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胃病和益生菌的关系
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摘要】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炎、溃疡等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益生菌通过竞争性排挤、产生抑菌物质等机制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抑制作用。
临床研究方法包括双盲对照试验等,实验结果显示益生菌能有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减少患者症状。
未来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有巨大潜力,研究可以更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
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有望成为未来治疗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益生菌、根除、治疗、临床疗效、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临床应用前景、潜力、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病原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等严重疾病。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途径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近年来,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同时探讨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及潜力。
通过深入研究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目前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尚缺乏系统性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临床试验,探究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具体疗效和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评估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和治疗效果;2.探讨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机制;3.分析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良反应;4.探讨益生菌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潜在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选择和参考依据。
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引言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常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来说,除了抗生素杀菌治疗外,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也备受关注。
本文就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益生菌的作用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在人体内产生多种有益物质,维持肠内微生态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消化道功能,防止病原菌的侵袭。
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时,益生菌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抑制幽门螺杆菌:益生菌通过竞争性排挤和产生有益物质的方式,可以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降低感染程度,减缓疾病发展。
2. 保护胃肠黏膜:益生菌可以增强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形成保护膜,减少幽门螺杆菌对胃肠道黏膜的侵蚀,减轻炎症反应。
3. 调节免疫系统:益生菌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力。
二、四联方案治疗四联方案是当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线治疗方案,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和三种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这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但也会对胃肠道微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肠道微生态,减轻抗生素对肠道的损害,提高治疗效果。
三、临床研究近年来,有多个临床研究表明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
以某医院为例,该医院针对该病病人进行了一项为期一年的临床观察研究。
研究共纳入了150例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他们采取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
治疗周期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显示,治疗后98%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得到了根除,且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胃幽门螺杆菌的天敌——益生菌
胃幽门螺杆菌的天敌——益生菌
有不少胃病患者都会疑惑,自己的胃炎为什么迟迟不肯痊愈?胃溃疡为何屡屡发作?为什么自己有口臭去口腔科治疗了这么多次还是没用?其实大家都忽略了这些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益生菌是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治疗品。
益生菌的使用时机应和三联或四联疗法共同进行,使用乳酸菌或者混合多种益生菌不仅能有效的提高Hp根除率,还可以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益生菌会在胃黏膜上皮表面生存,使胃幽门螺旋杆菌失去生存优势,抑制发炎反应与帮助胃黏膜修护。
益生菌中的微生态调节剂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调整人体微生态失调,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增进健康,还可以利用生物对抗原理,得到以菌治菌的治疗目的。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卫舒元复合益生菌粉,可以有效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
益生菌和益生原治疗目前认为益生菌和益生原治疗是最有希望的新型根除Hp的药物。
乳酸杆菌是胃内主要微生物,是最具代表性的益生菌。
在单独应用乳酸杆菌的报道中,只有少数报道其能够减少Hp定植,但实验规模小且缺乏相应的对照。
也没有数据表明单独使用乳酸杆菌可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且在合用益生菌的实验中,有报道应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7天疗法中加用乳酸杆菌能将Hp根除率由78%提高至91%。
益生菌对于幽门螺杆菌是有抑制的作用,但是要求益生菌必须在胃里生存,益生菌生长繁殖产生的有机酸对幽门螺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国内外研究用益生菌抗幽门螺杆菌,方法是在用法莫替丁抑制胃酸的前提下,以益生菌代替抗生素。
此外,也有人试验在采用抗生素疗法的同时加服益生菌,发现抗生素相关肠炎显著减少。
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关系解析
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关系解析胃病是指胃部出现的各种疾病,其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之一。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以寄生在胃黏膜上,对胃部造成一系列的损害,导致胃病的发生。
