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英文化及其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塞 : 趣
托克 维尔在其《 国的民主》 书的开篇 就说 , 美 一 美国给 他 的震 撼 , 是其社 会的平 等和均 富。 在当时 的欧 洲 , 政治 、 经济 、 文化资源都被贵族 阶层 所垄断 , 不仅 贫富分化严重 , 而且小 民百姓永 无出头之 日。 在美国 , 一个一 文不名的人 ,
医疗 保险 , 有社会 安全基金 ( 中提 取 自己的退休 金 )子 女 从 , 上 大学有政府 贷款或 各种奖学 金 , 失业还 有救 济。 如今 的贫 富分化 , 是在“ 新政” 以来 的一系列福利制 度的框架之 中发生 的 , 至是在 民主党总统 克林顿任 上加剧 的 。 甚 再通 过制度 对 之进行修正 的空间 已经很小 。 所 以 , 们要讨 论的 , 我 主要 是这 种贫富 分化 背后 的文化 动力 。 过去 的财 富和权力 , 通过继 承而来 的成 分甚大 。 如今的 财 富和权力 , 是通过教 育而来 。 则 富裕 阶层 之所 以能逐渐 稳 固他 们后 代的社会地位 , 并不主要是 因为他们 留下 了多少遗 产, 而是他们利 用 自己的经济 资源 , 对孩 子从小 进行严 格的 训练 。 等他们 的孩子 长大后 , 为个体具有超 人一头 的才能 , 作 靠 自己就能在竞争 中获胜 。
欧洲 的王室和贵族那样住在城堡 里 、 使唤着上百 奴仆的 巨 富, 也不 见欧洲 大都市 中那些沿 街流浪 、 时可能饿 死的 随
平 民。
工伤 , 老板 第二 天就 可 以将 之解 雇 , 分钱 也不 给 。 到 现 一 换
今, 老板往往得管人家一辈子 。 现在美 国的一个正式 工人 , 有
个时代 的产物 。 与此 同时 , 大都市工人 的工作和生活条 件 ,
也 到 了 令 人 难 以 忍 受 的地 步 。 至 许 多 人 称 现 代 工 业 社 会 乃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论文]
探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摘要】21世纪,世界发展变化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和碰撞,文化多元化成为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潮流。
当代社会作为一个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观核心观念,其文化观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树立了多重价值标准衡量体系,从而给高校思政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深远影响。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棱思政教学改革既面临机遇,也遭遏挑战,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背景高校思政教学改革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西方的各种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等等涌入我国,加上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际化教育的推进,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前沿,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争夺高校学生的重点领域。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存的格局之下,如何进行高校的思政教学改革面临重要课题。
一、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1.文化的多元化拓展了高校思政教学的空间文化的多元化有利于消除文化的霸权主义和文化的中心主义,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学更加丰富多样,来自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共处于同一环境之下,高校的思政教学要体现其开放性,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空间不断得到拓展。
文化多元化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促进了大学生有辨别的接收其他文化,不断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力,扩大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关注重心,增强大学生对外界思想道德现象的敏感度和认知深度。
2.文化的多元化促进高校思政教学的与时俱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我国的高校思政教学削弱传统的文化隔离机制,增强对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从而极大丰富了我国高校思政教学的内容。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在当今社会,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融合传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精英文化通常指的是少数人所拥有的高端文化,包括一些高端艺术、文学作品,以及高雅的生活方式等;而大众文化则是指大众群体普遍流行的文化,包括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等。
在过去,这两种文化之间似乎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但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融合传播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的表达形式、传播渠道以及受众群体上。
精英文化通常以高档的文学作品、艺术展览、音乐会等形式呈现,这些文化产品往往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够理解和欣赏。
而大众文化则更注重通俗性和大众化,通过流行的音乐、电影等形式来吸引大众受众。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传播渠道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精英文化主要通过一些高端的文化平台,如博物馆、音乐厅等来进行传播;而大众文化则更多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进行传播。
这种差异使得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在传播上存在着天然的隔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多,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融合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密切,这使得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被打破。
随着信息化的进程,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人们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这使得不同层次的文化产品更加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同时也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
