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新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第一章: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1. 课时1:音乐中的旋律特点及分类- 目标:了解音乐中的旋律特点和分类- 内容:- 介绍音乐中的旋律概念- 分类讨论不同类型音乐的旋律特点- 活动:- 听取学生对音乐旋律的认识和喜好- 分组讨论不同类型音乐的旋律特点- 作业:- 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分析其中的旋律特点并写下来2. 课时2:音乐中的节奏与节拍- 目标:了解音乐中的节奏与节拍的概念- 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中的节奏与节拍的关系- 研究常见的音乐节拍符号- 活动:- 听取学生对音乐节奏与节拍的认识和理解- 合唱练,体验不同节拍的音乐- 作业:- 找一首喜欢的歌曲,标出其中的节拍符号第二章:音乐中的音乐元素1. 课时3:音乐中的音高与音色- 目标:了解音乐中的音高和音色的概念- 内容:- 介绍音乐中的音高和音色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不同乐器和声音的音色差异- 活动:- 听取学生对音乐中的音高和音色的理解- 欣赏不同乐器的演奏,讨论其音色特点- 作业:- 描述一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写下你的感受2. 课时4:音乐中的强弱与速度- 目标:了解音乐中的音乐强弱和速度的概念- 内容:- 介绍音乐中的强弱与速度的概念和标记方法- 分析不同速度和强弱对音乐的影响- 活动:- 听取学生对音乐中的强弱和速度的理解和感受- 合奏活动,体验不同速度和强弱的音乐效果- 作业:- 找一首喜欢的歌曲,标出其中的强弱和速度符号第三章:音乐中的音乐形式与曲式1. 课时5:音乐中的乐曲结构与形式- 目标:了解音乐中的乐曲结构和形式- 内容:- 介绍音乐中常见的乐曲结构与形式- 分析不同乐曲的结构与形式特点- 活动:- 听取学生对音乐中乐曲结构与形式的理解- 分组讨论不同乐曲的结构与形式特点- 作业:- 找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分析其结构与形式特点并写下你的理解2. 课时6:音乐中的曲式与曲调- 目标:了解音乐中的曲式和曲调的概念及特点- 内容:- 介绍常见的曲式和曲调- 分析不同曲式和曲调的特点- 活动:- 听取学生对音乐中曲式和曲调的认识和感受- 合唱活动,体验不同曲式和曲调的音乐效果- 作业:- 找一首喜欢的歌曲,分析其曲式和曲调特点第四章:音乐表现手法与形式表达1. 课时7:音乐中的表现手法与情感表达- 目标:了解音乐中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内容:- 介绍音乐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分析不同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活动:- 听取学生对音乐中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的理解- 分组讨论不同音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作业:- 找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2. 课时8:音乐中的形式表达与风格特点- 目标:了解音乐中的形式表达和风格特点- 内容:- 介绍音乐中常见的形式表达和风格特点- 分析不同音乐作品的形式表达和风格特点- 活动:- 听取学生对音乐中形式表达和风格特点的认识和感受- 合奏活动,体验不同形式表达和风格特点的音乐- 作业:- 找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写下其中的形式表达和风格特点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集》的内容大纲,每个章节包含了目标、内容、活动和作业等部分,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微调和安排。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音乐是什么课时安排: 2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概念和作用- 研究音乐的分类和基本要素-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教学内容:1. 音乐的概念和作用2. 音乐的分类3. 音乐的基本要素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几段不同风格音乐的片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入新知:介绍音乐的概念和作用,并让学生思考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研究音乐的分类:通过举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不同分类。
4. 研究音乐的基本要素:介绍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基本要素,并通过简单的练让学生感受和理解。
5. 拓展活动: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音乐片段,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对音乐的概念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音乐。
同时,通过感受音乐的基本要素,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研究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教学内容:1. 音乐的表现形式2. 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步骤:1. 导入:复上节课研究的音乐分类和基本要素,让学生回忆并进行简单的练。
2. 研究音乐的表现形式:通过展示不同类型音乐的表演视频,让学生了解音乐在不同场合的表现形式。
3. 研究音乐的艺术特点:介绍音乐的美感、表达能力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欣赏音乐作品的方式让学生感受。
4. 拓展活动: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简短的表演或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和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同时,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
附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通过学习音乐的基本要素、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音乐。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温馨提示:本套资料前半部分是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后半部分是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敬请留意,谢谢您的支持!20xx--20xx第二学期音乐工作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教学任务:1、学会课本上的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3、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三、学情分析: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创作旋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多鼓励、多表扬,对学生的作品多看优点,少说缺点,更不要批评,先让学生敢想敢写,再讲述一些创作方法和发展旋律的方法,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轨道。
四、工作措施: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洪湖水,浪打浪教案

答案: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流畅。旋律上采用了许多跳跃式的音符,使得歌曲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动感。
3. 分析题:请分析《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情感表达。
答案:这首歌曲的歌词描绘了洪湖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通过歌词表达了洪湖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革命的忠诚。歌曲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既有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又有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 作为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的重要参考
