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九年级下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第一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d815e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8.png)
九年级下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下学期的开始,带来了新的学科和知识点。
第一章是我们的起点,它涵盖了很多基础的概念和理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并回顾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温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数量,而城市是人口集中、有组织的居住区域。
在人口与城市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内容,比如人口增长与控制、城市规划与发展等。
人口问题也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了解人口与城市的相关知识非常有必要。
2. 经济问题经济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发展。
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一些与经济有关的知识,比如供求关系、市场机制、经济增长等。
这些概念帮助我们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培养我们的经济思维能力。
3. 文化与科技文化与科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两个重要方面。
文化涉及到人类的价值观念、艺术、习俗等,而科技则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改善生活的能力。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了解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以及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也培养了我们的跨文化交流和科技应用能力。
4.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们学习了一些与环境有关的知识,比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节约、气候变化等。
这些知识让我们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加深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5. 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是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
了解与思考国际关系问题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世界和发展趋势非常重要。
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一些国际组织、国际合作、国家间的冲突与合作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国际形势,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总的来说,九年级下学期的第一章涵盖了广泛而重要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我们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我们理解社会、掌握时代发展动向的重要工具。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总结与回顾,深化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九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14ea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a.png)
九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生命与健康1. 细胞:-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 核、质、膜是细胞的三大基本结构。
- 细胞有不同形态和功能,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2. 组织器官系统:- 组织由同类型细胞组成,具有相同的形态和功能。
- 器官由不同类型的组织组成,具有特定的功能。
- 系统由多个器官组合而成,协同工作以完成特定功能。
3. 生命活动:- 新陈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 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修复受到调节。
4. 健康与卫生:- 健康是人体各系统协调正常运行的状态。
- 卫生是保持个人和环境清洁,预防疾病的措施。
第二单元: 遗传与进化1. 生物遗传:- 遗传是生物个体间或种群间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
- 遗传信息存在于DNA中,以基因为单位。
2. 遗传的规律:- 子代与父代之间存在着遗传规律,包括显性与隐性遗传、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规律等。
3. 进化:- 进化是生物物种逐渐演化和变化的过程。
- 进化的推动力包括自然选择、基因突变和基因漂变等。
4.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第三单元: 生态环境1.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和依存,形成生态系统。
-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多样性,包括生理适应和行为适应等。
2. 环境与资源保护:- 环境保护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 资源保护是合理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3.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 生态平衡的破坏可能导致生态灾害和生物灭绝。
4.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态位不同的生物组成,包括生物群落和生物圈。
以上是九年级生物下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注意:本文档为归纳九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内容参考自教材。
2023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政治全套笔记期末复习知识归纳
![2023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政治全套笔记期末复习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875c32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5.png)
2023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政治全套笔记期末复习知识归纳第一单元中国特色的制度和文化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的相互促进- 制度和文化相互依存- 文化促进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制度构建文化的保障和支持第二单元国家治理和公民合法权益保障1. 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职能-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 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2. 参与国家治理的途径和方式-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参政议政权利- 监督权利3. 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的内容和途径- 人身权利- 政治权利- 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 法律途径和其他途径第三单元共建美好家园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理念上的重要性- 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资源保障的必要性2. 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 保护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3. 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发展清洁能源- 推广生态产品- 建设生态城市第四单元反腐倡廉建设1. 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建设干净政治的需要- 保持政治清明的形象- 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2. 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措施-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强化制度建设- 加强监督执纪问责3. 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打击“四风”- 减少“微腐败”- 治理“蝇贪”问题。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9f78c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d.png)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知识点九年级下册的语文课程中,第一单元主要包括了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文学作品赏析等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们将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探究不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并学习一些文学赏析的方法。
一、文学常识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一些文学常识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学生们需要了解文学的定义和作用。
文学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艺术形式,它承载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智慧。
其次,学生们需要了解文学的分类和特点。
文学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而每种形式又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最后,学生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文学名著和文学家的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李白的诗歌等。
