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硐湖不锈钢栏杆计算书

明硐湖不锈钢栏杆计算书
明硐湖不锈钢栏杆计算书

工程名称:明硐湖国际新城二期楼梯栏杆、走廊栏杆、屋面栏杆工程

幼儿园楼梯栏杆

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深圳市发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12月二十九日

目录

建筑护栏设计计算书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1幕墙及采光顶相关设计规范: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429-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建筑玻璃采光顶》 JG/T231-2007

《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 JG/T342-2012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DGJ08-56-2012 1.2建筑设计规范:

《地震震级的规定》 GB/T17740-1999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高处作业吊蓝》 GB19155-2003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JGJ/T97-2011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04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 JG160-2004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 CECS154:200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1.3玻璃规范:

《镀膜玻璃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GB/T18915.1-2002 《镀膜玻璃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GB/T18915.2-2002 《防弹玻璃》 GB17840-1999

《平板玻璃》 GB11614-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 GB15763.3-2009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GB15763.2-2005 《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 GB15763.1-2009

《半钢化玻璃》 GB/T17841-2008

《热弯玻璃》 JC/T915-2003

《压花玻璃》 JC/T511-2002

《中空玻璃》 GB/T11944-2002

1.4钢材规范:

《建筑结构用冷弯矩形钢管》 JG/T178-2005

《不锈钢棒》 GB/T1220-2007

《不锈钢冷加工钢棒》 GB/T4226-2009

《不锈钢冷轧钢板及钢带》 GB/T3280-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及钢带》 GB/T4237-2007

《不锈钢丝》 GB/T4240-2009

《建筑用不锈钢绞线》 JG/T200-2007

《不锈钢小直径无缝钢管》 GB/T3090-2000

《彩色涂层钢板和钢带》 GB/T12754-2006

《低合金钢焊条》 GB/T5118-1995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2008

《建筑幕墙用钢索压管接头》 JG/T201-2007

《耐候结构钢》 GB/T4171-2008

《高碳铬不锈钢丝》 YB/T096—1997

《合金结构钢》 GB/T3077-1999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GB/T13912-2002

《冷拔异形钢管》 GB/T3094-2000

《碳钢焊条》 GB/T5117-1995

《碳素结构钢》 GB/T700-2006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GB/T912-200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及钢带》GB/T3274-2007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699-1999

1.5胶类及密封材料规范:

《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膏》 JC484-2006

《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 JC/T882-2001

《彩色涂层钢板用建筑密封胶》 JC/T884-2001

《丁基橡胶防水密封胶粘带》 JC/T942-2004

《工业用橡胶板》 GB/T5574-2008

《混凝土建筑接缝用密封胶》 JC/T881-2001

《建筑窗用弹性密封剂》 JC485-2007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GB/T13477.1~20-2002 《建筑用防霉密封胶》 JC/T885-2001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16776-2005

《建筑用岩棉、矿渣棉绝热制品》 GB/T19686-2005

《建筑用硬质塑料隔热条》 JG/T174-2005

《聚氨酯建筑密封胶》 JC/T482-2003

《聚硫建筑密封胶》 JC/T483-2006

《绝热用岩棉、矿棉及其制品》 GB/T11835-2007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 GB/T529-2008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GB/T531-1999

《修补用天然橡胶胶粘剂》 HG/T3318-2002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 JC/T486-2001

《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 JC/T914-2003

1.6相关物理性能等级测试方法: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139-2001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GB/T18091-2000

《彩色涂层钢板和钢带试验方法》 GB/T13448-200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版)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GB/T18244-2000

《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GB/T15227-2007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 GB/T18575-2001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GB/T18250-200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28-2002

1.7《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1.8土建图纸:

2 基本参数

2.1栏杆所在地区

贵州省六盘水地区;

2.2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栏杆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依照上面分类标准,本工程按C类地形考虑。

2.3抗震设防

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在围护结构抗震设计计算中:

1.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根据国家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深圳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由于本工程是标准设防类,因此实际抗震计算中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选取,也就是取:α

max

=0.08;

3 栏杆承受荷载计算

3.1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栏杆属于外围护构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计算:

w

k =β

gz

μ

z

μ

s1

w

……8.1.1-2[GB50009-2012]

上式中:

w

k

:作用在栏杆上的风荷载标准值(MPa); Z:计算点标高:125m;

β

gz

: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β

gz =1+2gI

10

(z/10)-α……条文说明部分8.6.1[GB50009-2012]

其中A、B、C、D四类地貌类别截断高度分别为:5m、10m、15m、30m;

A、B、C、D四类地貌类别梯度高度分别为:300m、350m、450m、550m;

也就是:

对A类场地: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

对B类场地:当z>350m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

对C类场地:当z>450m时,取z=450m,当z<15m时,取z=15m;

对D类场地:当z>550m时,取z=550m,当z<30m时,取z=30m;

g:峰值因子,取2.5;

I

10

:10m高名义湍流度,对应A、B、C、D地面粗糙度,可分别取0.12、0.14、0.23和0.39;

α:地面粗糙度指数,对应A、B、C、D地面粗糙度,可分别取0.12、0.15、0.22和0.30;

对于C类地形,125m高度处的阵风系数为:

β

gz

=1+2×2.5×0.23×(125/10)-0.22=1.6597

μ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条文说明部分8.2.1提供的公式计算:

A类场地:μ

z

A=1.284×(z/10)0.24

B类场地:μ

z

B=1.000×(z/10)0.30

C类场地:μ

z

C=0.544×(z/10)0.44

D类场地:μ

z

D=0.262×(z/10)0.60

公式中的截断高度和梯度高度与计算阵风系数时相同,也就是:

对A类场地:当z>300m时,取z=300m,当z<5m时,取z=5m;

对B类场地:当z>350m时,取z=350m,当z<10m时,取z=10m;

对C类场地:当z>450m时,取z=450m,当z<15m时,取z=15m;

对D类场地:当z>550m时,取z=550m,当z<30m时,取z=30m;

对于C类地形,125m高度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

z

=0.544×(125/10)0.44=1.6529

μ

s1

: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3.3条:计算围护结构及其连接的风荷载

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局部体型系数μ

s1

1 封闭矩形平面房屋的墙面及屋面可按表8.3.3-1的规定采用;

