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观后感800字
去碑林的观后感
去碑林的观后感
去了趟碑林,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石头的“文字魔法世界”。
一进碑林,就感觉自己像是被一群老学究给包围了。
那些碑石,一块一块地立在那儿,就像一个个严肃的历史老人,每一块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我先看到的是那些巨大的石碑,上面密密麻麻的字,有的工整得就像印刷体,有的又带着一种龙飞凤舞的潇洒劲儿。
我当时就想啊,古代这些写字的人,那得是花了多少功夫才能把字写到这个地步啊。
就说颜真卿的字吧,那字写得是真大气,一笔一划都像是有灵魂似的,站在他的碑前,感觉自己都变得渺小了。
而且我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看那些字,还能看出不一样的感觉来,就像字在碑上“跳舞”一样。
再走走,又看到了一些比较小的碑。
虽然它们个头不大,但是上面的字可一点都不含糊。
有些碑上刻着的诗啊,读起来就特别有韵味。
我在那儿一边看字,一边小声念着那些诗,感觉自己就像穿越回古代,变成了一个摇头晃脑的小书生。
不过呢,碑林里可不光是看字这么简单。
这里面的氛围也很特别,安静得很,偶尔能听到几声鸟叫,就像是给这个文字的世界配上了一点自然的背景音乐。
周围的游客也都像是被这股文化气息给镇住了,大家都轻声细语的,生怕打扰了这些石碑的“沉思”。
我还看到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小心翼翼地清理和保护这些碑石,突然就觉得他们好伟大。
这些碑石能保存到现在,真的是多亏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用心守护。
从碑林出来之后,我满脑子都是那些碑上的字。
感觉自己对中国的书法和文化又多了一份敬意。
这碑林啊,就像是一本立体的史书,用石头和文字记录着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和艺术,真是个超级酷的地方,以后有机会还得再去好好感受感受。
去碑林的观后感
去碑林的观后感去了趟碑林,就像走进了一座书法的超级乐园,只不过这里的游乐设施全是一块块刻满字的石碑。
刚一进去,就感觉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唰”地一下把我包围了。
那些碑林啊,一排排一列列的,就像一群严肃又古老的士兵,每一块碑上的字都像是它们独特的勋章。
我一边走一边看,就发现这些字简直是太奇妙了。
有的字写得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就像一个听话的乖小孩,站得笔直,让人看了心里特别舒坦,那肯定是古代那些特别严谨的书法家写的。
还有些字呢,就像是在跳舞,笔画歪歪扭扭的,但又歪得特别有韵味,就好像一个喝醉了酒的大侠在耍剑,看似杂乱无章,其实充满了一种潇洒不羁的劲儿。
我在一块颜真卿的碑前站了好久。
那字啊,感觉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笔画粗粗的,就像一个个肌肉发达的力士。
看着那些字,我都能想象到颜真卿当年挥毫泼墨时的那种气势,肯定是眼神坚定,手臂一挥,力透纸背,虽然现在是刻在碑上,但那股子精气神儿就像是能从石头里蹦出来一样。
再往前走,看到一些比较小的碑,上面的字密密麻麻的。
我凑近了看,好家伙,感觉那些字都在跟我玩捉迷藏呢。
眼睛都快看花了,还舍不得挪开脚步,就想把每一个字都看清楚,心里想着这古人的耐心可真是够可以的,这么小的字得写多久啊。
碑林里还有好多人在临摹那些字呢。
有个小孩拿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学着碑上的字,那小模样认真极了。
我就想啊,这文化的传承可能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吧。
在这儿,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人,都被这些古老的文字吸引着,大家都在这个小小的碑林世界里感受着书法的魅力。
不过呢,碑林里的路有点绕,我走着走着就有点晕头转向的,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文字的迷宫。
但是这也挺有趣的,就像在寻宝一样,每一块碑都是一个宝藏,等着我去发现它的独特之处。
总之呢,去了碑林这一趟,就像做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我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在这些石碑上闪闪发光,也感受到了书法这门艺术的博大精深。
这一趟可真是没白来,感觉自己都沾了一身的文化气息,就像个文化小使者似的,出来之后还回味无穷呢。
碑林观后感800字
碑林观后感800字碑林观后感800字一今天我去了碑林,参观了许多文物,有重达十吨的石犀、有大名鼎鼎的昭陵六骏,有精美的石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石犀,这种犀牛没有角,叫做圆帽犀,这只石犀是为李渊献陵的,由于一半在外面,一半埋在土里,所以一半风化一半完好无缺。
今天我还拍下了一组石狮的图片,我感受到了石狮的肌肉线条非常饱满,充满了力量,汉唐时期铿锵有力的文化在石狮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一件最好玩儿的事,是一只可爱的猫的故事,猫和碑林有什么关系?这可是碑林的著名网红“小黄”,我正参观的时候,就远远看见一只胖短黄猫在庭院休闲散步,见了游客完全不害怕,我见状就跟了过去,跟它一齐并排走路,它快我也快,它停我也停,就像和好朋友一起拉手走路似的,这种感觉真奇妙!正走着,小黄突然停下了,弓起腰,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小爪子趴着地面,好像要捕捉猎物,我赶紧移步走开,不影响小黄行动。
野生动物也是博物馆的一名成员,一边是文物与石碑,另一边是小黄的家,真不错!二国庆假期我和爸爸来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一同了解古代书法家的故事还有欣赏他们的书法石刻。
听导游阿姨说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碑林博物馆。
从大门走进去,就能看见一个高大的牌坊,中央道路旁有许多的石柱,上面都刻有各种纹饰,这就是古代栓马桩。
一座古建筑上刻有碑林两个字,导游讲,这两个字是由林则徐提的,而且碑字还少了一撇,原来这是古代的繁体字。
古建筑内有一座巨大的石碑,这就是著名的《石台孝经》。
碑林里藏有颜体、柳体、欧体等古代书法石刻的真迹,这些真迹真是让人大饱眼福,怪不得碑林会成为书法爱好者的最爱的地方。
碑林里有名的“昭陵六骏”,听导游讲是根据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雕刻的。
博物馆里的六骏其中有四骏是真品。
碑林的石碑,上面不仅仅刻有书法,有的还刻画,这些石刻都在向我们讲述古代的故事和历史。
蒙顶山红军碑林观后感
蒙顶山红军碑林观后感去了趟蒙顶山红军碑林,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心里是满满的震撼和感动。
一走进碑林,那些碑林就像一个个挺拔的战士,庄严肃穆地站在那里。
每一块碑上刻着的字,都像是红军战士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那字里行间啊,透着一股坚毅和力量,感觉那些文字都不是简单的刻痕,而是带着历史的重量和温度。
我在碑林里慢慢走着,看着那些记载红军英勇事迹的碑文,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似的浮现出红军战士们爬山涉水、打仗冲锋的画面。
他们穿着草鞋,扛着破旧的枪,却有着无比坚定的眼神。
那时候的条件得多艰苦啊,可是他们不怕,就凭着心中的信仰,在蒙顶山这片土地上挥洒热血。
这些碑林里的文字还让我想到,当时的老百姓肯定也是全力支持红军的。
大家齐心协力,为了革命的胜利,那种军民鱼水情在碑文中也能隐隐感受到。
红军战士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而战斗,老百姓也用自己的方式给红军提供帮助,这就像一股拧在一起的绳,坚不可摧。
而且啊,这些碑林还让我对蒙顶山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以前只知道蒙顶山有好喝的茶,现在才知道这里还承载着这么厚重的红色记忆。
