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动手乐”特色课程的研究
幼儿园大班教案《农家乐》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农家乐》含反思(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78a81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7.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农家乐》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我们的世界》第三章《美丽的农村》,详细内容为“农家乐”主题活动。
通过该主题,让幼儿了解农村的生活环境、农作物种植、家禽养殖等,感受农家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农村的自然环境,知道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体验农家乐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增进幼儿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认识,培养珍惜粮食、感恩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体验农家乐活动。
重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农家乐主题挂图、农作物模型、种植工具、动物玩具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农家乐主题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农村的自然环境、农作物和家禽。
通过观察,让幼儿初步了解农村的生活。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农作物模型,讲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同时,让幼儿动手操作种植工具,体验种植的乐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动物玩具,让幼儿扮演小动物,模仿农村的家禽养殖场景。
通过模仿,让幼儿了解家禽的生活习性。
4. 主题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农家乐活动,如磨豆腐、包饺子、做馒头等。
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让幼儿认识到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培养珍惜粮食、感恩他人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农村自然环境:展示挂图,标注农田、农作物、家禽等。
2. 农作物生长过程:展示农作物模型,标注生长阶段。
3. 农家乐活动:展示活动图片,标注活动名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农家乐请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农家乐场景,可以是种植、养殖、烹饪等。
答案:根据幼儿的想象力,作品形式不限,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2. 作业题目:感恩农民请幼儿用彩泥制作一份礼物,送给辛勤劳动的农民。
幼儿教科研课题:课题申报表:民间游戏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研究
![幼儿教科研课题:课题申报表:民间游戏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b0ae9c168884868662d68a.png)
幼教课题申报\幼儿综合课题申报课题申报表:民间游戏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研究XX中心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XX中心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XX中心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课题名称乡土资源在幼儿游戏中发展动手能力的研究学习内容: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202X年龄特点为依据,首先挖掘同种材料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使用,充分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和获得发展。
如在“趣味编织角”中小班幼儿利用棕榈叶打结、编手镯;中班幼儿利用棕榈叶编制糖果、小鱼等;大班幼儿则利用棕榈叶编制长颈鹿、麻雀、带鱼等。
其次是多种材料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使用,如:小班投放种子、叶子、竹等让幼儿进行比较分类、排列数数、粘贴等;中班投放稻草、木块、蔬菜、瓜果等进行装饰拼图、折叠粘贴等;大班投放稻草、贝壳、竹、木片等进行编织、搓、锯等。
(三)材料投放的探究性在区域活动中提供既有探索性又有操作性的材料才会吸引幼儿。
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探索,发现问题,体验一次次解决问题的喜悦,也只有在新材料的不断刺激下,才能使幼儿对区域活动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如在中班探索区投放麦管、木屑、木棒、老布、竹枝、塑料笔管、化纤布、剪刀等,让幼儿探索摩擦起电的原理。
小朋友饶有兴趣地尝试用木棒、竹枝、塑料管、铁棒等与老布、化纤布摩擦后去吸木屑、麦管,在试验、比较、操作中判断使用物体,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关事物的物理逻辑经验。
环境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乡土材料为农村幼儿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8]教师在挖掘乡土资源、创设农村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时,还应注意让孩子真正体现各自的个性特点,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XX中心幼儿园课题研究学习记录表。
幼儿园传承民间游戏教研(3篇)
![幼儿园传承民间游戏教研(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b2739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8.png)
第1篇一、引言民间游戏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在幼儿园教育中,传承民间游戏对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间游戏,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本文将围绕幼儿园传承民间游戏进行教研探讨。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民间游戏通常需要幼儿动手操作,如捏泥巴、编竹篮、剪纸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协调性和创造力,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2.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民间游戏往往需要幼儿共同参与,如丢沙包、跳皮筋、捉迷藏等。
这些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幼儿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3. 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民间游戏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和创意性,如“石头、剪刀、布”、“猜灯谜”等。
这些游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4. 传承民间文化民间游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幼儿园传承民间游戏的策略1. 挖掘和整理民间游戏资源幼儿园应积极挖掘和整理民间游戏资源,收集各种民间游戏,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丰富的游戏素材。
教师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走访民间艺人,收集民间游戏的传统玩法和制作方法。
2. 开发民间游戏课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教师可以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中,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
例如,将“跳皮筋”融入健康领域,将“捏泥巴”融入美术领域,将“猜灯谜”融入语言领域等。
3. 创新民间游戏玩法在传承民间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民间游戏的玩法,使游戏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例如,将“丢沙包”改为“丢纸球”,将“跳皮筋”改为“跳绳”。
