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中的应用 禹亚辉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综合管廊作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各类能源、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对其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逐渐在综合管廊建设中得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建设效率和质量。
BIM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集成设计、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
在综合管廊的建设中,BIM技术可实现从设计到施工、运维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建设中的一些难题。
首先,BIM技术实现了综合管廊建设的协同设计。
在传统建设中,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导致协同效率低下。
而应用BIM技术,设计人员可在共同的数字模型中进行协同设计,快速解决设计中的冲突,实现设计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数字模型的可视化展示,使不同角色的参与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协作。
其次,BIM技术提高了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传统施工中,需进行复杂的人工测量和人工协调,易出现误差。
而BIM技术可实现施工方案的数字化制定、工序的虚拟仿真和预装配,有效减少了施工中的误差和更好地控制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此外,数字模型可作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平台,确保施工的标准化和质量化。
最后,BIM技术实现了综合管廊运维的数字化管理。
在传统运维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巡检和修缮,效率低下且易出现疏漏。
而应用BIM技术,可将综合管廊数字模型作为运维管理平台,实现管廊设施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运行状态的追踪,并根据运行状态智能分析设备故障,并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从而提高了运维效率和精度。
综合管廊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BIM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提高综合管廊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可谓是建筑、工程和运维领域的一大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势必将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
浅谈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市政综合管廊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因此,有关市政建设的课题研究也多把其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上有很多丰厚的成果。市政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不仅要结合城市当下的需要进行,还要考虑到城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在综合管廊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做缜密的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了平面线性设计、防灾设计、结构断面设计和特殊路段的设计,各个设计之间要做好协调工作,确保管线的铺排是合理的,可以将城市的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率大大提高。目前,国内城市的综合管廊设计使用采用的都是分开布置、自成一体的方式,这显然和设计初衷是有所背离的。尤其是在城市密度逐渐增加的当下,综合管廊必须依靠一些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单位面积的效益最大化。BIM技术在这一方面的技术核心,可以帮助整个项目提高利用价值,对城市道路的交通体系和各个地下的管道进行整合,设计出可行性高、回报率高的方案,避免管廊之间、管廊和其他市政建设之间的影响。
关键词:BIM技术;综合管廊;市政工程
引言:
BIM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是以数字技术和成像技术的结合作为基础的,它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工程的模拟模型来获取所有工程的相关信息,并依靠这个信息中的数据实现对整个工程的管理。将BIM技术引用到市政综合管廊的施工中,也是因为市政建设的数量井喷,对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的原因,它的到来对于工程的优化和施工的科学规范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利用BIM进行市政综合管廊的设计,通过模拟模型的建立,可以全面的掌握项目的所有信息,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各项参数进行全面的考虑与反复的调整,最终在三维技术的展示下,获得一个令各方主体满意的方案,所以BIM进入到市政综合管廊施工应用中,具备较高的实用性能,也满足了整体的经济收益率。
参考文献:
浅谈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BIM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中的应用
BIM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在信息化全球的发展情况下,信息技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
信息技术不仅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还促进了国家各方面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加大了力度。
在建设领域,工业化等领域都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普及。
其中BIM作为信息建筑模型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使建设工程其技术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让BIM技术得到更好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技术手段,也可以使建筑业的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BIM;管廊设计;应用引言市政综合管廊主要是在城市下修建一个综合性的隧道空间,其用途主要是铺设排水管道、供电线路、通讯线路等公共管道。
这种隧道空间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在日后市政管线集约化发展中占据重大地位。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修建公用隧道是一项试点工程,但由于多种因素,尚未得到推广。
地下通道的阻力和施工技术对公用隧道施工的实施有很大影响。
然而,BIM技术的引入为公用工程隧道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可用于这种新型技术水在城市商业标准设计中的应用,从而更好的带动科技和经济发展。
一、BIM描述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其包括大量的建筑实体信息。
