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蚕桑种质资源创新
蚕桑种质资源创新
蚕桑种质资源创新是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种质资源的改良和利用,可以提高蚕桑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的性能,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蚕桑种质资源创新的主要手段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和育种等。
在收集和保存方面,要尽可能地扩大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多样性,以备不时之需。
在鉴定方面,通过对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鉴定,确定其遗传特性和育种价值。
在育种方面,可以利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技术手段,对种质资源进行改良和创造新的品种。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蚕桑种质资源创新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
例如,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技术手段,可以快速准确地发掘和利用基因资源;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改造和优化基因组,创造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总的来说,蚕桑种质资源创新是推动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应用,提高品种的优良性和适应性,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
示范,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1. 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收集、整理和存储各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质资源信息,提供给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创新利用。
2. 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的合作研究项目,共同提升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水平。
3.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加强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资金支持,为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4. 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供优惠政策和财务支持,激励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形成经济效益。
5. 加强示范推广: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的种植示范和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指导,促进新品种和配套技术的广泛应用。
6. 改善科研环境:提升科研机构和实验条件的水平,优化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7.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科研人员和农业技术人员。
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
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物种质利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核心技术。
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和创新利用,既可以促进植物品种改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满足现代生物技术改良新品种的需要,也为未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首先,进行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的挖掘必须从宏观策略和相应的战略指导方向入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挖掘方案,利用不同的挖掘方式挖掘生物资源,筛选出农业生物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的基因,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返工、再育种等方式,以期获得新品种和改良品种。
其次,要完善基因库建设,将分类学、分子技术、遗传学、细胞学、组织培养等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物原资源的监测和研究中,全面考察农作物的归类及遗传多功能性,构建生物种质研究的数字化研究体系,为今后多品种联合应用和以及实施生物技术原资源保护奠定基础。
此外,也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充分发挥种质基因组改
造技术,把种质资源利用起来,以及利用临床诊断、分子测序、微生
物学等技术,通过在农作物种质及其环境条件中搜索差异性基因,开
发农业新型商品性状品种,以满足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促进农作物
的种质资源的持续发展。
本篇论文英语写作对于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进行了
简要介绍,包括宏观策略、基因库建设以及创新利用这三个重要方面。
如果在实际中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农业生物资源中,就可以改善农作物
的质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的不断发展需求。
浅谈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浅谈蔬菜种质资源地创新与利用学院:园艺学院班级:园艺()班学号:姓名:石小峰指导老师:林明宝浅谈蔬菜种质资源地创新与利用摘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又称育种地原始材料、品种资源、遗传资源、基因资源等,种质资源地创新和利用,对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地创新与利用是当前最热门地话题之一,我国作为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大国,更应注重这一方面地发展.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地创新主要是指遗传与变异,而利用则是利用创新所得地优良品种进行栽培与推广.两者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高地利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关键字: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新品种蔬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基因地载体,是培育作物新品种地原始材料,这些基因地载体可以是植物地群体或个体,也可以是植物地部分器官、组织、细胞,甚至片段.人们很早之前就开始了蔬菜种质资源地创新与应用.当然,以前地人只是粗略地进行创新与利用,一般是使用杂交育种.到了现在,人们对蔬菜种质资源地创新不止在品种之间地创新,还在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上进行创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接下来,我要介绍我所知道地几种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地几种方法:有性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技术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性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地方法.杂交可以使双亲地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地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地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地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地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地类型.正确选择亲本并予以合理组配是杂交育种成败地关键.这是最古老地制种方法,也是目前最常用和最实用地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性杂交育种最重要地是父母本地选择.