本文将对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关系进行解析,以期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传播方式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内感染菌株,其传播途径主要有口-口传播、食物及水源传播以及垂直传播等。
在人际传播方面,接触感染者的口水、唾液、呼出气等都可能成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食物及水源传播主要是由于食用受污染的食品或饮用污染水源,通过口腔进入胃部。
此外,孕妇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通过胎盘或经产道传给婴儿也是一种常见的传播方式。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大量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胃溃疡、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1. 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是最常见的胃病类型之一。
幽门螺杆菌侵入胃部黏膜后,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胃壁组织破坏。
这种慢性胃炎的发展过程是缓慢的,病程较长。
患者常常出现上腹痛、打嗝、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通过分泌大量的尿素酶和其他有害物质,对胃黏膜产生损伤。
这种损伤会导致胃酸与胃黏膜分泌物失衡,从而形成溃疡。
患者常常出现上腹疼痛、饱胀感、腹胀、胃灼热感等症状。
3. 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虽然大多数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并不会发展为胃癌,但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幽门螺杆菌的持续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变,这些病变经过多年的积累可能发展为胃癌。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主要依靠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方法以及胃部活检等。
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产物来判断感染情况。
幽门螺杆菌难清除?益生菌来帮忙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为什么这么高?病程长,病人重视度不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很多小伙伴是没有症状的,主要症状也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等症状,在我国一直有养胃的说法,所以大部分人认为只要通过简单的饮食调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传播途径广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口口传播、胃口传播,粪口传播三个途径传播,所以被感染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在中国,我们最大的一个习惯就是共餐制,公用餐具,传染的几率也因此变高了。
幽门螺旋杆的生存力强,难以杀死。
因为幽门螺杆菌能分泌尿素酶,这种酶,只要是含氮元素的东西能够水解,生成氨气。
而我们吃的食物中,大部分都是含有氮元素的。
大家知道氨是偏碱性的,所以它放出的氨越多,它把自己一层氨云包起来了,它就不会受到胃酸的侵蚀。
这层“氨云”的存在,相当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金钟罩,一般的药物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造成幽门螺旋杆菌难以杀灭。
下面教给大家一种可以增加幽门螺杆菌去除概率的方法:同时研究表明,单独服用舒克欧益生菌,也有几率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益生菌的单独使用,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介于20%~30%之间;益生菌和三联、四联治疗方案的联合则可使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提高至90%以上。
益生菌有以下五种优点:1、破除氨云保护层:之前提到了幽门螺旋杆菌有自己的金钟罩铁布衫,保护自己。
而益生菌能够消除尿素酶的影响,去除氨云的影响,提高药物和本身的作用。
2、抢地盘,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定植与黏附:胃酸让一般的细菌难以生存,但是益生菌中有一种菌叫做:嗜酸乳杆菌,听名字就知道,它特别喜欢酸性环境,能够在胃里面生存。
这种益生菌能够依附在胃粘膜上,与幽门螺旋杆菌争抢地盘,减少幽门螺旋杆菌的生存空间。
3、武装自己,利用有效的武器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益生菌能够产生脂肪酸、细菌素、乳酸、过氧化氢等不受胃酸影响的物质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旋杆菌4、寻求外援,激活免疫系统:益生菌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免疫反应,调动人体的免疫大军,从而抑制其炎症反应,促进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
幽门螺杆菌食疗方法
幽门螺杆菌食疗方法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疾病。
食疗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来帮助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幽门螺杆菌食疗方法:
1. 少食多餐:每天分成5-6次小餐,避免胃酸过度分泌,减少胃的负担。
2. 高纤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等。
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对胃壁的刺激。
3. 抗菌食物: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食物可以帮助控制幽门螺杆菌的繁殖,如大蒜、洋葱、辣椒等。
可以将它们加入日常饮食中。
4. 益生菌和益生元:增加益生菌(如酸奶、酸菜)和益生元(如豆类、大米糠)的摄入,有助于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5. 枸杞膏:将枸杞浸泡在温水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每日饮用一次。
枸杞具有滋养胃肠道黏膜的作用,有益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食疗方法仅仅作为辅助治疗,不能替代医生的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症状,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同时,个人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会影响食疗的效果,建议在尝试食疗方法之前咨询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建议。
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引言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病因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引起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感染的细菌,是目前公认的胃肠道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作为治疗该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案,经过临床实践已经证实其有效性。
本文旨在探讨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案。
一、益生菌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益生菌是指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善宿主的肠道菌群结构,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以及防止肠道黏膜受损。
