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党建专业术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建专业术语
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求“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

抓落实,就是把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落到实处,把已有成功经验全面推广。

全覆盖,就是坚持一抓到底,抓到支部,让每个党支部都积极行动起来,每名党员都自觉参与进来。

求实效,就是扎扎实实抓几件实事,解决几个突出问题,防止做表面文章,力戒形式主义。

受欢迎,就是贴近基层需求,回应党员关切,顺应群众期盼,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农村:
一定三有:是基层党组织为了提高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开展的活动。

一定是指“定权责立规范”;三有是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简称“一定三有”。

四议两公开:“四议两公开”即“4+2”工作法,即农村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四有一责: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功能齐全的活动阵地、有先进适用的信息网络、有群众拥护的双强带头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
责任。

村级组织“三规范”:规范村级组织工作职责、规范村级工作运行程序、规范村干部勤廉履职行为。

文建明工作法:简称乡镇党委“三二”工作法,“三”即“三制”、“三定”、“三教育”,“二”即“两下”、“两集中”。

一、“三制”是指根据乡镇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把乡镇工作分为三类,实行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
1、业务工作常抓制。

乡镇业务工作主要指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组织建设、文教宣传、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安全创卫等日常性工作。

对乡镇业务工作,根据乡镇干部各自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分工,建立推进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确保乡镇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2、中心工作分组制。

乡镇中心工作主要指县(市、区)党委政府下达的重点工作、乡镇党委政府确定的涉及乡镇全局综合性重大工作。

对乡镇中心工作,根据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组建若干个工作小组,分别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建立推进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实行分组联村包片,确保乡镇中心工作领导抓、重点抓。

3、应急工作集中制。

乡镇应急工作主要指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故灾难等需要应急处置的重大工作。

对乡镇应急工作,年初制定工作预案,组建应急工作小组和应急队伍,建立应急工作预警机制和全员动员机制,在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能迅速行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乡镇应急工作快捷、高效。

二、“三定”是指根据乡镇党委政府承担的职责任务,按照现有领导和工作力量,实行定岗、定员、定酬
1、定岗。

乡镇机构设置,打破行政、事业干部身份界限,统筹乡镇人、财、物,整合乡镇所有人员和机构,组建“两办四中心”,即党政综合办、督查考核办、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财务结算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政策法规服务中心。

党政综合办主要承担组织、人事、纪检、宣传、内务等职责,督查考核办主要承担监督、检查、督办、考核等职责,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经济发展、农林水、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等职责,财务结算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村财镇管、财务统管等职责,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国土、村建、民政、劳动保障、计生、广电等职责,政策法规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司法、信访、调解、安全生产等职责。

根据“两办四中心”设置,确定相应工作岗位,明确岗位具体职责。

2、定员。

每年初,根据“两办四中心”确定全年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外的所有乡镇干部,按照“双向选聘、择优选任、人岗相适”原则,采取“个人申报、竞岗演讲、双向选择、党委审定”的程序,公开竞争1个或多个工作岗位。

对上岗人员,实行一岗多责、统一调配、动人不动编,签订岗位责任书,实施岗位管理。

对落岗人员,保留原有编制,发放基本工资和生活津补贴,鼓励到村(社区)任职或自主创业,可参加第二年初乡镇新一轮竞岗。

3、定酬。

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上岗人员的报酬,一律采取“工资+生活津补贴+工作绩效补助”模式计发,其中,工作绩效补助包含业务工作、中心工作、应急工作三部分计发的绩效补助,对业务工作实行定补制,严格定时定点签到考勤,按出勤情况计发补助;对中心工作实行积分制,按完成进度和实际效果积分,每月小计、季度公布、年终汇总,按个人积分计发绩效补助;对应急工作实行奖
励制,根据任务轻重、工作态度、完成情况给予奖励。

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的绩效补助,按上岗人员平均工作绩效补助计发。

乡镇事业上岗人员的报酬,比照同类上岗乡镇公务员报酬标准进行核算。

三、“三教育”是指围绕强化乡镇管理和任务落实,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分类教育,实施党员党性教育、干部爱民教育、群众“十好”教育
1、对党员开展经常性的党性教育。

采取集中授课与流动授课相结合,每月对乡镇全体党员上一次党课,乡镇党委书记为乡镇机关党员上党课,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到联系村(社区)上党课。

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党性分析,根据年初公开承诺,党员就兑现承诺、服务群众、发挥作用等情况进行自我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研究改进措施。

每年底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采取自己找、组织提、大家议等方式,认真查找党员个人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党员进行民主测评。

根据党员平时表现和民主测评结果,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党员。

2、对干部开展经常性的爱民教育。

每月通过召开干群恳谈会等方式,对乡镇、村组干部开展亲民、爱民、为民教育。

每半年开展一次“点评会”,对乡镇、村组干部围绕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工作成效以及工作失误、不足等,开展领导点评和干部互评;对“点评”出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每年底开展一次群众评议,乡镇、村(社区)干部分别向乡镇党委、服务对象进行述职,并接受满意度测评。