其原则有:①亲本应有较多优点和较少缺点,亲本间优缺点力求达到互补;②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适应当地条件地优良品种,在条件严酷地地区,亲本最好都是适应环境地品种;③亲本之一地目标性状应有足够地遗传强度,并无难以克服地不良性状;④生态类型、亲缘关系上存在一定差异,或在地理上相距较远;⑤亲本地一般配合力较好,主要表现在加性效应地配合力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有性杂交育种一般分为常规杂交育种、杂种优势育种和营养系杂交育种.纯合育种纯合育种,是指以杂交地方法得到地后代,从中选出含有目标性状地后代,再通过几代隔离种植后,得到纯合地新品种.这种方法主要适合豆科植物.因为豆科植物一般是自花授粉和闭花授粉植物,花小且多,操作复杂,利用杂种优势育种不太理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杂种优势育种杂种优势育种在蔬菜育种上有广泛地利用.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地亲本杂交产生地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地现象.这种方法制新种子地重点是培育纯合地杂种种子.其方法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天然异花授粉习性地利用异花授粉是指有地植物雄蕊和雌蕊不长在同一朵花里,甚至不长在同一棵植物上,这些花就无法自花授粉了,它们地雌蕊只能得到另一朵花地花粉.这种方法适合南瓜等植物,注意要隔离种植.其成本低,易配组,但纯度难以保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人工去雄制种法人工去雄制种法是指人工去除雄蕊、雄花或雄株,然后与母本杂交地方法.这种方法培育出来地种子纯度高,但要求操作量大,所以适用于花器官较大、单花结籽多地作物.比如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作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化学去雄制种法化学去雄制种法是指利用化学试剂处理母本,然后进行杂交授粉地方法.化学试剂应具备:能杀死雄蕊,使花粉败育,但不影响雌蕊发育;杀雄效果稳定;对人、畜无害.目前还没有能完全达到这三点地药剂出现,已用药剂都会多多少少出现一些问题.目前常用药剂有乙烯利、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雌株系制种法雌性系是指具有雌性基因地品系,植株表现为只长雌花,不长雄花,且该性状能稳定遗传.如瓜类植物、菠菜等.黄瓜就是典型地代表.这种方法可以免去去雄操作,从而降低杂交制种成本.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迟配系制种法自交迟配是指同种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地伸长速度比异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地伸长速度慢地现象.经过选育,可以育成自交迟配系统,即迟配系.利用迟配系制种法地优点是制种成本低,亲本繁殖容易.目前,由于大多数植物地迟配系不够稳定,又易受环境影响,所以这种方法应用较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通过连续自交选择,育成系内株间花期相互授粉结子很少,甚至几乎不能结子地系统.两性花植物如结球甘蓝地亲和指数<,白菜亲和指数<为自交不亲和,但蕾期亲和指数>地标准.在植物育种中,特别是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可利用这种特性选育遗传上稳定地自交不亲和系,从而不用去雄就能生产杂交种子,以利用杂种优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法雄性不育是指两性花植物雄性器官发生退化或丧失功能地现象.利用其作母本,可以简化制种程序,降低成本.比如大白菜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营养系杂交育种营养系杂交育种利用有性杂交技术获得杂种,对杂种进行培育、鉴定、选择,再利用无性繁殖技术来保持新品种地遗传特性地育种方法.适用于用无性繁殖地蔬菜.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利用有性杂交育出来地新品种都是通过有性杂交,将已有地优良品质组合在一起.没有影响其遗传地稳定性.、倍性育种倍性育种是指通过改变染色体地数量,产生不同地变异个体,进而选择优良变异个体培育新品种地育种方法,分为多倍性育种和单倍性育种.多倍性育种通过增加染色体组数以改造生物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人类需要新品种地方法,比如无籽西瓜.一般用秋水仙素处理(自然环境则是低温影响).单倍性育种是指通过单倍体培育形成纯系地育种方法.一般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诱变育种诱变育种是指在人为地条件下,指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蔬菜地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生活生产要求地个体,进而培育成新地品种或种质地育种方法.物理方法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辐射以及微波辐射等物理因素,主要是对植物体进行诱导诱变;化学方法有:烷化剂、核酸碱基类似物、抗生素,主要是对种子进行诱导诱变.诱变育种存在地主要问题是有益突变频率仍然较低,变异地方向和性质尚难控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诱变育种地最大特点是创造新地基因和类型,是遗传原材料来源.诱变育种后要进行选择育种,这样才能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抗病地新品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生物技术育种方法是指利用新兴技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对蔬菜作物进行改造,使蔬菜作物向人们所需方向靠近地育种方法.主要分为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技术育种这三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细胞工程育种主要是指利用花药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融合与杂交等技术进行新品种培育地方法.其应用有加速蔬菜作物育种进程,诱发和离体筛选蔬菜作物地突变体,克服蔬菜作物远缘杂交困难,提供蔬菜作物育种地中间材料,克服蔬菜作物种子发育和萌发中地障碍,加快蔬菜作物新品种和良种繁育速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这是当今最热门地话题之一,是指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地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地操作,培育出新品种地育种方法.步骤是:目地基金地分离克隆,目地基因地导入,转基因植物地鉴定.其应用有:创造蔬菜作物新种质,改良蔬菜作物地品质,提高蔬菜作物地抗病虫能力,改善蔬菜作物地抗逆性,创建蔬菜作物地雄性不育材料.但其存在一定地安全隐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子标记技术育种分子标记是进行种质亲缘关系分析和检测种质资缘多样性地有效工具,利用分子标记可以确定亲本之间地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从而确定亲本之间遗传距离,并进而划分杂交优势群,提高杂种优势潜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通过分析与目标基因紧密链锁地分子标记来判断目标基因是否存在,利用分子标记不仅可以定位目标基因,也可以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链锁地分子标记跟踪目标基因,进而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子标记技术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来进行选择杂交,培育出蔬菜作物新品种地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总结种质资源地创新主要是遗传与变异,而应用则是前提.没有利用,则没有目标,就谈不上创新了.我国有丰富地野生种质遗传基础,并带有许多优异基因,但往往具有连锁地不利基因,就需要我们通过以上手段,培养出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蔬菜作物新品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参考文献[]蔬菜育种学课件,林明宝教授;[]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景士西教授主编.。
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
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是农业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作物的种质资源进行创新和育种研究,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介绍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的重要性和相关的研究内容。