- 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解决办法:通过节奏练习和音色模仿,帮助学生掌握特殊节奏和音色的演奏方法,并通过示范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掌握这些技巧。
3. 重点: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的理解。
解决办法:通过讲解歌曲背景和革命历史,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并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组织现场演唱活动:安排学生现场演唱《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对歌曲背景和情感表达的理解不足:部分学生对《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情感表达缺乏深入理解,影响了歌曲的演唱和欣赏。
强调这首歌曲在音乐学习和欣赏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这首歌曲。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这首歌曲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知识点梳理
1. 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背景和意义:这首歌曲描绘了洪湖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以洪湖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洪湖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光辉历程。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精品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的魅力1.2 生活中的音乐2. 第二章:民族音乐2.1 中国民族音乐概述2.2 外国民族音乐概述3. 第三章:音乐家与名作3.1 巴赫与莫扎特3.2 贝多芬与柴可夫斯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对我国及世界民族音乐的认识。
3. 通过学习音乐家与名作,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其分类,古典音乐名作的欣赏。
2. 教学重点:音乐与生活的联系,音乐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PPT等。
2. 学具:音乐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引言:通过实际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举例说明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
(2)介绍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播放代表性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
(3)讲述音乐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名作的背景及内涵。
3.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内容:(1)音乐与生活的关系(2)民族音乐特点与分类(3)音乐家与名作介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举例说明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
(3)介绍一位你喜欢的音乐家及其名作。
2. 答案:(1)音乐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的身影,如电影、电视剧、广告等。
(2)民族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各异,如我国的京剧、昆曲,印度的拉格音乐等。
(3)示例: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第九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曲。
这首歌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未来梦想的追求和奋斗。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将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更好地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这首歌曲的主题与学生的未来梦想相关,能够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和追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从而提升音乐审美素养。
同时,通过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音乐实践能力,如音准、节奏、演唱技巧等,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此外,这首歌曲的主题与学生的未来梦想相关,能够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旋律等。
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和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通过实践和参与来学习,如演唱、演奏等。
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较强,能够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曲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例如,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通过多次练习来掌握。
此外,歌曲的情感表达较为丰富,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拉起手-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拉起手-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前置知识
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需要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以下知识点:
•簧片乐器和弦乐器的区别
•放松手指和手腕的方法
•简单的音阶演奏
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会学到以下内容:
•能够正确理解拉手与弓手的概念
•学会如何正确握弓,并掌握放松手指和手腕的技巧
•能够演奏简单的《拉起手》曲目
教学步骤
1. 引入
介绍本节课内容并简短的介绍拉手和弓手的区别。
2. 演示
老师现场演示如何正确握弓,并演奏片段音乐供学生参考。
3. 实践练习
学生按照老师演示的方式进行实践练习,并重点培训学生的手指和手腕放松方式。
4. 集中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集中练习,老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5. 课堂演奏
每组选出一人,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课堂演奏。
效果评估
•学生掌握拉手和弓手的差异,能够正确地握住弓并演奏曲目。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演奏,并在团体练习中互相协作。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课所学习内容的复习和巩固
•学生自主搜索相关音乐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弓手、拉手以及弓弦乐器的知识。
总结
在本节课中,学生牢固掌握了拉手与弓手的概念并且能够准确的理解指导老师的示范。
他们在课堂练习中展现出了高强的个人能力和团体协作技能。
希望未来的练习中,他们能够更加熟练并乐于在音乐上进行新的探索。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一节:音乐的魅力第二节:音乐与情感第三节:音乐与生活2. 第二章:民族音乐第一节:汉族民歌第二节:少数民族民歌第三节:民族器乐3. 第三章:古典音乐第一节:巴洛克音乐第二节:古典主义音乐第三节:浪漫主义音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兴趣,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乐理论知识、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的特点、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黑板、五线谱纸等。