根据干部平时表现和满意度测评结果,评选表彰一批爱民干部。

3、对群众开展经常性的“十好”教育。

邀请老党员、先进典型代表、专家、领导干部等深入村社,对群众每月开展一次开展形势教育、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半年开展一次感恩教育。

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爱党爱国、
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勤俭持家、团结友善、卫生美化、文明新风、热心公益、安全稳定、双带致富等十个方面,分类制定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十好标准”,按照个人申报、群众评选、评委审查、党委政府表彰的程序,每半年开展一次群众评议,每年底公开评选表彰一批“十好家庭”、“十好文明户”、“十好文明店铺”、“十好文明企业”。

对表彰为“十好”的,进行公开授牌;对后进的,落实专人重点帮扶教育。

四、“两下”是指围绕推进工作,引导干部眼睛向下、改进作风,实行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
1、下访寻问题。

建立健全信访接待日、领导接待日、逢场天开门接访、约访恳谈等制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知民情、访民忧、解民难。

每月1至5日,组织乡镇、村(社区)干部带着《寻问题解决表》进村入户,寻找产业培育、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政务服务、和谐稳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

每月固定一天,村(社区)党支部召集全体党员干部、村(居)民代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各村(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上报乡镇党委,由乡镇党委召集相关人员专题研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发出《督办通知》交乡镇、村(社区)及村(居)民代表联动解决。

实行有奖批评整改,每半年开展一次“有奖批评”活动,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对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乡镇、村(社区)干部解决问题的态度、方法、效果等提不足、找缺点,对提出合理建议意见的给予奖励。

实行“回访评价”,定期组织对下访问题解决效果进行回访评价,对未办结和解决效果不佳的责令限期整改,群众不满意台帐不销号。

2、下村解难题。

建立干部联片包村制度,每名乡镇领导干部包片联系3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配备3名包村干部,每周集中2-3天时间,各包村
干部深入村组,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影响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

建立民事代办制度,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置“民事代办”服务站,公开代办事项内容、范围、服务流程,按照“受理、代办、回复”的程序,村(社区)干部兼任代办员,轮流坐班代办民事,负责收集和转接农民群众需上级审批或终结办理的各项事项。

建立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开通“110”服务热线,将联村、包片的乡镇干部和村(社区)干部的联系电话全部印发到每家每户,群众有急事难事,做到“电话一打,干部到家”。

五、“两集中”是指围绕方便群众办事、帮助群众理财,实行集中服务、集中理财
1、集中服务。

政务服务推行集中办公,在乡镇设立政务集中办事大厅和村务集中办事点,实行一个村一张办公桌、一个文件柜,并把村组公章集中到乡镇上,专人专柜保管,严格交接使用。

逢场天,村(社区)干部轮流到乡镇上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非逢场天,村(社区)干部在村上代办民事。

同时,规范服务标准,公示办事流程和范围,公开办事人员、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

围绕推行百姓经济,组织乡镇、村组干部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指导、群众主导的原则,引导群众自主择业、自主经营、致富增收,大力实施“户户创家业、能人创企业、老板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活动。

2、集中理财。

在乡镇设立财务统管结算中心,履行会计、出纳职责,实行收支分线、村财镇管、财务统管。

取消村(社区)会计,只设报账员,农户“一事一议”资金、水费、畜禽防疫费、农业植保费、电视收视费等涉农收费一律由乡镇上代收。

对乡镇各部门、各村组的所有账目实行分类管理,运用电算化软件取代手工做帐,财务直接核算到村组、到项目、到农户,资金支配使用权仍归属
各村(社区)、各乡镇部门。

每月通过电视、广播、政务公开栏公示等形式,向群众公布账目。

常德盛“乡情工作法”:紧贴村情善谋发展,饱含亲情善待百姓,顺应民情善聚民心。

主要做法:
一是紧贴村情,统筹兼顾抓发展建强村。

从乡村实际出发,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的三大任务:统筹发展、集约发展、持续发展。

——“三业互动”推动统筹发展。

以“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为目标,形成三次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相得益彰的协调发展格局。

——“三集中”推动集约发展。

有序推动农田向能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工厂向园区集中,打造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蒋巷工业园、农民蔬菜园和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四园一基地”。

——“三项工程”推动持续发展。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实施退宅还田、死浜填土、还耕种粮工程,为长远发展留下空间。

