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基本知识 ppt课件
中国古典文献学(二)ppt
第二章 目录论
浙江义乌人朱一新等著名学者,从事目录学 研究。有关著作和群书目录大量刊行,若干 与目录学有关的版本学、校勘学和其它学科 也卓然兴起,使目录学研究呈现出空前的昌 盛景象。 但自宋迄清,可视为目录理论性的著作, 仅有宋代郑樵《通志· 校雠略》和清代章学诚 的《校雠通义》。从这两部理论著作也可以 看出,从宋代以来,不少学者认为目录
第二章 目录论
指之曰:‘此儿有目录之学。’”可知目录 作为专门学问,始于或早于北宋初年。宋代 是文献学史上极为繁荣的朝代,目录学工作 成绩十分显著,不仅出现著名官、私目录学 著作,而且还开展了目录学理论的研究,如 郑樵所撰的《通志· 校雠略》。元、明两代, 继续有所发展。而到了清代,目录学几乎成 为一时的“显学”,并涌现了如安徽歙县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状元金榜,江苏嘉定 人王鸣盛,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姚振宗,
第二章 目录论
刘向、班固之后,“目录”一词已为学术界 所接受。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的一般 规律的科学。任何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 由社会需要决定的,目录学也是如此。它是 对目录工作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随着 目录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我国目录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 古典目录学最早是从刘向、刘歆父子整理天
第二章 目录论
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 积如山,’又曰:‘《尚书》有青丝编目 录。”班固《汉书· 叙传》中亦云:“秦人是 灭,汉修其缺,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著 目录,略序鸿烈。述《艺文志》第十。”可 以知道,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开 目录研究之先河。《隋书· 经籍志》“经”部 载有“《三礼目录》一卷。郑玄撰。梁有陶 弘景注一卷。亡。”《新唐书· 艺文志》“史” 部下列“目录类十九家。二十二部,四百六 卷”。可知在
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PPT课件
对于因时间久远或不当保存而变形的文献载体, 应进行适当的还原处理,以恢复其原始形态。
05 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的数 字化与网络化
数字化:扫描、拍照、数据库建设等
扫描
01
通过高分辨率扫描仪将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格式,便于保存和
检索。
拍照
02
利用高清晰度相机对古籍进行拍摄,生成数字图像,适用于珍
贵文献的保护。
用于印刷书籍、报刊、杂志等。
特点
易于携带、阅读方便、易于传播 和保存。
03 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的特 点与价值
特点: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历史悠久
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拥有悠久的 历史,从甲骨文、简牍、帛书到 纸质书籍,历经数千年,承载着 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内容丰富
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包含了各个 领域的学术成果,如哲学、历史、 文学、艺术等,是中华文化传承 的重要载体。
06 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的应 用与发展
应用:学术研究、文化教育、艺术创作等
01
学术研究
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为学者提供珍贵的历
史文献和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探究历史文化内涵。
02 03
文化教育
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内 容。通过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培 养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古典文献学文献载体是指记录和 保存古典文献的物质载体,是古 典文献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02
文献载体的发展与演变,反映了 人类文明与科技的进步,对于古 典文献的保护、传承和研究具有 重要意义。
分类:甲骨、竹简、木牍、帛书、纸质文献等
甲骨
竹简
木牍
中国古典文献学文献与文献学.PPT
·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我國古代 ,無所謂文 獻學 ,而有從事於研究、整理歷史文獻的學者, 在過去稱為校讎學家 。所以…校讎學無異成了 文獻學的別名 。凡是有關整理、編纂、注釋古 典文獻的工作的工作者都由校讎學家担負起
來 。…使雜亂的資料條理化 ,系統化,古奧的 文字通俗化、明朗化 。並且進一步去粗取精, 去偽存真 ,條別源流 ,甄選得失…是文獻學基 本要求和任務 。」
