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制定
标准工时制订方法
√如采用秒表,则应及时记录期间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简短延迟(在时间研究表格中标准化)
√尽量采取连续记录的方法
√决定观测记录次数 N
六、绩效评价(评价系数)
由于每个单元的操作时间依赖于作业员的技能水平和努力程度,因此必须对测定的实际结果给出一个公平合理的绩效评比,将优秀者和略差者的时间调整到一个标准水平。
定义二: 在适当考虑操作者的疲劳以及个人生理需求和不可 避免的耽误条件的情况下,基于对于已规定方法的 工作量的衡量,这种技术建立了用来执行某一给定 任务所允许的时间标准。
标准工时的主要因素
① 正常的操作条件: 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 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被研究的工作的工作方法,包括工具、设备、工作环境、工艺等都已经进行了标准化
标准工时的制定
作业测量法的应用:
在IE实践中普遍认为:秒表时间研究法、基础动作资料法的科学性较好一些,这是因为: 1、保证了标准时间客观公平的基本原则。 2、秒表时间研究法通过现场观测的方法求得标准时间,对于现场管理与改善非常实用 3、基础动作资料法主要用于新产品及新机种的量产前标准设定,以及对革新前后的方法进行评价。
秒表
计算器
时间研究表格
亦称之为时间研究或时间分析 是一种在符合建立标准工时的条件下 由专业IE人员利用秒表或其他计时工具 在工作现场,按一定的方法 测定并记录操作人员完成某项工作的实际所用时间 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合适的宽放来确定该项工作标准工时的方法
秒表时间研究法常用工具:
摄像机
时间研究软件
标准工时的制定---秒表时间研究法
6、在研究现场悬挂管理看板,能有效减少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不受其他外来影响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标准工时设定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收集工时数据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个岗位进行详细的工时测定。
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法、测时法和问卷法等方式来收集工时数据。
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工人在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标准工时;测时法是指使用计时器等工具来测量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问卷法是指向工人发放问卷,让其填写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二、确定标准工时在收集了足够的工时数据后,就可以对工作岗位进行标准工时的确定。
标准工时是指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合理时间,它是根据工作内容、工作难度、工作环境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确定标准工时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正常完成时间,避免设定过长或过短的标准工时。
三、制定标准工时计划在确定了标准工时后,需要制定标准工时计划。
标准工时计划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工作所需要的标准工时。
在制定标准工时计划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需求来确定合理的工时数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流程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关系。
四、实施标准工时计划在确定了标准工时计划后,就需要将其付诸实施。
在实施标准工时计划时,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并熟悉标准工时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工时管理制度,通过考核和激励来促使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计划进行工作。
五、监控和评估在实施标准工时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工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监控工时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工作记录、考勤记录等方式来进行。
评估工时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比较实际工时和标准工时的差异来进行。
通过监控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时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优化和调整标准工时是一个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过程。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发现标准工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者随着生产流程的变化,标准工时需要进行调整。
因此,需要不断地对标准工时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和管理要求。
标准工时如何制定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如何制定计算方法以下是 6 条关于标准工时如何制定计算方法的内容:1. 嘿,你知道标准工时咋制定计算不?就好比组装一个小玩具,你得考虑每个步骤需要花多少时间呀!得把准备材料的时间、真正组装的时间还有检查的时间都算进去呢!那到底该咋弄呢?首先得仔细观察整个过程呀,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后像记录宝贝成长一样,把每个时段都记下来,这样不就能得出比较准确的标准工时啦!2. 哇塞,标准工时制定计算这可是个大学问啊!就像搭积木,每一块都有它合适的位置和时间。
比如说加工一个零件,加工时间肯定是重点考虑的呀!那我们怎么来精确计算呢?要认真分析每个动作呀,看看哪些可以优化提高效率呢!这不是很有趣嘛?3. 诶呀,想想标准工时的制定计算是不是有点头疼呀?但其实也没那么难啦!好比跑步比赛,要知道跑完规定路程需要多久。
那么对于一项工作,我们得把所有相关的环节都清晰罗列出来呢。
比如工人操作机器一会儿,再换个工具一会儿,这些时间加起来就是个大概啦,再不断调整完善,不就得出标准工时了嘛,是不是很神奇呀!4. 大家都知道标准工时怎么制定计算吗?这可不像吃蛋糕那么简单哟!就像是计划一次旅行,各种行程安排都得算好时间。
对一项任务来说,不同的人做可能时间不一样呢!那怎么办呢?我们要多观察不同人的操作呀,取个平均值,这样就更靠谱啦!难道不是这样吗?5. 嘿哟喂,标准工时的制定计算可不能马虎呀!这就像做一道精致的菜肴,每一步的火候时间都要把握好。
比如在流水线上,每个工位的时间都得平衡好呢!那怎么做到呢?得细心研究呀,把每个操作步骤都当成宝贝一样对待,还怕算不好标准工时吗?6. 哇哦,说到标准工时制定计算,这真的很关键呢!好比一场精彩的球赛,每个球员的配合时间都得恰到好处。
在工作中,各项工作衔接的时间可不能乱来呀!那要怎么准确算出来呢?得认真去体验呀,感受每一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合理的标准工时呀!我的观点结论:标准工时的制定计算需要细致的观察、分析和实践,多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出准确且适用的结果。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正常工作时间。
制定标准工时的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收集数据。
