 1、D 2采用硅管(温度稳定性好),且要求特性匹配,才能保证输出波形正、负半周对称。

R 3的接入是为了削弱二极管非线性的影响,以改善波形的失真。

电路的振荡频率RC f π210= 起振的幅值条件21≥R R f 式中()D W f r R R R R //32++=, r D — 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

调整反馈电阻R f (调R W ),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

如不能起振,则说明负反馈太强,应适当加大R f 。

如波形失真严重应当减小R f 。

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 或R ,即可调节振荡频率。

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 作频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 作量程的频率细调。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按图10.1连接实验电路。

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调节电位器R W ,使输出波形从无到有,从正弦波到出现失真。

描绘u 0的波形,记录下临界起振、正弦波输出及失真情况下的R W 值,分析负反馈强弱对起振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3、调节电位器R W,使输出电压u O幅值最大且不失真,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输出电压u O、反馈电压U F+和U F-,分析研究振荡的幅值条件。

4、用频率计测量频率f0,然后在选频网络的两个电阻R上并联同一阻值电阻,观察记录振荡频率的变化情况,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4.4 L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4.4  L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4.4 LC 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晶体管(振荡管)工作状态、反馈系数的大小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2、掌握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振荡性能的测量方法。

3、研究外界条件变化对振荡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4、比较LC 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分析影响振荡频率稳定的原因。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高频电子实验箱、频率计、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调试工具。

三、实验原理正弦波振荡器是指振荡波形接近理想正弦波的振荡器。

产生正弦信号的振荡电路形式很多,有 RC 、LC 和晶体振荡器三种形式。

实验采用晶体管LC 三端式振荡器。

LC 三端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如图(4.4.1)所示: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图4.4.1三端式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的三个电抗,X 1、X 2必须为同性质的电抗,X 3必须为异性质的电抗,且应满足下列关系式:X 3 = -(X 1+X 2) (4-4-1)式(4-4-1)为LC 三端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

若X 1和X 2均为容抗,X 3为感抗,则为电容三端式振荡电路;若X 1和X 2均为感抗,X 3为容抗,则为电感三端式振荡器。

1、电容三端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共基电容三端式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如图4.4.2所示。

图中C 3为耦合电容,与发射极连接的两个电抗元件为同性质的容抗元件C 1和C 2,与基极连接的为两个异性质的电抗元件C 2和L ,根据判别准则,该电路满足相位条件。

要产生正弦振荡,还须满足振幅起振条件,即:A U ·F >1 (4-4-2)图4.4.1 三端式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171式(4-4-2)中,A U 为电路刚起振时,振荡管工作状态为小信号时的电压增益;F 为振荡器的反馈系数。

设y rb ≈0、y ob ≈0,画出y 参数等效电路,如图4.4.3所示。

图中G O 为振荡回路的损耗电导,G L 为负载电导。

图4.4.3 共基组态振荡器简化Y 参数等效电路由图4.4.3可求出小信号电压增益A O 和反馈系数F 分别为Y y V V A fb i-== 00 1120jx Z Z V V Ff+== 12311jx Z jx G Y p +++='2211221111wC x wC x jx g Z ib -=-=+=2'203C C C G G G Lx i Lp +=+==ω图4.4.2 共基组态的“考华兹”振荡器经运算整理得y -Z Z fb12200jNM jx Y y F A T fb +=+∙-=∙= 321321312111,x x x x x x G g N g x x G x x g G M p ib ib p ib p ---∙=+++= 当忽略y fb 的相移时,根据自激条件应是N =0 及 122>=+=My NM y T fb fb (4-4-3)由N =0,可求出起振时的振荡频率,即011321321=---∙x x x x x x G g p ib 则X 1X 2X 3g ib G p =X 1+X 2+X 3将X 1X 2X 3的表示式代入上式,得:'21121C C G g LC f p ib g +=π忽略晶体管参数的影响,得到振荡频率近似为LCf g π21=(4-4-4)式(4-4-4)中,C为振荡回路的总电容 21'21C C C C C +=由式(4-4-3)求M ,当'2C g ib ω<<时'222111C j g jx g Z ib ib ω+=+=则反馈系数可近似表示为:'2'21112'211201C C C C C jwC jwC jwC jx Z Z V VF f =+=+≈+== (4-4-5)则 ib p ib p g x x G x x g G M 3121+++=p ib p ib G C C C g C C C x x G x x g 1'21'2112131)1()1(+++=+++=p ib G Fg F 1+∙=由式(4-4-3)得到满足起振振幅条件的电路参数为:173p ib fb G Fg F Y 1+∙> (4-4-6) 式(4-4-6)是满足起振条件所需要的晶体管最小正向传输导纳的值。

