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脾胃

合集下载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

1、感冒平肝清肺10 天河水15 掐五指节3遍发热重:+推六腑15 提捏大椎10次鼻塞重:+揉阳池10呕吐:+清胃10(运八卦)咳、痰:+运八卦10 痰盛+清补脾10伴惊风:平肝30 清肺15推天河水30惊觉角弓反张目上翻+下捣小天心2分钟斜视相反方向捣夹滞:+运八卦15 清脾(胃)10便有食:+清大肠102、寒热往来分阴阳10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53、急性支气管炎运八卦15 平肝清肺10 清胃10 天河水10发热超38.5+推六腑10喘重改为逆八卦喘重湿罗音+小横纹10喘重干罗音+大四横纹10慢性支气管炎按急性操作两次后改用补法揉二马10 补脾10 平肝清肺10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方法一:逆运八卦10 揉二马10推大四横纹10清胃5推六腑15方法二:揉二马10 补脾10 清肺10天河水104、肺炎逆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高热惊厥+捣小天心2头痛鼻塞+揉阳池10体温下降症状减轻改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推大四横纹10天河水105、顿咳(百日咳)逆运八卦15揉小横纹15清胃10天河水或推六腑10 +-痉挛期,咳嗽痰稠,咳吐不利。

改用逆运八卦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10捣小天心5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

改用揉二马10清补脾10揉小横纹10天河水106、厌食运八卦10清胃10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脾胃虚弱去清胃改用清补脾10+捏脊5-7遍7、鼻炎寒症:平肝清肺10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5热症:天河水10平肝清肺10揉阳池108、鼻窦炎平肝清肺20推六腑15揉阳池109、扁桃体炎平肝清肺10清胃10天河水20热重+推六腑20-3010、口腔炎发热者:清胃10天河水20推六腑10不发热:去推六腑11、口疮选择一:清胃15天河水15推大四横纹10选择二:清脾15清胃15天河水10发热+推六腑20流口水+揉小横纹10烦躁惊悸+捣小天心2分钟外用西瓜霜、冰硼散12、哮喘寒性:逆运八卦15揉外劳宫10推大四横纹10清肺5 热性:逆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推大四横纹10缓解期:揉二马15清补脾15运八卦10热重:+推六腑1513、脘腹痛气郁腹痛:平肝15运八卦15推大四横纹10揉板门10 食积腹痛:平肝10清胃10清脾10运八卦15揉板门15清大肠15寒性腹痛: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如有形寒积+清补大肠10热性腹痛:平肝10清胃10推天河水10揉板门15肠套叠腹痛:揉外劳宫(手法加重)20清脾10清胃10清大肠15推大四横纹15肠套叠开后用清补脾善后10蛔虫腹痛:第一次揉外劳宫15平肝15第二次15清胃10清大肠10淤血腹痛: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0揉板门15天河水10虚寒腹痛:揉外劳宫15清补脾10揉板门15推大四横纹1014、呕吐伤食呕吐:揉板门15运八卦15清胃10清补脾10胃热呕吐:清胃15平肝10推天河水10运八卦15腹痛+揉板门15便秘+清大肠10阴虚呕吐:揉二人上马10揉板门15清胃10运八卦15清补脾15夹惊呕吐: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揉板门15天河水10揉外劳宫10胃寒呕吐:揉外劳宫15揉板门15平肝10清胃10运八卦15外中寒邪兼腹痛+揉一窝风15有形寒积+清大肠15寒伤脾胃+清补脾10兼冷泻亦同15、呃逆实证有热者:运八卦10清胃10推六腑15虚证有寒者:运八卦10揉外劳宫10清补脾1516、疳积揉二马15补脾15平肝5腹胀重+推大四横纹10有痰者+运八卦10腹痛明显者改用揉外劳宫15补脾15平肝5以上疗法加刺四缝穴,隔日针一次,对疳积有特效17、自汗盗汗自汗:揉二马15清补脾10运八卦10清肺5盗汗:运八卦10揉二马10天河水10平肝518、遗尿揉二马20清补脾10揉外劳宫10注:尿频小便频数多属虚证或气虚或阴虚治疗可参考遗尿小便少色黄、急躁、手足心热去揉外劳宫加平肝5、推天河水1019、脱肛补脾15揉外劳宫10清补大肠10大便干+运水入土10脾肾不足便溏+揉二马1020、便秘选择一:清补脾10清大肠15运水入土10平肝5选择二:独揉神阙15略带热像:运水入土10清大肠15平肝清肺10天河水5腹胀+推大四横纹1021、腹泻伤食泻重症(十余次,有脱水现象)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利小便10+-腹痛重者+揉外劳宫10-15轻症(5-6次)运八卦10清胃15天河水15日久邪实兼体虚者,消化不良、便黄、脉滑无力者。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

小儿脾胃病的推拿调理及临床应用一、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一)五脏特性万全提出小儿:“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

”这一论述明确提出小儿五脏特性是: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肝常有余,心常有余。

1. 脾常不足1.1 生理方面:脾(胃)的形态和功能尚未完善成熟,而小儿生长发育迅速,生长旺盛,对水谷精微,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相对较多,且日渐增多,故而脾胃的形态和功能与日渐增多的需求相较,在生理上就常显不足。