制定标准工时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工作数据,包括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所用的工具和设备,以及可能出现的工作难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观察工作过程、记录工作时间等方式获取。
第二步,分析数据。
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工作时间、最小和最大工作时间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了解到工作任务的具体特点和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三步,制定基准。
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出一个基准工时,即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
这个基准工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考虑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或是对比其他类似工作的完成时间。
第四步,制定考核因素。
在确定基准工时后,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来对工作进行评估,例如工作难度、工作条件、员工技能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加减分规则来体现,以便更加准确地评估工作负荷。
第五步,修订和完善。
标准工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当工作过程中出现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工具和设备时,需要及时地对标准工时进行修订,以保证其与实际工作相符合。
最后,管理和监控。
制定标准工时后,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和监控机制,对使用标准工时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这可以通过建立考核制度、进行工作记录和定期评估等方式来实现,以确保标准工时的有效执行和运用。
综上所述,制定标准工时需要经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制定基准、制定考核因素、修订和完善等多个步骤。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实际的数据,制定出合理和准确的标准工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六步,培训和沟通。
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后,为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工时,需要进行培训和沟通。
培训可以包括解释标准工时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如何根据标准工时安排工作。
同时,通过与员工进行沟通,可以了解他们对标准工时的理解和意见,并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首先,要进行标准工时的制定,需要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分析,可以确定每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资源,从而为制定标准工时提供依据。
同时,还需要对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难度,以便为制定标准工时提供参考。
其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需求,合理确定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标准工时可以根据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技能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采用工作量法、时间研究法、标准数据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在确定计算方法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确保标准工时的制定能够与实际生产相匹配。
另外,要合理确定标准工时的标准值。
标准值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员工技能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标准工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在确定标准值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避免因标准工时过高而导致员工的过度劳累和工作质量下降。
此外,要对标准工时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
随着企业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标准工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标准工时管理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对标准工时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以确保标准工时始终与实际生产相适应。
最后,要加强对员工的标准工时意识培训。
企业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对标准工时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标准工时对企业生产和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而积极配合标准工时的执行和管理。
总之,标准工时的制定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的标准工时制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的分析、合理确定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动态管理和调整以及加强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标准工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标准工时制定
周程時間(分)
0.10 0.25 0.50 0.75 1.00 2.00 4.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40.00以上
觀測次數
200 100 60 40 30 20 15 10 8 5 3
预定时间标准法
• 预定时间标准法(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PTS)把人们所 从事的所有作业都分解成基本动作单元,对每一种基本动作都 根据它的性质与条件,经过详细观测,制成基本动作的标准时 间表。
标准工时的运用是一种科学管理,所以一定要使用科 学的方法來测定它。但是有些企业贪图方便而采用简陋 的方式﹐如﹕经验臆测法﹑ 历史记录法。
经验臆测法﹕是指求教于车间有经验的人员,包括技 术工或车间主管﹐依他們的经验直接提 出某工件﹑ 某作业工时基准﹐而不作实 地測定。
历史记录法﹕是指以工时记录单为依据﹐由现场作业员 在实际作业时﹐依实况填入某工作件﹑ 某 制程的产量及作业工时﹐经过对大量的同 样数据加以统计比较(其实只是简单平均)﹐ 而得出所谓的标准工时。
测定标准工时的方法
秒表测时法﹕在作业现场针对作业内容﹐以秒表为工具﹐作深 入的观测与记录。同時要了解作业员的实际速度 予以评比调整﹐使之达到接近标准速度的狀态。
综合数据法﹕以作业单元为中心﹐按统计方法把相同或很类似 的单元综合起来建立标准时值表。工作件设计完 成后﹐并确定了它的制程工序与作业方法﹐就拿 以单元为基准的时值表加以组合。
b.速度评比法 此法以平均工人之正常速度为基础观念,将相
同工作之速度相对于正常速度以百分率的方式加以 评估。(此法完全不考虑该工作之困难度及加工要 求之精密度。)
