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 虚词

合集下载

近义词辨析(实词虚词)检测

近义词辨析(实词虚词)检测

线。根据语境,前者应用“界限”,后者应用“界线”。
11.交代/交待 李省长在 交待(交代) 完犯罪过程后,拉着他的手再三
交代 :“老张啊,记住我惨痛的教训吧,千万不能忘本
啊!”
【辨析】
交待是指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员说明,或指把
错误、罪行坦白出来;交代除有这些意思外,还有“嘱咐”
的意思。
考查 12.考查/考察 一位干部的政绩,不要只看上报的书面材料,还要 考察 到基层认真 ,当然更不能只是走马观花。
35.以至/乃至/以致 辨析:(1)以至:①连接两个或几个有时间先后、数量多少、
程度高低、范围大小等关系的词或短语,其关系是递进的, 一般在最后一项前,有“直到”“一直到”之意;②用在后 一分句开头,表示后一分句的情况是由于前一句的情况、程 度加深而形成的。
(2)乃至:甚至。
(3)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或说 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3)虽然:侧重于表让步,语气较重;表肯定,语气最轻。
例句:(1)发牢骚, 诚然 也不可少,然而纸上谈兵,终不免
书生之见。
(2)茶馆 固然 不大,不过生意还是兴隆的。
37.竟然/居然 辨析:(1)竟然:常用于主谓语之间。 (2)居然:也可用于主语前面,有时语气略重。 例句:(1)他没有料到尚炯 竟然 如此推崇李自成。
27. 不日 翌日 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 将启程,
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思路分析] “翌日”是指“第二天”;“不日”指“几天之内( 多指未来)”。此处用“不日”。
28. 权利 权力 中央财政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仅能使亿万学童享受真 正的义务教育的 ,也会减轻乡镇财政的负担。 [思路分析] 权利,公民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这里 偏重指所享受的权益;权力,是支配力量、强制力量, 与该句语境无关。

常见近义虚词辨析(高考复习资料):

常见近义虚词辨析(高考复习资料):

高考复习资料常见近义虚词辨析A【按照依照遵照】三者都是介词。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

B【本来原来】二者都是副词。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必然必定一定】三者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

“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而“必然”和“偶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偶尔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

“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

“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

【毕竟到底】“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终归。

“到底”表示经过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中表追究。

【不免未免】二者都是副词,都作状语,都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区别是:“不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

C【曾经已经】二者都是副词。

“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已经”强调动作行为的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常常往往经常】三者都是副词,表示多次、多数、不断发生。

区别是:“常常”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有“时常、不断”的意思,它既表示时间,又表示频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与“往往”互换,如“闹这类独立性的人,常常跟他们的个人第一主义分不开,他们在个人和党的关系问题上,往往是不正确的”。

“往往”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可以用来表现在一定条件或前提下将要出现的情况,如“我们有些同志理论上承认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就把这个基本观点忘掉了”。

近义词辨析之虚词用法

近义词辨析之虚词用法

虚词要点辨析1、虚词举要正确使用虚词是《考试大纲》“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点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考查以关联词、连词、副词、介词使用为主的虚词使用,侧重虚词的滥用、误用和搭配不当等问题,着眼点放在对虚词的表达作用(语法意义)的把握。

2、考点复习提示近年高考对虚词使用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关联词误用。

包括滥用、误用、搭配不当、位置不当等几种情况。

(2)介词误用。

包括滥用、漏用、误用、介宾不完整、介宾不搭配等几种情况。

(3)副词误用。

(4)代词使用不当。

对虚词的考查,表面考查的是“滥用、误用、搭配不当”等问题,实际考查的是对句意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虚词的复习除了了解虚词的运用常识之外,还必须抓住语境,搞清句子的逻辑关系,在深入把握语意上下功夫,在阅读感悟的深层次理解上下功夫。

虚词与实词不同。

实词的范围极大,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虚词相对来说数目较小,只要将常用的加以归纳,掌握它们的语法作用,一般即可正确使用。

下面介绍虚词辨析的一般方法和列举一些常见错误类型,希望同学们能重点学习把握。

(一)辨析虚词的一般方法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例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

”“诚然,你的意见是对的。

”2、从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

有些虚词作用看似差不多,但有细微差别,要注意辨析。

如同作介词的“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①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例如“小黄对我笑了笑”“我们对你完全信任”。

②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意味的,只能用“对”。

例如“他对工作很负责”“老师对我好极了”。

③“对”可用在助词前、副词前或后,例如“我们会对这件事做出安排的”“我们对这件事会作出安排的”。

“或者”和“还是”均表示选择。

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2

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2

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2基础试题2014-08-06 0512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2一、实词中近义词同音词辨析1.【辨正辨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2.【表扬表彰】表扬: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

表彰:表扬伟大功绩、壮烈事迹。

3.【补偿弥补】补偿:抵消(损失、消耗);补足(缺欠、差额)弥补:把不够的部分填足。

如:~缺陷4.【不齿不耻】不齿:不愿提到,表示鄙视,如:人所~不耻:不以为耻5.【不只不止】不只:表示递进的关联词,可换成“不仅”或“不但”不止:①不停②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如:~六十岁6.【不利不力】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7.【布置部署】布置:安排,陈列部署:安排布置(比较大的事)8.【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9.【草率轻率】草率:(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如:做事要认真负责,不能~从事。

