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现状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加之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养老问题愈发突出。
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
本文将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1.1 经济收入低,养老资金不足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民在工作年限内无法积累足够的养老金。
在农村,养老金来源主要为退耕还林补助、新农保、养老保险等。
但由于农民普遍收入较低,很难达到足够的养老金水平。
1.2 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农村地区的传统观念较为保守,老年人多认为子女是他们养老的依靠,对子女有着较高的养老期望。
在现代社会,子女往往无法照顾老人,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这种养老方式也在逐渐减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
1.3 养老服务不完善,老年人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较少,服务质量不高。
老年人需要的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得不到满足。
这会进一步加大老年人的生活负担和孤独感。
2.1 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地区的养老金积累能力有限,面临较严重的养老金缺口。
2.2 家庭结构变化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原本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老模式已不再适用。
由于子女离家工作,老年人的照顾问题成为一大难题。
2.3 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不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也让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愈发严峻。
3.1 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可以通过政府财政补助、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引导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等多种方式,解决农村养老金不足的问题。
3.2 倡导多元化养老模式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倡导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包括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等。
农村地区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选择。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养老问题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主要表现为养老金不足、养老服务不完善、老年人独居现象增加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我们要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仍然比较薄弱,许多农村老年人只能依靠破费孩子的养老金来维持生活。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投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水平。
政府还应该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让农村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要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目前,农村的养老服务设施比较匮乏,许多农村老年人只能在家中独自生活,缺乏相应的养老服务。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
还应该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标准,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让农村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养老服务。
我们要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农村老年人面临着独居、失去配偶、子女外出打工等问题,他们的精神生活比较贫乏,缺乏相应的精神关怀。
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关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精神抚慰等方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丰富的精神生活。
我们要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教育宣传。
目前,许多农村老年人对养老保险、养老服务等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不清楚自己应该享受到的权益。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对养老保险、养老服务等方面的认识,让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到相应的权益。
农村养老问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关怀和教育宣传,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养老服务。
农村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农村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描述1.1 养老金发放不足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
农村养老金发放金额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求。
据统计,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只能维持基本的温饱水平,远未达到舒适的生活水准。
1.2 养老保障覆盖面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相对较窄,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障的福利。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并未参加养老保险,甚至连最基本的养老金都没有领取。
1.3 养老服务不完善另外,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质量较低。
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相对较少,且大多设施简陋,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二、对策建议2.1 加大财政投入为了解决农村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养老金的发放金额。
政府还应该增加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补贴,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农村老年人享受到养老保障的福利。
2.2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上,应当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
政府可以出台更多针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支持政策,推动实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使之更能够适应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2.3 加强养老服务建设还需要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可以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更多的高品质养老公寓、养老院等养老设施,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水平。
三、结语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工作,努力为农村老年人营造舒适安逸的养老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1. 陈渊桂.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分析及综合服务体系构建[J]. 湖南行政干部学院学报, 2008(5): 23-25.2. 张少凡.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考[J]. 人口与发展, 2007(3): 38-40.3. 李涛. 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与发展[J]. 农村金融经济, 2006(4): 53-55.2.4 制定长期规划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养老保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长期规划,明确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农村养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养老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养老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改善农村养老状况提供参考。
二、农村养老的现状(一)老龄化程度加深近年来,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占比持续上升。
据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高于城市,达到了23.81%,而城市仅为15.82%。
