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社会心理学第讲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44页PPT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认知(ppt)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区分
出来,从而对它们作出清晰的 反映,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对象和背景是相互依存、 互相转化的。
你看到了一对情侣或是一個骷顱头?
(2)、知觉的整体性(组织性)
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 不同的属性组成,但我们总是把 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 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
时尚 性感
憨厚 老实
自然特征 社会特征
心理特征
非语言线索
• 面部表情 • 目光
接 触-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诚实直率; 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 长时间的目光接触--敌意、爱慕的信号 • 姿势
面部表情--什么样的情绪 ?
a) 快乐, d) 悲伤,
b) 惊讶, e) 生气,
c) 害怕 f) 厌恶
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 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
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大 小 恒 常 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考考你的观察力
考 考 你 的 观 察 力
三、错 觉(illusion)
---由大脑对环境讯息所作的 推测,称为知觉性假设。
---错误的知觉性假设就是错 觉。
触觉
绝对阈限
夜晚晴朗时可以看见50公里处的一只烛光 安静环境中可以于6米外听见手表秒针走 动声 可尝出7.5升水中加入的1 茶匙糖的甜味
可闻到在三居室中洒一滴香水的气味
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出落在面颊上即有感 觉
感觉剥夺实验
贝克斯顿在美 国麦吉利大学募集 了大学生志愿者作 为参加实验的人。
观察窗
志愿者每天躺 在床上睡觉,并有 每天20美元的酬劳。 他们可以自己决定 何时退出实验。
社会归因(社会心理学)ppt
社会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人们在社会交 往中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因此,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
社会行为的变化
社会归因也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例如,如果人们认为某 个群体是不公平的,那么他们可能会对该群体采取行动,以 纠正这种不公平。
社会结构的影响
社会结构的重要性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对人们的社会生活 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组织权力
个体在组织中的地位、权 力和影响力。
社会权力
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 、权力和影响力。
政治权力
个体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权力和影响力。
社会文化归因
文化价值观
特定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 、信仰和习惯。
文化认同
个体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同和归 属感。
文化冲突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理解和冲 突。
03
应用研究方向
促进社会和谐
研究如何运用社会归因理论和方法促进社会和谐,例如化解群体性事件、促进多 元文化共存等。
提升公众对社会心理学的认知
普及社会心理学知识,提高公众对社会心理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为社会归因研 究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THANK YOU.
社会结构的改变
社会归因也会影响社会结构的改变。例如,如果人们认为某个群体的不公平 对待是社会结构的结果,那么他们可能会采取行动来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结构 。
04
社会归因的案例分析
社会角色归因案例
总结词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身份和地位,不同的社会角色会导致人们对其 产生不同的期望和行为反应。
详细描述
2023
社会归因(社会心理学)ppt
目 录
• 社会归因概述 • 社会归因细分领域 • 社会归因的影响 • 社会归因的案例分析 • 社会归因的未来研究方向
社会行为的变化
社会归因也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例如,如果人们认为某 个群体是不公平的,那么他们可能会对该群体采取行动,以 纠正这种不公平。
社会结构的影响
社会结构的重要性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社会结构对人们的社会生活 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组织权力
个体在组织中的地位、权 力和影响力。
社会权力
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 、权力和影响力。
政治权力
个体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权力和影响力。
社会文化归因
文化价值观
特定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观 、信仰和习惯。
文化认同
个体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同和归 属感。
文化冲突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理解和冲 突。
03
应用研究方向
促进社会和谐
研究如何运用社会归因理论和方法促进社会和谐,例如化解群体性事件、促进多 元文化共存等。
提升公众对社会心理学的认知
普及社会心理学知识,提高公众对社会心理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为社会归因研 究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THANK YOU.