二、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学的宝贵遗产。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并通过阅读、赏析和分析,深入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举个例子,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红楼梦》了解到古代封建社会的真实面貌,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传达,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启发和智慧。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学生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文学作品赏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会赏析文学作品。
作品赏析是一种深入挖掘文学作品内涵和意义的方法。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们将会学习一些常用的赏析方法和技巧。
例如,学生们可以通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探究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他们也可以通过揣摩作品中的隐喻和象征,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赏析文学作品,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意识。
综上所述,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并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以及文学作品赏析,学生们将会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思考能力。
新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归纳
![新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重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a794d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e.png)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课同住地球村1.当今世界的特点:这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③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2)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4.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如何做?①我们要顺应历史,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②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5.为什么要共享文化多样性?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多样的文化让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更加绚丽多姿。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6.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何对待文化差异?①要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平等交流,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②各国应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③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7.当今世界格局:世界多极化8.世界多极化的影响:①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②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9.当今世界国家竞争的实质: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0.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我国作出了哪些努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我国的做法:①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②我国努力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第一单元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12.人类面临哪些亟待(jí dài 急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①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②贫困分化日益严重;③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
九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910ce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5.png)
九下语文寒假预习【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作者简介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著有诗集《双桅船》,散文集《心烟》等。
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藏着激情。
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
二、字音词义隧suì洞:隧道蜗wō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yū滩tān: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bó船:用来运货物或旅客的一种船,一般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
簇cù新:极新,全新。
笑涡wō:同“笑窝”,酒窝儿。
喷薄bó: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
伤痕累累lěi:一般指全身是伤。
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三、主题概述诗歌精选了一系列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苦难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四、文章结构第一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组成的意象群,象征数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祖国,回顾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组成的意象群,揭示出了蕴藏在中华民族灵魂中的希望之花从未消亡,只是暂未实现。
第三节:“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涮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组成一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即将开始新生。
第四节:“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表示自己要成为祖国的希望、未来,“伤痕累累的乳房”象征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表达要为祖国献身,作者以抒情的笔触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热忱。
第2课《梅岭三章》一、作者简介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国共内战时期的重要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九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九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9260831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0.png)
九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章: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在这个多维度、庞大而又神秘的生物世界中,我们所熟知的只是冰山一角。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一、生物分类及其意义生物分类是将生物按照其共性和差异进行划分和归类的方法。
通过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结构、功能、进化与演变规律。
生物分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整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为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生物分类,我们可以推测不同物种的生物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其进化的渐进模式等信息。
二、物种的形成与演化物种的形成与演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主要有自然选择、突变和迁移等因素共同作用。
自然选择指的是环境中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物种个体间的竞争,使得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进而把有利的遗传特征逐渐固定下来。
突变是生物演化中的重要推动因素,它是指生物基因发生变异,导致个体间遗传信息的差异产生。
迁移是指不同地区的生物种群之间相互迁移和交流。
通过迁移,不同地理区域的物种可以互相繁衍和结合,进而影响物种的遗传结构和多样性。
三、生态系统与生物样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统。
其中,生物样的组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样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种生物种群与群落的分布、结构和数量等。
生物样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生物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推测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健康程度。
四、生物遗传"生物遗传是指生物个体间基因的传递与变异。
通过生物遗传,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基因层面上形成多样性。
例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导致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进而影响生物体的适应性和表现能力。
五、保护与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人们共同努力,采取具体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如下:1.设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寒假预习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背知识点梳理归纳,收藏预习!