实验十二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十二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十二 RC 正弦波振荡器一、测量静态工作点二、测量最大、最小电压放大倍数。

i U =10mV f =1000Hz三、测量振荡频率四、测量RC 串并联网络的幅频特性i U =3V实验原理及步骤图1 RC 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 图2 RC 串并联选频网络的频率特性一、电路构成1.RC 串并联选频网络(文氏振荡电桥)振荡频率:RCf π210= 起振条件: ∣∙A ∣>3图3 RC 串并联选频网络 图4 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2.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由带星号的电阻f R (10K),将输出端信号引到1T 的射极,与1T 的射极电阻(1.2K )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从而引入两级间的电压串联负反馈。

二、工作原理1.1T 、2T 组成两级共射放大电路,由于一级共射放大是反相放大,两级就是同相放大;2.两个电阻R (16K ),两只电容C (0.01μ)2只,是一个RC 串并联移相网络,它的输入端是上面的那个R 上边,而它的输出端是中间,这个RC 电路的输入端接的就是两级放大器的输出端,而这个RC 电路的输出端接的就是两级放大器的输入端,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闭环。

3.RC 串并联网络的相频特性是:仅对一个频率RC10=ω是零相移,对低于此频率和高于此频率分别呈正相移和负相移,这样一来,仅对这个0ω,结合两级同相放大器能实现正反馈(因为正反馈的条件是放大器的相移+反馈网络的相移=360°)。

4.RC 串并联网络的幅频特性是:对频率0ω传输系数最大,等于1/3,而对其它频率的传输系数都是小于1/3的。

所以只要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就能起振。

而两级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是远大于3的,这样一来,起振是没有问题,但是会带来严重的失真,解决办法是:设法使两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稍稍大于3。

5.为使两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比3大(但不要大太多),方法是由带星号的电阻f R (10K),将输出端信号引到1T 的射极,与1T 的射极电阻(1.2K )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从而引入两级间的电压串联负反馈。

实验十二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十二R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十二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64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验十二 RC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 进一步学习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

学会测量、调试振荡器。

2.二、实验设备与器件器材名称器材名称12V 直流电源双踪示波器直流电压表频率计信号发生器3DG12×2 或9013×2电阻器、电位器、电容器若干三、实验原理从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若用R、C元件组成选频网络,就称为RC振荡器,一般用来产生1Hz,1MHz的低频信号。

1. RC移相振荡器电路形式如图12,1所示,选择R,,R。

i图12,1 RC移相振荡器原理图1f, 振荡频率O2π6RC,起振条件 ,A,,29电路简便,但选频作用差,振幅不稳,频率调节不便,一般用于频率固定且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振荡频率范围一般为几赫兹到数十千赫兹。

2. RC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电路形式如图12,2所示。

1 振荡频率 f,O2,RC实验十二 RC正弦波振荡器 65,起振条件 ||,3 A这种电路可方便地连续改变振荡频率,便于加负反馈稳幅,容易得到良好的振荡波形。

图12,2 RC串并联网络振荡器原理图3. 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电路形式如图12,3所示。

图12,3 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原理图1振荡频率 f,05RCR,,R,,起振条件 |AF|,1 2电路选频特性好,但调频困难,适于产生单一频率的振荡。