2 檐口、雨篷、遮阳板、边棱处的装饰条等突出构件,取-2.0;

3 其它房屋和构筑物可按本规范第8.3.1条规定体型系数的1.25倍取值。

对于栏杆来说,其取值查表得:

μ

s1

(1)=1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3.4条:计算非直接承受风荷载的围护构件风荷载时,局部体型系数可按构件的从属面积折减,折减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

1 当从属面积不大于1m2时,折减系数取1.0;

2 当从属面积大于或等于25m2时,对墙面折减系数取0.8,对局部体型系数绝对值大于1.0的屋面区域折减系数取0.6,对其它屋面区域折减系数取1.0;

3 当从属面积大于1m2且小于25m2时,墙面和绝对值大于1.0的屋面局部体型系数可采用对数插值,即按下式计算局部体型系数:

μ

s1(A)=μ

s1

(1)+[μ

s1

(25)-μ

s1

(1)]logA/1.4 ……8.3.4[GB50009-2012]

其中:

μ

s1(25)=0.8μ

s1

(1)=0.8

计算支撑结构时的构件从属面积:

A=1.055×1.5=1.5825m2

LogA=0.199

则计算非直接承受风荷载的支撑结构时的局部风压体型系数为:

μ

s1(A)=μ

s1

(1)+[μ

s1

(25)-μ

s1

(1)]logA/1.4

=0.972

而对直接承受风压的面板结构来说,其局部风压体型系数为:

μ

s1

=1

w

:基本风压值(MPa),根据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附表E.5中数值采用,但不小于0.3KN/m2,按重现期50年,深圳地区取0.00075MPa;

3.2计算支撑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w

k =β

gz

μ

z

μ

s1

w

=1.6597×1.6529×0.972×0.00075

=0.002MPa

3.3计算面板材料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w

k =β

gz

μ

z

μ

s1

w

=1.6597×1.6529×1×0.00075

=0.002057MPa

3.4垂直于栏杆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q

Ek =β

E

α

max

G

k

/A ……5.3.4[JGJ102-2003]

q

Ek

:垂直于栏杆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MPa);

β

E

:动力放大系数,取5.0;

α

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0.08;

G

k

:栏杆构件的重力荷载标准值(N);

A:栏杆构件的面积(mm2);

3.5平行于栏杆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P

Ek =β

E

α

max

G

k

……5.3.5[JGJ102-2003]

P

Ek

:平行于栏杆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N);

β

E

:动力放大系数,取5.0;

α

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0.08;

G

k

:栏杆构件的重力荷载标准值(N);

按照JGJ102规范 5.4节条文说明部分的规定,对于竖向栏杆和与水平面夹角大于75度、小于90度的斜玻璃栏杆,可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和组合。

3.6作用效应组合

荷载和作用效应按下式进行组合:

S=γ

G S

Gk

w

γ

w

S

wk

E

γ

E

S

Ek

……5.4.1[JGJ102-2003]

上式中:

S: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

Gk

:重力荷载作为永久荷载产生的效应标准值;

S

wk 、S

Ek

: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作为可变荷载产生的效应标准值;

γ

G 、γ

w

、γ

E

:各效应的分项系数;

ψ

w 、ψ

E

: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

上面的γ

G 、γ

w

、γ

E

为分项系数,按5.4.2、5.4.3、5.4.4[JGJ102-2003]规定如下:

进行栏杆构件强度、连接件和预埋件承载力计算时:

重力荷载:γ

G

:1.2;

风荷载:γ

w

:1.4;

地震作用:γ

E

:1.3;

进行挠度计算时;

重力荷载:γ

G

:1.0;

风荷载:γ

w

:1.0;

地震作用:可不做组合考虑;

上式中,风荷载的组合系数ψ

w

为1.0;

地震作用的组合系数ψ

E

为0.5;

4 栏杆横杆计算

基本参数:

1:计算点标高:125m;

2:力学模型:简支梁;

3:横杆跨度:W=1500mm;

4:栏杆用途: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 5:横杆材料及特性:

杆件材料:不锈钢,45*95*1.5不锈钢扶手;

抗弯强度:178MPa;

荷载方向(水平)惯性矩:I

y

=489750mm4;

荷载方向(水平)抵抗矩:W

y

=10310mm3;

荷载方向(垂直)惯性矩:I

x

=153400mm4;

荷载方向(垂直)抵抗矩:W

x

=6818mm3;

本处横杆按简支梁力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实际栏杆结构示意图如下:

上图参数:

A=100mm

B=45mm

C=90mm

D=875mm

E=90mm

L=1055mm

W=1500mm

4.1栏杆横杆荷载计算

按规范GB50009-2012第5.5.2条规定:

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栏杆顶部的水平荷载应取1.0KN/m;

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体育场,栏杆顶部的水平荷载应取1.0KN/m,竖向荷载应取1.2KN/m,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应分别考虑(不同时考虑);

结合本计算的实际情况,只考虑q

kh

=1.0KN/m的顶部水平均布荷载,不必考虑顶部垂直均布荷载。

4.2栏杆横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强度计算

(1)横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值:

M

y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值(N·mm);

q

h

:横杆上作用的水平均布荷载设计值(N/mm);

q

kh

:横杆上作用的水平均布荷载标准值(N/mm);

W:横杆跨度(mm);

M

y =q

h

W2/8

=1.4×q

kh

W2/8

=1.4×1.0×15002/8

=393750N·mm

(2)抗弯强度校核:

按简支梁抗弯强度公式,应满足:

M

y /γW

y

≤f

上式中:

M

y

:水平荷载作用下栏杆横杆的弯矩计算值(N·mm);

W

y

:横杆在水平荷载作用方向的净截面抵抗矩(mm3);

γ:塑性发展系数:

对于冷弯薄壁型钢龙骨,按《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取1.00;

对于热轧型钢龙骨,按JGJ133或JGJ102规范,取1.05;

对于铝合金龙骨,按最新《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取1.00;

此处取:γ=1.00;

f:横杆的抗弯强度计算值,取178MPa;

则:

M

y /γW

y

=393750/1.00/10310

=38.191MPa≤178MPa

横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4.3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横杆挠度计算

I

y

:水平荷载作用方向横杆惯性矩:489750mm4; E:横杆的弹性模量,为206000MPa;

q

kh

:横杆水平均布荷载(N/mm);

W:横杆跨度(mm);

水平荷载作用下横杆挠度计算值为:

d

fh =5q

kh

W4/384EI

y

=5×1.0×15004/384/206000/489750

=0.653mm

而d

f,lim

=1500/250

=6mm

所以,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横杆挠度满足设计要求!

