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的工作原理
abs的工作原理A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缩写,它是一种车辆安全系统,旨在防止车辆在紧急制动时发生轮胎抱死的现象。
ABS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和液压控制装置组成,以实现对车轮制动力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制动效果和车辆稳定性。
工作原理:1. 传感器检测:ABS系统通过车轮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轮的转速,通常每个车轮都有一个传感器。
传感器会将车轮转速的信息发送给ECU。
2. 制动踏板输入: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压系统会被激活,将制动力传递到车轮。
3. ECU控制:ECU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车轮转速信息后,会实时计算车轮的转速差异。
如果ECU检测到某个车轮即将抱死(转速急剧下降),它会采取措施来防止抱死。
4. 防抱死控制:当ECU检测到某个车轮即将抱死时,它会向液压控制装置发送指令,减少或释放该车轮的制动力。
这样做可以使车轮保持旋转,增加制动力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5. 轮胎抱死解除:当ECU检测到车轮转速恢复正常时,它会重新施加制动力,以确保车辆能够安全停下。
6. 反复控制:ABS系统会不断地监测车轮转速,并根据需要进行制动力的调整,以保持车轮的旋转并避免抱死。
优点:1. 提高制动效果:ABS系统可以在紧急制动时避免车轮抱死,保持车轮旋转,从而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
这有助于缩短制动距离,减少碰撞风险。
2. 提高操控性和稳定性:通过精确控制车轮的制动力,ABS系统可以防止车辆在制动时失去方向稳定性。
这使得驾驶员能够更好地控制车辆,并减少失控的风险。
3. 提高驾驶舒适性:ABS系统可以避免车轮的抖动和噪音,提供更平稳的制动感受。
这可以提高驾驶舒适性,减少驾驶员的疲劳感。
4. 适应不同路面:ABS系统可以根据不同路面的情况,调整车轮的制动力分配。
这使得车辆在各种路况下都能保持稳定的制动性能。
5. 自动监测和修复:ABS系统可以自动监测传感器和其他组件的工作状态,并在发现故障时提供警告。
AB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即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用于汽车制动的安全设备。
它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执行器和制动液压泵等。
ABS系统通过控制车轮的制动力,可以有效地防止车轮抱死,从而提高制动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ABS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传感器:ABS系统中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车轮的转速。
每个车轮上都有一个传感器,它通过检测车轮的转动情况来确定制动力的大小。
当车轮即将抱死时,传感器会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
2.控制单元:ABS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是系统的中枢。
它接收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对制动力进行调整。
当控制单元接收到传感器信号时,它会比较各个车轮之间的转速差异,并根据差异情况调整制动力的大小。
3.执行器:执行器是ABS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负责调整制动力的大小。
执行器通过改变制动液压系统中的液压力来实现对制动力的调整。
当控制单元发出调整制动力的指令时,执行器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少液压力,从而使制动力得到控制。
4.制动液压泵:制动液压泵负责维持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它通过提供所需的制动液压力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当执行器需要增加制动液压力时,制动液压泵会增加输出压力,当执行器需要减少制动液压力时,制动液压泵会减小输出压力。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ABS系统会自动监测车轮的转速。
如果传感器检测到一些车轮的转速明显低于其他车轮,表明该车轮即将抱死。
这时,控制单元便会接收到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信号信息进行处理。
控制单元首先会比较各个车轮之间的转速差异,如果差异过大,即表明有车轮即将抱死。
为了避免车轮抱死,控制单元会发出相应的指令,通过执行器来调整制动力。
执行器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整制动液压力。
当车轮即将抱死时,执行器会减少制动液压力,以使制动力减小,从而避免车轮抱死。
当车轮的转速恢复正常时,执行器会恢复制动液压力,保持适当的制动力。
汽车防抱死系统的原理与故障诊断
汽车防抱死系统的原理与故障诊断汽车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是一种重要的汽车安全装置,旨在防止车轮在紧急制动时抱死,提高制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制动效果。
本文将介绍ABS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故障诊断方法。
ABS的工作原理:ABS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主要负责检测车轮的转速,通常安装在车轮轴上。
控制单元负责计算车轮的转速差异,并控制制动力,执行器负责控制制动液压系统。
1.轮速传感器:ABS系统通过轮速传感器来检测每个车轮的转速。
传感器会将检测到的转速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
2.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来自传感器的转速信号,对各个车轮进行比较和监控。
当发现一些车轮即将抱死时,控制单元会通过执行器调整制动力,保持车轮的旋转。
3.执行器:执行器与制动系统紧密合作,负责调整每个车轮的制动力。
当控制单元发出调整制动力的指令时,执行器会控制制动液压系统相应压力阀的工作,实现制动力的调整。
ABS系统的工作过程:当车轮在制动过程中,ABS系统将不断监测车轮的转速差异。
如果一些车轮的转速急剧下降,表明该车轮即将抱死,此时控制单元会发出调整制动力的指令。
执行器控制制动液压系统实现对该车轮制动力的调整,使车轮恢复旋转,并维持最佳的制动效果。
故障诊断方法:1.故障灯:ABS系统故障时,控制单元会向仪表盘上的ABS故障灯发送信号,提示驾驶员注意。
当故障修复后,该灯会自动熄灭。
2. 扫描工具:故障发生时,可以使用扫描工具连接与ABS系统相连的OBD(On-board Diagnostics)接口,获取故障码。
