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杨绛阅读答案
杨绛淡然走过百岁人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
![杨绛淡然走过百岁人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94e1f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b.png)
杨绛淡然走过百岁人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试题答案起初,我们的愿望都是可以长命百岁,但是真正当你已年过百岁时,那会是什么样的心境呢?还会不会像是之前许愿时的那般轻描淡写呢?下面作者带来杨绛淡然走过百岁人生阅读答案,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杨绛淡然走过百岁人生杨绛先生最早是以剧作家身份登上文坛的。
她在上世纪40年代创作的戏剧《称心如意》《弄真成假》登上剧坛后,受到极大欢迎,被誉为“喜剧的双璧”。
杨绛一时间声名大噪,甚至钱锺书先生在公众场合都被介绍成“杨绛的先生”。
1949年以后,杨绛先生的创作重点转向小说与翻译。
她的几则短篇小说生动形象地勾勒了各种人物,长篇小说《洗澡》更是描摹了“三反”运动中惯见的“嘴脸”。
这些作品充满了机智幽默,又渗透着世情练达。
杨绛先生的翻译水平极佳,朱光潜先生曾称赞说,全中国“散文翻译杨绛最好”。
杨绛则说,翻译是件苦差事,译者“一仆二主”:一个洋主子是原文作品,原文的一句句、一字字都要求依顺,不容违拗,也不得敷衍了事。
另一主子就是译本的本国读者,他们既要求看到原作的本来面貌,却又得依顺他们的语文习惯。
值得敬佩的是,杨先生的西班牙文是年过六十才开始学习的,边自学边翻译。
其译作功不可没,为后来的西班牙文学翻译奠定了深厚基础。
杨绛先生的散文感情真挚、平淡馨香,丈夫钱锺书、女儿钱瑗去世后,她在散文《我们仨》中追忆了一家三口的点滴生活,读过的人无不动容。
与杨绛先生交往过的人,都对其高雅淡泊的性情赞叹不已。
杨绛先生的生活十分朴素,对于物质几乎没有什么要求。
先生家中至今仍然保持着钱锺书先生在世时的陈设,白墙、水泥地、老家具,没有装修,也没有封阳台。
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那是杨绛先生早年登高换灯泡时在湿墙壁上留下的印记。
客厅亦是书房,靠近门口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20卷《钱锺书手稿集》和一些外文工具书。
丈夫钱锺书、女儿钱瑗的照片摆放在书架正中最醒目的位置。
杨绛先生生活十分低调,近几年更是婉拒来访。
她一生热爱读书,年少时一星期不看书就感到“一周都白过”。
大家风范类阅读理解
![大家风范类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492b6a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b.png)
大家风范类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清水一般的杨绛李娟①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不由得惊叹,杨绛先生已是百岁老人了。
岁月的河流中,有的人,如江南人家的一坛女儿红,历久弥香,醇厚芳香。
②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永远是她的人格魅力。
③她在《一百岁感言》中写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④她八十余岁时,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相继病重住院,她奔波在两座医院、两位病人之间,悉心照料,辛苦和操劳可想而知。
钱先生临终眼睛一直未合上,她在他的耳边柔声地低语:“你放心,有我。
”听到这句话,钱先生安然离世。
⑤这是她年轻时常对他说的话。
早年她和钱先生一起留学英国,在英国牛津生下女儿钱瑗。
在她住院期间,常见钱先生苦着脸去看她。
一次,他说,不小心将墨水打翻了,染了桌布。
她说,不要紧,有我,我洗。
几天后他又说门轴坏了,不能锁门了。
她又说,不要紧,有我,我修。
他感激之余,对于杨绛所说的“不要紧,有我”深信不疑。
⑥钱钟书一生学贯中西,著书立说,但在生活琐事面前却如幼童一般束手无策。
有她一生陪伴在身旁,与他比翼齐飞,做他温柔的知己。
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她还是那句话:“你放心,有我。
”在生死面前,内心如此强大和沉静,听之令人落泪。
此时,她唯一的孩子钱瑗也已经过世。
⑦她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不能逃走,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⑧尘世间,她最爱的俩人都离她而去,内心的悲苦和孤独无以言表。
八十余岁的老人,.提笔写下散文集《我们仨》,写下一个学者家庭半个多世纪的相濡以沫、患难情深,写下我们仨在人世的点点滴滴,如微风细雨,温馨感人。
⑨那段灰暗的日子,他们都被下放“干校”劳动。
艰苦繁重的劳动之余,杨绛先生写下散文《干校六记》,从容练达,幽默风趣,细微处见真情。
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理解题目附答案
![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理解题目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ba92f66137ee06eff918e0.png)
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理解题目附答案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1] 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那么关于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理解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整理的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材料清水一般的杨绛李娟看杨绛先生和钱年轻时的照片,钱钟书潇洒俊朗,她温婉清秀,真是一对璧人。
我觉得,他们骨子里散发出的儒雅和端庄最为动人。
暮年时,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衣裳,戴着黑框的眼镜,两位白发老人一起捧书阅读的侧影,那么安详、静美、温情。
他们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此生只深爱一个人。
世间所有的繁华都过去了,他们的漫漫人生有书相伴,一同在书香里优雅地老去,多好。
钱钟书曾称赞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不由得惊叹,杨绛先生已是百岁老人了。
岁月的河流中,有的人,如江南人家的一坛女儿红,历久弥香,醇厚芳香。
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永远是她的人格魅力。
她在《一百岁感言》中写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她八十余岁时,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相继病重住院,她奔波在两座医院、两位病人之间,悉心照料,辛苦和操劳可想而知。
钱先生临终,眼睛一直未合上,她在他的耳边柔声地低语:“你放心,有我。
”听到这句话,钱先生安然离世。
这是她年轻时常对他说的话。
早年她和钱先生一起留学英国,在英国牛津生下女儿钱瑗。
在她住院期间,常见钱先生苦着脸去看她。
一次,他说,不小心将墨水打翻了,染了桌布。
她说,不要紧,有我,我洗。
几天后他又说,门轴坏了,不能锁门了。
她又说,不要紧,有我,我修。
