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及某某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与防护
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方法
![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8ad88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d.png)
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方法为更好地保护托幼机构在园儿童的身体健康,指导和规范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特制定了消毒技术指南。
一、消毒原则托幼机构日常以通风换气、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重点消毒对象包括课桌椅、玩具、门把手、水龙头、餐饮具、毛巾等。
二、消毒方法1.室内空气(1)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根据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适宜天气条件下可持续性开窗通风,并注意学生保暖,有条件全天候通风。
(2)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空气消毒,每日2次。
(3)紫外线灯消毒,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注意紫外线灯在无人条件下,密闭门窗消毒。
2.课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1)课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经常触碰的环境物体表面,做好清洁,可用250mg/L(1:200)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
①配制浓度为250mg/L(1:200)含氯消毒液(配制1000ml消毒液方法举例:有效氯含量为5%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时取5ml消毒原液,加入995ml水)。
②用抹布沾取上述消毒液擦拭消毒。
③作用时间为30分钟,每日一次,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2)水龙头的出水口、鼠标、键盘等小件教学用品用具可使用75%酒精湿巾擦拭消毒。
3.玩具、图书消毒(1)暴晒,每1周一次,每次6小时,暴晒时完全暴露,不得相互叠夹。
(2)紫外线,每1周一次,每次6小时,照射时完全暴露,不得相互叠夹。
(3)玩具煮沸消毒,每周一次,每次15分钟,煮沸时淹没被消毒物品,水沸后开始计时。
(4)250mg/L(1:200)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每次30分钟,每周一次,浸泡时应淹没被消毒物品,消毒后的玩具应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液。
4.手(1)勤洗手,做好手卫生,在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接触清洁物品、玩和食物之前,餐前餐后,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洗净双手,至少15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办法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80045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6.png)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办法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办法一、环境的清洁与处理物体表面与地面:湿式清洁为主,每日1-2次。
有明显污垢如:血迹、痰迹、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时,污染处先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擦拭或覆盖作用30分钟以上,再将污物清理与污桶内作专门处理,然后对整个区域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
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
(一)正确清洁清洁用具必须分区使用:教室、寝室、卫生间抹布、拖布分开使用与管理,杜绝“一把拖布四处拖,一块抹布到处抹”,“细菌大搬家”的清洁方式。
清洁消毒应该有秩序、不遗漏,“Z”字形进行,一块区域用一面抹布一次擦完,不应该反复擦拭无序进行。
(二)清洁用具的管理拖布、抹布管理不善,同样会导致病原菌的传播,成为引发群体感染的隐患。
不同区域应当分别设置专用的拖布、抹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定期消毒、不得混用。
可按颜色进行区域划分和管理,在挂拖布的地方有不同颜色的标贴,在挂抹布的杆上有不同颜色的标示,如:清洁区--白色;半污染区--绿色;污染区--红色。
寝室、活动室、卫生间的拖布分开。
抹布的消毒采用煮沸消毒15分钟或者蒸汽消毒10分钟。
采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时,使用浓度为有效氯抹布消毒抹布要分区悬挂晾干二、空气的清洁与消毒(一)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良好时,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空气净化方法。
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通风30分钟,可使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减少77.3-79.3%。
要求每日2次通风,每次至少10-15分钟。
如果空气污染严重,不宜采用自然通风的方法,应当采用紫外线消毒。
三、物体表面消毒(一)地面和墙面的消毒:地面无污染时用自来水湿式拖地1-2次/日。
被病原菌污染的地面与墙面用浓度为500-1000mg/L 的有效氯消毒剂喷洒表面,使充分作用5分钟后清理干净。
桌子、椅子、凳子、床围栏、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等物体表面的消毒:无污染时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件预防性消毒方法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件预防性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8fa74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c.png)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件预防性消毒方法
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托幼机构的环境和物件需要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
下面是一些简单有效的预防性消毒方法:
1. 常规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托幼机构的地面、墙壁、桌椅、玩具等物件。
使用清洁剂和消毒液,按照说明进行正确使用,并注意对于不同材质要选择不同的清洁方法。
2.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细菌、病毒等的滋生和传播。
3. 手部卫生:教育幼儿正确洗手,定期进行手部消毒。
给幼儿配备肥皂和洗手液,鼓励他们经常洗手,并指导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
4. 食品安全: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厨房和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妥善储存食品,确保食品安全。
5. 垃圾处理:定期清理垃圾,避免垃圾滞留导致细菌滋生和传播,保持环境卫生。
6. 定期检查:托幼机构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卫生问题和风险。