5 栏杆立杆计算

基本参数:

1:计算点标高:125m;

2:力学模型:悬臂梁;

3:立杆跨度:L=1055mm;

4:玻璃连接形式:四点驳接;

5:立杆材料及特性:

杆件材料:不锈钢,45*75*3不锈钢立柱

抗弯强度:178MPa

荷载方向惯性矩:I

x

=514380mm4

荷载方向抵抗矩:W

x

=13717mm3

立杆截面面积:A=684mm2

本处立杆按悬臂梁力学模型进行设计计算。

5.1栏杆立杆荷载计算

对本计算中的栏杆的立杆来说,主要承受的荷载包括:

1:栏杆相关材料自重荷载传递到立杆上轴向力;

2:栏杆玻璃承受的风荷载与地震荷载组合以集中荷载方式传递到立杆上; 3:横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传递到立杆上集中荷载;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要求,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可以确定:上述的2、3两项荷载不会同时作用,因此计算立杆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以下组合:

1:上述第1项+第2项组合

2:上述第1项+第3项组合

在实际计算中,栏杆立杆为悬臂梁,由于底端固定,因此应该按压弯杆件进行计算。(1)横杆传递的作用力:

P:横杆传递到立杆的水平作用力(N);

q

h

:横杆上作用的均布荷载设计值(N/mm);

q

kh

:横杆上作用的均布荷载标准值(N/mm);

W:横杆跨度(mm);

P=q

h

W

=1.4×q

kh

W

=1.4×1.0×1500

=2100N

(2)玻璃板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荷载:

q

wk

:玻璃板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标准值(N);

q

w

:玻璃板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荷载设计值(N);

w

k

:风荷载标准值(MPa);

W:横杆跨度(mm);

q

wk =w

k

WD

=0.002×1500×875 =2625N

q

w =1.4q

wk

=1.4×2625

=3675N

(3)玻璃板在地震作用下的荷载:

q

EAk

: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MPa);

β

E

:动力放大系数,取5.0;

α

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0.08;

G

k

/A:每平米构件的重力荷载标准值(N),按0.0005MPa近似选取; A:幕墙构件的面积(mm2);

q

EAk =β

E

α

max

G

k

/A ……5.3.4[JGJ102-2003]

=5.0×0.08×0.0005

=0.0002MPa

q

Ek

:水平地震作用荷载标准值(N); W:横杆跨度(mm);

q

Ek =q

EAk

WD

=0.0002×1500×875

=262.5N

q

E

:水平地震作用荷载计算值(N);

q

E =1.3q

Ek

=1.3×262.5

=341.25N

(4)立杆受玻璃传递来的水平荷载组合:

用于强度计算时,采用S

w +0.5S

E

设计值组合:……5.4.1[JGJ102-2003]

q:每块玻璃的水平总荷载设计值(N);

q=q

w +0.5q

E

=3675+0.5×341.25

=3845.625N

P

1

:每块玻璃通过单个驳接点传递给立柱的水平集中荷载设计值(N);

P

1

=q/2

=3845.625/2

=1922.8125N

用于挠度计算时,采用S

w

标准值:……5.4.1[JGJ102-2003]

q

k

:每块玻璃的水平总荷载标准值(N);

q

k =q

wk

=2625N

P

k1

:每块玻璃通过单个驳接点传递给立柱的水平集中荷载标准值(N);

P

k1=q

k

/2

=1312.5N

5.2栏杆弯矩设计值计算

(1)横杆力作用下在立杆根部产生的弯矩计算值:

M

x1

:横杆力作用下在立杆根部产生的弯矩计算值(N·mm); P:横杆传递的作用力计算值(N);

M

x1

=P(C+D+E)

=2100×(90+875+90)

=2215500N·mm

(2)玻璃板块传递到立杆上的荷载在根部产生的弯矩计算值:

M

x2:节点2处力P

1

在立杆根部产生的弯矩计算值(N·mm);

M

x2=P

1

(C+D-A)

=1922.8125×(90+875-100) =1663232.812N·mm

M

x3:节点1处力P

1

在立杆根部产生的弯矩计算值(N·mm);

M

x3=P

1

(A+C)

=1922.8125×(100+90)

=365334.375N·mm

5.3栏杆立杆抗弯强度校核

(1)考虑结构自重荷载以及横杆水平推力作用情况下的立杆强度计算:

按压弯杆件的抗弯强度公式,计算应满足:

N/φA+M

x1/γW

x

(1-0.8N/N

E

) ≤f

上式中:

N:立杆的轴压力计算值(N);

G

ak

:每平米结构近似自重荷载标准值(MPa),近似取0.0005MPa;

N=1.2G

ak

DW

=1.2×0.0005×875×1500

=787.5N

φ: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

A:立杆毛截面面积(mm2);

M

x1

:横杆作用力下立杆根部的弯矩计算值(N·mm);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设计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学生姓名李宇康 学号124100161 系、专业城市建设系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周卫 2015年5 月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1765, M=169KN·m,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800×6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 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一: 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1-1 土 层代号名称 厚 度 m 含水 量w (%) 天然 重度 (kN/m3 ) 孔 隙 比 e 侧模 阻力 桩端 阻力液性 指数 I L 直剪试验 (直快) 压缩 模量 E s (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 k(kPa) q sk kPa q pk kPa 内摩 擦角 ?? 粘聚 力c (kPa) 1 杂填土 2.0 20 18.8 2 2 6.0 90 2 淤泥质土9 38.2 18.9 1.02 22 1.0 21 12 4.8 80 3 灰黄色粉 质粘土 5 26.7 19. 6 0.75 60 2000 0.60 20 16 7.0 220 4 粉砂夹粉 质粘土 >10 21.6 20.1 0.54 70 2200 0.4 25 15 8.2 260 附表二: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某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见图1。层高4.5m。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5kN/m2,其分项系数。楼面面层为30mm厚现制水磨石,下铺70mm厚水泥石灰焦渣,梁板下面用20mm厚石灰砂浆抹灰梁、板混凝土均采用C25级;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HRB335钢,直径<12mm,采用HPB235钢。 二、结构布置 楼盖采用单向板肋形楼盖方案,梁板结构布置及构件尺寸见图1。 图1 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 三、板的计算 板厚80mm。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每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2所示。 图2 板的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30mm现制水磨石 m2 70mm水泥焦渣 14kN/ m3×0.07m= kN/ m2 80mm钢筋混凝土板25kN/ m3×0.08m=2 kN/ m2 20mm石灰砂浆 17kN/ m3×0.02m= kN/ m2 恒载标准值g k= kN/ m2 活载标准值q k= kN/ m2