同时,高龄化水平也在持续升高,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乡村人口的比重为3.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一趋势对农村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传统上,农村养老主要依赖家庭子女赡养。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加速,农村家庭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家庭规模缩小,子女数量减少,且大量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或定居城市,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许多农村老年人面临“空巢”或“独居”的困境,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成为突出问题。
(三)养老服务设施不足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普遍匮乏且分布不均。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基本的养老服务设施如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同时,已有的养老服务设施也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难以吸引老年人入住。
(四)养老金待遇偏低虽然国家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待遇普遍偏低。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缴费能力有限,导致养老金积累不足,难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养老金的增长机制也不完善,无法有效应对通货膨胀等经济压力。
(五)医养结合发展缓慢医养结合是农村养老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目前农村医养结合发展缓慢。
一方面,农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之间的衔接机制不健全,导致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
本文将从政策体系、实际情况、问题分析及对策提出四个方面来探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
一、政策体系随着我国政府逐步建立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一系列涉及社会养老保障的政策也通过各种途径陆续推出。
如《社会保险法》、《基本医疗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在农村地区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及其管理和监管措施,同时还出台了许多利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支持引导政策,如充分发挥政府购买服务、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等。
二、实际情况1.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小虽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全面推广,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部分失能老人等弱势群体没有及时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好处。
2.养老基础设施严重缺失农村地区客观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加之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导致各类养老机构严重缺乏,养老设施简陋且数量不足。
3.养老服务水平不高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口基数庞大,当地政府难以及时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导致部分农民缺乏养老服务。
此外,由于供需不平衡问题,在农村地区寻找合适的养老服务机构也比较困难。
三、问题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障水平偏低、养老基础设施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对于保障水平低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当前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还有所欠缺,需要扩大覆盖面。
对于养老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则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批具有规模效应的养老机构,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的养老需求。
对于养老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则需要政策制定者充分调查,多听听群众的声音,推动政策从实际出发,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对于养老服务的要求。
四、对策提出政府应坚定不移推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筹资力度,建立完善的养老基础设施,优化营养保健服务供给,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等,增强农民的养老保障意识,并广泛开展养老保险制度宣传、养老证实施等工作。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逐渐增加,养老压力不断增加。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普遍较为困难,缺乏充足的养老金来源。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养老服务设施不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农村地区的养老观念相对落后,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在养老方式和模式上存在不少问题。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十分严峻,急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解决。
1.2 养老问题的影响农村养老问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负担加重。
随着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不断下滑,养老问题已成为农村家庭的一大负担。
许多农村家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照顾老人,给家庭经济造成一定压力。
2. 人力资源浪费。
由于缺乏科学的养老保障体系,许多农村家庭不得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照顾老人上,导致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也限制了青壮年劳动力的发展空间。
3. 社会稳定受到威胁。
由于农村养老问题的存在,一些老年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照顾和关爱,导致他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增加,甚至出现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 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
由于缺乏养老保障和服务设施,许多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低,面临着生活困难和孤独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农村养老问题的原因分析一、缺乏长期规划和保障机制农村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长期规划和保障机制。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农村老年人面临养老风险的不确定性。
很多农村老年人缺乏足够的养老金或其他养老保障,无法应对养老生活的需求,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二、缺乏养老服务设施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匮乏,很多老年人无法获得专业的养老护理和服务。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引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农村人口持续流失,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农村养老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匮乏、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养老服务不足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1. 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的养老资源相对有限。
由于农村人口流失,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到城市谋求发展,导致农村留下的老人数量远超农村中能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导致资源匮乏的问题。
2.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远不完善。
在退休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方面,农村地区的覆盖率和待遇普遍较低,给农村老人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养老服务不足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严重不足。
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机构在农村地区建设不足,现有的机构也面临人员不足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
农村老人往往缺乏得到充分关怀和照顾的机会。
二、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1. 提高养老资源供给政府应加大力度,增加农村地区的养老资源供给。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介入养老事业,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