这片土地见证了红军的伟大,也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站在碑林里,我就觉得自己特别渺小。
在这些英勇无畏的红军先辈面前,我们现在生活中的那些小烦恼、小困难简直不值一提。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和平与幸福,我们得好好珍惜。
不能每天就知道抱怨这抱怨那的,得像红军战士一样,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劲儿,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为这个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
总之呢,蒙顶山红军碑林就像一本生动的历史书,不用翻页,只要站在那里就能读到红军的伟大、历史的厚重和生命的力量。
这一趟,真的值!。
西安碑林观后感
西安碑林观后感你要是想感受一下中国书法和石刻艺术的超强魅力,那西安碑林可一定得去瞅瞅。
一走进碑林,就感觉像掉进了一个石头和文字的魔法世界。
那一块块石碑啊,整整齐齐地站在那儿,就像是一群严肃又神秘的历史老人,每一块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先说说那些书法吧,真的是让我这个外行人都看呆了。
颜真卿的字就像一个个敦实的小胖子,圆润饱满又充满力量,感觉每一笔都带着颜大人的精气神儿,写得那叫一个大气磅礴。
再看欧阳询的字呢,又像是身姿挺拔的武林高手,线条纤细却刚劲有力,结构严谨得就像精心搭建的积木城堡,一点儿都不马虎。
还有赵孟頫的字,那简直是书法界的优雅绅士,行云流水般的笔画,看着就特别舒服,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潇洒劲儿。
我站在那些碑前,就感觉自己像是个在艺术殿堂里迷路的小菜鸟,满心都是对这些大师的崇敬。
除了书法,那些石刻也超级震撼。
各种精美的图案,有瑞兽在石头上奔腾,仿佛下一秒就要跳出石头冲向你;还有神话故事的雕刻,人物的神态栩栩如生,感觉他们就在石头上演绎着千百年前的传说。
我当时就想啊,古代的工匠们得多厉害啊,没有什么高科技的工具,全靠一双巧手,就能在石头上创造出这么神奇的世界。
在碑林里走着走着,我就开始感慨。
这些石碑不仅仅是石头上刻了些字和画而已,它们简直就是一部部立体的史书。
每一块碑都承载着当时的文化、社会和人们的思想。
从这些碑上,我好像能看到古代学子们在烛光下一笔一划临摹的样子,能看到工匠们额头上豆大的汗珠,还能看到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不过呢,碑林也有点小“调皮”。
对于我这种对书法和历史知识只懂皮毛的人来说,有些碑的介绍看了还是一知半解。
但这也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反而像是一种挑战,让我想要回去恶补一下相关知识,下次再来的时候能和这些老石碑们进行一场更深入的“对话”。
总之呢,西安碑林就像一个宝藏,不管你是书法爱好者,还是像我这样的好奇游客,都能在这儿找到惊喜。
走的时候,我还真有点舍不得,感觉像是和一群刚刚认识的好朋友分别,心里一直盼着下次再来。
游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游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作文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是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作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游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作文(一)今天,我和妈妈去参观了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因碑石林而得名。
它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距今已有九百二十余年的历史了。
这里陈列着从汉代至明清各个时代的碑石、墓志3000多方,是我国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
我一进大门,就看见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几个大字。
然后我和我妈妈走了一会。
我突然发现前面有七个碑石展室,其中,我对第一室、第三室、第四室和第六室比较喜欢。
第一室里陈列着唐开成二年刊刻完成的部儒家经典,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仪》《礼记》等各种儒家经典组成“十三经”。
第三室里陈列着各种书体的珍贵碑石。
篆书有《美原神泉诗序碑》,隶书有《熹平石经》,等许多字体。
第四室陈列着苏轼、祝允明等宋、明时期的名家诗文书迹刻石外,还有宋至清代的石刻图画,其中宋刻《长安城残图》等许多图。
第六室陈列的碑石少数是元、明两代士人写的诗文作品以外,大部分都是清代诗人写的诗词歌赋,其中清圣祖玄烨林米芾的《赐吴赫书》等都是难得的珍贵碑石。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懂得了中华汉字的精华。
游西安碑林博物馆观后感作文(二)今天我参观了被誉为书法艺术殿堂的西安碑林。
来到碑林,参天大树矗立在两旁,到处都是碑。
我仿佛进入了文字历史的长河中。
在九百多年前,人们历尽千辛万苦,就是不让碑林不受战火的破坏,才有了今天崭新的碑林。
上面刻着从秦篆到魏碑,唐宋明清的大书法家的旷世之作。
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这样的大师。
看完了那么多的碑石,最让我难忘的要数《开成石经》了,如果把碑林的历史比做一名勇士,那么《开成石经》就是他坚硬的骨头。
开成石经共刻114石,每石高为两米,均双面刻字,共计288面。
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转》等十二部历史名著,共计160卷,65万字,有着“石质图书馆”的美誉。
浯溪碑林观后感
浯溪碑林观后感前几天去了浯溪碑林,那可真是一场奇妙的“石头文字大冒险”。
刚到那儿,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书法的超级大派对,只不过这些“宾客”都是刻在石头上的字。
碑林里的碑石那叫一个多啊,东一块西一块的,就像一群老朋友在这儿聚着聊天,每块碑上都写满了故事。
我一边走一边看,那些字啊,真的是让我这个外行人看得眼花缭乱又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楷书规规矩矩地站在那儿,像一个个严肃的小士兵;有行书潇洒地跑来跑去,像是在石头上跳舞;还有草书呢,好家伙,就像一堆乱麻被一个绝世高手随手一扔,看似杂乱无章,可又透着一种说不出的飘逸和灵动。
我在想啊,这些古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拿着毛笔就像拿着魔法棒,一挥就创造出这么奇妙的东西。
有些碑上的字我还能勉强认出来几个,就像遇到了似曾相识的朋友,然后自己就在那儿瞎琢磨这字到底啥意思呢。
有些就完全不认识了,那些字就像神秘的外星符号,在那儿高冷地看着我,好像在说:“哼,想读懂我,没那么容易。
”不过我也不气馁,看不懂字还看不懂那些碑石的形状嘛。
有些碑石形状奇特,感觉就像是大自然专门为这些字打造的独特舞台。
我在碑林里慢悠悠地晃悠着,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
这里特别安静,只有偶尔的鸟鸣声,就好像那些鸟儿也在欣赏这些书法作品,时不时地发出几声赞叹。
在这儿,仿佛能穿越时空,和那些古代的书法家们来一场灵魂的对话。
我就在想,他们当时刻这些字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我现在这样,周围有阳光洒下,有微风轻轻吹过呢?浯溪碑林就像是一本巨大的、立体的书法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历史、文化和艺术。
这一趟走下来,我虽然没有完全读懂那些高深的书法艺术,但却实实在在地被那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氛围给征服了。
我想啊,以后有机会还得来,说不定下次就能多读懂几个“外星符号”般的字了呢!。
碑林观后感作文
碑林观后感作文
《游碑林有感》
哎呀呀,前些天我去逛了碑林,那可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啊!