对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我们既应该充分认识到其积极意义,又不能忽视其挑战和问题。
从积极意义来看,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
这也有利于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融合传播需要克服文化认知差异、传播渠道差异等问题,这需要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概述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形态与内涵也在不断地演变与更新。
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精英文化,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大众文化则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当今社会的文化主流。
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学术化的文化形态,曾长期被视为社会文化的精英与典范。
它强调文化的深度、广度和创新性,是知识分子、艺术家等社会精英阶层的精神寄托与追求。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冲击下,精英文化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如门槛过高、受众面窄、传播渠道有限等,导致其影响力逐渐减弱。
与此大众文化以其通俗易懂、轻松愉悦的特点,迅速占领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大众文化涵盖了影视、音乐、网络文学、综艺节目等多种形式,以其广泛的传播渠道和强大的吸引力,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大众文化的兴起,不仅反映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也体现了社会文化的民主化、多元化趋势。
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并不意味着精英文化将完全消失或被取代,而是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大众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我们也需要警惕大众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倾向,保持文化的深度与内涵,推动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1.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定义与特点顾名思义,是指由社会精英阶层所创造、传承和享受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通常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旨在满足精英阶层对于知识、艺术和精神层面的追求。
精英文化往往承载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使命,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文化则是一种以广大民众为主要受众的文化形态。
它强调通俗性、娱乐性和消费性,旨在满足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
大众文化通常具有广泛的传播渠道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网络小说等,这些文化产品以其通俗易懂、轻松愉悦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
精英文化注重深度与内涵,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而大众文化则更注重广度与普及,追求流行性和商业性。
美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美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论文关键词】美国文化产业现状全球化文化发展政笼文化市场【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文化产业有了新的调整和计划n本文对目前美国丈化产业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特别是对在全球化语境中的美国又化产业未来发展政策进行分析?这对于我们了解与学习国外经验?从而借鉴并确定自己又化产业的发展是有一定帮助的。
前不久,美国的一些金融巨头,媒体大腕,以及文化产业的大鳌鱼.包括好莱坞几家大公司的头脑们,以及媒体,信息和传播界的知名人物,在美国联邦人文基金会和联邦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下,召开一次大型秘密会议就当前的美国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民对于未来几年的发展计划精心策划根据一些参加会议的学者们的汇报,本人仅将有关重点总结整理.以供国内有关人士和部门参考借鉴z}世纪:断技术时代的美国文化产业正如美国一些学者指出那样,当今21世纪的美国资本主义已经完成了被马克思理论化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而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型的阶段即技术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金融,资本.科学技术,同信息一娱乐业结合在一起,彻底地改变现代人生活的环境,方式与习俗等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讲,目前的后工业技术资本主义的新形式,导致了两个相互对立的结果政府传统的控制和影响力的衰减和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影响力的扩大.跨国公司和统治集团结盟之后的势力/实力的加强,与民族国家及其附属机构的势力/实力的削减麦克斯霍克海姆的话:“任何人要讨论资本主义.就必须讨论全球化r如果不讨论资本主义的重构,就不得不要对资本全球化进行设计’技术和文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资本主义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作用已经发展到全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也正是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技术与文化形成了当今最大的和最活跃的文化工业与产业,按照美国某些学者的定义,新技术指的是充斥于工作、教育、有效、社会交际、政治与文化中的信息与娱乐相结合体的各种表现形式不能仅仅认为它单单局限在信息技术.实际上它包括传播、新媒体和多媒体、娱乐、知识、信息等多种文化范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对于人类劳动与休闲方式的重新建构等。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1. 引言1.1 概述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两种在传播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文化形态。