同时,要加强对养老院等机构的管理,确保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
提高退休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水平,确保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生活困难的农村老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 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政府应推动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包括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
同时,要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结论农村养老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应加大力度,提高养老资源供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社会和家庭应加强对农村老人的关怀和照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条件。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相比城市,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就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1.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年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5%,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而农村老年人口相对城市更为集中,养老问题更加严重。
2. 缺乏养老保障相较于城市,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相对薄弱。
农村的养老金连续性、政策性、以及养老机构建设与运营长期以来都面临不小的困难。
许多农村老人没有稳定的养老金来源,更加依赖后代的赡养。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年轻人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3. 养老服务设施滞后农村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城市也显得滞后。
大多数农村缺少专业的养老院、医院等养老设施,老年人的养老生活面临许多困难。
尤其是在对照护和照料方面,农村老人更加需要相关设施的支持。
1.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应当在农村加强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确保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金。
可以通过政府资助、公私合作等方式,逐步完善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让老年人有稳定的养老金来源。
也可以适当提高农民养老保险的补贴水平,提高农民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和充分性。
2.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应当积极加强农村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包括养老院、医院、日间照料中心等。
政府可以通过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入这方面的建设。
还可以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资,提高设施的服务水平和覆盖面。
3. 倡导多代同堂应当倡导多代同堂的家庭模式,提倡尊老敬老的传统价值观。
政府可以通过教育宣传和政策倡导,引导年轻人回归农村,与老人共同生活、互相扶持。
也要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让有能力的子女更多地履行赡养责任。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存在问题与完善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存在问题与完善对策【摘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覆盖率低、发放标准不足、基金缺口、体系不完善和政策优惠力度不够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筹措资金、加强监管和加大政策支持等对策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对策意义重大,可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养老金发放标准、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政策优惠力度、完善对策1. 引言1.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存在问题与完善对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中起步较晚,相比城市养老保险体系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问题和挑战。
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较低,很多农民老年人未能享受到保障。
养老金发放标准不足,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缺口,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
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尚不完善,监管措施不够严格。
政策优惠力度不够,缺乏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支持。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对策。
需要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将更多农民纳入到保障范围内。
应当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确保老年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需要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筹措工作,增加资金来源,避免出现缺口。
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养老金的安全运作。
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农村养老保险提供更多的政策倾斜。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2. 正文2.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问题与扩大覆盖范围对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率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信息不对称导致参保意愿不强、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村居民传达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和优势,提升他们的参保意识和参保率。
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023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城乡差距在逐渐减小。
然而,农村养老保险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
本文将对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农村养老保险现状1. 系统建设不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地区尚不健全,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较低。
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较大,无法满足养老金的支付需求。
2. 参保人数较少: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和偏远地区,很多农民仍然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一方面,他们可能缺乏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状况不容乐观,一些农民可能无力承担养老保险的费用。
3. 养老金待遇偏低: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也相对较低。
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在养老金方面的保障相对不足,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二、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分析1. 社会认知度不足: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较低。
他们可能不了解养老保险的好处和意义,甚至对参与养老保险持怀疑态度。
因此,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2. 经济实力不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农民来说,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可能是一项难以承受的负担。
这导致了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较低,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困难。
3. 养老金的可持续性: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压力和参保人数较少的特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普遍存在缺口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因此,如何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农村养老保险问题解决对策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他们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讲座、培训等形式,向农民普及养老保险的相关知识,并强调参与养老保险的重要性。