一走进碑林的大门,哇塞,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书法世界。
我东瞅瞅西看看,那些石碑可真是有意思。
我印象最深的呀,就是看到有一块碑上刻着的字龙飞凤舞的,我在那端详了半天,也没太认出来写的是啥。
我就一边挠着头一边想啊,这古人写字咋就这么任性呢,他们就不怕后人看不懂嘛!哈哈。
然后呢,我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块刻着很清秀字迹的石碑,我凑近了仔细看,嘿,感觉那字就像是会跳舞一样呢。
我站在那,想象着当年刻字的人是多么用心地一笔一划地把这些字刻上去的,说不定刻着刻着都忘记吃饭了呢!哎呀,就觉得好有趣。
我在碑林里慢悠悠地逛着,看着这些古老的石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奇妙感觉。
好像能穿越时空,和那些古代的书法家们对话一样。
我就在那自言自语着:“嘿,老兄,你这字写得可真好啊!”我还假装跟古人聊起天来了呢,是不是很好笑呀。
等逛完出来的时候,我回头再看看碑林,心里想着,这一趟可真是没白来啊。
这些石碑就像是一个个沉默的故事讲述者,等着我们去慢慢倾听它们的故事呢。
我呀,以后有机会还得来好好研究研究这些神奇的宝贝。
这次的碑林之旅呀,真是让我难忘极了,哈哈!。
碑林博物馆的观后感
碑林博物馆的观后感你要是想感受一把历史和文化像龙卷风一样把你卷进去的感觉,那就一定要去碑林博物馆转转。
刚一走进碑林博物馆,我就感觉自己像是穿越到了一个石头的“学霸”世界。
这里的石碑那叫一个多啊,一排排、一列列的,就像等待检阅的士兵,不过这些士兵可都是文化的守护者。
我先看到的是那些巨大的碑石,它们就那么稳稳地站在那儿,身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凑近了看,那些字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精灵,虽然我不能完全看懂它们在讲啥(毕竟我不是古代的文化大师嘛),但就光看那一笔一划的雕刻,都觉得震撼。
感觉每一笔都像是雕刻师傅把自己的灵魂都注入进去了一样,刻得那叫一个精细,仿佛他们用的不是刻刀,而是魔法棒,轻轻一挥,就把历史和文化永远地定格在了石头上。
再走走,就看到了好多书法大家的碑刻作品。
像颜真卿、柳公权这些人的字,我以前都是在字帖上见过印刷版的,这看到真迹(虽然是刻在石头上的),那感觉完全不一样。
颜真卿的字就像一个充满力量的大汉,笔画粗壮却不失灵动,每一个字都透着一种豪迈的气概;柳公权的字呢,则像是一位优雅的绅士,线条纤细但笔锋锐利,给人一种很精致、很有风度的感觉。
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一会儿模仿颜真卿写字时那大开大合的架势,一会儿又学着柳公权那含蓄内敛的笔锋,结果当然是自己写得歪歪扭扭,惹得旁边的游客都忍不住偷笑,我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碑林博物馆里不只有这些书法碑刻,还有一些石刻的艺术品。
那些石刻动物啊、人物啊,栩栩如生。
有一匹马的石刻,我感觉它随时都能从石头里跑出来,飞奔而去。
那马的肌肉线条,还有它昂首挺胸的姿态,都被刻画得超级逼真,感觉古代的工匠们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复印机”,而且还是超级升级版的那种,把动物的神韵都给复制出来了。
在碑林博物馆里逛了一圈后,我就像刚上完一堂超级精彩的历史文化大课。
这里面的每一块碑石、每一个字、每一尊石刻,都是古代人留给我们的宝藏。
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连接我们和古代世界的桥梁。
走出博物馆的时候,我还忍不住回头看了几眼,心里想着:这地方我肯定还会再来的,毕竟还有好多东西我都没看够、没学够呢!。
西安碑林书法作品观后感
西安碑林书法作品观后感朋友们!我刚从西安碑林回来,那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书法的奇幻之旅,现在满脑子还都是那些或雄浑或秀丽的字迹呢。
一走进碑林,就像走进了书法大佬们的聚会现场。
那些碑刻就像是一个个历史的发言人,无声却又极有力量地诉说着千百年前的故事。
先说说颜真卿的字吧,那真是刚正不阿又带着满满的生命力。
你看着他的字,就感觉像是看到了一个肌肉饱满、充满热血的壮士,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是用力地在和你握手,传达着一种坚定和沉稳。
他的字笔画粗壮,可又不会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反而觉得那是一种大气的包容,就像一个宽厚的长者,什么事都能稳稳地扛住。
我站在那碑前,就琢磨着,颜真卿写这些字的时候,肯定是怀着满腔的赤诚,把自己的人格都融入到笔墨之中了。
再瞧瞧欧阳询的书法,那可真是精致到了骨子里。
就像是一个精心打扮的优雅贵族,每一笔都像是经过了细细雕琢的艺术品。
线条刚劲又不失柔美,结构严谨得就像一座精心建造的宫殿,每一个部分都恰到好处地在自己的位置上。
我当时就想啊,欧阳询这得有多强的强迫症,才能把字写得这么完美无缺啊。
不过说真的,这种对完美的追求,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还有那些篆书的碑刻,对于我这种习惯了楷书、行书的人来说,篆书就像是来自外星的神秘符号。
弯弯曲曲的线条,看起来像一个个正在跳舞的小精灵,神秘又充满了古老的气息。
它们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却有着一种原始的美感,就像是从远古走来的精灵,带着最初的质朴和纯真。
在碑林里逛着逛着,我就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穿越时空的访客。
这些书法作品不仅仅是字,它们是古人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每一个笔画背后,可能是书法家的一次叹息、一次欢笑,或者是对生活、对国家的深深热爱。
我看到有好多小朋友也在碑林里,有的拿着本子在临摹,那认真的小模样可招人喜欢了。
我就想啊,这些古老的书法艺术就像是一颗种子,在新一代的心里种下了传承的希望。
这碑林就像是一座书法的宝库,里面的宝贝可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蒙尘,得让更多的人来感受它的魅力。
