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烟墩南山铜镍矿成矿条件_周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论坛
浅谈烟墩南山铜镍矿成矿条件
周华王宣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通过1∶1万地质测量、1∶2千地质剖面测量、1:1万磁法测量、激电剖面测量工作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侵入岩的分布情况,在测区北部和南部发现较好的物探激电异常(高值点),是寻找铜镍矿的有利部位。
关键词:基性超基性岩;铜镍矿;物理特征;化学特征
1区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
1.1区域地质特征
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准噶尔-北天山地槽褶皱系,哈尔力克复背斜南缘,觉罗塔格晚古生代裂陷槽火山沉积建造。主要表现为由一系列平行大断裂组成深断裂带,沿断裂带形成的以黄山基性-超基性侵入杂岩体为中心的岩带与造山后期应力释放带来的引张作用有关,富含铜镍矿;黄山铜镍矿、土墩铜镍矿。
1.1.1地层。区域上地层有石炭系、第三系及第四系。
石炭系为区内出露的最老的地层,主要分布在图幅中南部,面积较大;第三系地层几乎分布在整个图幅,面积特大,呈带状、不规则条带状;第四系分布广泛,零星分布在整个图幅。
1.1.2岩浆岩。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分布广泛,主要以古生代岩浆岩为主。
1.1.3构造。区域内断裂及褶邹构造较为发育,断裂构造以干洞废墟-1088高点复式向斜为主,北面与骆驼圈子-梧桐窝子泉断陷相接,南面与翠岭-1404高点单斜相邻。区内褶邹构造由于受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态不完整,其总的形态及展布方向受区域性东西向主体构造控制,多为线状紧闭型褶邹,土墩铜镍矿床即处于干洞废墟-1088高点复式向斜的北端。
1.1.4脉岩。脉岩发育,基性脉岩-酸性脉岩均发育。
1.2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区域上为平静的磁场区,场值在0-100γ间变化,仅在局部形成NEE向剧烈变化磁场区,跳跃式变化强烈在100-500γ,个别达1000γ以上的峰值,异常出现明显的梯度和幅度变化,则多与深大断裂和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经地面检查第四系戈壁覆盖,这些异常的共同特点是曲线平缓开阔而规律,峰值不超过2000γ,该区以波动的升正磁场为主,在其内部或边缘出现一些形状不规则宽缓的局部异常;区域性升高正磁场可能覆盖的中酸性侵入岩体的反映,根据相邻地区的规律,区域上的负磁场可能是深变质岩系的反映。
1.3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新疆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在哈密地区进行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1∶20万分幅为K-46-X VII烟墩幅)在区域圈出Hs-20、29、35三个异常,异常分布在区域的中、西南部,特征元素为Cu、Co、Ni、Fe、P、Au,三个异常处在塔里木板块觉罗塔格岛孤带黄山向斜柬,康古尔断裂F17与干墩断裂F18之间的下石灰统干墩群和中石灰统梧桐窝子群分布区。其中Hs-35异常特征元素为Cu、Cr、Ni、Zn、Co,该异常分布在区域的西南部,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Y42b)、硅质岩、安山凝灰岩,后者见有强烈的蚀变,如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且有闪长玢岩脉分布。在区域内可能形成的矿种为Cu、Co、Ni、Zn、M o、Au、Ag。
1.4区域矿产分布
区域内金属矿产主要为铜、镍、钴、铁、铅,但以铜、镍、为主,而铜镍矿床则产于觉罗塔格铜镍成矿带的黄山基性-超基性杂岩体成群出露地段,如黄山东岩体、黄山岩体、香山岩体等均已发现大中型铜镍矿床。铜镍矿分布在黄山、黄山东、香山、土墩岩体内,其次有铜钼矿(三岔口),金(金山金矿);非金属矿产为水晶,石墨;盐类矿产为食盐、芒硝;建筑材料为花岗岩等。
2工作区的地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2.1工作区地质特征
2.1.1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中-上石炭统、第三系、第四系。
2.1.2构造。由于工作区受区域近东西向大断裂影响,区内次一级断裂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北西向。在长期的地质历史中,频繁遭受构造应力作用,因此,岩体与围岩均发生相当强烈的破碎,在岩体边缘辉长岩与围岩的接触带,劈理发育,岩时破碎剧烈。
2.1.3侵入岩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以石炭纪中世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分布在测区的西北部,多呈岩株状产出,其次是二叠纪钾长花岗岩,另外在测区中部分布有石炭纪辉长岩。岩脉主要为石英脉,分布在测区的西北部、东南部;走向呈北西、北东向,长几米-几十米,宽0.5-2米,石英脉两侧岩石较破碎,具有硅化、褐铁矿化。
2.1.4矿化及蚀变。本区出现的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a.硅化:分布普遍,侵入岩、地层及构造破碎带内均可见到,大部分呈弥漫状和细脉状穿切花岗岩及砂岩、石英片岩中。b.绿泥石化:分布普遍,岩石中(硅质岩、石英片岩为主)均有分布,而且蚀变强度大,主要为面状蚀变。c.绿帘石化:为本区常见蚀变矿物,主要分布于硅质岩中,往往与绿泥石、碳酸盐相伴产出,既有面状蚀变又有线状蚀变。d.碳酸盐化:区内广泛分布,在地表均可连续见到,往往与绿泥石、绿帘石组成细网脉产出。属晚期热液蚀变。e.褐铁矿化:分布在石英脉及花岗岩砂岩、石英片岩的裂隙面上。
2.2工作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
工作区地貌类型主要为低山区,丘陵地形,相对高差不大,天然露头较少,植被不发育。区内水系较发育,沟谷开阔平坦,由于各种风化作用改变了元素的存在形式,在搬运过程中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元素迁移或富集,通常物理风化作用在本区起主导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为辅助作用。
2.3工作区地球物理特征
2.3.1电法特征。工作区的视电阻率大部分在50-200欧姆之间,电阻率值变化较为平稳。从不同深度的瞬变电磁RM F平面图看,工作区整体电磁性变化较为平稳,只有在工区的西北部及东南部有较为连续的异常显示,地质体下延也有一定的深度。北部的瞬变电磁异常较为宽大,从7道至42道的感应电动势异常看,从地表向下,异常一直较为连续,说明异常地质体向下有一定的延伸,下延深度超过400米,异常强度较大,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桶状异常。
东南部的异常在浅地表还较弱,但随着深度的加大,异常的强度反而越强了,说明在深部存在有引起瞬变电磁异常的地质体。考虑到瞬变电磁异常对于块状硫化物有着较好的反映,在本区的瞬变电磁异常应请注意寻找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铜镍多金属矿床。
2.3.2磁法特征。1:1万磁法测量显示本测区磁异常强度ΔT均在100nT以上,在磁异常强度ΔT等值线为400nT以上主要有二个较大的异常带,从异常体分布来看,为东北走向,方位约70°2号异常呈条带状,向东北延伸,虽异常强度相对1号异常较弱,但整个异常体连续性较好,有较好的异常浓集中心。
2.3.3激电剖面。本次对该区进行5条激电剖面测量,发现3处高极化率异常,分别处于510-530线的200-240号测点和260-300号测点分布范围内,以及535-550线220-250号测点范围内,极化率大于5%,基本与高磁异常相对应。
综上所述,工作区覆盖面积较大,开展物探工作是本区最有效的工作手段,通过工作取得了大量深部物探异常信息,结合地质条件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对寻找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铜镍矿床具有较大的潜力。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