1.2 病理方面:在小儿脾胃运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基础上,加之小儿乳食不知自节,稍有喂养失当,则易为乳食所伤而患伤食、食积、呕吐、腹痛、泄泻、疳症等脾胃病症。

2. 肺脏娇嫩2.1 生理方面:脾与肺为母子关系,肺气的充足需脾气的充养,小儿“脾常不足”,抗病功能较弱,难以充养肺气,故肺气亦不足,卫外不固,此即生理之肺脏娇嫩。

2.2 病理方面:生理上肺的卫外功能相对不足,加之小儿寒暖不知自调,稍有护养失宜,则每易为外邪、时疫之邪所侵,不论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受,均易先犯于肺,而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

3. 肾常虚3.1 生理方面:肾为先天之本,小儿生长发育、抗病能力及骨髓、脑髓、发、齿、耳等的发育都与肾有关。

小儿先天肾气未盛,气血未充,肾气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充盛。

即为肾常虚。

3.2 病理方面:由于先天肾精未充,故小儿常见与先天肾气不足有关的疾病,如五迟、五软、遗尿、解颅等。

后天患病之后,日久则较成人更易发生肾气虚衰之症。

4. 肝常有余4.1 生理方面:肝属木,旺于春,主生发少阳之气,生理的肝常有余是指小儿生发之气旺盛的特征。

同时由于肝肾同源,生理上肝得肾水济济而不过于亢盛。

4.2 病理方面:小儿易动肝风。

5. 心常有余5.1 生理方面:心主神明,心属火,属阳,小儿体属纯阳,生长发育迅速,心阳自然有余。

5.2 病理方面:小儿患病心火易炎,邪易内陷心包,上扰神明,临床表现出现烦躁不安,甚至蒙蔽心包,发生神志昏迷。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集合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集合

定位:手掌鱼际平面。

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

100-300 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泄,止呕。

【清大肠】定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虎口向食指尖直推为清,称清大肠。

100-300 次。

作用:清大肠可清利肠府,除湿热,导积滞。

【补大肠】定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

100-300 次。

作用:补大肠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清小肠】定位: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自指根直推向指尖为清,称清小肠。

100-300 次。

作用:清热利尿。

【清胃经】定位: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或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自掌根方向向拇指根直推为清,称清胃经。

100-500 次。

作用:清胃经可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

【清肝经】定位:食指指面。

操作: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称清肝经。

100-500 次。

作用: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

【清脾经】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指根赤白肉际处,或拇指末节罗纹面。

100-500 次。

操作: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

作用:清脾经则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补脾经】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指根赤白肉际处,或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

100-500次。

作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

【清补脾经】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指腹从孩子拇指尖直推向指根来回推,100~300 次。

作用:和胃消食,增进食欲。

【清肺经】定位:无名指指面。

操作: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向指尖方向直推1-3 分钟。

作用: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定位:无名指掌面指尖到指根。

操作:自无名指掌面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100-300 次。

作用:补肺经可补益肺气。

【搓工字背】定位:工字搓背位于背部,成“工”字型,为脊柱正中线肺兪” 身柱“和上背部所在横线及腰部“肾兪” 命门“ ”所在横线组成。

脾胃虚弱的按摩方法

脾胃虚弱的按摩方法

脾胃虚弱的按摩方法脾胃虚弱是小儿时期身体常见的症状,脾胃虚弱会影响到孩子身体的发育,这时家长要给小儿推拿治脾胃虚弱,这样才能更好的缓解症状。

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脾胃虚弱的按摩方法。

脾胃虚弱的按摩技巧1、常用手法点揉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顺、逆时针摩脘腹3分钟。

分腹阴阳100次,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反复捏脊10~15遍。

2、随证加减脾失健运型:面色少华,不思饮食,或食而无味,拒进饮食,多食或迫食后有恶心、呕吐,脘腹作胀,形体偏瘦,精神状态一般无特殊异常,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苔白或薄腻。

补脾经、揉板门各300次。

顺运内八卦100次。

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胃阴不足型:口干多饮,不喜进食,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多见光剥,也有光红少津者,舌质红。

小时候夜啼出汗多,是脾虚加气虚。

腹胀,大便干,口有酸臭味,这些都已经是孩子过食造成的积食了,你这个应当是喂养不当,造成的积食从而引发的脾湿热,吃点百合薏米粥最适用。

另外孩子脾虚容易引发易感冒的表象的调理好孩子的脾,一切就会正常了。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家长切记呀!脾胃虚弱症状脾胃虚弱为中医名词。

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

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苍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

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脾胃虚弱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

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

脾胃虚弱者,脾胃的受纳、腐熟、转输、运化等功能减弱或失调,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要注意调养。