二是饱含亲情,因人制宜抓共富惠民生。

主要为民办好两件实事:提供致富岗位、提供生活保障。

——分类提供致富岗位。

实施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副则副、宜重则重、宜轻则轻。

——全面提供生活保障。

实施住者有宜居、老者有颐养、学习有奖励、看病有优惠。

三是顺应民情,文化引领抓民风促和谐。

抓好乡风文明建设突出三个重点:文化培育、民主凝聚、示范感召。

——文化培育。

创建学习型家庭,培育知识型农民。

倡导“三守”(守法、守
约、守信誉)、“六爱”(爱党、爱国、爱村、爱亲、爱友、爱自己),开展“崇尚文明、告别陋习”等主题实践活动,实行村规民约奖励制度,规范村民日常生活行为。

——民主凝聚。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重大决策及时向村民大会通报。

实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财务公开,落实村民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示范感召。

常德盛自担任书记起,就立下“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不住全村最好房子”的“三不规矩”,对自己在常盛集团的1000万元股份分文未取,至今仍住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断梁房”里。

先锋工程:先锋村、先锋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先锋党组织。

社区:
三有一化:是重庆党建工作的一个新亮点--“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

三强一化:整合功能强、承载功能强、服务功能强,实现信息化。

陆仁华“仁爱工作法”:“仁爱工作法”主要包括情感滋润法、资源增值法、
动力加强法、网络编织法、文化引领法、角色定位法和形象塑造法。

情感滋润法和资源增值法是基础,是陆仁华作为社区党建工作负责人,善于运用情感的力量团结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有效利用各类资源丰富党建工作的基础方法。

网络编织法为“仁爱工作法”构架起基本的网络体系,是陆仁华“仁爱工作法”
的重要保障。

通过这个方法,把社区党建的组织体系建立起来,突破了组织不健
全、网络不通畅带来的问题,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动力加强法和文化引领法是陆仁华“仁爱工作法”的动力和基本路径。

通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把党建工作与社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建设学习型社区则抓住了当今社区发展的基本路径,是陆仁华“仁爱工作法”的有效手段。

角色定位法厘清了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社区党组织和党务干部角色错乱问题,有利于社区党务干部找准定位,明确角色。

形象塑造法是陆仁华“仁爱工作法”的外在标志。

通过社区党员干部良好形象的塑造,使党的工作在社区得到更好的开展、党员干部受到群众衷心拥护。

三代三帮:民意代言、事务代办、便民代理、帮群众反映诉求、帮群众解决问题、帮群众兴办实事。

民情流水线:记好民情日记、设立民情信箱、召开民情例会。

四百工作制: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
四有一工程: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活动载体、增强党组织活力工程。

双强六好:双强:发展强、党建强;六好: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反映好。

双支持、双争创:党组织支持业主依法进行企业管理与生产经营活动,争创非公企业先进党组织;业主支持党组织独立开展党的工作
和党的活动,争当支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先进业主。

新三会一课:开展合理化建议座谈会、职工思想状况分析会、企业经营情况通报会。

创新技术现代管理辅导课。

三培养两推荐:把员工培养为生产技术骨干、把生产技术骨干培养为党员、把党员生产技术骨干培养为管理人员,把党员骨干推荐为班组长、把党员中层推荐进企业决策层。

三荐一评一审:党员推荐、职工推荐、业主推荐、党员民主评议、党组织审定,做好企业发展党员工作。

陈惠芬“融合工作法”:“融和工作法”立足外资企业实际,遵循“为企业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的原则,充分吸收包容并蓄的吴文化精髓、亲商安商的服务理念、持续创新的进取精神,把党的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实现党建工作在利益共生中得到加强、感情相融中得到支持、文化认同中得到升华。

其核心要义是,与外商情相融,与员工心相通,与企业利相合。

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方向引领,把教育引导融入亲商服务。

是指企业党组织通过建立制度双向沟通、主动服务排忧解难、文化认同形成共识,做好对资方的教育引导。

——建立双向沟通制度。

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制度,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持健康发展方向。

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重大问题,帮助企业形成正确决策。

建立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定期召开民主恳谈会,开展“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为企业科学决策服务。

——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向上级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合理诉求,争取
政策、金融、财税等方面支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为台商做好寻医问药、子女入学、家政联系等服务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打造共同价值取向。

根据两岸文化同宗同源的特点,将开放、包容、融合、和谐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成长、常青、共利”的核心价值观,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是坚持有为有位,把组织活动融入生产经营。

是指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开展“三亮”、“三区(岗、组)”、“三比”活动。

——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活动。

亮身份:要求党员在工作中全部亮明身份,在个人识别卡上注明“中共党员”字样,接受职工监督。

亮承诺:党组织、党员通过宣传橱窗、公告栏、显示屏等对外公开承诺,请群众监督。

亮形象:开展“三有三无”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次品、党员身边无违章”。

——开展创设“责任区、先锋岗、攻关组”活动。

以车间、班组、科室为单位,划分党员责任区。

在生产管理、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市场营销、权益维护等岗位,通过民主推选的办法,设立党员先锋岗。