总结起来,托幼机构环境和物件的预防性消毒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常规清洁、通风换气、手部卫生、食品安全、垃圾处理和定期检查等措施来实现。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您确保托幼机构的卫生和安全。
(字数:141)。
托幼机构园所日常预防性消毒
![托幼机构园所日常预防性消毒](https://img.taocdn.com/s3/m/d4b3558ee518964bce847c11.png)
教室、活动室、食堂等卫生要求
4、食堂 涉及各种厨具、餐具,日常有针对性开 展保洁消毒工作。一般情况每天用洗涤剂清 洁厨房各种物体表面,保持卫生即可。 但是餐桌、餐具每餐都应该进行消毒。
教室、活动室、食堂等卫生要求
(1)餐桌每次在开饭前15~30min,用250mg/L-500mg/L含溴、含氯 消毒剂擦拭,待干后使用。
学校日常预防性消毒工作要点
日常卫生预防性工作内容:
1
健全制度
2
落实到人
3
定期检查
4
健康教育
教室、活动室、食堂等卫生要求
1、室内物表:主要包括墙面、地面以及可以搬动的小型器 物和不宜搬动的大型家具表面,讲台、课桌、窗台、门把手等 经常接触部位,平时主要做好清洁卫生而无需消毒,每天可用 清水或洗涤剂擦拭表面,室内地面采用湿式清扫。
(2)
玩具、图书等的卫生要求
3 婴幼儿毛巾、口布的消毒
婴幼儿毛巾、口布消毒:毛巾每天清洗消毒一次。口布每餐后进行清洗消毒。
(1)热力消毒(蒸煮、 消毒柜):婴幼儿使用的 毛巾一般情况下应专人专 用,使用后清洗消毒,可 用洗衣粉清洗后再采用相 应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晒干即可备用。
(2)消毒剂浸泡消毒:毛巾、 口布等可使用250mg/L含溴 消毒剂、二氧化氯浸泡 30min后再清洗、晾干。浸 泡物品不能一次过度,保证 消毒剂与被消物品充分接触。
教室、活动室、食堂等卫生要求
②化学消毒:不具备热力消毒条件,可采用250mg/L含氯、或含溴消毒 剂浸泡(全部浸入)10~20min后用流动水冲去表面残留的消毒剂。
③消毒柜:将碗、筷、盘、杯等放于消毒箱内消毒,温度125度,持续 15min。
④餐具存放:消毒后的餐具不能用抹布擦干,沾附与碗筷上的水分,可 让其自然干燥 ,存放在清洁密封的容器内,以免再次污染。
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eb80f74afe04a1b071dec6.png)
4.采用反向式紫外线杀菌灯在室内有人环境持续照射消毒时,应使用无臭氧式紫外线杀菌灯。
餐具、炊具、水杯
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分钟。
1.对食具必须先去残渣、清洗后再进行消毒。
2.煮沸消毒时,被煮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被蒸物品应疏松放置,水沸后开始计算时间。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消毒对象
物理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方法
备注
空气
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
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较好、保障安全性的条件下,应采取持续开窗通风的方式。
采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持续照射时间60分钟。
1.不具备开窗通风空气消毒条件时使用。
2.应使用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按照每立方米1.5瓦计算紫外线杀菌灯管需要量。
注:1.表中有效氯剂量是指使用符合原卫生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规定的次氯酸钠类消毒剂。
2.学校可参考执行。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
使用浓度为有效氯250~400 mg/L、浸泡消毒20分钟。
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抹布
煮沸消毒15分钟或蒸汽消毒10分钟。
煮沸消毒时,抹布应全部浸没在水中;蒸汽消毒时,抹布应疏松放置。
使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
使用浓度为有效氯400 mg/L、浸泡消毒20分钟。
餐具消毒柜、消毒碗柜消毒。
按产品说明使用。
1.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产品。
2.保洁柜无消毒作用。不得用保洁柜代替消毒柜进行消毒。
毛巾类织物
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后,置阳光直接照射下曝晒干燥。
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方法
![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a92ba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2.png)
学校及托幼机构
预防性消毒方法
一、消毒方法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
消毒方法如下:
(1)空气:首选自然通风,确保排气扇运转正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无法采用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或使用移动式紫外线消毒器(按照1.5W/m3,即每20立方米空间使用一只30W紫外线灯)消毒60分钟。
不使用中央空调。
(2)物体表面:扶手、门把手、课桌椅、体育器材等人体常接触的物体或位置)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或者含氯泡腾消毒片(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进行擦拭,其他不耐腐蚀的仪器设备可以用70%酒精擦拭。
(3)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用拖布湿式拖拭。
二、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1)有效氯浓度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
(2)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
(3)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三、注意事项
(1)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选择时需注意含氯消毒剂对织物、金属分别有漂白和一定的腐蚀作用。
(2)含氯消毒液要用冷水配制,且临用现配。
(3)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年2月4日。
托幼机构环境和器材预防性消毒方法
![托幼机构环境和器材预防性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d288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1.png)
托幼机构环境和器材预防性消毒方法概述在托幼机构中,定期进行环境和器材的预防性消毒非常重要。
这可以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和疾病的传播风险,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托幼机构环境和器材预防性消毒方法。
环境消毒方法1. 日常保洁定期进行托幼机构的日常清洁是重要的第一步。
通过保持幼儿园、教室和公共区域的清洁,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传播。
确保定期清洁地板、桌子、椅子和其他表面,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2. 高温消毒某些环境表面和物品可以通过高温消毒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使用高温蒸汽清洁器或将物品置于高温烘箱中进行消毒。
然而,在使用高温消毒方法时,请确保对于不适合高温的器材和材料使用其他消毒方法。
3. 消毒剂喷洒对于一些难以清洁的表面和器材,可以使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喷洒和处理。