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

10.【侧目刮目】侧目:形容畏惧又愤怒。

刮目:彻底改变眼光。

11.【颁布公布】颁布:一般用于法令、条律等,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如:~法令。

公布: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一般使用范围较广,如:~新宪法食堂的帐目每月~一次。

12.【包含包涵】包含:里面含有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13.【保障保证】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害。

如:~安全~权利。

保证:担保,担保做到。

14.【报复抱负】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抱负:远大的志向。

15.【抱怨报怨】抱怨:指因不满而埋怨。

如: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报怨指对所有怨恨的人做出反应,现在不常用,常见的似乎只有成语“以德报怨”。

@常见近义虚词辨析

@常见近义虚词辨析

常見近義虛詞辨析1、不必;未必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

(1)“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

(2)“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

例: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

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

2、曾经;已经;一经(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的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例: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

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

他参加工作一经三十多年了。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例: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这里了)。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

我曾经年轻过,曾经富有过,也曾经风光过。

(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4)“一经”表示一旦经过,下文说明就产生了相应的结果。

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壹3、差点儿【副】表示某种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着表示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

(1)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

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

例:差点儿【没】闹笑话(事实是没闹笑话)。

差点我【没】答错(事实是没答错)。

差点儿【没】摔倒(事实是没摔倒)。

(2)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有庆幸的意思。

动词用否定式。

例:差点儿没见着(事实是见着了)。

差点儿答不上来(事实是答上来了)。

差点没买到(事实是买到了)。

(3)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终于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

动词用肯定式,前面常用“就”。

例:差点儿就见着了(事实是没见着)。

差点儿考上重点班(事实是没考上)。

差点儿就买到了(事实是没买到)。

4、除非;只有连词,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

(1)“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

常见近义虚词辨析

常见近义虚词辨析

常见近义虚词辨析常见近义虚词辨析1、【再】【又】例1、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再)看了一阵。

(答案:又)[辨析]:“再”和“又”都是副词,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再”动作。

而“又”则表示已实现的动作或行为。

该句中“他”前面已“看了一阵”,表示“看了一阵”,表示前一动作的重复,所以选取“又”。

2、【从而】【进而】例2、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从而、进而益。

(答案:从而)[辨析]:二者都是连词,用来连接两个分句,“从而”用以引出下则表示在前一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行动,表示递进关系。

该句中的“忽视了集体和国家人”带来的结果,所以应选用“从而”。

3、【得以】【加以】例3: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加以)解决。

(答案:加以)[辨析]:“得以”是个助动词,有“(借比)可以”“可能”“可以”的意味,不能单用于否定的形式。

而“加以”作为动词,表示如何对待或处理前面所提到的事物。

该句中有否定词“不能”,无法与“得以”搭配。

而“不能脱离整体”去“解决”是对前面所提以”。

4、【一再】【再三】例4:中美关系(一再、再三)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答案:一再)[辨析]:二者都是副词,有时可以互换使用。

在表示人的主动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用“但在不是表示人的主动动作行为动词前面就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

该句中是“中美关系”,“动荡”也不是人所主动做出的某种行为动作,所以选取“一再”。

5、【稍微】【多少】例5:你比他只是(稍微、多少)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答案:稍微)[辨析]:二者都表示“数量不多,程度不深”,有时也可以互换使用。

区别:一方面“义的形容词或往大里说的形容词连用,“稍微”则不受这种限制;另一方面“稍微”能“只”连用,“多少”则不能。

该句中有限制范围副词“只”,而“多少”不能与之连6、【常常】【往往】例6:古往今来,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常常、往往)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

高考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

16.【制订 制定】 制订:创制拟定。如~汉语拼音 方案 制定:定出(法律、规章、计划等)~措施 17.【置疑 质疑】 置疑:怀疑,(一般用于否定) 如:不容~ 质疑:提出疑问。
二、虚词中近义词辨析
1.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 例:~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队长。 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 经验教训的事。例:~上次比赛场上各自为阵的教训,我 不赞成他当队长。 2.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的紧紧相接。 例:我先是一惊,~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以生的时不久。 例:~雨停了,我们又欣赏泰山。 3.屡次:多次,强调动作行为的次数。例:他~违反校规。 一再: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的重复。例:他~说不是他 的过错。
• 4.尽管:表让步转折,后一分句是前一分句的转折。 例:尽管路途这么远,他还是要去。 不管:表无定条件,引出的分句的内容是假设有的, 常与“怎么、多么、哪种、什么”等疑问代词以及“或、 还是”等选择性连词呼应。例:不管路途多么远,我都 坚持要去。 • 5.另外:表除了这之外,另提下文,例:我还要跟你谈 另外一件事情。 此外:除此之外。例:院子里种着两颗桂花树,此外 还有几颗梅花树。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 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 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 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 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 可……也不……
6.【处治 处置】 处治:处分;惩治。 处置:①处理 ②惩治。 7.【大事 大肆】 大事:大力从事。如:~渲染。 大肆: 无肆忌地(多指做坏事) 8.【国是 国事】 “国事”指国家大事,“国是”指国家大 计。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 定能用后者,如: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此处 不可用“国是”。 9.【矫正 校正】 矫正:[矫正 改正 纠正]“矫正”的对象 是某方面的。“改正”的对象是偏差或错误,“纠正”语 气比“改正”重,带强制意味。改正,纠正。如:~发音 ~错误 校正:校对订正。 10.【恳切 殷切】“恳切”指上下级,长幼及同志间的真诚 希望。“殷切”多指组织对成员,长辈对晚辈等。

