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1
颈动脉窦综合征健康教育PPT

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症状有哪 些?
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体验到突然的头晕、晕厥、心悸、乏 力等症状。
这些症状通常在体位改变或颈部运动时加重。
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严重症状
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律不齐 或心脏骤停。
这些情况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
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它涉及到颈动脉窦的异常刺激,可能导致心率减 慢和血压下降。
什么是颈动脉窦综合征?
发生机制
当颈动脉窦受到压迫或刺激时,可能导致迷走神 经的过度反应,引发心脏功能的暂时性障碍。
这种机制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导致昏厥。
什么是颈动脉窦综合征?
流行病学
此病症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男性的发病率略高 于女性。
研究显示,颈动脉窦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心血管 疾病相关。
症状诱因
症状可能会被特定的体位变化、压力或颈部动作 诱发。
了解诱因有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触发症状 。
如何诊断颈动脉窦综合征?
如何诊断颈动脉窦综合征?
临床评估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评估 症状的严重程度和频率。
注意症状出现的时间和情境对诊断非常重要。
如何诊断颈动脉窦综合征?
辅助检查
手术风险需与医生详细讨论,确保做出明智的决 策。
如何预防颈动脉窦综合征的 发生?
如何预防颈动脉窦综合征的发生?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及早发现潜在问题。
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胆固醇等风险因素的患者, 需更加注意。
如何预防颈动脉窦综合征的发生?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锻炼,控制体重,减少心血 管疾病的风险。
颈动脉窦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神经病变包括神经损伤、神经 退行性疾病等
神经病变可能导致颈动脉窦综 合征的症状,如头晕、头痛、 心悸等
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 征病史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 长,发病率增加
性别因素:男性发病率高 于女性
肥胖因素:肥胖人群发病 率较高
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晕厥、头痛、心悸等症状 体格检查:检查颈部是否有肿块、压痛、搏动等异常 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甲状腺功能等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定义:颈动脉窦综合征是一种由于颈动脉窦受到刺激或压迫,导致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头 晕、晕厥等症状的疾病。
发病机制:颈动脉窦受到刺激或压迫,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进而引起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 症状。
常见病因:颈动脉窦受到压迫、刺激或损伤,如颈部外伤、颈部手术、颈部肿瘤等。
药物治疗:使用抗凝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手术治疗:颈动脉窦切除术、颈动脉窦修补术等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心理治疗: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凝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出血、过敏等 药物监测: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 膜厚度、血流速度、斑块情 况等是否改善
生活方式改变:如戒烟、限 酒、控制体重、增加运动等 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定期随访: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以监测病情变化
血压监测: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血压稳定
药物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阿-斯综合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阿-斯综合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ME)、脑电图检查、直立倾斜试验、脉率1.心电图检查若心源性晕厥为心律失常所致,心电监护或普通体表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是快速性还是缓慢性,是室上性还是室性,对明确诊断和治疗都极有价值。