![寒假预习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背知识点梳理归纳,收藏预习!](https://img.taocdn.com/s3/m/0566b10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1.png)
寒假预习九年级语文下册必背知识点梳理归纳,收藏预习!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易读错的字隧洞(suì) 干瘪(biě) 淤滩(yū) 胚芽(pēi)绯红(fēi) 熏黑(xūn) 纤绳(qiàn) 墓畔(pàn) 舵手(duò)丛莽(mǎnɡ) 旌旗(jīnɡ) 旋即(xuán) 血雨腥风(xīnɡ)飞窜(cuàn) 胆怯(qiè) 翡翠(fěi) 掠起(lüè) 号叫(háo)蜿蜒(wān) 伤痕累累(lěi)二、易写错的字(括号内为正确的字)遂(隧)洞涡(蜗)行坯(胚)芽菲(绯)红迷罔(惘) 薰(熏)黑锋(烽)烟沧(苍)茫振(震)怒悬涯(崖) 弯(蜿)蜒飞蹿(窜)三、易用错的词语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一般用于褒义的语境。
使用时注意对象,不能形容血液、月亮、光线、粉末、气体等,要与“喷发”“喷溅”“喷射”“喷吐”“喷涌”等词语区别。
蜿蜒:形容蛇类爬行的样子,也可由此引申而形容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适用对象为山脉、河流、道路等。
注意与“逶迤”的区别:“蜿蜒”侧重于曲折延展的状态,“逶迤”侧重于延续不绝。
四、常考文学常识1.舒婷,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致橡树》《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2.戴望舒,现代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3.卞之琳,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断章》《雨同我》等。
4.高尔基,苏联作家。
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
代表作有《海燕》和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五、诗文默写1.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2.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3.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九年级下一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下一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86370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0.png)
九年级下一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下一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基础数学知识:九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单元中,将学习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点,例如整数运算、分数运算、代数式计算、方程式解法等。
这些都是九年级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2. 几何知识:在九年级下学期的几何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此外,还会学习到立体几何的概念和计算,例如体积、表面积等。
几何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几何空间感。
3. 数据与概率:九年级下学期的数据与概率单元中,学生将学习统计学中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例如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以及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数据与概率的学习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概率问题。
4. 函数与方程:在九年级下学期的函数与方程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函数与方程的学习是九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后续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
5. 综合应用:九年级下学期的综合应用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将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些综合应用题目需要学生发挥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结起来,九年级下学期的数学单元涵盖了基础数学知识、几何知识、数据与概率、函数与方程以及综合应用。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掌握更加深入的数学概念和解题技巧,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些知识点,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bfa72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7.png)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语文是交际的工具。
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1、文学常识2、注意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思考并理解诗人选择这些形象的深意。
2、品味并积累诗中的名句,仔细揣摩其中的滋味。
3、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1.《诗歌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第一课时:1.字词:嘶哑、汹涌、激怒、矮矮、窄窄2.文学常识:艾青,原名蒋海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3.诗歌情感:对多灾多难祖国的哀痛,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决心。
4.象征手法:土地:多灾多难的祖国;暴风雨:日寇的欺凌;汹涌的风: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温柔的黎明: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5.鸟的形象:动态描写,近景刻画,它是一只饱经磨难,拼尽全力用生命歌唱的形象。
6.诗歌语言的内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二课时:1. 文学常识:余光中:台湾诗人,诗歌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的精神,抒情细腻,描写细微深刻,被誉为“台湾诗坛祭酒”。
2诗歌意象:邮票——思儿的母亲船票——思夫的新娘坟墓——已故的母亲海峡——祖国大陆3、诗歌情感:思念亲人,盼望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4、诗歌语言:叠音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数量词:一枚、一张、一方、一湾5、诗歌结构每节四行,节节对应;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第一课时:1.字词:锦幛zhànɡ 荇xìnɡ藻zǎo 蘸zhàn 憔悴(qiáo cuì) 蝼蚁(lóu yǐ)2.作家作品: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
诗集有《望舒草》、《我的记忆》、《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集》等,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总结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6bf4a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62.png)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
3、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印度人民反抗的国家:英国。
2、起义的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 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改革时间:18世纪初;2、向西方学习;改革的内容:①强化中央集权;②建立新式常备军;③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⑤发展教育;⑥倡导西方生活方式。
改革的影响: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一跃而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位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简化版:改革让俄国成为强国,让俄国开始近代化,但也强化了农奴制。
