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归纳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总结(重点)超详细1、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C.道德水准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 B2、学分制是在选修课的基础上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起源于(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中国【答案】 A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 C4、教师能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能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做法是()。
A.操纵学生B.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D.监督学生【答案】 C5、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的是( )。
A.讲授法B.讨论法C.自学指导法D.演示法【答案】 C6、“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描述的是哪项大学教育原则( )。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答案】 C7、《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答案】 A8、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B.实验法C.经验总结法D.个案研究法【答案】 A9、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的筑波模式,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以及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的牛津模式,三种模式A.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B.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C.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D.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答案】 A10、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的是( )。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内容D.教育价值【答案】 B11、哪一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终身学习习惯()A.讨论法B.多媒体教学法C.指导自学法D.案例教学法【答案】 C12、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一、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基本原理等2.教育学派主要的教育学派和代表人物,如巴贝尔、杜威、爱因斯坦等3.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方法的分类与应用4.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主要任务等5.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主要的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认知理论等;学习的过程和模式,如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等二、中小学教育学科基础知识1.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大致框架和重大事件,如晚清教育变革、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新中国建立后的教育改革等2.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等;教育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如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改革方案等3.课程与教材改革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原则和方法;教材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宗旨4.教育评价与学生发展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的设计和实施5.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法等三、教育教学知识与教学能力1.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学科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如学科特点、学科目标、学科教材等;学科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模式的选择等2.教学设计与教学管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如教室管理、学生管理等3.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智慧教室、教育大数据等4.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职责;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如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和途径5.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学科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困难、课堂管理难题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个别辅导、课堂展示等四、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和评价1.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教师的职业素质,如教学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等3.教育教学评价与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评价能力;学生评价的方法和实施4.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和途径;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五、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能力1.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的困难和对策2.教师的学习能力与教育教学研究教师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3.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和应用4.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应用;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以上是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知识点梳理总结,每个考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重点关注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多做题多总结,希望每个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资格常考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常考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4. 学习理论5. 教育心理学6. 教育评价理论7. 教学原则8. 教育技术9. 教育管理与领导10. 教育制度二、教育法律法规1. 教师法律职责2. 教育法律体系3. 教育法律制度4. 教育法律守则5. 教育法律实践三、心理学1. 心理学基本概念2. 心理学发展史3. 心理学基本原理4. 心理学主要流派5. 心理学实践应用四、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的工具3. 教学设计步骤4. 教学设计实施5. 评价教学设计五、学科知识1. 各学科的基本知识2. 各学科的教学方法3. 各学科的教学设计4. 各学科的评价方法5. 各学科的教育发展六、教育实践1. 教学实践的目的2. 教学实践的步骤3. 教学实践的工具4. 教学实践的评价5. 教学实践的改进七、教育课程1. 教育课程的基本概念2. 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3. 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4. 教育课程的实施方法5. 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八、教育管理1. 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3. 教育管理的步骤4. 教育管理的实施5. 教育管理的评价教师资格考试是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教师招聘考试,作为考试的参加者,要想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在考试中展现出一定的教育水平和教师素质。
教师资格考试的知识点涉及到多个学科、教育理论、心理学、教学设计、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实践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科目,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理论、教学原则、教育技术等都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在教育学的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熟悉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其次,教师资格考试还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考试内容,教师是国家的一线执教者,必须要遵循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了解教师的法律职责,熟悉教育法律体系和制度,遵循教育法律守则,同时在教育法律实践中提高法律意识,做好依法教育。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点知识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点知识点整理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项考试。
通过这个考试,教师能够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下面将介绍一些重点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一、教育学原理1. 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包括:全面发展原理、因材施教原理、循序渐进原理、启发式教学原理、情感教育原理等。
考生需要重点掌握这些原理的内涵和相关应用。
2. 学生发展理论学生发展理论主要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等。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理论的关键观点和教学应用。
3. 教学设计原理教学设计原理包括:目标确定原理、知识结构原理、学习方法原理、评价原理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重点了解这些原理的内容和实际运用。
二、心理学基础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等。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理论的内涵和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2. 记忆与遗忘记忆与遗忘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心理现象,考生需要了解记忆的分类、记忆规律和记忆策略,以及遗忘的原因和减少遗忘的方法。
3. 学习困难与辅导学习困难与辅导是教学过程中常会遇到的问题,考生需要了解学习困难的分类和原因,以及提供相应的辅导策略和方法。
三、课程与教材知识1. 课程开发与设计课程开发与设计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等。
考生需要了解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际操作。