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避免接触有毒的消毒剂。
器材消毒方法1. 儿童玩具托幼机构中的玩具是儿童常接触的物品,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消毒。
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或专业的玩具消毒液进行清洁,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并晾干。
确保消毒液不会危害儿童的健康。
2. 餐具和厨房用品儿童的饮食器具和厨房用品应当保持清洁和消毒。
使用热水和肥皂进行清洗,然后放入高温烘箱中进行干燥和消毒。
确保儿童的饮食器具和厨房用品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
总结托幼机构环境和器材的预防性消毒是确保儿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使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和疾病的传播风险。
同时,要注意使用消毒剂时的安全措施,并确保消毒液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办法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bc9f7827d3240c8447efe2.png)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办法一、环境的清洁与处理物体表面与地面:湿式清洁为主,每日1-2次。
有明显污垢如:血迹、痰迹、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时,污染处先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喷洒,擦拭或覆盖作用30分钟以上,再将污物清理与污桶内作专门处理,然后对整个区域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
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
(一)正确清洁清洁用具必须分区使用:教室、寝室、卫生间抹布、拖布分开使用与管理,杜绝“一把拖布四处拖,一块抹布到处抹”,“细菌大搬家”的清洁方式。
清洁消毒应该有秩序、不遗漏,“Z”字形进行,一块区域用一面抹布一次擦完,不应该反复擦拭无序进行。
(二)清洁用具的管理拖布、抹布管理不善,同样会导致病原菌的传播,成为引发群体感染的隐患。
不同区域应当分别设置专用的拖布、抹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定期消毒、不得混用。
可按颜色进行区域划分和管理,在挂拖布的地方有不同颜色的标贴,在挂抹布的杆上有不同颜色的标示,如:清洁区--白色;半污染区--绿色;污染区--红色。
寝室、活动室、卫生间的拖布分开。
抹布的消毒采用煮沸消毒15分钟或者蒸汽消毒10分钟。
采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时,使用浓度为有效氯抹布消毒抹布要分区悬挂晾干二、空气的清洁与消毒(一)在外界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良好时,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空气净化方法。
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通风30分钟,可使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减少77.3-79.3%。
要求每日2次通风,每次至少10-15分钟。
如果空气污染严重,不宜采用自然通风的方法,应当采用紫外线消毒。
三、物体表面消毒(一)地面和墙面的消毒:地面无污染时用自来水湿式拖地1-2次/日。
被病原菌污染的地面与墙面用浓度为500-1000mg/L 的有效氯消毒剂喷洒表面,使充分作用5分钟后清理干净。
桌子、椅子、凳子、床围栏、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等物体表面的消毒:无污染时用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消毒。
幼儿园疾病预防和消毒方案 幼儿园卫生防疫
![幼儿园疾病预防和消毒方案 幼儿园卫生防疫](https://img.taocdn.com/s3/m/cd5feb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a.png)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也是疾病传播的高风险地点。
幼儿园的卫生防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幼儿园卫生防疫工作中,疾病预防和消毒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幼儿园的安全和健康,制定一套完善的疾病预防和消毒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一、疾病预防方案1.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体温、咳嗽、喉咙、鼻子等基本症状的观察,及时发现患病儿童,做好隔离和治疗工作。
2. 加强卫生教育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卫生教育活动,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等,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意识。
3. 食品安全管理幼儿园饮食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规定执行,加强对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和食堂卫生的管理,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4. 室内通风消毒加强对教室、活动室等室内空气的通风,保持空气的清新,减少病菌及有害物质的滞留。
定期对室内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
二、消毒方案1. 消毒物品及方法对幼儿园内常用的玩具、桌椅以及其他物品,应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紫外线消毒、化学消毒等,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应根据物品的材质和使用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2. 消毒时间和频次对于不同物品的消毒时间和频次也应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对于经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和桌椅,应每日进行消毒;对于较少接触的物品,如柜子和地面,可适当延长消毒频次。
3. 消毒人员及流程幼儿园应设立专门的消毒人员,负责对幼儿园内的各类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消毒流程应明确,包括物品收集、清洗、消毒和存放等环节,确保消毒工作的全面和彻底。
4. 消毒记录和监管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消毒记录和监管制度,对每一次消毒工作进行记录和备案,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幼儿园的卫生防疫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疾病预防和消毒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一环。
只有加强疾病预防和消毒工作,才能确保幼儿园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各个幼儿园都能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疾病预防和消毒方案,切实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托幼机构环境和用具预防性消毒方法