其中,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发现某些相关的心律失常,并可判断心律失常与症状的关系,必要时可作心脏电生理检查以鉴别晕厥的原因。
2.超声心动图晕厥发作时多难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发作间歇期可行该项检查,有利于排除因心脏排血受阻的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心源性晕厥发作。
3.有关晕厥原因鉴别诊断的临床试验(1)直立倾斜试验是目前临床上检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惟一手段。
①适应证有晕厥发作史、仅有一次晕厥发作但造成严重损伤者或特殊职业者(如驾驶员、飞行员等)。
②禁忌证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宜做直立倾斜试验。
③方法60°~80°倾斜,倾斜时间为45分钟。
④判断标准试验过程中发生晕厥或先兆晕厥伴有血压降低和(或)心率减慢者为阳性。
(2)颈动脉窦按摩是诊断颈动脉窦综合征(CSS,颈动脉窦晕厥或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的主要方法之一,可结合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等检查。
①适应证有晕厥发作史的患者。
②禁忌证有严重脑血管疾病、近期心肌梗死和颈动脉闻及杂音者。
③判断标准出现以下情况可判为阳性并以此进行分型诊断:A.心脏抑制型(占59%~80%):心室停搏≥3秒;B.单纯降压型(占11%~15%):收缩压下降≥50mmHg(6.65kPa);若有神经症状,即使收缩压下降仅≥30mmHg(4.0kPa)也属此型;C.混合型(占30%):心脏抑制型合并血压降低;D.原发性脑型:血压和心率无变化,患者有先兆晕厥症状,其由颈动脉、大脑前动脉及椎-基动脉系统的阻塞性疾病所致。
(3)立卧位血压和脉率的测定该项试验可诊断是否为体位性低血压(也称直立性低血压)所致晕厥发作,主要反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5、心内科诊断性实验

第五节心血管疾病常用诊断性实验一、麦角新碱激发实验临床上用于冠状动脉痉挛的激发实验。
(一)试验方法1、试验前12h停用抗心绞痛药物。
2、冠状动脉造影:经导管向主动脉窦内注入麦角新碱0.025~0.05mg(稀释于生理盐水2ml),同时做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心绞痛症状,每分钟记录心电图共10次。
观察5~10分钟若没发生冠脉痉挛,再次追加0.025mg,直到发生痉挛为止(最大剂量0.05〜0.4mg)。
出现心绞痛或心电图改变时立即进行冠脉内注入硝酸甘油0.1〜0.3mg/次,直到痉挛缓解。
使冠脉扩张后重复冠脉造影。
(二)结果判定1、用药5分钟内出现心绞痛或心电图缺血改变为阳性。
2、用药后冠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局部痉挛致官腔狭窄〉40%,同时有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者为阳性。
3、造影见冠脉局灶性痉挛至狭窄>75%的者为阳性。
4、有以上其中一项者即为阳性。
(三)禁忌症有严重高血压、心衰、严重主动脉瓣疾患者,近期内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者,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未能控制者。
二、三磷酸腺苷负荷试验腺苷有强烈扩张冠脉作用,在冠心病患者中只能扩张非缺血区的阻力血管,形成所谓的窃血现象,加重缺血区缺血。
本试验适用于不能做运动试验的可疑患者。
(一)试验方法试验前2天停用血管活性药物。
三磷酸腺苷10〜20mg溶于生理盐水4ml中,于5s内注射5mg,若无阳性反应可追加5mg,但两次静脉注射间隔需3min以上。
为保证试验准确,静脉注射药液量不得超过4ml。
若用量到20mg仍无阳性反应则为阴性。
(二)结果判定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为阳性:1、典型心绞痛症状。
2、心电图出现ST段压低三0.075mV或T波对称倒置。
3、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或原来压低变为抬高,或较原来抬高三0.1mV。
4、出现心律失常5、原来心电图异常,静注三磷酸腺苷后转为正常。
(三)禁忌症及不良反应心肌梗死、休克、心力衰竭、病窦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哮喘、过敏等均应禁用。
试验中如出现胸痛不缓解可适当注射氨茶碱缓解。
晕厥病因与预防

晕厥病因与预防定义:晕厥(syncope)是指各种缘故导致的忽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躯体失控,既而又自行恢复的一组临床表现。
典型的晕厥发作时刻短暂,意识丧失时刻非常少超过20-30秒。
部分晕厥发作之前浮现头晕、耳鸣、出汗、眼力含糊、面XXX苍白、全身别适等前驱症状,此期称为前驱期。
发作之后浮现疲惫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称之为恢复期。
所以,晕厥的整个过程也许持续数分钟或更长。
晕厥通常不可能产生逆行性遗忘,且定向力和正确行为常迅速恢复。
晕厥应与癫痫发作、睡眠障碍、意外事故、精神病等真正的引起意识丧失的疾病相鉴不。
缘故及预防1.神经介导性晕厥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是一种神经反射性晕厥,系由多种因素触发别同类型的神经反射,引起身边血管扩张、低血压与心动过缓所致的自限性晕厥发作。
这种最为常见,多发于年轻人,往往发作时有固定的诱因,如排尿、咳嗽、疼痛、情绪紧张、恐怖、天气闷热、剧烈运动、空腹等。
晕厥有时发作前无任何症状,会非常快恢复,无后遗症,有时会浮现血压和/或心率减慢,这种晕厥通常在大夫的指导下,大部分人经过特别锻炼能够治愈,少数需要用药物或心脏起搏器治疗。
其发生机制为忽然的迷走神经神经活性增强引起心率显著减慢、忽然的交感神经活性落低或消逝引起血管显著扩张。
