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相关法律_第二章 行政主体_2010年版
税务行政主体的范围
![税务行政主体的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9c60e90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0.png)
税务行政主体的范围
税务行政主体的范围是指具有税收征管职责和权力的机构或组织。
在我国,税务行政主体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务局和部分具有税收征管职责的部门和单位。
国家税务总局是中国税务行政主体的最高机构,负责制定和完善税收法规和政策、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以及承担重要的税务调查、征收和管理任务。
地方税务局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税务行政主体,主要负责本地区的税收征管工作,包括税收征纳、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务稽查等。
地方税务局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分支机构,如县(区)税务局等。
除了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税务局,还有一些部门和单位也具有一定的税收征管职责。
例如,海关、工商、银监、证监等部门和单位在负责本职业务的同时,也需要对一些税收事项进行监管和征收工作。
总的来说,税务行政主体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国家、地方和各个行业部门和单位。
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税收征管的重要力量,为保障国家税收秩序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 -。
年注税教材-税收相关法律
![年注税教材-税收相关法律](https://img.taocdn.com/s3/m/65784b0d58fb770bf78a5565.png)
2010年注册税务师考试教材《税收相关法律》目录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 (1)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概述 (1)第一节行政法概述 (1)第二节行政法律关系 (6)第二章行政主体 (17)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 (17)第二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23)第三节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 (30)第三章行政行为 (37)第一节行政行为概述 (37)第二节抽象行政行为 (51)第三节具体行政行为 (55)第四节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 (62)第四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75)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 (75)第二节行政许可的设定 (37)第三节行政许可的实施 (94)第四节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105)第五章行政处罚法律制度 (51)第一节行政处罚概述 (51)第二节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53)第三节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管辖及适用 (124)第四节行政处罚程序 (128)第五节税务行政处罚 (63)第六章行政复议法律制度 (150)第一节行政复议概述 (150)第二节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155)第三节行政复议参加人 (158)第四节行政复议机关及行政复议管辖 (162)第五节行政复议程序 (168)第六节税务行政复议 (189)第七章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198)第一节行政诉讼概述 (198)第二节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 (205)第三节行政诉讼的管辖 (213)第四节行政诉讼参加人 (218)第五节行政诉讼的证据 (229)第六节行政诉讼程序 (245)第七节行政诉讼的执行与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265)第二篇民商法律制度 (273)第一章民法基础 (273)第一节民法概述 (273)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 (277)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 (292)第四节代理 (298)第五节时效和期间、期日 (302)第二章物权法律制度 (307)第一节物权概述 (307)第二节所有权 (316)第三节用益物权 (327)第四节担保物权 (331)第五节占有 (333)第三章债权法律制度 (340)第一节债概述 (340)第二节债的保全和担保 (343)第三节债的移转和消灭 (349)第四章合同法律制度 (353)第一节合同概述 (353)第二节合同的分类 (354)第三节合同的订立 (356)第四节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 (363)第五节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366)第六节合同责任 (368)第七节合同的主要种类 (371)第五章担保法律制度 (406)第一节保证 (406)第二节抵押权 (411)第三节质权 (417)第四节留置权 (420)第五节定金 (422)第六章民事责任 (425)第一节民事责任概述 (425)第二节侵权责任 (429)第七章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438)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 (438)第二节合伙企业 (442)第八章公司法律制度 (462)第一节概述 (462)第二节公司的设立、变更、终止及登记 (469)第三节有限责任公司 (496)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 (507)第五节公司其他有关制度 (520)第九章破产法律制度 (535)第一节概述 (535)第二节破产案件的申请与受理 (542)第三节管理人制度 (549)第四节破产清算程序 (556)第五节重整程序与和解程序 (577)第十章民事诉讼法 (590)第一节民事诉讼法概述 (590)第二节民事诉讼的有关制度 (600)第三节审判程序 (627)第四节执行程序 (641)第三篇刑事法律制度 (648)第一章刑法 (648)第一节刑法概述 (648)第二节犯罪及其构成 (653)第三节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形态 (661)第四节共同犯罪 (667)第五节罪数 (670)第六节刑罚概述 (680)第七节刑罚的适用 (686)第八节涉税犯罪概述 (700)第九节危害税收征管罪 (704)第十节渎职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行政许可的实施--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税收相关法律》第一篇第二章讲义2