研究表明,益生菌在治疗胃肠道疾病中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益生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肠道酸化、抗微生物肽等机制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少其在肠道内的数量,从而减轻病情。
2. 改善肠道环境: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内环境,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阻止幽门螺杆菌侵入黏膜屏障,减少病变。
3. 促进黏膜修复:益生菌可以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增强保护屏障,加速溃疡面的愈合,减轻病变症状。
二、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近年来,临床医生对于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以下将针对各项研究成果进行详细介绍:1. 疗效观察杨某某等(2018)对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了一项临床疗效观察。
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溃疡面面积大大减小,病变症状明显缓解,临床痊愈率达到80%以上。
这表明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2. 影像学观察刘某某等(2019)通过对益生菌联合四联方案治疗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观察,发现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溃疡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病变范围缩小,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
益生菌对小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率及对患儿营养和发育的影响
益生菌对小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率及对患儿营养和发育的影响小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问题,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和胃灼热。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可以在胃黏膜内定植,导致慢性胃炎、溃疡和胃癌等疾病。
在小儿身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影响他们的营养和发育,所以及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于小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益生菌对小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根除率多项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竞争性排除、产生有益代谢物和调节宿主免疫等多种方式影响小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根除率。
一些临床试验发现,益生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儿一起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根除率。
具体来说,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增加有益菌数量,从而减少幽门螺旋杆菌对肠道的侵袭。
益生菌还可以产生有益代谢物,如乳酸和醋酸,这些代谢物可以降低胃内的PH值,从而不利于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
益生菌还可以调节宿主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帮助小儿清除幽门螺旋杆菌。
二、益生菌对患儿营养的影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炎症,影响胃黏膜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益生菌可以通过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减轻胃黏膜炎症,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一些研究表明,患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小儿在接受益生菌治疗后,体重、身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益生菌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患儿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的情况,提高肠道对养分的吸收率。
益生菌对患儿营养的影响是积极的,可以有效帮助小儿恢复健康。
益生菌对小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根除率及对患儿营养和发育都有积极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小儿,可以考虑通过口服益生菌的方式来辅助治疗。
对于不同年龄段、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小儿,益生菌的使用剂量和疗程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和指导。
在使用益生菌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益生菌并非适用于所有患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小儿,对益生菌过敏的患者不宜使用。
在使用益生菌时,需要注意益生菌的种类和质量。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健康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健康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细菌,其感染往往引起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健康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螺旋状细菌,通常通过口-口、口-手、口-食物等途径传播。
在感染后,它会侵袭胃黏膜并繁殖,导致胃炎、胃酸过多以及溃疡的形成。
长期以来,幽门螺杆菌感染一直与许多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
首先,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息息相关。
胃炎是一种胃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常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
幽门螺杆菌通过分泌毒素侵袭胃黏膜,导致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
患者常常会出现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甚至可引发严重的胃炎并进一步发展成胃溃疡。
其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
胃溃疡是一种胃黏膜损伤的疾病,其主要病因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胃酸分泌增多,导致胃酸侵蚀黏膜,最终形成溃疡。
临床上,胃溃疡患者常常表现为上腹疼痛、胃灼热感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因此,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胃溃疡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第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据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长期慢性胃炎可能进一步演变为黏膜萎缩、肠化生等病理过程,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因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胃炎、胃溃疡,还对胃癌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然而,并非每个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都会出现严重的胃肠问题。
