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成人的心理或者学前儿童心理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包括三层意思:(一)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脑的机能(二)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一指人周围存在的一切自然的或社会的事物,也包括人自身内部的生理状态。
(三)学前儿童心理具有能动性的反映能动性一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积极的,主动的,有选择的反映,并作用于现实。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发展一一儿童心理机能的变化,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
(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儿童语言发展中,总是先会发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再学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最后才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与他人交流。
(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例如:孩子学走路,有段时间要扶着走,从扶着走到放开手独立迈几步,再发展到跌跌撞撞地走,最后才到完全独立自如地走路(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谈到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涉及儿童心理学中两个常见概念:关键期和危险期。
1.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反应或某种行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形成或习得,如果错过这个“大好时机” ,这种反应或行为的学习就会变得困难,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就是关键期。
2.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
例如,感知觉在新生儿期已开始出现,到10 来岁时已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而抽象逻辑思维则要到五六岁才开始萌芽。
(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1.发展速度上的差异,例如,有的孩子2 岁就能背儿歌了,有的才刚刚学会说话。
2.发展优势领域上的差异,例如,有的孩子很小就显示出惊人的数学才能,有的则在音乐方面一枝独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的内容,具体包括教材的第一、二、三节。
第一节主要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第二节重点探讨儿童认知发展,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第三节则关注儿童的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2. 使学生掌握儿童认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特点;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儿童认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生活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2)儿童认知发展特点;(3)儿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4.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一章1.1 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1.2 儿童认知发展1.3 儿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2. 重点、难点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2)谈谈你对儿童认知发展的认识;(3)分析一个实际案例,说明儿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的关系。
2. 答案:(1)见教材;(2)见教材;(3)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任务和方法,对儿童认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1章 绪论
所谓教育性原则就是指一切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都必须符合 教育的要求, 不允许进行可能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日记法 2. 传记法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 验项目和量表, 来了解 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
谈话法也是研究学 前儿童心理的常用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二、 我国古代的儿童观
我国古代就有了一些朴素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思想, 根据正式文字记载, 在2 5 0 0多 年以前, 我国就已经开始有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学思想。如在对人性的看法上, 有《 三字 经》 中“ 人之初, 性本善。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三、 近现代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四) 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 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 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也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原 则。
(1) 新的需要。 (2) 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受古希腊先哲和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西方人多半把儿童看成是“ 小大人” , 即 成人的雏形, 认为他们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因此, 也就没有必要和可能来研究儿童。人 们甚至从未想过,腊、 古罗马社会, 儿童被认为是未来的公民, 接受成人式的任务训练。
念
(二)幼 儿的概
念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学前心理学》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 一般来说,儿童年龄越小,年龄组内的儿童年龄差距应 越小,这样有利于发现心理发展的质变和关键年龄。
• •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各有优缺点。 • 鉴于两种研究类型各有千秋,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根据
(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学前心理的研究内容
1.生理发展: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动 作的发展
2.认知发展:感知觉,注意,记忆,思 维,问题解决,语言发展
3.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情绪、情感的发 展,气质,个性的发展,同伴关系和 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性别角色的获得 等。
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和意义
《学前心理学》
主讲:祁莉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祁莉莉
• 主讲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卫生学》《幼儿教育心理学》、 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 多次参与校本教材编写及学前教育专 业教师资格类考试教材编写。
• 现任某在线教育平台专业讲师。
《学前心理学》章节导图
学
• 第一章 学前心理学概述
前
•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 实验法分为: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第三节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 方法
实验 室 实验
自然 实验
(1)含义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有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 理研究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对出生几个月的幼儿进行研究。
(2)优缺点 ①优点: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一起探测 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②缺点:幼儿在实验室环境内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实 验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汪乃铭主编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客观环境遗传素质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反射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3客观环境P8: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涵盖很广;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
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二、.什么是心理的实质?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P9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如低能儿、痴呆儿),另一面是环境方面的因素(狼孩玛卡)。
实例省略。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答:无意注意P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有意注意P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
它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二、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生存意义;对人类来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了语言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
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用:其一,选择功用。
(听课)。
其二,保持功用。
(画画)。
其三,调节和监督功用。
(搭积木)由上可知,注意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使人能随时察觉外界的变化,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
《学前心理学》第一章
【认知理解】
三、研究 和学习学 前儿童心 理学的意 义
有助于认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有助于教育更合理地开展儿童教育工作
【思考练习】
1 2010年,92岁高龄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 给中国同行作了一个精彩的演讲。他开始讲了一个故事,他的 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里的种子说:“每 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 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 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做虽然要付出更 多的汗水和心血,但是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化 肥,苹果虽然长得又快又大,却不香甜。”读了这个故事,请 用本节所学的内容谈一下如何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进 行有效的教育。 2 结合当前学前儿童教育的实践,谈谈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 理学的意义。 3 请试着分别接触并观察小班、中班、大班学前儿童的活动, 说一说他们的行为中各表现出哪些特点
心理学研究什么?