小儿脾胃病

小儿脾胃病
[位置] 食指末节罗纹面 [主治] 自指尖向指掌面方向直推称
补肝经,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 安;自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称为 清肝经,若肝虚应先补后清。
6
上肢部穴位
(六)【肺经】
[位置] 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主治] 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补
肺经,可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 咳嗽气喘,虚汗怕冷等肺经虚寒症; 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向指尖方向 直推为清肺经,可宣肺清热,疏风 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 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证。
[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
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
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13
上肢部穴位
(十三)【手阴阳】
[位置]掌侧腕横,又称大横纹。桡侧
(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
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 分手阴阳、分阴阳。
15
指甲掐称掐总筋。
[功用] 清心经热,散结止痉,
通调周身气机。
[主治] 揉总筋临床上多与清天河
水、清心经配合,治疗口舌生疮、 潮热、夜蹄等实热证。治疗惊风 抽挚多用掐法。
12
上肢部穴位
(十二)【小天心】
[别名] 鱼际交汇。 [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
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 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7
上肢部穴位
腕横纹中央。 [操作]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用]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
痛,利关节。
[主治] 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
痹痛,急慢惊风
8
上肢部穴位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

第三章常用穴位一、脾穴1.部位:拇指外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补脾:向心性推之,用于虚症,如脾虚泄泻。

清脾:离心性推之,用于实症,如伤食、积滞。

清补脾:来回推之,为平补平泻。

用于虚中挟实症,如消化不良。

3.作用:健脾调中,消食积化痰涎,补血生肌。

4.主治: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泄泻、疳积、脱肛、虚喘嗽、慢惊风等症。

二、肝穴1.部位:食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平肝(清肝)——离心性推之。

补肝——向心性推之(少用)。

注:推本穴时宜用泻法,少用补法,如肝虚应补时,则以肾穴代之,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

3.作用:平肝熄风,解热镇惊,开郁除烦,和气生血。

4.主治:急慢惊风、感冒、目赤、昏闭、烦躁不安、脾虚泄泻等。

三、心穴1.部位:中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清心:离心性推之补心:向心性推之(不用)。

本穴在临床上极少用,若须用时,则以天河水代之。

3.作用:清心火、利小便、镇惊搐。

4.主治: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眦红、惊搐、弄舌等。

四、肺穴1.部位:无名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清肺:离心性推之(多用)补肺:向心性推之。

3.作用:疏风解表、顺气化痰、利咽止咳、补益肺气。

4.主治:作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肺炎、急慢性气管炎、百日咳等)、麻疹不透。

凡肺经实热者宜清,虚寒者宜补。

五、肾穴1.部位:小指掌面,由指根到指尖,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补肾:向心性推之。

清肾:离心性推之。

古书记载的清补法,与此相反。

3.作用:补肾益脑、益气养神、温下元、止虚火。

4.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小便短赤、五更泄泻、咳喘、肾亏骨软等。

六、胃穴1.部位:由腕横纹到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属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清胃:离心性推之。

(此穴只清不补)3.作用:清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

4.主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痘疹潮热不退、吐血及鼻衄。

小儿调养脾胃注意事项及常用药膳

小儿调养脾胃注意事项及常用药膳

• 1.按揉推四横纹 • 位置: 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
横纹处。
• 操作方法: • 1.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
横纹穴,约2~3分钟;
• 2.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
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
• 功效: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 1.热而软的饮食

• 中医认为“五谷养胃”,粮食对于肠胃最有好处。同时要注
意主食与辅食的比例。一般来说,小儿胃炎的饮食宜热宜软。
• 热指小儿吃进去的食物要温热,禁忌冰镇食品,冷牛奶、冷
水果就不适宜。有的小儿吃饭时间过长,造成饮食冰凉也不 适宜。
• 软指食物的质地要松软,易于消化吸收。 • 不吃油炸食品和过于粗糙的食物,如炸鸡腿、油爆虾以及芹
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种类多且经常变化,而“丙球”所含的 抗体不仅有限,而且缺乏特异性。
• 捏脊: • 对于脾胃差的患儿,推拿捏脊有很好的疗效。 • 具体做法是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空拳状,食指
半屈,拇指伸长,然后捏起儿童背部皮肤约0.5~1厘米,从下 往上推进。如此反复,每天1~2次。
主任中医师 教授
• 调理脾胃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很重要,家长必须在日常生活、
饮食、用药等方面照顾好小儿,预防他们生病,因为脾胃具 有多功能,它反映着一定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 理变化,以及一定病理过程,如果从小护理脾胃不当,会导 致不同疾病的发生、演变,所以日常生活中必须从推拿、药 膳等方面补理脾胃,从而使整个机体状态都得到改善,抗病 能力增强,提高了小儿免疫功能。
• 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天枢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儿科学基础
1、儿科基础知识:小儿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2、儿科诊断基础:小儿常见病的四诊(望闻问切)
十天
小儿推拿基础
小儿推拿适应症、禁忌症、基本要求、推拿处方、注意事项;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详解及实际操作,老师一对一指导;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定位、操作、功效及主治。
小儿推拿临床运用
常见病及疑难病证治疗:
小儿推拿
全科班
小儿推拿中级+小儿推拿高级+一天校内真人小儿模特实操
+5天免费中医门诊实习+中医药博物馆游学
【证书】国家人社部双认证康复理疗师小儿推拿证书
【复训】一年之内免费复训
小儿推拿中级班3980(前10名送小儿推拿证书+开店扶持)
报名资料
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复印件、个人近照(2寸蓝底照片4张以及电子版照片)
【小儿推拿高级班】招生简章
【招生对象】
以小儿推拿为职业者、获取小儿推拿专业资格者、增加小儿推拿专业技能者、为自己宝宝治疗保健者、小儿推拿爱好者。如医生、护士、医学院校毕业生等。
宋《苏沈良方》中有掐法治疗脐风口撮等症;
明清已有小儿推拿专科, 小儿推拿著作有30余种;
小儿推拿于2013年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小儿推拿至今兴起
【小儿推拿的核心优势】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手掌及上肢屈面1、脾经【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