2. 学具:笔记本、五线谱本、乐器(如口琴、笛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讨论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经典曲目,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声等。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乐器演奏等。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和评价。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内容:音乐与生活民族音乐古典音乐音乐理论知识重难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欣赏一首民族音乐,描述其音乐特点。
欣赏一首古典音乐,分析其音乐结构。
2. 答案:民族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民族特色。
古典音乐结构: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带领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音乐会、音乐比赛等。
推荐音乐相关书籍、视频等资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价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用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1. 确保所选曲目具有代表性,涵盖不同音乐时期、风格和地域。
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

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篇一:201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歌舞青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青春舞曲》2.欣赏《共青团员之歌》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演唱《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
(2)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苏联青年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念。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习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
(2)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并进行歌曲的快速背唱。
(3)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3.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2) 学习“鱼咬尾”以及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并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3) 了解王洛宾的生平及贡献。
(4) 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1. 导入: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唱歌《青春舞曲》(1) 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小声地哼唱歌曲旋律。
(2) 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并随老师练习。
附点节奏:4/4 x.x x x| x.x x x|切分节奏:4/4 (3)(4) 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
①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生按此手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
1=c 2/4 5 3 2 ∣∣∣∣②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重复的部分,并对旋律进行逐步记忆。
(5) 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 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反复演唱,并能背唱歌曲。
(7)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首歌曲设计相应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并请同学们踊跃展示。
(8) 介绍新疆的常用民族乐器。
(9) 随老师学跳新疆舞的几个典型动作。
(10) 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同学演唱歌曲,一组同学表演舞蹈,另外一组拍击节奏。
3. 竖笛演奏欣赏《青春舞曲》请同学们观看竖笛演奏视频,体会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人教版八上音乐教案全套

人教版八上音乐教案全套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 能够唱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知道音乐创作和演唱需要团队配合和认真练。
教学重点- 歌曲演唱;- 歌曲背诵和理解。
教学难点- 歌曲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个别指导。
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器;- 歌曲伴奏;- 课件。
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妈妈最疼爱谁”MV,询问同学们观看后感受到的情感并引出本课研究目标。
2. 正文(35分钟)老师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MV,齐唱、分唱后,学生进行个别声音准确度练。
3. 活动(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朋友、家人对自己的重要性,并列出为对方做的一件事情。
4.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提醒学生日常联系,多练音乐。
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掌握全音阶音程和指法;- 了解、研究音乐元素;- 能够演唱欢乐歌曲。
教学重点- 全音阶音程和指法;- 音乐元素的认识。
教学难点- 歌曲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听、说、唱配合。
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器;- 歌曲伴奏;- 乐器;- 课件。
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欢乐歌》MV,并请同学们跟着唱,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欢快氛围。
2. 正文(3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练全音阶的音程和指法,并解释音乐元素的概念。
3. 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自己编排舞蹈并配上音乐。
4.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提醒学生课后多练,领略音乐的美好。
第三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和戏曲的产生和历史;- 能够欣赏音乐剧和戏剧并感受情感。
教学重点- 音乐剧和戏剧的欣赏;- 人物角色的认识。
教学难点- 情感表达的领悟。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个别指导。
教学准备- 音乐剧和戏剧片段的视频;- PPT。
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老师与同学们分享音乐和戏曲对文化的贡献,并引出本课研究目标。