精英文化强调高雅、深刻、精英化的特点,通常由一些哲学家、学者、艺术家等精英群体来产生和传播;而大众文化则侧重于大众化、普及化、通俗化的特点,是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冲突,但也有着互相融合、相互影响的可能。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将两者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互相促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旨在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使两种文化形态相互渗透、相互交流,形成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不仅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可以拓展传播的范围和深度,丰富人们的文化体验,推动社会进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将进一步拓展,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2 意义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融合传播可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通过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相互融合,可以打破传统的壁垒和界限,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畅通和和谐。
这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融合传播可以拓宽文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让更多的人受益和参与其中。
精英文化通常受限于少数人的掌控和传播,而大众文化更多地体现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表达中。
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进行融合传播,可以让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加全面和广泛,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不同层次和风格的文化精品。
2. 正文2.1 定义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精英文化通常指的是一种高度精致、独特、具有高文化水准的文化形态,它通常代表着社会上的一些权威性、高度学识和社会地位较高的群体所持有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标准。
精英文化往往包括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高雅文化领域的内容,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审美的追求。
精英在当代社会的转型和培育——《特权》中新精英再生产模式解读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ul.2021 Vol.18 No.7
精英在当代社会的转型和培育
——《特权》中新精英再生产模式解读
作者简介:程千(1984-),女,湖南长沙人,国家开放大学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远 程教育、社会心理学;胡立峰(1972-),男,河北宁晋人,国家开放大学副教授,农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农村远程 教育和农业生态。
-18 -
优秀的强调只是为了给权力和特权的传播以合法地位的“再 制策略系统”冋。
这种全新传承方式带来了今天新精英身上发生的种种变 化,如果留意的话人们会惊异的发现,我们身边的精英已经与 几十年前的精英大相径庭:他们个人能力出众、拥有让人惊艳 的学术背景和经历;他们对一切抱有开放态度、兼容并包、能 上能下;他们理解这个世界、在不同文化中自如穿梭、恰如其 分的沟通”他们不再是仅仅凭借自己的家族与姓氏即可坐拥 一切的天之骄子”这就是“新精英”,一个完全不同的精英群 体,他们正在以全方位的优势毫无缝隙的碾压这个群体之外 的人们,一些变化正在他们身上悄无声息的发生”
这些问题在《特权:精英教育的秘密》(以下简称《特权》) 一书中可以找到答案”毫无疑问,世界的开放、流动和包容趋 势影响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平民到优势阶层,所有人都在 更平等的背景和呼唤下调整自身和世界相处的方式”然而, 处于社会最优势阶层的精英们对自身地位的维持和保护从未 松懈,他们找到了与之前全然不同的全新传承方式适应这个 时代,这种新方式不仅达到了加固和维持阶层的目的,更重要 的是实现了对新世界的文明而美好的承诺”
精英文学在新世纪的特点
精英文学在新世纪的特点一、文学价值的多元化90年代以后的新世纪文学,随着政治意识形态在文学领域的隐性退场,意识形态对文学失去了强制性的约束力,中国文学空间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宽松和自由,管理机制和文学生产逐步走向进步和成熟,这些外部的条件使得新世纪文学的价值取向一方面由权利干预走向独立自主,并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观,但另一方面又广泛地受到市场经济的调节和干预,而逐渐倾向于“世俗化”,开始注重对人的现实关怀,比如“食与色”、人的求生爱美本性、对金钱的合法赚取、对权力和名誉地位的艳羡与追求等。
当然,人性及本能由当初的过度禁锢和现在的反弹,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诱惑及其放纵,也可能会使新世纪文学难以坚守世俗化的理性限度,从而趋向于“恶俗化”,如自私贪婪、唯利是图、卑鄙龌龊、肉欲和感官。
因此,价值观上需要正面的取值,比如呼吁人与人之间的爱、追求光明、求真求善求美、理想与憧憬、人的信念、正义和公平就成为新世纪文学作家创作的内在要求。
而且新世纪文学已经没有了历史与传统所赋予的意识形态,开始从“人”学的角度进行重新建构。
因此,通过“人”的审美化判断价值标准,不但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和程序,而且还闪耀着“人性”真的光芒:它既不是绝对的善与恶,也非不分彼此的好与丑,而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并受到社会、经济、生活等条件制约的社会联系和共同需求。
“新世纪文学以正面价值为参照来析取人性本相,既在于辩证地看待不同文化语境对‘人性’因素的阐释而不至于对它进行‘阶级性’或‘永恒性’误读甚至妖魔化处理,也表达了对‘人性’向上的真诚预期。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新世纪文学在价值取向方面并没有取得平衡,例如对启蒙价值、道德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的疏远,对娱乐价值、生命体验价值的过度追捧,对现代性、全球性、人类性等新的价值的猜疑甚至拒斥。
作家们必须在自身的文学实践中予以恰当协调,才能促成新世纪文学价值体系的合理建构。
二、文学的非精英化新时期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是文学的精英化的过程,他通过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学论,来确立精英知识分子和文化的统治地位,然而从90年代初期开始,或者说新世纪之后,非贵族化思潮崛起,有逐渐取代精英化的趋势,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内容呈现出非精英化的特征。
美国文化产业的特征和运作
一、美国文化产业的特征和运作1.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美国文化产业在20 世纪中后期兴盛并高速发展, 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第一, 美国文化的多元化使其更易于对其他文化接受与整合。
美国的重要文化是殖民文化, 即受欧洲的影响相当大, 在这样一个国度里文化必然是一种多元的存在状态, 这种多元文化更容易吸收异体文化并进行有机整合。
随着美国经济的日益强大, 它吸收了世界上更先进的文化, 并将这种文化融合于本国文化中, 构成了美国文化产生发展的深层历史的动因。