4. 开展民间游戏主题活动定期开展民间游戏主题活动,如“民间游戏节”、“民俗文化节”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159c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3.png)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民间游戏这一珍贵的文化资源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能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在这一背景下,开展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 研究意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这些游戏往往包含丰富的动作、语言和认知要素,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身体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民间游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促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商。
研究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和教学方法,可以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和实践经验,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对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还可以为民间游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保障,拓展民间游戏的传播渠道,推动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再次活跃。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情况,明确其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为促进幼儿园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特点、作用、实际应用案例以及教学方法探讨,我们旨在发现民间游戏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积极影响,总结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并探讨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的认识,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案,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自制打击乐器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自制打击乐器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c7dd6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d.png)
自制打击乐器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不断推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由于农村资源有限,幼儿园在音乐教学方面往往面临着器材不足的困境。
传统的打击乐器如鼓、钹等成本高昂,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并不易于购置。
寻找一种经济实用的自制打击乐器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自制打击乐器不仅可以降低教学成本,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对于提高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质量、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自制打击乐器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的感知、情感、认知和创造力发展。
而打击乐器作为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农村幼儿园中,由于资源匮乏和校园环境的限制,教师们通常面临着缺乏打击乐器设备的困境。
研究自制打击乐器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自制打击乐器,可以有效解决打击乐器资源不足的问题,让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自制打击乐器制作过程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促进幼儿的综合素养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索自制打击乐器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在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引入自制打击乐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适合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潜能。
通过研究自制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丰富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手段和内容提供新思路。
研究目的还包括评估自制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实际效果,探讨其在培养幼儿音乐能力、审美情感和协作能力方面的作用,为优化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建议。
乡村学校自制简易乐器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word精品文档4页
![乡村学校自制简易乐器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word精品文档4页](https://img.taocdn.com/s3/m/e67462712f60ddccda38a072.png)
乡村学校自制简易乐器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乡村学校有着自身的特点,由于经费的欠缺而无法选购贵重的乐器,通过倡导学生进行简易乐器的制作可以间接的解决这一麻烦。
自制乐器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乐器的制作加强乡村学校对音乐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
一、自制乐器的理念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就提出了“原本性音乐”的教学理念,原本性音乐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奥尔夫认为音乐不过是音乐教育中的手段,而主要的目的是育人,他提倡培养和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即兴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投入到游戏式的音乐教学中去,其理念中的开放性思维使得音乐课堂的教学没有限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开展因地制宜的教学手段,其中奥尔夫就谈到了器乐教学,他认为可以依据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引领学生们制作简易的乐器,并可以投入到实际应用中。
二、乡村学校自制乐器的现状现如今,我国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和城镇的教学尚有一段距离,而乡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开展起来比较困难,乡村教学条件导致不能选购教学应用的乐器等硬件设施,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够高,相应的教学知识和理念比较欠缺。
乡村学校的教师几乎没有自制乐器的经验,而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可谓是寥寥无几。
在学校和相关部门方面,他们对乡村音乐教学的关注要少,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数学、语文和英语三大科目和应试小科上,乡村音乐的教育资金就自然投入的少,而缺少专门的音乐教室也不利于乐器的存储。
三、乡村学校自制乐器的应用对策(一)自制乐器的手段1.自制?菲鞯闹掷?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制作打击乐器时可以应用到核桃和树枝等物,核桃可以制作木鱼,而木块可以制作梆子和快板,竹子可以制成双响筒,利用金属废料可以制作锣鼓和三角铁等乐器。
吹奏乐器可以利用树叶制作叶哨,利用竹子可以制作竖笛,利用泥土可以制作埙。