因為文以載道才是經典性文章 ,不朽之
作。
2. 文獻學
· 「文獻學」一詞的發展演繹[1] ·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提出「文獻
學」 ,「明清之交各大師 ,大率重視史學 ,或 廣義的史學 , 即文獻學」 · 章學誠《文史通義》 易說「六經皆先王之政典」 · 鄭鶴聲、鄭鸜春《中國文獻學概要》 引《文獻 通考》「本編亦采其誼 ,結集翻譯編纂諸端, 謂之文;審訂講習刻印端,謂之獻 。叙而述之, 故曰文獻學 。」 · [1]清代乾嘉之際
思考﹕
· 為什麼要字載體的發明
· 棕櫚葉 印度 葉片 pattia ( 具多羅 ) · 泥板 巴比倫 · 紙草 埃及 · 蜡板 羅馬 · 羊皮 小亞細亞
參考書目﹕
· 陶敏主編 ,《中國古典文獻學教程》 ,湖南大學出版 社,2004。
· 梁啟超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北京:東方出版 社, 1996 。『民國學術經典文庫』系列。
· [1] 指小官。《漢書 藝文誌》「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 卷語 ,道聴途說者之所造也 。 」 …後因以稗官為小說的代稱。
文獻的結構
· 結構上 ,文獻必須具備三大要點 · (1) 物質載體 (2) 相應符號 (3) 知識信息
(4) 生命意義指引[1] · [1]這是編者補上, 古人對文章的期望,
古典文献的类型完整PPT
▪ 综合起来大致可以说:类书是割裂群书原文以为条目, 把它们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或以事分,或以字分, 或以韵分,以便检索或征引的资料性工具书。
16
33
第三十三页
▪ 《永乐大典》
▪ (明)解缙、 姚广孝等编。
22877卷,分 装11095册,目 录60卷,约
37000万字。
16
34
第三十四页
▪ 《古今图书集 成》
▪ [清]陈梦雷编。 800 册,1万卷。 16000万字。。 清代官修的最 大类书。
16
35
第三十五页
第四节 丛书
▪ 丛书的概念 ▪ 丛书,又称“丛刊”、“丛刻”、“汇刻
16
24
第二十四页
▪ 二、类书举要
▪ 《艺文类聚》
▪ 《艺文类聚》是唐欧阳询主编。此书分46部, 每部又列子目727,全书约百余万言。大量
保存 了自汉至隋的词章名篇。
16
25
第二十五页
▪ 《北堂书钞》
▪ (唐)虞世南撰。
160卷本。全书分
帝王、后妃、政术、 刑法、封爵、设官、 礼仪、艺文、乐、 武功、衣冠、仪饰、 服饰、舟、车、酒 食、天、岁时、地
诗文总集是晋人挚虞编的《文章流别集》。
▪ 关于此书,《隋书·经籍志》云:“总集
者,以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 日以滋广。晋代挚虞苦览者之劳倦,于是 采摘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 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是后,文 集总钞,作者继轨;属辞之士,以为覃奥, 而取则焉。”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件
老师课件1、什么是文献文献本义:孔子对“文献”释义《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什么是文:《礼记·礼运》:“言偃(子游)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
吾得《坤乾》焉。
《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
《夏时》《坤乾》文字资料为文·什么是献:《论语·子张》:“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哪里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献者,贤也。
文与献的关系·历史是发展的,孔子就是他的门生的“献”,而其言行被记录下来,成为《论语》,对后代的学者来说,又成了“文”。
因此,“文”和“献”又不是对立的,今天的文,来自于昔日的献,而今天的献又很可能将来的文。
(献,更准确来说,更应该是贤者、能人所说的话)·因此“文献”是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验证历史的依据,它可以是书,也可以是人,统称则为"文献"。
今天提"文献"这个词,一般偏重于"文",尤其偏重于古代的文。
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词向偏义词方向演化,但我们却不能不知道它本来的含义。
现代文献概念·国家标准局公布的文献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如:第一章载体类别文献:①甲骨文献;②金石文献;③简牍文献;④缣帛文献;⑤抄本文献;⑥雕版印刷文献,⑦活字印刷与现代技术印刷文献;⑧以现代技术为载体的文献,指摆脱纸为载体的非印刷型文献,即音像、微缩与机读文献·历史文献亦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历史文献,系指一切文献。
(图书馆藏书量,《理论与方法:历史学、社会科学及其他》如身体史、表演材料)狭义历史文献即历史学科史料文献,其中历史学记注与撰述的典籍是狭义历史文献的主题。
中国古典文献概说ppt
其四,藏书家之过。
私人藏书,源远流长。虽保存 古籍有功,然或秘不示人,一旦书 毁人亡,珍本秘籍便绝迹于世;或 子孙不肖,珍本秘籍沦为废纸,以 至于用以为爨、裱褙… …
古文献的材料
传说“三皇五帝”时已 有丰富的文献,“三皇”时 的文献称“三坟”,“五帝” 时的文献称“五典”。
考古资料证明,现存最早的 成系统的文献资料是甲骨文。
其三,自然灾害。
水、火、虫… …
水灾
隋炀帝聚书号称七十三万卷, 唐兴,运其书至长安,中途覆舟, 十不存二。 宋代藏书家刘韶美归蜀,三船 藏书一为滩石所败。