典型的晕厥发作时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面XXX苍白,肢体软瘫。
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时,可表现为血压下落和/或缓慢型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房室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甚至心脏停搏)。
血管神经性晕厥也叫血管迷走性晕厥,诱因非常多,如在原地静站过久,长时刻处于闷热的环境中,过度疲劳,过度饥荒,剧烈疼痛,过强的精神刺激,恐怖,焦虑,等,反射性的引起心脏和全身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骤落,脑供血临时减少而晕厥。
患者倒地后脑供血非常快好转,神志恢复正常。
容易发生血管神经性晕厥的人,平常应加强体能和意志锻炼,防止过劳、过饿、过于高兴等颈动脉窦性晕厥颈动脉窦性晕厥也叫颈动脉窦过敏症或颈动脉窦综合征。
6、心血管综合征

第六节心血管疾病常见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甚至完全堵塞造成的一系列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以及ST 段抬高心肌梗塞。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postinfarction syndrome):也称Dressler综合症,是心肌梗死患者机体对坏死组织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其特点是在心肌梗死后2~4周,突然发热、胸痛、胸闷、心悸、气急、咳嗽等症状,以及持久的心包摩擦音和心电图异常等临床表现。
X综合征:又称为微血管心绞痛,是指有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症状或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同时需除外合并冠状动脉痉挛者。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心肾功能在病理生理紊乱状态下,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损害,能引起另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
胆心综合征(Gallbladder cardiac syndrome):胆囊炎、胆石症、胆管炎等引起的心绞痛、心律失常或ECG 改变称为胆-心综合征。
发生机制:心脏和胆总管二者在T4,5脊神经处存在交叉。
所以当胆道有炎症及胆管内压力增高时,通过T4,5神经反射,引起冠脉收缩,血流减少诱发心脏活动失调。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 SA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高碳酸血症、睡眠中断,从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诊断标准为:每晚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
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10秒以上;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平下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参考标准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参考标准1.病窦综合征(1)主要依据为窦房结的功能衰竭,表现为以下3项中的一项或几项,并可除外某些药物、神经或代谢功能紊乱所引起者(见说明3):①窦房传导阻滞。
②窦往停顿(停顿时间持续2秒以上)。
③明显的、长时间的(间歇性或继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常在50次/min以下)。
大多数同时有①和(或)②。
单独窦性心动过缓者,需经阿托品试验证明心率不能正常的增快(少于90次/min)。
(2)作为次要依据的、伴发的心律失常,在主要依据的基础上,可有以下表现:①阵发性心房颤动或扑动或房性(或交接性)心动过速,发作终止时,在恢复窦性心律前易出现较长间歇。
这类病例常被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综合征(快、慢综合征)。
部分病例经过一个时期后变成慢性心房颤动或扑动。
②交接区功能障碍。
以起搏功能障碍较常见,表现为交接性(结性)逸搏发生在间歇后2秒以上,或交接性心律频率在35次/min以下;亦可出现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这种情况有时被称为“双结性病变”。
(3)在少数病例,诊断依据为:①慢性心房颤动或扑动,有可靠资料说明以经有上述窦房结功能衰竭的主要依据者;或经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恢复窦性心律,心率常在50次/min以下(窦房结持久的停顿),有时可间断地稍增快。
2.可疑病窦综合征(1)慢性房颤、室率不快(非药物引起),且病因不明,或电转复时窦房结恢复时间超过2秒,且不能维持窦性心律。
(2)窦性心动过缓,多数时间心率在50次/min以下,阿托品试验(-);或(和)窦性停顿时间不及2秒。
(3)在运动、高潮、剧痛、三度心衰等情况下,心率增快明显少于正常反应,平时阿托品试验(-)。
3.说明(1)病窦综合征一般系指慢性病例(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后遗留下者)但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心肌炎的较短暂的病态有时被称为急性病窦综合征。
(2)“明显的、长时间的(间歇性或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系指窦性心律在24小时中的多数时间由<50次/min偶亦快至60~70次/min。
