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客家民俗
连城县罗坊镇“走古事”
![连城县罗坊镇“走古事”](https://img.taocdn.com/s3/m/d693e9f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42.png)
连城县罗坊镇“⾛古事”⼀、“⾛古事”连城县罗坊镇 流⾏于福建龙岩连城县罗坊镇的“⾛古事”,是客家⼈每年正⽉⼗五举办的⼤型民俗竞技活动,被誉为“⼭区的狂欢节”。
据传在明朝,罗坊镇常闹旱、涝两灾,当地百姓把流传北⽅的“⾛古事”移植罗坊,以祈求风调⾬顺、国泰民安。
罗坊⾛古事福建连城县的罗坊乡,每年元宵节都会举⾏著名的民俗活动“⾛古事”。
这⼀天,罗坊乡万⼈空巷,疯狂程度犹如西班⽛⽃⽜。
⼀年度的元宵盛会“⾛古事”,是⼀项在欢娱中取乐,在竞赛中健⾝,另有风味的全民性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流⾏于福建连城罗坊等客家⼈居住地。
1“⾛古事”的来历 据传,昔⽇连城罗坊常闹旱涝两灾,当地举⼈把流传于湖南的“⾛古事”移植乡梓,以祈风调⾬顺,国泰民安,兼兴元宵民间娱乐活动,⾃此流传延续⾄今。
2七棚古事 七棚古事,乡村⾥的每个房族出⼀棚。
他们须先在⼴场上奔跑,左三圈右三圈。
现场⼈⼭⼈海。
“⾛古事”,出七棚(棚,为扮演古事的⼀个轿台),挑选体壮胆⼤的⼗岁男童两名,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着戏袍,⼀名扮领先的天官主⾓,⼀名扮护官的武将。
天官直⽴在⼀条铁杆上,腰⾝⽤铁圈固定,武将坐⽴在轿台上,成两个层次。
轿台由⽊柱镶成⽅形框架,四周饰上精美的画屏,两根轿杆,每棚约四百余⽄,须⽤⼆⼗⼈抬。
村民把三太祖菩萨轿、花蓬、彩旗置放在⼴场中⼼。
虔诚的妇⼈们在此烧⾹祷拜,以祈四季平安,风调⾬顺。
3“⾛古事”的步骤 正⽉⼗五⽇正中午,“古事”列队从云龙桥下河床,⿎乐队先泼⽔透湿,然后响三铳,“古事”棚蜂拥下⽔,逆⽔⽽⾛,竞争激烈。
此时,河两岸、桥上下挤满了⼈,场⾯⼗分壮观。
除天官⼀棚不能超越外,后棚苦能超过前棚,则视为吉利,于是抬夫拼⼒⽽为,不顾天赛⽔深,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绪异常⾼昂,为⾛“古事”之⾼潮,抵终点河边⽅台⽽⽌,⾄此,⾛“古事”结束。
本⼈参加福建佳能俱乐部织的采风活动,主要拍,七棚在庙前集结场⾯和“古亊”棚蜂拥下⽔场⾯!奉上。
连城四堡--客家文化与民俗的双料明珠
![连城四堡--客家文化与民俗的双料明珠](https://img.taocdn.com/s3/m/566b1c1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d.png)
连城四堡--客家文化与民俗的双料明珠
江卫红;张仙玉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14(000)022
【摘要】四堡乡位于连城县最北部,地处客家聚居地连城、长汀、清流、宁化的
交界处,是客家祖地之一,据马氏、邹氏族谱记载,四堡的先民,本是自唐末、宋代从中原南迁福建汀州四堡的客家人,拥有客家风俗习惯。
四堡又是我国明清时期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凭借辉煌的文化之功,跻身历史文化名乡之列,遍布马屋、雾阁的书坊建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
【总页数】2页(P106-106,107)
【作者】江卫红;张仙玉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博物馆,福建连城 364000;福建省连城县博物馆,福
建连城 3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连城四堡坊刻起源初探 [J], 王珊珊;李英
2.客家文化:四堡雕版印刷基地生成的基础条件 [J], 吴福文
3.福建连城民俗“走古事”的客家文化内涵分析 [J], 雷聪
4.雕版书香飘万里——连城四堡价值连城 [J], 李贞刚;邹定斌;等
5.福建连城四堡客家锡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问题探析 [J], 张仙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城四堡——客家文化与民俗的双料明珠
![连城四堡——客家文化与民俗的双料明珠](https://img.taocdn.com/s3/m/3166870e650e52ea55189833.png)