参观碑林博物馆有感
参观碑林博物馆有感参观碑林博物馆有感品味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观碑林博物馆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观碑林博物馆有感1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现收藏从汉代到近代的碑石、墓志四千余方,因碑石林立,故名碑林。
这几天我也去了碑林,碑林有三个门,状元走中间的`门,有德人走东门,贵宾走西门。
一进去就可以看见“泮池”,泮池中间有一座秀才桥,在古代,只有考上秀才的人才能走秀才桥。
再往里走,就会看见六座小塔,里边有六座石碑,石碑下面还有一只大乌龟,传说,这只大乌龟是龙王的九个儿子中的老大,叫做西西,他刚出生就力大无穷,还很喜欢书法,于是龙王就让他背石碑了,传说它本来还有一个角,最后人们一直摸他的角,给摸没了。
再往后就是碑亭,被亭上有林则徐写着两个大字:碑林,上边的碑字没有一“撇”,传说他当时禁烟被朝廷罢免官职,他心想:官职撤了,官帽也飞了,撇就不写了吧!然后就有一个艺术馆,里边我最感兴趣的是“昭陵六骏”,昭陵六骏有: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它们在当年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次活动让我认识了书法的美观,我们也一定要好好练书法!参观碑林博物馆有感2国庆假期第三天,爸爸带我参观了西安碑林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我早就听爸爸说过了,听说里面有很多古代书法名人写的作品,喜欢书法的人都会去那里参观,而且还不止去一次呢。
爸爸向我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为它里面碑石如林,藏石达3500余件。
走进碑林博物馆,天啊!真的是碑石如林,石碑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爸爸带我一个碑一个碑的欣赏,向我详细讲解每个碑文的意思和写这些字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台孝经碑》,这块碑是由唐玄宗亲笔书写并注释的。
这块碑样式非常独特,四面都刻的字,碑的最上面刻的是一条巨龙腾飞的图案,它还有三层碑座,每一层都刻有精美的图案。
碑林观后感
碑林观后感引言碑林观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佛教观寺。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文化内涵、参观感受等方面进行展开,深入体验碑林观的独特魅力。
建筑风格碑林观的建筑风格充满古典气息,尤其以明代的建筑为主要特色。
观内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塔、回廊、殿宇等建筑物,彰显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观内的建筑布局紧密有序,古色古香的红墙黛瓦与翠绿的树木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其最吸引人的建筑是观内的碑林,数百石碑文里记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这些刻有篆书、楷书等不同字体的碑石,无不展示出古代文人墨客对佛教和文化的推崇之情。
游客可以在碑林中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佛教的敬仰,体验到碑林的庄重和肃穆。
文化内涵碑林观不仅仅是一座佛教观寺,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观内的碑林是中国碑刻艺术的代表之一,其中保存着许多著名碑文,如《高僧密迹碑》、《释摩诘那天台禅师碑》等,这些碑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艺术价值极高。
通过仔细阅读这些碑文,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非常有帮助。
同时,观内还有许多佛教经典、佛像等文物,展示了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碑林观中,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到佛教文化给人们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参观感受在碑林观的参观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步入观内,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古代的文人墨客之中。
古老的建筑、静谧的庭院,以及千年的碑文,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
在碑林中,我仔细观看了许多碑文,并且尝试着品味其中的文化内涵。
每一块碑石都彰显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创作力。
同时,观内还有一些解说员为游客讲解碑文背后的故事,使参观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碑林观还有一些寺庙供佛,游客可以进入其中祈福、参拜,体验佛教的宗教仪式。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佛教的宽容与博爱,也更加理解了佛教对于人类心灵的关怀和慈悲。
总结碑林观作为一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佛教观寺,不仅在建筑风格上展现出古典之美,还承载了佛教文化的精髓。
参观碑林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碑林博物馆观后感
前几天去参观了碑林博物馆,那感觉可真是太奇妙了!