晕厥

晕厥晕厥晕厥(又称错腋)是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
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
晕厥与休克的区别在于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较明显而持久。
对晕厥病人不可忽视,应及时救治。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具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肌肉无力,姿势性肌张力丧失,不能直立及意识丧失。
晕厥有一定的发病率,甚至在正常人也可能出现。
由于发作多呈间断性,存在多种潜在病因,同时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部分晕厥病例不易诊断且涉及多个科室。
目录释义与其他神经系统症的区别疾病定义疾病症状发病机制病因其他因素引起的晕厥脑源性晕厥血液成分改变引发的晕厥精神疾病所致晕厥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易发人群并发症分类一、心源性晕厥二、非心源性因素引起的晕厥临床表现诊断诊断鉴别影象诊断病史和常规检查诱发因素前驱症状与体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发作后恢复情况既往史和家族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特殊检查鉴别诊断肢体抽搐发作伴有出汗和恶心等症状意识模糊状态保健预防治疗主要目的神经介导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和精神疾病所致晕厥洗澡时突然晕倒急救法释义与其他神经系统症的区别疾病定义疾病症状发病机制病因其他因素引起的晕厥脑源性晕厥血液成分改变引发的晕厥精神疾病所致晕厥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问诊要点易发人群并发症分类一、心源性晕厥二、非心源性因素引起的晕厥临床表现诊断诊断鉴别影象诊断病史和常规检查诱发因素前驱症状与体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发作后恢复情况既往史和家族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特殊检查鉴别诊断肢体抽搐发作伴有出汗和恶心等症状意识模糊状态保健预防治疗主要目的神经介导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和精神疾病所致晕厥洗澡时突然晕倒急救法展开编辑本段释义词目:晕厥拼音:yūn jué英文:1. [Medicine] syncope; faint2. to fall into a swoon基本解释[syncope;faint] 晕厥。
阿-斯综合征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阿-斯综合征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是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致命的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脏排出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会产生严重的脑缺血、精神丧失和晕厥。
-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引起的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
该综合征与位置变化无关,通常是由突然严重的心率过速或过慢引起的晕厥。
阿-斯综合征是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致命的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在短时间内急剧减少心脏排出,导致严重的脑缺血、精神丧失和晕厥。
所以,阿-斯综合征的病因是什么?以下专家介绍阿-斯综合征的病因。
1.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晕厥发作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少数也见于正常人。
(1)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①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并非所有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都会引起晕厥发作。
室速引起晕厥发作者主要见于心室率快且有器质性心脏病者,使心排出量急剧下降所致。
②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严重电解质紊乱、触电、雷击等方面都很常见,是极其严重的心律失常。
两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都等于心室停搏。
一旦发生,患者很快就会出现-斯综合征。
③多源室性期前频繁收缩偶可引起心源性晕厥。
(2)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不会引起心源性晕厥。
当心室率超过200次/分且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时则可发生晕厥。
②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心室率极快,基础心脏病患者也可能晕厥。