近义词虚词辨析口诀

近义词虚词辨析口诀

近义词辨析口诀行动踪迹用行迹举动神色用形迹特集成刊为专辑某一内容集专集宽裕充足用富裕足够剩余用富余文字改动用窜改卑劣手段用篡改结存余额用结余节约剩余用节余精心喂养用哺养爱护教养用抚养喂养培养用哺育照料成长用抚育定时功用用时效实际效果用实效开阔通达用豁然迅速突然用霍然志向意愿用志愿自己愿意用自愿具体路程用里程经历过程用历程主观一定用决不严正坚决用绝不包括含有用包含宽容原谅用包涵远大志向用抱负反击别人用报复突然发作用暴发猛然破裂用爆发不忍舍弃用留恋不忍离去用流连价值增加用增值繁殖增生用增殖事物形态用形式现状趋势用形势中途停止用中止结束停止用终止暗中等待用伺机等待机会用俟机演变过程用衍化演变结果用演化强光耀眼用炫目眼花迷惑用眩目形状面目用原形事物类型用原型伤心苦恼用悲痛极度悲哀用悲恸用于抽象用树立物体垂直用竖立恳切希望用祈求向人讨取用乞求体会品尝用品味质量档次用品位突然中止用戛然嘹亮短促用嘎然模糊月暗用朦胧刚刚睡醒用朦胧艰苦尝尽用备受倍增加剧用倍受要求应该用需要一定要有用须要细致描写用刻画生造词语是刻划立即马上用即时赶上适合用及时嫌疑消释用涣然光彩一新用焕然装饰假扮用化装容貌美丽用化妆证据证人用人证查实证明用认证认识表面用肤浅空虚无基用浮浅用力阻止用遏止压制控制用遏制言行荒唐用放诞行为不正用放荡假造事实是捏造摹仿不真用伪造估计可能用大约大致不详用大概不求名利用淡泊感情不深用淡薄留传后代用留传事迹传播用流传道理道义用大义意思疏忽用大意正到好处用恰好正好凑巧用恰巧熟练掌握用熟习认识了解用熟悉认识特点用辨别说明真假用辩别默默无言用默然心不在意用漠然时空靠近用临近位置接近用邻近茂盛辽阔用莽莽无际不清用茫茫板子鞭打用鞭笞比喻抨击用鞭挞明白觉悟用省悟错变正确用醒悟赶走除掉用驱除疾病迷信用祛除约数推测用大抵主要方面用大体不能进行用妨碍此事有害用妨害安排陈列用布置安排布置用布署学识深广用渊博数多面宽用广博减少没有用消失抽象事物用消逝对下细听用倾听对上细听用聆听特地拜访用专诚专为某事用专程同意答应用允许容纳许可用容许案情调查用查访观察细看用察访集体习惯用风气好的行为用风尚开辟扩展用开拓打开创立用开辟失去效力用取消明令禁止用取缔超出规律用偶然间或有时用偶尔随便不慎用轻率粗糙敷衍用草率条理说出用陈述诉苦诉冤用陈诉推出未知用推测探索检查用推究投身社会用入世经历世事用涉世鉴定欣赏用鉴赏领略趣味用欣赏逐渐除去用消除一下除去用根除用尽心思用悉心用心细密用细心精细美观用精致精密细致用精细行动不决用迟疑内心不决用犹豫切身大事用终身事业一生用终生公开真相用声明郑重说明用申明高远空旷用廖廓宽广空间用辽阔冤屈难过用委屈曲折忍让用委曲慢慢变化用逐渐阶段变化用逐步具体大事用国事大计方针用国是徒然白白用枉然失意样子用惘然两方相连用沟通暗中勾结用勾通特征记号用标志风度美丽用标致法律治理用法治法律制度用法制意外损失用事故圆滑处事用世故欠缺不好用缺点不够完美用缺陷补足空缺用填补不够补足用弥补到处寻找用搜集聚集一起用收集适当调整用调剂适合要求用调节总共计算用合计审核计算用核计场合情景用场面事情状态用局面深刻思考用深思深度思考用沉思客观事物用物质具体财物用物资事物性质用界限边线分界用界线变化迅猛用急剧非常急速用急遽统辖率领用统率全军首领用统帅借故拒绝用推托推卸摆脱用推脱受阻不前用停滞不再进行用停止顾忌不说用隐讳含混不明用隐晦直截了当用简捷简明扼要用简洁到何时候用截至到期为止用截止本领能耐用功夫花了时间用工夫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沿袭采用用袭用经常使用用习用长期历年用长年一年四季用常年尝试办理用试行付诸执行用施行简单合同用合约和平条约用和约大政方针用制定具体条文用制订由此变彼用变换无序改变用变幻目前现在用现时客观情况用现实造成后果用以致延伸扩大用以至陈述意愿用反映引起反响用反应支配管辖用权力享受权益用权利超过限度用过度转入下段用过渡启发有悟用启示公开申明用启事学问程度用学力学习经历用学历违背触犯用违犯反向行动用违反衡量检查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行使权力用自治克制自己用自制总括一切用凡是所有事情用凡事报告来到用报到新闻宣传用报道为出主意用指使命人做事用支使本领能耐用功夫,时间时候用工夫;无序改变用变幻,由此变彼用变换;陈述意愿用反映,引起评论用反应;总括一切用凡是,所有事情用凡事;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客观情况用现实,目前现在用现时;由此造成用以致,延伸扩大用以至;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具体条文用制订,大政方针用制定;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具体财物用物资,客观事物用物质;支配管辖用权力,享受权益用权利;总加数量用总和,综合起来用总合;衡量检查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彼此响应用相应,互相衬托用相映;超过限度用过度,转入下段用过渡;付诸执行用施行,尝试办理用试行;边线分界用界线,事物性质用界限;独到见解用创见,创立建造用创建;和平条约用和约,简单合同用合约;非常急速用急遽,变化迅速用急剧;查实证明用认证,证人证据用人证;全军首领用统帅,统辖率领用统率;欢乐兴奋用欢欣,喜爱心情用欢心;马上立即用及时,到预定时用届时;部下属下用部属,安排布置用部署;启发有悟用启示,公开声明用启事;已得利润用赢利,谋求利润用营利;推卸摆脱用推脱,借故拒绝用推托;违背触犯用违犯,不遵纪律用违反;节约剩余用节余,结余存额用结余;不再进行用停止,受阻不前用停滞;报告来到用报到,新闻宣传用报道;爱护培养用抚育,精心喂养用哺育;含混不清用隐晦,顾忌不说用隐讳;恭敬送上用呈献,显露出来用呈现;简明扼要用简洁,直接了当用简捷;某时形势用时势,一个时代用时世;一定要做用须要,一定要有用需要;到期为止用截止,到何时候用截至;学习经历用学历,学习水平用学力;精神智慧用神智,知觉理智用神志;配合适当用协调,和谐统一用谐调;法律条文用法制,依法治国用法治;精微语言用微言, 隐晦批评用微词;想念思念用眷念;留恋不走用眷恋;反复强调用申明;公开表态用声明;同一比较用越发;不同比较用更加;专门技术用技能;技巧手艺用技艺;改变看法用刮目;畏惧害怕用侧目;考虑决定用裁决;法律判决用裁定;调查案情用查访;观察了解用察访;流行习惯用风气;高尚风气用风尚;人地相同用一起;时间相同用一齐;提出主张用建议;提出批评用意见;说人坏话用毁谤;无中生有用诽谤;有利作用用效力;速度成效用效率;主观忍耐用坚苦;客观环境用艰苦;内部含有用包含;请人原谅用包涵;互相衔接用联接;结在一起用联结;不公待遇用委屈;事情底细用委曲;不当谋取用牟取;设法取得用谋取;让其认识用引见;推荐别人用引荐;各方聚集用会聚;由少到多用汇聚;法令条例用颁布;公开发布用公布;无发言权用列席;参加会议用出席;一人一事用专集;某一内容用专辑;超出一般用突出;高于周围用凸出;移交嘱咐用交代;坦白罪行用交待;抽象事物用树立;具体事物用竖立;人事联系用结合;器具物品用接合;容纳不气用接受;收下接纳用接收;毫不动摇用坚忍;毫不间断用坚韧;由此及彼用启发;独立领悟用启示;零碎不整用片断;截取一段用片段;现实世界用尘世;世俗之事用尘事;审阅决定用审定;审阅修订用审订;不以为耻用不耻;不愿提及用不齿;小孩晚辈用抚养;平辈之间用扶养。