正常时间 = 观测时间之平均值 × 速度评比系数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初步确定的员工应当完成的正常工作时间。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对于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福利。
以下是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的一些步骤和方法。
首先,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分析。
通过对工作内容的详细了解和分解,以及对工作量的评估和测算,可以确定员工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该完成的工作量和时间。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其次,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不同的工作类型和岗位可能需要不同的时间完成,因此需要根据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工时标准。
一般来说,复杂度较高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而简单的工作则需要较少的时间。
此外,制定标准工时还需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因素。
有时候,工作进度可能会受到设备故障、材料短缺、人员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产生偏差。
因此,制定标准工时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变动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旦标准工时制定完成,就需要进行实施和监控。
企业需要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同时监控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如果发现标准工时与实际工时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为了改善标准工时,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工作时间;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设置,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管理和组织方式,提高工作协调性和团队合作性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总之,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对于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重要。
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考虑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复杂性等因素,并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因素;而改善标准工时可以通过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设置、改进管理和组织方式等措施来实现。
通过制定和改善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员工福利和产品质量。
标准工时制定
G0 终
结
动
P0
作
G1
需要注 G 3 (注意)
意力的
动作
不需要 注意力 的动作
P 2 (注意)
P 5 (注意)
L1 其
E 2 (独) D 3 Yes A 4 (独) W 5
(独)
2-6Kg
他
No
动
R2
F3
C 4 (独)
B 17
S 30
作
三﹑MOD法制定標准工時
3.動作分析 3.1移動動作
2.5cm
二﹑秒表法制定標准工時
2.3 測時方法
歸零發 周程測時法 累積計時法 連續測時法
二﹑秒表法制定標准工時
2.3 測時方法
周程測時法 单元甚小且周程甚短的操作,可用此法, 此法采用每次去掉一个单元的办法来测时 。假设某工序有a、b、c、d、e 5个操作单 元,每次只记录4个单元的时间值:
A=a+b+c+d=28s﹐B=b+c+d+e=30s, C=a+c+d+e=29s﹐D=a+b+d+e=23s, E=a+b+c+e=23s
正常时间=0.8*1.1=0.88min 标准时间为=0.88*1.05=0.92min
三﹑MOD法制定標准工時
MOD法的特点
——易懂、易学、易记、实用
▪ MOD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用模特法排时法基本图表示,
“一看就懂”;
▪ MOD法把动作符号与时间值融为一体(如G3表示复杂的抓取动
作,同时表示3MOD=3×0.129s=0.387s;又如:M3G3=6MOD), 因此只要知道动作符号,也就知道了时间,所以“一看就 会”;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标准工时(Standard Working Hours)是指每位员工每天或每周应工作的正常时间。
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对于企业提高劳动效率、保障员工权益、实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种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首先,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和原则。
确定标准工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生产和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制定标准工时应遵循合理公平、科学规范的原则,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其次,进行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调研。
企业需要对各个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调研,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设备的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然后,分析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分析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对于一些工作需要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工作岗位,标准工时可以相对固定,并根据需要进行加班或调休。
对于一些工作相对独立且工作量较大的岗位,标准工时可以相对宽松,让员工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工作。
最后,制定标准工时并予以执行。
根据前期的调研和分析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标准工时,并在相应的部门和岗位上进行执行。
在制定标准工时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需求和身心健康,避免过度压榨员工的工作时间。
此外,为了更好地执行标准工时,企业可以采用一些管理手段。
比如,建立健全的工作时间记录系统、完善的考勤制度,加强对工作时间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情况得到规范和跟踪。
综上所述,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调研,充分保障员工的休息时间和合法权益。
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标准工时的管理和执行,确保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不仅涉及到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还需考虑员工的权益、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