有一些人身体的免疫力较强,能够抵御幽门螺杆菌的侵袭,从而不会产生明显的胃肠道疾病。
而一些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却没有临床症状的人,则被称为“健康菌携带者”。
这也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引发胃肠道问题,个体差异和其他环境因素同样重要。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抗菌药物联合酸抑制剂。
通过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酸分泌,可以有效根治感染并缓解胃肠道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的关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的关联胃肠道微生态是指人体胃和肠道内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在胃肠道内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消化、吸收和免疫调节。
然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扰乱这种微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寄居在胃及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附近。
它以其特殊的生存环境适应性和高度耐受力而闻名。
全球范围内,大约50%的人口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群感染率更高。
这种细菌因能够生产尿素酶等多种因子,能够抵抗胃蠕动和低pH值环境,并通过黏附和侵袭上皮细胞来存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失调密切相关。
一方面,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起胃肠道的炎症反应,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甚至癌变。
另一方面,该菌还会改变胃肠道的微生态环境。
研究表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肠道内益生菌丰度明显降低而致病菌增多。
胃黏膜炎症过程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蠕动减弱,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从而使肠道菌群失去了原本的居民稳态。
同时,幽门螺杆菌的外毒素和内毒素对胃肠道黏膜细胞产生损伤,诱导胃肠道免疫反应,进一步加重了炎症反应。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还可以导致肠道屏障功能紊乱,促进致病菌的侵袭和增殖。
胃肠道微生态失调进一步增加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可以使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位点减少,减弱幽门螺杆菌在胃肠道中的定植能力。
此外,肠道菌群的平衡还可通过产生抗菌物质和竞争营养物质等方式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维持良好的肠道微生态能够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为了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维护良好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1. 合理饮食:饮食要均衡,多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蔬菜、水果等,增加肠道有益菌的含量。
益生茵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10-10发表评论分享作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何晨熙刘改芳益生菌(probiotics)是指摄入一定数量、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
益生菌可产生抑菌物质抑制病原体生长,改善宿主黏膜表面微生物菌群以竞争性排除致病菌和调节宿主免疫反应。
近年研究显示,某些益生菌可提高H.pylori根除率,降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为治疗H.pylori感染提供新的思路。
1、H.pylori感染与上胃肠道微生态环境胃肠道菌群对宿主有生物屏障、营养、免疫、抗肿瘤、抗衰老和改善人体代谢等多种生理作用。
细菌的定植取决于胃肠道的pH、蠕动、组织中的氧化还原能力、细菌黏附、细菌协作、黏膜分泌型抗体、营养的有效利用率、饥饿以及细菌拮抗等。
由于胃酸的杀灭和胃黏液层的保护作用,一般细菌很难在胃内定植,胃内的常驻菌群主要有分布在非泌酸区的乳酸杆菌和泌酸区的酵母菌,细菌浓度小于105cfu/ml。
十二指肠由于消化液的增加以及食物停留时间短,非常不利于各种微生物生存,常驻菌群以耐酸厌氧革兰氏阳性菌群如乳酸杆菌、链球菌为主,以及少量韦氏球菌属、白色念珠菌,细菌浓度小于103~104cfu/ml。
H.pylori长期定植影响胃和十二指肠原籍菌的分布和数量,乳酸杆菌在胃内数量下降。
Aebischer等研究显示,存在H.pylori感染的小鼠胃部可定植一些下消化道细菌,如梭状芽孢杆菌、拟杆菌、真杆菌、瘤胃球菌属、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
H.pylori能产生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肽类物质,称为Cecropin,这些肽类起源于核糖体蛋白LI,能导致其他细菌的“利他性自溶(altruistic autolysis)”,使其他非螺杆菌属的细菌不易定植在胃中,从而影响正常微生态环境。
此外,H.pylori通过NF-kB p50同源二聚体调节H+/K+-ATP酶α亚单位启动子,下调H+/K+-ATP酶mRNA表达,抑制胃酸分泌,因此定植后,改变胃内的酸碱度,影响正常菌群并使其他细菌在胃内定植成为外籍菌,刺激胃黏膜细胞,诱发或加重炎症反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关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黏膜病原体,不仅是胃炎、胃溃疡、胃癌等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同时也与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密切相关。
本文将重点探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关系,以及对于胃肠道疾病的影响。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进而影响胃的酸度和黏膜屏障功能,导致胃肠道微生态失衡。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胃内菌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出现多样性下降和致病菌数量增加的情况。
1.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酸度改变幽门螺杆菌通过产生尿素酶来分解胃内的尿素,产生氨基酸和氨气,从而中和胃酸。
这使得胃肠道的酸度下降,不利于正常的胃肠道菌群生长,进而导致微生态失衡。
2. 幽门螺杆菌引起的黏膜屏障破坏幽门螺杆菌通过产生各种毒力因子,如细胞毒素、胃黏液酶和黏着素等,来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
这种破坏使得胃内环境更容易受到有害菌的侵袭,导致胃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被打破。
二、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对人体的影响胃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下:1. 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胃肠道微生态失衡会导致胃黏膜炎症的进一步发展,促进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产生。
同时,致病菌的增加还可能引发腹泻、便秘等肠道问题。
2. 全身免疫功能受损胃肠道被称为人体“第二免疫系统”,其中的益生菌能够帮助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
而微生态失衡则会削弱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例如易患上皮肤病、呼吸道感染等。
3. 营养吸收异常胃肠道微生态失衡会干扰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
