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2

合集下载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
第 25 页
02
区域一体化程度低,内部合作不够
产业结构趋同、工业老化和产业配套条件较弱
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趋于雷同化 专业化产品结构相似
正文 . 第五章
ZJ
案例
NO. 5
01
简介 优势
02
03
发展现状
04 产业结构 05 潜在挑战 06 经济转型
文化观念问题阻碍融合 规划和协调机制不够统一
第 26 页
第 19 页
02
03
发展现状
04 产业结构 05 潜在问题 06 经济转型
02
举例分析—旅游业
正文 . 第四章
ZJ
NO. 5
01
简介 优势
旅游业的区位比较优势
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区域 内其中北京、大连、青岛、
02
03
发展现状
沈阳、天津、济南等城市的
旅游业都最为发达。 北京作为这一地区的首 位城市,旅游业发展遥遥领 先于其他城市,区域内旅游 业发展极不均衡。
发展现状
04 产业结构 05 潜在问题 06 经济转型
第 15 页
正文 . 第四章
ZJ
NO. 5
01
简介 优势
02
03
第四章
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
发展现状
04 产业结构 05 潜在问题 06 经济转型
01
产业结构概述
02
举例分析
03
问题分析
第 16 页
01
产业结构概述
辽东半岛产业带: 以重型机械、造 船、化工等为主 体的重型工业基 地
第9 页
正文 . 第二章
ZJ
点评
NO. 5
01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
目录
▪ 1、环渤海经济区概况 ▪ 2、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 3、环渤海经济区的比较优势 ▪ 4、环渤海经济区的相对不足 ▪ 5、环渤海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环渤海经济区概况
▪ 环渤海经济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 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 经济区域。环渤海地区是以京津冀为 核心、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 的环渤海经济区域,主要包括北京、 天津、河北、山东、辽宁,也就是三 省两市的“3+2”经济区域。面积 51.8万平方公里;人口2.3亿,占全国 17.5%;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万亿元, 占全国28.2%。
▪ 五、区域壁垒、各自为政较为严重
▪ 六、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型和重型化, 附加值相对不高
环渤海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方

▪ 一、环渤海的经济发展战略以科技创 新为重点的战略取向
▪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科技、文化、教育、人 才信息等优势资源的最密集的地区,科研 力量雄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一。科 研和人才的优势决定了环渤海区域无论在 科技的投入产出还是开发应用方面均居全 国首位。因此,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 应进一步发挥环渤海的智力优势。
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 一、经济引擎
▪ 二、交通建设
▪ 三、经济特征 ▪ 四、经济增长源泉 ▪ 五、产业结构
环渤海经济区 - 比较优势
▪ 环渤海地区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五大比 较优势:
▪ 一、地理区位十分优越
▪ 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 三、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 ▪ 四、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
▪ 三、在产业布局的差异化发展中推动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环渤海经济区内各地的区位优势不同,因 而在产业布局上应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 以利于区域内各地集中资源培育出优势产 业,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如环渤 海经济区的天津市应将高端装备制造、新 材料、现代港口物流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北京应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 物等战略性产业做大做强。

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指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这四个省级行政区域。

这一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本文将围绕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状况、交通网络和环保措施展开探讨。

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等。

其中,辽宁和山东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和资源基地,河北和天津则是重要的工业城市。

这使得环渤海地区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增长。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国内投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

钢铁、石化、机械制造、能源和化工等产业在这一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

同时,环渤海地区也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提升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沿海城市更是发展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和开发区,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了加强环渤海地区的交通网络,沿海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交通建设项目。

港口和海运业的发展使得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

同时,铁路、公路和航空的建设也加快了区域间的联系和物流运输的便捷。

环渤海地区还十分注重生态环保。

沿海城市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污染排放。

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海洋环保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环渤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过度的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资源利用不均衡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此外,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环渤海地区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也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了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社会平衡和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环渤海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contents•环渤海地区概述•经济发展现状目录•经济发展优势与挑战•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结论与建议环渤海地区涵盖了渤海、黄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51.5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与范围范围地理位置水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这些水资源对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都非常重要。