下面将从更细致的角度继续探讨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标准工时的制定
标准工时的制定沈卯初、吴云益在深圳参加“标准工时与工作改善”培训后,4月29日由他们对研发部工艺员、课长等进行了标准工时的培训,使大家得到了认识;我现对下一步标准工时的制定作如下分析:1、何谓标准工时: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方法和条件下,任何正常的人,以正常的速度能够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2、标准工时制定的目的:是安排和平衡生产流程,合理设置人员、生产设备,估算人工成本等需要。
3、标准工时的组成:标准工时(T)=正常工时(t)×(1+总宽放率(16%))=1.16×正常工时(t)z正常工时(t):是指完成某项工序(一个加工周期)实际所需的时间,一般采用秒表测时法;z总宽放率(16%):是指人的生理需要、疲劳需要、管理需要而使正常工时无法严格遵守,不得不附加一些工时,它们占正常工时(t)的百分率,就是总宽放率,总宽放率(16%)=生理宽放率(3%)+疲劳宽放率(5%)+管理宽放率(8%);其中,生理宽放率(3%):是指喝茶、上卫生间的工时,占正常工时(t)的3%;疲劳宽放率(5%):是指中途休息时间的工时,占正常工时(t)的5%,严格讲每道工序的疲劳宽放率是不一样的;管理宽放率(8%):是指作业前的培训、零件自检、作业标准计量等的工时,占正常工时(t)的8%,严格讲每道工序的管理宽放率也是不一样的;z另外吃饭时间、搬运时间、调换产品的准备时间不包含在标准工时(T)内,应该有生产部另行安排和计算;4、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z正常工时(t)采用科学化的秒表测时法;z对生产流程中每道工序(一个加工周期)实际所需的作业时间即正常工时(t),进行重复测量10次并取其的算术平均值以求得准确,当碰到所测得的数据有较大的散差时,应去掉最大和最小的值再取其的算术平均值,或者重新测量数据;z标准工时(T)中的总宽放工时,严格讲对每道工序是不一样的,为了求得合理我们必须在工艺安排上使得各道工序的正常工时(t)趋于接近,这样就是对各道工序采用相同的总宽放率(16%),它们的差异也是较小的,实际上是可以接受的;5、某道流水线作业时间的计算,举例某产品按如下生产流程来分析说明:工序 正常工时(t)生理宽放率(3%)疲劳宽放率(5%)管理宽放率(8%)标准工时(T)A 9 9×3% 9×5% 9×8% 9×1.16=10秒B 8 8×3% 8×5% 8×8% 9×1.16=9秒C 7 7×3% 7×5% 7×8% 7×1.16=8秒D 8 8×3% 8×5% 8×8% 8×1.16=9秒E 10 10×3% 10×5% 10×8% 10×1.16=12秒F 8 8×3% 8×5% 8×8% 8×1.16=9秒z假设以上“Ⅰ流水线”生产流程为6道工序,定员为6(A~F)人;z A~F工序框图内的时间:是指该道工序的标准工时(T);z准备工时(T0):是指调换产品时准备零部件、换工夹具、调整设备等所需要的时间,假设一般为0.5小时;z流通工时(T1):是指第一个产品从首道工序加工之末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即(A~F)6道工序的标准工时(T)之和=10秒+9秒+8秒+9秒+12秒+9秒=57秒;z6道工序中,E工序的标准工时(T)为最长12秒,我们以12秒为生产线的生产流速,换言之,就是该生产线每隔12秒钟生产一个产品,生产速度(V)为: 12秒/只,则每小时可生产300只/小时(3600/12=300);z若“Ⅰ流水线”有1800只产品,按生产速度(V)=产量(Y)/生产批工时(Tn),则生产批工时(Tn)= 产量(Y)/生产速度(V),因此完成产量1800只所需的总工时=准备工时(T0)+流通工时(T1)+生产批工时(Tn)=0.5小时+57秒+6小时(1800/300)=6.515833小时;z故“Ⅰ流水线”完成1800只产量所需的总时间为6.515833小时;6、标准工时制定的要求:z对生产流程中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T)有工艺员来制定,并要求在作业指导书的每道工序上标出正常工时(t)和标准工时(T),并指出该流水线最长的标准工时(T)为多少;z准备工时(T0)有生产部来制定,工艺员来审核;z流通工时(T1)有工艺员来制定;z标准工时(T)的制定,以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T)彼此接近为目标,流水线不留瓶颈使流速达到畅通、人员、设备安排最合理为原则;z每道流水线8小时班产量所需的时间有生产部计算;z非流水线加工的辅助零件,加工时间有工艺员提供,但不纳入到标准工时之内;7、标准工时的应用:z上图是假设一个产品通过投入从Ⅰ流水线~Ⅳ流水线的加工才能产出的整个流程;z其中等待时间:是指如胶水固化时间、流水线间隔堆放等待时间等等;z因此一个成品从投入到产出所需的总时间是:各条流水线的加工时间之和+等待的时间之和;z根据以上方法按我们公司目前所生产的产品,按相似产品进行分类,如按10寸、12寸扬声器、普通X系列毛毯音箱等,就可以制定出每千只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时间。
制定标准工时
制定标准工时制定标准工时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工作时间段和提高工作效率。
它主要是通过确定一定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任务来规范员工的工作时间。
下面我们来分步骤说明在企业中如何制定标准工时。
第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
自然而然,企业也就是有自己的业务和任务,制定标准工时首先需要针对自己的业务和任务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包括工作量、任务难度、工作效率等等。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任务目标才更符合实际。
第二步,确定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来计算标准工时,具体的计算公式是标准工时=任务量/工作效率。
第三步,建立标准工时的考核体系。
进行工作考核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建立标准工时考核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衡量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同时也可以给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企业可以通过考核来不断完善标准工时标准,从而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第四步,监控实施情况并进行调整。
在实施标准工时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地跟踪监控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如果标准工时无法满足实际的工作量和任务难度,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重新制定计算标准,然后再次实施考核。
这样,企业才能保持标准工时的有效性。
总之,制定标准工时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控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建立公平公正的工作考核体系,让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只要企业能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制定标准工时的工作,就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全方位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标准工时的制定