③预激综合征参与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逆向房间折返性心动过速、多条旁路引起的房间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间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通过旁路下传、房间速度伴1:1旁路下传、房扑伴1:1或2:1旁路下传、心房颤动通过旁路下传等。
这些类型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常常伴有快速性心室率。
2.慢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可见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各种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颈动脉窦综合症

中文名:颈动脉窦综合征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英文名:carotid sinus syndrome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别名:Weiss-Baker综合征编辑本段|回到顶部Charcot-Weiss-Baker综合征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概述颈动脉窦综合征(carotid sinus syndrome css)是一组自发地突发性头昏、乏力、耳鸣以至晕厥的临床综合征。
于1930年由Roskam等首先报道,随后Weiss和Bake对15例病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出颈动脉窦的超敏反应是发生晕厥的原因,又叫Weiss-Baker综合征或Charcot-Weiss-Baker综合征。
但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火罐网的防治措施,本病在随后的40年中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直到1970年Voss发表了用人工心脏起搏器来防治颈动脉窦综合征伴发的晕厥后,本病才重新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兴趣。
流行病学:近20年来,已有许多大系列研究报道。
现在已知,该征是一成年人疾病,发生率可达10%尤其在50岁以后多发火罐网,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健康搜索。
男女之比为2∶1。
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更为多见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者可达30%火罐网。
因此鶒,颈动脉窦综合征是晕厥不可忽视的原因。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病因颈动脉窦位于颈内动脉的分叉部健康搜索该部形成扩张即称为颈动脉窦,内有压力感受器,经舌咽神经与延髓的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相连刺激颈动脉窦可影响动脉血压心率、心肌做功心输出量、动脉阻力及静脉容量。
其反射通路是经过窦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至孤束核,再传至迷走神经背核,经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健康搜索,产生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但正常情况下鶒,心率减慢一般在5次/min以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均在1.33kPa(10mmHg)以内。
颈动脉窦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窦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当感受外界刺激时,一方面副交感神经张力明显增加引起窦性心率明显减慢,PR间期延长,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三者兼而有之,心输出量明显减少而引起脑缺血,可发生晕厥;另一方面,继发于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可引起全身动脉松弛,血压明显下降而引起脑血流灌注压骤然降低,可发生晕厥也有一部分患者,虽无明显的心率和血压变化,但刺激颈动脉窦时,脑血管收缩,引起脑缺血鶒,也可发生晕厥。
诊断学名词解释

诊断学名词解释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状。
体征: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
问诊(inquiry):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主诉( chief complaints ):是患者感受最主要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原因和持续时间。
多于一项就按照发生的先后次序列出,并记录每个症状的持续时间。
主诉要简明精炼,不超过1—2句,20字左右。
现病史( 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围绕主诉进行描写,记述患者患病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既往史( past history):包括患者以往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过的病( 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药物过敏,特别是与本病有关疾病。
病历记录:是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资料经过医学的思维归纳、分析和整理,加工成书面记录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及喉一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