![行政许可的实施--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税收相关法律》第一篇第二章讲义2](https://img.taocdn.com/s3/m/9e45d53da32d7375a417806a.png)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税收相关法律》第一篇第二章讲义2行政许可的实施一、行政许可实施主体(一)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1.行政机关(1)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税务机关在法定权限内实施,各级税务机关下属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得实施行政许可。
(2)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税务机关不得委托其他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3)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指定一个内设机构或者设置固定窗口,统一负责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送达行政许可决定。
提示:具备税务行政许可实施主体资格,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实施税务行政许可的机关必须是以自己名义对外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内设机构不具有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资格。
二是必须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取得税务行政许可权。
三是必须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
2.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如证监会、保监会等,均属于此类组织范畴,其法律地位相当于行政机关。
3.受委托的行政机关(1)受委托主体只限于行政机关;(2)受委托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委托行政机关承担。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委托实施行政许可,受委托主体()。
(2007年)A.只能是行政机关B.只能是行政机关或者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C.只能是行政机关或者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D.可以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公民[答疑编号649212020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
受委托主体只限于行政机关。
(二)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其他有关规定1.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原则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省级政府决定一个行政机关可以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2.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或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规定(1)行政机关内设多个行政机构;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申请、送达决定。
(2)地方政府多个工作部门管理一件事情,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一站式服务)。
2010年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税收相关法律3
![2010年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税收相关法律3](https://img.taocdn.com/s3/m/810c90d376eeaeaad1f330f4.png)
第二章行政主体本章分值很少,2009年没有直接命题,但内容很重要,是后面章节的基础。
本章的核心是行政主体的确定。
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第一节的内容不是考试的重点,但对于第四章——第七章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特别是行政主体的确定。
行政机关或社会组织是否为行政主体,主要根据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判断,应重点掌握。
另外,行政职权的特征与内容在以前年度曾出过考题,也应当一并掌握。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及特征(了解)【例题·单选题】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的法律责任的组织是()。
A.行政机关B.国家机关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行政主体『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因此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行政主体不等于行政机关,包括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国家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的一种。
二、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掌握)(一)行政职权的概念和特征【例题·单选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在执行公务时可以逆行、闯红灯等,这体现行政主体享有()。
A.行政优先权B.行政特权C.行政支配权D.行政强制权『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优先权。
行政职权具有优益性的特征,行政主体享有的职务上的优益条件叫做行政优先权,包括先行处置权和获得社会协助权。
本题中的情况就属于行政主体地震局享有的获得社会协助权。
选项C、D属于行政职权的内容,不属于行政职权的特征。
【例题·单选题】《行政处罚法》第62条规定:“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0《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预习第二章(3)
![2010《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预习第二章(3)](https://img.taocdn.com/s3/m/926c353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1.png)
第三节 其他⾏使⾏政职权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体包括:⾏政机构、企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
(⼀)⾏政机构 1、内部机构 ⾏政机关的某些内部机构在得到法律、法规授权情况下,可以成为⾏政主体。
如:商标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交通警察⼤队和消防监督等机构经有关法律、法规授权,都已有⾏政主体资格。
2、派出机构 我国派出机构种类较多,如审计署驻各地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商所、税务所、财政所等。
经过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构,就获得了⾏政主体资格,在授权范围内成为⾏政主体。
尽管派出机构与派出机关都属于⾏政机关的派设性组织,但⼆者有严格区别:第⼀,它们的设⽴机关不同。