常见的近义实词与虚词辨析

常见的近义实词与虚词辨析

常见的近义实词与虚词辨析常见的近义实词与虚词辨析如下:一、近义实词示例1、中止和终止两者都有停止的意思。

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

终止,指结束。

如:刚做了一半就中止了。

因供货不及时,对方终止了合同。

2、以至和以致两者都有“直到”的意思。

以至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上面意思的延伸,二是表示上面意思的必然结果,侧重于程度加深,不限于不好的结果;以致与以至的后一个意思差不多,但多用于不好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如:一个区,一个县,一个省,以至全国。

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致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3、推托和推脱两者都有不肯承受的意思。

推托,是借故拒绝,后面是托词或拒绝的原因;推脱,只是推卸或推辞,使某事与己无关,常用于不利于己的责任、干系等。

如:推托有病不参加了。

推脱责任。

4、形迹和行迹两者都有行动的意思。

形迹,举止和神色,可指各种痕迹、迹象,意义较宽泛;行迹,行动的踪迹。

如: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形迹十分可疑。

这就是那个行迹不定而久未被抓的犯罪嫌疑人。

5、延用和沿用两者都有使用的意思。

延用,是推迟使用之意;沿用,是继续使用之意。

翻译如:病人的药品不能延用。

古代造酒的方法沿用至今。

二、近义虚词示例1、不管和尽管不管,表条件,所接内容可以表任指或选择;尽管,表示一种事实,所接内容不能表任指。

如:不管下不下雨,他都要去。

尽管下这么大的雨,他还是要去。

2、不只和不止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不止,表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有“不限于”之意。