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

【次数】 100到500次。

【主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

【临床应用】(1) 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气养。

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2)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

(3) 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稳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

2、心经【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

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

【次数】 100到500次。

【主治】高热昏迷、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1)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

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经等合用。

(2)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

若血气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漯晴等症,需要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3、肝经【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

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临床应用】(1) 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湿除烦,常用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症。

(2) 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经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4、肺经【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

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临床应用】(1)补肺经能补益肺气。

超全的小儿推拿穴位详解,随时可查找!

超全的小儿推拿穴位详解,随时可查找!

超全的小儿推拿穴位详解,随时可查找!1、脾经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

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

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2、肝经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

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

一般100~500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

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

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3、心经位置:在中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

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心经。

100~500次。

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

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

若心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

小儿推拿脾胃篇课件

小儿推拿脾胃篇课件

软硬适中
食物应软硬适中,易于 消化吸收,避免过硬或 过软的食物对脾胃造成
负担。
温热适宜
食物温度应适中,过冷 或过热的食物可能刺激 脾胃,影响消化功能。
推荐食物
01
02
03
04
蔬菜类
胡萝卜、南瓜、山药、土豆等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
水果类
苹果、香蕉、梨子、桃子等富 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
谷物类
小儿推拿脾胃篇课件
• 引言 • 小儿脾胃常见问题 • 小儿推拿手法介绍 •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 小儿脾胃调理饮食建议 • 小儿脾胃问题预防措施
01
引言
介绍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 过按摩特定穴位和手法来达到调和气 血、平衡阴阳、调理脏腑、提高免疫 力等作用,从而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推四横纹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推四横纹是小儿推拿中的一种常用手法,通 过刺激四横纹穴,可以调理脾胃、消食化积, 改善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推四横纹的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拇指指腹自 上而下推按小儿手掌上的四横纹穴(位于手 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指间关 节横纹处),力度适中,反复推按100-300 次。这个手法可以刺激四横纹穴,促进气血 流通和消化功能,缓解小儿食欲不振、消化 不良等问题。
详细描述
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 感染等原因引起。小儿消化不良 时,家长应注意调整饮食,必要 时可就医治疗。
腹泻
总结词
腹泻也是小儿脾胃问题的常见表现,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 质地稀薄。
详细描述
腹泻可能由感染、过敏、肠胃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小儿腹 泻时应补充足够的水分,避免脱水,并及时就医治疗。
便秘

小儿推拿改善肠胃虚弱是不思饮食宝宝的福音

小儿推拿改善肠胃虚弱是不思饮食宝宝的福音

小儿推拿改善肠胃虚弱是不思饮食宝宝的福音从事中医临床已经很多年了,每次遇到孩子进入诊室,也许是职业习惯总是喜欢仔细打量孩子,往往遇到一些脸色苍白比较瘦弱的孩子总会不禁问起孩子吃饭怎样,而回答我的基本是孩子吃饭不多,挑食等。

而每个做长辈的总是希望宝宝能多吃点,胖一点,只有少数妈妈说自己宝宝吃饭不是问题,就是爱便秘。

我们为什么那么在意宝宝的吃饭问题呢?因为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如果宝宝吃饭成问题,会直接影响消化吸收,而严重者会进而影响成长发育。

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五脏中脾属阴中至阴。

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1脾主运化:运:输送,转运;化:消化、吸收。

将我们所吃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

小儿的脾胃最为弱,常常因各种饮食不当的原因,造成伤时、泄泻、食欲不振等,小宝宝本身生理特点就是“脾常不足”。

说明消化吸收功能还不健全。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来保护脾胃呢?“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小儿三分饥的原则就是要使小儿吃到七分饱留三分余地。

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损伤,不易肚子胀、肚子痛、腹泻等肠胃病。

另外如果宝宝的脾胃已经受伤,我们怎么处理呢?我后面会教大家具体操作,关于脾胃日常保健及治疗的按摩手法:补脾经、揉按板门、运内八卦、捏脊,揉按足三里,摩腹,分推腹阳明。

2脾生血统血:如果脾胃长期虚弱,宝宝总是不爱吃饭,或消化不良,长期便秘或泻肚。

则生血无源,统血无力,会出现血虚、贫血、出血等症。

3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先将营养物质消化成食糜,一部分轻清之气由脾的运化,上升至心肺,以滋养全身。