2. 正文(30分钟)老师播放音乐剧和戏剧片段,介绍人物角色和情感表达,并与同学们进行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音乐中激荡的心弦课时1:欣赏歌曲《共筑梦想》课堂目标- 研究并欣赏歌曲《共筑梦想》- 了解歌曲中的感情表达- 发展对音乐的审美感受能力教学重点- 歌曲欣赏和感悟- 歌曲中的感情传达和表达方式教学准备- 歌曲《共筑梦想》音频资源- PPT 或黑板- 教师个人感悟和思考授课过程1. 播放歌曲《共筑梦想》2. 学生静听并留意歌曲中的情感表达3. 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可分组或全班讨论4. 教师给予正面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5.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总结歌曲中的感情传达和表达方式6. 教师分享个人感悟和思考,与学生共同分享课时2:了解音乐元素课堂目标- 了解音乐元素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常见音乐元素的名称和特征- 培养对音乐元素的辨识能力教学重点- 音乐元素的概念和作用- 常见音乐元素的名称和特征教学准备- PPT 或黑板- 音乐素材(如不同节奏的音乐片段)授课过程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介绍音乐元素的概念和作用2. 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辨识其中的节奏元素3. 学生分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音乐元素的理解和感受4. 教师逐一介绍常见音乐元素的名称和特征,比如节奏、旋律、和声等5.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加深学生对音乐元素的理解课时3:认识乐器家族课堂目标- 了解不同乐器家族的特点和代表乐器- 辨识乐器家族的音色和类型- 发展对乐器的欣赏和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乐器家族的特点和代表乐器- 乐器家族的音色和类型辨识教学准备- PPT 或黑板-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不同乐器授课过程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介绍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等乐器家族2. 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观察并辨识不同乐器的特点和音色3. 学生分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对乐器家族的了解和喜好4. 教师逐一介绍乐器家族的特点和代表乐器,比如单簧管、小号、小提琴等5.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加深学生对乐器家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的教案示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音乐的基本要素课时1:音乐的基本要素介绍- 目标: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
- 活动:通过听音乐和参与鼓掌、拍手等活动,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
-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
- 教学方法:听、说、做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2:旋律与节奏- 目标:了解旋律和节奏的概念与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 活动:通过听歌曲、手拍、口型等练,学生感知并模仿旋律和节奏。
-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 教学方法:听、说、做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3:和声与音色- 目标:了解和声和音色的概念与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 活动:通过合唱、乐器演奏等活动,学生体验和声和音色的美感。
-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 教学方法:听、说、做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二单元:音乐的风格与形式课时4:音乐的风格- 目标:了解常见的音乐风格,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 活动:通过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特点。
-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与欣赏方法。
- 教学方法:听、说、做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5:音乐的形式- 目标:了解常见的音乐形式,如复调、变奏等。
- 活动:通过参与音乐演奏,学生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结构和特点。
-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结构和演奏方式。
- 教学方法:听、说、做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6:音乐的风格与形式综合应用- 目标:通过研究音乐的风格和形式,学生能够分析和欣赏音乐作品。
- 活动:通过分组演奏、讨论等活动,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音乐作品。
-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 教学方法:听、说、做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三单元:音乐的欣赏与创作课时7:音乐的欣赏- 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 活动:通过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

人音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三章节:民族器乐欣赏。
详细内容包括《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平湖秋月》等经典民族器乐作品。
2. 第四章节:歌剧与音乐剧。
详细内容包括《卡门》、《猫》、《歌剧魅影》等著名歌剧与音乐剧选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歌剧与音乐剧的认识,拓展音乐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和艺术特点的理解;歌剧与音乐剧的剧本解读和音乐欣赏。
2. 教学重点:民族器乐的代表性作品欣赏;歌剧与音乐剧的经典选段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乐器(如二胡、古筝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乐器(如口琴、笛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民族器乐作品《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第三章节内容,详细讲解《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演奏技巧和艺术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二胡演奏《二泉映月》,其他学生跟随音乐演唱。
4. 例题讲解:分析《卡门》中的著名选段《斗牛士之歌》,讲解歌剧的剧本解读和音乐欣赏方法。
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个音乐剧选段进行剧本解读和音乐欣赏,并展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八年级上册音乐教学2. 板书内容:a. 第三章节:民族器乐欣赏《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平湖秋月》b. 第四章节:歌剧与音乐剧《卡门》《猫》《歌剧魅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欣赏并分析民族器乐作品《平湖秋月》,描述其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b. 选择一个歌剧或音乐剧选段,进行剧本解读和音乐欣赏,写出心得体会。
2. 答案:a. 《平湖秋月》音乐优美、宁静,采用古筝独奏,表现出湖面月光的皎洁。
演奏技巧主要有揉弦、颤音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八年级学生掌握音乐上册的内容,培养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和兴趣。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研究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的特点;- 提升耳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掌握一些音乐演奏技巧;-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了音乐上册的所有单元和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 音符与节拍- 音阶与音程- 节奏与节拍2. 音乐风格与流派- 古典音乐- 流行音乐- 民族音乐- 声乐与器乐3. 音乐欣赏与分析- 名曲赏析- 曲式分析- 音乐表达与情感传递4. 音乐演奏技巧- 声音发出与控制- 演奏姿势与技巧- 合奏与合唱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上册的内容,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音乐的具体概念和演奏技巧,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视听训练:通过听音乐、观看音乐表演和演奏示范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耳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4. 实践演奏: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演奏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演奏,培养其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教案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演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批改和评分,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成绩考核:通过定期的考试或测试,评价学生对音乐上册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
