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_教案
《 游园不值》教案

《游园不值》教案《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篇一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游园不值》,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教学难点、关键:1、理解《游园不值》的第一句。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春天的诗词教学过程:一、导语老师上初中的时候,曾学过到过一篇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文章《春》。
有几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春天。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
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学诗1.投影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自由说。
2.投影诗文1)学生不同形式地读诗2)了解诗人(投影诗人简介)3)怎么理解诗句的意思,回忆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4)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首诗。
(投影古诗)经过自学,你学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应怜分别解释成什么?辨析怜的字义,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较近发展区。
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5指导朗读。
(投影出示古诗让学生按节奏读)(a)按节奏读。
自由读。
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句话?(b)引导学生将后句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8篇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8篇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通、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进入诗境、体会诗情、诵读达情。
3、挖掘内涵、拓展训练(想象、思维、表达)。
4、体味意蕴、感受经典、领悟写法。
教学重点:1、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味意蕴、感受经典诗句。
教学过程:一、巧设悬念,激趣入课,为创设情境作铺垫。
融洽师生关系。
二、综合运用几种方式创设生活情境,让师生共同进入情境。
1、在情境中暗送诗句中的有关信息,让学生无意识储存。
如:不值、应、怜、小扣。
2、在情境中明白诗句中的有关信息。
如:游园、柴扉、苍苔、屐齿。
3、在情境中师生共同生成有利于理解诗句的3个问题并得到思维、想象、表达的综合训练。
a、怎么开门?b、主人为何不开门?c、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心情怎么样?三、带着师生共同生成的问题及无意识储存的信息和明白的相关信息形成问题情景,直面诗句,理解诗句。
1、读通诗句。
2、结合三个问题情境,读懂诗句,并重点指导。
应、怜、小扣。
3、初步感悟作者由一枝红杏出墙联想到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的独到写法和独特心情。
四、诵读达情。
1、扣词达情、悟意,重点指导小扣、久不开、关不住。
2、创设与生活对接的生活情景,指导、激起学生达情悟意。
前两句达扫兴之情。
后两句达欣喜之情。
整首诗达喜爱之情。
五、直面经典诗句,重点感悟经典诗句的内涵及意蕴。
主要采用创设情景的方式让学生感悟经典诗句,具体形式可采用师送生师送校师送班生送生生送师等送诗句环节。
六、拓展训练。
1、学生改诗:根据学生在情境中生成的最后一个问题,改动诗句表达胸意。
2、读诗(可用对比读的方式读)。
3、思维、想象、表达的整合训练。
哇!开门了,真是春色满园呀(预设,视情况调整)教案设计说明:《游园不值》语言朴实无华,但这看似平淡的语言却饱含着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
一枝出墙红杏,带给普通人的可能是见不到万紫千红春象的遗憾和失落,给诗人的却是满园春色的欣喜。
《游园不值》教案【14篇】

《游园不值》教案【最新14篇】《游园不值》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春江花月夜》词带【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精讲引思1、(课前)集体背一首古诗。
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赞扬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
(板书:游园不值)2、(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春江花月夜)诗人在春暖花开时去拜访友人,准备同他一起赏花品春,不料天不作美,园门紧锁,友人不在,一扇柴门竟隔断了视线,这不免令诗人扫兴,心中升起一股惆怅之情,正当诗人彷徨无着之际,不经意间抬头四望,眼前豁然一亮,意外的情景出现眼前:高高的墙上,一枝红杏从园中伸了出来。
诗人有所感悟,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
(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1、指名读古诗。
(纠正字音)自读———交流读———小组读———齐读(掌握节拍)2、复习古诗学法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① 知诗人,解诗题。
② 抓字眼,晓诗意。
③ 入诗境,悟诗情。
3、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现在大家交流后,进行简单的整合。
然后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
(知诗人,解诗题)(学生回答的内容略;师生互动)4、利用你手中的各种资料,自学第二部分内容。
(合作完成)(师生互动结合课件)(抓字眼,晓诗意)① 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
(学生回答的问题略)② 师点拨“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
“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③ 读全诗。
④ 完整地说说诗意。
《游园不值》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游园不值》教案完美版