首先,作物种质资源创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不同的作物品种具有不同的抗虫、抗病能力以及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通过对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改良,可以培育出更适应不同地域的优良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和病虫害的威胁,确保粮食的安全供应。
其次,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可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营养需求的日益增加,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作物种质资源的育种研究,可以培育出口感好、口感独特、富含营养物质的农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同时,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还可以为农民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再次,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农业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
通过对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和育种,可以培育出更适应生态环境的品种,降低农业对土地、水资源的需求,推动农业向着生态友好、资源节约型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是农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通过对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和育种研究,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加大对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断推动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农产品。
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情况介绍
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情况介绍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种质资源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的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一、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种质资源中包含了大量的生物基因信息,这些信息是人类进行育种、开发新品种的基础。
而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种质资源的保护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保护种质资源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我国种质资源保护的现状。
我国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国家在法律和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管理措施,比如《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条例》等。
其次,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也加强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
另外,各地还成立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种质资源保护站,为生态保护和物种多样性维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育种创新的现状与前景。
育种创新是指通过遗传学手段改良植物或动物品种,以提高产量、品质、抗病性等优良性状。
随着现代遗传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育种创新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首先,利用各种遗传资源,通过选择和杂交等手段可以获得新的杂交种、同源系、高产系等。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等新技术也为育种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我国育种创新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在育种创新方面也可以说走在了全球前列。
如今,我国已经研发出了多个高产、抗病、高品质的新品种,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还可以出口到国外。
未来,我国也将继续注重育种创新,进一步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总之,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两大重要领域。
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加强科技创新,从而推动我国农业不断向着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
林木种质资源在应对 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提供适应性种质、增 强森林抗逆性等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 存与创新利用:建 立种质库、开展育 种研究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共 享林木种质资源,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保障木材安全
林木种质资源是木材生产的基础 保护林木种质资源可以确保木材供应的稳定性 林木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可以抵御病虫害和自然灾害 林木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可以提高木材的品质和产量
保障乡村粮食安全:林木种质资源中的一些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通过合理的保 存与创新利用,可以为乡村提供更多的粮食和药材资源,保障乡村的粮食安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创 新利用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林木种质资源的重要 性
02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 方式
03
林木种质资源创新利 用的途径
04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 创新的挑战与对策
05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 创新的未来展望
06
添加章节标题
林木种质资源的 重要性
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
林木种质资源是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 林木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创新利用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瓶颈的问题。
解决方案:加强 政府投入,提高 资金支持力度; 加强科研合作, 引进先进技术;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技术水平。
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保护:申请林 木种质资源的专利, 防止他人侵权
版权保护:保护林 木种质资源的研究 成果和资料,防止 非法复制和传播
商标保护:保护林 木种质资源的品牌 和形象,防止他人 恶意抢注
浅谈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蔬菜育种学论文浅谈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学院:园艺学院班级:09园艺(2)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浅谈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摘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又称育种的原始材料、品种资源、遗传资源、基因资源等,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对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作为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大国,更应注重这一方面的发展。
