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中医护理查房
眩晕病中医护理查房
![眩晕病中医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4ea575236c175f0e7cd1375e.png)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应用降压药 安定病人情绪,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效果评价
头痛症状明显改善 病人的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未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未发生高血压急症 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睡眠质量提高
出院指导
高血压的用药指导
1、忌擅自乱用药物 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 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2、忌降压操之过急 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 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3、忌单一用药 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 用药,复方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受伤 •焦虑
• 患者住院期间无受伤的危险 •患者焦虑情绪改善
潜在并发症 • 无高血压急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头痛: 1、减少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 2、用药护理 有受伤的危险: 1、避免受伤 2、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
护理措施
焦虑:消除或减轻情绪紧张的因素 睡眠形态紊乱:指导病人促进睡眠的方法 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1、避免诱因 2、病情监测(测血压4/日) 3、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西医治疗: 1)降压:缬沙坦分散片、厄贝沙坦片 2) 营养神经: 脑蛋白水解物 3)抑酸胃酸:注射用泮托拉唑钠 中医调护:注意休息,调节饮食、调畅情志 转归:治疗期间患者神志清,精神一般,纳眠好,血压控制良好。
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病情分析阐述
相关知识链接 提问、讨论
查房小结
概念:
眩晕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 髓不充,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 可见于颈椎病,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高血压 病等。
眩晕中医护理查房
![眩晕中医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b1598bc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d.png)
眩晕中医护理查房一、疾病概述:眩晕是患者的自觉症状。
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
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可以闭自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
甚至昏倒等症状。
西医中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
迷路炎)、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时。
二、病因病机眩晕病变主要属肝,但可涉及肾、心脾等脏,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以虚者为多;实证病理主要是肝阳和痰浊,虚证为阴精或气血的亏耗。
而虚实之间往往互相夹杂而成本虚标实。
1)肝阳上扰清窍:忧思恼怒过度,使肝阴耗伤,肝火偏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发生眩晕。
或素体肾亏,病后伤及肾阴,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
2)肾精不足:先天不足,或劳欲过度,均可导致肾精亏耗,生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脑为髓海,因髓海不足而发生眩晕。
3)气血亏损: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开,血虚则脑失所养,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发生眩晕。
4)痰浊上扰清窍:恣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致使水谷不化精微,湿聚生痰,痰湿交阻,则清阳不开,浊阴不降,发为眩晕。
2、辩证论治1)肝阳上亢:证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遇烦劳或恼怒而头晕。
头痛增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
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清热熄风。
主方:天麻钩藤饮。
2)肾精亏损:证候: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失眠多梦。
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沉细。
治法:偏阳虚者,宜补肾助阳;偏阴虚者,补肾滋阴。
主方:补肾助阳,以右归丸为主方;补肾滋阴,以左归丸为主方;3)气血两虚:证候:头眩眼花,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食少纳呆,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眩晕中医查房ppt课件
![眩晕中医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68e6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c.png)
5-14 12:00
5-15 10:00
4O:患者头晕明显改善,血压波动在125-140/73-90mmhg。
中医特色疗法 —耳穴压豆
一 失眠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内分泌—耳屏切迹间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辨证取穴:肝火扰心—肝:耳甲艇的后下部(清肝泻火,宁心安神) 阴虚火旺—肾: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滋阴降火宁心) 心脾两虚—脾:耳甲腔的后上部(益气健脾宁心)
,
05-14:一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测血压q6h 西医:敏使朗联合茶苯海明止晕,压氏达降压,奥拉西坦营养脑神经 中医:中成药丹参酮注射液及心脑欣活血化瘀 BP:141-145/85-101mmhg05-15:患者头部感沉重 遵医嘱予耳穴压豆每日一次,头部刮痧隔日一次 BP:122-140/74-100mmhg
小结
患者入院第4天,头晕症状基本消失,血压波动在正常范围内,住院期间给予耳穴压豆、刮痧、降压操等中医特色操作,患者能够掌握常见穴位的定位方法,如太阳、百会、印堂、内关、曲池、足三里等,能够独立完成降压操,饮食方面能够主动少食腌制类食物,多食新鲜瓜果蔬菜,能够在22点前入睡,昨夜寐约8小时。
谢谢观赏!