派出机关是由各级⼈民政府设置的;派出机构则由各级⼈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设置。
第⼆,它们的职能范围不同。
派出机关的职能是多⽅⾯的或综合性的,相当于⼀级政府;派出机构则只限于管理某项专门的⾏政事务。
第三,它们的主体资格不同。
派出机关在法律上能以⾃⼰的名义⾏使⾏政权,是职权⾏政主体,且是地域性⾏政主体;派出机构则只能成为授权⾏政主体,且只能是公务性⾏政主体。
【例题1】以下不属于政府职能部门设⽴的派出机构的是( )。
A、财政所B、审计署驻各地办事处C、⼯商所D、区公所 答案:D 解析:选项D属于派出机关。
【例题2】根据⾏政法理论和法律规定,税务所的机构性质和法律地位体现在( )。
(2007年)A、税务所是税务机关的派出机构B、税务所是税务机关的内部机构C、税务所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税务所是税务机关委托的组织 E、税务所是职权⾏政主体 答案:AC 解析:《税收征管法》第74条规定:本法规定的⾏政处罚,罚款额在⼆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
因此,税务所经《税收征管法》的授权,具有⾏政主体资格,在授权范围内成为授权⾏政主体。
派出机关是职权⾏政主体。
此处还要注意派出机构与派出机关的区别。
3、临时机构 (⼆)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在特定情况下,法律、法规可授权其⾏使⼀定⾏政职能,⽽成为⾏政主体。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关于税收征收管理法详解和经典例题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关于税收征收管理法详解和经典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4f3889a0116c175f0e489c.png)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关于税收征收管理法详解和经典例题《征管法》第二条规定:“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这就明确界定了《征管法》的适用范围。
农税征收机关负责征收的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管理,由国务院另行规定;海关征收的关税及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适用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有一部分费由税务机关征收,如教育费附加。
这些费不适用《征管法》,不能采取《征管法》规定的措施,其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种费的条例和规章决定。
【经典例题】2003年下列各项中,不适用《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
A.契税B.关税C.车辆购置税D.教育费附加【答案】BD三、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体(一)税务行政主体——税务机关(二)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三)有关单位和部门税收征收管理权利和义务的设定1.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权利:(1)负责税收征收管理工作;(2)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见教材税务管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种法定制度。
开业税务登记1.开业税务登记的对象根据有关规定,开业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分为以下两类:(1)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其中包括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
(2)其他纳税人。
根据有关法规规定,不从事生产、经营,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除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以及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税的外,都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2.开业税务登记的时间和地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办理开业税务登记。
以下几种情况应比照开业登记办理:(1)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领取扣缴税款登记证件。
2010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章节汇总
![2010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章节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be55f2e647d27284b735173.png)
2010年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重点第一章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概述第一节行政法概述一、行政、行政权(一)行政行政法上所说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即国家行政机关或依法享有行政权的组织对国家事务或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控制。
具体包括四层意思:实施主体、范围、目的、方法和手段。
(二)行政权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
这一概念有三层意思:一是行政权来源于国家宪法和法律;二是行政权由国家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其他国家机关各司其职;三是行政权是国家政权组成之一。
(三)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1.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其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有以下四层含义:(1)行政法是设定行政权力的法律规范;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行政监察法》和《行政处罚法》等。
[NextPage](2)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如何行使和运用的法;如,《税收征收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和《行政处罚法》等。
(3)行政法是监督行政权力的法;如,在《行政诉讼法》、《刑法》中某些条款中有关于司法机关对行政权力监督的规定,在宪法中规定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4)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
如,《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2.行政法的特征(1)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征①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②行政法数量多。
(2)行政法在内容上的特征①行政法内容广泛。
②行政法易于变动。