该信息模型主要基于3D数字成像技术,通过IFC集成各种建模工具,利用数字信息对建筑物的真实信息进行建模,从而获取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从本质上来说,文学硕士研究的是建筑本身。
这种建筑信息模型是项目管理中的一种信息管理技术,它不仅模拟了整个三维建筑的原貌,而且通过整个三维模型加强了项目的管理。
参与整个项目的各方可以从模型中获得更多的项目管理信息,然后根据Whitebody的管理权限,提出各种利益解决方案,实现项目信息的共享和相关数据的更新。
在一定程度上,上楼可以改变项目经理的合作模式,从而实现协同管理模式。
采用这种新的管理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整个项目建设的效率,还可以对项目四点生命表的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综合管廊是一种为了解决城市地下综合管线交叉、穿越等问题来设计的一种公共基础设施,其中各种管线、电缆等被集中在同一个地下管廊中,以减少对地面的占用,提高管线的安全性和维护性。
然而,由于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管理、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因此需要引入BIM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效率和减少风险。
1.管廊模型设计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很难显示综合管廊的详细设计和交叉部分,相反,BIM提供了各种管道、电线和通道的详细和精准的三维模型。
建立综合管廊的BIM模型可以帮助各个设计方针对综合管廊进行协调设计,以确保各种管道、电线和通路在三维空间中准确无误地交叉和连接。
通过BIM技术,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科技难点,规避风险因素,提高设计效率。
2.避免冲突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综合管廊的施工难度很高,因为综合管廊中存在许多复杂多样的管道和电缆,这些管道和电缆会直接影响到其它楼层和建筑的功能、效果和安全性。
而通过BIM技术,各种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员及时了解系统的设计和布局,轻松地分离和分析各种管道和设施之间的冲突,以保证施工平稳无阻。
3.施工控制传统的施工方式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准确的数据和流程,这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维护上的问题。
BIM模型则可将施工控制更为精确。
在建设综合管廊时,BIM技术可以追踪重要资料,工作程序和施工人员的位置,通过视觉或者数字提示来提醒工程师工作站的位置以及存在的问题。
这种实时的施工管理可以减少延迟,提高质量基础。
4.设施管理综合管廊建设完毕后,并不意味着建筑工作结束。
相反,在综合管廊运营和维护过程中,BIM技术也能发挥作用。
BIM模型可用作文档管理、设施维护计划和其他管理工具。
利用BIM技术,设备运行人员可以宏观地查看各项设施的位置、状态和运行情况,从而在更高质量的设施维护计划中更有效地管理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采用BIM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消除冲突和监督施工过程,还可以在运营和维护方面提高设施管理效率,降低各种不必要的开支。
BIM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口密集、高楼林立,这些特点对于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而言很不利,再加上地线综合管廊的铺设地点一般都在城市主干道附近,不仅交通复杂,而且大型建筑较多,总体而言综合管廊施工环境较为复杂[2]。
3.3附属设施工程庞大
由于综合管廊铺设的管线种类繁多,这些管线中往往包括天然气管线、高压电力线等较为危险的管线,因此为了保障综合管廊的后期安全问题,需要在危险因素高的管线中铺设配套的附属设施,从而提高危险管线的安全系数。
4.BIM技术在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
4.1综合管廊设计建模中的应用
由于城市管廊的施工地点处在地下,再加上周围大型建筑物较多,因此综合管廊的设计建模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将施工周围的大楼建筑数目以及周围区域的规划信息导入BIM软件当中,就可以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施工模型的设计和构建。而且综合管廊涉及到的管线数目繁多、种类复杂,因此需要BIM技术来确定每种管线的线路位置,同时还可以避免管线之间出现位置交叉的问题。详细设计模型见图二。
1.1.1可以进行场景施工模拟
根据设计单位设计的方案以及相应的综合管廊施工信息,能够准确利用BIM技术进行现场施工模拟,从而在综合管廊施工模拟过程中发现设计方案的不足,并根据模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综合管廊施工的效率[1]。
1.1.2信息可视化
BIM技术能够将综合管廊施工中的信息可视化。通过将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的信息输入BIM平台,他就可以直接将输入的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模型,然后通过直观的模型对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阶段进行指导和管理,从而不断提高综合管廊施工管理的水平。
3.综合管廊工程的施工要点
3地下管线种类繁多(排水、给水、通信、电力、天然气等),而且数量巨大,要将这些管线井然有序的布置管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见下图一综合管廊管线示意图。由于城市地下空间有限,而且后期维修管理困难,因此在布置这些管线时要严格按照设计顺序进行,同时为了保证综合管廊的安全,在铺设天然气管线等较危险的管线时要单独布置。
综合管廊建设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综合管廊建设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BIM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讨,旨在为综合管廊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综合管廊;BIM技术;应用研究;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综合管廊作为承载城市生命线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和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传统的综合管廊建设方式存在着规划设计不合理、施工管理效率低下、后期运维困难等问题。
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建造方式,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等优势,为综合管廊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探讨其潜在价值和挑战,为推动综合管廊建设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BIM技术概述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
它通过数字化方式表达建筑物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实现建筑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BIM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
这些特点使得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近年来,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规划设计阶段缺乏精细化设计,导致管线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