2. 财政支持和补贴政策:在农村地区,政府可以推出一些财政支持和补贴政策,降低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负担。
我国目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目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我国养老问题与对策一、我国养老问题的现状随着人口结构的快速老龄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目前的养老问题日益显露。
在许多城市和农村地区,养老保障不完善,形势愈发严峻。
1. 财务压力加剧:由于我国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养老金支付压力剧增。
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缴费基础薄弱和资金运作不够灵活等问题,导致当地养老金无法满足所有需要。
2. 养老服务不足:许多城市的养老机构设施有限,供需失衡。
此外,很多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养老人员和设备条件,无法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3. 养儿防老观念淡化: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逐渐淡化,在现代社会中失去了原有的支撑力量。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自己未来养老问题时感到困惑和焦虑。
二、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对策为了应对我国养老问题,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需要承担共同的责任。
以下是几个关键对策:1. 完善养老金体系:加强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统筹城乡地区的养老金支付。
同时,提高养老金水平,确保退休人员能够得到足够的经济支持。
2. 发展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私人投资者参与养老产业,增加社区和家庭式养老服务设施。
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并推动专业化的培训机制以提高服务质量。
3. 鼓励延迟退休:随着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增长,延迟退休年龄以减轻财务压力已成为必然选择。
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并通过逐步实施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调整就业观念和计划。
4. 提升居民储蓄水平:促进全民储蓄意识与习惯,尤其鼓励年轻人正确理财规划并建立养老金,从而增加他们未来养老的经济来源。
5. 加强家庭和社区支持网络: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交和支持网络,提高亲朋好友相互照顾的观念和行动力度。
加强家庭积极性,倡导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交流,形成全民共担、互助共养的良好氛围。
6. 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这将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专业护理需求不足等问题。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老年人口众多,但由于长期的农业劳动和低收入水平,养老保障不足,很多老年人面临着生活困境。
以下是农村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问题:
1. 养老保障不足。
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主要依靠家庭、亲戚和朋友的支持,但随着农村人口外流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这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 养老设施缺乏。
农村地区养老设施匮乏,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3. 养老服务质量不高。
由于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普遍较低。
对策建议:
1. 改善养老保障制度。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多层次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的补贴和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养老保障水平。
2. 加强养老设施建设。
政府应该增加投入,加快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发展各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
3. 培养养老服务人才。
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发展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质量。
4. 加强社会关爱力度。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关爱
和支持,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和精神慰藉。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养老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出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之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难题。
如何有效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出发,分析其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目前,农村养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多。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口数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18%,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更是高达九成以上。
这意味着农村养老问题已经呈现出严重的趋势。
2、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薄弱。
农村老年人普遍面临着养老金待遇低、医疗保障不足、社会福利缺乏的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生活困难。
3、农村家庭结构逐渐变迁。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外流,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面临着老人留守的问题。
在很多农村地区,老年人的照顾主要依靠留守的儿女,这就给农村养老问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农村养老问题的存在是由于多个因素所导致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农村劳动力外流。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农村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农村老年人的照顾问题愈发突出。
3、传统的家庭观念作用减弱。
封建时期的家庭观念认为孝道至上,子女对父母的养老负有责任。
随着社会的变迁,这种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减弱,许多子女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无法照顾父母。
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老人无人照顾的问题。
农村养老问题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1、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养老问题的存在,使得许多老年人感到生活无望,心理压力大,加剧了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2、影响农民的创业热情。
许多农村家庭因为要照顾老人,从而无法外出打工或者创业,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现状1、家庭养老负担重。
由于农村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许多农村老人只能依靠家庭的帮助和支持来度过晚年。
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和子女的外出打工,很多家庭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很难承担起老人们的生活和医疗费用。
2、养老服务设施缺乏。
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养老服务设施相对薄弱,许多农村老人没有合适的养老机构或者养老院可以依靠,只能在家中度过晚年,面临着孤独和生活上的困难。
3、养老服务质量不高。
目前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质量普遍较低,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老人们的需要,很多养老机构和养老院设施简陋,医疗保障和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也不够完善,老人们的精神和生理需求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解决建议1、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农村老人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同时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村老人参加商业养老保险,并加强对养老保险机构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老人们的保障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2、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高养老机构和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发,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源的作用,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