2. 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涉及到教材的种类、教材的评价和教材的使用方法等。
考生需要了解如何选择适合的教材,并能够合理运用教材进行教学。
3. 评价与考核评价与考核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考生需要了解评价与考核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评价工具进行教学评价。
四、教育法律法规1. 中小学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法涉及到学校管理、教师行为规范、学生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教师资格证的常见考点与重点
教师资格证的常见考点与重点一、考点一:教育法律法规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法律法规是一个常见的考点和重点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内容包括教育法、教育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教育管理条例等。
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师的职业行为、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学生权益保障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二、考点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另一个常见的考点和重点内容。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学习心理、发展心理、教育评价和辅导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考点三:教育学科知识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考点还包括教育学科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科教学方法等方面。
教师们需要熟练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四、考点四: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理论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教育教学理论包括教学原则、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等内容。
教师们需要了解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考点五:教育管理与评价教育管理与评价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点之一。
教育管理与评价包括教育管理原理、教育管理方法和教育评价理论等内容。
教师们需要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并且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
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常见考点和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教育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们需在备考中重点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通过对这些考点的深入了解,教师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能够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知识点归纳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次重要检验,对于想要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来说,拿到教师资格证是必不可少的。
在备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必考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供备考者参考。
一、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师必考的一个重点科目。
备考者需要了解学习者的心理发展规律、认知发展、情感发展、性格类型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实践经验。
此外,备考者还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例如教学设计、学生评价和教育咨询等。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备考者需要熟悉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相关政策,包括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
备考者还需要了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学校办学条件和师生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备考者需要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主要学派的思想。
备考者还需要了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四、教学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与评价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关键内容。
备考者需要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备考者还需要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掌握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运用。
五、基础教育课程备考者需要对基础教育课程有一定的了解。
包括主要学科的基本概念、重要内容和教学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备考者还需要了解课程改革和教育政策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影响,了解新课程标准和相关教材的研究与应用。
六、教育教学技术备考者需要了解教育教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包括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备考者还需要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教育软件的使用和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
七、学科教学知识备考者需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梳理总结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评估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备考者来说,了解考试的知识点和重点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对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一、思想政治理论知识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
3.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包括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等。
4.教育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
二、教育学知识1.教育学基本概念包括教育的定义、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基本特征等。
2.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记忆理论、动机理论、情感理论等。
3.教学原理与方法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4.教育评价与考试评价包括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考试评价的原则与方法等。
5.学生发展与学习困难包括学生认知发展、学生社会情感发展、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等。
三、课程与教学知识1.课程理论包括课程的基本理论、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新课程的特点与要求等。
2.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原则、教学过程的安排与组织等。
3.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包括教育资源的分类与利用、教学环境的组织与管理等。
4.评价与测评包括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原则、学生评价与自我评价等。
5.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等。
四、教育管理与教育法律法规知识1.教育管理理论包括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教育管理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等。
2.学校管理与教育领导包括学校管理的功能与任务、教育领导的基本要求与技能等。
3.教育行政管理与教师管理包括教育行政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教师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等。
4.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包括教育质量监控的目的与方法、教育评估的内容与方法等。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重点
《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一、单选1.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2.“七艺”指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中国六艺礼乐射御书树3.由于(自然科学诸学科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部分科学知识进入了大学教学。
4.高等教育的形式复杂化。
国际上出现了中等后教育和第三极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
5.从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6.高等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专业教育。
7.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8.(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9.(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间关系的核心。
10.在现代经济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间联系密切,(经济结构)已经成为确立高等教育结构和结构内部调整的基本依据。
11.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4%的投入,33%的经济增长贡献。
12.(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13.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智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
14.(发展科学智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
15.威斯康星大(校长范海思)是一所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思想服务社会16.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18世纪)。
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19世纪初德国大学)。
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19世纪末美国大学)。
二、多选1.高等教育出现了多样化,如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
2.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培养专门人才、科研发展科学、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
3.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4.直接为社会服务包括: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