刚一走进那博物馆的大门,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我仿佛一下子穿越回了古代,周围的那些石碑就像一位位沉默的历史老人,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你看那些碑上的字啊,真的是精美绝伦!有的字刚劲有力,一笔一划都像是用刀刻进石头里的,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儿;有的字又飘逸洒脱,就像仙女在翩翩起舞的丝带,灵动极了。
我在那儿看呀看,心里就在想,以前的那些书法家得多厉害呀,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字。
而且,每一块碑的字体风格都不太一样,这大概就是书法的魅力吧,千变万化,却又都有着独特的韵味。
我在里面走着走着,就看到了一块特别大的碑。
那碑上密密麻麻的字,我当时就震惊了,这么多字得花多长时间才能刻上去呀?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一会儿,越看越觉得古人的耐心和毅力简直超乎想象。
不过呢,这么多碑,我也不可能每一个都看得特别仔细,毕竟太多了,感觉自己就像走进了一个书法的海洋,有点眼花缭乱的。
碑林博物馆里除了字,还有那些雕刻也特别吸引我。
有些雕刻特别细致,连人物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我当时就在想,这雕刻的工匠肯定也是大师级别的人物啊。
他们把石头变成了有生命的艺术品,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参观完碑林博物馆,我真是感触良多。
这里面保存的不仅仅是一块块石碑,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啊。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来这儿看看,感受一
下这种文化的厚重感。
你要是还没去过,那可一定要找个机会去体验一下!我保证,你一定会被震撼到的!。
参观桂海碑林观后感
参观桂海碑林观后感朋友们!我前几天去参观了桂海碑林,那可真是一场超有趣的文化之旅呢!刚走进桂海碑林的地界,就感觉像是闯进了一个石头的“历史课堂”。
那些碑石啊,一块接一块地立在那儿,就像一个个沉默但又充满故事的老者。
每一块碑上的字,都像是古老岁月留下来的神秘密码。
我凑近一块碑,那字刻得是相当精美。
我虽然不是什么书法大家,但也能瞧出这些字的不凡。
有的字写得飘逸洒脱,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施展轻功,身形灵动又不失劲道;有的则规规矩矩,像是纪律严明的士兵,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我在想啊,当年刻这些字的人得是怀着多么崇敬和认真的态度啊。
这里面有好多碑都是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感觉像是在看一部超长的历史纪录片,只不过这个纪录片是用石头和文字呈现的。
从这些碑文中,我仿佛能看到古代桂林的样子,有文人墨客在这里吟诗作画,也有普通百姓的生活点滴。
比如说哪条河当时是怎么个流向,哪个地方又有什么名胜古迹之类的。
我在碑林里还看到有些碑上有一些小小的磨损,就好像是岁月这只调皮的小怪兽偷偷咬了一口。
但这也丝毫不影响它们的魅力,反而更添了几分沧桑感。
我想,这就是历史的痕迹吧,没有什么能完完整整地躲过时间的洗礼,而这些带着磨损的碑石才是最真实的历史见证者。
而且啊,碑林里的环境也特别清幽。
绿树成荫,偶尔还有几声鸟叫,就像是给这个历史的殿堂配上了自然的背景音乐。
我当时就在想,要是能带着个小躺椅,坐在这儿看一天的碑,感受着历史的气息和大自然的宁静,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儿啊。
总的来说,参观桂海碑林就像是和古人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留下的这些碑石却能让我们了解到过去的很多事儿。
我觉得这地方就像是一个宝藏,每一次去可能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以后有机会,我肯定还要再去的,说不定下次就能解开更多关于古代桂林的神秘密码呢!。
浯溪碑林观后感
浯溪碑林观后感前几天去了趟浯溪碑林,那可真是个超级酷的地方!刚到那儿,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书法的超级大派对。
一进去,满眼都是各种各样的碑刻,就像一群石头在向你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这些碑刻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每一块都像是一个独特的小世界。
我沿着小路慢慢走,看着那些字,心里就想,古代的人怎么这么厉害啊!那些字就像是有魔法一样,一笔一划都像是活的。
有些字写得飘逸得很,就像仙女在跳舞;有些呢,又写得特别刚劲,感觉像武林高手在耍大刀。
我这平时写字像鸡爪扒拉的人,在这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会写字了。
其中有几块特别大的碑刻,我站在下面仰头看,脖子都酸了。
心想,这刻字的人得费多大劲儿啊,在这么硬邦邦的石头上刻出这么漂亮的字,这得有多深的功夫和多大的耐心。
而且这些碑刻历经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还能保存得这么好,简直就是奇迹。
在碑林里还有一些角落,有树的影子落在碑上,那光影效果就像是大自然给这些碑刻加上了独特的滤镜。
我就在那儿瞎琢磨,如果这些字会说话,它们会跟我聊些啥呢?是当年写字的人背后的八卦,还是当时的社会是啥样的呢?我发现,不同朝代的碑刻风格还真不一样。
唐朝的字就感觉大气磅礴,像那种富得流油又特别自信的大佬写出来的;宋朝的字呢,就多了几分文雅和细腻,可能是那个时代的人都比较有文化人的小情调吧。
在碑林里逛着逛着,我都有点迷失在时间里了。
感觉自己一会儿像是穿越到了古代,看着那些文人墨客在这儿挥毫泼墨,一会儿又被拉回现代,周围是一群像我一样来瞻仰这些伟大作品的游客。
总的来说,浯溪碑林就像是一部立体的书法史书,不仅让我看到了书法的美,还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这一趟真没白来,感觉自己像是被书法的魔力洗礼了一番,以后再看自己写的字,可得好好反省反省,争取向这些古人的字靠近一点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好啊!。
药王山碑林观后感
药王山碑林观后感去了趟药王山碑林,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到了一个书法和医药文化交融的奇妙世界。
一走进碑林,那些或古朴、或苍劲、或飘逸的碑刻就像一群有故事的老者,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
我这个平时看惯了电子屏幕的人,突然就被这满目的石头和刻字给镇住了。
先说说那些字吧,真不愧是碑林。
各种字体琳琅满目,楷书规规矩矩,就像穿着正装的绅士,每一笔每一划都端端正正的,看着特别踏实;行书呢,那可就潇洒多了,像是在跳舞的精灵,笔画之间行云流水,我都感觉自己的眼睛快跟不上字的节奏了,只能在心里暗暗惊叹这书写者的功夫。
还有草书,我的天呐,乍一看就像一堆乱麻,可仔细一瞧,却又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韵味,仿佛是作者在疯狂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只不过用了一种非常“任性”的书写方式。
这些碑刻可不只是为了好看,它们还和药王山的医药文化息息相关呢。
有好多碑上刻着药方、药材知识之类的。
我就在想啊,古代的人可真是聪明,把这些重要的医药信息刻在石头上,这就好比是把智慧永远地锁在了这片碑林里。