四堡邹氏始祖邹应龙是南宋状元 、 枢密 院参知政事 。他一生清正廉 明,勤政爱 民, 为一代名宦 ;马驯、邹学圣二人既是 政绩卓 越的名臣 , 又是 四堡雕版印刷业最早 的传人 者; 被称 为布衣学者 的邹圣脉著书甚丰 , 有 诗 、文、词 、赋 ,有笺注古籍和评 点名家巨 制 ,并 以增补 《 幼学琼林 》3 4 3条的伟绩 留 名书史 ,至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书库 尚存他 的 《 书经备 旨》 、 《 易经备 旨》 、《 书画 同珍 》 、 《 绘像妥注 》及 《 寄傲 山房塾课新增 幼学琼林 》等著作 ;邹经是清代抗击海寇 、 保卫海疆 的著名将领 ,一生 功勋卓著 ;马骧
颂。
的马屋,大约有一半村民的房屋是印书作
坊。 四堡所出书籍种类繁多 ,有启蒙读物 , 如《 三字经 》 、 《 千家诗 》 、 《 增广 贤文 》等 ; 有举子应试的工具 书 《 行文 资典 》 、 《 考 卷问 珍 》等 ; 有经史子集 ,如 《 论语 》 、 《 孟 子》 、 《 大学 》 、 《 中庸 》 等 ;有小说戏剧 , 如《 红 楼梦 》 、 《 三 国演义 》 、 《 金瓶梅 》 、 《 西厢记 》 等; 还有 日常应用 , 如《 人家日 用 《 珠算 》 、 《 康熙字典 》 等 ;也有医学药鉴 ,如 《 保赤 指南车 》 、 《 神农本草 》 等; 以及堪舆 、 星算 、 占卜 等书籍 , 几乎榱括了历代经典 著作 和民 间流行的畅销实用 等书籍 ,据统计有 9大类 1 0 0 0 余 种。 发扬 着客家 人特 别能创 业传 统 的 四堡 族商 、 书商创造了 “ 垄断江南 , 发版半 天下” 的奇观 ,把书籍销往江南 1 3省 1 5 0多个 县 市, 并远销海外南洋诸国 , 从另一个意 义上 说, 他们是 文明的使者 ,不但传播 “ 忠孝仁 爱 、礼义廉耻 ”等儒家思想 , 也传播天 文历 法 、医学 、文学等华夏文化 , 为造 就一代 代 中华优秀儿女出力 ,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贡
客家民俗
![客家民俗](https://img.taocdn.com/s3/m/cfc6d5050740be1e650e9aca.png)
客家民俗你了解吗?
这 是 什 么
叩 娘
迎 亲
叩娘
女孩出嫁前一两个月,父母提上酒肉,领着女儿, 来到认作叩娘的女人家。快到门口时,父母便对 着屋内长声迢迢地说上些叩拜的话,话题大致是 “一拜某某为叩娘,前生你是我好亲娘;二拜某 某为叩娘,今生为我好亲娘;三拜某某为叩娘, 三生三世我的娘……”父母说一句,女儿跟一句, 随着叩拜还得一跪一拜,直跪到认作叩娘的女人 出来把女儿扶起,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
频繁的迁徙中创造的绚丽多姿的文化、独特 的风情风貌源远流长。她不仅保留了古老汉 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还吸收了畲、瑶 等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从而使客家民俗文 化千情万种、云蒸霞蔚、独具特色.成为汉 民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 赣南客家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民俗 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而它又以其古朴和 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著名 的有元宵盛会走故事、游大龙、客家娶亲、 春节、祭龙舟、客家民歌。
在客家民俗文化活动 中,奇特而壮观者— —连城姑田镇正月十 。 五日的“游大龙
“游大龙”是起于明朝一种深受客家人喜爱的民俗活动。按当地习俗,每年农 历正月十五日,定为大龙出游的日子。这天,当地客家人以村为单位,进行舞 龙活动。每年“游大龙”者都由同一姓氏家族人联袂进行,一年一姓氏轮流 举办。被选中“游大龙”的姓氏家族,先抽签决定由谁家来制作龙头,抽到户 是荣耀的象征,这家人必须制作出高2米,长7米,直径80公分的龙头,龙 口大张,含一直径70公分的大红龙珠,以显示大龙吞云吐雾、威震山河气势。 其余同族每家至少须制作一节竹编纸糊龙身,龙身一般高2.4米,长四米, 游龙则是由一节节龙身相结组成,姓氏大,龙则长,姓氏小,龙则相对短。
元宵盛会走古事
元宵盛会“走古事”,流 行于连城的罗坊、北团的 溪尾、下江坊、城郊隔川 等地。尤以罗坊蔚为壮观。 “走古事”,出七棚(棚者, 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 挑选体壮胆大的十岁男童 两人,按戏曲装扮,化妆脸 谱,身着戏袍。据传,昔日 常闹旱、涝,当地清举人 把流传于湖南的“走古事” 移传乡梓,以祈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兼兴元宵民间 娱乐活动,自此流传延续 至今。
福建连城客家美食分解
![福建连城客家美食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0e5380d7375a417866f8ff1.png)
" " " "