《游园不值》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园不值》。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古诗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重点句子来理解诗歌。
(3)培养想象力,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2)学会珍惜眼前的美好,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3)提高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学习古诗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重点词语的解释。
2. 古诗表现手法的理解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
2. 运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相关画面,帮助学生理解。
3.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红杏出墙图、春色满园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3)简介诗人叶绍翁及本诗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诗歌,注意字词的正确读音。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表达了哪些景物?(2)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解读诗歌(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句。
(2)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应用拓展(1)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2)选取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主题。
(2)引导学生珍惜眼前的美好,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7. 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游园不值》。
(2)选择一首类似的诗歌进行鉴赏,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3.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游园不值》教案及设计说明(优秀5篇)

《游园不值》教案及设计说明(优秀5篇)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
可谓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有声有色,别具特色,能把学生带入诗中的情境,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
诗歌具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一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
以小见大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可引导学生重点品味这句诗的意味深长。
二、设计理念:追求情感的课堂追求感悟的课堂追求对话的课堂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2)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
2、情感目标:(1)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披文入情,感受诗文的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能力目标:(1)“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
(2)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2、难点:反复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披文入情,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想法,读出自己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游园不值》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课始激情,围绕“不遇”导入新课。
1、出示《题李凝幽居》——贾岛,引出推敲的典故。
2、出示诗题《寻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寻西山隐者不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感受“不遇”的美丽。
一、回忆旧知,进入新课的情境。
1、全班朗读《题李凝幽居》——贾岛。
复述“推敲”的典故。
2、读《寻隐者不遇》,读有关“不遇”的诗题,初步感受“不遇”的美丽。
从课题入手,假以耳熟能详的“推敲”的典故,围绕着“不遇”这个主题自然地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为下一步的情感深化作了充分的预热,也较好地渗透了人文性的教育。
2024年小学《游园不值》教案

2024年小学《游园不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游园不值》一文,该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生字词学习、诗句理解、诗歌意境体会及作者情感把握。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诗歌里的春天”,详细内容为课文《游园不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诗句的理解和诗歌意境的体会。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1)让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
(2)引入课文,让学生齐读课题。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精读课文,理解诗句。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4. 赏析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讨论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游园不值》2. 生字词:不值、应怜、屐齿、苍苔、小扣、柴扉、春色、一枝红杏出墙来3. 诗句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游园不值的原因。
(3)课下搜集关于叶绍翁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2. 答案:(1)见课本。
(2)因为主人不在,所以游园不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2024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中的《游园不值》。
全文共四句,描绘了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具体内容包括:1. 熟读并背诵课文;2. 学习生字词:苍、藤、翻、遮、映、红、关、角;3. 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4. 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课文,掌握生字词;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停顿;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意象等;6.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创作一首描绘春天的小诗;8. 课后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游园不值》2. 生字词:苍、藤、翻、遮、映、红、关、角3. 课文大意: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4. 艺术特色:对仗、意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你心中的春天;2. 答案要求: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运用对仗、意象等艺术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体会;3. 课文艺术特色的分析;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的设计与答案要求;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游园不值》教案(通用18篇)