而人的身体发出的声音又可以为天然的乐器,其中拍手和跺脚等都可以发出声音,而课堂上的直尺和文具盒等物件又可以为天然乐器,最流行的乐器制作就是利用水和瓷碗的比例配合制作可以发出不同声阶的乐器。
幼儿园鼓乐课程特色项目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鼓乐课程特色项目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767d53c850ad02de8041f5.png)
幼儿园鼓乐课程特色项目的实践研究【摘要】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和园本课程是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实践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以笔者所在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实践过程中的特色项目——鼓乐课程为基础,在幼儿园鼓乐课程园本化实践过程中,初步阐述了鼓乐课程的目标、内容选择、实施方式、课程评价和实施策略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幼儿园;鼓乐课程;项目研究在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实践过程中,努力开发幼儿园园本课程,是近年来幼教改革的重要抓手。
2011年以来笔者有幸参加区域幼儿园园长联盟小组,学习了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参加了一系列研训活动,并带领全园教师开展园本研修,开始了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项目——鼓乐课程的实践探索。
一、幼儿园鼓乐课程特色项目的提出(一)对幼儿园课程、园本课程、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理解关于幼儿园课程,《教育大辞典》从两方面分别作了阐述。
广义的解释为:幼儿园课程是“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的全部教育活动。
亦指全部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和进程的总和”。
而狭义的解释为:“幼儿园分科教育的科目总称”。
幼儿园课程,根据性质的差异,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就是幼儿园按照国家与地方政府课程的基本精神而进行的课程选择、重组与整合形成的适合本园儿童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体系。
它具有鲜明的本园特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以本园幼儿、教师为本。
园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通过促进本园儿童、教师的发展来促进本园的发展,他们是园本课程的主体;二是以本园的实际情况为本。
园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依据本园的办园宗旨、教师的人力资源状况、幼儿的实际以及家长、社区的要求;三是应遵循多样性与独特性并存的原则。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是指幼儿园组织及其成员,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关于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与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园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所进行的课程选择、课程生成、课程重组的相关研究与管理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幼儿园课程规范化、个性化和系统化的运作过程。
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8537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2.png)
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再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而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瑰宝,融入幼儿园课程,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民间艺术如何融入幼儿园课程,并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其中的有效方法和成效。
二、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性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瑰宝,它蕴涵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艺术精髓。
民间艺术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手工艺等形式,它不仅是一种传统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而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能够增加幼儿的文化底蕴,更能够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民间艺术是幼儿了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了解和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而民间艺术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民间艺术,幼儿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民间艺术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学习民间艺术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进行手工制作、舞蹈演练、音乐演奏等活动,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通过参与民间艺术的创作和表演,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融入方式将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方面。
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融入民间艺术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包括传统民歌、古代诗词、戏曲表演、手工制作等一系列内容。
要区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发展水平,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相应的内容,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民间艺术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有效学习。
幼儿园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动手体验成长乐趣
![幼儿园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动手体验成长乐趣](https://img.taocdn.com/s3/m/7fba3f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a.png)
最近,我对幼儿园实践教学案例——动手体验成长乐趣的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共享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独特见解和理解。
我会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个主题,以便我能更加深入地理解。
一、案例背景分析在幼儿园实践教学中,动手体验成长的乐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促进身心发展。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重点分析一些幼儿园实践教学中的具体案例,来看看这些实践是如何帮助孩子们体验成长的乐趣的。
二、案例分析1.学校操场玩游戏教师们组织孩子们到学校操场上玩游戏,让他们在动手中学会合作、竞争,体验成长的乐趣。
通过玩“传水球”游戏,孩子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学会了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乐趣。
2.科学实验课在科学实验课上,老师们会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项目,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科学知识。
通过做简单的水平面实验,孩子们可以亲身感受水平面的物理特性,体验成长的乐趣。
3.艺术课上的手工制作在艺术课上,孩子们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制作手工卡片、折纸等活动,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体验成长的乐趣。