其次,施工阶段存在沟通协调不畅、进度控制不力等问题,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和成本增加。
最后,运维管理阶段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难以实现管线的实时监测和故障快速定位。
四、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1.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在规划设计阶段,BIM技术可应用于建立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测和优化设计等方面。
通过建立精细化的三维模型,设计师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管廊的空间布局和管线走向,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规划的不断优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愈发重要。
而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载体,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地下管线交叉、重叠、交错等问题,更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而在综合管廊建设中,BIM 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施工质量,更可以实现管廊建设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慧化运营。
下面将结合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对其优势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BIM 技术的优势BIM 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二维设计图纸,BIM 可以实现全过程数字化设计和管理,不仅能够减少设计变更和施工误差,更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体验。
BIM 还可以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和工程施工的信息共享,有效避免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信息孤岛,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
在综合管廊建设中,BIM 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三维数字化设计综合管廊建设需要处理多种地下管线交叉、冲突等问题,传统的二维设计难以准确的描述地下复杂的管线网络和构造体系。
而 BIM 技术可以实现管线、轨道、结构等多专业的三维集成设计,可视化地展现设计效果和地下结构。
通过三维数字化设计,可以准确的分析和解决地下管线的交叉、冲突,确保管廊的设计合理、施工顺利进行。
2. 多专业协同设计综合管廊工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如土建、结构、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等,传统的设计方式容易出现信息孤岛,不利于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
而 BIM 技术可以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各专业设计人员可以在同一模型中进行设计,实时查看和修改设计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冲突,使设计更加贴合实际情况,提高设计质量。
3. 碰撞检测和冲突解决综合管廊工程中地下管线众多,不同专业交叉复杂,传统设计难以准确发现并解决管线间的冲突问题。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综合管廊是解决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不足与地下管线建设需求矛盾的重要途径,对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以综合管廊为例论述BIM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协同设计;碰撞检查;倾斜摄影1概述本文主要通过阐述BIM技术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包括结合倾斜摄影技术进行方案设计,多专业间协同设计的BIM应用,基于BIM软件平台的碰撞检测等。
通过BIM技术应用,可指导设计和施工,减少返工率。
本文主要以综合管廊为例论述BIM技术在设计及指导施工中的应用。
2BIM技术在管廊设计中的应用2.1方案设计采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工程周边场地的实景模型。
利用实景模型,对项目总体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并开展相关设计工作,为方案比选与决策提供可视化的技术支持,提高方案比选的决策效率。
同时将设计方案融入真实地理场景中,融合设计作品与现状环境,实现了测量建模一体化。
现阶段,在市政综合管廊图纸会审当中,发挥BIM技术的高效率特性能够全面提高图纸会审及交底的质量。
运用BIM技术,主要是以这种技术为基础,构建市政综合管廊图纸数字模型,这种模型可视化优势较为突出。
使用人员能够直接看到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当中的每一个结构体系,在这个阶段,施工以及管理部门需要对市政综合管廊设计方案可行性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究,从中可以发现各类问题,后期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和改善,集中把控传统施工图纸当中的数据错误以及矛盾信息等各类问题,此方法可较大提高市政综合管廊设计图纸质量。
2.2多专业间协同设计BIM技术支持管廊总体、结构、管线等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实现多专业基于一个平台、一个模型的协同设计,利用各专业综合后的BIM设计模型,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解决各专业单独设计带来的交错碰撞问题,优化项目关键、复杂节点设计,减少后期设计变更,为项目设计整体性、流畅性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中的应用摘要:地下管线的高密度增长以及空中蛛网般的线路布置,严重占用城市空间,阻碍城市建设,影响城市化的发展。
同时地铁、地下走道等地下空间的开发。
必须考虑城市综合管廊的布置和使用。
以满足城市化建设的长远发展,立足于现在,发展未来。
综合工程管廊的建设不仅要满足城市建设规划同时要满足经济合理,同时需要完整的综合管廊管线数据,以保证后期高效运维。
BIM技术的应用,为综合管廊的建设及运维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支撑。
关键词:综合管廊;BIM;BIM5D;运用体系管线作为城市发展的给养线,为城市中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有效的保证了城市的活力。
传统地下管线的直埋方式管线直接与土壤接触,土壤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加大对管线的腐蚀力度,缩短管线的使用时间,日积月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且土体的自然沉降或外部压力,也会对管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空中架线占用城市空间,影响美观。
为满足城市化的长远规划,解决城市发展与建设空间不足的矛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应运而生。
1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意义综合管廊是城市管道综合走廊。