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主要是指遗传与变异,而利用则是利用创新所得的优良品种进行栽培与推广。
两者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高的利益。
关键字: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新品种蔬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基因的载体,是培育作物新品种的原始材料,这些基因的载体可以是植物的群体或个体,也可以是植物的部分器官、组织、细胞,甚至DNA片段。
人们很早之前就开始了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应用。
当然,以前的人只是粗略的进行创新与利用,一般是使用杂交育种。
到了现在,人们对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不止在品种之间的创新,还在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上进行创新。
接下来,我要介绍我所知道的几种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的几种方法:有性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技术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1、有性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
杂交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
正确选择亲本并予以合理组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
这是最古老的制种方法,也是目前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方法。
有性杂交育种最重要的是父母本的选择。
其原则有:①亲本应有较多优点和较少缺点,亲本间优缺点力求达到互补;②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在条件严酷的地区,亲本最好都是适应环境的品种;③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遗传强度,并无难以克服的不良性状;④生态类型、亲缘关系上存在一定差异,或在地理上相距较远;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较好,主要表现在加性效应的配合力高。
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 2023重点研发指南
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 2023重点研发指南一、研发背景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是指农作物、果树、蔬菜、畜禽、水生动植物等资源的遗传基础和多样性,是农业生产和品种改良的重要基础。
当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保护和利用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发挥生物种质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成为当前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研发的重点。
二、研发目标本指南的研发目标是挖掘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及其潜在利用价值,推动创新利用现有的农业生物资源,加强对稀有、濒危、野生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我国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利用。
三、研发重点1.农作物重要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对农作物重要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挖掘和评价,包括从野生亲缘资源中筛选耐逆性、抗病虫害性、高产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并将其运用于杂交育种和基因改良,提高作物品种的抗逆性和经济效益。
2.果树、蔬菜等特色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对果树、蔬菜等特色种质资源的挖掘和保存工作,探索其在抗逆性、品质等方面的优秀性状,促进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
3.畜禽、水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加强对畜禽、水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深入研究其遗传变异及其在养殖、渔业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推动畜禽、水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稀有、濒危、野生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对稀有、濒危、野生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工作,开展生态学调查与保护研究,探索其在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品种改良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5.优良基因资源的鉴定与开发加强对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中的优良基因资源的鉴定和开发,推动其在改良现有品种和创新杂交组合中的应用,为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品质和产量提供重要支撑。
6.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共享推动种质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共享,建立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加强资源共享与交流,促进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保护。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已成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与示范,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一、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种质资源是农业遗传育种的基础。
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是农业科技领域的重要课题。
要加强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
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是种质资源创新的基础。
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应该加大对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力度,建立健全种质资源库,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加强种质资源评价和鉴定。
种质资源评价和鉴定是种质资源创新的关键。
需要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和鉴定,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材料,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3.开展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关键。
需要通过基因编辑、杂交等技术手段,对种质资源进行创新,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二、新品种选育新品种选育是农业遗传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加强新品种选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收集和利用遗传资源。
遗传资源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
需要广泛收集和利用国内外遗传资源,加强遗传资源的创新和利用,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2.开展遗传改良。
遗传改良是新品种选育的关键。
需要通过基因编辑、杂交等技术手段,对目标性状进行遗传改良,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加强新品种区域试验。
新品种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环节。