根据故障码可以进一步定位问题所在。
3.轮速传感器检测:ABS系统常见故障是轮速传感器失效或脱落。
可以使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测传感器的电阻或输出信号是否正常。
4.制动液压系统检测:有时ABS故障可能是由于制动液压系统出现问题导致的,可以检查制动液面、制动液泵或压力阀等部件是否正常。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主要由制动器、制动液、制动管路、制动泵、制动助力器等部件组成。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部件的作用和组成。
1. 制动器制动器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通过摩擦产生制动力,使汽车减速或停车。
常见的制动器有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两种。
盘式制动器由制动盘、制动钳、制动片和弹性元件组成。
制动盘由钢铁或铸铁制成,制动钳分为活塞式和滑动式两种,制动片由摩擦材料制成,弹性元件用来稳定制动片的位置。
鼓式制动器由制动鼓、制动鞋、制动弹簧和制动调整器组成。
制动鼓由铸铁制成,制动鞋由摩擦材料制成,制动弹簧用来调整制动鞋的位置。
2. 制动液制动液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压力的介质,常用的制动液有DOT3、DOT4和DOT5三种。
制动液要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稳定性好的特点,以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3. 制动管路制动管路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连接各个部件的管道,通常由钢管或橡胶软管制成。
制动管路要求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耐压等特点,以确保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
4. 制动泵制动泵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产生压力的部件,它将踏板力转化为液压压力,通过制动管路传递给制动器。
常见的制动泵有真空助力泵和液压助力泵两种。
真空助力泵是利用发动机进气歧管产生的负压来增强制动力,液压助力泵则是通过电动或机械传动来产生压力。
在制动泵中,还常常配备有一些安全阀、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调节阀等辅助部件,以确保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
5. 制动助力器制动助力器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增强制动力的部件,它主要分为真空助力器和液压助力器两种。
真空助力器是利用发动机进气歧管产生的负压来提高制动力,液压助力器则是通过液压压力来增强制动力。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相当复杂,每个部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它们共同协作,才能确保汽车的安全行驶。
因此,在日常使用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的液压控制过程探讨
随着世界汽车工业 的迅猛发展 , 高等级公 路所 占比重 越来 越 大, 汽车行驶速度进~步提高 , 道路行 车密度不 断增 大 , 汽车行 驶 安全性能 日益成 为人 们选购 汽车 的首选 依据 。广 泛采用 的汽 车
制动 防抱死 ( A B S ) 系统就是在这种要求下产生和发展的。
其中 , 为车身速度 ( 车身相对于地 面的速度 ) ; 为 车轮速 度( 车轮 的外 圆线速度 ) 。汽车在正常行驶车轮作纯 滚动时 , =
,
既然 ( A B S ) 制动 防抱死 系统 的应 用使 人们 对行 驶安 全性 能
S= 0 ; 在 车轮被完全抱死作纯滑动时 , : 0 , S:1 0 0 %; 与车轮
0<S <1 0 0 % 。所 以滑 移率 s的大 小 , 说 明了车 的要求得 到更 大的满 足 , 那 么作 为技工 学校 的教师 , 如何 深入 浅 边滚动边滑动时 , 滑移率 越大 , 滑动成分越多。 出地向学 生介 绍 A B S的液压制 动过程 , 使学 生能够 很好 地掌握 , 轮运动 中滑动成分所 占的 比例 ,
・
2 2 8・
第3 9卷 第 6期 2 0 1 3年 2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 I ARCHI TEC TURE
V0 I . 39 No . 6 Fe b. 2 01 3
・
机 械 与 设 qr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 2 0 1 3 ) 0 6 — 0 2 2 8 — 0 3
号, 并 可由 A B S E C U控 制 闪烁 显示故 障码 。3 ) A B S E C U。A B S
E C U接收传感器信号 , 比较各 轮速和 汽车行驶 速度 , 判断各 车轮 的滑移情况后 , 向A B S 执行机构下达指令来调节各车轮制动器 的
汽车底盘的ABS制动系统介绍
汽车底盘的ABS制动系统介绍在现代汽车中,ABS制动系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安全装置。
ABS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缩写,意为防抱死制动系统。
它的作用是在
车辆紧急制动时,避免车轮抱死,保持车辆稳定性,使司机可以更好
地操控车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模块、执行机构和液压传动装置组成。
传感器负责监测车轮的转速,一旦检测到车轮即将抱死,就会向控制
模块发出信号。
控制模块接收信号后,计算出最佳刹车压力,通过执
行机构调节液压传动装置,使车轮不再抱死,保持在最佳制动状态。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ABS系统会监测每个车轮的转速。
如果发现某个车轮即将抱死,系统会立即减少该
车轮的制动压力,使之保持正常转速,同时增加其他车轮的制动压力,确保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仍能保持稳定性。
ABS制动系统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有效地避免车轮抱死,提高了
车辆的制动性能;二是可以缩短制动距离,提高了安全性;三是可以
减少司机在操控车辆时的紧张感,提高了驾驶舒适性。
总的来说,ABS制动系统是现代汽车上一项不可或缺的安全装置,
它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加稳定、安全的驾驶环境,有效地减少了交通事
故的发生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ABS系统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和
升级,为汽车的安全性能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希望各位驾驶者在驾
驶汽车时能够充分了解ABS制动系统的重要性,做到安全驾驶,避免
发生意外。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道路交通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abs的名词解释