即在城市地下建设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汇集于一身,设置专门的投料口、通风口、人员出入口、管钱引出口,并配置专业的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及后期统一运维。
综合管廊的建设将管线的布置融入城市规划中,统筹各方资源与信息,节约地下空间,解决土地资源无序开发的问题,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余地,综合管廊的提前规划可以避免与来区域划分及建设交叉碰撞,给施工后期的运维带来极大的便利,减少市政设施的开支。
将管线埋设于管廊中可以延长管线的寿命,便于定期检修,提高城市整体地下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2 BIM技术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BIM技术是辅助项目全过程实施的技术,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为建筑物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并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BIM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关村西区市政工程中,综合管廊的应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该区域的市 政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如交通、环境、公共服务等。通过综合管廊的运用,可 以实现各种管线的合理布局和优化,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同时,综合管廊还 可以增强城市的
抗压、抗震能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综合管廊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高效、安全、环保等方面。首先,综合管廊的 建设可以大幅度减少道路的反复开挖,提高市政工程的工作效率。其次,由于综 合管廊内的管线布置合理,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城市的安全运行。
五、结论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阶段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和价值。 通过BIM技术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规划、设计、管理和协 调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和可持续性。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其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 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
2、优化设计方案:BIM技术可通过参数化设计、性能分析等功能,为设计师 提供更多优化方案的可能性。
3、精确的施工指导和协调:BIM模型可生成准确的施工图纸和文件,便于施 工过程中的协调和监控,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参考内容
引言
综合管廊是一种现代化的市政设施,用于容纳多种城市管线,如电力、通信、 给水、排水等。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对于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品质有着重要 的意义。本次演示将详细探讨综合管廊在市政工程中的设计应用,以期为相关工 程提供参考。
例如,通过BIM模型,施工单位可以清楚地了解管廊内部的布局和各种管线 的位置,避免施工中的碰撞和冲突。
三、BIM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施 工的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在质量控制方面,BIM技术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详细、准确的施工图纸和数 据,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施工要求和技术要点。同时,通过BIM模型与施工 进度的结合,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质量和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BIM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设计中的应用(PDF80页)
1.1.1、信息完备性
模型信息除了对工程对象进行3D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的描述, 还包括完整的工程信息描述,如对象名称、结构类型、建筑 材料、工程性能等设计信息;施工工序、进度、成本、质量 以及人力、机械、材料资源等施工信息;工程安全性能、材 料耐久性能等维护信息;对象之间的工程逻辑关系等。
1.1.2、信息关联性
1.3.2 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从实质上讲是一个构件组合设计,BIM模型是由 无数个虚拟构件拼装而成,其构件设计并不需要采用过多的 传统建模语言,如拉伸、旋转等,而是对已经建立好的构件 设置相应的参数,并使参数可以调节,进而驱动构件形体发 生改变,满足设计的要求。而参数化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将构 件的各种真实属性通过参数的形式进行模拟,并进行相关数 据统计和计算。在BIM模型中,构件并不只是一个虚拟的视 觉构件,而是可以模拟除几何形状以外的一些非几何属性, 如材料的耐火等级、材料的传热系数、构件的造价、采购信 息、重量、受力状况等等。
1.2 BIM特点
1.2.1. 可视化 可视化即“所见所得”的形式,BIM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
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 人们的面前。BIM可视化是一种能够同构件之间形成互动性 和反馈性的可视,在BIM模型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 的,所以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 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 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模型 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图形和文档。如果模 型中的某个对象发生变化,与之关联的所有对象都会随之更 新,以保持模型的完整性和健壮性。
1.1.3、信息一致性
在建筑生命期的不同阶段模型信息是一致的,同一信息无需 重复输入,而且信息模型能够自动演化,模型对象在不同阶 段可以简单地进行修改和扩展而无需重新创建,避免了信息 不一致的错误。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BIM 技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数字化设计和施工技术,已经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BIM 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优化施工质量,还能够实现管廊的智能化运营管理,对于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综合管廊设计阶段,BIM 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直观地理解地下空间的复杂结构和各种管线的布局情况。
通过BIM技术,设计师可以利用三维模型进行视觉化设计,将管线、结构及设备等进行整合和优化,确保各种管线的安全分布和合理布局。
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促进设计方案的整体性和一体化,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冲突并优化设计成本。