需要加强新品种区域试验,对新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估,确保新品种在生产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配套栽培技术是新品种推广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研究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是配套栽培技术的基础。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农作物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于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保护与利用措施。
一、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农作物的遗传信息和遗传资源,包括可繁殖的种子、繁殖部分以及与农作物相关的与遗传有关的物质和信息。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和进化的基础,对于育种、改良品质、抗病虫害以及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有效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能够促进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和抗性,推动农业的发展。
二、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现状和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流失问题。
受市场需求和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许多传统农作物品种的种植面积日益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其次,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得传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受到威胁,一些高产、抗病性好的品种大量扩展,导致农作物种质的单一化。
此外,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带来了困难。
三、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农作物种质资源,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农作物种质库和种质园,收集保存农作物的种质资源。
种质库和种质园为农业科研和育种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
其次,加强对传统品种的保护与发展,促进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和推广。
传统品种不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还对于适应局部环境更为适宜,因此对于保护农作物遗传多样性至关重要。
此外,加强农作物种子的保存和繁殖,确保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合理利用。
四、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研究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不仅需要加强有效的保存手段,还需要进行科学的利用研究。
利用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品种改良和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利用遗传资源进行育种,可以培育出适应气候变化、抗病虫害和高产高质的新品种。
同时,研究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基因组信息,可以了解品种间的遗传关系,加强对农作物遗传机制的研究。
浅谈利用野生大豆创新育种资源和新品种
浅谈利用野生大豆创新育种资源和新品种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野生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业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遗传丰富性,被广泛认为是育种改良的重要资源。
在传统大豆育种过程中,野生大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利用野生大豆创新育种的研究也日益活跃起来。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以及人们对高品质、高产量、抗病虫害的需求不断增加,利用野生大豆进行育种已经成为农业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通过引入野生大豆的优良基因,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大豆对病虫害的抵抗力,降低农药的使用,从而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对野生大豆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对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耐病性和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野生大豆资源的特点、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利用野生大豆创新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2. 正文2.1 野生大豆资源的特点1. 遗传多样性丰富:野生大豆作为栽培大豆的近缘种,具有丰富的基因资源和遗传变异。
这种多样性为育种工作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可以帮助育种者获取新的优良基因。
2. 抗逆性强:野生大豆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生长,逐渐形成了对各种环境胁迫的适应性。
野生大豆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包括抗病虫害、抗干旱、抗盐碱等性状。
3. 营养价值高:一些野生大豆种质不仅在生长特性上具有独特优势,还在营养价值方面表现出色,含有更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
4. 生长环境广泛:野生大豆种植分布范围广泛,生长环境包括山地、沙地、荒野等不同类型的生境。
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为育种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性,能够创造更多的新品种。
野生大豆资源以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较强的抗逆性、高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生长环境等特点,为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资源支持。
利用野生大豆资源进行创新育种,可以为大豆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大 豆 优 异 种 质 资 源 创 制 及 新 品 种 选育与应用
大 豆 优 异 种 质 资 源 创 制 及 新 品 种 选育与应用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品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经济。
因此,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 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通过遗传改良、基因编辑等手段,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大豆种质资源。
例如,通过杂交、突变等方式,可以创造出具有高产、抗病、耐旱、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大豆种质资源。
2. 新品种的选育:利用创新的大豆种质资源,通过选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法,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例如,通过选择育种,可以选育出高产、抗病、耐旱、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 新品种的应用:将选育出的新品种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例如,将高产、抗病、耐旱、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对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途径