abs的名词解释名词解释:ABSABS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缩写,中文名译为“防抱死制动系统”。
它是一种装备在汽车上的安全设备,旨在防止车轮在紧急刹车时抱死,提高车辆的制动效能和稳定性。
1. 安全性能ABS系统通过感知车轮的速度差异,在紧急制动时,对车轮进行调节和控制,使其不会完全锁死。
这种控制技术使车辆保持较好的方向稳定性和操控性,避免了传统车辆在紧急刹车时出现方向失控的情况,大大提高了驾驶员的安全性。
2. 工作原理ABS系统通过车轮传感器和液压控制单元等部件相互配合工作。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车轮速度传感器会实时监测车轮的旋转速度。
一旦感知到车轮即将抱死,系统会通过液压控制单元自动调节制动力度,通过适当释放或施加刹车压力,保持车轮转动,从而避免车轮抱死现象的发生。
3. 效果与盲区ABS系统的主要效果是防止车轮抱死,降低紧急制动时的刹车距离,并提供车辆的操控性能。
然而,ABS系统并不能完全消除车辆滑移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制动盲区。
在极端的路面条件下,比如冰雪路面等,无论是否有ABS,制动距离仍可能很长,因此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仍需保持警惕,合理使用制动装置。
4. ABS在实际驾驶中的作用ABS系统广泛装备在现代汽车中,对于驾驶员提高车辆控制能力、减少事故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ABS系统的作用更为突出。
在紧急踩下刹车踏板时,ABS会迅速切断制动皮质,释放相关制动系统,使车轮恢复旋转状态,并根据所需制动力度调整制动压力。
这种动态的制动控制可以帮助驾驶员避免车辆失控,有效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5. ABS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汽车工业的发展,ABS系统不断升级和改进。
现代的ABS 系统已经具备了更加精确的控制能力和更高的稳定性。
同时,一些汽车制造商还加入了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以及牵引力控制系统等功能,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使ABS已成为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安全装备之一。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简介
防抱死制动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全称是Anti-lock Brake System,即ABS,可安装在任何带液压刹车的汽车上。
它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
一、基本介绍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经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有的油压,不断的这样循环(每秒可达5~10次),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矩。
没有安装ABS的汽车,在行驶中如果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车轮转速会急速降低,当制动力超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时,车轮就会被抱死,完全抱死的车轮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下降,如果前轮被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如果后轮被抱死,就极容易出现侧滑现象。
ABS这种最初被应用于火车上的技术,后应用于飞机,现在已经十分普及,在十万元以上级别的轿车上都可见到它的踪影,有些大客车上也装有ABS。
装有ABS的车辆在遇到积雪、冰冻或雨天等打滑路面时,可放心的操纵方向盘,进行制动。
它不仅有效的防止了事故的发生,还能减少对轮胎的摩损,但它并不能使汽车缩短制动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有所增加。
提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制动踏板一定要踩到底,才能激活ABS系统,这时制动踏板会有一些抖动,有时还会有一些声音,但也不能松开,这表明ABS系统开始起作用了。
二、分类在ABS中,对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为控制通道。
一是按生产厂家分类,二是按控制通道分类。
以下主要介绍按通道分类的方法。
ABS装置的控制通道分为四通道式、三通道式、二通道式和一通道式。
(1)四通道式四通道ABS有四个轮速传感器,在通往四个车轮制动分泵的管路中,各设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装置,进行独立控制,构成四通道控制形式。
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制动系统是一种主要用于车辆制动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利用流体压力将制动力转化为机械能来实现制动的目的。
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主缸、制动管路、制动器和制动液组成。
当踏板被踩下时,会产生一个压力信号,通过传递给主缸,主缸会将这个压力信号转化为液体压力,并将其传输到制动器。
制动器内部包含了一个由活塞组成的油缸和制动蹄片。
当液体压力通过制动管路传递到制动器,活塞会受到压力的影响向外运动。
同时,制动液会通过油管进入油缸,并使油缸内压力升高。
随着油缸内部压力的增加,制动器的制动蹄片会被迫贴紧制动盘,产生摩擦。
摩擦力会阻碍车轮的旋转,从而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当踏板释放时,液压制动系统会自动释放压力,并通过弹簧等装置使制动器的蹄片与制动盘分离,从而消除刹车作用。
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流体的传导特性,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和传递性来实现制动功能。
这种系统具有制动力分配均匀、制动效果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中。
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
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简介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ling System,简称ABS)是在传统的制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在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系统。
它是由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电磁阀或称压力调节器和轮速传感器三部分组成。