火灾
宋真宗年间,崇文院失火,秘 阁所存三万六千二百八十卷文献 尽毁。 南宋大藏书家叶梦得藏书逾十 万卷,终毁于大火。
火灾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南京文渊 阁藏书悉为灰烬。 清人钱谦益之绛云楼,马里赞 之道古楼,郑性之二老阁俱为大 火所吞。
十年文革亦为一场禁书运动。 仅苏州一地大约有二百多吨古 籍化为纸浆;北京通县造纸厂院 中堆放着十七垛三百立方米大书 堆,约两千万吨,大部分化为纸 浆,仅抢救出三万零四十吨。
其二,战乱。
前人所述的“十厄”, 主要是这前两种原因。
太平天国起义,几乎毁掉浙江 宁波天一阁藏书 之江浙三阁 ②。 ①和《四库全书》 ①范氏天一阁从明至清,藏书之多为天下之最。 ②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
一、《七略》分类法
西汉刘歆作《七略》(图书目录): 辑 略 概说 六艺略 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 儒、道、阴阳、法、墨、纵横、杂、农 诗赋略 赋、杂赋、诗歌 兵书略 权谋、形势、阴阳、技巧 数术略 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 方技略 医经、神仙
二、四部分类法
我国文献的基本分类法,起源于魏晋, 清代的《四库全书》是集大成者。
文献学第二章幻灯片
问题: 请谈谈目录学与校雠学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
一、书名
二、叙录(提要、解题)(重点) 三、类序(难点) 四、古代目录的体制(次重点)
一、书名
(一)书名著录事项(教材79)
(二)古书书名的产生方式(回忆古书体例的书名例)
(三)书名的作用 1.指示书的内容与体裁 如:《说文解字》、《种树书》、《元曲选》; 《十三经注疏》、《战国策校注》
(4)反映官名及居官所在地,如:《高常侍集》(左散骑常侍 高适) ;《剑南诗稿》(陆游)
(5)反映写作及出版时间,如:《元氏长庆集》(元稹 )
(四)同书异名与同名异书 杜信孚等编著《同名异书汇录》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二、叙录(提要、解题)
(一)叙录著录事项(教材80) (二)叙录“三体”——叙录体、传录体、辑录体
三、类序
2.小类之序
பைடு நூலகம்
如《汉志· 诸子略》阴阳家序:
“ 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 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又如《汉志· 诸子略》权谋家序: “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 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
3.目录书之序
书序作用一:论经籍的功用
如《隋志》书序: “ 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 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 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 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夫经籍也 者,先圣据龙图,握凤纪,南面以君天下者, 咸有史官,以纪言行。言则左史书之,动则右 史书之。故曰“君举必书”,惩劝斯在。…… 夫仁义礼智,所以治国也,方技数术,所以治 身也;诸子为经籍之鼓吹,文章乃政化之黼黻, 皆为治之具也。故列之于此志云。”
《古籍基础知识》PPT课件43页PPT
本、抄本。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 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 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8)在印制上能
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
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的刻本。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
本)》 (杨廷福、杨同甫编)、《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陈玉堂编著)
查职官:《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中国历代职官
别名大辞典》
查地名: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龢等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 查年代:《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中西回史
行款: 半叶九行十七字,小 字双行十七字。
四周双边,双对鱼尾, 版心下题:世綵堂囗 刋。
牌 记: 建 安 黄 氏 刻 梓。 置 于 目 录 末。
文獻通考三百四十 八卷 元馬端臨撰 明正德十一年至十 四年劉洪慎獨齋刻
本
牌記:皇明 己卯嵗眘獨 齋刋行
二、古籍的结构
书衣、书签、书芯、 书叶、书名叶、护叶 、 书脑、书脊、 书首 、书根 、书角
古籍基础知识
一、古籍版式 二、古籍的结构 三、古籍的内容 四、古籍的装帧 五、古籍的分类 六、古籍工具书 七、古籍的版本
一、古籍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 小题名、版框、界行、天头、地脚、行款、 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 读、插图等等