有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会降低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体内缺乏该维生素,进而引发贫血等问题。
三、调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失衡的方法1. 抗菌治疗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常规的方法是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抗菌治疗可以有效地杀灭幽门螺杆菌,但同时也会对益生菌造成一定的影响。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张福林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张福林发布时间:2023-07-05T06:13:17.493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9期作者:张福林[导读] 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从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参与本次研究的病例为本院在此期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共有100例,为了确保研究的公正性,要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给予三联疗法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含有50例患者,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的人数远远多于对照组,而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中医医院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 615700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从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参与本次研究的病例为本院在此期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共有100例,为了确保研究的公正性,要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给予三联疗法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含有50例患者,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的人数远远多于对照组,而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效果。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病症状中,中医药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等多种机制来治疗疾病。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药采用中药制剂、针灸治疗、理疗方法以及合理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手段。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减轻胃肠病症状,还能够根除幽门螺杆菌,达到治愈的效果。
中医药的综合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潜在的疗效,并且展望了中医药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方面的前景。
在未来,中医药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帮助患者摆脱疾病困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药治疗、胃肠病、效果、药物、针灸疗法、理疗方法、饮食调理、综合疗法、潜在价值、前景展望1. 引言1.1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概述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够在胃肠道内生长繁殖的细菌,它可通过口腔、食物和水传播,感染后会在胃肠道内定居并引起炎症。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严重的感染可能会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
通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肠病的概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为后续讨论中医药对其治疗的效果奠定基础。
中关于至此结束。
2. 正文2.1 中医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机制中医药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由于人体内阴阳失衡导致的内脏功能紊乱。
通过调理脾胃、调节气血、清热解毒等方法,可以恢复脏腑功能的平衡,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
中医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
常用的中药如黄连、连翘、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抑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消灭幽门螺杆菌,减轻胃肠道炎症反应。
针灸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
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加强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对抗幽门螺杆菌感染。
益生菌在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作用
益生菌在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作用赵晖【摘要】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一种常见致病因素,清除Hp是治疗Hp相关疾病的主要目标.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一直是经典的Hp根除治疗方案,然而,随着Hp对抗生素耐药率的逐年升高,Hp根除率呈下降趋势.近年来,益生菌辅助根除Hp感染的方法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该文就益生菌可否提高Hp根除率、减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5(021)001【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益生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作者】赵晖【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消化内科,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31;R442.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常见致病因素,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胃癌亦密切相关。
Hp感染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然而最新数据表明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7 d标准治疗方案Hp根除率只有50%~70%[1-2],已低于80%的公认标准,因此探索Hp根除新方案成为研究热点。
于是,翻倍、续疗法相续而出,这些方案导致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肠道菌群失调、真菌感染、肝功能受损和耐药。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其生物作用包括合成的抗菌物质,如过氧化氢、细菌素,与病原体竞争微生物的附着点和调节宿主免疫反应[3]。
基于益生菌的这些作用,将益生菌加入Hp根除方案是近年来的研究方向。
现就益生菌在辅助治疗Hp感染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1 益生菌对根除Hp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将各种益生菌加入到根除Hp方案中,是否提高了Hp根除率,结论不一。