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心理现象:
处于清醒状态时,会体验到自己的感受(情绪情感); 能认识和辨别许多事物(感知); 在与别人交往中,有的人大方热情,有的人胆小拘谨(性格);
对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是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民间对心理学的理解
➢猜测他人心理? ➢心理咨询? ➢研究变态的人? ➢心理学家会催眠? ➢分析梦?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幼儿期
乳儿期 婴儿期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心理现象的本质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精品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精品课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儿童发展与心理学基本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2. 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3.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4.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能力;3. 增进学生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认识,提高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成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2. 新课导入:讲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阐述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6.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2. 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3.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4.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章内容,分析一个具体案例,阐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 答案:学生需结合所学理论,分析案例中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领域的前沿动态。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观察儿童的实际表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2. 教学过程: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互动环节;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及答案的深度和广度;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学方法的调整、拓展阅读及实践结合。
《学前心理学》教材
《学前心理学》教材学前心理学教材完整版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学龄前期间心理发展的学科。
本教材旨在全面介绍学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第一章:学前心理学概述本章主要介绍学前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我们将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特征和阶段,以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感知和运动发展学前阶段是感知和运动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本章将讨论学前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和感知能力的提升,以及他们的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第三章:语言和沟通发展语言和沟通是学前儿童重要的心理发展领域之一。
本章将介绍学前儿童语言得的过程和阶段,以及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发展。
第四章:认知发展学前期认知发展的关键任务是培养儿童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将探讨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情感和社会发展学前儿童的情感和社会发展对他们的整体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影响重大。
本章将介绍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在家庭和社交环境中的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发展。
第六章:学前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本章将介绍学前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教育环境的设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评估方法的运用。
第七章:特殊儿童的学前心理发展本章将介绍特殊儿童(如自闭症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等)的学前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探讨如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教育和支持。
结语学前心理学教材旨在为教育工作者、父母和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全面的学前心理学知识。
通过研究本教材,读者将能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Smith, J. (2010). "学前心理学研究进展:理论与实践",《心理学评论》,24(2),59-78.- Johnson, L. (2012). "学前阶段的感知和运动发展",《学前心理学杂志》,10(3),101-120.- Wang, M. (2014). "学前儿童语言得的研究回顾",《儿童发展心理学杂志》,16(1),34-52.- Zhang, Q. (2018).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与策略",《学前心理学年刊》,20(4),201-220.。
学前心理学绪论、第一章
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 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 验的心理活动。
喜、怒、哀、乐、爱、憎、 惧
意志过程是指人在有 目的活动中自觉地调 节自身的行为和情感, 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
基础
调控
情感过程
动力
意志过程
一、反映人的态度和活动积极性的个性倾向性。
环境决定论:主要代表人物,洛克和华生
洛克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 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 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环境决定论。其意义在儿童教 育和心理学领域也有不同的具体的延展。
心理学家华生[约翰.布鲁德斯.华生John.Broadus.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等认为,个体 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 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关系。 ⑤小脑:调节肌肉紧张,维持身体姿势。 ⑥大脑: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器官。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表面覆盖着 大脑皮层。皮层表面凹凸不平,约由150亿个 脑细胞分六层组成。
大脑半球的表面有很多褶皱, 凹陷部分称为沟或裂,隆起部分 称为回。