在车辆紧急制动时,驾驶员脚踩制动踏板的制动压力过大时,轮速传感器及电子控制单元ECU可以检测到车轮有抱死的倾向,此时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电磁阀动作以减小制动压力。
当车轮轮速恢复并且轮胎与地面摩擦力有减小趋势时,电控单元控制电磁阀增加控制压力。
这样能够使车轮一直处于最佳的制动状态,最有效地利用地面附着力,得到最佳的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
ABS的发展史在1920年以前,绝大部分汽车仅后轴装用制动器,一方面由于当时车速低,仅后轴装用制动器即可满足要求,另一方面可能与当时汽车结构有关,人们为防止制动时汽车侧倾,故前轴不使用制动器,当然仅后轴使用制动器也易于设计及安装,且价格要低些。
1900年人们已通过试验,证明四轮装用制动器是安全的,有利于汽车制动性能的改善,但真正在四轮上均安装制动器是1920年以后的事。
为保证车辆在山区行使时,有好的转向性能,制动力分配系数比较小(所谓制动力系数即前轴制动器周缘力与后轴制动器周缘力之比)。
这种设计思想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这与道路差、车速低的现状有关。
防抱死制动技术属于制动力控制调节技术。
制动力的调节从汽车诞生的那一天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1908年,英国工程师J.E.Francis提出了“铁路车辆车轮抱死滑动控制器”理论。
随着车速的提高,制动时后轴先于前轴抱死拖滑的危险愈来愈大,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进入七十年代,制动力分配系数向大的方向发展,ECE R13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ABS的运作原理看起来简单,但从无到有的过程却经历过不少挫折(中间缺乏关键技术)!1908年英国工程师J.E.Francis提出了“铁路车辆车轮抱死滑动控制器”理论,但却无法将它实用化。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目录
1. 概述 2. ABS的理论基础 3. ABS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4. ABS的控制技术 5. 典型ABS举例
2
防抱死制动系统及其功能
简称:ABS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
车辆制动效果的评价指标
制动距离短:车轮与路面之间的制动力尽可 能大
-侧偏角:车轮滚动方向与 车辆的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
v-vRcosα Δv
绝对滑移率
Sa
v
vR v
纵向滑移率
v
vRsinα
Sbx
v
vR cos
v
侧向滑移率
Sby
vR
sin
v
13
制动滑移率 与车轮运动状态的关系
S=0
纯滚动
0﹤S﹤1 边滚动边滑动
S=1
纯滑动
结论:滑移率描述了制动过程中车 轮滑移的程度,滑移率值越大,表 明滑移越严重。
14
制动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制动力系数与滑移率有着密
切的关系,这种函数关系通常用滑移率—制动力系数 特性曲线来描述
制动力系数特性曲线
制动力系数
1.2 fm
A
1 fs
B
0.8
0.6
0.4
0.2
O
Sm
0
0 0.2 0.4 0.6 0.8 1
了制动过程中车轮滑移的程度,滑移率值 越大,表明滑移越严重。
12
以上讨论的是汽车在直线路面上行驶的情形。当汽车转向或行驶在弯曲
的道路上时,由于惯性等因素的作用,车轮受到侧向力的作用。此时车
轮的滚动方向与汽车的行驶方向不一致,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侧偏角。
科密(Comet)液压ABS系统的使用与故障自诊断
李佳 妮 辛 莉
状 态 。接 通 A B S电源 开 关 , 仪表上的 A B S指 示 灯 必 须亮。如 A B S没有故 障存在 , 系统 自检完毕 约4 s 后 指示 灯 自动熄 灭 。若 A B S指 示 灯 常亮 、 闪烁、 调 节 器 异响等 , 则说 明 A B S系统有故障存在 。A B S 系统将 自 动退 出工 作 , 此 时应 尽 早对 A B S系统进 行检 修 。 3 . 在A B S电 源 开关 接 通 后 , 严禁拔插 E C U 连 接 器及 导线 插头 ; 在 车上 用外 电源 给 蓄 电池充 电或 并 接 外 电源启 动发 动机 时 或进 行 电焊 焊 接 时 , 应先将 A B S 电源 断开 以 防 瞬 间 电压 击 毁 E C U; 防止 水 、 油 污及 其 A B S系统 组成 及工 作原 理 C U。 C o m e t A B S 是 以普通 的机械制动系统为基础 , 由 他 导 电磁 性材 料进 入 E 4 . 装有 A B S系统的车辆必须使用同一牌号制 动 A B S 控 制器 ( E C U) 、 调节器 ( 阀) 、 传感器 、 齿圈 、 及电 液和 同一 型 号 的 轮 胎及 齿 圈 , 严 禁 不 同型 号 制 动 液 、 线束、 指示 灯等 附件 组成 。 轮 胎 及齿 圈混合 使 用 , 且 制动 液 每年应 更换 一次 。 液压 A B S系统工作原理 : A B S工作时 , 轮速传感 5 . 在湿滑及 冰雪路 面紧急 制动 时, 无需 使用点 器将采集到的各车轮转速信号传输 给 E C U 。在实施 刹 , 只需全 力制 动 即可 。 制动时 E C U将收集到 的转 速信号迅速地加 以运 算 , 6 . 对车辆的车轮进行保养时 , 检查齿 圈与传感器 并按控制逻辑 中既定 的门限值 向液压 电磁压力 调节 间的间隙为 ≤0 . 7 m m, 检查齿 圈与传 感器是否有碰 器 发 出指令 。调 节 器 及 时 地 控 制 制 动 器 分 泵 的 液 压 伤 、 变形、 断裂 等。如有应进 行更 换 ; 若 无则进 行齿 ( 增压 、 减压 、 保压 ) , 如此循 环 , 从 而防 止 了车 轮抱 死 , 面、 传 感器 面 的 清 洁 , 不 允 许 有 油 泥 铁 屑 等 杂 物 附在 保证 了车辆行驶安全性 , 降低 了事故发生率 。 其表面。 二、 A B S主 要元 件工 作技 术参 数 7 . 如A B S 系统出现故障 , 不可 自行拆卸或维修 , 主要元件 技术参数 应到指定维修站点进行检修。 四、 如 何判 断 A B S系统 是否 正 常工作 1 推荐型号 : D O T 3乙二醇 制 动 工 作温度 1 . 接 通 A B S电源 时, 仪表板上 的 A B S指 示 灯 必 :一4 0~ +1 2 5 o C 须 亮 , 此 时 表示 A B S系统 正 进 行 自检 。若 无故障 , 约 动态电压值 > 0 . 1 4 V 4 s 后 指示灯 自动熄灭 。 静 态电阻值 : 1 0 0 0—1 5 0 0 Q 2 . 车辆 正常行驶 时, A B S灯不能常亮或闪烁, 液 相 对湿度 < 9 5 % 压 调节器 不 允许有 异 响 。 2 . 传感器 工作环境温度 : 一 4 O一+1 2 5 o C 3 . 有A B S 制动时 , 无拖痕或有较浅的拖痕印 ; 无 与齿圈间隙 ≤O . 7 5 m m A B S 制动时 , 拖痕印颜色较深且连续 。 4 . A B S 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 紧急制动并 同时转 防护等级 : I P 5 5 动方 向盘 , 汽 车能 正 常转 向并平 稳停 车。 绝 缘电阻 ≥1 M ̄ t 5 . 车 辆静 止 时 踩 制 动踏 板 , 各 管 路 接头 、 阀 体 不 额定工作压 力 : 8~1 6 M P a 能有 漏/ 渗油 等 现 象 。