自然环境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海洋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合人类居住和经济发展。

海洋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等。

其中,渤海和黄海的渔业资源尤为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渔场之一。

矿产资源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油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成为了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自然环境与资源人口与社会经济概况人口经济概况总体经济状况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优势。

近年来,该地区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国内外投资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经济总量:环渤海地区的GDP和人均GDP均位于全国前列,但与国际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增长速度: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存在波动和不稳定因素。

产业结构与特点01020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能源和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区域合作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区域合作框架和协议,如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等。

这些合作机制为地区间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协同发展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环渤海地区应加强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和市场一体化建设。

特别是在环保、能源、交通等领域,应加强跨地区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政策上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利于该地区的发展。

投资优惠该地区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投资,政府提供了投资优惠和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思考

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思考

优化税收政策
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市 场活力。
加强金融支持
建立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支持。
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渤海经济圈内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形成优势 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内的互联 互通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渤海经济圈内城市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 绿色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
优化行政审批制度,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 率。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企业的合法 权益。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提供优 质的服务支持。
05
结论
产业结构分析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正从传统产业 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升级,新 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渤海 经济圈正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 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
该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成 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绿色产业
鼓励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 绿色化转型。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居民 环保意识。
完善绿色发展政策
制定绿色发展政策,引导和激 励绿色发展行为。
04
政策建议
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推动渤海经济圈内市场准入标准的统一化,降 低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研究报告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研究报告

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研究报告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沿海的海洋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亮点。

本文将分析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现状1.1 海洋产业发展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主要包括港口物流业、海洋工程、海洋能源、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领域。

其中,港口物流业是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主要支柱。

据统计,环渤海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港口,港口吞吐量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1.2 海洋环境保护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但由于多年的过度开发,其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政府对环保投入不断加大。

如沿海各省市已逐步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环渤海地区已建立起完善的海洋环保监管系统等。

1.3 海洋科技创新环渤海地区海洋科技创新迅速发展,海洋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海洋科技创新重要体现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

其中,海洋新材料的研发,海洋轨道交通技术的创新等项目,都为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未来发展趋势2.1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需要全面、深入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特别是在产业协同、环境保护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环渤海地区需要共同合作,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2.2 切实推进海洋生态建设海洋生态建设是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

政府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海洋环保机制、加大海洋生态建设、推进海岸防护建设等。

2.3 完善海洋投融资机制为了推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必将重新制定投资机制。

引入市场化机制,扩大海洋融资渠道,加强投融资平台协同发展等,将有利于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潜力巨大,急需政府和企业全面的合作、开发和利用。

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地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保持稳定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中,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本文将从环渤海经济圈的现状与发展、发展战略、环渤海经济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环渤海经济圈的现状与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战略经济区之一,覆盖京津冀、山东、辽宁等地区。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极点,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1.现状目前,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总量约占全国GDP 的15%左右,区域内含有15 个省、市,面积约94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5 亿。

环渤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度、逐步完善的产业基础、发展速度等成为各地倍受买家关注的主要原因。

2.发展在2017 年10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五个新概念,其中推进环渤海经济圈发展被列为五大重要战略之一。

二、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战略针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需要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1.加强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环渤海经济圈区域主要是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但当前在经济结构中,重工业和传统行业在占据比例较高。

因此,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优化结构的同时,需要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培育。

2.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基础,加快建设交通网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包括高速铁路、大型公路、港口、机场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环渤海经济圈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促进环渤海贯通发展。

3.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城市是人才的集聚地,也是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创新基地,需要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

未来“环渤海”

未来“环渤海”

未来“环渤海”未来“环渤海”:连接东北亚的璀璨明珠环渤海地区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这一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是连接东北亚各国的重要枢纽和桥梁。

在未来,环渤海地区将成为东北亚经济发展的璀璨明珠,其地位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本文将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合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未来“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前景。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未来“环渤海”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目前,环渤海地区已经拥有发达的水运、铁路和公路交通网络,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未来,环渤海地区将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铁路线和港口设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内外的货物和人员流动。