大脑皮层分为四个部分:额 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 脑 皮 层 ——高级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
(二)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表现在:1.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到个人的态度和经 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观点。
2. 人的心理能够支配调节人的行动,能动地反作用于
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 种需要。
人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改造世界.例如:三峡大坝的 修建、旅游景点的建设,还有为了得到玩具的小朋友吃自己不
学前心理学全册课件
学前心理学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绪论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学前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伦理原则2. 第二章:儿童发展概述儿童发展的概念和特点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3. 第三章: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的概念和过程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4. 第四章:情绪与社会发展情绪发展的概念和过程儿童情绪的特点和调节方式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过程情绪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5. 第五章:言语发展言语发展的概念和过程儿童言语的特点和阶段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6. 第六章: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个性的概念和特点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自我意识发展的概念和阶段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二、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研究方法和伦理原则。
2. 了解儿童发展的概念和特点,理解不同发展理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3. 掌握认知发展的过程和阶段,了解情绪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4. 理解言语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掌握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
5. 理解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儿童发展的不同理论及其解释。
2. 教学重点:儿童认知、情绪与社会发展,言语发展,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幼儿在公园玩耍的场景,引导学生们观察和思考儿童在学前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2. 绪论:介绍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回顾其发展历程,讲解研究方法和伦理原则。
3. 儿童发展概述:讲解儿童发展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不同发展理论,分析其影响因素。
4. 认知发展:讲解认知发展的概念和过程,阐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探讨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
5. 情绪与社会发展:讲解情绪发展的概念和过程,分析儿童情绪的特点和调节方式,介绍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过程。
学前心理学第一章
• 概况(1、2章) • 知、情、意、行(3-12章) • 发展规律(13章)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1. 2. 3. 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学前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
2.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 一般规律。儿童的心理活动,服从人类心理活动最一般 的规律。
3.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
4.儿童解剖生理学
它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揭示自然、社会、思维现象的最普通的规律。
第二节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运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该考虑到下列几点: 1.实验室内的布置 2.通过游戏 3.“预热”时间 4.实验指导语 5.考虑幼儿的心理状态和情绪背景 6.考虑幼儿表达能力
2.自然实验法
• 幼儿园教师常用的是自然实验法。
• 特点: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种或某些条件是有 目的、有计划地控制的。 • 延迟满足实验
测验法注意事项
• 个别测验 • 专门训练 • 稳定性差,不可一锤定音
4. 调查访问法
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 者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调查法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有特殊作用,因为:
• 1.同儿童生活在一起的成人易于捕捉幼小儿童在日常生活 中偶然地自然表露的心理活动。 • 2.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变化大,研究人员与学前儿童接触的 时间毕竟有限,他们所观察到的往往只是一时一事。 缺点:比较费时间。
最新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概述讲学课件
第二节 幼教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幼教心理学的任务 幼教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阐述学习理论和教学 的心理学规律,揭示幼教情境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 征及其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为 幼教提供心理学依据,更好地促进幼教与发展。具 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幼教情境中幼儿认知能力和技能发展、游戏 和活动发展、品德形成等方面的规律,探讨影响幼 儿学习和活动的因素,揭示幼教与幼儿心理发展的 关系。 2.为幼教提供科学依据。 3.以幼教心理学促进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 低亲和力FcγRs在ITP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 重要作用
① FcγRⅡA 转基因鼠证明FcγRⅡA在ITP 中的作用 难治性慢性ITP的FcγRⅡA-R/R131高表达 (1组),其他实验未能证实此结果
② FcγRⅢA 儿童ITP FcγR Ⅲ A-V/F158表达增加 成人ITP FcγR Ⅲ A-F/F158表达减少
V-Valine, NA-neutrophil antigen
GPI:糖化磷酯酰肌醇
● 除FcγRⅢB外,全部为跨膜糖蛋白 ● FcγRⅢB在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为GPI连
接分子 ●一些是单链,一些与γ或δ链形成双链 ●γ或ζ链是细胞内活动信号传导重要成分
△γ链是FcγRs作用于IgE、IgA的成分 △ζ链是T细胞抗原受体/CD3信号复合物的一部
▲ FcrR ⅢB(较高亲和力)
FcγR ⅢB-NA1/1在儿童ITP高表达
较高亲和力的FcγR Ⅲ基因型对IgG1 IgG3自身抗体被复的血小板破坏较严 重
● IVIG治疗ITP机理 ▲ 使活性FcγR饱和或替代致病性抗体 减少抗体被复血小板破坏 封闭FcγR已有体外实验证明 低亲和力FcγR可能不被饱和 ▲ 抑制性FcγR (FcγRⅡB)调节作用 FcγRⅡB 与活性FcγR共同作用引起活 动信号的抑制 FcγRⅡB减低者对IVIG治疗反应差?