看着那些药方,我都怀疑是不是有什么神奇的秘方藏在里面,说不定吃了就能长生不老呢,哈哈,当然这只是个玩笑。
在碑林里溜达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些碑刻因为岁月的侵蚀,字已经有点模糊不清了。
这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的皱纹,虽然有损颜值,但却多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
我用手轻轻触摸着那些碑刻上的字痕,就好像能感受到千百年前工匠们刻字时的专注和汗水,说不定他们还一边刻一边嘟囔着:“这可得刻仔细咯,这可是要流传千古的东西。
”而且啊,碑林里的氛围特别宁静。
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偶尔有几声鸟儿的鸣叫,就像是给碑林演奏的背景音乐。
我在里面走着走着,感觉自己的心都静了下来,那些平时在城市里的浮躁啊、烦恼啊,一下子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就在想,这地方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心灵净化所啊。
总的来说,药王山碑林就像是一本巨大的、立体的史书,记载着书法艺术、医药文化还有历史的变迁。
辽河碑林观后感
辽河碑林观后感
去了趟辽河碑林,那感觉就像是闯进了一个书法的超级乐园。
刚一进去,好家伙,那些石碑就像一个个挺拔的士兵,不过它们身上刻的不是战斗口号,而是龙飞凤舞的书法。
我左看看右看看,那些字啊,有的像在跳舞,笔画扭得那叫一个欢快;有的又像严肃的老学究,端端正正地站在那儿。
我瞅着那些书法作品,有的是楷书,一笔一划规规矩矩的,就像小学生在认真写作业,透着股子严谨劲儿。
我就在想啊,这写字的人当时得有多耐心,感觉错一笔都得懊恼半天。
再看行书呢,那线条就像是流动的水,笔画之间连接得特别顺畅,仿佛字都要从石头上跑下来溜达一圈似的。
草书就更不得了啦,那简直是天书啊,我看了半天就像在看一幅神秘的符号图,心里暗暗佩服那些能看懂草书的人,简直是有超能力。
沿着碑林的小道走,就像是在穿越书法的历史长河。
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古代的书法家们,拿着毛笔,蘸着墨汁,一笔一划地在宣纸上挥洒自如,然后他们的作品又被后人精心地刻到了这些石碑上。
这不仅仅是字啊,这是一代又一代文化传承的宝贝。
我在一块石碑前站了好久,那上面的字写得真是太好看了。
我突然就觉得自己平时写的字就像歪歪扭扭的小虫子,和人家这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这也让我有点小激动,想着回去也得好好练练字,不说写成这样吧,至少也得让自己的字能看得过去。
辽河碑林就像是一个书法的大宝藏,里面藏着数不清的文化瑰宝。
不管是懂书法的还是像我这样的门外汉,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
这一趟下来,我对书法那可是充满了敬意,感觉这门艺术就像一个神秘而又迷人的魔法世界,我只是刚刚推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就已经被里面的奇妙景色给吸引住了。
蒙顶山红军碑林观后感
蒙顶山红军碑林观后感去了趟蒙顶山红军碑林,那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特别的时空之旅,特别震撼,还带着不少意外的小惊喜。
刚走进碑林,那一排排石碑就像一个个庄严肃穆的战士,静静伫立在那里。
每一块碑上的文字,都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红军的英勇故事。
这些文字乍一看有些古朴,但是仔细一读,就像打开了一本本充满热血和传奇的史书。
我当时就在想,这可不像咱们平时看的那种干巴巴的历史书,这是真真切切能触摸到的历史痕迹啊。
看着那些刻着红军事迹的碑文,我仿佛能看到红军战士们在蒙顶山的崇山峻岭间穿梭、战斗的画面。
他们穿着破旧却整洁的军装,眼神坚定,充满了对革命胜利的渴望。
我想,当时的环境肯定特别艰苦,可这些英雄们硬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热血。
我一边看一边琢磨,要是我回到那个时候,能不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呢?估计够呛,光是想想没吃没喝还得打仗,我就有点打怵,真得佩服这些先辈们。
在碑林里走着走着,我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小细节。
比如说有的碑上刻着的字,那字体就像有生命似的,苍劲有力,好像在呐喊着当年的战斗口号。
还有那些描写红军和老百姓互动的碑文,能让人感觉到军民鱼水情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红军战士帮老百姓干活,老百姓又给红军送吃的、送情报,这画面感,就像在看一部特别感人的老电影。
在碑林里待的时间越长,心里就越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这可不是那种让人压抑的沉重,而是一种充满敬意的厚重。
这里的每一块碑,都是对红军战士的纪念,也是对那段光辉岁月的铭记。
它就像一个无声的老师,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我觉得蒙顶山红军碑林就像一个宝藏,藏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和珍贵的革命精神。
走出来的时候,我就暗暗告诉自己,可不能把这些故事和精神给忘了。
得像个小喇叭一样,把在这儿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讲给身边的人听,让更多的人知道红军的伟大,也珍惜咱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一趟啊,真是没白来!。
巴中蒋帅碑林观后感
巴中蒋帅碑林观后感那天去了巴中蒋帅碑林,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段沉甸甸又充满故事的历史画卷。
一进碑林,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块块或高大或古朴的石碑。
每一块石碑都像是一位默默诉说的老者,站在那儿,不用开口就已经让周围的空气都充满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
我当时就想,这蒋帅得是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啊,才能有这么一片气势恢宏的碑林纪念他。
我慢慢在碑林里穿梭,看着碑上的文字,虽然有些字因为岁月的侵蚀已经有点模糊不清了,但这反而更添了一种神秘的味道。
就好像这些字在和时间捉迷藏,想要努力藏起那段遥远的记忆,可我们这些看客却偏要把它们找出来。
这些碑文记载着蒋帅的各种事迹,有打仗时候的英勇无畏,感觉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突然从文字里蹦出来,在战场上横刀立马,打得敌人落花流水。
还有他治理地方时候的聪明才智,让当地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我都能想象出老百姓当时对他感恩戴德的样子,说不定还给他送了好多自家种的大白菜呢。
再看那些石碑的雕刻,真的是一绝。
有的碑上刻着精致的花纹,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在石头上永不凋谢。
我就寻思着,以前那些工匠得多厉害啊,没有现在的高科技工具,就靠着一双手,硬是把石头雕琢成了艺术品。
这每一刀下去,那可都是匠心啊,这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感觉他们刻的不是石头,而是自己对蒋帅满满的敬意。