荷载设计值 p =×+×= kN/ m 2 每米板宽 p = kN/ m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板厚 h =80mm ,次梁 b×h=200mm×450mm 边跨l 01=2600-100-120+80/2=2420mm 中间跨l 02=2600-200=2400mm 跨度差(2420 3.配筋计算 b =1000mm ,h =80mm ,h 0=80-20=60mm ,f c = N/mm 2, f t = N/mm 2, f y =210 N/mm 2 对轴线②~④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20%,为了方便, 其中ξ均小于,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条件。 281 0.35%100080 ρ= =?>min 1.270.2%45450.27%210t y f f ρ==? =及 板的模版图、配筋图见图3 。板的钢筋表见下表。

竖流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竖流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设 计:****** 1. 设计概述 为了使出水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减轻后续工艺的负担,在一般生物法处理工艺前面会设置一个初沉池,它可以去除部分的悬浮物,对SS 的去除率能达到50%,另外初沉池对COD ,BOD 的去除率也能达到10%,较大的减轻了后续工艺的负担。 本设计采用竖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为了降低施工的难度,该竖流沉淀池采用多个污泥斗,这可以降低沉淀池的高度。设计规模为100m3/h ,为两池并联设计。 2. 竖流沉淀池构筑物工艺计算 根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初次沉淀池的设置应根据原水水质和处理工艺等因素确定。当原水为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时,设置调节池后可不再设置初次沉淀池。若设计水质生活污水,则需要在前期处理中采取设置初次沉淀池,减小后续工艺的负担。 在此设计中由于水量较小,且竖流沉淀池的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当中有较多的实际经验,故采取竖流沉淀池作为初次沉淀池。《建筑中水设计规范》上 规定:竖流式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宜采用h m m ?-2 3/2.18.0,中 心管流速不大于s mm /30,中心管下部应设喇叭口和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不小于m 3.0,排泥斗坡度应大于450 。

图1 竖流沉淀池俯视图 设计计算: (1)中心管面积f(m 2) 取中心管流速为v=0.025m/s ,沉淀池分两池并联、共壁合建,单池处理流量为:100/2=50m 3/h ,以下设计以单池处理流量50m 3/h 来考虑, 则有单池中心管面积: 26.060 60025.050m V Q f =??== (2)中心管直径 0d (m 2) 由中心管面积可以得到: m m d 874.014 .36 .040=?= ,取d 0=900mm ; (3)中心管下端(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h 3(m ) 喇叭口的管径取中心管直径的1.35倍,则有 mm mm d d 121590035.135.101=?=?=,设喇叭口和反射板之间的缝隙 水流速度 v 1=0.02mm/s ,则有

20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计算书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计算 毕业设计论文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计算 第Ⅰ部分上部构造计算 一、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一)设计资料 1.跨径:标准跨径20.0m,计算跨径l=19.6 m,预制板全长19.96 m。 2.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荷载 3.5KN/m2。 3.桥面净宽:行车道7.00 m,人行道每测0.75 m。 4.主要材料: 混凝土:预制行车道板40号混凝土,桥面铺装及接缝亦用40号混凝土,其 余均为25号混凝土。预应力筋采用φ15.24(7φ5)钢绞线,R b y =1860Mpa, 普通筋直径d≥12mm者采用Ⅱ级钢筋,直径d<12mm者采用Ⅰ级钢筋(但吊 环必须用Ⅰ级钢筋)。 5.施工要点:预制块件在台座上用先张法施加预应力,张拉台座长度假定为 70m。设计时要求预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80%时才允许放松预应力筋。计算 预应力损失时计入加热养护温差20℃所引起的损失。预应力钢绞线应进行持 荷时间不少于5min的超张拉。 安装时,应待接缝及现浇层混凝土与预制板结合成整体后再敷设铺装层及安 装人行道板等。 6.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T01—88);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以下简称《预桥规》。 (4).《桥梁工程》2001,范立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5).《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上册〉(1996),徐光辉、胡明义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二)、构造及设计要点 1.主梁片数:每孔8片。 2.预制板厚85cm,每块宽100cm。

桩基础设计实例计算书说课材料

桩基础设计实例 某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工程中,拟建一幢18层框剪结构住宅楼。场地地层稳定,典型地质剖面图及桩基计算指标见表8-5。柱的矩形截面边长为400mm ×500mm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荷载为:5840=k F kN ,180=xk M kN ·m , 550=yk M kN ·m ,120=xk H kN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30,配置HRB400级钢筋, 试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表8-5 地质剖面与桩基计算指标 解:(1)桩型的选择与桩长的确定 人工挖孔桩:卵石以上无合适的持力层。以卵石为持力层时,开挖深度达26m 以上,当地缺少施工经验,且地下水丰富,故不予采用。 沉管灌注桩:卵石层埋深超过26m ,现有施工机械难以沉管。以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单桩承载力仅240~340 kN ,对16层建筑物而言,必然布桩密度过大,无法采用。 对钻(冲)孔灌注桩,按当地经验,单位承载力的造价必然很高,且质量控制困难,场地污染严重,故不予采用。 经论证,决定采用PHC400-95-A (直径400mm 、壁厚95mm 、A 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十字型桩尖。由于该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区,故采用静力法压桩。 初选承台埋深d =2m 。桩顶嵌入承台0.05m ,桩底进入卵石层≥1.0m ,则总桩长