如:他不只是优秀的科学家,而且是有名的音乐家。

他恐怕不止12岁。

3、从而和进而两者都是连词,都有进一步的意思。

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

如: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实施措施。

红岭中学近义词辨析方法:实词、虚词

红岭中学近义词辨析方法:实词、虚词
3、尽管最终规定尚未落纸成文 , 但从《征求意见稿》内容看来 , 仍有不 少疑点值得(商榷、商量、协商)。 三个词都有讨论希望征求大家的意见的意思,商榷是书面语,应用场 合比较正式,而且参与商榷的人往往具有权威性,商量比较口语化, 使用的场合比较随意,而且往往商量的事情和参与商量的人物都比较 小,协商这个词就介于两者之间,可以说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用协商这 个词来代替商量或商榷。 4、2012年3月15日,武汉科技馆与瑞士联邦政府科技文化中心邀请了 133名与爱因斯坦同(生日、诞辰)的寿星,参加 “爱因斯坦(生日、 诞辰)纪念暨记忆爱因斯坦音乐聚会”活动。
(三)体悟语境
词语的运用与语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词 语有其基本意义,但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又往往 有语境义,即产生的特写意义和临时意义。
(四)相异语素分析: “留同析异”,分析词语中相异语素的 意义差别,再搞清整个词语的区别。 比如“学历”与“学力”,都是偏正结 构的词,其中“学”是意义相同的部分,可 不予比辨析,而应对“历”和“力”进行比 较。“历”是指经历,即在哪些等级学校学 过,毕业还是肄业;“力”是指程度、能力、
近义词辨析方法:实词、虚词
近义词辨析一直都是高考语文考查的 一个重要知识点,在高考考查的能力层级 上为D级,它重在考查考生结合语境准确 选用词语的能力。由于汉语的词汇量十分 庞大,内容丰富多彩,且用法多变,考生 掌握起来有较大难度。 • 辨析近义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词义 (1)从词义的轻重不同的角度辨析。 比如:“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 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爱好”和“嗜好” 这组同义 词, “嗜好”是特别爱好(多指 不良的),程度上比“爱好”重些; (2)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的角度辨析。 如“局面”和“场面”,“局面”是指一个 时期内事物的状态,而“场面”是指具体的 场面,“局面”比“场面”的范围大;“事情” 与“事故”,“事情”的范围大,“事故”

常见近义虚词辨析

常见近义虚词辨析

常见近义虚词辨析【第一组】:1.必定必然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

例:我们必定胜利。

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

例:缺乏幻想的人,必然缺少创造力。

2.毕竟到底毕竟:表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

例: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到底:表经过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表追究。

例: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

3.曾经已经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例: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例: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

4.4. 从而进而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相当于“因此就”。

例:中国女排以三比二击败了日本队,从而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成绩。

进而:进一步。

例:先提出问题计划,进而提出实施措施。

5.除非除了除非:连词,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

例:除非你答应我的条件,我才告诉你。

除了:介词,表示不计算在内。

例:除了稍小一点以外,这套房间还不错。

6.给予给以给予:给,也作“给与”,例: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

给以:后面只涉及所给的事物,不涉及接受的人。

例:对优胜者,应该给以适当奖励。

7.偶尔偶然“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指“间或”“有时候”。

例:他常常写小说,偶尔也写写诗。

“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

例:在公园里偶然遇见老同学。

8.始终一直(1)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

(2)“一直”后的动词可以带时间词语,“始终”后的动词不能。

(3)“一直”可以指将来,“始终”不能。

例:我打算在这儿一直住下去。

9.往往常常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

例: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往往是事业心不强的人。

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

例:请你常常来。

10.固然虽然“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虽然”侧重于让步。

3、《近义虚词辨析》课件

3、《近义虚词辨析》课件

二、虚词运用的十大误区
4.滥用介词 遣词造句时,“滥用介词”指的是用了不该 用的介词后,使整个句子变为介宾短语,谓语 失去了应有的陈述对象,造成主语残缺。例如: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 起有关部门重视呢? 例句中的“对于”删除掉,主语可出现。
二、虚词运用的十大误区
5.混用介词 有些句子,介宾短语该用甲介词却用 了乙介词。这类句子要换用恰当的介词才 通顺。例如: 研究院决定把节约下来的外汇进口急 需的仪器。 例句中的“把”可改为“用”。
近义虚词辨析
与实词相比,近年高考命题对虚 词的考查有所淡化,一般不单独设题, 而是与实词结合考查,且占的比重小。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掌握一些辨析 虚词的方法:
一、辨析近义虚词的方法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 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 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 外,还可以作副词, 如: “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电影演员。” “诚然,你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二、虚词运用的十大误区
6.漏用介词 与滥用介词相反,有些句子因为缺少必要的 介词而使句子表意不明。只有补上相应的介词, 才会组成完整的介宾结构。 例如: 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 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 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例句中“由本土向„„为中心”的“向”字后 应加“以”,构成“以„„为”格式。
例句中的“反而”表示以某种行为或状况为前提,通 常应产生某种结果,但实际上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句中 “老张没有听从大家的劝告”,其结果必然是“继续干 他的傻事”。 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反”的结果,应删去“反而”。
二、虚词运用的十大误区
2.关联词搭配不当 使用关联词语时,是单用还是成对成套地配 合使用,都有一定的规则,违背了,就会造成 搭配不当。例如:

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

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

常见近义实词虚词辨析1.把戏/伎俩【口语化】他一眼就识破了这骗人的把戏。

2.颁布/公布【搭配】《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颁布多年了,但对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还很不如人意。

3.爆发/暴发【暴发:有两个意思。

第一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这一点不会与“爆发”混淆;第二指突然发作,多指自然具体的现象或事物突然发作,如洪水暴发。

爆发:作忽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大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忽然发作或发生。

另外,还可特指火山爆发。

】近年来,成都、南京、西安、武汉等许多大城市相继爆发报业大战,令广大读者大受其益。

4.卑劣/卑鄙【程度】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卑劣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5.必需/必须【“必须”是副词,不能修饰名词“燃料和原料”,“必需”多做形容词。

】煤炭和石油都是现代工业所必需的燃料和原料。

6.必需/必须【必须:表示事理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修饰名词,做定语。

】出发前个人要准备好生活必需品。

7.辨证/辩证/辨正【含义。

辨证:辨析考证。

辩证:形容看问题的眼光全面。

辨正:判断是非、正确错误】经专家多方辨证,这块石料就是有名的青田石中的鸡血石。

8.不齿/不耻【不齿:意为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图书市场上部分作品从内容、写作手法到包装、宣传都极力媚俗,为文学界乃至许多读者所不齿。

9.裁决/裁定【裁决强调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

裁定:斟酌决定其去取可否。

】上周,学校的校务委员会对这个问题作了最终的裁决。

10.抽象/概括【抽象: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概括: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推求: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探索(道理、意图等)。

】价值最初是在商品交换中抽象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11.出席/列席【出席:正式代表。

列席:非正式代表。

】李先生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发言。

12.锤炼/磨练【磨练: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锤炼:比喻经过刻苦钻研使艺术精湛、纯熟。

近义词辨析之虚词

近义词辨析之虚词

• 表递进:“不但…而且…、尚且…何况…”; • 表转折:“虽然…但是…、尽管…可是…”; • 表条件:“只要…就…、只有…才…、除 非…才…、无论…都…、不管…总是…”; • 表假设:“如果…那么…、即使…也…”; • 表因果:“因为…所以…、既然…就…”
二、常见的单独使用的关联词语
• • • • 表并列:同时 同样 表递进:并且 况且 进而 甚至 表转折:然而 却 只是 不过 表因果:因而 从而 因此
近义词辨析之虚词
虚词种类
• • • • 副词:都 只 再三 很 更 不 居然 介词:从 自 在 当 对 被 连词:和 与 但是 因为 只要 助词:结构助词——的 地 得 时间助词——了 着 过 语气助词——呢 吧 啊 叹词、拟声词
一、常用成套关联词语
• 表并列:不是 而是 是 不是 既 又 表选择:不是 就是 是 还是 与其 不如 宁可 也不
例如: • 表条件:不管路途遥远,他还 是坚持要去。 • 表转折:尽管路途很远,我还 是要去。
三、虚词的辨析角度
• ①辨错用误用:
• 例1.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 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 的利益。 • (从而 )
• 例2、在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可以 看出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 (从)
• ③辨词语漏用:(相近虚词连用)
• 参加这次邀请赛的(有)有“中国皇马” 之称山东鲁能队,有韩国水原三星队…… • 例1
•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 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 一样,(而且 )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 一根树枝。
• 例2、在中国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 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 秘书 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 成员国投票。 • 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 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 秘书处后, 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 投票。 • 注:当两个相近虚词连用,容易发生类 似情况

高考语文复习-辨析近义实词、虚词

高考语文复习-辨析近义实词、虚词

A.汇聚 笃信 保障 秉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凝聚
笃定
屏障
秉持
C.汇聚 笃定 保障 秉承
D.凝聚 笃信 屏障 秉承
“汇聚”,聚集,侧重于具体可见的事物;“凝聚”,可以指气体由稀变 浓或变成液体,也可以指抽象物体的聚集、积聚。句中修饰限制“地方”, 侧重于思想认识方面,应用“凝聚”。“笃信”,忠实地信仰;“笃定”, 既指做事有把握,也形容面对事情从容不迫,不慌不忙。句中搭配“推动 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行动”,指做事,应用“笃定”。“保障”,保护 (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或指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屏障”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含义。句中形容多样性保护 坚实如“屏障”,“屏障”也能搭配动词“筑牢”。“秉持”,主持,掌 握;“秉承”的意思是按命令或指示办事或处理问题。句中搭配的宾语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秉持”更合适。
准确辨析近义实词、虚词
(一)准确辨析近义实词 要掌握和运用好实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辨 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 加鲜明生动。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 就是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 辨析其差异。
[综合巩固]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美,是中国最靓丽的幸福底色。这些年来,我国坚持践 行生态文明理念,各地把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案头来抓,“共抓大 保护,不搞大开发”________地方发展共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风化人、 深入人心。
巨变的背后,是中国________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行动。加快立法步伐, 夯实生态多样性保护法治根基,50余部法律法规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实________。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中国________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 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15组近义虚词辨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15组近义虚词辨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15组近义虚词辨析1.对/对于/关于(1)她________孩子很严厉。

(2)________大家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领导是很重视的。

(3)________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辨析:(1)对:很多场合与“对于”用法相同;比“对于”动作性强,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对于:用法同“对”,表示引进对象,凡用“对于”的地方均可用“对”。