通过BIM 技术,设计团队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虚拟模拟和碰撞检测,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设计问题,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设计团队还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可视化,对项目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综合管廊的设计一旦运用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团队有效规避隐蔽工程问题,提前预测并解决相关风险,从而提高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综合管廊施工阶段,BIM 技术可以帮助施工方更加合理地规划施工进程、提高施工效率。
通过BIM 技术,施工方可以对施工进度、资源分配、材料管理等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确化、智能化和优化化。
BIM 技术还可以提前识别施工难点和风险点,优化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BIM技术可以帮助主管部门监控和协调整个施工项目各方的协作,提供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数据支持,从而对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工程控制点管理、材料定位识别、施工进度追踪等。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2-26T07:37:48.97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17期作者:晋鹏飞[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晋鹏飞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384【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市政综合管廊中,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BIM技术,BIM技术作为建筑模型信息处理技术,对于提高综合管廊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非常有效,在多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BIM技术在综合管廊应用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BIM技术的应用优势以及在市政综合管廊具体的应用,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市政综合管廊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综合管廊;施工管理引言BIM技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应用较多,很多城市在进行市政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也开始不断引入BIM技术,不但能够更好地提升核心竞争力,也能够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施工管理水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进一步加深人们对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应用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推动未来市政综合管廊的发展。
1.BIM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城市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交通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空间不足问题的频繁出现,很多城市开始开发地下空间,地下综合管廊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发展地下综合管廊,有助于解决道路重复开挖、架空输电线路网络密集、管道事故频发等问题。
考虑到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技术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难度大、管道安装困难等特点,采用BIM技术能够最大化的解决上述问题,能够帮助相关设计、施工单位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合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2.BIM技术特征分析2.1设计方面(1)协同作用市政综合管廊中放置地下管道非常复杂。
如果处理不当,管线冲突可能会导致稍后阶段的设计更改。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城市综合管廊亦称地下市政综合管沟、共同沟、共同管道,是一种可以容纳多种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这些市政管线包括电力、热力、自来水、排水、天然气等。
综合管廊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而且极大地方便了城市管线结构的后期维护和检修,是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经过效益分析和比较,综合管廊较传统直埋管线总成本降低23%。
关键词:BIM 技术;地下管廊;综合施工引言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市政工程建设的基础,主要包含电力、供热、燃气、通讯及排水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动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保障地下管线的科学运行,可以高效地提升现代城市的道路建设和空间开发水平,为城市后续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
1必要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的力度日益加强,但我国人口众多,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对交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为了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和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管廊工程的建设将有效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由于其工程环境复杂、管线高度集中且种类繁多、附属设施庞大、管线出口及交叉口异形结构复杂等特点,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BIM技术的应用是科技水平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信息化技术手段。
BIM带来的施工管理模式变更,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建筑专业人员整合,实现了信息共享及跨职能、跨专业、跨企业团队的高效协作,为企业集约经营、施工精益管理提供了强大支撑。
2应用现状BIM由三维模型与模型上的信息组成。
信息与对应的三维模型相关联,随模型精细度的不断深化而向下阶段传递。
目前,综合管廊BIM技术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应用,但在运维阶段的应用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运维管理人员对于综合管廊BIM技术了解不足,无法结合BIM技术与运维管理情况提出具有操作性的需求。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建设运营中的应用分析