注:本实验采用两级共射极分立元件放大器组成RC正弦波振荡器。

四、实验内容1. 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1)按图12,4组接线路。

(2)断开RC串并联网络,测量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填入表12,1。

(3)接通RC串并联网络,并使电路起振,用示波器观测输出电压u波形,调节R使获得满Of意的正弦信号,记录波形及其参数,填入表12,2。

66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表12,1Q点A= u图12,4 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表12,2波形:f=u OUo=(4)测量振荡频率,并与计算值进行比较,填入表12,3。

实验二正弦振荡器实验

实验二正弦振荡器实验

实验二正弦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晶体管(震荡管)工作状态,反馈大小,伏在变化对震荡幅度与波形的影响。

2、掌握改进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级震荡性能的测量方法。

3、研究外界条件变化对振荡器稳定度的影响。

4、比较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加深对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得理解。

5、学习使用示波器和频率正当其测量高频震荡频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与线路正弦波振荡器是指振荡波形接近理想针刺安博的振荡器,这是引用非常广泛的一类电路,产生的正弦信号的振荡电路的形式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是RC,LC和晶体振荡器三种形式,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的主要是lc三端式振荡器级晶体振荡器。

图1 LC 三点式振荡器的等效电路图2 考毕兹振荡器如图所示:三点式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如图4-1所示。

图中,X 1、X 2、X 3为谐振回路的三个电抗。

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可知,X 1、X 2必须为同性电抗,X 3与X 1、X 2相比必须为异性电抗,且三者之间满足下列关系:X 3=-(X 1+X 2) (4-1)这就是三点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

在满足式(4-1)的前提下,X 1、X 2若呈容性,X 3呈感性,则振荡器为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若X 1、X 2呈感性,X 3呈容性,则为电感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1、电容三端式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如图4-2所示,图中L 和C1、C2组成振荡回路,反馈电压取自电容C2的两端,Cb 和Cc 为高频旁路电容,Lc 为高频扼流圈,对直流可视为短路,对交流可视为开路。

显然,该振荡器的交流通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若要它产生正弦波,还必须满足振幅条件和起振条件,即:1>⋅uo uo F A (4-2)式中uo A 为电路刚起振时,振荡管工作状态为小信号时的电压增益;uo F 为反馈系数,只要求出二者的值,便可知道电路有关参数与它的关系。

F 越大,越容易起振。

第二项表示输入电导对振荡的影响,'ie g 和F 越大,越不容易起振。

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

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C三端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振荡电路的设计及电路 参数的计算。 2、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负载变化 对起振和振荡幅度的影响。 3、研究外界条件(电源电压、回路品质因数Q与环境温度)变 化对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4、比较LC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加深对晶体振荡 器频率稳定度高的理解。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
3、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osc o 1 2Q L
2
osc
o
tg e Q L
e 2 Q e cos
2
e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
三、实验电路和实验仪器
考 毕 兹 振 荡 电 路 : fo 1 2 LC

( B =
C1 C 1+ C 2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
当改变RW时,电路的工作点改 变从而使振幅产生变化。当晶 体串联谐振时,等效为短路元 件,电路符合三点式组成法则, 为电容三点式电路。而当偏离 串联谐振频率时,晶体阻抗迅 速增大,电路不能振荡。因此, 该电路的振荡频率主要取决于 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为了减 小L1、C3、C4、CT回路对频稳 度的影响,一般都将其调谐在 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上,CT起 微调的作用。
BE 0 B0 E0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
3、测试当C、 不同时,起振点振幅与工作电流IEQ的关系 (R=110k )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
3、测试当C不同时,起振点振幅与工作电流IEQ的关系 (R=110k )
实验三 LC正弦波振荡器
4、回路的Q值、改变晶体管的静态电流值,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 1 0 0 p F , C C 1 0 0 1 2 0 0 、 I 3 m A 时。改变L两端的并 C 联电阻R,使其分别为 ,分别记录电路的振荡频率,并填入表 3-3。(注意:频率计后几位跳动变化的情况)