L=0.05+1.0+10.4+3.5+9.3+1.0≈25.3m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①按地质报告参数预估 ∑+=i sia P p pa a L q u A q R ()4596910.1803.9105.3304.1061254.044.055002+=?+?+?+?+???+??? ? ????=ππ =1150kN ②按当地相同条件静载试验成果 u Q 的范围值为2600 ~3000kN 之间,则 1500~13002/==u a Q R kN , 经分析比较,确定采用13502/==u a Q R kN 。 (2)估算桩数与平面布桩 ①初选桩的根数 3.41350 5840==a k R F n > 根,暂取5根。 ②初选承台尺寸 桩距2.14.00.30.3=?==d s m ,并考虑到xk yk >M M ,故布桩如图8-29所示: (a) 平面 (b) 立面 图8-29 承台尺寸及荷载图

竖流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竖流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设 计:****** 1、 设计概述 为了使出水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减轻后续工艺的负担,在一般生物法处理工艺前面会设置一个初沉池,它可以去除部分的悬浮物,对SS 的去除率能达到50%,另外初沉池对COD,BOD 的去除率也能达到10%,较大的减轻了后续工艺的负担。 本设计采用竖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为了降低施工的难度,该竖流沉淀池采用多个污泥斗,这可以降低沉淀池的高度。设计规模为100m3/h,为两池并联设计。 2、 竖流沉淀池构筑物工艺计算 根据《建筑中水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初次沉淀池的设置应根据原水水质与处理工艺等因素确定。当原水为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时,设置调节池后可不再设置初次沉淀池。若设计水质生活污水,则需要在前期处理中采取设置初次沉淀池,减小后续工艺的负担。 在此设计中由于水量较小,且竖流沉淀池的广泛应用,在生产实践当中有较多的实际经验,故采取竖流沉淀池作为初次沉淀池。《建筑中水设计规范》上规 定:竖流式竖流式沉淀池的设计表面水力负荷宜采用h m m ?-23/2.18.0,中心管 流速不大于s mm /30,中心管下部应设喇叭口与反射板,板底面距泥面不小于m 3.0,排泥斗坡度应大于450。

图1 竖流沉淀池俯视图 设计计算: (1)中心管面积f(m 2) 取中心管流速为v=0、025m/s,沉淀池分两池并联、共壁合建,单池处理流量为:100/2=50m 3/h,以下设计以单池处理流量50m 3/h 来考虑, 则有单池中心管面积: 26.060 60025.050m V Q f =??== (2)中心管直径 0d (m 2) 由中心管面积可以得到: m m d 874.014 .36.040=?=,取d 0=900mm; (3)中心管下端(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h 3(m) 喇叭口的管径取中心管直径的1、35倍,则有 mm mm d d 121590035.135.101=?=?=,设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 水流速度 v 1=0、02mm/s,则有 m m d v Q h 2.0215 .102.014.336005086400113=???=?=π;

防撞栏杆及桥面板计算书

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图设计成套技术 通用图设计计算书 空心板悬臂及防撞栏杆配筋计算 设计计算人:日期: 复核核对人:日期: 单位审核人:日期: 项目负责人:日期: 编制单位: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编制时间:二○○六年七月

防撞栏杆及桥面板配筋计算 1.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 1.1计算项目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1.2参与计算的材料及其强度指标 材料名称及强度取值表表1.1 1.3 荷载等级 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1.4 作用荷载、荷载组合、荷载作用简图 1.永久作用:结构重力 2.偶然作用:汽车碰撞作用

3.作用效应组合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对空心板悬臂计算: 组合设计值Sud=1.11.2×永久作用 对防撞栏杆计算: 组合设计值Sud=永久作用+汽车碰撞作用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对空心板悬臂计算: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永久作用 1.5 计算模式、重要性系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 1.5 总体项目组、专家组指导意见 1.6 计算单位的审核指导意见 2.计算 2.1 计算模式图、所采用软件 采用桥梁博士V3.0.3计算,计算共分两部分,一是空心板悬臂计算,计算简图见图2.1,二是防撞栏杆计算,计算简图简图2.2 图 2.1 空心板悬臂计算简图

图 2.2 防撞栏杆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空心板悬臂计算考虑防撞栏杆、混凝土现浇层及悬臂自重,对承载能力和使用阶段的裂缝进行计算。防撞栏杆考虑汽车的撞击作用,对承载能力进行计算。防撞等级采用SB 级,从《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5.1款可知碰撞力P 为365kN 。 2.2 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2.2.1空心板悬臂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1.持久状况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空心板悬臂根部截面的的弯距,考虑防撞栏杆自重、钢筋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现浇层及悬臂自重,取纵桥向1m 计算,不考虑混凝土现浇层参与受力。 1910.343 2.94810.280.130.11240.13/2 3.933kN m ) M =??+??+????=?( 0ud 1.1 1.2 4.449 5.192kN m )S γ=??=?( 取宽1000mm ,高240mm 的截面进行验算,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直径为12mm ,钢筋中心距离截面边缘的距离为37mm 。 极限承载力计算:0ud 44.7kN m 5.192kN m R S γ=?≥=?,满足规范要求。 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验算: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受弯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td sd 45/f f ,同时不应小于0.2。 td sd 45/45 1.23/2800.29f f =?=,因此最小配筋率为0.29%。最小配筋面积 4 2 min 6.3510m Ag -=? < 实际配筋面积427.9210m Ag -=?,满足《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 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9.1.12条要求。 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桩基础工程计算实例详解

桩基础工程 1.某工程用打桩机,打如图4-1所示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共50根,求其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 【解】工程量=0.5×0.5×(24+0.6)×50=307.50m3 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套2-6 定额基价=114.59元/m3 2.打桩机打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长14m,钢管外径0.5m,桩根数为50根,求现场灌注桩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解】工程量=3.14÷4×0.52×(14+0.5)×50=142.28m3 打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15m以内)套2-41 定额基价=508.3元/m3 3.如图所示,已知共有20根预制桩,二级土质。求用打桩机打桩工程量。 【解】工程量=0.45×0.45×(15+0.8)×20m3=63.99m3 4.如图所示,求履带式柴油打桩机打桩工程量。已知土质为二级土,混凝土预制桩28根。 【解】工程量=[×(0.32-0.22)×21.2+×0.32×O.8]×28m3=99.57m3 5.如图所示,求送桩工程量,并求综合基价。 【解】工程量=0.4×0.4×(0.8+0.5)×4=0.832m3 查定额,套(2-5)子目, 综合基价=0.832×(96.18+21×0.63×0.25+1033.82×0.060×0.25)=115.625元