3、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应该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院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的满足度。
同时,应该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为老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照顾。
4、加强家庭养老支持。
应该加强对家庭养老的支持和保障,提高家庭养老质量和效果。
同时,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意识,让子女刚好的尽到养老的义务和责任。
5、加强农村老年人生活教育。
鼓励老人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文化娱乐,增加老人们的社交圈和生活乐趣,提高老人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也使得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愈发突出。
本文将就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现状问题1.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不高我国农村地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不高,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覆盖率更低。
许多农村老年人没有任何养老保障,一旦年老或生病无法工作就会陷入困境。
2.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医疗保障范围狭窄、报销比例低、报销程序繁琐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不少农村居民在生病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医疗费用也成了他们的重大负担。
3.社会救助水平偏低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救助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对于孤寡老人、残疾人和贫困户的帮助不足。
这些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需要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怀和支持。
4.制度运行效率低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相对较低,存在着审核不严格、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这导致了一些人员虚报冒领、资金浪费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加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力度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可以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扩大社会保险基金覆盖范围、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等途径来加强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力度。
2.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可以适当增加医疗保障报销比例、扩大医疗保障范围、简化报销程序等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3.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为了改善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可以加大对于孤寡老人、残疾人和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力度,提高他们的生活保障水平。
4.提高制度运行效率为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可以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管和管理,严格审核社会保障人员的资格,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通过综合性的措施来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瓶颈。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实现农村居民的全面保障。
下面就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现状1. 保障范围狭窄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和农村低保,但覆盖范围狭窄。
很多农村居民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特别是一些特殊群体,如农民工、残疾人等面临较大的保障困难。
2. 保障水平低农村居民参保率较低,参保人群中也存在着水平不齐的状况,一些地区和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非常低,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3. 管理体系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主体单一,缺乏相应的监管和制约机制。
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重视不够,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资金管理不规范等现象比较突出。
4. 资金缺乏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财政收入有限,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缺乏,财政支持不到位。
很多地方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都是“围着钱转”,资金缺乏成为了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对策建议1. 扩大保障范围,实现全民覆盖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扩大保障范围,实现全民覆盖。
这就需要加大政府投入,提高财政支持力度,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广泛、更有效的保障。
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实现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全面覆盖和动态管理,确保每一个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
2. 提高保障水平,保障待遇合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是关键,要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金、医疗保障金额,确保其基本生活质量。
要建立健全医保、养老保险等制度,建立相应的调节机制,保障待遇能够随着时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调整和提升。
3. 健全管理体系,强化监督制约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系。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制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对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普惠性和可持续性不足,财政支出不足,养老金水平偏低等问题。
在问题分析部分,详细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影响。
在对策建议部分,提出了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完善制度设计、增加社会参与度等多方面的对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并为未来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对策、普惠性、可持续性、财政支出、养老金水平、建议、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而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旨在减轻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压力,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面和水平上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的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普惠性和可持续性、财政支出不足、养老金水平偏低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也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制度建设,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养老金水平,促进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了解该制度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进一步提高制度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有哪些
农村养⽼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有哪些农村养⽼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社会养⽼保险制度的现状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七五”计划提出,抓紧研究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通过试点,逐步推⾏。