Szajewska等[4]分析了1307例参加(其中只有90例儿童)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与安慰剂或不干预相比,补充布拉酵母菌对Hp根除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是人体消化系统内共生的微生物群落,它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却备受关注。
本文将讨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健康问题。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概述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居于胃黏膜表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被认为是导致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主要病因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口腔-胃-肠道传播,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肠道菌群的关系1. 肠道微生态失衡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肠道菌群的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
一些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肠道菌群中益生菌数量下降,而有害菌数量增多,如大肠杆菌等。
2. 菌群多样性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减少。
多样性是指菌群中不同微生物种类的数量和相对丰度。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可能会影响肠道功能和整体健康。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健康的影响1. 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这种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增加。
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胃癌和淋巴瘤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有关。
2. 免疫系统紊乱肠道菌群与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导致机体易受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一些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肠道菌群异常与哮喘、过敏性疾病等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关。
3. 营养吸收障碍肠道菌群在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进而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常伴随着营养不良和消瘦等问题。
四、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与预防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酸抑制药物治疗。
一旦感染被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的良好培养也有助于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胃病和益生菌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胃病和益生菌的关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胃肠道的不适也越发普遍,一大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部疾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服用胃药。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长期服用铋剂类的胃药,会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变差。
还容易造成幽门螺杆菌耐药、反复等问题的出现因此专家建议,要治好胃病,首先是排除幽门螺杆菌,关键问题是胃粘膜的修复与再生。
一般常用卫乐舒专利益生菌,卫乐舒益生菌会使受损的黏膜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才能从根本上排除幽门螺杆菌。
我们知道,肠道内居住着几百种不同的细菌菌群,在新生儿时期,肠道细菌中有九成都是益生菌,而成年人肠道细菌中益生菌所占比例只有10%~15%;缺乏运动和6-岁以后人群比例则更低,随着体内益生菌数量大幅减少,加上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肠道感染;因此,发达国家营养专家倡导,鼓励身体亚健康人群和60岁以上的人每天服用益生菌,以补充体内的“有益”菌类,让有益菌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从而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倡导感染的发生率。
“有益”菌类还可以促进消化,减少毒素产生、减少肠胃功能紊乱、有助于肠蠕动、有效改善便秘。
此外,益生菌HIA可以预防肠道疾病,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
1、饮食不卫生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
它是造成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它可经过口腔进入胃内导致感染,易通过饮食传播,即所谓“病从口入”。
为避免或是排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平时生活中我们应及时有效的补充卫乐舒专利益生菌。
另外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如不饮未消毒的凉水;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净、消毒,最好削皮后食用;饭前便后要洗手。
另外,每日喝一定量的牛奶对胃十分有益。
2、心情愉悦远离胃炎。
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受刺激,不急躁,不动怒。
应尽量保持情绪的稳定。
益生菌具有维持人类肠道菌群平衡以及对人体具有潜在健康促进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益生菌中的微生态调节剂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调整人体微生态失调,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增进健康,还可以利用生物对抗原理,得到“益菌抑菌”的治疗目的。
益生菌在防治幽门螺杆菌中的作用
益生菌在防治幽门螺杆菌中的作用胡可伟;张振玉【摘要】益生菌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一类活的微生物[1],如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粪链球菌等,益生菌通过产生有机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物质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Hp)在胃内的定植,保护胃黏膜屏障.自从20世纪80年代Hp被发现以来,已确认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的病因,也是诱发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2].一线根除方案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PPI)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但近年来国内外的统计表明,H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越来越高,根除率持续下降,且长期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3-4].近期国内外学者在三联根除Hp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现综述如下.【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2(027)001【总页数】3页(P86-88)【关键词】益生菌;螺杆菌,幽门;茵群失调;抗茵药【作者】胡可伟;张振玉【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消化科,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消化科,江苏南京2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9益生菌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一类活的微生物[1],如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粪链球菌等,益生菌通过产生有机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物质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Hp)在胃内的定植,保护胃黏膜屏障。