《游园不值》教案《游园不值》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园不值》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园不值》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程序: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
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游园不值二、检查预习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的又有多少?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看谁读得不但正确、流利,而且还体会出诗歌的感情,能读好古诗。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1)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评议,反复朗读古诗(2)不好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美景,体会着把春天的美景读出来,通过评议理解重点的词句。
3、教师示范读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重点指导:情绪饱满、气息畅通)4、学生再次练习读书,争取超过老师读的情况5、指名学生读书,引导男、女展开比赛读书6、总结:通过我们多遍读书,有的同学已经把诗的意境读出来了,有的同学读的感情还差一点点,不要紧,大家一会儿还有机会,一会儿我们再练习着读书。
四、感受情境,语言描绘1、通过我们多遍的读书、体会、揣摩,大家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交流一下你理解到的诗句的意思,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一讲。
2、学生分组交流3、指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互相补充,其余的小组展开评议)4、教师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是远近闻名,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却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者的心情怎样?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又会想到些什么?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诵读全诗1、诗人不是画家,但是用了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精选17篇)古诗《游园不值》篇1一、谈话导入新课1、(轻松课堂气氛)请生领唱《春天在哪里》2、同学们唱得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的歌声陶醉了。
谁能用自己的话向老师介绍一下这首歌?3、春天那迷人的景色真引人向往,我记得我们曾经学过一首古诗《春晓》,诗人通过“鸟啼”、“风雨声”、“落花”把春天的景色一一展现于人前,同时还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那勃勃生机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写的《游园不值》。
4、板书课题。
5、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方法a:知诗人,解诗题。
b:抓字眼,明诗意。
c:读诗句,悟诗情。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作者简介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
2、释诗题⑴齐读诗题。
⑵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⑶释“园”、“不值”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区分“园”古今含义)古:唐宋时期富人多有私人花园,供自家观赏,因而指私人花园。
今:公园,公开供人们游玩的场地。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的人。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插图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
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2、学生汇报。
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
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
怜:爱惜。
6、汇报小结。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
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游园不值》教案

《游园不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园不值》。
(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节奏、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背诵和理解。
(2)诗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和寓意的深入解读。
(2)诗歌韵律、节奏的把握。
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叶绍翁及其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寓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诗句的含义。
(2)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追求。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诗歌《游园不值》。
2. 写一篇关于《游园不值》的作文,谈谈自己的感悟。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2024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游园不值》教案

2024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游园不值》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游园不值》。
2.理解课文大意,感悟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小黑板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美丽的花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3.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三)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主人公游园时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看到了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的花、蝴蝶等。
3.教师提问:小主人公为什么觉得游园不值?4.学生回答:因为花园里的花被人摘走了,没有了欣赏的价值。
(四)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听讲并记笔记。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游园不值》,谁能告诉我小主人公为什么觉得游园不值?2.学生回答:因为花园里的花被人摘走了,没有了欣赏的价值。
(二)深入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在游园过程中,有没有让他觉得值得的地方?2.学生回答:有,比如他看到了美丽的花园、蝴蝶等。
3.教师提问:那么,小主人公为什么还是觉得游园不值呢?4.学生回答:因为花园里的花被人摘走了,让他觉得没有欣赏的价值。
(三)感悟诗人情感1.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主人公游园不值,那么诗人是不是也觉得游园不值呢?2.学生回答:是的,诗人也觉得游园不值。
3.教师提问:诗人为什么觉得游园不值?4.学生回答:因为诗人关心自然,热爱生活,看到花园里的花被摘走,觉得非常可惜。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游园不值》,你们有什么收获?2.学生回答:我们知道了要关心自然,热爱生活,不能随意破坏环境。
游园不值优秀教案

游园不值优秀教案【篇一:《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首诗中的一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4、通过品读,感受故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体悟心灵对大自然独特的审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悟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感受故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寻觅春迹,导入古诗春天来了,报春花悄悄地绽放了,让我们跟随着叶绍翁踏上游园的路,一起欣赏他的《游园不值》。
(板书课题:《游园不值》,齐读课题,理解:不值,出示字典里的意思,选一选。
)“游园不值”的意思是去游园却没有遇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寻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的生长点激活,为本课的古诗教学铺垫。
二、初读诗句,理解诗意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诗,要求读正确。
(相机评价字音朗读情况)正音:屐齿苍苔柴扉释义:“屐齿”,出示图片“屐”,木底鞋;齿,痕迹;屐齿,木底鞋踩过留下的痕迹。
“苍苔” (结合苍松、苍天理解“苍”。
)苍苔,一般来说都是长在一些石缝里面潮湿的地方。
路上有苍苔,应该是人迹长久不到的结果。
“柴扉”(出示书本,理解“扉页”“心扉”)柴扉就是柴门。
3、一首诗,大家把它读正确了还不够,还应该读岀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吧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全班齐读。
5、大家读得真不错,现在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了吗?自由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6、指名连起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三、精读诗句,感悟诗情1、当我们趁着美好的春光,跟着叶绍翁一起——“游园”,可是却吃了“闭门羹”,快速默读全诗,你从哪里看出诗人没有进园游览?(不值,不开,关)不值:没有遇到园主人;不开:门紧闭着;关:一扇柴门把满园的春色紧紧地掩藏了起来。
游园不值教案