标准工时的定义及制定一、时间研究的含义1.时间研究的定义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其定义的含义为:(1)合格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即操作者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工人,而且该作业必须适合于他做;操作者对该项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须受过完全的训练;操作者必须在正常速度下工作,不能过度紧张,也不能故意延误,工作时生理状态正常。
(2)在标准状态下系指用经过方法研究后制定的标准的工作方法、标准设备、标准程序、标准动作、标准工具、标准机器的运转速度及标准的工作环境等。
2.时间研究的意义.(1)产能预算,合理计划调配人手.有效控制人工成本(2)提高生产效率,是生产线的line balance 的基础,并通过动作分析,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化,降低制造成本.(3)确定产品的制造成本,给产品的保价提供参考(4)评估作业者的工作表现(5)评估设备的使用效率二、时间研究的研究方法时间研究也称秒表时间研究、直接时间研究或密集抽样时间研究——即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科学的调查方法。
它是按随机的原则,抽选总体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有关数据。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选少部分单元,无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因此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抽样调查的次数是根据科学的计算确定的,在调查次数上,有最低限度的保证。
抽样调查的结果,其误差可在调查之前根据抽样的次数和总体中各单位时间标志的差异程度,事先通过计算,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调查结果比较可靠。
密集抽样与后面介绍的工作抽样(分散抽样)不同之处在于:密集抽样是在一段时间内,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的作业,而分散抽样(工作抽样)则是在较长时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分散地观测操作者。
三、制定标准工时的步骤(一)、制定标准工时的工具1.秒表(停表、马表)2.观测板3.时间研究表格4.铅笔5.计算器6.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二)、制定标准工时的步骤1.第一步骤:收集资料为制定某一操作的标准时间,必须对整个操作有详细而完整的了解,不能遗漏操作的任何一部分,或有任何错误,否则将导致标准时间的失误。
标准工时管理之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管理之制定方法标准工时管理的制定方法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管理的范围:标准工时管理需要确定适用的范围,一般情况下是以生产线或工作岗位为单位进行管理。
确定范围后,可以更加具体地进行工时制定和管理。
2. 收集相关数据: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前,需要收集和分析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数据,如生产能力、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条件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获取,也可以通过员工自行填写问卷来收集。
收集到的数据将作为制定标准工时的依据。
3. 制定工时标准:制定工时标准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工作的性质、工作内容、生产设备的性能等。
可以根据工作量和生产能力来确定一个合理的工时标准,以确保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并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
4. 评估和调整:制定标准工时后,需要进行评估和调整。
评估可以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实际工作时间和标准工时之间的差异。
如果发现实际工作时间超过了标准工时,就需要对标准工时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益。
5. 培训和推广:制定标准工时后,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标准工时的意义和目的,并掌握如何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标准工时进行推广,加强员工的认可和接受度,促进标准工时的实施和落实。
标准工时管理的制定方法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控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
在制定标准工时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与员工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他们能够认可和接受标准工时,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作效能。
标准工时管理的实施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通过合理的工时安排,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其次,标准工时管理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标准工时管理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绿色生产。
总之,标准工时管理是一种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工时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准工时的制定讲义
标准工时的制定讲义一、标准工时的概念和目的1. 概念: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定任务或产出一定产品所需的正常工作时间。
它是根据组织的生产经营需要和员工的工作强度、工作效率等因素,通过科学测定和确定,以期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和员工福利最大化的一种工作时间协调制度。
2. 目的: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生产流程,促进企业的高效运作,同时保障员工的劳动权益,维护员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标准工时的制定原则1. 合理科学原则:制定标准工时必须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和员工工作强度等因素进行科学测定和确定,确保工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全面公正原则:制定标准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员工的情况和权益,确保员工能够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完成任务,并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
3. 弹性适应原则:制定标准工时必须充分考虑生产经营的需求和员工的个人情况,以便在必要时可以调整工时,并灵活适应不同的生产情况和员工需求。
4. 监督执行原则:制定标准工时后,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标准工时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标准工时的制定步骤1. 确定研究范围和目标:明确需要制定标准工时的部门或工种范围,确立制定标准工时的具体目标和意义。