6.打预制钢筋混凝土离心管桩,桩全长为12.50m,外径30cm,其截面面积如图所示, 求单桩体积。 【解】离心管桩V1=×3.1416×12m3 =0.0125×3.1416×12m3 =0.471m3 预制桩尖V2=0.32××3.1416×0.5m3=0.0255×3.1416×0.5m3=0.035m3 总体积∑V=(0.471+0.035)m3=0.506m3 7.求图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打桩工程量,共有120根桩。 【解】V=[(L一h)×(A×B)+×(A×B)×h]×n =[(7-0.23)×(0.25×0.25)+ ×(0.25×0.25×0.23)]×120m3=51.35m3 8.图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现浇承台基础示意图,计算桩基的制作、运输、打桩、打送桩以及承台的工程量。(30个) 【解】(1)预制桩图示工程量: V图=(8.0+0.3)×0.3×0.3m3×4根×30个=89.64m3 (2)制桩工程量:V制= V图×1.02=89.64m3×1.02=91.43m3 (3)运输工程量:V运= V图×1.019=89.64m3×1.019=91.34m3 (4)打桩工程量:V打= V图=89.64m3 (5)送桩工程量:V送=(1.8-0.3-0.15+0.5)×0.3×0.3×4×30m3=19.98m3

单向板配筋计算书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计算书 设计题目: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结构设计 题目类型: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 题号: 班级:水电0601 姓名:李海斌 学号:200690250127 指导教师:王中强彭艺斌任宜春 日期:2009年6月8-14 日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计算书正文………………………………………………………… 第一章结构布置及板梁截面的选定和布置…………………………………… 1.1 结构布置....................................................................................... .1 1.2初步选定板、梁的截面尺寸. (2) 1.2.1板厚度的选定 1.2.2次梁的截面尺寸 1.2.3主梁截面尺寸 第二章单向板的设计 2.1板的荷载计算 (3) 2.1.1板的永久荷载的计算 2.1.2板的可变荷载的计算 2.2板的计算跨度计算 (1) 2.2.1边跨的计算 2.2.2中间跨度计算 2.2.3连续板各界面的弯矩计算 2.3板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1 第三章次梁的设计 3.1次梁的荷载计算………………..………………… 3.1.1次梁的永久荷载设计值计算 (1) 3.1.2次梁承受可变荷载设计值……………………………… 3.1.3次梁承受荷载设计值………… 3.2 次梁的内力计算………………..………………………………………… 3.2.1次梁边跨计算………………..………………… 3.2.2次梁中间跨计算 (1) 3.3.3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3.4次梁的承载力计算 (3) 3.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4.2翼缘计算宽度的计算………………………………… 3.4.3 T形梁截面类型的判定………………..………………… 3.4.4次梁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1 3.4.5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 第四章主梁设计………………..……………… 4.1主梁内力的弹性理论设计 (1) 4.1.1主梁承受永久荷载的计算………………………………………

沉淀池设计计算

沉淀池 沉淀池是利用重力沉降作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的处理构筑物,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的处理单元之一,可用于废水的处理、生物处理的后处理以及深度处理。在沉砂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无机杂质,在初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生物处理出水中的活性污泥,在浓缩池应用沉淀原理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在深度处理领域对二沉池出水加絮凝剂混凝反应后应用沉淀原理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沉淀池包括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和出水区五个部分。进水区和出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均匀地流过沉淀池,避免短流和减少紊流对沉淀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死水区、提高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率;沉淀区也称澄清区,即沉淀池的工作区,是沉淀颗粒与废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污泥贮存、浓缩和排出的区域;缓冲区则是分隔沉淀区和污泥区的水层区域,保证已经沉淀的颗粒不因水流搅动而再行浮起。 沉淀池的原理 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杂质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卜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理想沉淀池的处理效率只与表面负荷有关,即与沉淀池的表面积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池深只与污泥贮存的时间和数量及防止污泥受到冲刷等因素有关。而在实际连续运行的沉淀池中,由于水流从出水堰顶溢流会带来水流的上升流速,因此沉淀速度小于上升流速的颗粒会随水流走,沉淀速度等于卜-升流速的颗粒会悬浮在池中,只有沉淀速度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才会在池中沉淀下去。而沉淀颗粒在沉淀池中沉淀到池底的时间与水流在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关,即与池体的深度有关。 理论上讲,池体越浅,颗粒越容易到达池底,这正是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等浅层沉淀池的理论依据所在。为了使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沉淀下去和防止已沉淀下去的污泥受到进水水流的扰动而重新浮起,因而在沉淀区和污泥贮存区之间留有缓冲区,使这些沉淀池中略大于上升流速的颗粒或重新浮起的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后,再次沉淀下去。 用沉淀池的类型 按水流方向划分,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辐流式和竖流式三种,还有根据“浅层理论”发展出来的斜板(管)沉淀池。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见表3—3。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资料 ⑴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十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上部结构传至柱底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如下︰ 竖向力:4800 kN , 弯距:70 kN·m, 水平力:40 kN 拟采用预制桩基础,预制桩截面尺寸为 350mm * 350mm。 ⑵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地区,不考虑地震影响.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 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表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 1. 选择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⑴.选择桩型 由资料给出,拟采用预制桩基础。 还根据资料知,建筑物拟建场地位于市区内,为避免对周围产生噪声污染和扰动地层,宜采用静压法沉桩,这样不仅可以不影响周围环境,还能较好地保证桩身质量和沉桩精度。 ⑵.确定桩的长度、埋深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3层是粘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中等,且比较厚,而第4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不仅压缩性低,承载力也高,所以第4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h=1.5+8.3+12+1=22.8m 。 由于第1层厚1.5m ,地下水位离地表2.1m ,为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2层土0.3m ,即承台埋深为1.8m 。 桩基的有效桩长即为22.8-1.8=21m 。 桩截面尺寸由资料已给出,取350mm ×350mm ,预制桩在工厂制作,桩分两节,每节长11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m ,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起伏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图如图1。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公式为: uk sk pk sik i pk p Q Q Q u q l q A =+=+∑ 按照土层物理指标,查桩基规范JGJ94-2008表5.3.5-1和表5.3.5-2估算的极限桩侧,桩端阻力特征值列于下表: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计算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2013年12 月12日