围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成立党员技术攻关组。

——开展“比技术、比创新、比成绩”活动。

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技术比武、争做技术标兵等系列比学赶超活动,提高党员职工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是坚持劳资平等,把利益协调融入和谐共建。

是指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维护职工权益,协调各方关系,构建和谐企业。

——多渠道联系职工群众。

印制联系服务卡,发放给每位员工,卡片上留有党组织工作职责和联络方式。

设立职工意见箱、开设网上“党员职工之家”,畅通职工
意见反馈渠道。

——多途径解决职工困难。

建立员工住院、工伤、分娩“三必访”制度,设立企业职工互助基金,采取“企业出、职工捐”等途径筹措资金,定期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多举措维护职工权益。

建立“谈心接待日”、劳动争议调解等制度,推动建立企业利润员工分享机制,实施员工福利待遇递增计划,在昆山外资企业中第一个推行员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第一个实现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五金保障”,并实行员工子女教育补助金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党建:
四个一工程:推出一项党建特色主题活动、实施一项党建工作创新举措、树立一批先进党组织、培育一批优秀共产党员。

姬焕玲“绩效工作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建强队伍作为重要保证,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引入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绩效考核方法,推动党建目标定量化、工作任务具体化、实施过程规范化、年度考核精细化。

其核心要义是,科学定标融入中心、过程优化规范管理、开门评议彰显民意、创先争优激发活力。

二、主要做法
一是分层定目标,用标准量化绩效。

是指机关工委围绕中心工作,结合机关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分部门制定机关党建和作风建设考评目标和标准。

——确立愿景目标。

根据市委争创最佳办事环境的总要求,按照“以实绩创争最佳,以高效提升服务”的绩效管理思路,提出办事理念最先进、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方式最快捷、办事成本最低廉、办事成效最显著“六个最”
的愿景目标。

——明确阶段目标。

根据市委、市政府每年工作重点,明确机关党建年度绩效目标,开展“重点企业服务年”、“机关服务企业创新年”、“和谐机关创建年”等主题活动。

——细化分解目标。

推动各机关部门依据愿景目标和阶段目标,结合单位业务特点、处室工作职能、个人岗位职责,层层量化分解目标,形成全覆盖、立体式的争创指标体系。

二是全程抓优化,用机制保障绩效。

是指机关工委结合部门职责,建立完善运行机制、督查机制、纠偏机制,强化绩效管理过程控制。

——规范化运行机制。

机关优质服务文明办公制度:在全市机关推行“三项制度”(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落实“四块牌子”(部门机构指示牌、处室职责牌、办公桌身份牌、外出工作留言牌),做到“五个一”(说好每一句话、接好每一个电话、接待好每一位工作对象、办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行政审批增效提速制度:协同有关部门,依据《行政许可法》,全面梳理行政许可事项,压缩行政审批办结承诺时限。

内部压力传导制度:部门、处室、工作人员分别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限、责任主体,形成“部门领导—处室负责人—工作人员”的责任链条。

——全程化督查机制。

把提升办事水平、改进办事态度、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等作为督查重点,细化为30项具体指标。

会同作风建设督查室建立重大项目跟踪监督组、作风建设监督员队伍,在社会上设立机关作风监测点,进行明查暗访,并引入新闻监督,及时发现并通报效能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常态化纠偏机制。

针对群众反映的重要行业、重要领域、重点环节上的问题,
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经常性检查,不定期抽查,督促各单位建立整改承诺、跟踪问效、限时办结、整改销号四项机制,推动部门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由偏重“评时补课”转为注重“平时纠偏”。

三是开门搞评议,请群众评判绩效。

是指机关工委按照党委、政府的部署,坚持群众路线,广开信息发布、民意收集、评议反馈渠道,扩大社会参与,提升群众满意度。

——信息公开渠道。

推动各部门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全年绩效目标、步骤、要求,接受群众监督。

——民意收集渠道。

开好民意恳谈会和民意听证会,定期面对面征询服务对象的意见。

建好电子政务平台,通过便捷快速的信息传递网络,接受群众咨询和投诉。

——评议反馈渠道。

建立“评议—反馈—整改—复评”工作流程。

评议:每年底,由社会各界代表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组成“千人评议团”,对部门绩效开展评议,评议结果换算分值纳入部门考核总分。

反馈:分类整理评议意见,原汁原味反馈相关部门。

整改:各单位接到反馈意见后,必须逐条明确答复,提出整改计划,市作风办跟踪督查整改落实情况。

复评:对各单位整改情况,再次组织群众测评,确保整改落到实处。

四是结果重转化,靠激励提升绩效。

是指机关工委全程参与绩效管理考评工作,推动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使用“两挂钩”,建立奖罚分明、动真碰硬的激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