三、判断1.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2.阿什比提出,人类教育史上发生过四次教育革命:第一次将教育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专门的机构;第二次将书写文字作为教育工具;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使教科书成为教学基本依据;第四次是光、电、磁等科技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等。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要点
总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科目的要点,帮助考生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复。
1. 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
-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目标
-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体系结构
2. 高等教育的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教育学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 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3. 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
- 高等教育的课程理论与设计原则
- 现代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
-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4. 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
-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模式
- 高等教育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
5. 高等教育的管理与领导
- 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模式
- 高等教育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只是对该科目的要点进行简单总结,具体的知识内容还需根据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希望本文档能为考生提供参考,祝您考试顺利!。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归纳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归纳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教育界非常重要的一项认证,它评估了一个教师在教学水平、教育理论和专业素养方面的能力。
通过参加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获得更多的教学机会和发展空间。
下面是对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知识的归纳。
一、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个重要考点。
教育心理学研究了人的学习和发展过程,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了个体在接受教育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变化。
常见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等。
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从婴幼儿期到成年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常见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和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
3.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
教师需要了解常用的教育评价方法和技巧,如测验评价、观察评价和课堂教学评价等。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另一个重要考点。
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有关教育行政管理、教育基本法律、教育改革政策和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等内容。
1. 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是对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活动。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如教育法、中小学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等。
2. 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基本法律是规定教育基本权益和义务的法律法规。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教育权益和义务,以及保护学生权益的法律法规,如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等。
3. 教育改革政策:教育改革政策是指教育部门制定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改革政策的重点内容和实施情况,如素质教育和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等。
三、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设计是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教师需要掌握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汇总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许多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朋友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以下是对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汇总。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本质特点明确了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如动物的本能活动、人类的无意识模仿等都不是教育。
2、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包括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社会发展功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功能。
3、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等;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教育能够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知识。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目的等;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如教育能够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民主等。
4、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规律。
教育要遵循这些规律,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1、课程的类型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照课程的实施要求,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照课程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三、教学1、教学的任务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等。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点梳理教师资格证笔试是教师招聘考试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笔试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提高考试成绩。
一、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资格证笔试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考生而言必须熟练掌握。
其中包括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相关法律法规的要点以及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深入理解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工作的规范和要求,有能力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笔试中的另一个重点考察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教学实践。
此外,还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在班级管理和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教师资格证笔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教育学的基本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教育学原理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理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应用这些原理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四、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资格证笔试还会考察考生对于所授学科的掌握程度和教学能力。
考生需要熟悉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理解学科的内涵、特点和教学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设计。
此外,还需要具备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能够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是教师资格证笔试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熟悉不同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教学评价的方法。
此外,还需要具备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六、教育评价与学生发展教育评价与学生发展是教师资格证笔试的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法和工具,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此外,还需要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发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能力。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知识归纳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知识归纳1、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B.实验法C.经验总结法D.个案研究法【答案】 A2、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开创高等教育新纪元是在()。
A.1810年B.1862年C.1898年D.1957年【答案】 A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
A.专业技术人员B.国家公务人员C.专业人员D.教学人员【答案】 C4、实行中央集权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最典型的国家是( )。
A.法国B.德国C.日本D.英国【答案】 A5、大学(university)的历史长达()。
A.大约一万年B.大约一千年C.大约五百年D.一百多年【答案】 B6、( )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