特别是在中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环渤海地区将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通连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更便利的交通条件。

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时,环渤海地区还将注重绿色环保。

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将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确保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未来还将推动交通运输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经济合作未来“环渤海”地区将成为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未来,环渤海沿岸地区将与周边地区开展更为紧密的经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通和产业融合。

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环渤海地区将成为东北亚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一方面,环渤海地区将深化与东北亚各国的产业合作,共同开发先进制造业、电子商务、生物科技和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环渤海地区还将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拓展出口市场,提高对外贸易的便利化水平。

未来,环渤海地区还将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共同开发能源资源、农业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未来“环渤海”地区还将加强金融合作,推动货币流动和金融融资的便利化。

环渤海地区将打造更加开放、包容和透明的金融市场,吸引更多国际资金和投资者进入该地区,助力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环境保护未来“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环渤海地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将成为地区合作的重要议题。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现状格局及其战略选择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现状格局及其战略选择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现状格局及其战略选择[摘要]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北部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区域,在国际经济中心不断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趋势下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很多发展亮点,但是,从三省两市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来看,相互协作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

本文从环渤海经济圈的构建、体制、整合及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它的现状格局,并提出了一些战略性建议。

标签:环渤海经济圈格局构建体制战略选择“环渤海经济圈”在1986年首次进入区域经济发展的视野,为中国的“经济圈”概念踏出重要一步。

进入21世纪后,环渤海经济圈崭露头角,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经济学家称之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很多发展亮点,如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新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等。

但是,从三省两市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来看,相互协作与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

也就是说,改革开放30年来,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已强力崛起,环渤海在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发展的探索上却早发而迟至,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极”的环渤海经济圈一直以来难以实至名归。

一、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现状格局1.环渤海经济圈的构建:理想高于现实。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速度显得十分缓慢,80年代初期,环渤海地区GDP总量和人均GDP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接近,但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环渤海地区明显落后,GDP总量和人均GDP只相当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三分之二,如果不能正视这一问题,差距势必将会进一步扩大。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有“龙头”带动,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就在于有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龙头”带动。

环渤海地区天然的中心是首都北京,但是在经济上,北京和区域内的其他地方缺乏紧密的联系,京津冀地区的辐射半径还没有到达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两个半岛对京津冀地区的辐射相对更弱。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THANKS
感谢观看
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市场
环境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总结词
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和水污染、生态破坏等。为确保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监管等。
详细描述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亟待加强
详细描述
环渤海地区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技人才缺乏,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提高创新能力,需要加强科技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人才高地。
未来,随着国家对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该地区的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同时,该地区也需要加强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03
经济发展前景
环渤海地区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包括投资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等,这些政策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环渤海地区根据国家发展规划,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区域规划等,以引导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文化特色
环渤海地区的文化特色较为鲜明,包括儒家文化、海洋文化、草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同时,该地区的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传统。
历史与文化
02
经济发展现状
VS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挑战。未来,该地区需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环渤海沿海经济带发展趋向及政策建议

环渤海沿海经济带发展趋向及政策建议
环渤海沿海经济带发展趋向 及政策建议
• 环渤海沿海经济带概述 • 发展趋向 • 政策建议 •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环渤海沿海经济带概述
地理位置与特点
环渤海沿海经济带位于中国东北部,濒临渤海,包括辽宁、 河北、山东和天津等省市。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 的海洋资源和港口优势,是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 擎。
成功案例三: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
概述
港口优势
政策支持
产业升级
未来展望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指以 大连、营口、锦州、盘 锦、葫芦岛等城市为依 托,以港口建设和海洋 经济为核心,以先进制 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 沿海经济带。
辽宁沿海地区拥有多个 港口,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辽宁省政府出台了一系 列政策措施,支持沿海 经济带的发展。
区域品牌建设
通过整合区域内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 品牌,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竞争政策制定
制定合理的竞争政策,规范市场秩序,防止 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
03
政策建议
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
1 2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推动环渤海沿海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合作,建立 定期会晤和沟通机制,共同解决区域发展问题。
优化创新环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降低创新创 业门槛。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01
完善区域内交通网络,提高交通通达性和便捷性。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
02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
优化能源基础设施布局
03
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清洁化。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