另一部分需下行至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其糟粕,下移至大肠,形成粪便排除体外。

当脾胃不合时则出现,呕吐,泄泻。

应该下行的浊气,逆其道上行呕吐,需要进入小肠进一步吸收的,不进入,直接由大肠排除体外,则出现泄泻、无尿或少尿。

了解了脾胃的基本功能,我们在临床中,从小儿推拿的角度该怎么处理呢?第一我强烈推荐妈妈们给宝宝捏脊,捏脊的好处除了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强身天体外,可以再日常保健过程中与摩腹、按揉足三里、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等合用,无论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身体亏损的宝宝都可以使用。

小儿推拿脾胃篇课件

小儿推拿脾胃篇课件

补脾阴小方子:(罗大伦博士推荐)
配方: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麦冬,沙参,生地各6克。 (六岁孩子药量)
做法:把这些材料放进锅里,加入四杯水,用大火煎煮,开锅后 用小火煎半个小时。大约剩两杯左右的药汁,把药汁滤出,放入 一块冰糖,放凉。一天一贴,连续一到两个星期。
小儿推拿脾胃篇
12
补脾胃保健推拿处方:
(当归中医学堂高其武大夫)
(1)补脾经 (2)摩腹 (3)捏脊 (4)揉足三里
小儿推拿脾胃篇
13
补脾经三,五ຫໍສະໝຸດ 钟小儿推拿脾胃篇14
摩腹
保健:以肚脐为圆心,先逆时针再顺时针,圈数相同。
小儿推拿脾胃篇
15
捏脊
保健:五次
小儿推拿脾胃篇
16
揉足三里
三,五分钟
小儿推拿脾胃篇
17
如何判断积食
• 口气臭秽,或呕吐酸臭食物。 • 大便臭如败卵。 • 舌苔变厚,特别是舌体的中间部分。 • 嘴唇突然变得很红 • 脸容易发红。 • 食欲紊乱,开始不欲饮食,久积后胃中有热又总觉得饿。 • 饭后肚子胀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 • 晚上睡眠不佳,“胃不和则卧不安”。 • 感冒后容易咽喉肿痛。
小儿推拿脾胃篇
9
脾阴虚常见 病因












小儿推拿脾胃篇
10
脾阴虚主要症状
手脚心热, 心烦口干, 喜冷饮, 夜里盗汗
爱动, 脾气大
吃饭后肚 子鼓,半 天下不去, 大便干燥
舌红瘦 小,苔 薄或没 有舌苔
嘴唇色 鲜红, 下眼袋 大且发

感冒后 容易咽 痛,扁 桃体肿

小儿推拿-常见病积食、便秘和腹泻

小儿推拿-常见病积食、便秘和腹泻
积食可分脾积和胃积,有的孩子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没有 胃口,这往往是积在胃部更多,因为胃不能受纳了;有的孩子 吃的多拉的也多,可是还是很瘦,这往往积在脾,脾的吸收能 力差,身体没有营养,大脑就命令身体多吃,因为此时脾的运 转能力还可以,最后就都拉出去了。

积食

积食还会分出寒热来,如果孩子的身体偏于阴虚,那么积食以 后,积滞容易化热,导致湿热积滞为患;如果孩子素体阳虚,则积 食很容易伤到脾阳,导致孩子的阳气不足,形寒肢冷,这样的情况 一般比较严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积食还分有形的和无形的。积滞的食物还在,这往往是刚刚吃 的,没有消化,结果引起发烧,感冒,便秘或者腹泻,这是有形的, 此时只需要把积滞清掉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是无形的,这往往是慢 性的,就是吃某种食物过多,伤害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了,此时可能 具体的食物有可能不多了但是脾胃的功能没有恢复,这种孩子正气 不足,往往容易导致反复外感,这种情况就是“无形之积”了。如 果不及时调理,会逐渐变成“疳积”,所谓“疳积”就是因为喂养 不当或者久病导致的严重的营养障碍。 比如有孩子每顿饭都喝粥了,什么都不敢吃,可孩子还是积食 呢?这就是脾胃功能至今未能恢复的无形之积引起的。


腹泻



生理性腹泻:多见多见1岁以下,每日大便可达5到6次,没有便水 分离,不影响吃喝,精神很好,体质没有减轻。出现的原因多由于母 乳引起。 功能性腹泻一般指积食为主的腹泻,在积食的基础上感受寒邪热泄 或者湿邪导致了寒湿泻,湿热泻, 伤食腹泻:前期大便酸臭,成型或者糊状,以消食为主。清胃经, 八卦,清大肠;中期:酸臭减轻,大便水分较多,以补脾为主,消食 为辅。请补脾经后再补脾经,八卦,清大肠;后期:大便气味不甚明 显,以健脾补肾为主。补脾经,二马,清补大肠,清肝经。 大肠湿热泻:肛门红,大便色黄,气味臭:推六腑,八卦,清大肠 寒湿泻:大便清澈,肛门色淡,气味腥或无味:清补脾经,外劳宫, 清补大肠,摩腹 风寒泻,肠鸣、腿冷、怕冷、四肢不温,风寒都是新病,昨晚上吹 风扇了或者玩凉水了,早上喝风了。治则是去风散寒、固肠涩便,一 窝风,补大肠。一窝风去风散寒,补大肠固肠涩便。