第二, 美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 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在美国工业中制造业占了全国生产总额的3/4, 每年为国家争取了4500 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所以强大的制造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极大地推进了文化产业的兴盛。
而由制造业带动起来的商品社会使美国成为富裕社会, 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土壤。
第三, 美国科技在世界上具有领先的优势。
它不但加快了文化产业化进程, 也给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美国对科技领域给予政策的倾斜, 保证了这些人才在科技开发中拥有充足的资金, 科技的进步使美国大众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变化,不但促成了文化产业的迅速成熟, 而且使文化产业市场突破地域限制, 形成全球化市场, 目前文化产业已与制造业一起成为美国财富的主要来源。
2.美国文化现状和文化政策特征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强调文化产品生产销售高度市场化。
基于这样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 国家对文化的发展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以“无为而无不为”为特征, 具体管理方式以各州政府为核心协调单位并灵活多样。
其文化政策重点是: 一方面, 就发展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而言, 通过颁布各种政策法规促成软件硬件的剥离, 使硬件生产归传统产业, 进一步促进、保护和开发国内外文化资源, 在使“文化资源小国”变成“文化产业强国”的基础上, 逐步扩大到国内外, 特别是国外文化市场; 另一方面, 通过形成各种介于各州政府和具体文化部门之间非营利性文化组织, 设立基金会及创设各种资助文化单位的捐赠制度, 促进各种文化产业、各个文化部门和具体单位健康多样发展。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虽然看似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受众群体,但在当今社会,二者的融合传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
精英文化通常被视为高雅、深奥的文化,其传播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学术界和文化界的精英群体;而大众文化则强调通俗、流行的文化形式,其受众群体是广大民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融合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本文将就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进行探讨,分析其特点和意义,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在传统媒体时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进行。
这种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传播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知名文化学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与大众进行互动,将高雅的文化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出去;大众通过参与线上线下的文化活动,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精英文化,从而促进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融合。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具有创新性和包容性。
传统的精英文化往往被视为门户紧闭的象牙塔,其传播方式也更多局限于学术研究、文化展览等形式。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精英文化拥抱互联网和新媒体,积极利用新的传播手段与大众进行互动。
艺术家可以通过VR技术将艺术作品展现在互联网上,大众可以不出家门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艺术作品;知名学者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学术讲座,让更多的人受益。
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不仅将高雅的精英文化呈现在大众面前,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促进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具有促进文化自信和软实力的作用。
精英文化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其传播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美国历史与文化详解
美国历史与文化详解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为多元化的国家之一,其历史与文化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全球。
从其殖民地时代到独立战争,从工业化进程到现代科技的发展,美国的历史与文化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社会的进步。
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年前的原住民时期。
这些原住民,主要是由亚洲通过冰桥迁移到北美的后裔,在数千年的时间内逐渐形成了各种独特的文化和语言。
然而,直到16世纪,当欧洲探险者到达这片土地时,他们才真正开始了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的探险者和殖民者陆续来到美洲,他们带来了西方的科技、文化和宗教,同时也开始了对原住民的剥削和压迫。
这一时期,美国的历史和文化开始形成,同时也奠定了美国与欧洲的紧密。
18世纪的独立战争是美国的转折点。
这场战争使得美国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解脱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体系。
在此之后,美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包括南北战争、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等。
这些变革都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的历史和文化。
在政治上,美国的制度从最初的基本宪法框架逐渐发展成为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民主制度。
在经济上,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世纪初期,通过大规模的移民和工业化投资,美国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国之一。
在文化上,美国的文化多元化和开放性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来到这片土地,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美国文化。