![托幼机构环境和用具预防性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8926e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2.png)
托幼机构环境和用具预防性消毒方法
本文档旨在介绍托幼机构环境和用具的预防性消毒方法,以确保儿童在安全和清洁的环境中成长。
以下是一些简单且没有法律纠纷的策略。
1. 环境清洁
- 定期清洁和消毒托幼机构的室内和室外环境,包括地面、墙壁、家具和玩具等。
- 使用专业清洁剂或消毒液来清洁表面,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清洁频率。
- 加强空气流通,定期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新鲜。
- 深度清洁毛毯、椅垫等不能直接清洗的物品,并定期更换。
2. 用具消毒
- 定期对托幼机构的用具进行消毒,如奶瓶、餐具、玩具等。
- 确保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洗洁剂或消毒液,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 将可消毒的用具按照指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消毒,确保彻底杀灭细菌和病毒。
- 对于不能进行高温消毒的玩具等,可考虑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或其他消毒设备进行消毒。
3. 个人卫生惯
- 教育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等。
- 定期检查儿童的身体情况,发现疾病症状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性消毒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您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这些方法。
请在执行过程中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消毒措施,您可以有效降低托幼机构中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65b62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6.png)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咱们都知道,孩子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至关重要。
如何做好托幼机构的环境和物品消毒呢?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吧!咱们要从环境卫生抓起。
托幼机构的地面、墙壁、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要定期清洁,保持干净整洁。
可以使用湿拖把或者吸尘器进行清洁。
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的传播。
咱们要对教室里的玩具、教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这些物品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因此要保证它们的卫生安全。
可以使用消毒液对这些物品进行浸泡消毒,或者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
消毒后的物品要及时晾干,避免滋生细菌。
咱们要对孩子们的衣服、床上用品等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
这些物品容易沾染污渍和细菌,所以要定期清洗。
在清洗过程中,可以使用专门的儿童洗涤剂,以免对孩子们的皮肤造成刺激。
清洗后,要使用高温烘干机进行烘干,确保衣物干燥。
床上用品也要定期更换和清洗,以保证孩子们的睡眠质量。
咱们要对餐具进行严格消毒。
餐具是孩子们吃饭时直接接触的物品,因此要保证它们的卫生安全。
可以使用热水进行烫洗,或者使用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
消毒后的餐具要及时晾干,避免滋生细菌。
要定期检查餐具的质量,确保它们没有破损或者变形。
咱们还要对托幼机构的公共设施进行定期消毒。
比如洗手池、马桶等地方容易滋生细菌,所以要定期进行消毒。
可以使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或者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
消毒后,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细菌再次滋生。
咱们要加强员工的卫生意识培训。
员工是托幼机构的重要一环,他们的卫生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
要加强员工的卫生知识培训,让他们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疫措施。
要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做好托幼机构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工作,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从环境卫生、玩具教具、衣物床上用品、餐具到公共设施等方面都要加强管理。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b2d44a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1.png)
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在托幼机构,环境和物品的消毒至关重要。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玩具,都可能藏着小细菌。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法。
首先,环境的消毒是第一步。
教室、游乐区、餐厅,这些地方经常需要清理。
每日清扫是基础。
要使用清水和专用消毒液,配合擦拭,能够有效去除表面的细菌。
特别是对那些孩子们常常接触的地方,比如桌子、椅子,甚至墙壁,别忘了重点清洁!此外,通风也很重要。
每天开窗透气,能让新鲜空气流通,帮助消灭潜藏的病菌。
接下来,物品的消毒同样不可忽视。
玩具是小朋友们的好伙伴,但也是细菌的“聚集地”。
定期给玩具消毒很有必要。
可以选择安全的消毒液,喷洒在玩具表面,稍等几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对于软体玩具,可以考虑使用洗衣机清洗,确保它们干干净净,舒舒服服。
再者,餐具的消毒也是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
每餐后,都要认真清洗餐具,使用热水和洗洁精,彻底清除残留的食物和油脂。
之后,用消毒剂浸泡几分钟,让细菌无处可藏。
确保餐具干燥,存放在干净的地方,避免再次受到污染。
最后,消毒的频率也不能忽略。
设定一个合理的消毒计划,比如每天、每周定期进行全面清洁。
特别是在感冒、流感高发季节,适当增加消毒频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传染风险。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需要重视这项工作,保持警惕,共同维护孩子们的健康。
总结来说,托幼机构的环境和物品消毒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要从每一个小细节入手,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这里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让我们共同努力,给他们一个健康的未来。
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消毒措施
![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消毒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4d24fe0242a8956bece462.png)