2. 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收集和整理与制定标准工时相关的生产工艺、工作流程、员工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等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3. 初步测定和确定: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工作岗位和任务为样本,进行初步测定和研究,确定标准工时的初步数值。
4. 试行和调整:在一定时间内试行标准工时,并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查,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工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5. 正式确定和推广:经过试行和调整后,最终确定标准工时的数据和要求,并进行内部推广和培训,确保标准工时得到全面执行。
四、标准工时的相关要素1.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可以采用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经验法、专家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标准工时是指企业对员工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设定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得到合理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介绍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首先,企业需要收集与员工工作时间相关的数据,包括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情况、工作量等。
可以通过现场观察、工作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这些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员工的工作时间分布情况和工作强度。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时间管理工具等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工作时间需求和特点,并为设定标准工时提供依据。
3. 制定标准工时目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目标。
标准工时目标应该兼顾企业的生产力需求和员工的工作保障需求,既要保证工作效率又要注意员工的工作负荷和健康。
4. 设定标准工时规定:根据制定的标准工时目标,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工时规定。
标准工时规定应该包括员工的工作时间上限和下限、加班和调休制度、休息时间安排等内容。
这些规定应该与工作岗位的特点相匹配,确保员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5. 员工参与与培训:在制定标准工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和需求。
可以通过开展员工参与的讨论会、培训课程等方式,让员工了解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和意义,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参与感,从而提高标准工时的执行效果。
6. 调整与改进:标准工时的设定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和改进。
企业可以定期对标准工时进行评估和监测,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标准工时的有效实施和效果。
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和步骤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但以上提到的步骤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科学的设定过程。
通过合理设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有效管理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标准工时制定流程
标准工时制定流程一。
标准工时之定义二。
标准工时测定之方法﹐计算公式三。
实测工时测定之标准步骤四。
实测工时动作单元划分之原则五。
工时宽放之经验值六。
标准工时之确定标准工时制定流程一。
标准工时之定义A。
定义﹕一熟练作业人员,在标准之作业环境下,以适当的努力度作业,所用的作业时间,再赋予合理之宽放,即为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制定流程一。
标准工时之定义B。
标准作业环境﹕a).标准的工作方法与设备(步骤﹐设施)b).标准之工作环境(灯光,温度,噪音)c).受训合格﹐熟练之作业员工(生手)d).标准正常之身体状态(生病,紧张,情绪……)标准工时制定流程二。
标准工时测定之方法.A.经验法。
B.历史记录法(前人之数据﹐权威数据)C.工作衡量法a).马表测试法b).预定行动标准时间法(MOD)c).工作抽查法.(Key process/Bottle neck)标准工时制定流程二。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A. 基板厂各作业站之工时计算法:整料线: ST=OT* (1+A)表面黏着装插: ST=CT* 作业人数/ME 手插线: ST=CT*DL(1+A)修补线: ST=CT*(+A)标准工时制定流程A. 基板厂各作业站之工时计算法:功能测试线: ST=OT*(1+A)*(1+RT)包装线: ST=CT*(1+A)B. 系统组装作业站之工时计算方法:线外加工线: ST=OT*(1+A)系统组装线: ST=CT*DL*(1+A)包装线: ST=CT*DL*(1+A)标准工时制定流程C. 因子说明ST:(STANDARD TIME)标准工时OT:(OPERATING TIME)作业时间:熟练人员在正常状态下,实际作业时间CT:(CYCLE TIME)周程时间: 重复作业的一次作业时间. 在联机之作业站中,作业时间最长者,为全线作业之周程时间.A (ALLOWANCE) 宽放率(15%)ME (MACHINE EFFICIENCY) 机器效率(85%)DL (DIRECT LABOR) 直接作业人数RT (RE-TEST) 重测率(15%)标准工时制定流程三。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1. 什么是标准工时制定标准工时制定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确定某项工作任务所需的合理时间,以及在特定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量,为员工分配适当的工作时间。
标准工时制定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可以提供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
标准工时制定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任务分析:确定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和所需技能,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量。
2.时间测量:通过观察员工实际执行某项工作任务的时间,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确定任务的标准时间。
3.工时分配:根据任务的标准时间和员工的实际能力,将工作任务分配给员工,并确定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
4.工时管理:监控和管理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制定的要求进行工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2. 标准工时制定的必要性标准工时制定对于组织和员工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标准工时制定的必要性:2.1 提高效率通过制定标准工时,员工可以清楚地了解任务的时间限制和要求,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制定可以帮助员工合理规划时间和资源,并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2.2 保证质量标准工时制定可以设置合理的工作时间,避免员工过度劳累和疲劳引起的工作质量下降。