• 米桃,连城话叫“桃子”亦可称为客 家饺子,是连城城乡群众逢年过节必 制的传统名食,分为两种经典馅料, 一种是肉馅,辅以葱,香菇,虾米等 香料,另一种是芋子馅,辅以虾米香 葱,喜欢辣味的可以再馅料加上一点 辣椒,实乃美味至极~
•
“捆粄”亦称米粉粄、卷粄, 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 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 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 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 具特色。连城南部地区,几乎 家家会做,人人爱吃,街头小 吃摊上也时有出售。 “捆粄” 所用原料为粳米或杂交稻米, 淘尽泡发后磨成米浆。将打制 好的米浆舀入铜盘中,在滚水 锅中即刻就可烫熟,将瘦猪肉 切丝、韭菜切段、加绿豆芽炒 成馅,以米粉皮包馅制成春卷 样,即可食用。
福建连城客家小吃
连城客家人把中原的饮食文化和迁入地 的传统风味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 食。连城美食的特点是俭朴自然、清淡多 汤、药膳兼济,如中国名菜“九门头”和 “溪鱼焖豆腐”。据统计,连城获中国名 宴、名菜共19道,获省级名菜、名点共31 道,被评为“中国客家美食名城”“中国 客家美食名镇”。
• “漾豆腐”是四堡乡一带地 方传统风味菜肴,已有数百 年历史。四堡群众家家户户 善于加工豆腐,由于使用山 泉水,制出的豆腐特别鲜嫩。 以此加工 的"漾豆腐",风味 独特,远近闻名,是当地群 众逢年过节、婚丧喜庆、款 待亲朋不可缺少的佳肴。 " 漾豆腐"的制作方法是,准备 好白豆腐、鲜瘦猪肉、香菇、 葱等原料和味精、香油等调 味品。将白豆腐切成一寸见 方的小块,将猪肉、香菇、 葱等剁烂成酱作焰。以手指 在豆腐块上戳出小窟,填入 馅料。烹时将豆腐块排于油 锅中,加入骨头汤焖熟即起 锅装盘,撤上葱花、胡椒粉 上席。 "漾豆腐"的特点是浓 香软嫩,清爽可口,趁热品 尝,味道特佳
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
![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https://img.taocdn.com/s3/m/c5b38f8ed4d8d15abe234eba.png)
客家民俗风情之民间舞蹈打花鼓老辈人常说"凤阳婆打花锣打花鼓"。
流传于闽北一带的,人叫"凤阳花鼓";流传于闽西南的称之为"打花鼓"。
历史上自盛唐、南宋至明禾、清初,福建境内曾有三次人口大迁徒。
这种大迁徒,促进了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外地的民间歌舞。
尤其是明本、清初这一次,江淮一带兵连祸结,灾荒连年,人民流离失所,纷纷南逃,民间巴人飘流四万,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者甚多,《打花鼓》即由此时传入。
它歌舞结合,通俗易懂,非常活泼,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至今在闽西的宁化、清流、连城、上杭、永定、明溪等地流传不衰。
《打花鼓》有多种演出样式,有二且一丑,一且一丑或多且多丑等几种。
一般三人表演为多。
且角过去都是男扮女装,手执锣或腰系鼓;丑角手执扇与且角对唱对舞。
且角腰部的扭动伴以头部频频抖动,节奏明快、舞姿优美;丑角的动作轻快活泼,风趣幽默。
音乐有专用的《花鼓歌》,旋律流畅动听,节奏明快跳跃,很适合边歌边舞或叙事演唱。
小池乡的老艺人马于得(1901年生)说:我二十岁随师傅李惠民学习打花鼓技艺。
李惠明师傅是向大桐乡的师祖学的。
明末、清初,汀州沿途出现一位逃荒汉子,卖唱乞讨为生,乞到小池乡一户富家时,碰上两位卖唱女艺人,三人谈起,原来都是从风阳流浪出来的;说到家世,又是远房亲戚,倍觉亲热。
在主人的邀请下,三人高兴地上厅堂,表演了《打花鼓》,从此《打花鼓》就一代一代地在小池乡流传下来。
龙凤灯《龙凤灯》流行于龙岩市新罗区红坊,永定县坎市、高坡一带,是闽西客家聚居区元宵节期间活动的一种民俗舞蹈。
福建客家人绝大部分为古中原移民,祖籍带来很多当地当年的风俗习惯,世代相袭;元宵灯会及《龙凤灯》亦复如此。
由于长时间保存在偏远的闽西山区,很少受外界的影响,因而古风犹存。
客家人"灯""丁"谐音,"出灯"意即"添丁"。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b7ba1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8.png)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
客家人的风俗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婚习俗:客家人注重婚姻的家族传承,通常会进行严肃
的婚姻仪式。
女方嫁入男方家庭后,通常需要进行"上新