(6)对外开放格局已具雏形,正向较高层次演替
(7)旅游资源多姿多彩,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 各产业总体概述
2012年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各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 (%) 第一产业占总产值比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辽宁省 山东省 0.008400729 0.013308639 0.119911902 0.086765785 0.08561133 第二产业占总产值比 0.227036142 0.516820383 0.526945051 0.532490583 0.51457834 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 0.764563129 0.469870978 0.353143047 0.380743632 0.39981033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能源)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和构成(河北省)
年份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准煤) Primary Energy Production ( 10000 tons of SCE)
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 (%) As Percentage of Total Energy Production (%)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一次电力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地科2班 第六小组
小组成员:程必海 程红 程婉云 代欢欢 董莉 董小芳 范悦
目录
A 环渤海地区 概述
B 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二、 三产业)
C 重点开发区
D 发展中的问题 及发展前景
2014-4-10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详解

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分析详解

环渤海经济区的相对不足
• 一、机制与文化、观念上的问题是最主要 问题
• 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主要在于文 化观念直接导致体制上的僵化,缺乏现代市场经 济的意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 耀博士指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环渤海经 济区国有经济比重最高。政府对资源控制能力强 ,对企业干预较大,带有浓厚的政治经济色彩。 2001年,国有和国有控股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 仅北京市就高达65.1%,高出全国20.7个百分点

• 一个经济区域只有物流发展起来,经济联系发展 起来,企业和地区的分工关系才会出现。而环渤 海经济圈区域内的内在产业链联系还没有发展起 来,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区域内没有形成分工。 北京、天津、青岛、秦皇岛正掀起城市开发的热 潮,但这些城市都还缺乏从区域经济层面上的审 视和规划。且多以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为支柱, 结构雷同,低水平无序竞争。
环渤海经济区 - 比较优势
• 环渤海地区与全国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五大比 较优势:
• 一、地理区位十分优越
• 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 ,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 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 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独 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 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 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 一、经济引擎
•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环渤海五省 (区)二市国民经济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是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加快。 环渤海地区如今已成为 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 “引擎”,被经济学家誉为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 个“增长极”。

渤海目前现状分析报告

渤海目前现状分析报告

渤海目前现状分析报告一、概述渤海是中国国内四个较大的海湾之一,位于东北亚地区,北濒内蒙古自治区,东界山东半岛,西接辽宁省,南界河北省和天津市。

渤海地区具有重要的军事、经济和生态环境价值。

本报告将对渤海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

二、经济发展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壮大。

渤海周边的沿海城市,如大连、天津和青岛等,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这些城市拥有良好的港口设施和发达的制造业,是中国外贸和国际贸易的主要门户。

此外,渤海地区还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生态环境然而,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长期以来,大量的工业废水、河流污染和海上交通造成的油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渤海的生态系统。

海水污染不仅威胁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此外,渤海地区还受到了海洋垃圾、海岸侵蚀等问题的困扰。

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改善。

四、安全保障渤海地区的安全保障是一个重要议题。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渤海是中国东北地区和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海上安全屏障。

然而,渤海地区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海上交通安全、海盗活动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应对。

加强海上巡逻、航道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的建设至关重要。

五、旅游业发展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旅游资源潜力。

如山东的威海、烟台等以及天津的黄骅港和塘沽等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通过开发旅游业,可以促进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但是,渤海地区的旅游业仍面临一些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等。

因此,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改善游客体验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六、科研与教育渤海地区具有优秀的学术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资源。