二 呕吐胃—在耳轮脚消失处交感—同上神门—同上贲门—耳轮脚下方后1/3处食道—耳轮脚下方中1/3处辨证取穴:肝气犯胃—肝:同上(疏肝和胃止吐) 外邪犯胃—肺:同上(疏风散邪,和胃止吐) 饮食停滞—脾:同上(消食化滞,和胃止吐)
眩晕中医查房护理课件
![眩晕中医查房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ad2f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d.png)
04
眩晕的护理与康复
眩晕患者的日常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缓 解眩晕症状。
保持安静的环境
避免噪音刺激,为患者创造安 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饮பைடு நூலகம்调理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清淡、易 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油腻和 辛辣食物。
保持正确的体位
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避 免突然改变头部位置。
眩晕患者的心理护理
前庭功能训练
通过一系列运动和练习,如平衡训练、眼球 运动等,提高前庭功能稳定性。
中药调理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治疗,以调理身体、改善眩晕症状。
针灸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针灸刺激相关穴位,调 节气血,缓解眩晕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量 运动等,促进身体康复。
中药调理
针灸疗法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中药进行 调理,如益气养血、滋阴补肾等。
通过针灸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缓解眩晕 症状。
按摩推拿
通过按摩头部、颈部等部位,促进血液循 环,缓解眩晕。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刺激局部穴位,调节气血,缓解 眩晕症状。
注意事 项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眩晕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 治疗。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 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药物治疗
前庭抑制药
利尿剂
用于缓解眩晕症状,如地芬尼多、倍 司他汀等。
用于减轻内耳液体潴留,如氢氯噻嗪 等。
抗胆碱能药物
用于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如东莨 菪碱等。
其他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
对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可以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
眩晕病中医护理查房
![眩晕病中医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d25a1e4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2.png)
PART 7
护理反思与改进
护理反思与改进
01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 的饮食调整对于缓解眩晕症状 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饮食 护理方面加强了指导和管理
02
同时我们也发现与患者的沟 通对于缓解其不良情绪有重 要作用,因此我们在情志护 理方面加强了与患者的沟通
护理反思与改进
护理改进
(1)在饮食护理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饮食 指导和管理,确保其饮食合理、健康 (2)在情志护理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 疏导和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通过这次中医护理查房,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患者的 病情和证候类型,还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将继续加强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 的学习和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护理服务
者的病情及发病原因
望诊 观察患者的舌象、面 色、脉象等体征,判
断患者的证候类型
Z ZZ Z
闻诊 听取患者的呼吸、咳嗽等 声音,辨别其虚实寒热
切诊 触摸患者的脉搏, 了解其心率、心律 等情况
问诊 询问患者的症状及体 征,了解其病情发展 及变化情况
PART 3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生活起居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温湿度适宜,避免噪音和强 烈光线的刺激。保持床铺平整、 干燥、舒适,定期翻身按摩受压
良好的生活习惯
6 5
3 4
在饮食护理方面,我们根据 患者的证候类型和病情制定 了合理的饮食计划
在用药护理方面,我们注意 观察患者的服药反应和效果
在情志护理方面,我们积极与 患者沟通,缓解了其不良情绪
PART 5
护理计划与目标
护理计划与目标
(1)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证候类
眩晕中医查房[1]
![眩晕中医查房[1]](https://img.taocdn.com/s3/m/44890868f121dd36a22d8280.png)
眩晕中医护理查房记录查房时间:主查人:参加人员:查房形式:业务查房查房题目:高血压病(眩晕)的中医护理查房地点:护士长:今天组织大家进行中医疾病查房,患者陈XX,诊断:高血压病(眩晕)。
下面请责任护士介绍患者的病例资料。
副主任护师:患者女,84岁,2014年1月9日入院。
患者1月9日因“咳嗽咳痰伴胸闷气促6天,加重1天入院。
患者虽然已肺部感染收入,但病人入院后血压异常升高,存在高血压危象,今天我们已中医查房为目的,我就中医辨证施护入手介绍一下病史,患者入院时体检:眩晕,颜面潮红,腰酸膝软,心悸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无视物旋转,无头痛、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耳聋、黑曚,无胸闷、胸痛,无意识不清及行走不稳。
胃納可,夜寐欠安,二便通利。