A.巴班斯基B.布卢姆C.泰勒D.施瓦布【答案】 A7、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阶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终身的B.有阶段的C.创新的D.以上全是【答案】 D8、个别教学制的不足之处是( )。
A.不利于因材施教B.教学效率较低C.学生的自主性不够D.学生的积极性不够【答案】 B9、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
A.学术性B.模糊性C.二元性D.复杂性【答案】 B10、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学习者、( )、教育开发职能和教育管理职能。
A.学习资源B.学习平台C.学习软件D.学习环境【答案】 A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A.确定重点难点B.选择教学方法C.设计教学过程D.教学反思【答案】 C12、开创研究生教育先河的大学是( )。
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B.威斯康星大学C.柏林大学D.京师大学堂【答案】 C13、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并深刻体现了学术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是( )。
A.美国模式B.欧洲大陆模式C.英国模式D.日本模式【答案】 B14、维持和巩固高校师生道德关系是靠( )。
教师资格证考点及重难点
教师资格证考点及重难点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许多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必须要经历的一道关卡。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下面将详细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点及重难点。
一、综合素质(一)职业理念这部分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教育观要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学生观要知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能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教师观则需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的转变。
(二)教育法律法规需要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了解学生的权利保护。
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条文。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这部分内容通常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查,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判断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规范。
(四)文化素养涵盖了科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虽然范围广泛,但多为常识性的内容。
(五)基本能力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中写作能力占比较大,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和论证能力。
这部分的重难点在于:教育法律法规条文众多,需要准确记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写作部分要求立意准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一)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涵盖了心理学的主要流派、认知发展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迁移等。
(三)教育研究方法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四)课程包括课程的类型、课程理论流派、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等。
(五)教学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是这部分的重点。
(六)德育德育的概念、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方法等需要重点掌握。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归纳
高等教育学重点1、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测验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统计分析法等。
2、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多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反思批判法、体悟总结法。
3、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自身固有的、较稳定的根本性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
高等教育既有属于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属于生产力的属性,还包括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上层建筑的成份。
高等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参照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简单地从一般教育本质的理解来推演是无法把握其本质属性的。
从根本上说,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理解分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历史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认识的差异性及其现实表现的复杂性、多样性。
4、高等教育有三大基本特征:性质任务上的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上的身心成熟性、劳动过程中的复杂精神性。
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于初等、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而高等学校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我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和要求。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四个要点:马克思主义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6、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涵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制定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
专才教育也叫专业教育,专才教育是以培养适应某一专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的教育,为人才走向社会之前提供一种职业资格,因此也有人认为专才教育就是以职业训练为目的的教育。
总之,专才教育是与职业的准备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通才教育也叫通识教育,关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一是从性质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这种通识教育已发展人的理性为终极目的;二是从目的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的教育;三是从内容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认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024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记
2024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记
以下是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些重点笔记,仅供参考:
1. 教育观:指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具体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等。
2. 教师观:指人们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职责、素质等方面的看法。
3. 学生观:指人们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权利、特点等方面的看法。
4. 课程观:指人们对课程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的理解。
5. 教学观:指人们对教学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理解。
6. 评价观:指人们对教育评价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评价目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理解。
7. 教师职业道德: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
8. 学科知识:指教师所任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9. 教育法律法规:指国家颁布的教育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重要依据。
10. 教育教学能力: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
以上只是简要列出了一些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可能涉及的重点内容,建议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系统学习和复习。
高校教师资格证四门考试重点
高等教育学考点总结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10题,每题1分)(书上的知识点,一目了然,例如,某一具体的教学原则来源于古代哪一个文献,4选一,例如,教学相长来自于()文献。
选项:A《论语》、B《大学》、C《中庸》、D《学记》)二、判断(10题,每题1分)(只需答勾或x,不要改错。
注意审题,例如,“就是”、“仅仅是”等极端的语句。
例如,学历,是在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
错,是在法定教育机构中的。
)三、简答(4题,每题8分)(简要回答,答出要点,需要解释性的拓展语句。
例如,备课的基本要求:三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还要加以解释。
)四、论述(2题,每题15分)五、案例(分析)题(1题,18分)(重点:教学论中的内容,有话说,围绕主题说)第一章不要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简史小点一: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P14小点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
(P15)小点三:大学要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P15)小点四:高等教育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P15)小点五: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P16)小点六: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P18)小点七: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文学、法学、医学、神学(P19)小点八:19世纪,洪堡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代”(P24)洪堡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
(P24)小点九:赠地学院:康乃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P29)威斯康辛思想:(P29)①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②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③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