2024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课件.
2024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使学生了解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认识到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成长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2. 讲解:详细讲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分析儿童心理发展;4. 例题讲解: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儿童心理发展基本概念;2. 儿童心理发展特点;3.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4.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5. 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2)论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 答案:(1)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和心理特点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等,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3)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塑造儿童良好性格、提高儿童心理素质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较好,但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1.2 学前儿童发展概述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第二章:婴儿期心理发展2.1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掌握感知、记忆、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特点了解婴儿期的认知发展对后期学习的影响2.2 婴儿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理解婴儿期的情感表达和社会互动特点掌握培养婴儿情感和社会能力的方法第三章:幼儿期心理发展3.1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掌握幼儿期的思维、语言和学习能力发展了解幼儿期的认知特点和对教育的启示3.2 幼儿期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理解幼儿期的情感表达和社会互动特点掌握培养幼儿情感和社会能力的方法第四章:学前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4.1 个性发展概述了解个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4.2 社会性发展概述理解社会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方法第五章: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5.1 心理健康概述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掌握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5.2 心理障碍概述理解心理障碍的类型和特点掌握识别和处理心理障碍的方法第六章:感知与注意力发展6.1 感知觉概述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掌握感知觉的发展特点与教育意义6.2 视觉与听觉发展探讨视觉与听觉的发展过程分析视觉与听觉对幼儿认知的影响6.3 注意力的发展认识注意力及其发展的重要性掌握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教育策略第七章:语言发展7.1 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语言发展的阶段与特点理解语言发展的重要性7.2 语音、词汇与句子发展探讨语音、词汇与句子的发展过程分析语言发展对幼儿认知的影响7.3 语言教育与促进掌握语言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讨如何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第八章:认知发展8.1 思维发展理解思维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掌握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教育策略8.2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发展探讨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发展过程分析如何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与创造力8.3 智力发展与评估掌握智力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智力评估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第九章:情绪与情感发展9.1 情绪与情感的基本理论理解情绪与情感的定义与区别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发展特点9.2 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探讨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掌握培养幼儿情绪调节与情感表达能力的策略9.3 情绪教育与心理健康理解情绪教育的目标与方法探讨情绪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第十章: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10.1 亲子关系概述理解亲子关系的类型与特点掌握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10.2 家庭教育概述探讨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分析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10.3 家庭教育策略与案例分析掌握家庭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家庭教育中的典型案例,以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第十一章:同伴关系与社交发展11.1 同伴关系的形成与特点理解同伴关系的定义和发展阶段掌握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1.2 社交技能的发展探讨社交技能的培养和重要性分析社交技能对幼儿适应环境的作用11.3 同伴冲突与解决策略认识同伴冲突的类型和原因掌握解决同伴冲突的有效方法第十二章: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12.1 道德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解道德发展的阶段和特点掌握道德发展的心理过程12.2 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探讨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实践原则分析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12.3 道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掌握道德教育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道德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第十三章:游戏与学习13.1 游戏理论概述理解游戏的意义和功能掌握游戏发展的心理理论13.2 学习理论概述探讨学习的类型和过程分析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3.3 游戏在学习中的作用认识游戏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掌握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策略第十四章:特殊需求儿童的心理与发展14.1 特殊需求儿童的定义与分类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常见类型和特点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原则和方法14.2 智力障碍与阿斯伯格综合症探讨智力障碍和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特点和表现分析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策略和干预方法14.3 语言障碍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认识语言障碍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和影响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和支持方法第十五章: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15.1 学前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当前学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分析未来学前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5.2 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讨学前教育政策的改革和实施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实践方法15.3 未来学前心理学家的素养与培养理解学前心理学家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探讨未来学前心理学家的培养和教育路径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理解学前心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其意义;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方法