房",由长辈主持仪式,祈求新婚夫妇幸福美满。
2.祭祀仪式:客家人信奉神佛,常常会进行家庭祭祀或庙会
祭祀活动,如除夕守岁、拜财神、祭祖等。
他们认为祭祀
能够祈求神明保佑家庭平安、丰衣足食。
3.客家茶文化:客家人热爱饮茶,将茶叶制作成压制的茶砖,
以便携带和保存。
茶艺在客家文化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并
有独特的品饮习惯和传统茶具。
4.客家建筑:客家人的传统建筑是土楼,这是一种独特的建
筑形式,通常由土和石材料构成。
土楼外形宏伟壮观,是
客家文化的象征。
5.客家菜:客家人以农耕为主,他们的饮食习惯偏向简朴,
注重营养和口感。
客家菜以烧煮和腌涮为主,在烹饪方法
和调味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些只是客家人的一部分传统风俗,并且因地域和地方习俗的差异,客家人的风俗也会有所不同。
连城客家民俗文化之乡:万紫千红总是春终稿
![连城客家民俗文化之乡:万紫千红总是春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686b4faf1a37f111f1855b18.png)
连城客家民俗文化之乡:万紫千红总是春【解说】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这话对于连城县来说一点都不为过。
连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客家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全县33万人口就有34种方言,出现隔山隔河不同方言、一个村子多种方言,一家会讲几种方言的现象。
【采访】连城县客家研究联谊会会长罗土卿我们的民俗可以叫做多而彩方言芜而杂古典民俗文化深而厚现在是十七个乡镇可以说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有的一个村就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活动所以连城民俗活动是非常丰富【解说】连城县是客家人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是客家文化留存最丰富、最完整的县份。
这里的客家民俗活动比较集中的时间是在正月,内容神奇美妙,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
【采访】连城县客家研究联谊会会长罗土卿最出名的那就一个姑田游大龙它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再一个就是罗坊的走古事北团的游大粽芷溪的游花灯新泉的犁春牛还有庙前的红龙缠柱这几个在海内外电视台都曾经上过我们这边的民俗活动【解说】姑田游大龙,始于清乾隆十六年。
每年元宵节,连城县姑田镇民间都要举行游大龙的民俗活动,祈福人间国泰民安。
最长时达1400多米,2012年,大龙的长度为771.9米,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采访】连城县姑田镇中堡村党支部书记华绪祯我们姑田游大龙这几年的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到正月的时候我们这边的交通基本是堵掉一到正月十五的时候【采访】连城县姑田镇中堡村原书记华登林以前每家每户都有抬最多的时候我们这大概也有一公里多吧【解说】元宵夜当天,姑田乡村,大龙翔游,看客云集。
二百多节、千米长的大龙,蜿蜒于乡间村野,穿行于大街小巷,腾挪起伏,活灵活现;一路上男女老少前后左右相随,乐队伴奏加上鞭炮之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采访】连城县姑田镇中堡村扎龙头师傅华文财最多的时候小车都有一千多部大概人是三四万人挤到没有办法出脚我们是客家人也很好客你只管去哪一家都会热情招待【解说】和姑田游大龙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个民俗是罗坊走古事。
连城游玩攻略
![连城游玩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843cbf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d.png)
连城游玩攻略:探寻闽西的瑰宝连城,位于福建省西部,与广东、江西交界,是闽西地区的交通、商贸、文化中心。
这里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连城的旅游攻略,带您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景点推荐1.培田古村落:培田古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这里保存了大量明清古建筑,如书院、祠堂、庙宇等,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漫步在古朴的石板路上,感受岁月的沉淀,品味古人的智慧,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体验。