游园不值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游园不值》一课,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及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2.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春天。
(2)引入诗人叶绍翁,简介其生平及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例题讲解(1)分析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
(2)讲解“游园不值”的原因。
5.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2)学生仿写诗句,描述春天的美景。
6. 课堂小结七、板书设计1. 板书《游园不值》2. 板书内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诗句。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答案:(1)熟读课文,背诵诗句。
(2)例: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满园春色。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
(2)开展“寻找春天的足迹”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
游园不值教案(优秀模板10套)

游园不值教案(优秀模板10套)游园不值教案1教学目标:1 学会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2 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心、难点:把诗句描写的景象画下来,把诗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游园不值叶绍翁怜苍苔扫兴久不开满园春色(想)喜悦一枝红杏(见)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出示春景图)春天,以她那五彩斑斓、光彩夺目而知名,万物苏醒,百花齐放,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正是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使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她歌颂、赞美,也因此留住了很多名词佳句。
谁能背诵一些?今天,我们快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游园不值》。
(板书课题,出示诗句)二指导学习《游园不值》(一)检查预习1 介绍作者a 指名学生交流b师汇总:叶绍翁,南宋处州龙泉人,是位颇有名的大诗人。
有的资料说他流落江湖,浪迹荒村,无官无职,了解农村生活,善于写七言绝句。
2 检查朗读a大家想读这首诗吗?那就大声的读一读。
b指名学生读诗,重心指导“屐、苔、扉”c齐读(二)理解诗句意思1 你想进一步读读,把它读懂吗?我们要读懂古诗,可以(映示四步法:1、释诗题 2、明诗意 3、悟诗情)请同学们参照这样的方法自学古诗,把读懂的记在心里,不懂的地方作个记号。
学生自学。
小组合作:把你不懂的地方在小组中提出来,讨论解决。
交流:通过自学讨论,你知道了什么?[诗题: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未有能进到园里去。
]诗意:(1)相机映示:“应怜屐齿印苍苔”读了这句你知道了什么?应:大概怜:爱怜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诗句的意思: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
指导朗读(2)诗人感觉到了这些,他是怎么做的?映示:“小扣柴扉久不开”细细品味这句诗,你读懂了什么?(诗句意思: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未有人来开。
)你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你已经读懂这句诗了吗?指名读、齐读。
窦桂梅《游园不值》教学设计(通用7篇)