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建设运营中的应用分析在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攀升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市政综合管廊建设,特别是BIM技术在市政综合管廊建设中应用关注越来越高。
如何在利用BIM技术提升市政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效果是当前我国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标签:BIM技术;市政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应用1、BIM技术基本概述1.1 BIM技术的基本内涵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通过将三维数字的成像技术作为基础,按照工程基础分类的标准将多种建模工具进行集成,通过数字信息模拟实际的建筑物信息得到工程所需的具体数据,其本质是一种信息化管理技术。
因此在市政综合管廊中项目工程施工单位可以根据BIM技术所构建出的模型对项目工程管理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再根据所掌握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从而提升市政建设部门对于各种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应变能力。
BIM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工程施工单位对于工程管理的方式,工程投资方与施工方可以实现协同管理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工程施工建设的效率还能有效增强施工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的积极作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BIM技术主要被划分为设计方主导、施工单位主导以及施工管理方主导的多种模式。
6D的建筑模型运行方式还能实现建筑模拟化、虚拟化以及信息化资源整合,从而全面增强建筑施工资源整合的效率,并且使市政综合管廊的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1.2 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在市政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传统的作业方式是在正式施工之前将设计图纸集中起来送至专门的管线规划部门,之后再对每个管线进行总体规划,根据设计图纸规划完成之后才可以正式进入施工建设环节。
因为传统的施工作业方式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类型管线的交叉问题,此种情况便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二次修改,之后再进行重新施工。
因此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并且也会使工程整体施工效率降低。
由于BIM技术可以对项目正式开始之前进行项目整体的状况估算,并且利用预施工的形式对市政综合管廊低下管线在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管线交叉等意外情况进行分析和预判,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出应急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在实际施工环节出现管线交叉或者其他冲突而导致的返工情况,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成本。
BIM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BIM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与建造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步入现代化和智慧化的一项重要标志。
以往针对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多以CAD设计模式为主,而从CAD设计模式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存在着设计管理序列混乱、施工方案进度缓慢等问题,对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各项特点,针对BIM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综合管廊;设计应用前言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发展方向,对于促进城市发展的顺利性和科学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在具体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涉及多项影响因素,尤其是城市的当前发展情况与后续发展战略,因此相关人员应确保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与建造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建立科学的理论和合理的模型,以确保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效果与建造功能。
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特点1.1具有工程环境复杂的特点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一般位于城市交通较为繁忙或者工程设备聚集的地方。
城市地下环境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地下环境与地上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时处于复杂的工程环境,设计难度提高。
相关人员在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前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规划选线、工程节点、环境影响、既有工程与后续工程等多项影响因素。
1.2具有管线密度较高、类型较多的特点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时必然要考虑到城市的后期发展需求,因此其设计时所纳入的管线类型必须要保证相应的适应性和超前性。
且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中涉及到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诸多类型的管线,因此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不仅要考虑到上述管线本身位置的合理性,还要考虑到管线设备对彼此的影响,要确保管线设备的设计合理,确保各类管线均能充分发挥其相应的使用功能。
1.3具有工程量大的特点由于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本身蕴含了诸多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管线设备,因此为了满足上述管线设备的运行需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在设计建造时必须配备相应的附属工程系统,例如消防系统、供电系统、标志系统等。
BIM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摘要:为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优化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推进建筑行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将在管廊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运用BIM技术。