三、案例总结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动手体验成长的乐趣在幼儿园实践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促进身心发展。
这种体验成长的乐趣的过程,对孩子们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四、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动手体验成长的乐趣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促进身心发展。
我希望在未来的幼儿园实践教学中,可以更加重视这方面的教学,让孩子们能够真正体验成长的乐趣。
结语通过这篇文章,我对幼儿园实践教学案例——动手体验成长的乐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相信,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促进身心发展。
希望在未来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更加重视这方面的教学,让孩子们能够真正体验成长的乐趣。
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实施及效果观察
![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实施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5b9a55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2.png)
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实施及效果观察在幼儿园教育中,动手制作活动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更是备受关注。
通过这样的方案,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全面评估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的实施及效果,并对该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1. 实施方案在实施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时,首先需要确立清晰的目标和步骤。
教师应该选择简单易操作的材料,如纸杯、饮料瓶、稻草等,让幼儿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制作出自己的乐器。
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不同种类的制作材料,比如敲击乐器、拨动乐器、吹奏乐器等,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2. 效果观察在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实施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
在制作过程中,幼儿们将学会如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而在使用乐器的过程中,幼儿们还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感。
通过观察幼儿在制作和使用乐器过程中的表现,可以更好地了解方案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3. 个人观点对于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我个人持肯定态度。
这样的方案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制作和使用乐器,幼儿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培养出全面的音乐素养和动手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评估和观察,可以看出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以及效果观察中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这样的方案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我认为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有益的教育方式,值得在幼儿园教育中广泛推广。
通过本文对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相信读者对于该主题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本文能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让更多的幼儿能够从动手制作乐器的活动中受益。
在幼儿园教育中,动手制作活动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幼儿园动手制作乐器方案更是备受关注。
幼儿园动手乐园:实践操作教学方案
![幼儿园动手乐园:实践操作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cc43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4.png)
下文是研究人员对幼儿园动手乐园的实践操作教学方案进行深度探讨的文章:幼儿园动手乐园:实践操作教学方案一、前言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
幼儿园动手乐园的实践操作教学方案,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操作性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动手乐园的实践操作教学方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实施的意义和效果。
二、实践操作教学的意义动手能力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动手的操作活动,幼儿可以锻炼手部肌肉,培养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三、实践操作教学的核心内容1. 创意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剪纸、折纸、粘贴等,让幼儿动手动脑,体验制作的快乐。
2. 实践操作科学探索:通过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如水的变态、物质的溶解等,让幼儿亲身参与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3. 实践操作艺术表现:通过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艺术创作和表演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表演等,让幼儿展现自己的才华,体验艺术的魅力。
四、实践操作教学的实施效果实践操作教学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们可以观察到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可以更熟练地进行手工制作、科学实验和艺术表现,表现出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对学习的态度更加主动和积极。
五、实践操作教学的展望实践操作教学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动手乐园:手工制作艺术教学实践
![幼儿园动手乐园:手工制作艺术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900e8a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4.png)
幼儿园动手乐园:手工制作艺术教学实践在幼儿教育中,手工制作艺术教学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手工制作,幼儿不仅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动手乐园成为了每个幼儿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动手乐园的手工制作艺术教学实践,并共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1. 动手制作的重要性动手制作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幼儿园动手乐园作为手工制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动手制作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2. 动手制作与想象力在幼儿园动手乐园中,幼儿们可以通过制作手工艺品来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利用简单的原材料制作一些小物件,如折纸、剪纸、手工绘画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自由的创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