RC正弦波振荡器实训指导

RC正弦波振荡器实训指导

RC 正弦波振荡器实训指导(特别提醒:实验电路图中可能存在有的元器件数值与实验电路板中的不相同,实验时应以实验电路板中的为准。

另外,由于元器件老化、湿度变化、温度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致,实验电路板中所标的元器件数值也可能与元器件的实际数值不一致。

有的元器件虽然已经坏了,但仅凭肉眼看不出来。

因此,在每次实验前,应该先对元器件(尤其是电阻、电容、三极管)进行单个元件的测量(注意避免与其它元器件或人体串联或并联在一块测量)。

并记下元器件的实际数值。

否则,实验测得的数值与计算出的数值可能无法进行科学分析。

)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学习RC 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其振荡条件。

2.学会测量、调试振荡器。

二.实验原理从结构上看,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

若用R 、C 元件组威选频网络,就称为RC 振荡器,一般用来产生lHz ~1MHz 的低频信号。

1.RC 移相振荡器电路型式如图16—l 所示,选择R >>R i 。

图16一1 RC 移相振荡器原理图振荡频率 RCf 6210π= 起振条件 放大器 A 的电压放大倍数29>A电路特点 简便,但选频作用差,振幅不稳,频率调节不便,一般用于频率固定且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频率范围 几赫~数十千赫。

2.RC 串并联网络(文氏桥)振荡器电路型式如图16—2 所示。

振荡频率 RC f π210=起振条件 3>A电路特点 :可方便地连续改变振荡频率,便于加负反馈稳幅,容易得到良好的振荡波形。

(注:本实验采用两级共射极分立元件放大器组成RC 正弦波振荡器。

)图16—2 RC 串并联网络振荡器原理图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12V 直流电源;电阻、电容、电位器等。

2.函数信号发生器;3.双踪示波器; 4.频率计;5.直流电压表; 6.3DG12 × 2或 9013 × 2;四.实验内容1.RC 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1)按图16—3组接线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弦波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电容三点式、电感三点式和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2、掌握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相位噪声等参数的意义及测量方法;3、学习数字频率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4、学习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1、数字示波器 TDS210 0~60MHz 1台2、数字频率计E312B1 0~1GHz 1台3、频谱分析仪 GSP-827 0~2.7GHz 1台4、直流稳压电源SS3323 0~30V 1台5、实验电路板自制1块三、实验电路振荡器是通信及其他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正弦波振荡器的电路形式比较多,各具特点,应用在不同的场合,本次实验选用三种典型的振荡电路:电容三点式、电感三点式和晶体振荡器。

1、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振荡器,它能够振荡的振荡频率高,甚至可达上千兆;震荡时的反馈信号取自电容两端而谐波小,使振荡波形较好;由于回路电容有两个,想通过改变电容来改变振荡频率不太方便。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晶体管采用了共基极的接法,在相同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频率特性,使振荡器能振荡在较高的频率上和具有较好的频率稳定度。

在对振荡器测量时,仪器的输入电阻和电容就会接入到振荡回路中,一般射频仪器还要求达到50Ω阻抗匹配,这些都会对振荡器产生影响,使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幅度在测量时发生改变甚至停振,无法准确测量。

为了减小这种影响,在振荡电路后设计了射极跟随器,起到隔离和阻抗变换的作用,并且跟随器在与振荡器连接时接到带负载能力较强的发射极。

图中,R1、R2、R3、R5、R6、R7为晶体管的偏置电阻;C7为基极旁路电容,使振荡管基极交流接地;电容C10、C11为耦合电容;T1为振荡管,T2为射极跟随器;L2为回路电感,C8、C9为回路电容并完成信号的反馈;C5、C6、L1组成电源滤波电路。