2.冠豸山:冠豸山是连城的标志性景点,被誉为“闽西第一名山”。
山上有许多奇特的岩石、洞穴、寺庙等景观,如莲花石、三元祠、灵芝岩等。
游客可以登山揽胜,欣赏美景,同时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3.连城国家森林公园:连城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首批国家森林公园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公园内有多个景区,如马山、宝山、黄花山等,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感受生态之美。
二、美食推荐1.连城白鸭:连城白鸭是当地特色美食,以其肉质鲜美、滋补养生而闻名。
游客可以品尝到白鸭汤、白鸭炖冬瓜等美味佳肴,满足味蕾的需求。
2.连城地瓜干:连城地瓜干是闽西地区的传统小吃,采用新鲜地瓜制成,口感香甜、软糯。
游客可以将其作为伴手礼带回给亲朋好友,分享连城的美好。
三、文化体验1.连城客家文化:连城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游客可以参观客家博物馆,了解客家人的历史、风俗、语言等,感受独特的客家文化。
2.连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连城拳、连城灯会等。
游客可以参与体验这些传统文化活动,深入了解连城的风俗民情。
四、出行建议1.交通:连城有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设施,游客可以选择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前往。
此外,连城还有机场,方便游客从各地快速抵达。
2.住宿:连城有各类酒店、旅馆供游客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预订。
3.游玩时间:建议游客在连城游玩2-3天,以便充分领略这座城市的魅力。
连城游龙作文
![连城游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aabb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1.png)
连城游龙作文中华儿女从来就视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
我们由此被称为“龙的传人”。
在闽西连城县姑田镇的游大龙,闻名遐迩,有“天下第一龙”之称。
正月十五元宵节,客家人都有游大龙的习俗。
大龙是用纸、竹篾和木板做成的。
从傍晚三四点开始,有游龙的家庭便把一节节的龙灯抬出来,到指定的地点拼接起来,整条龙约有40~100节不等。
龙尾是单独擎立的举着,距离龙身数十米外。
表示着“神龙见首不见尾”。
游龙拼接好后,点上蜡烛。
各家各户的青壮年身上都捆着一个牛皮做的碗状小兜用来抬撑杆。
大龙头前点着火铳,还有抬灯照明队,锣鼓队……游龙所到之处,每家每户都要燃松香迎接大龙,以求龙的保佑。
游行直到夜里十一点才快要结束。
年轻人们在此时异常兴奋,手持大龙,忽左忽右,忽快忽慢,使那大龙表现出呼风唤雨,翻江倒海的天性。
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碰撞,使得大龙遍体鳞伤,但快乐无穷……第二天一早,人们抬着大龙四处游行给大家带去好运。
正午,大龙直奔指定空旷田野处,预备焚烧。
在那儿要堆一堆五百平方米左右的干稻草,并摆上贡品。
之后游龙要绕稻草堆走三圈,人们又一次兴奋、快速地奔跑起来。
龙灯因互相挤压而破烂不堪。
有趣的是大龙出游的时候人们是比谁家制作的龙身最漂亮,游龙结束时却是比谁家制作的龙身最破烂,才意味着谁家最吉利。
最后人们把龙身与稻草堆一起焚烧干净,这象征着真龙火化升天,能保一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姑田游大龙是我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它曾被列入过吉尼斯纪录,当时的大龙有两百三十七节,远看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山间。
它真不愧为客家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同样的我也期待这2012年的元宵盛宴,相信这又是一次视觉的享受!。
客家习俗1
![客家习俗1](https://img.taocdn.com/s3/m/4e6f7bd02cc58bd63186bd19.png)
客家小伙伴
• 您是客家人的孩子吗?