制 动 推 杆 应 动 作 迅 速 , 放 松 制 最 大允 许使用压力 : 2 0 MP a 动踏 板应 迅速 回位 。 3 . 调 节 器 ( 阀) 工作环境温 度 : 一5 O~+1 2 5℃ 五、 液压 A B S故 障 自诊 断 系统 相对湿度 : 3 5 %一 7 5 % 1 . 诊 断程 序 工作 电压 : ( 1 2± 3 ) V D C A B S接 通 电源 后 指 示 灯 亮 , 系 统 进 入 自检 过程 。 如系统有故障, 指示灯将会常亮或一直不亮。如要具 4 . 控 制器 工作环境温度 : 一 4 0~+1 2 5℃ 体了解是哪部分出现故障 , 获取故障 的方法是 : 首先 ( E C U) 工作 电压 : ( 1 2±3 ) V D C 关 闭全车 电 源 , 然后将搭铁线搭铁 , 重 启 电 源仪 表 盘 5 . 制动管 外径 : 5 m m 上的 A B S指示灯 , 故障码就显示出来 , 指示灯 的闪烁 ( 油 管) 单壁厚 : 1 m m 频率称为故障代码。故 障代码代表着故 障发生 的部 三、 使 用 注意事 项 位及类型。故障排除后重新启动 A B S , 指示灯亮约4 S 1 . A B S 系统发挥作用 的前提条件是车辆 的常规 后 会 自动熄 灭 。 制动性能 良好 。A B S系统的诊 断系统检测不到车辆 2 . 故 障代码 型 式 的常规制动 系统是 否存 在故 障。所 以常规制 动系统 故障代码 由两位数字组成 , 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的检查 、 保养应不受 “ 带” 或“ 不带” A B S系统 的影响 第一位数字代表故障发生部位 , 第二位数字代表故障 并应 定期 进行 。 原 因。 ( 0 1 ) 2 . A B S 的使用简单方便 , 系统会 自行诊断其工作
abs的工作原理
abs的工作原理A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简称,它是一种通过电子控制技术来防止车辆在紧急制动时轮胎抱死的系统。
下面将详细介绍ABS的工作原理。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单元、液压单元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负责检测车轮的转速,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判断车轮是否即将抱死,并控制液压单元的工作。
液压单元则负责控制制动压力,执行器则根据液压单元的指令来调整制动力。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 当车辆进行紧急制动时,传感器会不断检测车轮的转速。
如果某个车轮的转速低于其他车轮,说明该车轮即将抱死。
2. 控制单元会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判断哪个车轮即将抱死,并向液压单元发送指令。
3. 液压单元接收到控制单元的指令后,会调整制动压力。
对于即将抱死的车轮,液压单元会迅速减小制动压力,使车轮恢复正常转速。
4. 当车轮恢复正常转速后,液压单元会逐渐增加制动压力,以保持车辆的制动效果。
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ABS系统可以防止车轮抱死,提高车辆的制动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它可以使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保持方向的稳定性,减少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
ABS系统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路面情况和驾驶条件进行自动调整,提供最佳的制动效果。
此外,ABS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安全系统,如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等进行联动,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ABS系统通过检测车轮的转速,并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来判断车轮是否即将抱死,通过控制液压单元的工作来调整制动压力,从而防止车轮抱死,提高车辆的制动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它是一项重要的汽车安全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介绍
EBD可依据车辆的重量和路面条件来控制制动过程, 自动以前轮为基准去比较
后轮轮胎的滑动率, 如发觉前后车轮有差异,而且差异程度必须被调整时,它 就会调整汽车制动液压系统,使前、后轮的液压接近理想化制动力的分布。 因此,猛踩制动在ABS动作启动之前,EBD巳经平衡了每一个轮的有效地面 抓地力, 防止出现后轮先抱死的情况,改善制动力的平衡并缩短汽车制动距离。
转动惯量较小时,随着制动力矩的上升,在滑移率到达λopt之前车轮减 速度可以比较快地达到一定值。当转动惯量较大时,车轮减速度到达定 值的时间比较慢,一旦达到λopt时,车轮突然进入不稳定区域,制动力 矩如再增大,车轮马上抱死。
3. ABS目前的控制技术
目前的技术,还根本解决不了预测行驶路面的µB- λ的问题,由档位所确定的转动
EDL与ASR协同作用
在高速时,如果一个或几个车轮打滑会很危险,因此需要ASR。
工作条件:在小于40km/h时,如果只是前轮有转速差,只起用EDL 系统,如果此时即有前轮转速差,又有前后轮转速差,则二者同时 起作用。在大于40km/h时,不论前轮有转速差还是后轮有转速差, 则只启用ASR系统,这个时候的依据是,以转得第二快的轮子做为 参考,如果与最快的轮子转速差差5km/h,则启动ASR系统。
在所有的速度情况下,如果只是前后轮间有转速差,则只启动ASR 系统。
(四)ESP-电子稳定程序
ESP是英文缩写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它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性 的稳定的控制系统。它能在危险时刻或车辆失控的瞬间,协助驾驶员操 控,使车辆保持行驶稳定。ESP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监测方 向盘的转向角度)、车轮传感器(监测各个车轮的速度转动)、侧滑传 感器(监测车体绕垂直轴线转动的状态)、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汽 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它能够一方面根据方向盘的转角和车轮的 速度,时刻监控驾驶员的驾驶意图,另一方面通过测量加速度和侧摆偏 转率确定当前汽车的行驶状态。时时刻刻对这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如 发现异常,立即作出反应,从而迅速而有效的控制车辆。
浅谈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引言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汽车在任何路面上进行较大制动力制动时,防止车轮完全抱死的系统,是具有良好制动效果的制动装置。
这种系统利用电子电路自动控制车轮制动力,可以充分发挥制动器的效能,提高制动减速度和缩短制动距离,并有效地提高车辆制动的稳定性,防止车辆侧滑和甩尾,减少车祸,因此被认为是当前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ABS装置最早是应用于飞机、铁路机车,而在汽车上应用较晚。