3. 动手制作与集体合作在幼儿园动手乐园中,动手制作也是一个培养集体合作意识的好方式。
幼儿们可以一起合作制作一些手工作品,如拼图、拼贴等。
通过这些合作活动,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享和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增强集体协作能力。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动手乐园的手工制作艺术教学实践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动手制作,幼儿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素质,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结回顾动手制作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幼儿园动手乐园作为手工制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动手制作也是一个培养集体合作意识的好方式。
在幼儿园动手乐园中,动手制作艺术教学实践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幼儿园动手乐园的手工制作艺术教学实践的深入探讨,我对这个主题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幼儿园动手玩乐园:实践性课程设计方案
![幼儿园动手玩乐园:实践性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a44f7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b.png)
幼儿园动手玩乐园:实践性课程设计方案幼儿园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阶段,而实践性课程设计方案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进行全面评估,探讨幼儿园动手玩乐园的实践性课程设计方案。
一、幼儿园动手玩乐园的定义与意义动手玩是指幼儿通过动手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在幼儿园教育中,动手玩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动手玩园的设计与实践意义重大。
二、实践性课程设计的融入在设计动手玩乐园实践性课程时,我们应该考虑如何融入实践性课程设计的理念,让幼儿在玩乐园中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践活动。
实践性课程设计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出符合他们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的实践性活动。
三、实践性课程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1.主题活动的设计:针对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主题活动,如“小手艺人”、“小小园丁”等,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够动手参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游戏与体验: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体验活动,如“小小厨师”、“玩转科学”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体验到实际操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手工制作与实践应用:通过手工制作和实践应用的活动设计,如“小小工匠”、“动手种菜”等,让幼儿在实践中能够学会一些实用的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幼儿园动手玩乐园的实践性课程设计方案应该是多方面的,既要考虑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又要充分融入实践性课程设计的理念,让幼儿在玩乐园中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实践活动。
未来,在实践性课程设计方案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创新,设计出更多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动手玩乐园的实践性课程设计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幼儿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我们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能够在实践性课程设计方案中多下功夫,为幼儿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幼儿园动手乐园:实践探索与科学制作手工实验教学计划
![幼儿园动手乐园:实践探索与科学制作手工实验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bb6c0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8.png)
幼儿园动手乐园:实践探索与科学制作手工实验教学计划幼儿园动手乐园:实践探索与科学制作手工实验教学计划在幼儿园教育中,手工实验教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引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动手乐园这一主题,探讨实践探索与科学制作手工实验教学计划。
一、幼儿园动手乐园的意义动手乐园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幼儿们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实践操作等方式,从中发现科学的奥妙。
动手乐园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
二、实践探索的重要性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时期,实践探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活动,幼儿可以观察、探索、动手操作,从中体验到科学知识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科学制作手工实验教学计划1. 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设计适合的实验内容。
2. 准备实验材料:准备各种手工实验所需的材料,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和教学的实用性。
3. 实施实验活动:在幼儿园动手乐园中,老师可以根据实验计划指导幼儿们进行实验操作,引导他们自主探索、观察实验现象。
4. 总结与回顾:在实验完成后,老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总结实验的结果,引导他们从实验中获取的信息,梳理实验过程,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动手乐园的实践探索与科学制作手工实验教学计划在幼儿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引导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理解。
在实践探索中,幼儿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等方式,从中获取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在我看来,幼儿园动手乐园不仅是一个让幼儿玩耍的场所,更是一个让他们进行实践探索、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评台。
通过科学实验教学计划,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发现科学乐趣的空间,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总结起来,幼儿园动手乐园的实践探索与科学制作手工实验教学计划,旨在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等方式,从中获取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动手实践:乐器制作与音乐教学案例
![幼儿园动手实践:乐器制作与音乐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b0105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b.png)
知识文章:幼儿园动手实践:乐器制作与音乐教学案例一、引言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动手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动手制作乐器,可以让幼儿亲自参与,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
本文将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共享乐器制作与音乐教学的案例,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二、乐器制作与音乐教学案例1. 制作简易乐器在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幼儿制作简易乐器,如小鼓、沙锤、铃铛等。