说说你知道的客家故事。
注意客家人的特征
客家凉帽
• 客家凉帽是一种汉族特色民俗文化。300多 年前的明末清初,客家妇女要和男人一样 下田种地,那时的妇女不能随便抛头露面, 戴上有帽帘的凉帽外出就可避免违俗。此 帽经过不断改良,慢慢发展成今天的客家 女性专用的凉帽。
烛、放爆竹,给长辈拜年。之后,装上一盘。这一 天有很多讲究,不捞饭、不扫地、不打水,更不 能说不吉利的话。早餐也要吃斋,并以芹菜、豆 腐为主 。给长辈拜年。之后,装上一盘。这一天 有很多讲究,不捞饭、不扫地、不打水,更不能 说不吉利的话。早餐也要吃斋,并以芹菜、豆腐 为主,意粉皮、米糖、花生,这是一定要吃的, 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为勤劳致富发财。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杀一只阉鸡,把鸡 血淋在“纸钱”上,谓之“血钱”。早饭后,一 家人便穿戴整齐,和家族人一起带上香烛爆竹、 茶酒斋饭,上坟祭祀祖宗。祭祀完毕后,家族人 便开始一家一家拜年,一边说着祝福的话,一边 喝着滚烫的酒。这一天,新媳妇还要和丈夫一起 赶回娘家。正月初三,客家月十 。 五日的“游大龙
“游大龙”是起于明朝一种深受客家人喜爱的民俗活动。按当地习俗,每年农 历正月十五日,定为大龙出游的日子。这天,当地客家人以村为单位,进行舞 龙活动。每年“游大龙”者都由同一姓氏家族人联袂进行,一年一姓氏轮流 举办。被选中“游大龙”的姓氏家族,先抽签决定由谁家来制作龙头,抽到户 是荣耀的象征,这家人必须制作出高2米,长7米,直径80公分的龙头,龙 口大张,含一直径70公分的大红龙珠,以显示大龙吞云吐雾、威震山河气势。 其余同族每家至少须制作一节竹编纸糊龙身,龙身一般高2.4米,长四米, 游龙则是由一节节龙身相结组成,姓氏大,龙则长,姓氏小,龙则相对短。
传统文化动漫创客剧本 - 客家民俗闽西连城大龙
![传统文化动漫创客剧本 - 客家民俗闽西连城大龙](https://img.taocdn.com/s3/m/0d4e12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1.png)
小明想:“制作大龙的工艺太繁琐了,要是有个新科技帮忙制作就好了!”他灵光一闪:“啊,对了!可以去科技馆看看,说不定可以找到灵感!”
经过小明一年的努力,他研制出一款可以讲解并制作大龙的智能机器人,带着机器人回到连城。
小明经常带着机器人到各个村落进行现场教学。
小明说:我做了一个机器人,可以教大家做龙。
未来,请开始教学吧。
机器人说:大家好,我是机器人未来,可以智能制作大龙。
现在请跟我学习吧,大龙是这么做的。
教学完后,大家都很满意。
商贩说:真是太方便了!
农民和老爷爷说:是啊!
工人说:太好了!。
连城旅游攻略(图文)
![连城旅游攻略(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d4ec927d27284b73f24250c3.png)
连城旅游攻略——风景、风俗、美食由于在连城冠豸山下经营梦山宾馆,总会遇上不少外地朋友问相关的连城旅游注意或建议等问题,本文特此进行汇总,仅供各位朋友参考。
连城的旅游资源分为景区和客家民俗。
当然了,客家美食也不能错过,下面把这三点分别介绍。
一、风景区1、冠豸山和石门湖此景区因其名气而不必多言,现在已将这两个景区的门票包括船票合在一起出售,票价90元。
旅客可从冠豸山或石门湖进入,冠豸山进入是先爬山再坐船,石门湖则相反。
如果想节约体力,建议从石门湖进入,石门湖到冠豸山后更多的是下山。
(十人以上享受团购优惠!)2、九龙湖和竹安寨如果是在黄金周,冠豸山会因旅客较多而显拥挤。
可以考虑游九龙湖和竹安寨,因为是同样的地貌,况且许多人包括本人在内觉得竹安寨的景色有胜冠豸山,只是由于地理位置和宣传开发问题而输了名气。
可从九龙湖进入,乘船看过湖景后恰好游竹安寨。
由于九龙湖和竹安寨离城区有一定距离,如非开车的朋友可让宾馆联系车辆。
(注:以上两景区的出口和入口之间相隔一定距离,自驾车的朋友不必担心,很多摩的恭候带您取车,价格一般不超过10元。
)3、古民居古民居位于宣和乡培田村,离县城五十多公里。
拥有800年历史的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
有朋友曾问上午游古民居下午游冠豸山如何,如果真这样的话就不是旅游而是受罪了。
相隔五十多公里加上路况不敢说好,起码得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况且游冠豸山也需要不少的体力和时间。
如果想游古民居的一天有额外收获,建议关注与古民居同乡的神剑峡瀑布群。
4、神剑峡瀑布群神剑峡瀑布群位于宣和乡城溪村,由于“险以远,则至者少”。
瀑布群的风景验证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不过近年开始开发并修整了道路,人皆可饱览佳境。
神剑峡瀑布群由于开发较晚且人工元素较少,是与山水对话的诗意栖息之处。
姑田有三宝
![姑田有三宝](https://img.taocdn.com/s3/m/e5c4d3a0f524ccbff12184e6.png)
姑田有三宝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也称客家族,是从北方迁徙到南方,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文化独具特色,可谓博大精深。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闽西客家女孩我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家乡的客家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