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途径引言小麦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种质资源是小麦品种改良的基础,通过创新途径的应用,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性等特征,推动小麦品种的进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途径。
小麦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优选优良品种1.通过对现有小麦品种进行筛选和评估,挑选出具有较高抗病虫害能力、早熟性、耐旱性等优良特征的品种。
2.充分利用现有小麦种质资源中的杂交优势,培育出具有更好性状的新品种。
多样性利用1.充分利用小麦种质资源中的遗传多样性,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小麦品种。
2.探索小麦种质资源中的基因突变体,寻找具有特定特征的品种。
遗传改良1.通过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等方法,创造新的小麦品种,并通过纯化、稳定等步骤将其定向推广。
2.利用分子遗传学等技术手段,解析小麦种质资源中的重要基因,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创新途径基因编辑技术1.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准确编辑小麦基因组,加速小麦品种改良过程。
2.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良小麦的耐逆性、产量等性状,提高小麦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
基因组学研究1.通过进行小麦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了解小麦的基因组组成、功能以及遗传多样性等特征。
2.基于基因组学研究的结果,可以更好地利用小麦种质资源中的遗传变异,推动小麦品种的创新和改良。
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共享1.加强小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管理工作,确保遗传资源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
2.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小麦种质资源的共享和合作改良。
多部门协同推进1.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民等各方合作,建立小麦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协同机制。
2.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小麦种质资源的管理、评估和推广工作,推进小麦品种的创新和应用。
结论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途径是推动小麦品种改良和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优选优良品种、多样性利用、遗传改良等手段,充分利用小麦种质资源中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
茶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茶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茶叶作为中国传统的特产之一,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中国,茶叶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贫困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的种质资源是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茶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及如何在茶叶产业中更好地利用种质资源。
一、茶叶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种质资源是指包括良种、中间型种和野生种在内的所有生物资源。
在中国,茶叶种质资源很丰富,主要分为良种、中间型种和野生种三类。
其中,良种是指经过良种选育和繁殖而得到的优良茶树种,主要用于茶园种植;中间型种是指在野生茶树上通过观察和选育得到的,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茶树种;野生种则是指在大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原生态茶树。
目前,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良种筛选:通过观察和分析茶树的生长特点和叶片、花、果等各个部位的形态特征,筛选出具有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茶树种。
2. 中间型种鉴定:通过对野生茶树进行鉴定,筛选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潜在开发利用价值的中间型种。
3. 野生种保护和开发:通过对野生茶树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和保护珍稀野生茶树种,同时也发掘和利用野生茶树的种质资源。
4. 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在茶叶导向的基础上,不断利用它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拓展新的市场和领域。
二、茶叶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高品质茶叶的选育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茶多酚是茶叶的重要成分之一,它具有防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因此,茶叶的品质对于客户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对良种及野生种与其他茶树品种的交配、筛选、繁殖和推广,才能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高品质茶叶。
以龙井茶为例,龙井茶是中国绿茶中的名品之一,它是根据茶叶的生长环境、品种和加工工艺而得到的。
在龙井茶的选育过程中,需要筛选出适合生长在西湖地区的良种茶树,通过精细加工而得到龙井茶。
浅析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及解决
串联交流电路如图3.3.1(a)所示,选取电流为参考正弦 量。即 i I m sint
16
同频率的正弦量相加,仍是同频率的正弦量,由KVL可得 (3.3.1) u uR uL uC U m sin(t )
U U R U LU C
2
通常用有效值来表示正弦量的大小。 有效值是从电流热效应的角度规定的。设一个交流电流 和某个直流 电流 分别通过阻值相同的电阻 ,并且在相同的时间内(如一个周期 ) 产生的热量相等,则这个直流电流 的数值叫做交流电流 的有效值, T 2 2 按此定义,有: 0 Ri dt RI T 即 1 T 2 I i dt T 0 (3.1.3) 对于正弦电流 的有效值为 1 T (3.1.4) I [ I sin(t )]2 dt
幅值、角频率、初相位反映了正弦量的大小、变化的快慢和初始值等 正弦特征,因而幅值、角频率、初相位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下面讨论三要素以及相关量。 1. 瞬时值、幅值和有效值 正弦量在任一瞬间的数值称为瞬时值,用小写字母 u、i 来表示,其 中最大的瞬时值称为幅值或最大值,用带下标m的大写字母 U m 、、I m 来表示。
T
0
m
i
1 T1 2 I m [1 cos 2(t i )]dt T 0 2 Im 2
Um 2
同理,正弦电压和正弦电动势的有效值:
U
E
Em 2
(3.1.5) (3.1.6)
3
可见,交流电的有效值等于它的瞬时值的平方在一个周期内积分的平 均值再取平方根。所以有效值也称为方均根值。有效值用大写字母表 示。虽然与表示直流的字母相同,但物理含义不同。 2. 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正弦量重复变化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周期, 用T表示,单位为s (秒)。每秒内重复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用 f表示,单位为 (赫 兹)。 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关系,即: f 1 T (3.1.7) 我国电厂生产的交流电频率为 ,这一频率称为工业标准频率,简称 工频。 正弦量每重复变化一次,相当于变化了 弧度。为了避免与机械角度 混淆,这里称为电角度。正弦量每秒变化 次,则每秒变化的电角度 为 弧度。即每秒变化的弧度数称为正弦量的角频率或电角速度,单 位为 (弧度/秒)。 (3.1.8) 2π 2 πf
辣椒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 1、辣椒种质资源的搜集、引进和研究的深度 欠缺。 • 当前我国辣椒育种发展迅速,难以统计每年 有多少个辣椒新品种进入市场,但是这些辣椒 品种在果实外观形态及抗病性上有较大的相似 性,究其原因主要是辣椒育种材料贫乏,抗病 基因比较单一,遗传背景较狭窄。而根据调查 了解,我国现有搜集的辣椒品种资源有份,这 其中可能蕴含着大量的优质和抗病基因,如何 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鉴别和利用是亟需解决的 问题。另外,当前辣椒抗病性鉴定主要是病毒 病和疫病等,还远远不能满足肓种工作的需要。 可见,对辣椒种质资源的搜集、引进、研究和 利用的工作亟待加强。