③行政法中往往包含实体与程序两种规范。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即行政法治原则,是贯穿于行政法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与实施的根本准则,具有其他任何原则不能替代的作用。
具体可分解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简称合法性原则。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知识点:行政主体的概念、特征及行政职权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知识点:行政主体的概念、特征及行政职权](https://img.taocdn.com/s3/m/4de12b08eff9aef8941e06e1.png)
注税《税收相关法律》知识点:行政主体的概念、特征及行政职权2015年cta考试备考已经开始,为了帮助参加2015年注税考试的学员巩固知识,提高备考效果,中华会计网校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注册税务师考试各科目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知识点、行政主体的概念、特征及行政职权(一)行政主体的概念及特征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权名责的社会组织1.社会组织:个人(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成为行政主体。
【示例】交警对司机罚款,交警不是行政主体。
2.享有行政权力:立法机关(如人大)、司法机关(如法院)、党务机关不能成为行政主体。
3.以自己的名义行使:【示例1】甲税务所为乙税务局的派出机构,若对丙公司处以1000元罚款,可以甲税务所名义,即甲为行政主体。
【示例2】甲税务所为乙税务局的派出机构,若吊销丙公司的税务登记证,由于超出授权范围,所以只能以乙税务局的名义(盖乙的章),即乙为行政主体。
【示例3】甲行政机关委托乙行使行政权力,应当以甲行政机关的名义,盖甲的章,甲为行政主体。
将来若被起诉,也是由甲作为被告。
4.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不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行政复议被申请人的不是行政主体。
(二)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1.行政职权的特征:(1)公益性:如治安管理权、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权等。
(2)优益性:包括优先权和受益权【示例1】优先权:追犯人可以征用百姓的车。
【示例2】受益权:国家向行政主体提供行政经费。
【注意】行政受益权VS行政相对人的受益权:行政相对人的受益权表现为就业权;享受养老、保险、救济金等社会福利的权利;获得许可、奖励、减免税等其他利益的权利;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等。
(3)支配性(公定力):行政职权一经行使,即被推定为有效,在被撤销之前,相对人必须遵守执行。
CTA《税收相关法律》纲.doc
![CTA《税收相关法律》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734a94c1ad02de80d4d84094.png)
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概述一、行政法概述(一)了解行政、行政权的概念(二)熟悉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三)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渊源二、行政法律关系(一)掌握行政法律关系(二)了解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第二章行政主体一、行政主体概述(一)了解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二)掌握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了解行政机关的概念(二)了解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的概念和法律地位(三)熟悉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组成三、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一)掌握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二)掌握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区别第三章行政行为一、行政行为概述(一)了解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二)熟悉行政行为的内容和效力(三)熟悉行政行为的分类(四)掌握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五)掌握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二、抽象行政行为(一)了解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二)熟悉行政立法的概念、特征以及行政立法的主体和分类三、具体行政行为(一)了解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给付、行政裁决(二)熟悉行政强制(三)掌握行政征收第四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一、行政许可概述(一)了解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分类(二)熟悉行政许可的特征(三)掌握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二、行政许可的设定(一)了解行政许可设定的概念(二)熟悉行政许可设定的有关程序制度及可设定事项(三)掌握行政许可设定权的划分三、行政许可的实施(一)熟悉行政许可实施主体(二)掌握行政许可实施程序(三)掌握行政许可实施的期限规定(四)了解行政许可实施的费用制度四、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一)了解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二)掌握行政许可撤销和注销制度(三)熟悉违反行政许可法的法律责任第五章行政处罚法律制度一、行政处罚概述(一)了解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二)熟悉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二、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一)熟悉行政处罚的种类(二)掌握行政处罚的设定三、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管辖及适用(一)掌握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二)掌握行政处罚的管辖(三)掌握行政处罚的适用四、行政处罚程序(一)掌握行政处罚决定程序(二)掌握行政处罚执行程序(三)掌握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五、税务行政处罚(一)熟悉税务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种类(二)熟悉税收违法行为及其处罚(三)掌握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第六章行政复议法律制度一、行政复议概述(一)了解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征(二)熟悉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二、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