与“洪堡时代”相比,多了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小点十: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性质与功能的学校,也是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
(单选)(P32)第三章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第一题:高等教育发展的政治基础(小题)(P44-48)第一,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教师资格证考题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题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任务2. 教育规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3. 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和内在联系4. 现代教育科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5.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个体差异理论及其教学应用3. 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4. 记忆、思维、情感和性格的教学应用5.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教学效果的关系三、课程与教学论1. 课程的概念、特点和功能2. 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原则3. 教学目标的分类、结构和特点4. 教学方法的基本分类和运用5. 教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四、教育法学1. 教育法学的概念和任务2. 教育的法律地位和作用3.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4. 中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和特点5. 教育管理的法律要求和实践五、教学设计与评价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原则3.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概念4. 教学评价的基本组成要素和方法5. 教学设计与评价的衔接和应用六、教育方法学1. 教育方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和教学形式4. 教学中的学生角色和学习方法5. 教学实践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七、教育技术学1.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3.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4.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 远程教育技术的原理和实践八、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伦理1.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指导原则3. 教师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评价4. 教育伦理的基本原则和内容5. 教育伦理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以上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注重掌握以上知识点,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命题规律,从而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高校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①基本定义: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就是在准备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涵盖教育教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师德师风等诸多方面。
比如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这个知识点就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内容。
②重要程度:在获取高校教师资格证这个大目标下,这些知识点就是敲门砖。
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点就没法通过考试,也就不能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就像你想进别人家屋子却没钥匙一样。
③前置知识:可能需要一些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打底,像对教育史多少有点了解就更好。
例如在学习现代教育理念的时候,如果知道古代教育和近代教育的一些特点,对比起来就更好理解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创新之处。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场景就是在今后的高校教学工作中。
比如说掌握了学生心理学知识点,就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当学生出现学习态度问题时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板块,每个板块又有许多小的知识点分支。
就像一棵大树,主干是几个大板块,树枝则是小的知识点。
②关联知识:教育学原理中的教学设计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就有关联,好的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理论的。
比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就可以多设计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环节。
③重难点分析:一般重难点集中在教育心理学里像学习动机、态度改变这些理论,这些知识点既抽象又需要深刻理解和应用。
关键的点在于理解这些心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④考点分析:从考试的角度看,教育法律法规的考点以记忆为主,会考查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教育心理学的考点更多是理解并应用,常以案例形式出题。
三、详细讲解【这里面多种类型混合所以综合讲解】①概念辨析:以教学方法为例,像讲授法就是教师以讲述、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它的核心要点就是教师主导知识传递。
教师资格证重难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重难点梳理对于想要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考取教师资格证是必经之路。
教师资格证考试涵盖了多个科目和知识点,掌握重难点对于备考至关重要。
接下来,就为大家梳理一下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些重难点。
一、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必考科目之一,主要考查考生的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1、职业理念这部分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教育观重点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施要求;学生观要牢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教师观则需明确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教师行为的转变。
2、教育法律法规需要熟悉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
了解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要理解每个规范的具体要求,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文化素养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包括历史、地理、科学、文学、艺术等。
需要平时多积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5、基本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写作能力。
其中,写作能力占比较大,要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能够清晰地表达观点。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对于小学和中学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重难点。
1、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都是常考的知识点。
要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以及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2、心理学基础知识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等是重点。
需要掌握各种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课程理论课程的类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要熟练掌握。
理解不同课程理论的观点和主张。
4、教学方法与策略常见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等,要了解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学重点1、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临床法、问卷法、测验法、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经验总结法、统计分析法等。
2、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多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反思批判法、体悟总结法。
3、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自身固有的、较稳定的根本性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特殊属性。
高等教育既有属于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属于生产力的属性,还包括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上层建筑的成份。
高等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高等教育的本质需要参照教育本质的认识,但简单地从一般教育本质的理解来推演是无法把握其本质属性的。
从根本上说,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理解分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历史发展中的高等教育认识的差异性及其现实表现的复杂性、多样性。
4、高等教育有三大基本特征:性质任务上的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上的身心成熟性、劳动过程中的复杂精神性。
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于初等、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而高等学校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我作为教育者的职责和要求。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包括四个要点:马克思主义给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6、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涵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制定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
专才教育也叫专业教育,专才教育是以培养适应某一专业领域需要的人才的教育,为人才走向社会之前提供一种职业资格,因此也有人认为专才教育就是以职业训练为目的的教育。