《小儿推拿脾胃篇》课件

《小儿推拿脾胃篇》课件

免疫力下降
脾胃失调影响免疫系统 ,容易感染疾病。
小儿推拿对脾胃的益处
促进消化功能
推拿有助于改善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调整免疫系统
提高营养吸收
推拿可以促进营养吸收,有助于小儿生长发 育。
推拿有助于调整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
02
舒缓不适感
推拿可以缓解因脾胃问题引起的不适感,如 腹胀、腹泻等。
04
03
和胃、消食化积。
推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注意室内温度
保持室内温暖,避免 宝宝着凉。
推拿前准备
洗手并确保指甲剪短 磨平,以免刮伤宝宝 皮肤。
推拿力度
轻柔、均匀、适度, 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宝 宝疼痛或不适。
推拿时间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 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推 拿时间和次数,一般 每次10-15分钟即可 。
推拿后护理
家长经验交流
家长A
分享了孩子脾胃不和的症状及应对措 施,强调了及时就医和科学调理的重 要性。
家长B
分享了自己学习小儿推拿的经验,以 及在家中给孩子进行推拿的技巧和注 意事项。
专家答疑解惑
• 专家解答了家长们关于小儿推拿的常见问题,包括 推拿手法、注意事项、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05 小儿推拿脾胃的未来发展
状态。
抚慰宝宝情绪
当宝宝出现哭闹、焦虑等情况时, 家长应及时给予安抚和关爱。
培养自信心
通过鼓励和表扬,培养宝宝的自信 心和积极心态,有助于提高脾胃功 能。
04 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王女士分享了通过小儿推拿调理 孩子脾胃的成功经验,包括推拿 手法、饮食调整等方面的细节。
案例二
李先生分享了孩子脾胃不和的症 状及推拿调理过程,强调了坚持 推拿和调整饮食的重要性。

最新能调理好孩子脾胃的简单方法

最新能调理好孩子脾胃的简单方法

能调理好孩子脾胃的方法如下:一.捏脊:每天早上孩子起床后给他喝点温开水滋润下喉咙,放个枕头让孩子趴在上面就可以捏了,给他捏脊5-6遍;是空腹时做的。

捏后背,从下往上捏,两拇指在前面沿着后背骨一直线捏上去,即从屁股沟长强穴一直捏到脖子大椎穴。

两拇指要一直线捏,就像模特走一字步,听说这个手法效果好。

如果捏脊后,再按摩下肾俞、命门、涌泉穴,这样效果更好些。

捏脊最好采用三捏一提的方法,即捏三下提一下,效果最好了。

天冷时,用取暖器放远一点照着后背捏,这样孩子就不会受凉了。

要注意的三个问题:1.早上空腹时捏最好,听说晚上捏容易上火。

但是偶尔早上不够时间捏了,晚上可以补捏。

2.正患有某些急性热性病的小儿,比如发烧、肺炎等疾病;以及患有某些严重的皮肤病而出现某些背部皮肤破损,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出血性疾病的患儿,不适宜做捏脊。

发烧了是从上往下推脊柱,可以退烧。

3. 次数问题,有时孩子不够配合,捏的过程中大人有时捏的不够好,这样只好捏多两遍,才能总体产生更好的效果。

一直捏的好,每天捏5-6遍就可以了。

二.摩腹:按摩肚子是顺逆时针各按摩1-2分钟,饭后一个钟或空腹时都可以做。

一天按摩几次,我一般是中午和傍晚回家后就开始给孩子按摩肚子,一天两次,然后才给他吃饭。

按摩时加点力,手掌贴在孩子肚脐周围,手不是单独旋转的,而是要带着孩子的皮肉一起旋转的。

按摩肚子有两个问题要注意:1.大人手掌的温度一定要暖过孩子肚子的温度。

孩子腹泻时,只逆时针按摩肚子,便秘时只顺时针按摩。

平时保健是顺逆时针按摩次数一样多,可以数数或是看着秒针来按摩。

2.如果是夏天天气热时,可以按摩肚子。

如果天冷了,就不建议按摩了,这样容易让孩子腹部受凉。

三.晚上孩子睡觉前,帮孩子两脚心摩擦到发热,这样睡眠更好,对身体也好。

孩子配合的话,或者用热水给孩子泡泡脚,每天一次,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四.少吃寒凉的食物水果等,不吃冷冻食品,健脾的食物可以多吃点,饮食非常重要!很多孩子不舒服或是生病了多是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