4. 学生自评:学生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和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我们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教学PPT和视频:包含了音乐上册的教学内容和演示示范,供教师在课堂上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八年级音乐上册的内容。
2. 熟悉教材中各单元的主题和重点。
3. 掌握适合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的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单元:1. 第一单元:音乐基本素养2. 第二单元:民族管乐器3. 第三单元:童声变换4. 第四单元:室内音乐会5. 第五单元:合唱指导6. 第六单元:交响曲7. 第七单元:电影音乐8. 第八单元:流行音乐每个单元包含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和重点,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通过故事、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听觉训练:通过听音乐、听音符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听辨能力。
3. 合作研究:通过音乐小组合作、合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实践操作:通过指导学生演奏乐器、创作音乐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演奏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音乐的深层次问题。
3. 让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表演的能力。
4. 注重巩固和复:及时总结和复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五、评价方式1. 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表演技巧等。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如乐器演奏、创作音乐等。
3. 听力测试:通过听力测试评价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听辨能力。
六、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音乐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精品教案的简要内容概述,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材本身或与相关教育机构咨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课程编写的教学计划。
本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培养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同时提供一系列互动和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本教案分为几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包含一些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
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例如节奏、音调和节拍等。
2. 发展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听取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
3. 提高音乐表达能力,通过合唱、编曲和创作等活动。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对音乐的创造力和理解力。
单元一:音乐的基本元素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节奏、音调和节拍。
- 能够分辨不同音乐的节奏和节拍。
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介绍2. 节奏和节拍的概念解释3. 听取不同音乐,分辨节奏和节拍教学活动- 学生小组讨论音乐的基本元素- 随音乐拍节奏和鼓掌的活动- 听取不同音乐,学生自行判断节奏和节拍评估方式- 学生完成音乐元素练题- 学生通过听取音乐进行节奏和节拍判断的能力单元二:音乐欣赏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
- 学生能够分析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
教学内容1. 不同类型音乐的介绍和欣赏2. 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分析教学活动- 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讨论和分享感受- 学生自行选择一首音乐进行分析和解读评估方式- 学生完成音乐欣赏报告-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单元三:音乐表达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合唱和编曲活动表达自己的音乐想法。
- 学生能够合作和分享创作结果。
教学内容1. 合唱和编曲的介绍和练2. 学生自行创作和演唱一首简单歌曲教学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和编曲活动- 学生独立或小组创作一首简单歌曲评估方式- 学生完成合唱和编曲作品- 学生演唱和解释他们创作的歌曲单元四:音乐创造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创造活动发展自己的音乐创造力。
- 学生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1.音乐旋律和节奏:清晰展示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旋律和节奏,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
2.音乐情感和画面:简要概括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画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内涵。
3.音乐风格和特点:列出音乐的主要风格和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
三、音乐知识:音的高低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奏,共同完成打击乐合奏《锣鼓经》。
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青春舞曲》。
2.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音乐作品《月光下的凤尾竹》。
3.学生能够掌握音的高低的定义和特点。
4.学生能够参与打击乐合奏《锣鼓经》,体验音乐实践的乐趣。
核心素养目标
1.音乐欣赏能力:通过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3.随堂测试:学生能够准确地完成随堂测试,包括歌曲学唱、音乐欣赏和音乐知识的测试。学生能够正确地判断音的高低,并准确地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画面。
4.打击乐合奏《锣鼓经》:学生在打击乐合奏中能够准确地演奏乐器,与同伴进行有效的配合和协调。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并能够准确地演奏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歌曲《青春舞曲》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歌曲《青春舞曲》的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课堂导入和歌曲学唱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音乐实践能力:通过参与打击乐合奏《锣鼓经》,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提高他们演奏乐器和合作演奏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八年级音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八年级音乐教案】八年级音乐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艺术情操和人格魅力为首要教学目标,接下来本文库为你整理了八年级音乐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音乐教案:我和你一、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能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2、认真听赏乐曲《运动员进行曲》,熟悉其音乐主题,并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二、教材分析:《我和你》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题曲,也是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六课《五环旗下》中的一首歌曲,歌曲共四句歌词,言简意赅却触动了人们心灵深处渴望温馨、友善和友情的情感,表达了21世纪人类共同的"和谐"与"和平"的奥运理念。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我和你》,让学生体会奥运精神,虽然这首歌简单而美丽但是张嘴不难,唱好不易,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表现出歌曲宁静而又蕴含激情的情绪与意境。