(3)关于:主要表关涉的范围。

“关于……”作状语,只能用于主语前;“对于……”作状语,主语前后均可。

答案:(1)对(2)对于(3)关于2.不免/未免(1)时间快到了,事情还没做完,心里________着急起来。

(2)这些手续,________规定得过于繁琐。

辨析:(1)不免:表示客观上免不了,难以避免。

(2)未免:表委婉的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

答案:(1)不免(2)未免3.以至/乃至/以致(1)来听课的有校内的学生,有助教、讲师________教授。

(2)他把课文念得非常熟,________有些地方都能背出来。

(3)这些产品的造型与结构十年、二十年________三十年不变样,太陈旧了。

(4)他的腿受了重伤,_________几个月都不能起床。

辨析:(1)以至:①连接两个或几个有时间先后、数量多少、程度高低、范围大小等关系的词或短语,其关系是递进的,一般在最后一项前,有“直到”“一直到”之意;②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后一分句的情况是由于前一句的情况、程度加深而形成的。

(2)乃至:甚至。

(3)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答案:(1)以至(2)以至(3)乃至(4)以致4.况且/何况(1)他的基础比较好,________对这门课又十分热爱,一定能学得好。

(2)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更________这么一点小事。

辨析:(1)况且:表示后面进一步申述或追加理由,表递进关系,用于陈述句。

(2)何况:也表递进关系,用于后一分句句首,前边可加“更、又”;前一分句常用“尚且、都”呼应,多带有反诘语气,也可用于陈述句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着重说明现有事实的因果关系,而不在推 论因果关系。 因而着重从现有的事实出发,推论出另外的事 实;或者从现有的道理出发,推论出别的道理。
尽管 我国面临着 7、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______ 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然而坚定地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容置疑. [不管/尽管] 尽管,连词,表示姑且承认这种事实,下文 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与 它呼应,反接上文。 不管,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 都不会改变,后边常有“都,也”等副词与它 呼应。 不管远不远都去。 8、据说国际上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已接近 不管 五百种,不过 ______不同意见分歧有多大,有 却 一点 ____是不争的事实,即文化有它的独立性。
有些人认为,许多社会经济问题都是市场 化改革惹的祸.其实, _____问题出在市场化, ____市场化改革不彻底、不完善.
不仅/并且 与其说/不如说
5、我们既然决定修建这项工程,因此得赶 快制定方案。
6、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 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 7、科学工作者需要开阔的心胸,就是和 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精 诚合作。 8、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 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 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香港近40个媒体记者对我省这次经贸合作 周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纷纷提问,______新闻 发布会整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辨析虚词常用方法
连词:一看搭配,二看位置,三看关系。 副词:看适用对象、范围、程度、语气等。 介词:一看是否多、缺,二看是否与宾语搭配。
12、这几条主干道,平时都经常堵车,不是很 何况 现在是“五一黄金周”七天长 畅通, ______ 假期间。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 况。
继而 明白 5、围观的人们先是愕然不知所云,____ 这是黑娃的即兴表演,一个个前仰后合,哗笑 起来。黑娃仿佛受了鼓励,表演得更卖力了。 继而与既而: [继而/既而] 两者都有在某一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意。 继而表示紧随着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有 “接着”的意思,是关联词,表示前后两件事 的发生紧紧相接,常常与“先是”,“始而”, “起初”等词语呼应; 既而用在句首或后一分句之前,表示上文 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不久,是时间副词,着 重表示前后两件事的发生时间相隔不久。
演员们曾阅读了大量资料,潜心观察人物并 刻意模仿, ______最后的表演让人信以为真. 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说话 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有直 到,直至,或甚至的意思,表示递进关系。
11、胡锦涛主席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关 于台湾问题的讲话发表以后,全世界的炎黄子 究竟 孙都注视着台海局势,进一步关注陈水扁____ 想干什么。 究竟:到底; 毕竟:终归。
3、2005年2月,朝鲜正式宣布拥有核武器,声 明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自卫,同时宣布无限期 中止 参加六方会谈。 ______
中止:做事中途停止; 终止:结束,停止。
4、日本文部科学省置亚洲人民的强烈抗议于不 最终 审定通过了由右翼团体“新历史教 顾, ______ 科书编委会”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 [最终/终于] 最终:最后,末了;
“何况”、“况且”、“而且”三个都是连 词,三者似乎都有表示递进的意思。要解答本 题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差别。 “何况”主要用法有二:一是相当于口语 中的“甭说、甭提”,两件事对比、映衬,用 浅的烘托深的,表示甲如此,乙更如此;二是 先举一层理由,然后进一步举一层理由,从说 话人来看,后一层更重要,更充分。 “况且”有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补充、 追加新的理由的意思。 “而且”主要用于表示后一成分比前一成 分进一层。
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进而建立了岗位 责任制。 我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从而大大提高了 工作效率