采用BIM技术的系列软件,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进行场地布置模拟,在管线安装过程中进行碰撞检查及管线入廊的深化设计;通过实物的工程量统计汇总,便于物资限额领料工作的展开与管理;通过施工方案的动画模拟,在管廊主体施工过程中明确各复杂节点及重要部位的施工工艺;将BIM+VR技术结合运用,浸入式体验交底,并对廊内工况进行实时管控;结合管廊建养平台的使用,完成各单位间的协调工作。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BIM技术的投入使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成本,大大提高了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BIM技术;地下综合管廊;碰撞检查;深化设计;方案模拟;工程量统计;协同管理;1 BIM规划阶段基于 GIS技术收集的项目周边地理信息数据,结合BIM技术,将精确的管廊模型导入GIS系统,检查管廊施工图设计BIM模型与已建或已规划地下空间、轨道交通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对模型进行调整,确保管廊与周边规划的协调性,避免了施工工期中临时调整管廊位置,修改设计图的局面。
三维真实比例BIM数据模型结合云平台GIS定位功能实现在真实地形环境下研究与定位,改变非直观的表达方式,传达项目信息模型的准确定位,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设计效果质量问题。
根据模型的准确定位,分析判断地下综合管廊途径的地形特点,合理分配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便道、临建场地等规划。
2 BIM设计阶段2.1三维可视化模型建立2.1.1创建廊体结构模型根据管廊主体设计施工图纸,创建管廊构件和预埋件真实比例模型。
通过管廊整体图纸定位,创建管廊需要现浇的结构模型。
这一过程不仅是建立管廊的三维模型,更是在建模过程中,检查图纸在二维设计过程中不易发现的问题,通过模型与设计院进行沟通,并根据反馈信息修改管廊廊体结构模型。
BIM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中的应用 禹亚辉
BIM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中的应用禹亚辉摘要:市政综合管廊主要是在城市的地下建设一个综合性的隧道空间,用来铺设给排水管道、供电线以及通讯线路等一些公用管线。
这种隧道空间的建设能够增加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成为市政管线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合管廊建设在我国的部分城市作为试点工程,但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试点工程还没有得到普及,由于城市线路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的阻力,综合管廊建设的推行受到较大的阻力。
而BIM技术的引进为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较大的可能。
本文就这种新型技术在市政管廊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设计应用?1.传统二维市政管线综合设计的缺陷?在大型、较复杂的市政工程项目设计中,由于管线系统繁多、布局复杂,常出现各专业工程管线在水平或竖向空间位置上产生互相干扰碰撞,或者管线与其他管道附属构筑物冲突的情况。
给施工带来麻烦,造成返工或浪费,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传统的设计流程中通过二维管线综合设计来协调各专业的管线布置。
但传统二维市政管线综合只是将各专业的平面管线布置图进行简单的叠加,按照一定的原则确定各种系统管线的相对位置,进而确定各管线的原则性标高,再针对关键部位绘制局部的剖面图。
总的来说存在以下缺陷:(1)管线交叉的地方靠人眼观察,难以进行全面的分析,碰撞无法完全暴露及避免。
特别是对于大型的市政道路,管线种类众多,在道路标高变化较大或周边地形复杂的地方,管线避让、满足敷设要求以及控制埋深等各问题之间常常顾此失彼。
(2)管线交叉的处理均为局部调整,很难将管线的连贯性考虑进去,可能会顾此失彼,解决了一处碰撞,又带来别处的碰撞。
(3)管线标高多为原则性确定相对位置,仅局部绘制剖面的位置有精确定位,大量管线没有全面精确地确定标高。
(4)多专业叠合的二维平面图纸图面复杂繁乱,不够直观。
仅通过“平面+局部剖面”的方式,对于多管交叉的复杂部位表达不够充分。
由于传统的二维市政管线综合设计存在以上不足,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市政管线综合设计就成为针对大型复杂市政管线设计问题的优选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M在市政综合管廊设计中的应用禹亚辉
发表时间:2018-05-25T15:48:49.1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禹亚辉赵然珂
[导读] 摘要:市政综合管廊主要是在城市的地下建设一个综合性的隧道空间,用来铺设给排水管道、供电线以及通讯线路等一些公用管线。
德州市市政工程建设总公司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市政综合管廊主要是在城市的地下建设一个综合性的隧道空间,用来铺设给排水管道、供电线以及通讯线路等一些公用管线。
这种隧道空间的建设能够增加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成为市政管线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合管廊建设在我国的部分城市作为试点工程,但是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这种试点工程还没有得到普及,由于城市线路以及建筑技术等方面的阻力,综合管廊建设的推行受到较大的阻力。
而BIM技术的引进为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较大的可能。
本文就这种新型技术在市政管廊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市政道路管线综合设计应用?
1.传统二维市政管线综合设计的缺陷?
在大型、较复杂的市政工程项目设计中,由于管线系统繁多、布局复杂,常出现各专业工程管线在水平或竖向空间位置上产生互相干扰碰撞,或者管线与其他管道附属构筑物冲突的情况。
给施工带来麻烦,造成返工或浪费,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传统的设计流程中通过二维管线综合设计来协调各专业的管线布置。
但传统二维市政管线综合只是将各专业的平面管线布置图进行简单的叠加,按照一定的原则确定各种系统管线的相对位置,进而确定各管线的原则性标高,再针对关键部位绘制局部的剖面图。
总的来说存在以下缺陷:
(1)管线交叉的地方靠人眼观察,难以进行全面的分析,碰撞无法完全暴露及避免。
特别是对于大型的市政道路,管线种类众多,在道路标高变化较大或周边地形复杂的地方,管线避让、满足敷设要求以及控制埋深等各问题之间常常顾此失彼。
(2)管线交叉的处理均为局部调整,很难将管线的连贯性考虑进去,可能会顾此失彼,解决了一处碰撞,又带来别处的碰撞。
(3)管线标高多为原则性确定相对位置,仅局部绘制剖面的位置有精确定位,大量管线没有全面精确地确定标高。
(4)多专业叠合的二维平面图纸图面复杂繁乱,不够直观。
仅通过“平面+局部剖面”的方式,对于多管交叉的复杂部位表达不够充分。
由于传统的二维市政管线综合设计存在以上不足,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市政管线综合设计就成为针对大型复杂市政管线设计问题的优选解决方案。
2.BIM技术应用于三维市政管线设计的优点?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指建筑信息建模/建筑信息模型。
在Jerry Laiserin著名的比较苹果与橙子论述提出后,这一设计理念初步深入人心并得到应用推广。
BIM计算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五大特点。
BIM技术的发展使三维管线综合的设计方式得以实现,通过BIM协同设计可以直观表达各专业管线的设计意图,进而明确管线构筑物的复杂构造及管线之间的相互空间关系,方便进行碰撞与干涉检查和实时调整,实现元素级别的协同。
3.BIM应用于三维市政管线设计的主要软件?