• 3种质资源创新工作投入不足。 • 不少育种者将大量精力放在引种、系统选 育和配制组合上,这样能很快选育出辣椒 新品种,但难以解决某些复杂的遗传问题。 据报道国外育种者花了近年时间,利用轮 回选择方法,创新出耐低温弱光及抗逆、 抗病甜椒育种材料,并己育成抗逆的甜椒 品种。国内由于开展类似的辣椒种质创新 工作不足,缺乏种质创新材料,所以很难 育成抗逆性有突破的辣椒新品种。
• 2.现代生物技术在辣椒育种中的利用不够。 • 辣椒分子育种研究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 展,但由于其复杂性,在国内的育种上成功应 用的还不多。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传统的 辣椒育种相比,是在水平上进行的选择,可靠 性强,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可以确定亲本之间的 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从而确定亲本间遗传距 离,进而划分杂交优势群,提高杂种优势潜力, 国外种子公司和机构开展辣椒分子标记辅助育 种工作较早,现己在抗疫病、病毒病以及品质 育种中广泛应用。我国分子标记辅助创新与利 用起步较晚,在“十五”期间虽然开发了一部 分与重要性状相连锁的分子标记,但真正应用 到辣椒育种上的并不多,所以需要加强。
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作物育种技术课件)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作物育种技术 》 ——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2016.02.28
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就是利用已有种质资源通 过杂交、诱变及其他手段创造新的种质。国际上很多 研究单位为了育成在抗性、品质、丰产性等有重大突 破的新品种,除继续广泛搜集新的种质资源外,另一 方面就是利用现有种质,积极创造新的类型,为育种 提供半成品。
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建拓基因库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利用雄性不育系、 聚合杂交、不去雄的综合杂交以及理化诱变等。如美国用 X射线处理的方法,对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并已多次应 用过的花生种质资源,分批加以改造,获得了大量有经济 价值而遗传基础不同的突变体,使他们拥有的花生基因资 源扩大了7倍多,我国作物基因库的建拓工作也卓有成效, 利用雄性不育系、聚合杂交等手段,建立了小麦、水稻、 玉米、油菜、大麦等作物的基因库。
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保存种质资源的种子库、繁殖圃,称为种质库、基 因储存库或基因库。育种者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从具有大 量基因的基因库中选择所需要的基因或基因型并使它们 结合,以育成新的品种。
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但种质库中保存的每一个材料往往处于遗传平衡状 态,处于同质的遗传平衡状态的种质群体中,遗传基础 相对比较狭窄,为了丰富种质群体中的遗传基础,必须 不断地建拓基因库。
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
如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种质资源工作者通过不 同资源间杂交,创造出了集长穗、分枝穗、多小穗于一体 的小麦新类型和抗不同生理小种的抗锈性集中于一起的小 麦新类型;我国的小麦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种质资源互交 ,育成了一些广泛利用的新种质,如繁6、矮孟牛等。
种质资源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和利用
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 2023重点研发指南
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2023重点研发指南一、种质资源保护与鉴定1.1 开展种质资源全面普查,发现和收集各种农业生物种质资源,进行分类与鉴定。
1.2 完善种质资源保存技术,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
1.3 开展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为后续的育种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2.1 开展种质资源深度鉴定,挖掘优异种质资源,为新品种培育提供材料。
2.2 创新种质资源利用技术,通过基因编辑、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新品种。
2.3 构建种质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种质资源的交流与利用,避免资源的重复浪费。
三、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3.1 研究农业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贡献,为保护和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3.2 探究农业生物多样性对病虫害的调控作用,发展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
3.3 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和生产模式,开展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示范。
四、分子育种技术研发4.1 研发高通量基因组选择技术,提高选择准确性,加速育种进程。
4.2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挖掘和利用优良基因,提高育种效率。
4.3 构建核心种质资源库,实现基因资源的有效利用,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五、作物抗虫抗病性状挖掘5.1 深入开展作物抗虫抗病性状鉴定与研究,挖掘抗虫抗病优异种质资源。
5.2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虫抗病新品种,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5.3 研究作物抗虫抗病机制,解析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的功能与作用机理。
六、作物高效精准栽培技术研发6.1 研究作物生长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6.2 开发智能化的农业装备和技术,提高作物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6.3 针对不同生态区域和种植模式,研发高效可持续的作物栽培技术体系。
七、农业生物安全与风险评估7.1 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确保转基因作物的安全应用。
7.2 研究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与预警技术,提高有害生物防控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育种学论文
浅谈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学院:园艺学院
班级:09园艺(2)班
学号:200930050218
姓名:石小峰
指导老师:林明宝
浅谈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
摘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又称育种的原始材料、品种资源、遗传资源、基因资源等,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对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作为蔬菜作物种质资源大国,更应注重这一方面的发展。
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主要是指遗传与变异,而利用则是利用创新所得的优良品种进行栽培与推广。
两者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高的利益。
关键字: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新品种
蔬菜作物种质资源是指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基因的载体,是培育作物新品种的原始材料,这些基因的载体可以是植物的群体或个体,也可以是植物的部分器官、组织、细胞,甚至DNA片段。
人们很早之前就开始了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应用。
当然,以前的人只是粗略的进行创新与利用,一般是使用杂交育种。
到了现在,人们对蔬菜种质资源的创新不止在品种之间的创新,还在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上进行创新。