小儿推拿穴位及手法

小儿推拿穴位及手法

肺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方法】推法:用拇指在穴位上直推,向心方
向推称补肺经,离心方向推称清肺经。 【次数】100~300次。 【功用】宣肺解表,益气固表。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气喘,胸闷,虚汗等。 【临床应用】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诸病,常 与揉膻中,揉肺俞等合用
肾经
【位置】小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方法】推法:用拇指面在穴位上直推,离心
流涕等。
百会
【位置】头顶前后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 。 【操作方法】 1.按揉法:以拇指,或中指,或掌根按揉,称 按揉百会。 2.摩法:用全手掌或四指面摩,称摩百会。 【次数】100~300次。 【功用】镇静安神,升阳举陷。 【主治】昏厥,眩晕,头痛,惊风,惊
风池
【位置】颈后枕骨下缘,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 起始部中间凹陷中。 【操作方法】拿法:以一手拇指与食、中两指 分别放在两穴上拿之,称拿风池。 【次数】5~10次。 【功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颈项强痛,眩晕 等。 【临床应用】本穴发汗作用较强,如再配掐二 扇门则发汗作用更强。
【主治】呕吐,胃脘疼痛,嗳气,食积。

【位置】腹部。 【操作方法】 1.推法:①以两手大拇指沿两肋边缘向两旁分推,称 分推腹阴阳; ②以中脘至脐为中线,用两手拇指自上而下向 两旁作横向分推,也称分推腹阴阳。 2.摩法:用全手掌或四指面摩腹部称摩腹。 【次数】推法:100~300次,摩法:3~5分钟。 【功用】健脾和中,理气消食。
脐,称捏挤脐。 【次数】揉法:100~300次(抖揉50~100次); 摩法:3~5分钟;捏挤法3~5次
天枢
【位置】脐旁2寸。 【操作方法】 1.按揉法:用食、中或拇、食两指按揉本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宝宝胃口差、消化不良的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要求:1、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3个月以上。

2、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3、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4、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第一步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医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

此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

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

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

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

操作时,医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医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

此法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

按摩掌心: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第二步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医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圆周运动。

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

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医者手不宜过凉,应温暖。

此法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第三步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

医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按揉2~3分钟。

此法有止吐泻、调脾胃的功能。

其他方法:捏脊的部位捏脊的部位主要在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经络穴位有风府、大椎、腰俞、至阳、命门、腰阳关、八、背俞穴等。

通过捏脊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及调整脏腑的治疗作用。

常用手法捏脊疗法常用手法为捏、拿、推、捻、提五种,临床上,这八种手法综合运用,完成整个捏脊操作过程。

1.捏法:用双手拇、食二指将皮肤提捏起来,所提皮肤的多少要适当,提捏过多不易推进,提捏过少易于滑脱。

2.拿法:是捏法的进一步动作,拇指用力下压,食指用力上抵,拿法同捏法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

3.推法:以食指为主,将提捏起来的皮肤向前推动。

具体作法是,将食指二、三节紧贴皮肤,与拇指协调,均匀地向前推进,边捏拿边推进,推进速度应适当,过快则容易滑脱,过慢则不易推进。

4.捻法:拇、食指相对用力,食指向前上用力,拇指向后下拿捏,使皮肤从内前向外后捻动,尤如捻线一般,使捏脊动作向前进。

5.提法:用拇、食指紧捏皮肤向外拉提的动作。

具体操作时,每捏3至5下提拉一次,提拉时往往就在“俞穴”部位。

脾胃食疗1.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宝贝.2.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芯,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的宝贝.3.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食欲减退的脾虚的宝贝.妈咪在给脾虚宝贝准备杂粮食物时可采取多种方法,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煮粥;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黄豆粉或玉米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容易使宝贝接受的美食.下面介绍几种小儿健脾去湿食疗方:去湿的食物有:鲤鱼.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米.扁豆.冬瓜等1.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2.苋实煲老鸭做法: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功效:健脾养胃.3.炒扁豆淮山粥做法: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儿减半.4.萝卜莲子猪舌汤功效:清润滋补,宽中下气,可除春寒去湿困.材料:萝卜750克.莲子50克.苋实25克.蜜枣3个.猪舌5百克.猪骨750克. 一起煲汤.5.鹌鹑汤功效:健脾开胃.做法:鹌鹑一只.党参15克.淮山30克煲汤.另外,还有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煲鲫鱼.赤小豆煲鲤鱼.猪肚粥.冬瓜煲老鸭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湿功效,家长们可根据需要给小儿服用.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此外,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宝贝身体抵抗力强,不易生病.脾虚宝贝的特点:1.特别容易感冒;2.面色萎黃,眼袋青暗,鼻梁有“青筋”;3.身体瘦小;4.食欲减退,睡眼不安;5.常有腹泻.调理宝贝脾胃食疗方法:合理调整饮食.饮食应以清淡,富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烧,烤,油煎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糕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要注意让宝贝食有节制,防止进食过饱,伤及脾胃;要给宝贝多吃些五谷杂粮.有健脾作用的杂粮: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适合脾胃虚热有反胃的宝贝,小米粥上的一层米油营养极为丰富,对恢复胃肠功能很有帮助.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提高宝贝胃肠功能及助智力开发.苡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其含蛋白质远比米,面高,而且易消化.黄豆:有健脾益气作用,如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宝贝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宝贝.除食疗外,肠胃不好,可以给孩子吃小儿健脾颗粒,多酶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小儿饮食应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应多吃一些蔬菜,瓜果之类的食品,不要吃生,冷,硬食.还应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适当增加儿童活动量,动静结合,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形成家庭融洽愉快的气氛,都是促进和保持儿童食欲的重要方面.孩子脾胃虚弱多是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等等。