通过动手制作,幼儿可以了解乐器的结构和原理,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探索不同乐器的声音在制作好乐器后,可以让幼儿通过比较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感受乐器发出的声音。
比如用手拍打小鼓和沙锤,让幼儿体验到不同的音色和节奏感。
3. 进行简单的音乐表演在乐器制作和声音探索后,可以让幼儿进行简单的音乐表演。
他们可以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节奏,展示自己的乐器演奏,从而提升他们的表现欲和自信心。
4. 制定音乐游戏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进行音乐游戏。
比如利用简易乐器进行打击节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觉。
5. 总结与回顾在音乐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与幼儿一起总结和回顾这次活动。
让他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乐器和音乐游戏,共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动手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乐器制作与音乐教学的案例,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思维和情感的发展。
我认为幼儿园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重视动手实践,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总结:通过本文的共享,我们了解了幼儿园动手实践中乐器制作与音乐教学的案例。
动手制作乐器和进行音乐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成长。
幼儿园动手实践:乐器制作与音乐教学案例四、实际案例共享在幼儿园进行乐器制作与音乐教学活动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材料,比如纸板、铃铛、小瓶子等,让幼儿们参与到制作乐器的过程中。
幼儿园音乐乐园: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活动
![幼儿园音乐乐园: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3bd657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1.png)
幼儿园音乐乐园: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活动一、引言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通过制作和演奏民族乐器,可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音乐乐园中的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活动,从活动的意义、实施方式和效果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和实践方法。
二、民族乐器制作的意义1.丰富孩子的音乐体验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制作民族乐器可以丰富孩子们的音乐体验,让他们通过动手制作和使用乐器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民族乐器,孩子们可以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促进文化传承民族乐器代表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制作和使用民族乐器,可以向孩子们传递和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促进文化传承和弘扬。
三、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活动的实施方式在幼儿园中开展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活动,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设计合理的活动方案和内容,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选择适合幼儿的民族乐器在活动中,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民族乐器,如花鼓、铃铛、小锣等,以满足幼儿的认知和操作能力,并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指导孩子们进行制作老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民族乐器的制作方法和材料,指导他们进行乐器的制作,同时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设计,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开展乐器演奏活动制作完成后,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乐器演奏活动,让他们亲自演奏制作好的民族乐器,体验音乐的快乐,同时也锻炼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活动的效果通过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活动,孩子们可以获得丰富的音乐体验,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活动还可以增强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知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为其音乐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动手乐园:实验探究与动手制作教学方案
![幼儿园动手乐园:实验探究与动手制作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341c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6.png)
《幼儿园动手乐园:实验探究与动手制作教学方案》1. 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动手实验探究和动手制作教学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自动手制作,幼儿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就幼儿园动手乐园进行深度探讨,共享实验探究与动手制作教学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2. 实验探究的意义在幼儿园阶段,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于周围世界的探索和理解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
实验探究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系统化的认知结构,培养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幼儿们可以亲身体验并理解抽象的概念,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
3. 动手制作教学方案的重要性动手制作教学方案是幼儿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通过动手制作,幼儿们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物,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动手制作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设计高质量的实验探究与动手制作教学方案为了设计高质量的实验探究与动手制作教学方案,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芳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实验和制作内容。
要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使实验和制作过程既能够符合教学要求,又能够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
还要注重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幼儿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和制作。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实验探究与动手制作教学方案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高质量的实验探究与动手制作教学方案也需要教师们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进行精心安排和指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6. 总结实验探究与动手制作教学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幼儿们的认知发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教师们能够为幼儿们提供更加丰富、深入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音乐乐园: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教学活动方案