现代美国的科技发展也是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世纪初的电力和汽车工业到现在的互联网和高科技产业,美国的科技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些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繁荣,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美国的历史与文化是一个多元化和复杂性的过程。
从原住民时期到现代高科技社会,美国的历史和文化都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人类社会进步的独特视角。
尽管美国存在着各种问题和挑战,但其开放性和创新性仍然使其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美国历史与美国电影标题:高中语文原与现统编版教材小说单元编排设计的比较与选择一、引言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高中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科目。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一、文化产业的规模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规模化趋势日益明显,兼并、购买、联合已成为新的潮流。
1994年,拥有570亿美元资产的迪斯尼公司以190亿美元收购ABC,1997年迪斯尼公司营业额近225亿美元,产业规模及赢利稳入世界企业五十强中的前十强。
2000年,拥有派拉蒙影片公司和一家音乐电视台的维亚通讯公司,以344.5亿美元的股票价格收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组建传媒和娱乐公司,从而拥有尖端的电视网络、电影制片厂、有线电视频道,维亚公司将本身在电影的优势与CBS在电视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成为美国的传媒大亨。
2000年6月,欧洲最大的传媒集团成立。
英国皮尔森有限公司与卢森广播电视合并,两者的总市值超过200亿美元。
皮尔森公司的强项是报纸,旗下有《金融时报》、《国际金融》、《经济回声报》以及西班牙、葡萄牙报纸。
卢森集团长于电视新闻报道与电视剧制作,有22个电视频道和18个广播频道。
合并后的新传媒集团已制定出扩张战略,将在五年内增加投资20%-30%,争取增加利润15%-20%,进军美国及欧洲以外的市场。
1920年,时代公司以《时代》周刊起家,1974年成为美国第一家资本超过10亿美元的出版公司。
60年代从事殡葬业和出租业的奇尼公司兼并华纳艺术公司,成立华纳传播公司,80年代,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出售了一些不相关的企业,仅保留了电影、唱片、有线电视与出版四大产业。
1989年时代华纳成立,1995年与特纳广播公司合并。
2000年,“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成立,成为集因特网服务、出版新闻、娱乐于一体的超级媒体王国。
对时代华纳来说,与美国存钱的合并可以一脚跨入因特网时代。
二、文化产业市场的垄断化当代世界的文化产业市场,绝大多数为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依托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
如当今世界全球性商业传媒企业由九大传媒巨头把持,俗称“第一板块”(first rier),这九家传媒集团有五家是美国的公司,即时代华纳(2000年由美国在线公司购并)、迪斯尼(1996年购并了美国三大电视网、美国广播公司ABC)、维康(2000年购入中央广播公司CBS)、通信公司(最近由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购并)、通用电器(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母公司,与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合办MSNBC)。
全球化语境下的精英文化和文化精英探析
尚 未 到达 经 济层 面 , 方 国家 与 中 国的 贸 西 易 和 经 济往 来并 没 有 受 到 多 少 影 响 。 但 是遗 憾 的是 , 西 方 的 政 治 精 英 的 在 这 种冲 击下 。 国 的 精 英 在 西 方 媒 体 主 导 中 的 国际舆 论环 境 中被 封闭 。值 得注 意 的是 ,
已经 与 国际 接 轨 , 许 多 国 人及 华 人 的 心 在 中 . 个 东 方 大 国 正 在 慢 慢 崛 起 , 令 人 一 但 意 想 不 到 的 是 . 奥 运 会 临 近 之 时 , 拉 当 以 萨 “ ・4 事 件 为 导 火 线 , 31” 西方 国 家掀 起 了
一
纵 观 这 次 西 方 社 会 所 掀 起 的 反 华 浪
在 推动 中国民主法 制建设 和守护社
间 ; 介 特 许 权 制 度 的 建 立 健 全 , 于 保 媒 对
护媒 介和 新 闻 工作 者 、 进 新 闻 业 的 正 常 促
全 球化 语 境 下 的精 英 文化 和 文化 精 英探 析
■蒲 平 李伊 娜
【 摘要 】 2 0 年 西方社会掀起 的一场前所未有 的反 华浪潮 中, 从 08 我们可 以
发现 , 国在 文化精英 的培养和精英文化传播 上的不足 。本文试 以北京 2 0 年 我 08 奥运 会火炬海外受阻为例来解析全球化语境下的精英文化 和文化精英 问题 。
【 关键词 】 全球化 精英文化 文化精英
全 球 化 是 当今 世 界 的 一 个 不 容 改 变 的趋 势 。 中 国从 17 9 8年 的改 革 开放 到今
曲性 报 道 , 国按 照 惯 例 在 全 世 界 传 递 奥 中
运 圣 火 的 过 程 , 到 了抗 议 和 阻 挠 。对 于 遭 这 场 由西 方 国 家掀 起 的 反 华 浪 潮 , 国 在 中 国际 上难 以 发 出 自 己的 声 音 . 际 情 况 是 , 实 即使发出了声音也根本没有人愿意倾听 。 但 是 北 京 奥 运 圣 火 受 阻 并 不 是 此 轮 反 华 浪 潮 的 根 源 , 正 的 根 源 是 在 全 球 化 不 断 真
精英阶层的消费趋势
精英阶层的消费趋势
精英阶层的消费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品质消费:精英阶层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品牌和个性化要求较高。
他们更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买单,例如名牌奢侈品、高档餐厅和旅游度假等。
2. 健康生活方式:精英阶层注重健康和生活品质,健康饮食和运动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
他们愿意投资于高品质的有机食品、健身房会员和健康咨询等。
3. 教育投资:精英阶层重视教育和知识的积累,他们愿意为子女的教育投入较多。
除了传统的学费支出,他们还会积极参与各类培训、私人导师和留学等。
4. 科技消费:精英阶层对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较高,他们乐于尝试新技术和创新产品。
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高科技健康器材和数字化服务等是他们的消费热点。
5. 社交与文化活动:精英阶层喜欢社交和文化活动,他们愿意花费在社交聚会、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旅行等方面。
通过参与社交和文化活动,他们可以扩大人脉、交流思想和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精英阶层的消费趋势也会受到经济环境和个人偏好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和个体选择。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论文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论文1丹布朗小说中的精英文化一般认为,精英文化是由知识分子所创造和传播的文化,包括高级文化和高雅文化。