脾胃虚弱的孩子都会食欲不振,脸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花斑),头发稀疏,消瘦等情况。

脾胃虚弱的孩子通常抵抗力都非常的差,还特别容易感冒。

那么,我们应如何从饮食上来调整呢!为孩子打造健康饮食,快乐的成长!一、应做到科学饮食:每日进餐定时定量,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少量多餐,每天4~6餐。

二、少食对脾胃有损伤得食物:少食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过强的食物,机械性刺激会增加对粘膜的损伤,破坏胃粘膜屏障,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以及干果类等;化学性刺激会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粘膜,如可乐、汽水、咖啡、浓茶、浓肉汤等。

三、选择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鱼、瘦肉等,经加工烹调使其变得细软易消化,对胃肠无刺激,同时补充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四、选择富含维生素的食品: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主食以面食、粥类为主。

五、烹调方法要得当:可选用蒸、煮、软烧、烩、焖、炖等烹调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爆炒、醋溜、冷拌等加工方法。

六、推荐些健脾养胃的食物:小米:有健脾暖胃,安神的作用。

南瓜:所含的果胶能保护胃肠道粘膜,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消化。

花菜:可强肾壮骨、健脾养胃,对久病虚损、腰膝酸软和脾胃虚弱者尤为有益。

木瓜:适合胃的脾性,可当做养胃食物。

百合、莲子、山药、大枣:这都是健脾养胃的食物,让脾胃更为活跃,缩短食物在肠胃中堆积的时间。

七、推荐食谱:1、番茄山药胡萝卜炖牛肉食材:牛肉250克、番茄2个、山药100克、胡萝卜100克、姜片10克、大蒜5克、葱10克调料:盐、植物油、酱油、鸡粉、料酒做法:1、牛肉洗净切块、番茄洗净切块、山药去皮切块、胡萝卜去皮切块。

2、锅放油加入姜片、大蒜、葱炒出香味加入牛肉炒一下、再放点料酒炒,然后加水、再加入番茄、山药、胡萝卜开大火煮开,加入酱油,转小火慢慢炖,把牛肉炖烂即可调味食用。

营养及过功效:牛肉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有补脾胃、养五脏、益气血、强筋骨的功效。

番茄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糖类、番茄红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等,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抗真菌、抗炎、平喘的作用。

山药含有皂苷、精氨酸、淀粉酶、淀粉及磷、钙、维生素等,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胡萝卜含有糖类、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挥发油、钙、磷等,有健脾和胃、补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

2、木瓜莲子百合煲鸡汤食材:鸡半只、木瓜1个、莲子20克、百合30克、姜片10克调料:盐做法:1、鸡洗净剁块、木瓜去皮切块、莲子泡发去心、百合洗净。

2、把鸡、木瓜、莲子、百合、姜片放到煲里加水沫过所以料即可上火煮,煮开后转小火煮1~2小时即可调味食用。

营养及功效:鸡含蛋白、脂肪、蛋氨酸、赖氨酸、无机盐、维生素A、维生素E、B族维生素和胆固醇等,有补虚暖胃、温中益气、强筋壮骨的功效。

木瓜含番木瓜碱、木瓜蛋白酶、凝乳酶、胡萝卜素等;并富含十七种以上氨基酸及多种营养元素,木瓜能帮助消化清理肠胃。

莲子含蛋白质、脂肪、淀粉,能养心、益肾、补脾的作用。

百合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含有百合苷,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另外含有多种营养物,如矿物质、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能促进机体代谢,使机体抗疲劳、耐缺氧能增强,同时能清除体内有害物质。

注意对脾胃系统的调节保健:不应该给孩子吃太多的甜食,中医上说甜味入脾,人累了吃块糖,就会觉得补中益气,感觉有劲,但是现在的孩子都喜欢过多的吃甜味食物,因为过甜伤脾,损伤肌肉。

还有凉的米饭千万别吃,本来稻米就是偏寒凉的,再凉着吃,吃过多生冷的食物,都会使寒气积存在脾胃,吃完后还会得胃病,影响消化。

脾虚易感“脾虚易感症”通俗地说,就是小儿食欲不振,经常感冒,甚至一个月要反复感冒几次。

在中医的古典医籍和现代教科书中均无此病名,但近年来临床上却很常见。

据北京中医医院儿科统计,在冬春季节占门诊的80%以上。

提起小儿易感,许多家长都深有体会。

这种孩子经常生病,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家长为之经常跑医院,耽误工作。

孩子也很痛苦,身体瘦弱,往往伴有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症。

一般来讲凡是2岁以上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3—5岁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2次以上;6~12岁小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以上,下呼吸道感染1次以上,即可称为易感儿,又叫复感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