自从20世纪80年代Hp被发现以来,已确认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的病因,也是诱发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2]。
一线根除方案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加上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但近年来国内外的统计表明,Hp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越来越高,根除率持续下降,且长期不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3-4]。
近期国内外学者在三联根除Hp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现综述如下。
益生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幽门螺杆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是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直接病因,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及某些胃淋巴瘤密切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研究机构《人类致癌危险因素评估》工作组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的致癌因素,且将该菌划为Ⅰ类致癌物。
现认为,幽门螺杆菌不仅影响胃,对肝也有损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呈世界性分布,40岁以上的人群感染率在50%以上。
细菌培养及细胞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既能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又能通过粪便及唾液向体外排菌,具备了作为传染源的条件。
因此,可以确定,人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
主要的传播方式有: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医源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等。
幽门螺杆菌能在其他细菌很难生存的胃中生长繁衍。
它具有不寻常的活动能力,可游移至胃粘膜表面,也可由十二指肠内胆总管的开口处逆行到肝脏。
它特有的粘附性,使人体组织很难清除。
在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内后,会出现短期的急性胃炎症状,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胀气。
最常见的感染是一种无明显症状的慢性胃组织炎症,其结果往往引致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
目前认为,如果不杀灭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很难被真正控制。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诱导细胞增生,胃粘膜改变,胃酸分泌减少,故而是胃癌的一种致病因素。
幽门螺杆菌防治的关键是重视饮食卫生。
这种细菌的感染主要是通过吃来完成的,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那么很可能一家人都会被感染上。
经常在外就餐的人受感染的机会更多。
据了解,嗜酸乳杆菌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防治和杀灭作用。
但是由于嗜酸乳杆菌在发酵后味道不佳。
往往酸奶生产厂用的量就非常有限。
因而,可能服用酸奶作用不是特别明显。
建议服用胶囊型的或片剂或散剂型的含有活性嗜酸乳杆菌的相关产品。
由于很多嗜酸乳杆菌能够忍受胃酸刺激,其代谢产物等能抑制幽门螺杆菌甚至将其杀死。
因而,可以有效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幽门螺杆菌近年国内外报道乳酸杆菌、乳酸球菌和少数双歧杆菌对幽门螺杆菌(HP)有拮抗作用:⑴经乳酸杆菌作用后可使HP发生一系列超微结构变化,包括抑制尿素酶活性,进而抑制HP的定植和增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门螺杆菌:胃病和益生菌的关系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胃肠道的不适也越发普遍,一大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部疾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服用胃药。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长期服用铋剂类的胃药,会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变差。
还容易造成幽门螺杆菌耐药、反复等问题的出现
因此专家建议,要治好胃病,首先是排除幽门螺杆菌,关键问题是胃粘膜的修复与再生。
一般常用卫乐舒专利益生菌,卫乐舒益生菌会使受损的黏膜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才能从根本上排除幽门螺杆菌。
我们知道,肠道内居住着几百种不同的细菌菌群,在新生儿时期,肠道细菌中有九成都是益生菌,而成年人肠道细菌中益生菌所占比例只有10%~15%;
缺乏运动和6-岁以后人群比例则更低,随着体内益生菌数量大幅减少,加上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肠道感染;
因此,发达国家营养专家倡导,鼓励身体亚健康人群和60岁以上的人每天服用益生菌,以补充体内的“有益”菌类,让有益菌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从而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倡导感染的发生率。
“有益”菌类还可以促进消化,减少毒素产生、减少肠胃功能紊乱、有助于肠蠕动、有效改善便秘。
此外,益生菌HIA可以预防肠道疾病,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
1、饮食不卫生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
它是造成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它可经过口腔进入胃内导致感染,易通过饮食传播,即所谓“病从口入”。
为避免或是排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平时生活中我们应及时有效的补充卫乐舒专利益生菌。
另外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如不饮未消毒的凉水;生吃的瓜果蔬菜要洗净、消毒,最好削皮后食用;饭前便后要洗手。
另外,每日喝一定量的牛奶对胃十分有益。
2、心情愉悦远离胃炎。
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受刺激,不急躁,不动怒。
应尽量保持情绪的稳定。
益生菌具有维持人类肠道菌群平衡以及对人体具有潜在健康促进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益生菌中的微生态调节剂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调整人体微生态失调,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增进健康,还可以利用生物对抗原理,得到“益菌抑菌”的治疗目的。
尤其是益生菌见效快,作用持久,具有药物不可代替的治疗保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使用抗生素的方法和标准。
随着微生态理论的流行,医学从抑菌
时代开始走向促菌时代,“以菌治菌”就是让有益菌在肠道定植,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增生,使人体达到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