课堂上还安排了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能让同学们积极的进行小组合作,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旋律流畅感的训练。
整堂课通过学唱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锻炼身体、强健体质、报效祖国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唱出歌曲《我和你》宁静而又蕴涵激情的意境。
2、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四、教学方法:上课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奥运会及刘欢、莎拉布莱曼演唱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奥运会及两位歌唱家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让学生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平台。
五、媒体选择和设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及百度搜索中的详实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直观性、有效性作用,听、赏、动于一体,让学生感同身受。
六、教学过程:(一)律动:《北京欢迎你》老师带领同学们边欣赏《北京欢迎你》的MTV画面,边做律动。
(最后定格在笑脸图上) 师:这是一首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音乐课时安排表第1课时大海啊故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能运用恰当的艺术处理手段(力度演唱情绪速度)自信有感情的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海的音乐形象,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16册《大海啊,故乡》。
三、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四、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音乐作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1:老师做一个海鸥式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联想其动物形象然后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提示,我们会联想到海鸥,那海鸥一般生活在那里呢?(大海)提问2: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兴奋,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现在,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大海?表现大海宽阔的:一望无边、无边无垠;表现大海宁静的:风平浪静、鸥水相依;表现大海气势的:海纳百川、汹涌澎湃;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交流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唱一首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大海啊,故乡》。
在歌曲的时候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力度又是怎么变化的?(二)歌曲欣赏:作品介绍在学唱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的作者。
1、作者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个人特色。
2、创造背景:交流讨论刚才的问题1、音乐情绪是怎样变化的?2、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交流讨论后师小结:这首歌的情绪:由深情到激动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强师: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同学们想不想唱这首歌?(三)教学活动学唱歌曲分析音乐要素1、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小声哼唱。
2、片段分析一:前半部分(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力度弱表达情绪深情舒缓片段分析二:后半部分(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力度强表达情绪激动有力利用教具让学生集体参与1让学聆听音乐力度变化的感受做出相应的(……)动作!提示:提示随音乐的快慢、强弱,感受音乐速度和力度的变化。
2得出结论:力度变化在音乐中的作用?表达音乐情感塑造音乐形象六.课外拓展1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后能自己搜集一些关于大海的诗歌乐曲与同学们分享。
第2课时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歌声一下子打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引起了祖国同胞的强烈共鸣。
写爱国歌曲很容易流于概念化和喊口号,但曲作者很聪明地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传达爱国之情,整首歌是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把一个壮阔的题材写得自然而然,从而征服了所有人。
第3课时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教学目标:1、知道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能够用歌声表现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对《七子之歌--澳门》旋律等进行整体分析。
3、理解歌曲的深厚感情,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及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演唱跳动较大的旋律时,音准和声音的控制。
对作品旋律、节奏的把握以及感情上的处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材分析:《七子之歌--澳门》是CCTV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它反映了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
歌词选自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之一,《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
全曲分为三部分:1、童声独唱,倾诉“不忘生母”的无限深情。
2、中间的合唱声部重复演唱“三百年来........”达到全曲高潮。
3,最后反复吟唱“我要回来”反映澳门同胞对祖国母亲的迫切思念和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导入:引:自我介绍,立规矩。
一、通过地理、历史知识的协同教学,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1、师:有没有同学去过澳门,能简单的告诉大家澳门的地理位置,并介绍一下澳门的基本情况么?生: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附近的两个小岛组成,面积约为十六万平方米。
澳门原来是渔港,在明代,海上运输时期,是南方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
现代,成为了赌场收入维持其经济的旅游城市。