版式
例:元刻本《宋史》的版心、鱼尾、黑口、 大题、小题
集部 (12类)
楚辞 汉魏六朝别集 唐五代别集 宋别集 金别集 元别集 明别集 清别集 总集:丛编、通代、断代、地方艺文、家集 诗文评 词:丛编、别集、总集、词话、词谱、词韵 曲:诸宫调、杂剧、传奇、散曲、俗曲、弹词、宝卷、曲选、曲谱、曲律、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件
(3)写刻本
乾隆年写刻本<<塾课分类注释>>
(4)朱印本、蓝印本
清刻朱印本 语石
民 国 甲 子 ( 年 ) 建 德 周 氏 仿 宋 刻 蓝 印 本
1924
(5)朱墨本、套印本
清 木 刻 本 朱 墨 套 印 本
明 闵 绳 初 五 色 套 印 本 文 心 雕 龙
五色套印本画谱
嘉庆五色套印本梅谱
DunHuang ShiKu YiShu
石窟的开凿也趋于停止。在吐鲁番统治时期(公元 1516--1715年),莫高窟,尤其是窟内塑像,遭到了严 重的破坏。本世纪初,帝国主义者的巧取豪夺,使莫 高窟又一次遭受了浩劫。 按照开凿时间划分,十六国及北朝初期是洞窟的 开凿前期,保存至今的共有40窟,形制分为供僧人居 住、修禅的禅窟,带中方柱的塔庙式窟和方形平面的 佛堂式窟三种。窟顶前部为人字披,并画出木结构和 卷草形式;后部为平顶,也绘有木结构形式,并缀以 飞天等图纹;四壁绘有表现佛教题材的壁画。这一时 期的塑像,本尊以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为主,组合 一般是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罗汉、二菩萨,一
(6)插图本
目明 莲万 救历 母十 劝年 善 戏 文 刻 本 (1582) 新 编
清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武英殿聚珍版印本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
(7)两节版、三节版
西岳明 厢家弘 记刻治 本十 一 奇年 妙 全 相 注金 释台
(1498)
中国美术教育资源网
DUN
HUANG
XUE
窟。唐朝的洞窟多为正方覆斗状顶的殿堂式,后壁开 一大龛,深宏如厅堂,中置须弥坛,上设佛像。塑像 组群一般为一佛、二罗汉、二菩萨、二供养天、二天 王(天王足下蹋有小鬼)、二力士。佛居于中心位置, 女性成分明显,体态丰腴,面容慈祥,结跏趺座;头 梳螺髻,手作说法印或无畏印,身着土红色通肩式袈 裟,袒胸覆足,衣摺线条流畅优美,尤其是下摆摺纹 生动刻划出丝织袈裟的柔软光滑并透露出衣饰下的肌 体美,使塑像的内在与外涵得以完美统一,充分显现 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组群中的其他形象也
中国古代文献学(全套课件220P)
目录是治学的门径。 版本学涉及文献文本的考察和鉴别。 校勘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是取得正确文本的重要手段,是读书、治学
存真求是的先决条件。 内容考实是古代学研究中准确掌握、利用文献的前提。
海源阁
王献唐在《海源阁藏书之损失与善后处置》
中记载:“在土匪占据聊城时,日常以杨 氏书籍出售,购者随意予价,略不计较。 有时割裂包物煮饭,或带出作枕头使用。” “并闻杨氏宋本咸淳临安志八册,半箧为 土匪带入民家枕头;后以王冠军搜查正严, 恐遭连累,即将临安志火焚,并将书箧劈 碎煮饭。余前往勘查,仅见临安志二册, 书箧尚存。”
《礼记·礼运》:“言偃(子游)复问:‘夫子之极
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 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 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乾坤》焉。《乾坤》 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文献” :文章典籍,口头材料。
东汉郑玄注云:
“献,犹贤也。 我不以礼成之者, 以此二国之君, 文章贤才不足故 也。”
朱熹《论语集注》解释《八佾》这段话说:“杞,夏
之后。宋,殷之后。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贤 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 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 言也。”
献:贤人
孟子谓齐宣王曰:“所谓 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 也,有世臣之谓也。” 荀子:学莫便乎近其人。
清李桓《国朝耆献类征》 亦名《国朝耆献类征初 编》,是一部大型清代 人物传记资料汇编。
“文献” ,专指“典籍” 。 “献”即贤者的言行被记录下来。 “献”转变成“文”,而“献”字也慢慢失去其本义。
宋末元初的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一章PPT参考
其范围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 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分类和编目、文献 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文献的检索 等等。
2021/3/10
授课:XXX
28
•文献学研究的目的(作用)
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最少 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同时还要有对这些资料的不同版本的进行鉴定,确 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而且有能力对 原始文献作整理加工。