牵涉痛:是指除患病器官的局部疼痛外,还可见远离器官某部体表或深部组织的疼痛。
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改变。
三凹征:是指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出现的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的体征。
心源性哮喘:是指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咳粉红色泡沫痰,重者可有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出汗、哮鸣音及肺底湿罗音。
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
一般恶心后随之有呕吐,但也可仅有恶心而无呕吐,或仅有呕吐而无恶心。
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呕血(Hematemesis):上消化道疾病(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颈部注射致预防脉窦过敏综合征——附6例报道

h r i.Co cu in: ne t n a o n t e a o i a tr y r s l n a o i iu y e s n iie ena n l so I jc i r u d h c r td re y ma e u t c r td sn s h p r e stv o i s n r me I s g e td t a h e k ijc in b u et te t ea d t ec r td sn sh p r e stv y d o . t u g s e h tt en c ne t e s r Oa t n i n h a o i i u y e s n iie o v
wa i d c d y e k n e to wi s a t e a y s n u e b n c ijcin t h e l h r p me h d t o .Th e r e c te t n o me ia e me g n y ra me t f dc l
a t n nc w a us i t e e pa int .Fi e t e da e s e n h s 6 te s v pa int w e e ur d nd one a e i d e a s br i te s r c e a c s d e b c u e an
Me ia C l g , i u n L z o 4 0 0 D .Re h n xn ] dc l ol e Sc a u h u 6 0 ( r e h 6 nZ e g i )
颈 动 脉 窦 过 敏 综 合 征 ( a oi iu c rt sn s d h p rest es n rme C HS 系指 过 度敏 感 的颈 动 y esri v y d o , S ) i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例罗琴【期刊名称】《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16)001【总页数】1页(P52)【关键词】窦性停搏;黑矇;心电图【作者】罗琴【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监护病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1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8岁。
主因头晕、黑矇1周入院。
心电图基本窦性心率 60/min(图1),P-R间期 0.22 s,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在第2个窦性心搏后出现长达4.8 s 的窦性P-P间歇,长P-P间歇不是基本窦性P-P间期的倍数,提示窦性停搏。
第3个QRS波群延迟出现,QRS波群时限增宽至0.12 s,其前未见P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为室性逸搏;第4个QRS波群时限正常,形态与窦性QRS波群略有不同,其前未见P波,为交界性逸搏。
第5个心搏为窦性激动夺获心室。
第6个心搏的P波与窦性P波略有不同,PR间期0.16 s,为房性逸搏。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窦性停搏;室性逸搏;交界性逸搏;房性逸搏;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
临床诊断: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博。
2 讨论窦房结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形成并发放激动,其自律性暂时丧失,引起的心脏停搏,称为窦性停搏[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引起窦性停搏的常见原因。
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急性心肌炎、心包炎、高钾血症、洋地黄过量等也可引起窦性停搏[3-4]。
健康人特别是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者可发生窦性停搏。
窦房结起搏细胞暂时或永久性丧失起搏功能,是产生窦性停搏的电生理机制。
停搏时间短暂的偶发窦性停搏,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及颈动脉窦过敏的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终止以后,异位快速心律的激动对窦房结有直接的抑制作用,窦房结起搏功能低下时,可出现短暂窦性停搏。
异位心动过速的频率愈快,引起窦性停搏的时间愈长。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发生的房性期前收缩,也可引起短暂的窦性停搏。