这两种文化在丹布朗的每一部小说中都有所体现。
其中,高级文化在丹布朗的小说中包括科学、密码学、符号学、算数学等。
就科学而言,有《天使与魔鬼》中贯穿始末的反物质,有《失落的秘符》里提及的意念科学,还有《地狱》中涉及的生殖细胞遗传修饰技术等等一系列平日里不为广大民众所熟知的科学知识。
不同于大众文化的表征化和浅显化,这些科学知识有复杂的理论系统支撑,并不容易为一般人所接受和掌握。
而丹布朗的小说涉及的也仅仅这种高级文化中极其细微的一角,就好似一大片被冰封住的湖面,丹布朗仅仅砸开了一个极小的洞,但里面透出来的亮光已足以引发外面的人对陌生领域的好奇和向往。
高雅文化在丹布朗的小说中也是非常常见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各种艺术作品在小说中的多次出现。
如在《达芬奇密码》中多次涉及的画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的微笑》,在《地狱》中出现的波提切利的《地狱图》、瓦萨里的《马西阿诺之战》和丹多洛的《三圣像》等。
在某些作品中,艺术甚至成为了小说的一条主要线索,串联着整个情节的发展。
如在《达芬奇密码》中达芬奇的画作和在《地狱》中但丁的文学作品《神曲》,都是贯穿全文的情节线索。
此外,音乐、建筑艺术、文学作品等元素都为丹布朗的小说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高雅文化的色彩。
不同于通俗文化对短暂的流行性的追求,高雅文化历来重视永恒的审美价值,将高雅文化置于通俗小说中无疑增添了小说的美学效果。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精英文化就明显地呈现出一种衰弱的状态。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主义的盛行推动了大众文化的急速发展,但在这种蓬勃的发展之势中,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众文化需要的是发展而不是泛滥,因而在其发展的同时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规范大众文化的发展。
精英文化因其深刻性和严肃性,对大众文化的浅薄性和嬉笑性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反拨。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在当今社会,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种对立和融合的关系。
精英文化代表着高雅的艺术、学问和品味,通常由一小部分社会精英阶层所崇尚和传承;而大众文化则是广泛普及的、流行的文化现象,更多地受到大众群体的认可和追求。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两种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成为了当代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融合传播可以带来丰富多彩的社会效应,有益于文化推广和艺术传承。
融合传播可以丰富文化生活,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传统精英文化常常显得高大上和难以接触,而大众文化则更具亲和力和互动性,通过融合传播,可以使这些高雅的文化形式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大众对文化艺术的接受度,同时也可以让精英文化更具有活力和时代感。
融合传播可以促进文化创新和跨界融合。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可以激发出许多新的创意和想法,推动文化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文化形式之间的跨界融合,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拓宽了文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
融合传播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当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相互融合之后,往往会形成更加强大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了文化产业链的全面发展,激发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为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文化的价值导向问题。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往往会引发一些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的争议,尤其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对待现代文化的态度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如何在传播中既能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又能够包容和推动现代文化的多元发展,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问题。
其次是文化产品的创新和质量问题。
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传播中,一些文化产品可能以迎合市场、迎合口味的方式进行创作和制作,使得文化产品的创新和品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文化表征
内容提要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中国加入了WTO,全球文化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张力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随即人文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文化表现取向成为广受注目的焦点。
大众文化传播所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世俗性事件,让人们关注当下的生活,在参与或接受大众文化传播时获得的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而非冷静的反思。
精英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旨在进行教化、引导、规范社会大众道德伦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文化类型,它始终执行着分析现实、探索未来的功能,引导人们走向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是精英文化传播的主导文化精神。
本文在分析这两种文化的关系定位后,从表达方式、内容取向及社会影响三方面进行在传媒的表现分析,最终得出精英文化“大众化”或者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兼容乃至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的结论.关键词大众精英文化差别一、本文背景文化,在《辞海》(1989年版)中的解释为:“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文化定位与读者定位是紧密相联的。
文化层次越高,文化沟坎就越高,适应读者的面就越窄;文化层次越低,文化沟坎就越低,适应读者的面也越宽。
清代刘献廷的《广阳杂记》中将社会的文化分为两大类:诗、乐、书、春秋、易、礼,为上层社会的“雅”文化;而百姓的唱歌、看戏、看小说、听说书、信占卜、祀神鬼,为下层民间的“俗”文化。