1948年美国的Westinghouse Air Brake公司开发了铁路机车专用的ABS装置。
该装置利用安装在车轴上的转速传感器测出车轴的减速度(用飞轮控制检测开关),然后使电磁阀动作控制制动气压,防止车轴磨损。
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到1960年,Good Year公司和Hydro Aire公司分别开发出ABS装置。
这种装置是根据车轮的减速情况,阶段性地控制液压,并采用了初期的电子计算机,使ABS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现在许多ABS系统只备有车轮转速传感器(也称轮速传感器),只用这种信号进行控制,很难确保不同车辆的ABS性能。
为了补偿控制功能的下降,在车辆上增加了检测前后轮或横向减速度的G传感器(减速度传感器)改善了发动机带速升高功能。
梯维斯(ATE)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动力源是电动泵,内装执行元件。
该动力源被应用在油压增压器中,形成动力源、油压增压器、制动主缸、电磁阀为一体的集中系统。
ABS系统已从高级轿车向中低档轿车普及。
可以预计,今后最新的控制技术是提高传感器技术的性能,增加新功能,普及型ABS则尽量向确保必要功能、简化结构以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今后的汽车通过信息收集处理,在安全性、经济性诸方面,可向驾驶员提供尽量多的信息和最佳的适应方法,在这方面,ABS系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ABS的实训台架设计其目的是使学习者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更加直观的了解ABS制动系统的工作状况。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在实验室(ABS)实训台架上操作,观察(ABS)防抱死系统的工作情况,及该系统如何对汽车制动滑移s进行最佳控制,实现制动车轮的防抱死和对防抱死系统工作性能,以及观察(ABS)防抱死系统各种故障现象,并对其各种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检测、排除。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设计论文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设计论文标题: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摘要: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已成为现代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探讨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工作原理,并讨论了如何优化此系统以提高行车安全性。
1.引言随着全球经济和交通事故频率的增加,提高汽车行车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通过控制制动力度来防止车轮阻滞和抱死,从而提高汽车制动效果。
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功能。
2.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设计原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轮速度和车辆加速度,并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通过调节制动压力,实现对车轮的减速控制,保持车轮在防抱死阈值范围内旋转。
该系统的运行原理是基于车轮速度和制动压力之间的动态关系。
3.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液压装置等组成。
传感器负责监测车轮速度和车辆加速度,将相关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信息,通过调节制动压力来防止车轮阻滞和抱死。
液压装置负责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节制动压力。
4.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工作原理是在车轮阻滞和抱死之前提前减小制动压力,使车轮保持在可控制的滑动区域内。
具体来说,当传感器检测到一些车轮速度下降到防抱死阈值以下时,控制单元会迅速减小该车轮的制动压力,以保持合理的滑移率。
5.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优化为了提高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效果,可以采用一些优化策略。
例如,利用先进的制动算法来实现更精确的制动力度控制;通过改进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精度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利用先进的液压控制技术来提高制动压力的调节能力等。
结论: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对于行车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讨论了优化此系统的策略。
汽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通过制动器(刹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汽车减速直至停止。
具体来说,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接收信号: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这个信号会被传递到制动主缸。
2. 产生液压:制动主缸中的活塞会根据踏板行程移动,从而增加制动液的压力。
制动液会将压力传递到各个车轮的刹车分缸。
3. 刹车钳运动:刹车分缸中的液压推动刹车钳,使其向左右两边的刹车碟施力。
4. 刹车碟摩擦片:在刹车碟的摩擦作用下,刹车片与刹车碟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产生制动力。
5. 制动力衰减:摩擦产生的热量会降低刹车片的摩擦系数,导致制动力逐渐衰减。
为了保持制动力,刹车系统会根据热衰减情况自动调整刹车片和刹车碟的磨损程度。
6. 释放压力:当驾驶员松开刹车踏板时,制动主缸中的活塞会回位,刹车分缸和刹车钳也会随之复位。
此外,汽车制动系统还具有防抱死功能。
这个功能会在紧急制动或者车轮打滑时启动,通过控制每个车轮的制动力来防止车轮抱死,从而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具体来说,制动系统会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和ABS控制单元来判断车轮滑移率和驱动力,从而在保证制动的条件下尽量减少车轮抱死的情况。
总的来说,汽车制动系统通过摩擦、液压、防抱死等机制,实现了对汽车的有效减速和停止,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三):液压调节原理
1 ABS执行器的结构:ABS执行器也称为油压调节器,处于制动总泵与分泵之间,用于调节各制动分泵的油压。