社会结构的改变
社会归因也会影响社会结构的改变。例如,如果人们认为某个群体的不公平 对待是社会结构的结果,那么他们可能会采取行动来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结构 。
04
社会归因的案例分析
社会角色归因案例
总结词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身份和地位,不同的社会角色会导致人们对其 产生不同的期望和行为反应。
详细描述
2023
社会归因(社会心理学)ppt
目 录
• 社会归因概述 • 社会归因细分领域 • 社会归因的影响 • 社会归因的案例分析 • 社会归因的未来研究方向
社会心理学PPT:社会认知与归因
例子2: Jane上周末参加了反对妇女歧视的游行,请问
Jane更有可能是,1,一名护士,2,一名具有强烈女权 主义者精神的护士。
15
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 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 整,但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
16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x 8 =?
22
基础比例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 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给你 一张北京大学学生的照片,让你推断是哪个系的?你 会怎样推断?
23
24
3 社会认知与健康
社会认知与寂寞:只看到生活消极方面的人,更容易感 到寂寞,把他人看成难于相处的。 社会认知与焦虑:对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避免焦虑 (Zimbardo,1981)。 社会认知与疾病:对事件的乐观解释可以避免疾病 (Seligman,1987)。
Kelley (1950)的研究
10
2 认知法则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作出判断。医生们在 诊断病情时会使用便利法则。不同疾病进入其脑海的容 易程度,会影响他们的诊断。
Markus (1977)的研究
11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17
8 x 7 x 6 x 5 x 4 x 3 x 2 x 1=?
18
实验材料
你认为一学期应该在购买教材、课本方 面花费多少钱? 人民币
根据已有调查,北大本科生认为一学期 应该在购买教材、课本方面花费是500元。 请问,你自己认为应该花多少? 人民币
19
Jane更有可能是,1,一名护士,2,一名具有强烈女权 主义者精神的护士。
15
锚定与调整法则(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 人们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 整,但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
16
1 x 2 x 3 x 4 x 5 x 6 x 7 x 8 =?
22
基础比例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 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给你 一张北京大学学生的照片,让你推断是哪个系的?你 会怎样推断?
23
24
3 社会认知与健康
社会认知与寂寞:只看到生活消极方面的人,更容易感 到寂寞,把他人看成难于相处的。 社会认知与焦虑:对情境的认知与控制可以避免焦虑 (Zimbardo,1981)。 社会认知与疾病:对事件的乐观解释可以避免疾病 (Seligman,1987)。
Kelley (1950)的研究
10
2 认知法则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来作出判断。医生们在 诊断病情时会使用便利法则。不同疾病进入其脑海的容 易程度,会影响他们的诊断。
Markus (1977)的研究
11
便利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
17
8 x 7 x 6 x 5 x 4 x 3 x 2 x 1=?
18
实验材料
你认为一学期应该在购买教材、课本方 面花费多少钱? 人民币
根据已有调查,北大本科生认为一学期 应该在购买教材、课本方面花费是500元。 请问,你自己认为应该花多少? 人民币
19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ppt课件
社会认知(一)
社会认知的概念 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图式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的策略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世故人情中的社会认知:
❖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无醋不酸,无商不奸 ❖ 不看人对己,只看人对人 ❖ 路谣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得容颜便可知
老太太眼中——甜凤姐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刑夫人面前——苦凤姐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尤二姐眼中——酸凤姐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丫头们面前——辣凤姐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任你才高八斗,难称百人之心!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社会认知的含义
❖ 社会认知: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 认知。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察他人的 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在心理状态、行为动机、 以及其行为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也 称社会知觉、人际知觉。
❖ 一、认知者因素
1、世界观和人性观 2、经历和经验:斗牛——棒球(凯利:图式—有色眼镜) 3、情绪状态
❖ 二、被认知者因素
1、谈吐、服饰、表情、姿势、行为方式中突出的线索 2、熟悉程度:远重衣衫近重人品
❖ 三、交往情境
1、场合 2、空间距离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社会图式
❖ 社会图式——从处理社会信息的个体经验中 获得的有一定组织的认知系统
❖ 社会图式的类型: 他人图式 自我图式 角色图式 事件图式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社会图式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 影响信息选择 ❖ 影响信息加工 ❖ 影响信息提取 ❖ 自我实现的预言 ❖ 社会图式的改变
社会认知的概念 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图式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社会认知的策略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世故人情中的社会认知:
❖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无醋不酸,无商不奸 ❖ 不看人对己,只看人对人 ❖ 路谣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 入门休问荣枯事,观得容颜便可知
老太太眼中——甜凤姐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刑夫人面前——苦凤姐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尤二姐眼中——酸凤姐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丫头们面前——辣凤姐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任你才高八斗,难称百人之心!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社会认知的含义
❖ 社会认知:对他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 认知。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察他人的 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在心理状态、行为动机、 以及其行为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也 称社会知觉、人际知觉。
❖ 一、认知者因素
1、世界观和人性观 2、经历和经验:斗牛——棒球(凯利:图式—有色眼镜) 3、情绪状态
❖ 二、被认知者因素
1、谈吐、服饰、表情、姿势、行为方式中突出的线索 2、熟悉程度:远重衣衫近重人品
❖ 三、交往情境
1、场合 2、空间距离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社会图式
❖ 社会图式——从处理社会信息的个体经验中 获得的有一定组织的认知系统
❖ 社会图式的类型: 他人图式 自我图式 角色图式 事件图式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认知一图式
社会图式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 影响信息选择 ❖ 影响信息加工 ❖ 影响信息提取 ❖ 自我实现的预言 ❖ 社会图式的改变
北大社会心理学第讲社会认知与归因问题共44页文档
北大社会心理学第讲社会认知 与归因问题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ppt
• 2、语言 • “口为心苗,言为心声” • 由于一个人所说的话能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言不由衷
的话已司空见惯。“卖瓜的谁不说瓜甜”
3、非言语线索
• 1)面部表情:忧郁—快乐
• 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目光 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
• 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敌意、爱慕的信号。
• 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 人的概括性认识。
• 所谓的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就是把一个人若 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 的特性。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 有关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模型已有 很多
• Anderson( 1965)的平均模型 • 平均模型(averaging model) 认为人们把所获
• 又被称为:人际知觉(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
•
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
二、社会知觉的定义
• 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 外在特征,(穿戴、长相、语言、姿势、行为等)
推测与判断 其内在属性(情绪、态度、品质、能力、性格等) 的过程。
为“中心特征”,
• 把“文雅”与“粗鲁”这类对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
缘特征”。
(联想)
• 但中心特征与边缘特征是相对的 我国文化
2、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
• CZADHGJKWP •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s)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
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
• 2)身段表情:姿势
•V
3)言语表情(副言语)
的话已司空见惯。“卖瓜的谁不说瓜甜”
3、非言语线索
• 1)面部表情:忧郁—快乐
• 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目光 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
• 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敌意、爱慕的信号。
• 另外人们要把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一个 人的概括性认识。
• 所谓的印象形成(impression formation)就是把一个人若 干有意义的特征加以综合、概括,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 的特性。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方式
• 有关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模型已有 很多
• Anderson( 1965)的平均模型 • 平均模型(averaging model) 认为人们把所获
• 又被称为:人际知觉(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
•
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
二、社会知觉的定义
• 社会知觉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 外在特征,(穿戴、长相、语言、姿势、行为等)
推测与判断 其内在属性(情绪、态度、品质、能力、性格等) 的过程。
为“中心特征”,
• 把“文雅”与“粗鲁”这类对印象形成不起核心作用的特征称为“边
缘特征”。
(联想)
• 但中心特征与边缘特征是相对的 我国文化
2、信息出现的先后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是不同的
• CZADHGJKWP •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s)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
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
• 2)身段表情:姿势
•V
3)言语表情(副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