一)掌握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二)熟悉行政复议中的抽象行政行为审查三、行政复议参加人(一)掌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二)掌握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三)掌握行政复议第三人四、行政复议机关及行政复议管辖(一)了解行政复议机关的概念和范围(二)掌握行政复议管辖五、行政复议程序(一)掌握行政复议的申请和受理(二)掌握行政复议的审理(三)掌握行政复议决定及其执行六、税务行政复议(一)了解税务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征(二)掌握税务行政复议的范围和管辖(三)掌握税务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四)掌握税务行政复议审理中的证据(五)掌握税务行政复议决定12345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E时代的电子商务以其简便、迅速、低成本的优势颠覆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以数据电文等方式表达要约承诺也日渐成为主流。
注册税务师测试税收相关法律学习-行政主体
![注册税务师测试税收相关法律学习-行政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bb195517a5e9856a56126053.png)
注册税务师测试税收相关法律学习:行政主体第一,以自己的名义,排除受委托组织、公务员的情况。
第二,行政权力,排除民事权利。
(不要看形式,而要看内容,一个机关去市场卖东西,这时候就是民事主体)第三,责任,具有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
排除内部机构。
所以,行政主体包括两种:一是行政机关,二是被授权的组织。
1、行政机关:中央+地方,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不是行政主体。
地方包括各级政府、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关。
2、被授权的组织,全称是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规章授权是在行政诉法解释里提到的。
我们一般只说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包括被授权的:行政机构(内部机构+派出机构)、企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
对于派出机构来说,被授权的时候是行政主体,被委托的时候不是行政主体。
即不是说派出机构就是行政主体,要扣上被授权的帽子才行。
3、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不是行政主体。
受委托的组织因为权利来源是别人的委托,所以不能自己随便做事情,只能打着别人的旗号,委托的范围、权限、期限都是确定的。
出现问题,委托机关出面处理。
公务员不能做行政诉讼被告。
对其进行行政处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不能复议或诉讼。
以上讲的这些都是仅就一般的规定和理论做的说明。
如果有特殊规定的,就依照特殊的规定。
如:1、在《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中,就叫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规章不能授权。
即规定是啥就是啥,不能自己添减。
2、联系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行政处罚中受委托的组织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而行政许可中受委托的只能是行政机关。
3、判断具体的行政机关种类主要集中在派出机构和派出机关上。
派出机关是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一般是基础,特殊是出题点。
看清题目要求,切记~~~点击下载Word文档【VIP】注册会员登录会员加入VIP。
20XX年《税收相关法律》辅导:第二章节(1).doc
![20XX年《税收相关法律》辅导:第二章节(1).doc](https://img.taocdn.com/s3/m/14e40d8604a1b0717fd5dd84.png)
第一节行政主体概述一、行政主体的概念及特征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主要特征如下:1、行政主体是社会组织;2、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是否享有行政权力,是决定某个社会组织能否成为行政主体的先决条件。
3、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能否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是判断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能否成为行政主体的关键条件。
二、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一)行政职权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权能。
行政职权作为行政权的法律表现形式,除了具有权力的一般属性,如强制性、命令性、执行性等以外,还具有以下特征:1、公益性。
如治安管理权、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权等。
2、优益性。
这是由行政职权的公益性决定的。
为了有效地维护公共利益,法律往往要赋予行政主体有效行使行政职权的保障条件,包括职务上的优先权和物质上的受益权。
(1)行政优先权,如: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权;先行扣留、即时强制等。
行政优先权的行使要求:A.必须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从事公务时;B.为实现行政目的所必需;C.要有法律依据。
(2)受益权体现的是行政主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国家向行政主体提供行政经费、办公条件、交通工具等。
3、支配性。
4、不可自由处分性。
不可自由处分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得随意转移。
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未经法律许可一般不得随意转移。
只有符合法定条件,行政职权才能转移,二是不得随意放弃或抛弃。
行政职权行使过程也就是行政职责履行过程。
(二)行政职权的内容。
(主要包括10类,注意记忆具体职权种类的具体表现,是考试的重点)1、行政立法权;2、行政决策权;3、行政决定权;4、行政许可权;5、行政命令权;6、行政执行权;7、行政检查权;8、行政强制权;9、行政处罚权;10、行政司法权。
20XX年《税收相关法律》辅导:第二章节(2).doc
![20XX年《税收相关法律》辅导:第二章节(2).doc](https://img.taocdn.com/s3/m/292b1e7902020740be1e9b84.png)
第二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中央行政机关的管辖范围及于全国,而地方行政机关管辖范围只及于相应地方行政区域。
(一)中央行政机关1、国务院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构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国务院组成部门;如:财政部、人民银行、审计署等。
3、国务院直属机构;如: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
4、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粮食局、烟草局、文物局、外汇局等。