走着走着,我发现碑林里的树也很有特点。
那些大树枝繁叶茂,就像一把把大伞,给碑林遮风挡雨。
它们仿佛也是这个纪念地的一部分,陪着这些石碑经历了风风雨雨。
树下偶尔还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就像是在给蒋帅讲述现在的故事呢。
在碑林里逛了一圈出来后,我心里满是感慨。
这蒋帅碑林可不仅仅是一片刻着字的石头林子,它更像是一座桥梁,把过去和现在连接起来。
让像我这样的后人能通过它,了解到曾经有这么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事迹和精神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这片土地上,然后生根发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想,这大概就是纪念的意义所在吧,让那些值得被铭记的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药王山碑林观后感
药王山碑林观后感去了趟药王山碑林,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座书法和医药文化交织的奇妙乐园。
刚到碑林那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形态各异的石碑。
这些石碑啊,就像一个个严肃又神秘的老者,默默地站在那儿,等着我去探索它们身上的故事。
我凑近了看,那上面的字,真是千姿百态。
有的字写得龙飞凤舞,就像武林高手在石碑上耍了一套绝世剑法,笔锋凌厉又不失洒脱;有的字则规规矩矩,方方正正的,像纪律严明的小士兵整齐地排列着,透着一股严谨劲儿。
我一边走,一边好奇地想,这些字到底是谁刻上去的呢?在古代,那些工匠肯定是费了好大的功夫吧。
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把字刻得这么精美,这得是多厉害的手艺啊。
而且我还发现,很多碑文上都和医药有关。
这药王山的碑林,还真是名不虚传,连石碑都在诉说着医药的历史呢。
再仔细看碑文的内容,有的记录了古代的药方,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我就想象着古代的大夫们拿着这些方子,小心翼翼地给病人抓药的情景。
那时候的药肯定都是原汁原味的中药材,不像现在有时候还得担心药里有没有什么添加剂之类的。
还有些碑文像是在讲述药王的传奇故事,我仿佛看到药王背着药篓,在山间采药,然后又不辞辛劳地给百姓治病的画面。
在碑林里溜达的时候,我还看到有一些石碑上有很多斑驳的痕迹。
这些痕迹就像是岁月的指纹,轻轻抚摸着,感觉像是在和历史握手。
它们见证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又熬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呢?也许曾经有无数的人也像我一样,站在这些石碑前,或沉思,或惊叹。
我觉得这个药王山碑林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它把书法艺术和医药文化这么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你想啊,一边欣赏着那些或豪放或婉约的书法作品,一边又能了解到古老的医药知识,这简直就是一场文化的双重盛宴。
对于我这种对书法和医药都有点兴趣的人来说,就像是老鼠掉进了米缸里,兴奋得不行。
从药王山碑林出来,我满脑子都是那些石碑和碑文。
这一趟真没白来,就像是上了一堂生动又有趣的历史文化课,还是免费的呢。
我想啊,这些碑林里的宝藏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大家都来感受一下这独特的文化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碑林观后感800字西安作为一个十三朝古都,里面有许多珍贵的文物。
其中,碑林博物馆则更加有名。
碑林博物馆内有许多书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碑林观后感8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碑林观后感800字西安作为一个十三朝古都,里面有许多珍贵的文物。
其中,碑林博物馆则更加有名。
碑林博物馆内有许多书法佳作,正因如此,我们专门参观了碑林博物馆。
刚进入碑林博物馆,就见一座看上去十分宏伟壮观的房子矗立在眼前。
上面写着“碑林”两个金色的大字。
门口立着两个八九米高的大碑。
果然这碑林里的好东西还是多呀。
只见那碑上刻着许多宏伟大气、端庄雍容的隶书,只有唐玄宗才能写得这么漂亮的开元体了。
走进碑林博物馆内部,一进门就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
只见的展览室里每个方位都陈列着密密麻麻的石碑,置身其中好像真的在森林之中。
这些碑上大都刻着左传、春秋等典籍。
全部都由正楷写成,看上去十分正规,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
穿过这密密麻麻的碑海,我们很快就来到第二展览室。
这个展览室的好东西可就多了。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看上去龙飞凤舞的诗碑。
碑上的草书如龙蛇游走,腾云驾雾,气势非凡。
与毛主席的书法作品极为相似。
尤其是那个“飘”字,十分轻灵又流露出,好像真得要随风飘走一般。
但每个笔画却又显得那么有劲儿。
一看下面的解释,“呀!”这可是一幅名家珍品,乃是怀素的《千字文》。
一手草书写得令人拍手叫好。
目光向别处寻去,竟又是一幅草书佳作。
这字相比怀素写得更加狂放,筋骨俱到,龙飞凤舞。
最后三个楷书落款却看得清楚,只见上面端端正正写着张旭书。
这原来就是“草圣”的大手笔了。
再往后走,欧阳询、智勇等人的大作一一呈现在眼前。
忽然,见到了一个上面端端正正写着正楷的石碑。
它吸引我,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字都写得十分宽大、四四方方,每笔看上去都有千斤之力,但却又显得极有弹性。
书法造诣能达到如此的,再加上观察他的字形,我立刻猜到了他是谁。
原来正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怪不得这字显得一身正气。
而此碑正是颜真卿一生中的最后一篇作品《颜氏家庙碑》。
这个碑旁边的就是颜真卿年轻时的传世佳作《多宝塔碑》。
此碑看上去字形比《颜氏家庙碑》小了一些,看上去写得规规矩矩,但也不失其神韵风采。
后面,则是颜真卿又一传世名作,名曰《勤礼碑》。
此碑上的字可谓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力透纸背、遒劲有力、开阔壮观,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旁边颜真卿的“竞争对手”柳公权所书的《玄秘塔碑》也赫然在列。
它与《多宝塔碑》互相对望,好像在比谁更具神韵,笔法更老道。
而最令我惊讶的是一个看上去十分高大的石碑,它是我们赵家皇帝宋徽宗的手笔。
一首瘦金体无人能敌,风采依旧。
越往后看,越令人惊讶,黄庭坚、赵孟頫、苏东坡等这些名家的作品令人应接不暇。
再到后来,我们还欣赏了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佳作。
最令我惊喜的是我看到了拓印字帖的全过程。
拓印必须得要高手来执行,这可是个技术活,弄不好反而浪费了一幅作品。
只见师傅手持一个类似锤头的东西,用布包着,涂上墨水,把宣纸贴在石碑上使之显出石碑上的字。
再把沾满墨水的“锤头”往宣纸上涂抹,涂匀之后,用电扇吹干。
一幅珍贵的字帖就出世了。
西安碑林真不愧是学习书法,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的好地方!碑林观后感800字今天我去了碑林,参观了许多文物,有重达十吨的石犀、有大名鼎鼎的昭陵六骏,有精美的石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石犀,这种犀牛没有角,叫做圆帽犀,这只石犀是为李渊献陵的,由于一半在外面,一半埋在土里,所以一半风化一半完好无缺。