2021/3/10
授课:XXX
6
杞,国名,夏禹的后代,也就是夏朝的后裔 的封国。今在河南杞县。
宋,国名,殷商的后代,也就是商朝的后裔 的封国。今在河南商丘。
征,征验、证明之义。在《礼记·礼运》中记 载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 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 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
这样问题就来了,干什么都没有对证。最终 大家的意见就是这是一本伪书。最后河北人 民出版社登报道歉,收回所以已出售的书籍, 损失巨大。
2021/3/10
授课:XXX
34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1,先秦两汉古典文献学的主要成就。 古典文献学的历史几乎与文字的历史同样久远。 殷商中后期之甲骨文为现今所见之最早出土文献。 《尚书》、《周易》、《诗经》为最早之传世文献。 《国语·鲁语》:“昔正考夫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
古人著书无标点,读书人须断句、标点,此 乃阅读古籍所必备之入门学问。
2021/3/10
授课:XXX
25
古籍注释是为更好地阅读文献提供帮助,含 古注、今注和古注之今注。
现代以来,为普及文献而出现的文献翻译工 作,也逐渐成为文献学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典文献学(全套课件990P)
三、学习方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勤动手、广阅读、细考究
四、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华中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7 2、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 2008 3、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4、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本节内容
绪论
一、文献释义
二、古代文献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三、中国古代文献学发展概况 重点:“文献”的由来,“文献”
含义的演
变。 难点: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概况。
一、文献释义
(一)“文献”含义之演变 1、“文献”一词,现存最早见 于《论语· 八佾(yì )》 子曰:“夏礼,吾能言 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 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 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 矣。”
(三)中国古典文献学
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所开创、又为历代学者不 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 、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校点、翻译和流 通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我们所讲授的主要为古典文献学。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范围
目录、版本、校勘、(典藏)
辨伪、辑佚、标点、注释、翻译、检索、出
古文献整理的内容与方法
目录、版本、校勘、辑佚、辨伪、
标点、注译、检索利用
一、课程基本情况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选修课
总
学 时:32 (1-16周) 学 分 :2
一、课程基本情况
3、课程目的: 了解古代文献的基础知识(一般要求) 提高古代文献的阅读能力 掌握整理古代文献的基本方法 利用古代文献进行考据、研究
古典文献学基本知识 ppt课件
第二、发展:从复杂到简单,从 多类到“四分法”:
西晋荀勖《中经新簿》分为四部: 甲部:六艺、小学 乙部:古诸子、近世子家、兵书兵 家、数术 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
东晋李充《晋元帝书目》, 对调乙、丙的位置,四部格局确定。
《隋书·经籍志》: 经:易、书、诗、乐、春秋、孝经、 论语、纬书、小学。 史: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 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 传、地理、谱系、簿录 子:儒、道、法、名、墨、纵 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 五行、医方 集:楚辞、别集、总集
• 第三、衍:多余的文字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虽多虚词 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 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 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亦亏 乎?”