接下来,我要介绍我所知道的几种蔬菜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的几种方法:有性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细胞工程育种、分子标记技术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1、有性杂交育种
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
杂交可以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型,为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基因重组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各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
正确选择亲本并予以合理组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
这是最古老的制种方法,也是目前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方法。
有性杂交育种最重要的是父母本的选择。
其原则有:①亲本应有较多优点和较少缺点,亲本间优缺点力求达到互补;②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在条件严酷的地区,亲本最好都是适应环境的品种;③亲本之一的目标性状应有足够的遗传强度,并无难以克服的不良性状;④生态类型、亲缘关系上存在一定差异,或在地理上相距较远;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较好,主要表现在加性效应的配合力高。
有性杂交育种一般分为常规杂交育种、杂种优势育种和营养系杂交育种。
1.1纯合育种
纯合育种,是指以杂交的方法得到的后代,从中选出含有目标性状的后代,再通过几代隔离种植后,得到纯合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主要适合豆科植物。
因为豆科植物一般是自花授粉和闭花授粉植物,花小且多,操作复杂,利用杂种优势育种不太理想。
1.2杂种优势育种
杂种优势育种在蔬菜育种上有广泛的利用。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这种方法制新种子的重点是培育纯合的杂种种子。
其方法有:
1.2.1天然异花授粉习性的利用
异花授粉是指有的植物雄蕊和雌蕊不长在同一朵花里,甚至不长在同一棵植物上,这些花就无法自花授粉了,它们的雌蕊只能得到另一朵花的花粉。
这种方法适合南瓜等植物,注意要隔离种植。
其成本低,易配组,但纯度难以保证。
1.2.2人工去雄制种法
人工去雄制种法是指人工去除雄蕊、雄花或雄株,然后与母本杂交的方法。
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种子纯度高,但要求操作量大,所以适用于花器官较大、单花结籽多的作物。
比如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蔬菜作物。
1.2.3化学去雄制种法
化学去雄制种法是指利用化学试剂处理母本,然后进行杂交授粉的方法。
化学试剂应具备:能杀死雄蕊,使花粉败育,但不影响雌蕊发育;杀雄效果稳定;对人、畜无害。
目前还没有能完全达到这三点的药剂出现,已用药剂都会多多少少出现一些问题。
目前常用药剂有乙烯利、2,4-D等。
1.2.4利用雌株系制种法
雌性系是指具有雌性基因的品系,植株表现为只长雌花,不长雄花,且该性状能稳定遗传。
如瓜类植物、菠菜等。
黄瓜就是典型的代表。
这种方法可以免去去雄操作,从而降低杂交制种成本。
1.2.5利用迟配系制种法
自交迟配是指同种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的伸长速度比异基因型花粉管在花柱中的伸长速度慢的现象。
经过选育,可以育成自交迟配系统,即迟配系。
利用迟配系制种法的优点是制种成本低,亲本繁殖容易。
目前,由于大多数植物的迟配系不够稳定,又易受环境影响,所以这种方法应用较少。
1.2.6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
通过连续自交选择,育成系内株间花期相互授粉结子很少,甚至几乎不能结子的系统。
两性花植物如结球甘蓝的亲和指数<1,白菜亲和指数<2为自交不亲和,但蕾期亲和指数>5的标准。
在植物育种中,特别是在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中,可利用这种特性选育遗传上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从而不用去雄就能生产杂交种子,以利用杂种优势。
1.2.7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法
雄性不育是指两性花植物雄性器官发生退化或丧失功能的现象。
利用其作母本,可以简化制种程序,降低成本。
比如大白菜等。
1.3营养系杂交育种
营养系杂交育种利用有性杂交技术获得杂种,对杂种进行培育、鉴定、选择,再利用无性繁殖技术来保持新品种的遗传特性的育种方法。
适用于用无性繁殖的蔬菜。
利用有性杂交育出来的新品种都是通过有性杂交,将已有的优良品质组合在一起。
没有影响其遗传的稳定性。
2、倍性育种
倍性育种是指通过改变染色体的数量,产生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而选择优良变异个体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分为多倍性育种和单倍性育种。
多倍性育种通过增加染色体组数以改造生物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人类需要新品种的方法,比如无籽西瓜。
一般用秋水仙素处理(自然环境则是低温影响)。
单倍性育种是指通过单倍体培育形成纯系的育种方法。
一般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
3、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指在人为地条件下,指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蔬菜的遗传特性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生活生产要求的个体,进而培育成新的品种或种质的育种方法。
物理方法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辐射以及微波辐射等物理因素,主要是对植物体进行诱导诱变;化学方法有:烷化剂、核酸碱基类似物、抗生素,主要是对种子进行诱导诱变。
诱变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益突变频率仍然较低,变异的方向和性质尚难控制。
诱变育种的最大特点是创造新的基因和类型,是遗传原材料来源。
诱变育种后要进行选择育种,这样才能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的新品种。
4、生物技术育种方法
生物技术育种方法是指利用新兴技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分子标记)对蔬菜作物进
行改造,使蔬菜作物向人们所需方向靠近的育种方法。
主要分为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技术育种这三种。
3.1细胞工程育种
主要是指利用花药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融合与杂交等技术进行新品种培育的方法。
其应用有加速蔬菜作物育种进程,诱发和离体筛选蔬菜作物的突变体,克服蔬菜作物远缘杂交困难,提供蔬菜作物育种的中间材料,克服蔬菜作物种子发育和萌发中的障碍,加快蔬菜作物新品种和良种繁育速度。
3.2基因工程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这是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是指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步骤是:目的基金的分离克隆,目的基因的导入,转基因植物的鉴定。
其应用有:创造蔬菜作物新种质,改良蔬菜作物的品质,提高蔬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改善蔬菜作物的抗逆性,创建蔬菜作物的雄性不育材料。
但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3分子标记技术育种
分子标记是进行种质亲缘关系分析和检测种质资缘多样性的有效工具,利用分子标记可以确定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从而确定亲本之间遗传距离,并进而划分杂交优势群,提高杂种优势潜力。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通过分析与目标基因紧密链锁的分子标记来判断目标基因是否存在,利用分子标记不仅可以定位目标基因,也可以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链锁的分子标记跟踪目标基因,进而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分子标记技术育种是指利用分子标记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来进行选择杂交,培育出蔬菜作物新品种的方法。
总结
种质资源的创新主要是遗传与变异,而应用则是前提。
没有利用,则没有目标,就谈不上创新了。
我国有丰富的野生种质遗传基础,并带有许多优异基因,但往往具有连锁的不利基因,就需要我们通过以上手段,培养出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蔬菜作物新品种。
参考文献
[1]蔬菜育种学课件,林明宝教授;
[2]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景士西教授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