合适的工作时间安排有助于员工保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2.3 公平分配工作负荷标准工时制定可以确保所有员工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承担相似的工作负荷。
这有助于避免某些员工因工作过多而疲劳过度,同时也可以避免某些员工因工作过少而感到无聊或失去动力。
2.4 提升员工满意度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员工能够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有效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从而提高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度和投入程度。
3. 工作改善方法与工时制定的关系工作改善方法与工时制定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作改善方法:3.1 流程优化流程优化是指通过分析和改进工作流程,以减少无效的环节和时间浪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标准工时制定及工作改善课件
02 工作改善
工作改善的定 义
01
工作改善是指通过改进工作流程、 操作方法、设备设施等,提高工 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资源 消耗的过程。
02
工作改善旨在不断优化工作条件,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工作改善的目 标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冗余 环节、优化作业顺序等手段, 降低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改善对标准工时的要求
灵活性
工作改善需要标准工时具 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 不同任务和工作量的变化。
可调整性
标准工时应能根据工作改 善的结果进行调整,以保 持其持续的有效性。
公平性
工作改善要求标准工时制 度公平合理,能够得到员 工的认同和支持。
如何平衡标准工时与工作改善的关系
定期评估与调整
强化沟通和培训
03 标准工时与工作改善的关系
标准工时对工作改善的影响
01
02
03
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有助于员工合理 安排工作时间,减少无效 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工作流程优化
通过标准工时,企业可以 更好地分析工作流程,发 现瓶颈和浪费,进而进行 优化。
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标准工时为员工提供了更 多时间用于技能提升和培 训,提高个人和团队能力。
准工时旨在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衡量标准,用于评估工作效率和制定工作计划。
标准工时制定的目的
要点一
总结词
标准工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促进工作改善和平衡工作负荷。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明确的工作时间标准, 帮助企业和员工更好地管理工作时间和安排工作计划。通 过制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 和工作负荷,发现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的 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同时,标准工时也有助于保证工作 质量,促进员工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工作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MOD法制定标准工时
模 特 排 时 法 (Modu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 MOD)是PTS技术中的最新方法,其意 为“以模特数的排列来预定动作所需 的标准时间”。它以简单的手指动作 为最基本单元,身体其他部位动作所 需时间都以手指动作一次所需时间的 整数倍表示。
三﹑MOD法制定标准工时
MOD法的特点
——易懂、易学、易记、实用
▪ MOD法将动作归纳为21种﹐用一长模特法排时法基本图表示,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3.1 剔除异常值
美国机械工程协会(SAM)对异常值 定义为:“某一单元的秒表读数,由 于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而超出正常范 围的数值”
剔除异常值常用的方法——三倍标准 差法。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3.1 剔除异常值
计算方法
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n次,所得时间为: x1, x2,x3,xn 则平均值为:
三﹑MOD法制定标准工时
PTS的发展历史
1926年西格(A.B.Segar)开发了动作时间分析法(Motion Time Analysis,简称MTA)。西格在对残疾人进行职业训练时, 通过对电影胶片的记录分析,发现接受训练的人,当他们做 同一动作时,所需的时间值大体相同(一般约差10%左右)。 因此,若将作业分成几个基本动作要素,则各基本动作要家 所需要的时间值基本相同,只要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计算,求 出各基本要素的时间值,就可以算出整个作业时间;或者首 先确定基本动作要素所需要的时间,然后按规定的动作程序 进行操作,就可以求出完成该项作业的纯工作时间值。基于 这种推想,西格提出了MTA法。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3 测时方法
周程测时法 单元甚小且周程甚短的操作,可用此法, 此法采用每次去掉一个单元的办法来测时 。假设某工序有a、b、c、d、e 5个操作单 元,每次只记录4个单元的时间值:
A=a+b+c+d=28s﹐B=b+c+d+e=30s, C=a+c+d+e=29s﹐D=a+b+d+e=23s, E=a+b+c+e=23s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时间研究的步骤
收集资料 划分操作单元
测时 正常时间 宽放时间 标准时间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1 收集资料
2.1.1 能迅速识别研究内容的资料 日期﹑研究着﹑操作着﹑作业熟练度等
2.1.2 能正确识别研究产品的数据 名称﹑零部件﹑质量要求等
2.1.3 能正确识别工序﹑作业方法及设备等数据 地点﹑作业方法﹑设备型号﹑工治具等
三﹑MOD法制定标准工时
PTS的发展历史
1934年魁克(J. H. Quick)等人开发了工作 因数法(work Factor,简称WF法)。它将操 作分解为移动、抓取、放下、定向、装配、 使用、拆卸及精神作用等8种动作要素,并 制定了各动作要素的时间标准。WF法的特点 是在进行作业分析时,对每个动作要素只考 虑4个变动因素:动作的使用部位,移动的 距离,负荷大小,动作由谁来控制。
20C 70年代-现在 和未来
开篇语
1.古典(基础)IE:工作研究
工 作 研 究 2.现代IE发展趋势
方法研究 程序分析 操作分析 动作分析
作业测定 秒表法 PTS
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制造 /DFX(CAD/CAM/GT/FMC/JIT/SAP等)等
课程內容
一﹑标准工时简介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三﹑MOD法制定标准工時
标准工时制定
开篇语
工业工程是由美国开始, 并席卷全 球的重要思潮, 对全世界的影响力 远胜过于美国宪法和联邦制度.”