2、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特点是振荡频率较低,最高振荡频率在几十兆;反馈信号取自电感两端,谐波较大,振荡波形失真较大;电感三点式只用一个回路电容,使用可变电容来改变振荡频率较方便,常用在低频信号发生器中。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晶体管采用了共基极的接法,在放大反馈信号时具有较好的频率特性,使振荡器能振荡在较高的频率上和具有较好的频率稳定度。

出于和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相同的原因,在振荡电路后接入了射极跟随器,起到隔离和阻抗变换作用,并且在与振荡器连接时接到带负载能力较强的发射极,将测量仪器对振荡器的影响减到最小。

图2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原理图(Hartley)图中,R17、R18、R20、R22、R23、R24为晶体管偏置电阻;C21为基极旁路电容,形成振荡管基极交流接地;电容C24、C25为耦合电容;T5为振荡管,T6为射极跟随器;LL1、LL2串联作为回路电感并完成信号的反馈,C20为回路电容;C18、C19、L4组成电源滤波电路。

3、晶体振荡器晶体振荡器是一种高稳定性和高准确性的振荡器,主要依靠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高稳定性来稳频,它的振荡波形失真小。

但它的频率不易改变,基频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较低,一般在几十兆。

晶体振荡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晶体管采用了共集电极的接法,集电极直接接电源,电路较简单,该电路属于并联型晶体振荡器,晶体谐振器在电路中等效为电感。

出于和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相同的原因,在振荡电路后接入了射极跟随器,起到隔离和阻抗变换作用,并且在与振荡器连接时接到带负载能力较强的发射极,将测量仪器对振荡器的影响减到最小。

图3 晶体振荡器原理图(Pierce)图中,R9、R10、R11、R13、R14、R15为晶体管的偏置电阻;电容C16、C17为耦合电容;T1为振荡管,T2为射极跟随器;X1为晶体谐振器(简称晶体),等效为回路电感,C14、C15为回路电容并完成信号的反馈;C12、C13、L3组成电源滤波电路。

4、电源为了防止因电源线接错、电源电压波动和电源引线的分布参数引起电路工作不正常,在实验板上设计了一个简单的+5v直流稳压电源,输入电压在8V~12V都可以工作。

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 电源原理图5、实验电路板实验电路板采用在射频电路中经常使用的表面贴装元件,可以减少电路板的体积、面积和提高安装密度,减少了分布参数,有利于电路稳定工作。

实验电路板的PCB板图如图5所示。

图5 实验电路板的PCB板图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测量振荡波形测量说明:振荡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及幅度是反映振荡器工作状态的重要参数,本实验所用振荡器虽称为正弦波振荡器,但实际输出波形会稍有失真,因为从原理上讲振荡器本身属于非线性电路,它工作在非线性状态,依靠非线性来达到自稳幅的目的,其集电极电流是非正弦的,要通过谐振回路的选频滤波作用使输出电压波形尽可能地接近正弦波而非理想的正弦波。

振荡器输出电压波形失真的大小取决于振荡环路的环路增益T(T=AF)、静态工作点I CQ、回路品质因数Q(与损耗、负载、晶体管参数有关)。

测量步骤:(1)接通电源。

按“直流稳压电源”的总电源开关POWER,选择一路调整输出电压旋钮VOLTAGE,使相对应的数字电压表显示为09.0V,连接电源到实验电路板,按与该路相对应的允许输出按钮OUTPUT,实验电路板即得到供电。

(2)用示波器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端OUT1测量输出波形并记录,注明电压幅度、周期等。

(3)用示波器在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端OUT2测量输出波形并记录,注明电压幅度、周期等。

(4)用示波器在晶体振荡器的输出端OUT3测量输出波形并记录,注明电压幅度、周期等。

2、测量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和频率稳定度测量说明: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是振荡器最重要的指标,对于一个已产生的信号来说,还无法通过后续处理来提高频率稳定度,频率稳定度只取决于产生信号的电路。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与电路结构、元件质量、工作环境、电磁干扰等有关。