总之,专才教育是与职业的准备密切相关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通才教育也叫通识教育,关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一是从性质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这种通识教育已发展人的理性为终极目的;二是从目的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人和国家公民的教育;三是从内容上理解,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认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7、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①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②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③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④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8、高等学校职能体系及其相互关系:20世纪50年代之前,发展科学与服务社会还只是个别或少数国家大学的职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使得50年代后,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与培养人才共同构成了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
有学者提出了高等学校除了上述三大职能外,还应该具有引导社会前进、创造新职业以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职能。
综观高等学校职能的演进历程及其职能体系,其相互关系应该有如下基本认识:①高等学校的职能并非生来如此,一成不变的。
人才培养是最早产生的职能,随后分别孕育并产生了发展科学和直接服务社会的职能。
这三大职能是普遍公认的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高等学校职能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
②在高等学校职能的递进发展过程中,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或取代先前已经存在的职能,而是和原来的职能一道展现高等教育的功能。
③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具有综合交叉发生作用的辨证统一关系,在三大职能中,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职能,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服务社会的职能是前两个职能的派生,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学校不仅要通过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间接地为社会服务,而且要依其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多渠道地直接服务社会。
9、高等教育功能的使命定位:高等学校的三项基本功能并不是自大学产生之日就同时具有的,而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培养人才是18世纪以前高等学校的职能。
发展科学是19世纪初成为高等学校的新职能,直接服务社会则在19世纪末产生于现代高等学校。
随着高等教育在不同时期的使命不同,在三大功能之外,又有职能的新发展,如引导社会的职能,创造新职业的职能、国际合作的职能等。
10、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内容和要求,规定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要求。
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能力结构。
文化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科学基础和教育智慧;心理素质包括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品质;道德素质包括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团结协作;能力结构是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三个方面。
在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非常丰富。
教师角色所指的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和对教师的期望。
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特征主要有: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1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现状,创造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途径12、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现状:以教师为主导和中心,师生关系比较淡漠,师生关系有些异化。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关系理论包括:“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主导-主体论”与“双主体论”;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
我们认为,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只有一个,这就是不断产生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教师与学生的合二为一,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关联中的合作与协同。
教育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两面的统一,观念交流、思维互动与人格养成是这种统一的实质。
认识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主体的“一体两面”-教师为“教的一面”和学生为“学的一面”,具有重要意义,确立“一体两面”的教育主体观更是新时期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调动教育主体“一体两面”的积极性,一方面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应是教育主体两面-教师与学生,在自由、平等、宽容、激励等前提下的主体间的交往关系。
在由这种师生关系所创设的民主、平等、宽容的心理氛围中,师生共同研究、探讨问题、教学相长,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最终目标。
因此,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有:民主与平等,交流与理解,自由与宽容。
13、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高等学校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师生能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识有机统一的原则,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和开放化、交通话、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
这些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
14、了解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有“自上而下”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理论。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教学改革国际化趋向,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教学趋向个性化,教学管理活性化,倡导自主性学习,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必须遵循: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格平等意识;依法治教,促进教学规范化;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教学管理等策略。
15、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主要有教学服务、科研服务、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包括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和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16、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及美、日、法高等学校学制概况: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在于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须适应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主要有全日制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美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当前美国的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三级结构,即第一级为两年制初级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副学士学位;第二级为四年制综合大学和各种专业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第三级为研究院和高级专业教育,研究生可在不同的年限与水平上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日本高等学校学制概况:短期大学,其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或接受过12年普通教育者以及同等学力者,与本科大学一样,但学制2~3年不等,类似我国的大专;高等专门学校,以职业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5年,毕业后可插入大学3年级学习;本科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或接受过12年普通教育者以及同等学力者。
本科大学学制一般为4年,医学科为6年。
本科大学可设立研究院,对学术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教育和研究。
研究生的入学资格为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研究生院设有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
硕士课程一般为2年,博士课程一般为5年。
也有将博士课程分为前期2年(按硕士对待)和后期3年的。
法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法国高等教育在学校结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入学条件诸方面因施教机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
法国高等教育机构主要为大学、大学校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三大类,分为长期教育和短期教育两个序列。
大学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员班,均属短期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学制2~3年;大学为长期普通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学毕业文凭持有者可进入大学第一阶段学习,为期2年,成绩合格后就可获得普通高校学业证明或科学与技术高校毕业证明;第一阶段毕业证书持有者可进入第二阶段学习,为期2年,第三阶段意味着进一步深造,第二阶段以上的文凭是进入此阶段的必要条件,但各学校又有各自不同的入学考核;大学校属长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包括行政管理学校、工程师学校和高等商业学校等,是法国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成立的重点高校,培养目标是工程师、具有商务及其管理能力的企业领导人及其他各类专门人才。
考入大学后通常要经过3年的学习(有些大学校学制4年,国家应用科学学院则为5年)完成学业者获工程师文凭,再经过1.5~2年的学习,可获得技术研究文凭,这属于第三阶段文凭。
这类学校多数隶属国民教育部,另一些有其他部门和地方管辖,高等商业学校均属工商会领导。
17、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对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直接影响,学科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科、专业建设方略包括: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重视学术梯队建设;突破原有的学科建设组织形式;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有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课程管理。
课程建设的评价:过程、指标、原则等。
18、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