1991年6⽉,民政部在⼭东省组织了较⼤规模的农村社会养⽼保险的试点⼯作,并于1992...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村养⽼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有哪些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农村养⽼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社会养⽼保险制度的现状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七五”计划提出,抓紧研究建⽴农村社会保险制度,通过试点,逐步推⾏。
1991年6⽉,民政部在⼭东省组织了较⼤规模的农村社会养⽼保险的试点⼯作,并于1992年制定颁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保险基本⽅案》,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
该⽅案主要的特点是:以个⼈缴费为主,集体经济有能⼒的情况下给农民⼀些补助,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实⾏完全个⼈帐户储备积累的保险模式,按个⼈⽴户记帐建档,个⼈帐户利息分段计息,参保农民达到规定的领取年龄时(⼀般为60周岁),根据个⼈账户基⾦积累的总⾦额和平均分摊年限计算给付标准,按⽉发放养⽼⾦,保证期为⼗年。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将此项职能由民政部主管划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管,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对农村社会养⽼保险进⾏清理、整顿,要求“停⽌接受新业务、不再扩⼤⼯作范围。
对经济⽋发达、农保基础⼯作较弱、没形成规模的地区,停⽌农保⼯作,由地⽅政府负责做好清退善后⼯作;对于尚未开展的地区不再开展农保⼯作”。
当前农村养⽼保险陷⼊停顿不前的困境,成为全⾯建设⼩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个重要问题。
到2005年底,全国共有1800多个县不同程度开展此项⼯作,5400多万农民参保,积累保险基⾦300多亿元,有200多万农民开始领取养⽼⾦;2006年末芜湖市农业⼈⼝1573493⼈,参保⼈员109720⼈,参保率6.97%,领取养⽼⾦⼈数505⼈。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农村养老保险则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养老保险两部分。
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较低,因此新农合养老保险成为推动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方式。
新农合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广泛,保障水平较高,成为许多农民养老的重要来源。
但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在实施中还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大多数人认为养老金太少,不愿参保。
其次,农村养老保险缺乏资金来源,政府资金支持不足,农民自付能力也较低。
此外,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也给农村养老保险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对策建议为提高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面临困境,因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农村养老保险进行捐赠,扩大养老保障资金来源。
2. 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宣传教育是提高农民参保率和保障水平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材料和宣传活动等方式,向农民普及养老保险知识,让农民了解养老保险的作用和福利,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3. 推出差别化参保政策,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各异,因此政府可以根据农民收入水平制定差别化参保政策。
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可以提供补贴等优惠政策;对于收入较高的农民,则可以适当调高养老保险费率,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4. 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加强社会养老服务除了农村养老保险外,我们还可以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推动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扶持和鼓励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与城市养老保险相比,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缴费率偏低、参保人群少、资金缺口大、保障水平不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和效果发挥,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首先,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缴费率偏低。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群主要是农民工、村干部及其他部分农民,他们的缴费意愿不强,自发性缴费率偏低。
导致保险金缺口严重,无法保障到位。
对策一:加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投入,提高政府补贴力度,降低参保群体的负担。
政府可以通过向参保村民发放一定补贴,提高他们的参保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参保范围。
对策二: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提高待遇,激励农村居民主动缴纳保费。
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提高缴费率,增加保金流入。
其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二是资金缺口大。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支出大于收入,导致资金缺口逐年扩大。
对策一: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加大投资收益率。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养老基金投资于高收益项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增加资金收益,缓解资金缺口压力。
对策二:加强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控制基金的流失和浪费。
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对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最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三是保障水平不高。
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还比较低,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对策一: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适当提高待遇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参保村民的满意度。
对策二:建立健全的社会救助制度,为无法参与养老保险的农村老年人提供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社会救助机制,为贫困老年人提供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经大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题目专业学生论文编号号指导教师年度(上/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对策专业:学号:学生:指导教师:摘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针对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建立分层分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和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
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问题;对策.目录摘要............................................................................................................................ Abstract…………………………………………………………………………………………目录............................................................................................................................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一)农村养老保险在反复中探索推进.................................................................(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强力推进中面临难题.................................................(三)社会救助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和规................................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保障覆盖面窄............................................(二)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在强力推进中面临难题.................................................