• 学习儿童心理学要关注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的相关 知识 • 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观点 • 理论联系实际的进行学习
Hale Waihona Puke • 关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 运用主题讨论进行学习 • 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 课后思考题要重视
第一章 学前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学前心理学的对象和内容 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第三节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儿童自身
(二)学前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 (三)个体心理的发生 即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知觉、注意、记忆、表 象和想 象、思维、语言、情绪、意志等。
(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头尾律、近远律、大小律 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关键期 (2)敏感期和最佳期 (3)最近发展区 4、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三、研究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有助于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丰富和充 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实践意义
1、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支持 2、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 3、为儿童社会工作中提供服务 4、为儿童心理健康提供帮助
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
劳伦兹的“印刻现象”
狗成为小老虎的替代妈妈
• (1)关键期 定义: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 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 补。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力的发 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错过这个时期就难以形成, 这个使儿童心理获得显著而迅速发展的时期就是关键期。
第一节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一、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 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儿童心理的发展年龄段:0-18岁 广义的学前期:0-6岁 狭义的学前期:3-6岁
1.新生儿期(出生------ 1个月) 2.乳儿期、婴儿期(1个月------ 1岁 ) 3.婴儿期、幼儿期(1岁------3岁) 4.幼儿期、学龄前期(3岁------6岁) 5.童年期(6岁------12岁) 6.少年期(12岁------15岁) 7.青年早期(15岁------18岁) 8.青年期(18岁------30岁) 9.中年期(30岁------60岁) 10.老年期(60岁------死亡)
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一、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 三、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四、华生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说 五、斯金纳的儿童发展学理论 六、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七、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八、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九、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
一、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
• 格赛尔(1880-1961),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 • 主要观点:“成熟势力说”,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 有二,即成熟和学习。外部的环境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 然成熟程序。 • 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梯实验 • 评价:属于遗传决定论,强调了生物因素在发展中的作用, 外部的环境只为正常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 变发展本身的自然成熟程序。
推荐书籍
• 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 林崇德主编,儿童心理学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乃铭、钱峰,学前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 秦金亮,儿童发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 David R.Shaffe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2011年
•
课程性质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 主要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 心理发展的特征,着重介绍各年龄儿童心理的整个面貌。 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 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运用学前心理学 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 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 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 评价:弗洛伊德对人格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研究,强调人的 生物本能尤其是性本能在人的行为中的决定意义。强调个 性形成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 关。
(2)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最佳期 定义: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 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则学习 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 (3)最近发展区 定义: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 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 差距。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大小的主要标 志;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的,同时, 每一时刻又都在发生变化;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好的教 学是能够促进儿童最近发展区不断发生变化的教学。
学前心理学
一位略带诗人气质的心理学家曾经这 样描绘他心中的儿童:
在儿童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原: 儿童的执著,表现着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儿童的烂漫, 体现着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儿童的率真,反映着人类求 善的道德精神。在儿童清澈的明眸中,闪烁着科学家的敏 锐、艺术家的热情和哲学家的简洁。我想,所谓成熟,不 过是重新体验儿时游戏的认真态度和重新审视儿时积累的 早期经验。只有了解儿童,才会尊重儿童。尊重儿童,就 是尊重人类本身。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
•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 学派的创始人。 • 人格发展理论:本我 潜意识 快乐原则 自我 现实原则 超我 良心和自我理想 • 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1、口腔(口唇)期(出生-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岁) 4、潜伏期 (6-11岁) 5、生殖(青春)期(1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