今天我还拍下了一组石狮的图片,我感受到了石狮的肌肉线条非常饱满,充满了力量,汉唐时期铿锵有力的文化在石狮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还有一件最好玩儿的事,是一只可爱的猫的故事,猫和碑林有什么关系?这可是碑林的著名网红“小黄”,我正参观的时候,就远远看见一只胖短黄猫在庭院休闲散步,见了游客完全不害怕,我见状就跟了过去,跟它一齐并排走路,它快我也快,它停我也停,就像和好朋友一起拉手走路似的,这种感觉真奇妙!正走着,小黄突然停下了,弓起腰,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小爪子趴着地面,好像要捕捉猎物,我赶紧移步走开,不影响小黄行动。
野生动物也是博物馆的一名成员,一边是文物与石碑,另一边是小黄的家,真不错!二国庆假期我和爸爸来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一同了解古代书法家的故事还有欣赏他们的书法石刻。
听导游阿姨说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碑林博物馆。
从大门走进去,就能看见一个高大的牌坊,中央道路旁有许多的石柱,上面都刻有各种纹饰,这就是古代栓马桩。
一座古建筑上刻有碑林两个字,导游讲,这两个字是由林则徐提的,而且碑字还少了一撇,原来这是古代的繁体字。
古建筑内有一座巨大的石碑,这就是著名的《石台孝经》。
碑林里藏有颜体、柳体、欧体等古代书法石刻的真迹,这些真迹真是让人大饱眼福,怪不得碑林会成为书法爱好者的最爱的地方。
碑林里有名的“昭陵六骏”,听导游讲是根据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雕刻的。
博物馆里的六骏其中有四骏是真品。
碑林的石碑,上面不仅仅刻有书法,有的还刻画,这些石刻都在向我们讲述古代的故事和历史。
参观完碑林我也爱上的书法,我要好好练习写字,希望我的字也能够苍劲有力,有自己的风格。
三碑林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十五号,它是我国4A级景区以及国家一级博物馆。
刚刚进入碑林园内,一股浓浓的诗意就“扑面而来”,首先我看见了两座“泮池”,据说在古代只有“状元”才有资格走上两座池中间的桥。
继续走进院内,我立刻发现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难道林则徐写错字了吗?根据讲解员的介绍,我才知道了:原来书写这两个大字的林则徐是有意将字少写一笔,因为在书法界,少写一笔会更有美感。
接着我又参观了碑林的镇馆之宝——“石台孝经”。
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作序、注解并且书写,太子唐肃宗李亨篆额。
唐玄宗李隆基主要在其上用大字写了《孝经》中,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的对话,并且用小字标注出了自己对某一句的认识、感受与鉴赏。
全碑以楷书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苍劲有力,使人惊叹。
最令我影响深刻的是——“魁星点斗图”。
这座碑主要以古代科举五经取士,每经首选一人为“魁”。
于是本碑就以儒家提倡的“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就像一个小鬼一脚立“鳌”字上: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意,形象生动,拼字巧妙。
参观完碑林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以及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四我从小很喜欢书法,我比较喜欢颜真卿的书法,也一直在临摹他的《勤礼碑》,我知道这都是拓自于西安碑林,所以国庆长假,去碑林就是圆我心中的一个梦。
碑林座落于西安市三学街,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
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
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
碑林的自然环境很清雅,让人感到很惬意。
走进碑林,就像走入了书法的海洋,但碑林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我以为碑林里面应该像历史博物馆一样,宽敞明亮,一块块碑,应该放在显眼的位置,结果我发现,碑林的碑实在是太多了,密集地一块块树立在狭小的展室里,但每块碑都是珍品。
讲解器告诉我颜真卿的《多宝塔》是在他72岁时为父亲立的墓碑,在第一展厅中那些碑是以前人们的教科书,在一次大地震中44块教科书碑全部损坏,后来唐朝人用了95个时辰才一一把教科书补全。
在展室里,这里是怀素的《千字文》,那里是曹全的《曹全碑》,这边是柳公权的《唐玄宗秘塔碑》、那边是我的最爱颜真卿的《多宝塔》、《勤礼碑》…………哇!如此多的书法艺术被聚集在这个地方,真让人大饱眼福。
这次碑林之行,我认识了欧阳询的欧体,柳公权的柳体,张旭的行书,曹全的曹全碑……使我对中国书法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座艺术宝库里,使我流连忘返。
碑林观后感800字春节,我参观了被誉为“文化历史宝库”“书法艺术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的碑林已经有900多年历史了,这里共陈列一千多方碑石,仿佛一座碑的森林。
一走进碑林,步入大门,远远就会看到一座亭子,上面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
匾上书写着二个苍劲有力的“碑林”楷书。
但碑林的“碑”字,硬生生地少了一撇。
这是为什么?讲解员哥哥告诉我,传说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被革职戍守新疆,途经西安之时,书就“碑林”二字。
由于当时刚刚丢了乌纱帽,心情不好,少写了一撇。
都说这里是“碑石之林,书法之魂”,可我一个不懂书法的人,到这里只能“外行看热闹”了。
这里有书法名家的洒脱墨迹,碑石有高有低,形状也各不相同,隶楷行草篆字体皆有,每个字犹如鬼斧神工,柔美、苍劲、....在昏暗的灯光下,都呈现出一种岁月的沧桑。
看完了这么多的碑石,最令我难忘的《开成石经》,它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等12部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必读经书。
唐时雕版印刷并不普遍,为了避免传抄时出现错误,所以刻石经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讲解员哥哥说,就是现在的高考题库,考试的题目呀就是从这里出的。
另一件宝贝是昭陵六骏,昭陵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李世民是位马上皇帝,六骏是李世民生前作战所骑的六匹马,每匹马都有一个能表现其特征的名字,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这四匹马的浮雕是实打实的真品,另外两匹马由于历史原因被美国人运走,现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讲解员哥哥说,从清末到民国这段时间,中国的许多文物都在社会动乱中被外国人盗走,听到这里我的心好痛好痛。
点横竖撇又一捺,隶楷行草篆通达。
旷世碑林书胜地,千年圣迹传万代。
石头是不会说话的,但成碑石便是书法艺术的化身,历史的浓缩,西安碑林真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