(三)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不够科学与规,缺乏法律保障.....................三、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一)建立分类分层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建立合理的多元化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体系....................................(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和监管体系.......................................(四)分类实施对策建议.......................................................................................(五)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资金来源........................................................(六)要使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顺利实施还要做好以下工作............................结论............................................................................................................................ 致........................................................................................................................前言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难点。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
在农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农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困难农民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对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让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基础分析养儿防老是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以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得以长期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将成为我们设计今天的农村养老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家庭养老的客观条件分析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前提条件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两千多年中,中国农村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一种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低下的生产力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一块块土地上而无其它谋生手段,封闭的交往形式又使农民只能依靠自身积累经验而无其它获取知识的途径。
于是,对土地和耕作知识的拥有就成了社会继承与世代交替的重要容。
土地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退出生产领域后,并不放弃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子女要想获得土地必须以赡养父母为代价。
同时,子承父业是传统农民家庭的突出特点,后代不仅由父母抚养成人,而且还从父祖那里学会谋生的技能,继承一定的产业和土地,这种生活上经济上的高度依赖使得他们自觉服从父辈祖辈的制约,不敢有丝毫违抗。
父辈们靠土地生产生育,培育后代;子辈们靠土地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土地构成百姓们家庭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
为了确保农民拥有土地,历代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土地分配政策,如井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等。
除了土地制度之外,政府还通过法律条文,严禁子与父母分家分财。
《唐律•户婚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明律》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
”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
2、非货币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人类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家庭赡养功能就慢慢脱离家庭而社会化。
”(1)米特罗在《欧洲家庭史》中进一步描述道:“农民经济是一种无货币经济,以致于赡养老人只在家是可行的,提供实物在超出一定距离时就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需要用现金支付并用此钱购买食物,而在前工业时代,在农业地区中,这两个都是不存在的。
”(2)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极其落后,工业化程度很低,非货币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有主导地位,在这种非货币的农业社会中,农民生产自己几乎全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要不停地生产以获得生活资料的供给,否则便无法保障自己的生活。
而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因年老而丧失生产能力的时候,此刻要想获得生活资料,就必须依赖于家庭其他成员的生产。
很显然,非货币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家庭存在的必要性,也决定了家庭养老的必然性。
(二)家庭养老的主观条件分析1、传统的孝道思想是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在动力在任何年代里,老人的赡养不仅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而且还受到建立在这种生产力基础上的赡养观念的制约。
历史上,我国的老年赡养是以孝为核心在家庭部进行的,孝道思想在中国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刻的社会影响。
儒家认为:“孝为百行之冠、众善之始,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德之本也。
”(3)所以儒家立教以孝为起点,“孝字上半部为老,下半部为子,有老人扶子之义。
”(4)因此,孝的道德观最初是调解长者与小辈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孝被抬到了极高的地位,成为一切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起点,并做为封建伦理纲常的基础。
封建统治者就是用孝束缚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孝的原则为:“父之所尊,子不敢不承,父之所异,子不敢不同”。
(5)封建统治者重孝的目的是为了效忠,显然以孝治天下,本身就包含了伦理和政治双重意义。
在封建思想文化的熏下,广大农民总是认认真真地行孝,孝顺父母的意识逐渐成为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在动力。
2、享受天伦之乐的本能是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精神动力人是社会的动物,不仅有物质上的需要,而且有精神上的需要。
老人害怕孤独,乐于和儿生活在一起,于是在长辈与晚辈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群体感情,这就构成了家庭结构变化的向心力,形成一种牢固的封建家庭关系,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具有强大的保护职能,共同保护家庭成员和财产安全。
每个家庭成员都脱离不了家庭生活,更脱离不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
而且家庭还有一定的稳定性,每个人都重家庭,轻个人,为了家庭的生存、利益和光荣,个人便可以忽略,为了维护家庭部的和谐,个人必须各安其分,在人伦规所界定的围,将自己的社会角色演好,而个人的真实意见和感受则慎藏于角色、行为之后。
于是又形成近代农民家庭的聚性和封闭性,主观上要求赡养老人必须在家庭部进行。
3、政府的强力推行是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外在动力中国传统社会自实施君主专制制度以来,国家权力日益集中在极少数人的手中。
在“家天下”的政权模式下,统治者为了确保统治权力,努力造就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和绝对服从的心态。
孝的本意是顺从和“无违”,将孝扩展到政治关系方面,就形成了“以孝移忠”的思想观念。
另外,老年人是政府业绩的形象代表。
在传统社会,老年人是知识和智慧的代表,更是国泰民安和国运长久的象征。
乾隆三下江南,其间五六次都有百岁“人瑞”迎驾道旁,他认为是“太和之气”,“用征寿世”的吉兆。
显然,当老年人被赋予国运和德治的象征意义时,家庭养老就不只是家庭的私事,而是政府的公事了。
因此,历朝历代的政府官员都将维护家庭养老作为国家任务进行推动。
政府强力推行家庭养老的标志有三:第一,有负责相关事务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或专司其职的官员;第二,有保障家庭养老的制度和法规;第三,有维护家庭养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
(6)中国历史上的家庭养老是通过民政部门主管,县级机构直管,吏部考课,监察部门分察,孝文化灌输等逐渐纳入政府行为畴的。
二、现代社会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的挑战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现代化以及人口流动的过程中,中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开始面临许许多多的挑战:第一、家庭规模缩小、核心家庭增多、家庭功能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