由此,文化也很自然的有了“俗"、“雅"之分,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
“大众"是因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的出现而形成的,泛指住在城市的本国公民.所谓大众文化,便是指城市的大众文化,是城市大众所接受的文化.而“精英"一词在《辞海》(1989年版)有解释说:“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
与一般天才和优秀人才不同,在一定社会里得到高度的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有联系.因其散布于各行各业,从而可窥测社会分层现象."宋代大文人苏轼在《乞校正奏议札子》中写到:“聚古今之精英,鉴治乱之龟鉴”,把“精英”释为“精华”。
简论大众文化冲击下的精英文化现状及出路
与此 同 时 ,主流 文 化 与 其 它 文 化 之 间 的 失 调 、 摩
擦 和 对峙 现 象 仍 然 是 相 当突 出 的 。但 在 现今 国 家 大力 弘扬 主流 文 化 ,充 分 发 挥 主 流 文 化 的 主 导 和 规 范 作 用 ,主 流 文 化 仍 是 文 化 之 中 的 重 中 之 重 ,
论 及 “ 化 ( l r) ,通 常 指 的是 一 个 民 文 Cu e ” u t
族 的整 体 生活 方 式及 其 价值 系 统 ,说 得更 明确 些 ,
它 更 多 的应 该 是 指 人 类 的精 神 生 产及 其 成 果 的结 晶 ,包 括 知识 、信仰 、艺术 、宗教 、哲学 、法 律 、 道 德 等 等 。按 当下 社 会 的 主要 区 分 办法 ,文 化 有 下 面 三 种 可 以说 是 三 足 鼎 立 的 社会 主 干性 文 化 形 态 :主 流 文 化 ( is em utr) 精 英 文 化 Ma t a C l e 、 nr u
播 的力 量 ,而 且 以科 技 的 发 展 、教育 的普 及 、经
济 的 繁荣 、公 众 的 闲暇 以及 消 费 社会 等许 多 因素
为 基 础 。 [ 经 历 了 近 一 个 世 纪 的 发 展 ,大 众 文 化 2 1 在
已经 普 及 世 界 ,并 改 变 了现 代 文 化 格局 。在 消 费
二 、精 英 文化 的历史 发展 脉络 及其 现状 所谓 精 英 文 化 就 是 指 一 导趋 势 和地 位 撼 不 可 动 。在 此 ,笔 者不 再 多
收 稿 日期 :2 0 - 4 2 09 0-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5卷第3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V ol.35N o.3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M ay.2008美国精英文化及其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张卫平(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6)纵观美国的历史,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构成了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不仅以此为开端,而且仍以此而延续。
伴随着移民的潮涌,众多不同种族和民族的文化与传统逐渐在这片广袤的新大陆上重生。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具有如此多样性的人口结构,而正是这种多样性造就了今天的美国,同时也造就了其独特的多元文化。
美国所形成的不同种族、信仰和文化共存的社会,不仅为美国多元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各种文化自身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美国精英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
一方面,美国社会中一直存在的所谓/沃士波0阶层,代表传统意义上的美国精英群体和主流文化;而另一方面,以一代又一代美国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形成了与其格格不入的所谓反主流文化。
而当今美国的精英文化中出现了所谓的/第三种文化0现象的新发展趋势,这种新世纪应运而生的/布波族0文化以上述两种传统精英文化的相对融合为特点。
一、孕育美国多元文化的历史渊源/从1821年到1997年,大约有6400万移民来到美国。
这是人类迄今所知的最大量的移民0[1](P63)。
这番话一语道破了美国最重要的特点:移民国度。
美国移民潮的开端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从16世纪初到独立战争之前,第一批到美洲大陆定居的移民几乎完全来自西欧,其中包括西班牙人在现在的美国建立的第一批欧洲人定居点,以及1620年乘/五月花号0踏上新大陆的英国移民,他们后来被称为/移民始祖0。
几乎完全由英国人后裔在北美建立的13个殖民地后来就成为美国建国的基础。
当然,在此期间,除去上述由于各种原因自愿来到美洲的欧洲白人外,还有一批被强行运送而来的强迫劳动力,他们就是后来的美国黑人(非裔美国人)。
60多年之后,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从19世纪40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
这次移民潮的来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虽然仍主要来自欧洲,但不再是集中于西欧,而是欧洲各地。
第一批来自中国的移民也在这个时期踏上美国的土地,他们主要充当修铁路的廉价劳动力。
两次大战都对移民的速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移民数量大幅度下降。
二战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在一定程度上解除移民限制,因而出现新一轮移民高潮,大批来自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的移民进入美国。
这些不断出现的移民潮,逐渐造就了今天多民族和多种族共存的美国社会,其数量超出世界上任何国家,美国的文化因而也就具有了多样性的特点。
如果在英文雅虎网站[2]上搜寻美国文化,出现的结果是55种来自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文化,这就是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典型写照。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它所具有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种族和民族的数量当然也是首屈一指,因而在美国文化中形成多元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主要由英国人后裔构成的13个殖民地从英国获得独立并建立美国之后,美国的开国元勋们曾设想建设多种文化融合而一的全新国家,美国国玺上的拉丁文短语/E plur ibus unum0(众皆为一)就很明确地表达了这种思想。
后来这个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形成/大熔炉0理论,以说明在美国的移民和殖民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文化和种族融合收稿日期:2008-03-20#186#而成的全新的良善社会。
早期著名的法裔美国作家克雷福科尔把美国人描述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法国人、荷兰人、德国人和瑞典人的混杂0[3],他提出了/美国人)))这个新人,到底是什么人?0[3]这个研究美国文化的最基本问题。
/大熔炉0理论的根本是强调同化与涵化。
在美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精英阶层中有很多人坚持这种观点,试图在美国建立以/白人、男性和中产阶级0为基础的大一统的文化认同观念,这可能就是/大熔炉0所要熔炼出的新人)))美国人。
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中叶,这种观念一直在一定程度上居于支配地位。