目录 一.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任务书 1 (1)设计要求 1 (2)设计资料 1 二.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计算书 1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1 (2)板的设计 1 (3)次梁的设计 3 (4)主梁的设计 6 附图1.厂房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附图2.板的配筋示意图 附图3.次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4.主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5.板平法施工图示例 附图6.梁平法施工图示例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设计要求 ①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力分布计算。 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③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本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截面配筋计算。 构造要求、施工图绘制。 (2)设计资料 ①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 k =5.2KN/m 2 ②楼面做法 楼面面层用15mm 厚水磨石(3/25m KN =γ ),找平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3/20m KN =γ ),板底、梁底及其两侧用15mm 厚混合砂浆顶棚 抹灰(3/17m KN =γ) 。 ③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30C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箍筋采用HPB400级。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L 1)的跨度为6.0m ,次梁(L 2)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 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 ≥l/40=2000/30=67mm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 按要求h ≥80mm ,所以板厚取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333~500mm ,取h=5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200。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5~l/10=400~600mm ,取h=6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300mm 。 柱的截面尺寸b×h=400mm×400mm 。 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①.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自上而下) 15mm 水磨石面层 0.015×25=0.375KN/㎡ 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0×20=0.40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0×25=2.00KN/㎡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0.255KN/㎡ 小计: 3.03KN/㎡ 活荷载标准值: 5.2KN/㎡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建筑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与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 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 g,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 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与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与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与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与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 —S 曲线见附表 (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 c f =15MPa 、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单向板 计算步骤

LB-1矩形板计算 一、构件编号: LB-1 二、示意图 三、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四、计算信息 1.几何参数 计算跨度: Lx = 2000 mm; Ly = 6000 mm 板厚: h = 100 mm 2.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5 fc=11.9N/mm2 ft=1.27N/mm2 ftk=1.78N/mm2Ec=2.80×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 = 360 N/mm2Es = 2.0×105 N/mm2 最小配筋率: ρ= 0.200%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40mm 保护层厚度: c = 20mm 3.荷载信息(均布荷载)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G = 1.20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Q = 1.400 准永久值系数: ψq = 1.000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4.100kN/m2 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 2.000kN/m2 4.计算方法:弹性板 5.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简支/简支/固定/固定 6.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 = 1.00 泊松比:μ = 0.200 五、计算参数: 1.计算板的跨度: Lo = 2000 mm

2.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00-40=60 mm 六、配筋计算(ly/lx=6000/2000=3.000>2.000,所以选择多边支撑单向板计算): 1.X向底板配筋 1) 确定X向底板弯距 Mx = (γG*qgk+γQ*qqk)*Lo2/24 = (1.200*4.100+1.400*2.000)*22/24 = 1.287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x/(α1*fc*b*ho*ho) = 1.00*1.287×106/(1.00*11.9*1000*60*60) = 0.030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30) = 0.030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60*0.030/360 = 60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60/(1000*100) = 0.060% 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00 = 200 mm2 6) 计算纵跨分布钢筋面积 不宜小于横跨板底钢筋面积的15%,所以面积为: As1 = As*0.015 = 200.00*0.15 = 30.00mm2 不宜小于该方向截面面积的0.15%,所以面积为: As1 = h*b*0.0015 = 100*1000*0.0015 = 150.00mm2 取二者中较大值,所以分布钢筋面积As = 150mm2 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 2.X向左端支座钢筋 1) 确定左端支座弯距 M o x = (γG*qgk+γQ*qqk)*Lo2/12 = (1.200*4.100+1.400*2.000)*22/12 = 2.573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 o x/(α1*fc*b*ho*ho) = 1.00*2.573×106/(1.00*11.9*1000*60*60) = 0.060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60) = 0.06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60*0.062/360 = 123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123/(1000*100) = 0.123% 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人行道板计算书

桥梁横向计算之四 人行道板(横向)计算书 计算: 复核:

。2011年8月

丁家洼河桥横向计算说明书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 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 (1) 1.1 技术标准 (1) 1.2 设计规范 (1) 二、恒载效应 (2) 三、荷载组合: (2) 四、配筋计算 (3) 五、截面复核 (4) 六、剪力验算 (5) 七、裂缝宽度验算 (5) 八、结论 (7)

一、工程概况 1. 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 1.1 技术标准 1.1.1 车辆荷载等级:公路I级 1.1.2 桥面纵坡:小于3% 1.1.3 桥面横坡:2%(单幅单向坡) 1.1.4 0.5栏杆+2m人行道+9.75车行道+0.5双黄线+9.75车行道+2m人行道+0.5 栏杆=25m。主梁间距1.65+3.1*3+1.65m+0.02m+1.65+3.1*3+1.65m =25.22m 湿接缝70cm。 1.1.5 人行道板铺装:6cm厚砖 1.1.6 人行道人群荷载:取q人群=5 2 kN m / 1.1.6 人行道板结构厚度:h=7.0cm 1.2 设计规范 1.2.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1.2.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2.3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2.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2.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恒载效应 (1)成桥以后 先计算简支板的跨中和支点剪力。根据《公预规D62-2004》第4.1.2条,简支板的计算跨径应为两只点之间的距离,L=1.0m 。 简支板跨中弯矩:Mo =21231 ()8g g g L ?++? 简支板支点剪力:Qo =1231 ()2 g g g L ?++? g1:铺装自重 g2:结构层自重 g3:人群荷载 Mo =21231 ()8g g g L ?++? =1 (0.06230.0726 5.0) 1.025m 8kN ??+?+=g Qo =1231 ()2g g g L ?++? =1 (0.06230.0726 5.0)=4.12 kN ??+?+ 三、荷载组合: 基本组合: 1.2 1.4ud sg sp M M M =+ 作用短期效应荷载组合:0.71sp sd sg M M M μ=++ 作用长期效应荷载组合:0.41sp sd sg M M M μ =+ + 表1 荷载组合表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建筑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 设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二: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S曲线见附表(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c f =15MPa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30、c f =15MPa 、m f =16.5MPa t f =1.5MPa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按0.25折减,配筋 φ16) 2 ( ) 1.0(150.25300310803.8)586.7p S c y R kN f f A A ?''=+ =???+?= 2)、根据地基基础规公式计算: 1°、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 100800(800)8805 pa kPa q -=?= 2°、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 1.0L I = , 17~24sa kPa q = 取18kPa 粉质粘土层2: 0.60L I = , 24~31sa kPa q = 取28kPa 2 8800.340.3(189281)307.2p i p pa sia Ra kPa q q l A μ=+=?+???+?=∑ 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 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 550u kN Q =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550 2752 2 u k kN Q R = = = 根据以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取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沉淀池设计与计算