2、师: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地,但是由于旧中国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它曾经有过一段屈辱的被殖民的历史,你们知道吗?谁能说说?生:因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1887年签订了中葡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葡萄永驻管理澳门”,澳门从祖国怀抱中被分离出去。
但这一切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的提高而宣告结束,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怀抱。
第4课时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师: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听后的感受(可以就速度、风格特点、思想感情等各方面讲)。
歌曲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生:这首歌速度不快,适合用中速来演唱,演唱时要富有感情,后段的音调比前段高。
抒发澳门人民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心,回归之情。
这便是词曲作者共同表达的一种心声,我们演唱时要把握好这种感情基调。
下面我们来学唱这首曲子。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
一、学唱歌曲:要求:轻声,但有积极的状态,有气息支持,声音集中。
注意:音准,休止符,速度、力度的变化。
二、介绍词曲作家及作品相关知识师: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七子之歌—澳门》这首作品,我请一位同学读下第四页右下角的一段文字。
生:歌词选自我国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
“七子”是指历史上曾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而丧失领土主权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
原诗共7首《每首诗最后都有“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一句,以抒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师:这首诗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从美国归来后创作的,当时,他看到祖国满目疮痍,无比悲痛,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这是其中的一首。
在1999年举国上下欢庆澳门回归的时候,李海鹰先生把它谱写成《澳门岁月》的主题曲,这便是我们刚才学唱的--《七子之歌—澳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首作品。
五、讨论、处理作品(结合本单元的实践与创造)1、思考:歌曲按旋律走向分几个部分,讨论如何更好地表现作品。
(1)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
(2)歌曲的第一乐段(1-9小节)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在中音区迂回盘旋,对祖国母亲倾诉着缠绵的思念之情。
(3)歌曲的第二段(11小节以后)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向高音区发展,强烈而坚定地表达了迫切回归的心情。
结构音区情感中音区缠绵的思念之情二段体高音区迫切的回归之意2、针对《七子之歌——澳门》内涵的思想感情,请学生思考用哪些演唱处理方法(力度、速度、音色变化),能更好体现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
(实践与创造)根据学生设想,进行演唱处理方案的交流与最佳演唱处理方案的选择、应用。
第5课时:音乐欣赏《东方之珠》设计理念:《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 音乐教学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这一点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
《东方之珠》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围绕“ 祖国统一” 为主题教育思想,以“ 回归” 、“ 盼归” 为情感主线,以“ 离愁” 、“ 思乡” 、“ 同根” 等情感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激情。
本单元的教育主题为:用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期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本课时包含“ 回归” 和“ 盼归” 这两部分内容。
因而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听、唱歌曲《东方之珠》,深刻体验歌曲中“ 依恋祖国、渴盼回归” 的思想内涵;在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里,通过实践创作、对歌曲的再表现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自查资料使学生主动获取与香港、台湾相关的各种知识,。
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2 、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实践初步学会分析歌曲结构,主动去参与学习,进而获得知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 祖国统一” 为主题,以“ 回归” 和“ 盼归” 为主线。
《东方之珠》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
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
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
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
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以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
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
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
在这个乐段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01|4.6i” 几个音连续上行至全曲的最高音,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包含三连音在内的紧密节奏,从而掀起这首歌曲的高潮。
特别是“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的真挚话语,表达了炎皇子孙对东方之珠 ---- 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
补充部分是歌曲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
它将全曲的高潮进一步延展。
其画龙点睛之句 ----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则得以多次强调,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曲在本单元所要表达的思想是“ 盼归”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棕“ 我” 生在台湾,却远离故土。
站在与台湾基隆港遥遥相对的鼓浪屿,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出来。
第6课时音乐欣赏《东方之珠》教学过程:伴随《七子之歌》优美的旋律,学生走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导入新课:1、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前面我们所学习的《七子之歌》,同学们还知道“ 七子” 除了澳门以外,还有哪些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师:闻一多先生在这部组诗的每一首末尾都有“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一句话,以抒发作者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词曲作者心向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那么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欣赏一首同类主题的歌曲 ---- 《东方之珠》。
3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香港有特点的景点、建筑图片。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香港美丽的景色、风光。
(师生互动,共同欣赏香港的典型建筑、景点等图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初听歌曲《东方之珠》)4 、展示学生自己搜寻的相关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及相关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