所以利用这个寒假在自己的家乡—位于革命老区,也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和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的连城县的姑田镇进行了小小的调查,把自己家乡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文化姑田三宝——大龙、宣纸、公王庙介绍给大家,其间很多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姑田镇建制于宋绍兴3年(公元1133年),位于连城县东部,姑田溪畔。
相传古时董埔一少女出嫁,其姑赠田一丘陪嫁,传为美谈,此地由是得名姑田。
在这里客家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铸就了属于他们自己文化。
首先为大家介绍的是“姑田大龙”。
2012年是新千年的中国第一个龙年,姑田镇以“姑田大龙,承古开新”的理念为主轴,精心策划组织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为向世界传播姑田游大龙这一古老传统客家文化的精神和风采。
姑田镇的游龙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下堡村之邓屋。
据考证邓屋八世祖邓应,出任潮州府检校,其弟邓恭仍居姑田邓屋。
邓恭子孙到潮州探亲,在潮州看到舞龙,兴叹不已,便将龙画成图样带回姑田仿制,未几姑田邓屋于元宵节期间首次游龙,正月十四晚龙游中堡、厚洋等村落,村民们欢天喜地,家家门前点松明、放鞭炮迎接。
以后姑田人民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以村或片为单位,少则二三条,多则四五条。
大龙制作工序相当复杂,有备龙板、备筋骨、扎龙头、扎龙尾、扎龙腰、扎龙爪、扎龙蛋、糊裱、画龙、剪贴、题字、装灯等十五道之多。
其龙之大,令人作舌,制作的龙头高2米,直径80厘米,龙口大张,含一直径70厘米的大红龙珠,气度不凡,大有吞云吐雾,威震山河之势。
其余同族中每家至少须制作一节竹编纸糊龙身,尺寸一般高2.4米,长4.2米,大龙再由一节节龙身相接而成。
客家的饮食文化
![客家的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bdc550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2.png)
客家的饮食文化客家菜肴风味如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客家菜同样也保留着中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
下面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下客家饮食文化的相关资料!客家的饮食文化知识客家菜亦称东江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广东三大菜。
客家菜肴风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如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州古韵一样,客家菜同样也保留着中州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
在探究客家饮食文化的成因时,人们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客家人遍布海内外,都讲客家话,即便是侨居海外,家庭日常用语仍以客家话为主,但是,在众多的客家人居住区域中,只有广东的东江流域客家人在保留客家方言的同时也保留了中州饮食特色,并且自成一派,而其它地区的客家人饮食习俗都被当地饮食文化同化了。
这一现象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的。
在广东菜的三人流派中,广州菜、潮州菜都曾经历过秦代以后的“汉越融合”阶段,而东江菜则否。
这是因为客家人在迁徙过程中,历尽艰难险阻,多群体有组织而迁,整村整族而徙,迁至广东东江流域后,成片聚居,地域宽广,其范围包括今河源、惠州、梅州等市大部分地区以及东莞、清远、英德、曲江等小部地区。
在这样一个相对而言的广阔地区内,客家人比例大,反其客为主,自然其生活习俗就不易被当地土著同化,反而同化了当地生活习俗,包括不少不同地区迁至此地的人的不同生活习俗。
因此,作为古中原特色的菜肴风味自然也保留下来。
第二个原因是,就地理条件和物产而言,东江地区与客家人祖籍中原较为接近,两者都属内陆腹地,远离海边,用以入馔的副食品都是家养禽畜和山间野味,海产品较少。
客菜有“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说法,因此,早已形成的菜肴特色乃得以保留和延续,此外,还与东江封闭的交通环境有关,粤东属山区,交通不便而少受外界影响,从而使客家菜在较长的时间里自我成型,自我演变而自成一家。
客家的饮食文化特色客家菜的基本特色是,用料以肉类为主,水产品较少;突出主料,原汁原味,讲求酥软香浓;注重火功,以炖、烤、煲、酿见长,尤以砂锅菜闻名;造型古朴,乡土风貌明显。
连城走古事作文500字