)二、废除农奴制1、时间:1861年2、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3、改革的内容:①农奴可以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解放以后可以获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4、改革的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革也保留了残余。
第3课 美国内战1、美国内战的背景:①美国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②在是否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上,南北双方针锋相对。
2、内战爆发的导火索:林肯当选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3、内战爆发的时间:1861年(与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奴隶制同年);4、1862年,《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
5、如何评价美国内战:①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九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06811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1.png)
九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九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知识1【重点短语】1. have conversation with sb. 同某人谈话2. too…to… 太……而不能3. the secret to… ……的秘诀4. be afraid of doing sth./ be afraid to do sth. 害怕做某事5. look up 查阅6. repeat out loud 大声跟读7. make mistakes in 在……方面犯错误8. connect ……with… 把……和……连接/联系起来9. get bored 感到厌烦10. be stressed out 焦虑不安的11. pay attention to 注意;关注12. depend on 取决于;依靠13. the ability to do sth.. 做某事的能力九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知识2【考点详解】1. by + doing 通过……方式(by是介词,后面要跟动名词,也就是动词的ing形式)2. talk about 谈论,议论,讨论The students often talk about movie after class. 学生们常常在课后讨论电影。
talk to sb= talk with sb 与某人说话3. 提建议的句子:①What/ how about +doing sth.? 做…怎么样?(about后面要用动词的ing形式,这一点考试考的比较多)如:What/ How about going shopping?②Why don t you + do sth.? 你为什么不做…?如:Why don t you go shopping?③Why not + do sth. ? 为什么不做…?如:Why not go shopping?④Let s + do sth. 让我们做…...吧。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2cada4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2.png)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知识点总结: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o背景:①长期以来,拉丁美洲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②18 世纪末19 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
展。
③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疯狂地掠夺财富,奴役当地
人民。
④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o时间:18 世纪末19 世纪初。
o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o范围: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
o经过: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
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o背景:19 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o时间:1857 年。
o经过:①1857 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②印度民族大起义得到了各地人民的响应,起义队伍迅速壮大,一些封建王公也加入到起义队伍中来。
o结果:1859 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
o影响: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 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部编九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部编九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d7352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b.png)
部编九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1. 《全息时代》的作者是史铁生,他以充满想象力和超越现实的作品而闻名,这篇小说通过对未来社会的想象,探讨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文学作品中的“双关语”是指一句话或一句诗中的某一个词或一句话意思模糊,既有一层显而易见的意思,又有一层隐藏的意义。
3. “庚子国变”指的是1898年发生在中国的一场政变,由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引发,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4. 指代是指语言中用一个词或短语来代替另一个词或短语的现象。
按照指代的类型可以分为人称、代词、名词、动词等各种指代。
5. 表达手法是指作者在作品中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例如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用来增强作品的语言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6. 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文字所创造出的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情感形象等。
7. 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是指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用一个事物来暗示另一个事物或意义。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想象力和艺术性。
8. 段落是指连写数句话的组合,具有一个完整的思想内容和意义。
段落是组织作品结构的基本单位,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整体内容。
9. 修辞是指作者在作品中运用各种技巧和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修辞包括众多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
10. “标点符号”是指在书写语言中,用于标明句子的结构,表示语气、停顿、韵律等多种语言功能的符号。
常见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等。
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理解和表达语意。
九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ebedde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5.png)
九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有理数与整式本章主要围绕有理数和整式展开,以下是各单元的知识点归纳。
1.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与性质- 有理数的相加、相减、相乘、相除-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和绝对值1.2 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概念与性质- 整式的加减法则- 整式的乘法运算1.3 整式的除法- 整式的除法运算- 整式除法中的因式分解- 分子多项式与分母多项式的最高公因式第二章:平方根与实数本章主要介绍平方根和实数的相关知识点。
2.1 平方根的概念- 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平方根与平方的关系- 平方根的运算规律2.2 实数- 实数的概念与性质- 实数的运算性质- 实数的分类与表示第三章: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本章重点讲解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