– 彼得, 杜拉克
“模具是工业之母﹐她给你 成长的基石﹔ 工业工程是工业之父﹐他给 你茁壮的发展空间”
– 郭台铭
开篇语
IE发展历程
科学管理 20C初期-20C 30年代中期 工业工程 20C 20年代-现在 运筹学 40年代中期-70年代 工业与系统工程
60
75
100
乎缓慢,但经常观察有无故意浪费行为。
敏捷,动作干净利落、实际;很象平均合格工人,
80
100
133
确实可达到必要的质量标准及精度。
甚快,操作人表现高度的自信与把握,动作敏捷、
100
125
167
协调,远远超过一般训练有素的工人。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4 正常時間
化观测时间为正常时间——其公式如下:
60分法与100分法 此两种方法是建立在同一水平 之上,凡观察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60 或100分。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4 正常時間
評比 正常=60 正常=75 正常=100
操作水平
甚慢;笨拙、探索之动作;操作人似在半睡状态,
40
50
67
对操作无兴趣。
稳定、审慎,从容不迫,似非按件计酬,操作虽似
正常速度(理想速度)
1)走行——平均体力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直 道路上以4.8km/h的速度行走。 2)分发扑克牌——30s内将52张扑克分成4堆的速度。 3)插销子——将30只销子插入30个孔内, 用0.4lmin 的速度。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4 正常時間
常用的速度评比尺度有三种,即60分法、100 分法及75分法
2.5 宽放时间
将操作时所需的停顿或休息,加入正常时间﹐这 种进一步进行修正的时间称为“宽放时间”。 宽放种类 作业宽放 由材料、零件等偶发因素引起的作业迟延; 管理宽放 管理的安排等非作业内容所占用的时间; 生理宽放 由于人的生理需要而花费的时间; 疲劳宽放 作业中產生疲劳而使作业速度降低。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5 宽放时间
2.1.4 其它数据 温湿度﹑照明等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2 划分操作單元
原则 2.2.1 明显的起点和终点 2.2.2 越短越好(能精确测记﹐0.04MIN) 2.2.3 人工操作与机器作业分开 2.2.4 尽量是基本动作(伸手﹑握取等)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3 测时方法
归零发 周程测时法 累积计时法 连续测时法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零件﹑工/治具放置位置不同 读取秒表误差 。。。。。。
计算观测次数的公式如下(误差为5% ,可靠
度为95%):
N = 40
n
n
n2
[ xi2-( xi)2] xi
n i=1i=1i1xi---每一次秒表读数 次数
n-试行先观测的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3.2 决定观测次数
一﹑标准工时简介
2﹑标准工时的用途
2.1 为工作计划﹑管理等提供评价的依据 2.2 改善作业流程﹐制定合理操作系统 2.3 提供劳动成本管理的数据 2.4 提供估算标价的基础数据 2.5 标准人力计算依据 2.6 产能计算的依据
一﹑标准工时简介
3﹑标准工时的构成
观察时间
私事 疲劳 延迟 政策 其他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PTS的发展历史
哈依德(G.C. Heyde)在长期研究各种方法的 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人机工程学方面的研究 成果,开发了简单、实用,而且精度不低于 MTM、WF等方法的模持排时法(Modular Arrangement of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s,简称MODAPTS或MOST法)。这种方 法能在计算出时间值的同时,能根据动作经 济原则进行动作研究,并且具有易学、易记、 使用方便、精度高的优点,因此得到了最为 广泛的应用。
正常时间=0.8*1.1=0.88min 标准时间为=0.88*1.05=0.92min
三﹑MOD法制定标准工时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TS (Predetermined Motion Time Standard)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是一种衡量技术, 借助它根据人的基本动作时间(按动 作的性质和进行动作时的工作条件分 类)来规定达到一定效能水平的作业 的时间,是根据基本动作的标准时间 资料来综合操作时间的技术。
三﹑MOD法制定标准工时
PTS的发展历史
1948年梅纳特(H.B.Maynard)等人开发 了时间衡量法(Methods Time Measurement,简称MTM法)。该方法把作 业分解为伸手、搬运、抓取、旋摆、旋转、 加压、对准、放手、拉开等动作要素,并 且预先排列成表,来决定完成每种基本动 作所需的时间。
20,20,21,20,22,20,19,24,20,22, 19,21,20,28,21,20,20,22,M,20
x=
xi n
399
=
=21
19
=
(xi-x)2 n
=
78 19
=2.02=2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2.3.1 剔除异常值
管制上限:21+(3×2)=27 管制下限:2l-(3×2)=15 28的数值大于27,在上限之外,为异 常值,应剔除。
评比因素
正常时间
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宽放率) 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
一﹑标准工时简介
3﹑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1﹑秒表法 2﹑经验判断法 3﹑历史记录法 4﹑PTS(预定时间标准法) (WF﹐MTM﹐MOST﹐MOD)
二﹑秒表法制定标准工时
1﹑秒表法的工具
1.1 秒表(停表等) 1.2 观测板 1.3 时间研究记录表格 1.4 其它(铅笔﹑计算器等)
例
某一单元试行观测10次,结果如下:7,5,6,
8,7,6,7,6,6,7﹐平均误差5%,可靠度
95%,问需观测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