•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命太监夏忠到 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 住不可禁约封锢”。其中“只管”二字为 衍文,有本改为“仍”,更是错上加错。
线装:
护叶由 一张裹背改 为前后两张, 不包书背, 有四到六个 装订点。
3、版本的类型
第一、写本:又叫抄本。 包括手稿本、清稿本、抄稿本、影 抄本、抄本。
手稿本
第二、刻本:可据时代、地 域、出资者、刊刻先后、墨色、开版 大小、字体大小等来划分
第三、套印本:用两种或 两种以上颜色、经过多版次印刷 而成的版本。
• 《孔雀东南飞》“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四句为衍文,因 为有“共事二三年”句。实际上这几句原 是唐代诗人顾况《弃妇诗》(一作《弃妇 词》)中的四句,后被窜入古诗《孔雀东 南飞》中。
• 第四、倒:文字颠倒 • 《淮南子》中“家富良马”则为马良。
中国古典文献学 第六章 古典文献的辑佚 ppt课件
ppt课件
9
评判辑佚书优劣的标准: • 1、原书是否完备 • 2、佚文是否可靠 • 3、考订是否精审 • 4、出处是否注明 • 5、体例是否完善 • 6、原书的学术价值
ppt课件
10
二、辑佚工作的基本程序
• 1、确定范围 • 首先需要确定一部亡书是否值得从
事辑佚,如本身是一部无价值之书, 徒费精神。确定一部待辑的古籍之 后,应当知道现存佚文佚篇的范围。
ppt课件
4
• 三、文献亡佚的主要原因
• 1、人祸:文禁(如焚书坑儒、四库禁 毁)、战乱(八国联军、日本焚掠)
• 书厄:十厄* • 2、天灾:水灾、火焚。 • 3、自然淘汰:质量不高、价值不大、
流传不广。
ppt课件
5
• 五厄:《隋书·牛弘传》记载:隋文帝秘 书监牛弘曾上书建议广开献书之路,并列 举了书所遭受的五厄:一是秦始皇焚书; 二是王莽之乱,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 焚烬;三是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四是西晋 末年,刘(渊)石(勒)凭陵,京华覆灭, 朝章阙典,从而失坠。(包括八王之乱); 五是南朝梁武帝末年,“候景渡江,破灭 梁室,秘书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 内书史,宛然尚存”,“及周师入郢, (萧)绎(梁元帝)悉焚之于外城。”
ppt课件
1
• 辑佚:“辑”,搜集、编辑;“佚”,散佚。
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
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
之文字逐一搜辑、整理,按一定的方法原则
加工后编辑成册(篇),最大限度地恢复佚
书(佚文、佚诗)原貌的文献整理工作,或
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辑佚有广义、狭义
之分。狭义的辑佚单指辑佚书。广义的辑佚
ppt课件
11
• 2、准备工作 • 首先要判定辑佚的文献是否真佚。 • 其次是审订辑佚引用文献和参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经(附):经戒、饵服、房 中、符箓(均不列书目)
佛经(附):大乘经、小乘经、 杂经、杂疑经、大乘律、小乘律、 杂律、大乘论、小乘论、杂论、记 (共十五类)
《四库全书总目》是四分法集大成 的最后代表。: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 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 乐类、小学类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 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 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 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几个与文本版本相关的问题
•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自哪?
是何人所说? • 各种版本《红楼梦》内容都是一样的吗?