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消毒措施一、预防措施1、空气消毒: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玩具消毒: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可使用84消毒液;3、环境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正确洗手:工作人员要勤洗手,并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5、晨检制度: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6、报告制度:当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二、消毒措施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儿,立即对患儿所在班级的所有物品进行彻底的终末性消毒。
当发生暴发流行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消毒,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1、食、饮具:首选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或用25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2、小毛巾、手绢: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或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3、生活用具、玩具等:煮沸20分钟或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擦拭消毒,作用6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有条件可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或阳光下暴晒;4、门把手、楼梯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游乐设施等可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5、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亦可清洗后于阳光下暴晒;6、盛放排泻物容器消毒: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7、生活污水:用50mg/L有效氯舍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8、垃圾:用1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9、灭蝇:有苍蝇时,可用5%氯氰菊酯、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啧雾灭蝇,具体方法参照相应使用说明书。
托幼机构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要求
![托幼机构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bdeb72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9.png)
托幼机构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要求1室内空气1.1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不适宜开窗通风时,宜使用机械通风设施或动态空气净化消毒设施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置;并定期对空调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
1.2使用紫外线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时,应确保灯管开关妥善管理,确保消毒时无人员在场;悬挂安装离地高度为2.0m~2.2m,使用的紫外线灯管辐照强度应≥70μW/cm2,每次照射时间为30min以上;每隔2~4周使用酒精擦拭灯管表面保持清洁,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人员手加强工作人员及幼儿手卫生教育,建立定时(如餐前、便后、游戏后等)洗手制度并确保正确的洗手方法;保健人员在进行晨检过程中,接触不同孩子前后宜使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3物体表面3.1日常清洁消毒重点对象为玩具、桌面、床栏、物品架、卫生洁具、毛巾、卧具等表面,消毒宜采用擦拭、浸泡的方法,地面湿式打扫,保持清洁。
3.2儿童接触的用具、玩具应每周至少清洁消毒1次,传染病流行时应每日清洁消毒1次。
3.3寝室床铺应保持干净卫生;寝具应2~4周更换1次,如有尿湿、明显污渍等情况应立即更换;如有条件宜采用日晒、高温熨烫等方法对寝具进行杀菌;床围栏应每日清洁消毒1次。
3.4餐桌、门把手、玩具柜、书柜等物体表面应每日清洁消毒1~2次。
4食(饮)具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食(饮)具,宜使用热力消毒等物理消毒方法,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消毒后食(饮)具应符合GB14934的要求;食堂(营养室、厨房)的砧板每天用完后涮洗干净,再用沸水煮10min~15min,晾干备用;生、熟食砧板、刀具分开,必要时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后,用流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晾干备用。
5饮用水5.1如供应开水,应每日对开水桶进行清洗;如供应桶装饮用水,每次更换时应对饮水机内胆和管路进行清洗或消毒;如供应直饮水,应按照厂家使用要求定期更换滤芯,并定期(如更换滤芯后、每学期开学前)对饮水水质进行监测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及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与防护
1.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
实施消毒处理时,操作人员应当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2.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
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
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3.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应当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餐厅等场所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记录。
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4.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带餐具。
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 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
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5.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
6.确保学校洗手设施运行正常,中小学校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盥洗槽,并备有洗手液、肥皂等,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7.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8.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
9.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
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
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