组成如下图所示:ABS执行器的结构图(常规制动):也是增压状态(1)进油电磁阀:常开电磁阀,即在断电状态时,电磁阀是打开的,常规制动时,进油电磁阀处于断电打开状态,来自总泵的压力油进入分泵。
进油电磁阀在通电时是封闭油道。
(2)回油电磁阀:常关电磁阀,即在断电状态时,电磁阀是关闭的,常规制动时,回油电磁阀处于断电关闭状态,保证分泵的油压压力。
回油电磁阀在通电时打开。
进油电磁阀和回油电磁阀由ECU控制,第个车轮的制动分泵需要各一个进油电磁阀和回油电磁阀,所以四个车轮需要四个进油电磁阀和四个回油电磁阀。
(3)储液器:储存回油电磁阀打开时的回油。
(4)单向阀:制动液只能单向流动。
(5)回油泵:将回油及时抽回。
2 ABS执行器的油压调节原理过程:(1)常规制动(ABS不工作)。
在正常制动中,ABS不工作,ABS ECU没有电流送至电磁阀的电磁线圈。
进油电磁阀在断电时打开,回油电磁阀在断电时关关闭。
当踩下制动总泵时,制动总泵液压上升,制动液从打开的时油电磁阀送至制动分泵。
回油电磁阀在断电时关闭,保证分泵油道的封闭。
分泵油压升高,制动力增大。
当松开制动踏板时,制动液从动分泵,流回制动总泵。
所以,在正常制动中,ABS不工作,其制动过程和没有ABS的制动过程是一样的。
(2)紧急制动(ABS工作)。
在紧急制动中,当任何一个车轮被抱死时,ABS执行器根据来自ECU的信号,控制作用在车轮上的制动液压力,阻止车轮抱死。
ABS会按以下三种模式工作。
-保压模式图1)保压模式:如上图所示,当ECU检测到左前轮的制动力过大,车轮的滑移率过大时,控制左前轮分泵的进油电磁阀通电,进油电磁阀通电后封闭制动总泵与左前分泵的油道,即使司机加大制动力度,左前的分泵油压也不在升高,此时左前轮处于保压状态。
2)降压模式:在左前轮处于保持压力模式时,若滑移率继续增大时,ECU 控制左前分泵的回油电磁阀通电,因回油电磁阀通电打开,左前分泵压力油经回油电磁阀回油,此时左前分泵的制动油压降低,此时左前轮处于降压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液压防抱死制动系统简介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ling System,简称ABS)是在传统的制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在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系统。
它是由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电磁阀或称压力调节器和轮速传感器三部分组成。
在车辆紧急制动时,驾驶员脚踩制动踏板的制动压力过大时,轮速传感器及电子控制单元ECU可以检测到车轮有抱死的倾向,此时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电磁阀动作以减小制动压力。
当车轮轮速恢复并且轮胎与地面摩擦力有减小趋势时,电控单元控制电磁阀增加控制压力。
这样能够使车轮一直处于最佳的制动状态,最有效地利用地面附着力,得到最佳的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
ABS的发展史在1920年以前,绝大部分汽车仅后轴装用制动器,一方面由于当时车速低,仅后轴装用制动器即可满足要求,另一方面可能与当时汽车结构有关,人们为防止制动时汽车侧倾,故前轴不使用制动器,当然仅后轴使用制动器也易于设计及安装,且价格要低些。
1900年人们已通过试验,证明四轮装用制动器是安全的,有利于汽车制动性能的改善,但真正在四轮上均安装制动器是1920年以后的事。
为保证车辆在山区行使时,有好的转向性能,制动力分配系数比较小(所谓制动力系数即前轴制动器周缘力与后轴制动器周缘力之比)。
这种设计思想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这与道路差、车速低的现状有关。
防抱死制动技术属于制动力控制调节技术。
制动力的调节从汽车诞生的那一天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1908年,英国工程师J.E.Francis提出了“铁路车辆车轮抱死滑动控制器”理论。
随着车速的提高,制动时后轴先于前轴抱死拖滑的危险愈来愈大,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进入七十年代,制动力分配系数向大的方向发展,ECE R13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
ABS的运作原理看起来简单,但从无到有的过程却经历过不少挫折(中间缺乏关键技术)!1908年英国工程师J.E.Francis提出了“铁路车辆车轮抱死滑动控制器”理论,但却无法将它实用化。
接下来的30年中,包括Karl Wessel的“刹车力控制器”、Werner M?hl的“液压刹车安全装置”与Richard Trappe的“车轮抱死防止器”等尝试都宣告失败。
在1941年出版的《汽车科技手册》中写到:“到现在为止,任何通过机械装置防止车轮抱死危险的尝试皆尚未成功,当这项装置成功的那一天,即是交通安全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可惜该书的作者恐怕没想到这一天竟还要再等30年之久。
当时开发刹车防抱死装置的技术瓶颈是什么?首先该装置需要一套系统实时监测轮胎速度变化量并立即通过液压系统调整刹车压力大小,在那个没有集成电路与计算机的年代,没有任何机械装置能够达成如此敏捷的反应!1964年,第一次出现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的名词。
等到ABS系统的诞生露出一线曙光时,已经是半导体技术有了初步规模的1960年代早期。
精于汽车电子系统的德国公司Bosch(博世)研发ABS系统的起源要追溯到1936年,当年Bosch申请“机动车辆防止刹车抱死装置”的专利。
1964年(也是集成电路诞生的一年)Bosch公司再度开始ABS的研发计划,最后有了“通过电子装置控制来防止车轮抱死是可行的”结论,这是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名词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ABS系统的分类与组成按实现制动防抱功能的结构和控制方法的不同,ABS可分为以下二种类型:(1)机械式ABS:这种类型的ABS是在车轮轮毂附近安装一个惯性式车轮角减速度传感器,传感器主要由飞轮和随车轮减速自动产生轴向位移的机构所组成。
该机构的轴向位移用来控制制动管路的压力。
(2)电子控制的ABS: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同时也是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是电子控制式ABS产品,其中又包括液压制动ABS和气压制动ABS,液压制动ABS通常应用于整备质量小于3.5t的轿车、越野车和轻型客、货车上;气压制动ABS通常用于整备质量大于3.5t的客车和载重卡车上。
电子控制的ABS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电控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
它通常由16位单片机构成,它的功能之一是检测车轮速度信息,在进行计算后按控制参数适时发出指令,调节制动压力,防范车轮抱死;功能之二是对ABS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报警,保证系统一旦发生严重故障,立刻向驾驶员报警并恢复常规制动,使制动功能不会失效。
2.轮速传感器。
它通常采用磁电式或霍尔式传感器,由它获得车轮速度信号,给ECU提供制动过程车轮的运动状态信息。
3.电磁阀执行机构(又称压力调节器)。
它是控制制动压力的主要部件。
其响应速度一般要求12-15Hz。
4.系统外围电路和管路。