不论 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书,要是自己没 7 、 ______ 有读懂,就不应该借用别人的话来概括这篇文 即使 别人的话是对的。 章或这部书,_______
8、甲A联赛最后两轮的各场比赛,足协全部延聘 但 未必 是一个好办法,_____ 外国裁判员,尽管这______ 为了杜绝假球,也只能选此下策. 未尝,往往用在否定词前面; 未必,则仅仅表示强调 无论 9、“人有七情六欲”这固然不错,但 ______ 都____不应该折损祖国在心目中 物欲怎样膨胀, 的光芒和庄严。
6、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有关人士透露: “目前对苏丹红只能在调味品原材料中进行检 一旦 测, ______通过调味品加入到成熟的食品成品 中就很难检测出来.” [一经/一旦] 最大差别:一经后面必须直接跟动词。 对于 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就不能接收, 7、_____ ______ 将对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否则 时有 发生,说 8、去年以来,我国矿难事故_____ 明我国某些矿业生产单位安全作业还存在隐 患。 [时有/时常]
既不 2、要创造一个独特的你的形象,就应该_____ 也不 试图“引领”流行色,这 追随流行色,______ 样的生存态度是独一无二的承认自我、张扬自我 的生存态度。
3、这一段话,表明了宋代人欣赏诗注意的是 而 这也正是中 一联一句,并不重视全篇, ____ 晚唐人作诗的方法。 [ 而/而且]
4、酒泉原是一片沙漠,现已成为举世瞩目的 不仅 是一个绿洲,一个生态城 地方,它_______ 还是 中国太空飞行所需要的卫星发射 市, _______ 中心。
17、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 包括台湾同胞在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 衅,______是对台海地区______亚太地区的 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
也/乃至 更,表示程度上又加深了一层或数量上进一步 增加或减少; 也:表并列 和:连词,意为跟与与 乃至:甚至,表示更进一层。
“虽然”“固然”都表示转折关系,“虽然” 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固然”侧重于让步, 先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承认另一 事实。
16、中国的"吃"举世闻名,这_____表现在中 国的食物丰富,种类繁多,_____表现在烹制 方法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不只,不但,不仅的意思,连词,有递进的 意义; 不止,动词,表示继续不停或超出某个数目 或范围。
14、明正德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杨升庵在新都 桂湖"沿堤遍栽桂树",精心培植,兴建园林, 自此 名扬天下. 至此 桂湖____ 自此,从此地起或此时起; 至此,到这里、到这个时候或到这种地步。 15、台湾当局领导人决定终止“国统会”和 公然 _____挑衅一个中国的原则, “国统纲领”, 具有极大的冒险性、危险性和欺骗性。 公然,公开地,副词,毫无顾忌地; 公开,形容词,不加隐蔽的,面对大家的。
况且,表示进一步申述或增补理由,含“而且” 之意; 何况,表几项事物相比,后者尤甚,含“更不 用说”之意。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 簸,_____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井的 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 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此更加受到群众的欢 迎。 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
①“况且”表进一步申诉或追加的理由,一般单 独使用;
“而且”一般只表示意思再进一步,常与“不 但”、“不仅”搭配; “何况”一般表与上句有反差较大的对比关系, 可与上句中的“尚且”、“还”、“也”、 “却”搭配。②“况且”、“而且”表直陈语 气,“何况”表示反诘语气。 ③“何况”后面往往只限一个名词成分,“而 且”“况且”后面要有递进成分。答案应为D 项。
时有:偶尔有。不经常
9、尽管有些事情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 脱离了现实,财力不堪其负,弄得劳民伤财, 群众 不仅 没有受益, 反而 加重了负担。 非但 没有吓倒人们, 高致病性禽流感______ 反而 更加坚定了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_____ 不但 而且 单纯表递进。 非但 反而 表示反方向递进或出乎意料。
9、人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靠他人与社会,个 人的成功______靠自我的努力,____靠他人的 帮助和社会的支持。 [与其说,不如说]
填空题(二) 1、中国进一步放开电信行业是个不错的姿态, 几乎 但实际上却 ______ 没有任何一家外资企业对 此作出响应。 [简直/几乎] “几乎”表示相差很微小,与“简直”意思相 同,但后者比前者语气重,带有夸张性,且与 “任何”的强调重复。 2、人们常常把向孩子传授知识仅仅看作是教师 至少 是不全面的。 的工作,这是不正确的,_____ 至少,表示最低,最小的限度; [至少/甚至] 甚至,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句之前,表示强调后 面的情况。
区别如下:①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 于”。如:关于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如:对 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进行研究分析。兼有两 种情况的,பைடு நூலகம்以用“对于”也可用“关于”。 如:关于(对于)订立公约,大家都很赞成。② “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词 结构,可以单独作文章的题目。如:关于人生 观/关于杂文。用“对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只有 跟名词组成偏正词组,才能作题目。如:对于 百花齐放政策的认识。D句中应用“对于”, 因为是指出对象。
5、在天人和谐观影响下,中国传统体育追求人与 从而 产生了 自然的统一,反对人与自然对抗,_____ 相对封闭于其他体育体系的独特的中国传统体育, 如武术、养生、棋类、舞蹈等。[从而/进而] 从而,表示上文是原因、方法,下文是结 果、目的等; 进而,指继续往前或进一步。 因此 6、他学习一贯勤奋努力,基础扎实, _____ 去年考上全国重点大学。 [因而/因此]
1、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选用虚词
2、正确判断虚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 用是否恰当
辨析虚词常用方法
连词:一看搭配,二看位置,三看关系。 副词:看适用对象、范围、程度、语气等。 介词:一看是否多、缺,二看是否与宾语搭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