![幼儿园音乐乐园: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教学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56c7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e.png)
幼儿园音乐乐园: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教学活动方案知识文章格式:幼儿园音乐乐园: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教学活动方案1.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教学活动则是丰富幼儿音乐体验、培养幼儿音乐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针对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的教学活动方案。
2.民族乐器制作活动在幼儿园中,可以进行简单的民族乐器制作活动,比如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简单的民族乐器,比如纸盘鼓、竹笛子等,让幼儿动手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让幼儿了解民族乐器的种类和特点。
3.民族乐器演奏教学活动针对不同的民族乐器,可以进行简单的演奏教学活动,比如教授幼儿如何吹奏竹笛子、敲击纸盘鼓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让他们在演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4.活动实施注意事项在进行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教学活动时,需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
也需要考虑到不同幼儿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进来并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5.总结与回顾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和尊重民族文化。
在实施这些活动时,需要注重安全和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幼儿都能够从中受益。
6.我的观点与理解我认为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教学活动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帮助幼儿在音乐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通过制作和演奏民族乐器,可以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和尊重民族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应该加大对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教学活动的推广和实施。
通过上述内容,我相信可以为你提供一篇有价值且高质量的文章,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民族乐器制作与演奏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幼儿园“动手乐”特色课程的研究》研究方案江阴市青阳中心幼儿园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国内国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分析。
“做中学”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理念,近年来也被法国用于中小学的“动手做”科学教育活动。
“以儿童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这些科学教育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态度,也培养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态度。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遵循的准则是“面向每一个儿童,尊重儿童间的差异”,“为儿童终身的学习,更为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
”也就是说,“做中学”强调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通过儿童的个体探索和合作学习,让儿童在与同伴及成人的互动中互相影响,共同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
因此“做中学”理论本质上是社会建构理论。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与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存在密切联系,都强调从做中获取知识。
而且,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不仅吸收了杜威理论中的合理因素,更重要的是陶行知创造性地提出在手脑并用的“做”中去获取知识,并主张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基于以上教育理论,目前,我国已有一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参与了“做中学”课题的研究,这一活动的研究内容主要在科学教育、科学探究的基础之上的活动,并已形成一部分的教育案例。
现在有一批幼儿园“十一·五”期间,也正在开展有关“动手”的课程研究,如:上海闵行区从05年6月开始,正在开展“幼儿动手动脑课程的研究”,他们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区范围内设立课程实验基地,建构区域性园本课程方案,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评价,最终实现各实验基地动手动脑园本课程的个性化、特色化、创新化。
”而由赵寄石、朱家雄两位幼教专家主审的《动手发现——幼儿园探索型整合课程》也是基于“法国的成功经验,体现教育部、中国科协‘做中学’教育理念”的课程模式。
2、本园对该领域的研究价值。
⑴理论价值:在前一辈教育家的理论中,有很多有关做中教,做中学的理论经验,作为一个基层幼儿园,一方面,要把教育家的理论进行合理地运用、匹配与验证;另一方面,通过这一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拓宽和丰富幼儿教育中整体感知和体验教育理论,为这些理论提供实证性的资料,使这些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幼儿园得到运用,创新和发展。
⑵实践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组织和实施中又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
”因此,从活动内容上考虑,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具有鲜活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把贴近幼儿生活的,耳濡目染的农情、农活、农文化,转化成有意义的教育资源,编制成相应的幼儿园“动手乐”特色课程,从孩子的情感态度上考虑,他们会乐意接受。
从活动的方法上,“动手乐”课程的开展,具有的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的特点,既能注意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又能体现小组或集体的活动价值,让孩子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创造活动,因此活动的过程是愉悦的,符合孩子学习特点的,孩子能积极参与。
在目标的达成度上,注重了孩子的实践与探索,使孩子有实实在在的经历,提高了孩子的实践能力,认知经验的获得比较显性,孩子能从中获得自信与满足。
“动手乐课程”它既能丰富幼儿园“主题课程”内容,又能推动“主题课程”教育的发展,使幼儿园课程更加丰富与完整。
同时,“动手乐”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能利用农村的教育资源,开展专门性的动手活动,为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开辟新的领域和途径,为幼儿教育的改革提供鲜活的实践经验。
二、课题的界定1、本课题核心概念为:“动手乐”课程。
“动手乐”课程。
属于园本特色课程范畴。
课程一般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由于幼儿园没有国家规定的统一课程。
因而,幼儿园依据自己的条件和幼儿发展需求所选择、开发和实施的课程都是园本课程。