T:37.2℃P:92次/分R:21次/分BP:260/105mmHg 。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平时口服降压药物(具体不详),血压控制不佳。
有冠心病史30余年,平时口服丹参片3# tid。
起病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纳佳,夜寐欠安,二便无殊,体重无明显变化。
入院后予一级护理,测血压Bid,低盐低脂饮食,完善各项检查,予硝酸甘油针降压护心、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欣康扩冠及中医中药辩证施护。
入院辅助检查示血气分析:pH 7.488,二氧化碳分压 34.3mmHg。
血常规+血型:粒细胞分类数 0.90,淋巴细胞分类数 0.07,红细胞总数 3.63*10^12/L。
B型钠尿肽 644.0ng/L。
血清肌钙蛋白I测定正常。
电解质:钠 135.0mmol/L。
查输血前筛查全套正常。
肿瘤全套女:CA19-9 37.22U/ml,SCCA 3.0ng/ml。
肺炎支原体抗体+病房甲状腺功能:FT3 2.47pmol/L,iPTH 112.6pg/ml。
生免:超敏CRP 11.9mg/L,总蛋白 52.8g/L,白蛋白 32.0g/L,葡萄糖 6.31mmol/L,肌酐124μmol/L,钙 1.97mmol/L。
眩晕的中医护理查房
![眩晕的中医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e6d990c4d5bbfd0a79567323.png)
查房题目:眩晕的中医护理查房主持:金婕查房地点:神经内科一区医生办公室主查:杨甜甜时间:2011-9-1 5pm 记录:杨甜甜参加人员:内容要点:一、病情介绍:1、基本资料:3床姓名:卢喜东性别:男年龄:81岁2、中医诊断:眩晕痰浊上蒙西医诊断:1、头晕查因2、心律失常————频发室上性早搏3、简要病情:患者男,81岁,症见头晕,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玄滑。
双肺呼吸音粗,HR66/分,律不齐,每分钟可闻及早搏4-6次。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上性早搏,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
头颅CT:左小半球梗塞,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脑萎缩。
入院后于改善循环,脑保护,抗血小板凝聚,营养心肌等支持对症治疗。
患者老年男性,素体脾胃亏虚,中焦失运,聚湿生痰,痰浊上蒙清窍而发本病。
中医治宜健脾和胃,燥湿化痰,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1、舒适的改变——与头重如蒙、脾失健运,痰湿上逆,蒙蔽清窍有关。
2、活动无耐力——于头晕目眩,动作失衡有关3、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5、有跌仆的危险——与头晕目眩,动作失衡有关6、知识缺乏7、潜在并发症——褥疮二、护理措施:1、向病人解释发生眩晕的病因、诱因,指导病人避免诱因: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尽量减少头部转动。
卧床时上床栏,防坠床。
指导病人由床上坐起,床上活动等,动作宜缓慢,注意不要碰摇病床。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眩晕发作时,适当限制活动量,防跌仆。
3、保持病室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减少噪音,避免刺激患者情绪。
嘱其注意调畅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4、予中药烫疗颈部,使温经通络,活血行气,缓解头晕症状。
5、向患者讲明在眩晕严重时,勉强自理生活可能发生的危险,以诚心服务和耐心的解释,使患者愿意接受护理。
6、加强巡视,给予及时的帮助,解决病人之所需。
7、嘱患者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硬固之品。
可适当进食促进消化的食物,忌食甜腻肥厚之品。
眩晕中医查房课件
![眩晕中医查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ea530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e.png)
中药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根 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 调整药物剂量和配伍,以达到最
佳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对于眩晕的治疗也有显著效果。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 血,使眩晕症状得到缓解。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百会、风池、内关等,这些穴位具有调节头部气血、舒缓神经 等作用。
耳针
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调节脏腑功能, 缓解眩晕症状。
艾灸
通过温热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 缓解眩晕症状。
拔罐
通过负压吸引,刺激穴位,促进气血 循环,缓解眩晕症状。
04
眩晕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眩晕的重要治疗方法 之一,通过辩证施治,根据患者 不同的证候,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天麻钩藤饮、 镇肝熄风汤等,这些方剂具有平 肝熄风、滋阴潜阳等功效,可以
调护方法
卧床休息
当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避 免剧烈运动和过度活动,以免加
重症状。
保持安静环境
避免嘈杂的环境和刺激性的声音, 保持室内安静,有助于缓解眩晕症 状。
热敷或按摩
通过热敷或按摩太阳穴、百会穴等 穴位,可以缓解眩晕带来的不适感。
饮食调理
清淡易消化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 免过油、过辣、过咸的食 物,以免加重眩晕症状。
增加营养摄入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提高身体免疫力。
药膳食疗
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药膳食 疗方剂,如天麻炖鸡、枸 杞炖猪脑等,以缓解眩晕 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眩晕中医查房课件
• 引言 • 中医对眩晕的认识 • 眩晕的中医诊断方法 • 眩晕的中医治疗方法 • 眩晕的预防与调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1
病情回顾
2
基本病情
3
体格检查
4
断
7
护理评价
8
健康教育
一、病情回顾
基本资料
姓名:
住院号:
性别:
年龄:
籍贯:
民族:汉
婚姻:已婚
入院时间:
入院诊断:西医诊断:眩晕待查?良性阵发性眩晕?