窦桂梅《游园不值》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窦桂梅《游园不值》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窦桂梅《游园不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熟练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并能当堂成诵。
2、了解诗人游园所见所感,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并学习古人做诗的反复推敲。
3、揣摩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感悟诗歌包含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重点与难点】体会诗句用词的精妙,感悟诗歌包蕴的哲理与启示。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1、师生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
背诵古诗。
2、师:同学们积累了许多的诗歌。
古诗可以读、吟、唱、咏,关键在古诗的每一个字都是推敲出来的精华。
那我们就来读读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和《寻隐者不遇》,体会在他身上发生的推敲的故事。
师指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注意五言诗的节奏。
3、师:贾岛的两首诗是都是写不遇的。
老师补充(课件出示)一些写不遇的诗文题目。
为什么他们要把这些不遇记下来呢?看来,这不遇中肯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
二、导入新课,通读全诗,指导朗读1、师:雨过天晴,让我们跟着宋朝的诗人叶绍翁一起来——游园,在游园的路上推敲推敲这个——不值。
师板书课题,生解释“不值”即“不遇”。
2、师指导朗读,生自己试读,谈朗读心得,教师及时指导。
3、指生再读,齐读。
三、整体感知,了解“相遇”内容1、自读基础上,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人游园所遇的事物:苍苔、柴扉、红杏。
2、师指导学生分别谈对于“柴扉”“苍苔”和“红杏”的认识。
(1)生谈柴扉:穷困,简陋,简单。
读出这扇门的特别。
(2)生谈苍苔:绿色的小植物,将春天的生命唤醒了。
读出苍苔的绿。
(3)生谈红杏:美丽,早春开花。
师补充部分古人描写赞美红杏的诗句。
(生齐读最后一句。
)3、师小结,配乐,生齐读。
四、细读品味,体会用词和情感1、师:我们对这些普通的景物赋予了怎样的感情?从这首诗中哪个字的字形看出来?生:“怜”字。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通用5篇)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园不值》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1一、教案背景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小学语文教科书所入选的古诗,其内容健康、语言优美,学习这些古诗,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一些情况,而且使学生能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更能使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精美,从而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和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
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引导人们想象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前两句诗是叙述事情,写诗人满心欢喜来游园未遇到主人很扫兴的事。
诗人却笔锋一转,吟出后两句,揭示哲理: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阻挡不住的,它总会冲破阻碍向前发展的。
学生学习这首诗既能领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又能感知诗中蕴涵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游园不值》诗句意思,感受这首诗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3、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拓展积累其他表现春天景象的诗。
四、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领略诗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难点:朗读领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师:春天来了,她在同学们的心中是什么样的呢?能不能用几个词来描述一下?(课件展示春天美景)2、生:春暖花开、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桃红柳绿、春花烂漫、姹紫嫣红——————3、师:同学们用词语来描绘春天的美,古代诗人却用诗句描绘春天的灿烂美景。
《游园不值》教案

《游园不值》教案《游园不值》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春日》、《游园不值》描绘的春日美景。
2.学会屐、苔、扉三个生字,理解胜日、寻芳、等闲、万紫千红、苍苔、柴扉、春色满园7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两首古诗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4.会背诵两首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教学难点:背诵古诗;根据《游园不值》所描绘的情景,发挥想象,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山行》、《江雪》等古诗,这些都是唐诗,是唐代诗人的作品。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春日》和《游园不值》都是宋代诗人的作品。
2.媒体出示古诗《春日》原文。
⑴诗歌的题目叫《春日》,顾名思义,是指春天的一个日子。
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
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这首《春日》。
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板书:解诗题,知诗人。
)⑵学生自己轻轻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自己读通古诗,读准字音。
全班齐读,教师就朗读中的错误进行纠错指正。
⑶说说你读了这首古诗,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明白的?你能通过看注释,,从词语手册上找正确答案,同桌之间讨论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自由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⑷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且说明解决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媒体出示答案。
⑸你能根据字词的意思,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吗?学生自由说,指名说。
(板书:解词连句知大意。
)3.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共同欣赏。
教师提问:你能用在《春日》这首诗里学过的诗句给这幅水墨山水画题款吗?譬如说,叫它《万紫千红总是春》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园不值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的意思。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大家说说春天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二)自读《游园不值》
(三)学《游园不值》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板书: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古诗。
4.反馈:齐读1、2句,练写“屐”、“扉”两字。
(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来汇报一下
“怜”、“应”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应”、“怜”的含义。
诗人游园心切,然而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两句话?
(2)正当诗人垂头丧气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了什么?(一枝红杏)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
引导学生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a.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
b.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读)
(3)齐读整首诗,读出心情的变化。
5.诗人兴冲冲地来游园寻春,结果只看到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为什么就那么高兴了?
6.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满园的春色?(展示满园春色的图片)
7.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满园春色。
(四)体会“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
同学们,是什么唤起了我们对满园春色的联想?
再指导读《游园不值》最后两句。
其实,这两句诗,诗人含蓄地告诉了我们,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作业布置】
背诵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