园本特色课程,则是指体现幼儿园自身办园特色,并由幼儿园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它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动手乐”课程,以幼儿的动手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以激发幼儿“乐于动手”、“乐于学习”、“乐于探索”的兴趣为宗旨,充分挖掘、利用农村幼儿园丰富的课程资源所形成的园本特色课程。
旨在通过系列化的适应不同年龄幼儿的动手活动项目的实施。
使幼儿在思维、能力、情感、社会性和个性等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本课题以农村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动手乐”课程的目标体系和项目内容的开发,研究课程实施中的活动设计和组织指导的策略,并以此形成本幼儿园的办园特色。
2、界定。
“动手乐”:是指在幼儿感兴趣的并乐意参与的活动中,通过各种感官与客观世界积极相互作用,获得相应的经验,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的操作实践活动。
农村幼儿园“动手乐”特色课程:指利用农村和本地资源,转化成幼儿熟知的,感兴趣的,并乐意参与的,能启迪幼儿心智的教育实践活动课程。
该课程是指在幼儿园大课程背景下所设置的具有独特意义的,有一定指向性的小课程,也可称之为符合农村幼儿园的“特色课程”。
农村幼儿园“动手乐”特色课程的研究:这一课程的研究,是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出发的,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是研究开发与建设符合农村幼儿园特色的“动手乐”课程体系,以及对该课程实施中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
三、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①让孩子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孩子获得发展的前提。
快乐地学习能唤醒孩子的学习经验,激活孩子的学习情感,使孩子能主动获取知识。
本课程的设置,是用“幼儿愉快参与活动全过程”的方式,以促进孩子自主发展为核心,以发展孩子情感素质为动力,以推动孩子创造性完成为任务为根本,以陶冶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为目标的课程模式。
②喜欢动手..,也是孩子发展的有效途径。
有资料表明,人脑是在人手活动的基础上形..是孩子的天性成的,没有手就没有脑的今天,手,人的第二大脑。
而“动手乐”教育活动,强调了幼儿亲历亲为的操作活动,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改变了孩子学习的方法,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身边事物的热情,促使孩子最终能够改变学习方式,为今后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奠基。
③农村及本土资源....在教育中的运用,能唤起孩子对家乡的热爱,并激发孩子对身边事物的关注和探究的兴趣,在探索农村人文环境和地理资源的过程中,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而且还能调动一切教育资源,使教育社会化,同时也能促进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动手乐”课程与教师、幼儿、家庭、社会成员共趣、共乐、共成长。
2、创新之处从课题研究的内容上,目前,幼儿园的动手课程很多,但具有农村特色的动手课程还是很少,而且没有系统化,因此,从课题本身的研究来说具有创新性;从课题研究的作用上,我们研究的《农村幼儿园“动手乐”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会对现有的课程作补充和支撑,因为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建设性,对广大农村幼儿园具有相对的可行性,对城市幼儿园也有参照性。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力量,突显大教育观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使幼儿园、家庭、社区相互联动,使农村和社区资源得到有效运用。
四、研究的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农村幼儿园“动手乐”特色课程系列。
构建幼儿园“动手乐”课程内容与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2、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让孩子受益,使他们在自己熟知的农村生活与环境中,在成人的配合与帮助下,利用社区资源,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中,使孩子想动手,勤动手,会动手,获得快乐学习的情感要素,享受自主快乐的学习过程,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发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3、通过课程研究,促使教师根据当地的教育资源和人文环境,充分关心和挖掘农村和周边地区的教育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转变成幼儿乐意接受的教育课程的能力;增强教师对教育资源的敏感性,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实施和创新能力;优化教师尊重儿童、关注儿童的教育行为,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使“动手乐”特色课程成为孩子快乐学习和生活的天地。
4、通过研究,使具有农村特色的小课程建设能个性化、系统化,使幼儿园课程更丰满,促进农村幼儿园的特色建设。
五、研究内容1、研究重点。
构建农村幼儿园动手乐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农村幼儿园“动手乐”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途径和方法,优化、充实和丰富幼儿园课程,从而推动幼儿园课程的区域化、本土化、特色化,使幼儿园课程更符合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个性,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
2、研究内容。
⑴农村幼儿园“动手乐”特色课程开发的研究。
①目标。
根据幼儿各阶段的发展特点,确立具有课程特色的幼儿发展目标。
使幼儿在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以及知识技能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注重动手探索与实践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②内容。
农村人文资源的开发:农村的人文资源中,包括勤劳与纯朴的农民,富有当地民族风情的习俗,以及对当地历史和现代成功人士的了解等,转化成幼儿园“动手乐”课程。
如:端阳节,农村家长喜欢自己包“粽子”,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孩子向家长打听习俗的由来,端阳节的一些风土人情,如“吃三黄”,穿虎衣,门前挂“缝花、剑草”等习俗,参与家长包粽子的过程,以及把家里的粽子以及咸鸭蛋带到幼儿园与朋友一起分享等。
又如:在农村,好多家庭都有自家酿酒的习惯,而且萝卜干、咸菜也自己腌制,把孩子身边所发生的事物转化成教育资源,让孩子亲自动手学一学,做一做,尝一尝,也可以成为“动手乐”课程的来源。
农村地方资源的开发:包括对农作物的了解,当地的无土栽培兰花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在“动手乐”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当地的古桥、宝塔以及新农村建筑等,通过孩子的了解、实践、制作、创造等活动,转化成幼儿乐意参与的“动手乐”特色课程。
如:通过参观与了解,懂得一些种植活动所必须的条件,然后自己动手种一种,通过长时间辛勤的管理,当植物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时,那种快乐与成就感能在孩子的记忆中保留终身。
⑵农村幼儿园“动手乐”特色课程实施的研究。
①课程内容的设计。
教师既是教学的研究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在农村幼儿园“动手乐”特色课程中,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智力类型、个体差异,将农村的教育资源有效提炼,正确定位,整体设计,并转化成幼儿乐意参与的“动手乐”特色小课程。
如观察农作物生长时开展的“种种乐”活动,可以让孩子参与种植、管理、收获、品尝等活动;而农村的一些资源如麦杆、豆荚、稻草、各种各样的种子、野花等,可以与孩子一起开展“做做乐”活动,而且有些作品还具有玩耍、使用、欣赏等作用。
②活动过程的组织。
在设计“动手乐”课程中,教师应关注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及好奇心等特点以及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充分挖掘“乐”的含义,使孩子在自己动手制作或创作的基础上,让孩子玩起来、动起来、乐起来,使孩子的情绪情感、知识技能在自己的创造与玩乐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真正做到积极操作、主动体验、快乐创造、分享成果,在有效的教育引导中提升教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