中医诊断:眩晕—风邪外袭证
施护原则:疏风散邪
基本病情
主诉:发作性眩晕5天 既往史:4年曾因‘药疹’在西南医院治疗后好 转,一月前跌倒致腰椎压缩性骨折,予保守治疗。
护理评价
1、患者头晕恶心较前好转 2、患者能自我调整情绪,能增进保健知识, 坚持合理用药,积极配合治疗 3、无焦虑发生 4、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
1、增加即保持适量有氧运动,学会一种适合自己的有氧 运动方法,比如散步,慢跑,跳绳 2、保持良好的情绪,不急不躁 3、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合理用药 4、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视物模糊应 及时去医院就诊。 5、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以避免内耳迷路的水肿。
患者否认肝炎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史,冠心病 等慢性病史,性格温和。 望之有神、面色荣润,形体适中,营养良好,无 咳嗽、舌淡,苔白,脉沉细。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 T:36.5℃ P:74次/min R:20次/min
BP:132/88mmhg
专科检查: 耳:右耳外耳道壁稍充血,外耳道壁近鼓膜处可 见脓性附着,鼓膜紧张部见有一大穿孔,左耳外 耳壁充血,鼓膜稍充血、内陷。
谢谢
在此编辑标题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 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 嘱患者安心静养,避免情绪刺激,眩晕发作时宜 加强巡视,做好生活起居护理。使用病床护栏防 跌仆。症状缓解后可缓慢下床活动,仍需注意活 动安全。
在此编辑标题
专科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 应。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 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3)静脉输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中药制 剂,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注意用药安全和用药 后反应。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1.DR检查报告:双肺间质性改变 主动脉迂曲 •2. 腰椎MRI平扫:腰椎退行性改变,腰2锥体略 变扁,许莫氏结节形成,锥体骨髓水肿,腰4/5 锥间盘膨出 •3.颅脑MRI平扫:双侧额顶叶、半卵圆中心多发 缺血、梗塞灶,脑白质脱髓鞘改变;脑萎缩,左 侧乳突炎,左侧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密切
• 4.脑血流图:提示转颈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脑动脉弹 性减退
• 5.常规脑电图提示:轻度异常BEAM及脑电功率谱
治疗原则
给予二级护理,遵医嘱予天麻素活血通络,舒 血宁活血化瘀,针灸、手法复位,耳穴压豆,耳 部按摩等对症治疗治疗。
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 2、活动无耐力 3、焦虑
与头晕 有关 与腰椎压缩性骨折有关 与病程较长有关
护理措施3
1、指导患者睡前热水泡脚,按摩足底涌泉穴, 睡前适当饮热牛奶;
2、指导患者养成良好习惯,睡前不喝浓茶咖 啡,忌食烟酒,饮食清淡,预防感冒,避免情绪 激动过度劳累。 3、夜间睡眠时,不使用地灯床头灯,提供安 静舒适的环境。
护理措施4
1、保持患者病室的空气清新,适当活动,但 不能过量,病情严重的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 2、避免情绪激动,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安慰 理解病人,耐心做好解释 3、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消除其 紧张情绪 4、嘱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 辣硬固之品
在此编辑标题
眩 晕 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 在肝、肾、脾。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在此编辑标题
中医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病室宜 保持安静,光线柔和。嘱患者安心静养,避免情 绪刺激,眩晕发作时宜加强巡视,做好生活起居 护理。使用病床护栏防跌仆。症状缓解后可缓慢 下床活动,仍需注意活动安全 (2)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护理措施1
1、给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避免环 境刺激,加重头痛 2、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做好自我检测,配合 治疗 3、指导病人休息和饮食,症状加重时应卧床 休息 4、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 5、改变体位时要缓慢,从卧位至站立前先坐 一会儿
护理措施2
1、向病人解释发生眩晕的病因诱因 2、卧床休息,闭目养神,尽量减少头部转动 3、指导病人由床上坐起,床上活动等动作宜 缓慢,适当限制活动量, 步行时注意避开脚下 积水,防跌倒 4、保持病室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减少噪音, 避免刺激患者情绪 5、起床,上厕所等进行生活活动的时候需家 人陪同,以防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