目前国内已有多种软件可供选择,但三维管线综合的设计有其特殊的需求,需要跟市政道路进行紧密结合。
目前业内使用较成熟的主要设计软件包括Autodesk公司开发的Revit MEP软件、Autodesk Civil3D软件、以及鸿业公司开发的鸿业三维智能管线设计系列软件。
经过笔者对不同项目的使用分析,对这即款主流软件的不同应用重点有如下体会:
Revit系列软件包含Revit Architecture、Revit Structure、Revit MEP三个软件,分别对应建筑、结构、设备专业,三者互相融合度高,可以满足复杂的市政工程节点、以及大型综合体市政道路出入口处的管线综合设计的需要。
Autodesk Civil3D软件可以实现大型市政道路、城市公路的整体设计,其数据分析功能强大,在土方计算、区域排水等参数分析上优势明显。
但Autodesk Civil3D对市政管线的支持限于道路排水,其余类型的市政管线需要用户自行设置类型及规则,这对设计用户的培训要求较高。
BIM软件在和其他软件协同方面,目前主要通过LandXML、FBX、SKP、DWG等数据文件进行,可以和InfraWorks、3dMax、Google Skyetchup等软件交换信息和模型数据,具体交换形式需要视对接的软件而进行不同设定。
4.三维管线综合设计流程?
三维管线综合设计作为BIM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已在国内多个大型、复杂项目中进行设计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技术积累。
笔者通过多个项目总结出的市政管线BIM设计流程是先建立市政道路模型,然后进行市政管线的建模,再根据各专业要求及管线敷设要求,对管线进行合理细致的调整、避让,最后汇成文档出图。
具体的各个设计阶段如下:
4.1市政管线模型的建立?
市政设备管线BIM建模按照各专业的施工图分系统进行,如给水、污水、雨水、消防、热力、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各系统设置不同颜色以便区分,建模的顺序大致按从上到下、从大管到小管的顺序进行,以减小后期调整避让的难度。
如果有横向的雨水口连接管则需特别注意,应在其他市政管线之前建模,这是由于重力流管到有坡度,而且不能上弯,一般需要其他管线去避让它,因此先行建模有利于后期调整避让。
4.2管线调整避让?
为了避免管线碰撞、控制埋深,管线间的避让是不可避免的。
在建模的过程中即需观察管线间的空间关系并予以调整,在局部区域完成建模后,要及时使用BIM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发现并消除碰撞,不必等到道路所有管线都建模完成再进行检测,因为各软件的整体检测速度都较慢,并且调整起来更难控制。
通过三维BIM模型使得精确地调整管线高度成为可能,为满足敷设要求及埋深控制,在多管交汇的地方可以进行精细的实体避让。
4.3汇成文档并出图?
由于采用了三维的方式进行设计,最后提交设计成果的方式有别于以往的管线综合设计。
拟以三个层次的成果提交:
(1)传统的表达方式,即管线综合平面图、局部剖面大样等;此外,对于管线关系较复杂的局部,辅以三维轴测图以便直观地表达。
(2)管线标高层次示意图,即按颜色深浅及色调变化来直观表达管线标高的彩色平面图。
可以非常直观地表达所有管线的高度变化,并可直接看出整条道路各路段市政管线的埋深,对于影响埋深的局部管线一目了然,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甚至要求具体专业变更设计。
(3)对于最终完成的整个BIM模型,导出为相应的格式提交给建设单位,以便进行后期的维护运营配合。
结语:
国内BIM技术的应用正蓬勃发展,国家到各地方均已经出台并即将实施相应的BIM设计规范。
虽然目前在市政行业内,各单位的设计成果也基本都是处于某个工程项目甚至某一个阶段中,无法实现项目间的统一协调。
但随着标准化的数据载体和编码规范的不断完善,协同困难问题将会有更优解决方法。
同时随BIM产品的本地化程度不断提高,会有更多适合市政行业使用的软件投入国内市场。
配合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期,BIM技术在市政管线设计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普遍。
参考文献:
[1] 杨远丰蔡晓宝三维管线综合设计实践与技术探讨建筑技艺[M] 2011-02-20?
[2] 孙同谦徐峥 BIM在市政管线综合中的应用中国给水排水 Vo1.30 No.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