沿海城市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在海洋科学、沿海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这些科研成果对于渤海地区的经济、生态和安全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14615.32
14600.08 16055.71 16351.80 17261.75
10500.62
10424.07 11913.14 12255.64 13138.83
3998.91
4040.38 3980.08 3973.65 3963.94
113.05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辽宁省 山东省
0.008400729 0.013308639 0.119911902 0.086765785 0.08561133
0.227036142 0.516820383 0.526945051 0.532490583 0.51457834
0.764563129 0.469870978 0.353143047 0.380743632 0.39981033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经管121班 第二小组
小组成员:刘瑶 胡雅婷 邓子宏 许振柏
目录
A 环渤海地区
概述
C 重点开发地区
E 未来发展方向
B 产业结构分析
D 发展中的问题 及发展前期
A、环渤海地区概述
一、地区范围 环渤海地区包括两个层次: a、小范围的——环绕渤海沿岸和部 分黄海沿岸的17个城市和地区; b、大范围的——环绕渤海和黄海由 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 (中部7盟市)五省区和北京、天津 两直辖市以及渤海海域所形成的的 大渤海经济区。
119.97 129.01 69.16 79.80
2.74
15.66 33.48 53.35 79.19
畜牧业——在农业生产各部门中仅次于种植业,占有重要地位。 农区畜牧业以舍饲为主,多为农区副业; 牧区畜牧业以放牧为主,是当地经济的主体。
渔业——是环渤海地区农业发展中最具潜力的部门之一。 该地的渔业生产以海洋渔业为主。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 第三产业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明显偏高 , 这与拥有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有直接关系。
该地区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31%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2.2%
A、环渤海地区概述
二、环渤海地区区位优势 (1)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区位
条件优越 (2)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优势明显 (3)港口优势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 (4)人才集中,综合科技实力
居全国第一 (5)产业基础雄厚,城市化水平高 (6)对外开放格局已具雏形,正向较高层次演替 (7)旅游资源多姿多彩,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
46.63
43.8
79.73
74.1
77.56
82.1
2008年 6.69 2.97 60.59 44.64 84.11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钢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辽宁省 山东省
环渤海地区近五年钢铁产量(单位:万吨)
2012 257.14 9,807.40 55,433.04 16,412.92 20,44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北京为“三二一”结构,其他四省市为“二三一”结构。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 产业结构特点
本区产业结构的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主的重型结构一较直占有突出 地位,尽管近年轻工业有较大发展,但重工业在工业中的主导地位并 未改变。
由于工业发展迅速,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除北 京外其他省市第二产业占总产值均比重大于50%),第一产业基础较 好,第三产业相对落后。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煤炭)
地区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辽宁省 山东省
环渤海地区近五年煤炭储量(单位:亿吨)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3.73
3.76
3.79
7
2.97
2.97
2.97
3
39.51
38.41
60.59
56.3
31.92
30.97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 第一产业
环渤海地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发达,是我国小麦、棉花、油料、畜产 品、温带水果和水产品的重要产区。以传统农业为特色,以种植业为主体,畜牧 业占一定比重,林牧业则比较薄弱。
种植业——是环渤海地区的主导部门。 种植业结构是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为特色。
2008 1,560.24 6,180.93 34,516.87 12,455.32 14,143.26
环渤海地区 全国 占比
102,350.53 234,320.45
43.68%
96,750.98 221,198.76
43.74%
89,923.25
82,728.27
68,856.62
203,732.91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业)
※ 各产业总体概述
2012年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各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 第一产业占总产值比 第二产业占总产值比 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
192,779.03 158,590.46
44.14%
42.91%
43.42%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 三产业)
B、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二、三产业)
※重点产业——第二产业(能源)
主要年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山东省)
单位:万吨标煤
年份
能源生产 总量
原煤
具体能源
原油
天燃气 水电和风电
交通
该区是我国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国交通体系中处于中枢地 位。是国家交通建设的重点地区,已形成比较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是我国铁路 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该区有著名的京广线、京九线、京沈线、京包线等铁路通过,是重要的交通 枢纽,加强了我国各地的联系。
同时,环渤海地区的航空运输发展很快。近年不仅扩建了原有机场,更是新 建了许多机场,大大方便了该区的对外联系。
2011 292.48 9,557.23 51,157.31 16,636.10 19,107.86
2010 1,633.64 8,582.66 44,951.78 16,567.31 18,187.86
2009 1,677.24 7,967.27 42,016.06 14,833.19 16,234.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