然而,/大熔炉0理论本身就潜藏着对抗融合的因素,随着世界各地更多的移民来到美国,这种对抗性就更加明显。
尤其是今天的美国,/众皆为一0的口号颇具争议性, /因为它一方面表明融合,即将不同的部分合成整体的可能性,同时各部分可能会顽固地保持独特性和坚持对抗融合0[4](P21)。
而事实上美国人/既是男性也是女性,既是白人也是黑人,既富有也贫穷,既是新教徒也是天主教徒或犹太教徒,他们具有各种各样的民族和种族背景0[5](P7)。
当今美国文化的发展趋势不再是同化,而是多元化,传统的/大熔炉0观念已逐渐让位于新的/沙拉碗0说,这个新的文化概念强调美国众多不同的文化像沙拉中各种配料那样组合在一起,它们是并存的,/但不再融合成单一的同类文化;每种文化都保持其自身的独特性0[6]。
这个学说可能更确切地展示出当今美国各种文化共存的多元文化社会。
二、美国多元文化中的精英阶层文化当今美国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是多层面和多角度的,它不仅仅体现在美国社会中并存的各民族和种族的文化保持其独特性方面,同时也表现在美国社会中各个阶层和各种群体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方面。
例如,非裔美国人、土著美国人、妇女、同性恋者等弱势群体长期被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化,他们在最近数十年间不断地要求社会倾听他们的诉求、关注他们的文化。
美国社会多层面的文化发展也表现为各种文化自身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发展趋势,精英文化也不例外。
如果深入研究美国的精英阶层,其中所涉及的因素也会是多层面的。
本文仅将精英阶层的范围限定于/沃士波0精英和部分知识精英。
/沃士波0(WASP)是英文首字母缩略词的音译词,其原意是/信奉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0,美国政治学家安德鲁#哈克在1957年首次使用这个词,后来美国社会学家巴尔策尔在其著名论著5新教权势集团6(1964年)中使用后,这种说法便开始在美国社会流传。
按照其最基本的含义,/沃士波0是指/历史上处于上流社会权势集团的美国白人,他们宣称形成了一个权势精英阶层0[7];而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美国的社会结构在17世纪到20世纪形成的时候,最初的沃士波权势集团是这种社会结构及其重要制度的缔造者和操纵者0[7]。
究其历史渊源, /沃士波0中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可以追溯到当年13个英属美洲殖民地,它们是美国建国的基础;而殖民地时代从英国来到美洲大陆的移民,基本上属于基督新教中的长老教会、公理会和美国圣公会等教派。
综上所述,/沃士波0精英阶层是美国上流社会和权贵的代表,他们开创了在美国长期起主导作用的主流文化,其影响力是极其深厚的。
例如,19世纪末成熟起来的以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为代表的一代人,/受到老派的上流社会的控制,其成员是这个国家商界、文化界和知识界的领军人物,而这些人至少在社会的较高层面上,仍然在血统和信念上完全是信奉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0[8](Pxi);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19世纪,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也是如此,/主流的新教各派那时非常兴盛。
根据当时的研究,政界、商界和军界精英的四分之三是新教徒0[9](P21)。
/沃士波0阶层开创了美国的权贵精英文化,代表美国传统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观。
其核心思想可追溯到美国建国时的/众皆为一0的观念和后来的/大熔炉0理论,因而建立以/沃士波0为基础的大一统的文化认同感就显得至关重要。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很看重自己的地位,视其为理所当然,甚至曾一度以美国的贵族而自诩。
他们所怀有的以一己之文化为上的观念,决定了他们对其他文化的排斥,其中也包括他们的反知识分子情结。
他们的价值观既表现为注重物质利益、推崇新教徒的职业道德和崇尚节俭等,也涉及许多具有欧洲上流社会痕迹的传统美德,如/良好的仪态、温婉的举止、极端苛求的个人卫生、毫无意义的纪律和长久端坐的能力0[9](P22)等。
/沃士波0精英阶层及其开创的权贵精英文化,尽管不可能完全控制美国,但其声望和影响却是无比深远的,/在决定什么是值得尊重的意见方面,它在这个国家几乎具有无法挑战的权威0[10](P21)。
然而, /沃士波0精英阶层的这种文化霸权,并非没有受到挑战,尤其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而对其进行挑战的主要力量就是一代又一代的知识精英。
#187#美国的知识精英阶层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本文仅探讨那些对/沃士波0精英阶层文化提出公开挑战、以反主流文化为特点的美国知识分子群体。
他们藐视传统、随心所欲,将波希米亚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是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嬉皮士和垮掉的一代0[9](P10)。
如果回顾历史,这一代反主流文化知识精英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在所谓的/迷惘的一代0身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二次大战后出现了比/迷惘的一代0反叛性更加强的/垮掉的一代0,相比之下,/垮掉的一代0是完全摒弃传统文化的所谓反主流文化的一代。
他们不关心政治,/提倡通过吸毒、爵士乐、性放纵或佛教禅宗教规来引起感觉意识的提高,以期达到个性解放、净化和启迪的目的0[11](P298)。
通过所有这一切,他们要表明与传统、刻板的/沃士波0精英文化彻底决裂。
/垮掉的一代0的代表人物是一批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成名的美国作家和诗人。
使反主流文化更加登峰造极的是60年代末出现的嬉皮士运动,其主角是一批知识青年,虽称不上精英,但他们继承了早期波希米亚人以及后来/垮掉的一代0的文化传统,通过使用毒品和生活在嬉皮公社里,他们亲身实践了反主流文化的理想,创造出一种代表另类文化的嬉皮士艺术。
这些挑战/沃士波0主流文化的知识精英,充分发挥了反传统、反权势以及放荡不羁的波希米亚风格,为美国精英阶层的文化增添了辉煌和绚丽多彩的篇章。
知识精英以其独特的创造性和敏锐的洞察力所造就的文化,在美国社会与/沃士波0精英长期并存,两者既格格不入,但又相互依存,也许这就是美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三、21世纪美国精英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美国文化秉承了欧洲文化中的许多优秀传统,后来成为西方文化重要理念的古希腊人/了解自己0的格言和苏格拉底/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0的教诲,已深深植根于美国文明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因此,历史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些目光敏锐的学者和评论家对美国文化的发展进行审视和评论。
美国资深报刊编辑戴维#布鲁克斯在2000年出版的5天堂里的布波族:新兴精英阶层的崛起6成为当今美国文化的热点,作者以其犀利目光、敏锐的洞察力和精辟的论点,分析了新世纪美国多元文化的新发展:布波族及其文化的崛起。
/布波族0是布鲁克斯创造的词汇,用于指/新信息时代的精英分子0[9](P11),他们是/高学历人士,一只脚踏在具有创造性的波希米亚世界中,而另一只脚则踩在布尔乔亚野心勃勃和追求世俗成功的领域中0[9](P10-11),因此,他们是两者的结合:布尔乔亚人(Bourgeois)加波希米亚人(Bo hem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