3.1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应用3.2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判定-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第四章:平面图形的认识本章着重介绍平面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4.1 点、线、面- 平面几何基本概念:点、线、面- 线段、射线、角的概念和性质- 角的分类、角的计量和角的平分线4.2 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4.3 四边形与多边形- 四边形的分类与性质- 多边形的分类与性质-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第五章: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本章讲解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知识点。
5.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函数的运算与复合函数5.2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性质-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判定-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问题第六章:统计与概率本章重点介绍统计和概率的相关知识。
6.1 统计- 统计调查的设计与数据的收集方法-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数据的图表表示和数据的统计指标6.2 概率-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概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以上是九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册英语unit1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下册英语unit1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0598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4.png)
九年级下册英语unit1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知识点总结【一、时态】在Unit 1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与时态有关的知识点。
英语的时态分为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时态的运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和时间点来进行选择。
1. 一般现在时:表示现在经常性、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I usually go to bed early.(我通常早点上床睡觉。
)2.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We visited the museum yesterday.(昨天我们参观了博物馆。
)3.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如tomorrow(明天)、next week(下周)等。
例如:I will go shopping with my friends tomorrow.(我明天要和朋友们一起去购物。
)【二、被动语态】被动语态是英语中的一种表达方式,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接受者。
它的结构是“be + 过去分词”。
在Unit 1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一个句子从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
例如:主动语态:They clean the classroom every day.(他们每天打扫教室。
)被动语态:The classroom is cleaned every day.(教室每天被打扫。
)在被动语态中,动作的执行者通常不被强调,而强调的是动作的承受者。
所以,我们在理解句子时需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
【三、同义词与反义词】在Unit 1的学习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同义词与反义词。
同义词指的是具有相同或类似意义的词语,而反义词则指意义相反的词语。
1. 同义词:在英语中存在着许多同义词,比如说“happy”(高兴)和“glad”(高兴),这两个词是同义词。
2. 反义词: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的词语,比如说“hot”(热)和“cold”(冷),这两个词是反义词。
通过学习同义词和反义词,我们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32c2d5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9.png)
九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文言文阅读技巧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通过学习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古代文献。
同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篇章内容。
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文言文使用古代汉语,有很多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汇和用法。
例如:“尔”代替“你”,“乃”代替“是”,“吾”代替“我”等。
2. 文言文的句式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常见的有并列句、独立句、主谓结构等。
理解句子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 文言文的常用词汇: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篇章内容。
例如:“忽”代表“突然”,“恍然大悟”代表“豁然开朗”等。
第二单元:修辞手法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艺术,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描绘另一个事物,增加表达效果。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明媚”。
2. 拟人: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
例如:“花儿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
3. 排比:通过连续使用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例如:“你是我的阳光,你是我的希望,你是我的全部”。
4. 夸张:刻意夸大事物的特征或情感,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例如:“他肚子上的肉简直可以堆起一个山丘”。
第三单元:诗歌鉴赏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诗歌的韵律和意境,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智慧。
1. 诗的格律:了解韵律、平仄和押韵等格律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朗读和理解古代诗歌。
2. 诗的意境:欣赏诗歌时需要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通过诗歌的音韵和意境来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3. 诗的丰富意义: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观点。
通过解读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可以理解诗歌的更深层含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64a45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6.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本诗是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写的一首抒情诗。
(2)本诗通过多组意象的组合,抒发了经历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对曾经饱受风霜、深受灾难而正在崛起的祖国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祖国日益富强的殷切心意。
(3)全诗共分四节,有四个意象群,每个意象群都包蕴着特定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的组成的意象群,其共有的陈旧、颓废、贫脊、阻滞的整体色彩,处处都在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
第二节,“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组成的意象群,象征祖祖辈辈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