5、国务院办事机构;如:侨办、港澳办、法制办、国研室、台办、新闻办。
国务院办事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二)地方行政机关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一般分为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县、自治县、县级市人民政府;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
此外,我国地方行政机关还包括特别行政区政府,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省级人民政府设厅、局等,市、县级人民政府设局。
3、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目前,我国的派出机关主要有三类: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公所;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
此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也属于派出机关。
行政公署的职能机关也是行政主体,但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内设立的办事机构不能成为行政主体。
【例题】下列选项属于派出机关的是()。
A、区公所B、派出所C、行政公署D、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答案:ACD 12。
《税收相关法律》: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税收相关法律》: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https://img.taocdn.com/s3/m/75a4372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8.png)
⼩提⽰:本节的⼀个重要问题,就是掌握哪些⾏政机关属于⾏政主体,⽽哪些⾏政机关不属于⾏政主体。
他们两者不能等同。
这是⼀个常考的知识点。
⼀、⾏政机关的概念⾏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设置的,⾏使国家⾏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政事务进⾏组织、管理、监督的指挥的国家机关。
①⾏政机关属于国家机关②⾏政机关是⾏使国家⾏政职能的国家机关③⾏政机关是依宪法或⾏政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中央⾏政机关与地⽅⾏政机关三、⾏政机关中的⼯作⼈员(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是以⾏政机关的名义⾏使职权,对于执⾏职务过程中造成的损失由国家机关承担责任,但国家机关可以保留对公务员的追偿权。
1、公务员享有的权利(2008年新增)(1)获得履⾏职责应当具有的⼯作条件(2)⾮因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3)获得⼯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5)对机关⼯作和领导⼈员提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2、不得录⽤为公务员的情形(2008年新增)(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2)曾被开除公职的(3)有法律规定不得录⽤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3、在⾏政诉讼当中,公务员既不能作原告,也不能作被告,不具有诉讼当事⼈的地位。
(只能以⾏政机关、复议机关作为被告)【例题】1.在我国,地⽅⼈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是()。
(2006年)A. 职权⾏政主体B. 宪法、法律规定的⼀级⼈民政府C. 不具有⾏政主体资格的⾏政机构D.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答案:A解析:地⽅⼈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并不是⼀级⼈民政府,但实际上却履⾏着⼀级⼈民政府的职能,在⼀定区域内依法⾏使所有⾏政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权,能以⾃⼰名义作出⾏政⾏为,并对其⾏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它们具有⾏政主体资格。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依法律、法规受权⽽⾏使特定⾏政职能的⾮国家机关组织。
2.根据⾏政法理论,⾏政机关⼯作⼈员的法律地位体现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照行政法理论,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A: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B:区公所
C:街道办事处内设立的办事机构
D:行政公署的职能机关
E:
答案: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行政主体的资格。
按照行政法理论,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内设立的办事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在我国,最主要的行政主体是()。
A: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B: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
C:行政审判组织
D:行政机关
E:
答案:D
解析:行政机关是我国最主要的行政主体,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3、行政立法主体包括()。
A:国务院
B:国家税务总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E:
答案:A,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行政立法主体的掌握程度。
根据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国务院、国务院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4、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公职,与国家之间形成()。
A:行政程序法律关系
B:平等主体关系
C:职务代表关系
D:外部行政管理关系
答案:C
5、根据行政法理论和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有()。
A:市国税局
B:市地税局发票管理所
C:税务所
D:市国税局稽查局
E:
答案:A,C,D
6、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职权大致包括()。
A:行政检查权
B:行政强制权
C:行政处罚权
D:行政受益权
E:
答案:A,B,C
7、行政职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A:优益权
B:可处分权
C:支配性
D:公益性
E:
答案:A,C,D
8、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主体()。
A:是社会组织
B: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C: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E:
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