第六节、普通沉淀池 沉淀池可分为普通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两大类。按照水在池内的总体流向,普通沉淀池又有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型式。 普通沉淀池可分为入流区、沉降区、出流区、污泥区和缓冲区5个功能区。入流区和出流区的作用是进行配水和集水,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过流断面上,为提高容积利用、系数和固体颗粒的沉降提供尽可能稳定的水力条件。沉降区是可沉颗粒与水分离的区域。污泥区是泥渣贮存、浓缩和排放的区域。缓冲层是分隔沉降区和污泥区的水层,防止泥渣受水流冲刷而重新浮起。以上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处理能力和沉降效率。 一、平流沉淀池 在平流沉淀池内,水是按水平方向流过沉降区并完成沉降过程的。图3-16是没有链带式刮泥机的平流沉淀池。废水由进水槽经淹没孔口进入池内。在孔口后面设有挡板或穿孔整流墙,用来消能稳流,使进水沿过流断面均匀分布。在沉淀池末端没有溢流堰(或淹没孔口)和集水槽,澄清水溢过堰口,经集水槽排出。在溢流堰前也设有挡板,用以阻隔浮渣,浮渣通过可转动的排演管收集和排除。池体下部靠进水端有泥斗,斗壁倾角为50°~60°,池底以0.01~0.02的坡度坡向泥斗。当刮泥机的链带由电机驱动缓慢转动时,嵌在链带上的刮泥板就将池底的沉泥向前推入泥斗,而位于水面的刮板则将浮渣推向池尾的排渣管。泥斗内设有排泥管,开启排泥阀时,泥渣便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由排泥管排出池外。[显示图片] 链带式刮泥机的缺点是链带的支承和驱动件都浸没于水中,易锈蚀,难保养。为此,可改用桥式行车刮泥机,这种刮泥机不但运行灵活,而且保养维修都比较方便。对于较小的平流沉淀池,也可以不设刮泥设备,而在沿池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泥斗,每个泥斗各自单独排泥,既不相互干扰,也有利于保证污泥浓度。 沉淀池的设计包括功能构造设计和结构尺寸设计。前者是指确定各功能分区构件的结构形式,以满足各自功能的实现;后者是指确定沉淀池的整体尺寸和各构件的相对位置。设计良好的沉淀池应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有足够的沉降分离面积:有结构合理的人流相出流放置能均匀布水和集水;有尺寸适宝、性能良好的污泥和浮渣的收集和排放设备。 进行沉淀池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废水流量、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和性质以及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因此,必须确定有关设计参数,其中包括沉降效率、沉降速度(或表面负荷)、沉降时间、水在池内的平均流速以及泥渣容重和含水率等。这些参数一般需要通过试验取得;若无条件,也可根据相似的运行资料,因地制宜地选用经验数据。以-萨按功能分区介绍设计和计算方法。 1.入流区和出流区的设计 入流和出流区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废水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沉降区的各个过流断面,既有利于沉降,也使出水中不挟带过多的悬浮物。

人行道板技术标准

人行道维修 相关技术标准及要求 1、修补人行道的结构强度不得低于结构,结构、材质、颜色、功 能、道板尺寸等,均应与人行道一致,整体换铺时应与原路面协调衔接。 2、所选维修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有质量合格证明;防 滑性能需满足相关技术要求,根据原设计要求所用材料铺 设。。 3、铺装工序 技术措施及施工步骤:清理工作面、铺设基层、铺砌道板砖、养护 1.清理表层,人行道板铺装前先清理干净基层上的废旧杂物,使铺 设面整洁、干净,并洒水湿润。 2.基层铺设(预拌砂浆) (参考配合比) M10砂浆配合比(经验配比):水泥∶砂=240∶1221=1∶ 5.09 C15混凝土配合比(经验配比):水泥∶水∶砂∶碎石=1∶ 0.78∶3.27∶4.91 刚性基层一般采用C20~C25普通水凝混凝土,宜采用再生混凝土

柔性基层适用于土基层状况较好,碾压条件良好的路段或要求人行道结构透水的路段。人行道板材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满足相应技术标准。 半刚性基层可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及水泥稳定碎石等。 3.铺砌道板砖,在面层正式铺砌前,应进行试铺,试铺经验收合格 后方可开始正式铺砌。两相邻人行道面砖之间的接缝宽度应为3 ±1mm。人行道面层铺砌是必须采用“挂线定位法”,横缝线的 布置宜10米一根,纵缝线可根据人行道的宽度挂出变线。横纵 基准线布置完成后,经检查确认平整度、坡度、顺制度均达到要 求后,方可进行铺砌。 铺筑人行道板要求: 预制块、块石铺筑平整不松动,缝隙饱满;纵横缝顺治,排列整齐,横向偏差不得大于10mm;铺筑人行道板完 整,一块板不得超过一条裂缝,有缺角的用混凝土补平。 平整度要求不得大于5mm 检查井及公共事业井盖框和人行道高差不得大于5mm 铺设过程中,新旧接茬要齐平,高差不得大于5mm;人行道应高出侧石顶面5mm。 铺设道路无障碍设施 人行道宽度超过3.5m时应设置盲道;铺设时应避开各类地面障碍物并距人行道边线0.25m~0.6m;盲道中应无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