窦房结缺血、坏死、纤维化可导致永久性停搏。
衣领综合征

衣领综合征
佚名
【期刊名称】《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年(卷),期】2024()2
【摘要】寒冷的天气里,很多人选择穿着高领衣服来加强保暖。
但有些人在穿高领衣时会出现恶心、憋气、胸闷等症状,这可能是衣领综合征的表现。
衣领综合征的医学名称为颈动脉窦综合征,是由颈动脉窦反射过敏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颈动脉位于颈部一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部,可触及明显的搏动。
【总页数】1页(P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穿高领衣服就难受,小心"衣领综合征"
2.冬季头晕胸闷,谨防“衣领综合征”
3.城市台新媒体品牌构建路径探析——基于对日照广播电视台“直播日照”的考察
4.防范“衣领综合征”
5.感觉被领子掐住脖子? 当心“衣领综合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动脉窦综合征

颈动脉窦综合征
杨光;孙英贤
【期刊名称】《医师进修杂志》
【年(卷),期】1999(022)010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杨光;孙英贤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心内科;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4
【相关文献】
1.左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致颈动脉窦综合征1例 [J], 马杰;张丽静
2.鼻咽癌伴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放疗的护理体会 [J], 李春霞
3.术中按压双侧颈静脉致颈动脉窦综合征一例 [J], 田刚;涂青梅;王铮;顾俊峰;冉然
4.放疗后颈部瘢痕形成致颈动脉窦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J], 曹一波;马晶;金伟;丁玉泊;马亚辉;侯英卜
5.放疗后颈部瘢痕形成致颈动脉窦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J], 曹一波;马晶;金伟;丁玉泊;马亚辉;侯英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动脉窦刺激试验
4
治疗
1.一般措施:避免刺激颈动脉窦,保持情绪、血压稳定,禁止穿衣领较 高较紧的衣服。 2.起搏治疗 (1)适应证:心脏抑制型,起搏治疗是最有效的措施。 (2)禁忌证:①虽可引起心脏抑制,但无晕厥或晕厥先兆症状;②颈 动脉窦刺激引起高敏心脏抑制,但症状不典型或较轻微;③反复晕 厥、眩晕或头昏,但无心脏抑制反应。 (3)起搏方式:约70%的颈动脉窦综合征患者在发生停搏时伴有房室阻 滞,因此不适宜行心房起搏。约80%的经VVI起搏患者可发生室房传 导,易发生起搏器综合征,进一步引起血压下降。因此,颈动脉窦 综合征患者的最佳起搏方式是房室顺序起搏。 3.外科治疗:以手术去除颈动脉窦上的神经可使75%以上的患者症状减 轻或消失。一般行单侧手术,否则术后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或高血 压危象。
1
定义及病因
定义:颈动脉窦综合征(CCS): 是一组自发的突发性头昏、乏力、耳鸣 以至晕厥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颈动脉窦位于颈内动脉的分叉部, 该部形成扩张即称为颈动脉窦。内有压 力感受器,经舌咽N与延髓的孤束核、 迷走神经背核相连。刺激颈动脉窦可影 响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动脉阻力及 静脉容量。其反射通路是经过窦N(迷 走N的分支)至孤束核,再传至迷走神 经背核,经迷走N传出纤维,产生心率 减慢和血压下降。
开始按摩
4.05s
8
行起搏治疗,予以植入双腔起搏器。
9
5
病例分享
男性,74岁。 因1年内晕厥2次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有长期吸烟史。 入院查体:神清,HR 65bpm,律齐,心音遥远,双肺叩过清音,无罗音。腹部及四 肢(-)。 既往辅检:1年晕厥后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检查Holter:窦性心律,44-110bpm,频 发室早,心室肌复极未见明显异常;头颈部CTA:右椎A细小,远段未汇入基底A ,左大脑后A近段狭窄40%,由左侧后交通动脉代偿。 入院后:血常规、凝血、血生化、酶学、BNP正常。遥测监护5天,均为窦律,心率 39-112bpm,未见超过3s停搏及快速型心律失常出现,患者未再出现晕厥症状。
2
分类及临床表现
1.心脏抑制型 经刺激后出现心室停搏≥3秒。约占60%~80%左右。此型患者的晕厥发作是 由于反射性心脏收缩功能不全而致脑缺血。 2.单纯血压降低型 经刺激后出现收缩压降低≥50mmHg。约占5%~11%左右。此型晕厥以瘦长 型个体为主,晕厥发作是由于血压过低引起脑缺血。 3.混合型 经刺激后心脏抑制和血压降低均出现。一般心率减慢50%以上,收缩压降低 40mmHg以上作为标准。 4.原发性脑型 经刺激后尽管无明显的心率及血压变化,但患者出现晕厥或晕厥先兆的症状, 常极为短暂。一般因突然转动头部或衣领过紧而诱发。此型晕厥的发作机制 不明,可能为脑血管收缩而引起脑缺血的一种晕厥。
6
入院心电图
7
入院后第8天(25/10)晚,患者在院外拟解小便,突感头昏、黒曚,继 而出现意识丧失摔倒在地,后自行苏醒(期间意识丧失时间不详)返院。 予以遥测心电监护,并行头颅CT检查未见出血及骨折。 次日覃主任查房,测卧位、坐位及立位血压均为124/70mmHg左右,遂 行颈动脉窦按摩实验,按摩约2-3s后患者出现头昏症状,此时听诊心音 不能闻及,脉搏亦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