第三节,“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涮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组成一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第四节,“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表示自己要成为祖国的希望、未来,“伤痕累累的****喂养”象征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表达要为祖国献身,作者以抒情的笔触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和她代表的一代人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热忱。
这四个意象群,第一节的“蜗行”展现历史悠久的古国负重前行的艰难与缓慢,表现了诗人为祖国的过去而悲伤之情;第二节写祖国的“希望”总是在贫穷与悲哀中失落,表现了诗人的遗憾之情;第三节的“黎明”象征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诗人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未来而欢呼;第四节的“沸腾”展现中国人民无比的信心、干劲和创造力,表现了诗人要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而献身的热情。
实际上作者逐层推进地展现了祖国的历史面貌和自己对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深厚情感。
(4)本诗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题,全诗共四节,每节都用一组包蕴着特定思想感情的意象群来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独特感情,虽无一词一句的直抒胸臆,却包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这种象征达意的方法,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九年级下第一章知识点
![九年级下第一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1ee80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c.png)
九年级下第一章知识点:世界地理在九年级下册的第一章,我们将学习世界地理。
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关注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认识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拓展我们的全球视野。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畅谈九年级下第一章的知识点。
1. 地球的构造和地壳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它有陆地壳和海洋壳两种形式。
地幔是位于地壳下方的一层,由熔融岩石组成。
地核则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上各种运动的总称,包括地球板块的运动、地震、火山喷发等。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由多个巨大的板块组成,它们在地幔上移动,导致地球表面出现各种现象。
2. 地形和地貌地形是指地球表面或陆地上各种地物的形状和地势。
地貌是指在地球表面形成的各种地形特征。
地球上的地形和地貌多种多样,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河流、湖泊等。
它们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壳运动、气候、水体侵蚀等。
3. 气候和气候带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期时间内的天气变化规律。
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纬度、海洋环流、地形等。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可以根据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等指标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带。
根据纬度的不同,地球可以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三个主要气候带。
寒带气候条件恶劣,气温低,降水少。
温带气候温暖适中,降水适中。
热带气候炎热潮湿,降水充沛。
4. 人口与资源分布人口和资源分布是指地球上人口和资源的空间布局。
人口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经济发展等。
资源分布也受到类似的因素的影响。
人口和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是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地区的人口过度集中,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和社会问题的产生。
因此,合理利用资源,合理规划人口分布成为了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归纳
单元视点:
本单元属散文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议论性散文。
《家》是周国平对“家”的一种哲学思考,通过对“家”的三个比喻,引领我们去探求“家”的真谛;林希通过对石缝间生命的激情抒写,涌动着对高扬的生命力的礼赞,石缝间的生命所面临的生存条件异常艰难、严峻,但能在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定有其震慑人心的非凡力量,石缝间的生命就是这样撼动了作者的心,也撼动了读者的心;《废墟的召唤》在“凝固的历史”面前,思索着祖国的昨天和今天;《更浩瀚的海洋》以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通过对七种人生态度的否定,表达了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每篇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识记理解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品味文章中对生命、生活的热爱之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自觉意识。
3、学习本单元课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4、培养宽厚、坚忍、执着的人生态度,激励自己树立健康向上,追求不止的人生志向。
学法指导:
1、要把握文章的线索,理清作者的思路,领悟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宜采用自读、质疑、讨论的学习方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去观察、思考。
3、本单元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多,应结合相关学科进行综合性学习。
中考视点:
1、考查对散文精炼、生动的语言的把握,在不同的语言风格中体味不同的意境。
2、考查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3、考查散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4、领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
字词积累:
休憩琐屑冥想萦绕举止泰然黯然失色倔强潸然泪下采撷遏制苍劲驾驭困厄震慑停滞怅然凝固鸦噪充塞嗫嚅迤逦凭吊赤裸裸顶礼膜拜安谧浩瀚萋萋袒露
文学常识:
1﹑作者:当代作家周国平;现代作家林希;现代女作家宗璞;黎巴嫩诗人,小说家纪伯伦。
2﹑历史人物、事件:尼采﹑《荷马史诗》﹑奥德修斯;第二次鸦片战争。
佳句剖析:
1、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剖析:此句子出自马致远《寿阳曲·潇湘夜雨》。
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离家很远,陪伴自己的只有一盏昏暗的孤灯,夜雨降临,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泪如雨下。
这里引用的使用是为了说明家是游子漂泊在外的永远的岸。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剖析: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
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
作者的心情也变得明朗,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难点聚焦:
《家》这篇散文有哪些写作上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
解析:(1)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家”的一种哲学思考,全篇由引子和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的标题都是直接阐述了作者的认识和思考。
三个标题是一种递进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
开篇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之上,这是作者思考的前提,三个小节都是由它引发出来的。
(2)比喻、设问、引用多种修辞的运用。
(3)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