![连城走古事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51fa43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5.png)
连城走古事作文500字
这是一个古老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是福建连城客家文化特有的一种形式。
它是在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两天举行的。
在这两天中,全村的壮汉都得参加这个活动,这两天可以算是罗坊乡最大的节日了。
邻近的乡村、城镇、全国各地的人民乃至世界的友人这两天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这一重大庆典活动。
走古事是连城县境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民间娱乐活动。
走古事,以戏曲装扮的儿童立于轿台之上,由22名青壮年抬着,于正月十四上午十点许,在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鼓乐队的簇拥下,一路鸣铳,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的围观中,开始竞赛,直走到领先的“天宫”棚同第二棚“古事”脱节时,鸣铳进入寸中,第一次“走古”结束。
第二次是正月十五日“古事”列队到村中的溪流里。
鼓乐队相互泼水透湿,然后响三铳,“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径走,他们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来,勇往直前,激烈兢争,直至抵达终点方允遏止,人们在欢娱中取乐,在兢争中健身,是春节期间独特民间体育、娱乐活动。
年年的话风调雨顺嘛,国泰民安嘛,所以大家很欢乐,所以每一年元宵节的时候呢都要走古事,特别是今天闹元宵,就古事呢一定要河里面去竞赛去走去跑。
天寒地冻他们都不怕冷啊,都在河里面狂欢,所以作为我们地方叫狂欢节,也是一种的狂欢节。
很热闹,这个四面八方的游客都会来看,人山人海啊。
10千载悠悠客家情
![10千载悠悠客家情](https://img.taocdn.com/s3/m/e3d6fc18cc7931b765ce15bc.png)
走古事
• 虎年正月十五,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游客簇拥下,客家 民俗“走古事”开始。7棚“古事”一齐向前奔走,先 在旱地里奔,随后向村头河里奔。谁先到达终点谁就赢, 来年就会福气连连。
魁星点斗
游大龙?福建连城乡村的元宵游大龙大龙由龙头龙尾和一节节腰身组成每节腰身高两米余长五米图片上每家每户汇聚起来的大龙共有二百三十龙”——大龙由龙头、龙尾和一节节腰身组 成,每节腰身高两米余、长五米,图片上每家每户汇聚起来的大龙共有 二百三十六节,长达千余米。整个队伍配合乐队,在山峦田地间行游, 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城客家民俗概况
西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起点和重要聚居地,其客家文化积淀深厚,建筑独具特色,民俗风情多姿多彩。
龙岩与台湾有着十分密切的“五缘”关系,是台湾500多万客家乡亲的重要祖籍地。
龙岩市副市长张斯良称,目前,龙岩初步形成了以冠豸山为重点的绿色生态旅游主题景区,以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为代表的海峡客家旅游主题景区,日益受到海内外游客的关注和追捧。
连城作为客家人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深遂、源远流长,客家风情美仑美奂。
客家民俗活动在连城保护良好、传承有序,有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姑田游大龙、“乡村狂欢节”的罗坊走古事和客家十番音乐、汉剧唱腔、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芷溪花灯、新泉烧炮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拳、宣纸制作技艺、连城客家木偶戏等10项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新泉烧炮、犁春牛、北团游大粽、芷溪花灯及舞龙、舞狮等客家民俗文化活动祥集城乡,各具独特风姿,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客家民俗文化的瑰宝。
连城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最美的乡村,被誉为民间故宫、客家庄园的中国建筑史上保存十分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精品——培田古村落建筑群;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四堡雕版印刷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堡古书坊建筑群,古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