脂砚斋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红楼梦》 脂评本系统 程高本系统
以 《 水
不 同 版 本
浒之
传》 为例
间 的 差 别
1、1952年出版的《水浒》,71回 2、1954年出版的《水浒全传》,120回 3、1975年出版的《水浒传》,100回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 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2、目录的内容
书名、篇卷、时代、著者、提 要、大小序(《师说》)
3、目录学发展简史
第一、创始:汉代刘向刘歆父 子及其班子的“六分法”
《汉书》:“刘向司籍,九流 以别,爰著目录,略述鸿烈”。
《汉书·艺文志序》:歆于是总 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 略》,有《六艺略》,有《诸子 略》,有《诗赋略》,有《兵书 略》,有《术数略》,有《方技 略》。
4、现存官私目录学要籍 官修: 宋 王尧臣《崇文总目》(残本) 明 杨士奇《文渊阁书目》 清 于敏中《天禄琳琅书目》、彭元 瑞《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纪昀等《四 库全书总目》 民国 张允亮《故宫善本书目》 1949年后 《北京图书馆善本书 目》、《中国丛书综录》
1.成书背景
文字狱:庄廷鑨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文献”指原始记载、官府典 籍,也可引申为书籍,通常泛指具 有一定价值的文章和图书。
2、文献学
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 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3、古典文献学的传统类目
目录学 版本学 校雠学(校勘 学)
二、目录学
研究目录工 作形成和发展的 一般规律的科学。
1、目录学的价值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 榷》: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
李景梅
一、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1、了解文献的分类及阅读的基 本知识,知道怎么样找书。
2、换种思想看文学,文学可以 大不同。
二、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
第一讲 、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要
一、何谓文献?何谓文献学?中 国古典文献学的传统类目包括什么?
1、文献 《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 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 矣。” 朱熹《四书集注》:“文,典籍也, 献,贤也(贤人或贤人的言论)。”
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 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 类、艺术类、谱录类(器物、食谱、 草木鸟兽虫鱼)、杂家类(杂学、杂 考、杂说、杂品、杂篆、杂编)、类 书类、小说家类(杂事、异闻、琐 语)、释家类、道家类
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 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词集、 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
文本差别对读书治学的影响:
不同版本《红楼梦》为例:
脂评本系列: 程高本系列: 脂砚斋评语: 正文后文写到: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 玉会秦钟”:
焦大说到:“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 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 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 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 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 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 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年羹尧 : “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
2.《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
其来源有四:一、政府藏书(敕撰本、内府 本)。二、公私进呈的遗书(各省采进、私人 进献、通行本)。三、《永乐大典》中辑出的 书。四、临时编纂加入的书。共收书三千四百 五十七种,七万九千零七十卷,一部《四库全 书》装订三万《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 笑谈欲洒盈腔血” 。
• 《四库全书总目》及其学术评价
私藏
宋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宋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张之洞《书目答问》
三、版本学: 版本: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 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 同本子。版本过去大多指书籍的雕 版印本,后来含义扩大,包括影印 本、铅印本等。
第二、发展:从复杂到简单,从 多类到“四分法”:
西晋荀勖《中经新簿》分为四部: 甲部:六艺、小学 乙部:古诸子、近世子家、兵书兵 家、数术 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
东晋李充《晋元帝书目》, 对调乙、丙的位置,四部格局确定。
《隋书·经籍志》: 经:易、书、诗、乐、春秋、孝经、 论语、纬书、小学。 史: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 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 传、地理、谱系、簿录 子:儒、道、法、名、墨、纵 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 五行、医方 集:楚辞、别集、总集
朱贵
旱地忽律 旱地葱律 旱地葱
一、古文献不同版本之间,文本差别较 大
二、文本差别会影响我们阅读、理解作 品
三、读书治学,选择善本
1、文献的载体:
甲骨:龟甲和兽骨
金:青铜器 (礼器、乐器、日用器、兵器……)
石:碣、摩崖、碑
碣:圆顶 的石碑、高
大的岩石
摩崖:
将文字 直接刻 于山崖 的石上
碑:石上 刻着文字,作 为纪念物或 标记,也用以 刻文告。秦 代称刻石,汉 以后称碑。
“是醉人口中文法 ”
红刀子进去 白刀子出来
白刀子进去 红刀子出来
众小厮见他太撒野了,只得上来几个,揪翻捆 倒,拖往马圈里去。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 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 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 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 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众小厮听他说 出这些没天日的话来,唬的魂飞魄散,也不顾别 的了,便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 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