描述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方法有多种,分别应用在不同的领域。

本次实验测量振荡器的短期频率稳定度,即在振荡器工作稳定后,每隔半分钟测一次频率,共测10次频率,按下式计算:()∑=∞→⎥⎦⎤⎢⎣⎡∆−∆=∆ni in f f f f nf f 12000001lim式中()00f f f i i −=∆是第 i 次测试时的绝对频率偏差;∑=∞→−=∆ni i n f f n f 1001lim 是绝对偏差的平均值;振荡器的标称频率,在该实验中没有预先规定和调整,用平均频率来代替,即0f ∑=∞→=ni i n f n f 101lim 。

振荡器输出频率的测量使用“E312B1通用计数器”,该仪器测量频率的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请参阅一起使用说明。

测量步骤:(1) 按下“E312B1通用计数器”的电源按钮POWER ,待自检完成后按FREQ 键,直到屏幕上出现CHA FREQ 就进入了测频率状态,将被测信号接到CH A 输入端,屏幕上即显示出被测信号的频率值,直接读取就可以了。

(2)用数字频率计测量OUT1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数据于表1中。

(2)用数字频率计测量OUT2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数据于表1中。

(3)用数字频率计测量OUT3 (晶体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数据于3、测量振荡器的频谱和相位噪声 测量说明:频谱测量是在频域对信号进行测量,他能直观的观察到信号的频谱结构、信噪比、失真、相位噪声,是对信号测量的重要手段。

前述测量频率稳定度的方法需要一定的测量时间,每个频点的测量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认为是在时域测量频率稳定度,比较适合衡量由温度、老化等引起的频率的慢速变化。

当测量短期或瞬时频率稳定度时,要求测量时间很短,上述方法就不适用了。

影响短期和瞬时频率稳定度的主要因素是各种随机噪声,导致频率快速变化,研究短期频率稳定度就是研究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即在频域测量频率稳定度。

理想的正弦波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为()t A t vc ωcos =,它的频谱是一条单一的幅度为A 的谱线。

但由于振荡器中存在着各种噪声和干扰,所有这些噪声和干扰通过振荡器这个非线性系统时,对振荡器的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都可能进行调制,又由于振荡器的自稳幅作用,幅度变化很小,只需考虑相位噪声的影响,即 ()()[]t t A t v c ϕω+=cos()()t t A t t A c c ωϕϕωsin sin cos cos −=()t t A t A c c ωϕωsin cos −≈ (一般情况:()rad t 1<<ϕ) 式中第一项为载波信号,第二项可看成载波信号 t A c ωsin 受到相位噪声()t ϕ调制的双边带信号,因此带有相位噪声的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谱如图6所示。

图6 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谱图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用单边(SSB )相位噪声来描述,其定义是:在偏离载频 f c 一定量 ∆f 处,单位频带内噪声功率P SSB 相对于载波功率P C 的分贝数,即()CSSBP P f L log10=∆ 相位噪声的测量方法如图7所示。

图7 相位噪声的测量方法考虑到频谱分析仪的频率分辨率为RBW ,上述计算相位噪声的公式改为:()RBW P P f L C SSB log 10log 10log 10−−=∆单位为:dBc/Hz测量步骤:(1) 测量频谱。

将频谱分析仪之参考电平设约为-5dbm、中心频率设约为32MHz、测量范围设约为1MHz、分辨率频宽 (RBW)设为3khz ,可利用频谱分析仪的辅助功能将频谱调整到屏幕中间位置,并有效利用屏幕的显示区域,绘制频谱图作为记录。

并利用频谱分析仪中之 Mark 功能将振荡器的输出功率及振荡频率读出记录。

(2) 利用Mark 功能将振荡器的载波输出功率P C ,和偏离0.1MHz 时的单边噪生功率P SSB ,用前述计算公式计算相位噪声。

(3) 重复前述步骤测量其他两个振荡器的频谱和相位噪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