它们是电源供给,报警灯显示和制动管路。
(3)自适应控制ABS:自适应控制是根据最佳控制理论构成轮速的伺服控制,从而实现高精度的控制。
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利用路面峰值附着系数(即最大制动力)处的滑移率来伺服控制汽车的制动,从而达到最佳的制动稳定性和最短制动距离。
但由于路面附着系数和瞬时车速的测量等一系列难题有待克服,故自适应式ABS尚处于研究中。
日本、德国已经在进行此项课题的研究。
ABS的工作原理在制动时,ABS根据每个车轮速度传感器传来的速度信号,可迅速判断出车轮的抱死状态,关闭开始抱死车轮上面的常开输入电磁阀,让制动力不变,如果车轮继续抱死,则打开常闭输出电磁阀,这个车轮上的制动压力由于出现直通制动液贮油箱的管路而迅速下移,防止了因制动力过大而将车轮完全抱死。
在让制动状态始终处于最佳点(滑移率S为20%),制动效果达到最好,行车最安全。
在制动总泵前面腔内的制动液是动态压力制动液,它推动反应套筒向右移动,反应套筒又推动助力活塞从而使制动踏板推杆向右移。
因此,在ABS工作地时候,驾驶员可以感觉到脚上踏板地颤动,听到一些噪音。
汽车减速后,一旦ABS电脑检测到车轮抱死状态消失,它就会让主控制阀关闭,从而使系统转入普通的制动状态下进行工作。
如果蓄压器的压力下降到安全极限以下,红色制动故障指示灯和琥珀色ABS故障指示灯亮。
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要用较大的力进行深踩踏板式的制动方式才能对前后轮进行有效的制动。
ABS的工作过程以及功用在常见的AB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组成,电动泵组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
ABS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常规制动,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减小和制动压力增大等阶段。
在常规制动阶段,ABS并不介入制动压力控制,调压电磁阀总成中的各进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开启状态,各出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电动泵也不通电运转,制动主缸至各制动轮缸的制动管路均处于沟通状态,而各制动轮缸至储液器的制动管路均处于封闭状态,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将随制动主缸的输出压力而变化,此时的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完全相同在制动过程中,电子控制装置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车轮转速信号判定有车轮趋于抱死时,ABS就进入防抱制动压力调节过程。
例如,电子控制装置判定右前轮趋于抱死时,电子控制装置就使控制右前轮刮动压力的进液电磁阀通电,使右前进液电磁阀转入关闭状态,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不再进入右前制动轮缸,此时,右前出液电磁阀仍末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右前制动轮缸中的制动液也不会流出,右前制动轮缸的刮动压力就保持一定,而其它末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仍会随制动主缸输出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在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保持一定时,电子控制装置判定右前轮仍然趋于抱死,电子控制装置又使右前出液电磁阀也通电而转入开启状态,右前制动轮缸中的部分制动波就会经过处于开启状态的出液电磁阀流回储液器,使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迅速减小右前轮的抱死趋势将开始消除,随着右前制动轮缸制动压力的减小,右前轮会在汽车惯性力的作用下逐渐加速;当电子控制装置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判定右前轮的抱死趋势已经完全消除时,电子控制装置就使右前进液电磁阀和出液电磁阀都断电,使进液电磁阀转入开启状态,使出液电磁阀转入关闭状态,同时也使电动泵通电运转,向制动轮缸泵输送制动液,由制动主缸输出的制动液经电磁阀进入右前制动轮缸,使右前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迅速增大,右前轮又开抬减速转动。
ABS通过使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循环往复而将趋于防抱车轮的滑动率控制,在峰值附着系数滑动率的附近范围内,直至汽车速度减小至很低或者制动主缸的常出压力不再使车轮趋于抱死时为止。
制动压力调节循环的频率可达3~20HZ。
在该ABS中对应于每个制动轮缸各有对进液和出液电磁阀,可由电子控制装置分别进行控制,因此,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能够被独立地调节,从而使四个车轮都不发生制动抱死现象。
尽管各种ABS的结构形式和工作过程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是通过对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自适应循环调节,来防止被控制车轮发生制动抱死。
而对于功用来说,有以下几点:①充分发挥制动器的效能,缩短制动时间和距离。
②可有效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辆侧滑和甩尾,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
③可在紧急制动时转向,具有良好的转向操纵性。
④可避免轮胎与地面的剧烈摩擦,减少轮胎的磨损ABS的优点与局限性优点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油的压力使得气囊重复作用,如此在一秒钟内可作用60~120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
因此,ABS防抱死系统,能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不让轮胎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从而加大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减少刹车消耗,延长刹车轮鼓、碟片和轮胎两倍的使用寿命。
装有ABS的车辆在干柏油路、雨天、雪天等路面防滑性能分别达到80%—90%、10%—30%、15%—20%。
局限性ABS系统本身也有局限性,它仍然摆脱不了一定的物理规律。
在两种情况下,ABS系统不能提供最短的制动距离。
一种是在平滑的干路上,由有经验的驾驶员直接进行制动。
另一种情况是在松散的砾石路面、松土路面或积雪很深的路面上制动另外,通常在干路面上,最新的ABS系统能将滑移率控制在5%—20%的范围内,但并不是所有的ABS都以相同的速率或相同的程度来进行制动。
尽管四轮防抱制动系统能使汽车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进行制动,但如果制动进行得太迟,使之在与障碍物碰撞前不能完全停下来,仍不能阻止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