他感激之余,对于杨绛所说的“不要紧,有我”深信不疑。
钱钟书一生学贯中西,著书立说,但在生活琐事面前却如幼童一般束手无策。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fb9a6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4.png)
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第一部分(24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9分)自古以来,浩hàn (▲)的长江在这片土地上流过,从qí(▲)岖的山路到浩渺的东海,它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刷出一条引领风骚的诗文之路,多少文人骚客在这里[甲]!这是一条镌.(▲)刻文明、充满灵性的诗歌之江,更是一条滋润人类、养育万物的生命之江。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浩 (hàn) ▲ (qí) ▲岖锐不可当.▲镌.刻▲(2)结合语境,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寻欢作乐纵情歌唱B.寻幽探胜纵情歌唱C.寻幽探胜惆怅徘徊D.寻欢作乐惆怅徘徊(3)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2分)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1) ”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重岩叠嶂,(2) ”是三峡山高谷深的险峻之美;“ (3),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 (4),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祯发出了“(5) ?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黄鹤楼下的美景,(6) (人名)抒发的是“ (7) (8)”的思乡之情。
3.综合性学习。
(7分)5.杜甫为什么自称“腐儒”,又言“心犹壮”?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5分)观月记(节选)(宋)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
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欤 ?中国科学界正举全国之力,缩小与世界科学珠峰的距离。
百年杨绛亦芳华 阅读答案
![百年杨绛亦芳华 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e48dfc76eeaeaad1f3304d.png)
百年杨绛亦芳华阅读答案100年前,诞生了多位大师级人物。
作为其中唯一的女性,杨绛先生以其博、才情、恬淡、低调被称为是“这凡俗人间的一丝光亮”。
杨绛先生的曾祖父、祖父秉性正直,父亲杨荫杭是晚清留日生,曾做过胡适的老师。
杨绛5岁开蒙,1919年其父辞职南归。
1928年夏,杨绛考入苏州的东吴大,是班上的“笔杆子”,中英文俱佳。
后来她考上了清华研究院。
当时清华大研究院还鼓励研究生跨系选修课程。
杨绛出于文创作的需要,选修了中文系的写作课,授课老师是朱自清教授,杨绛的文创作是从朱自清的课上开始的。
写于1933年的《收脚印》是杨绛的处女作,这篇作品收录于1994年版的《杨绛散文》集中,杨绛在其附记中写道:“这是我在朱自清先生班上的第一篇课卷,承朱先生称许,送给《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为我第一篇发表的写作。
留志感念。
”1935年,新婚的杨绛随丈夫钱钟书远赴英国,到牛津求学。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杨先生和钱先生为国家为家,都十分着急,1938年回国。
钱先生只身赴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杨绛则带着女儿回到上海,住在被日军包围孤岛一样上海的租界里。
功底深厚,出手不凡,创作第一部话剧《称心如意》于1943年春天正式公演。
随着《称心如意》的成功,杨绛一鼓作气接连创作了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悲剧《风絮》。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杨绛、钱钟书和许多爱国的知识分子一样,拒绝了国民党的拉拢,不去台湾。
当年5月上海解放,杨绛、钱钟书已接到清华大学的聘函,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
之后便经历了种种斗争,历尽劫难。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动荡年月,杨绛也没有放弃学术研究,通晓英、法两国语言的杨绛,近60岁时,从零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并翻译了《堂吉诃德》。
从《洗澡》《干校六记》,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杨绛的作品日益受到读者的喜爱。
而历经百年沧桑,杨先生的近照却依然如三联书店出的那套《钱钟书集》中夫妇二人的合照一般素雅恬淡杨绛与钱钟书相识在1932年春天,丁香、紫藤盛开的清华园古月堂前。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阅读答案-.doc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阅读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ce5942b31b765ce04081443.png)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阅读答案-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
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锺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
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回顾杨绛先生的百年一生,她与钱锺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锺书的光环底下,默默当着钱办主任。
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
她和钱锺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傲。
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钱锺书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来人很不高兴,说钱锺书伉俪不近人情。
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锺书的拦路虎。
诚如钱锺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她还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800万人民币。
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锺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
直到钱锺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
1958年,杨绛准备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
就先找来国外的译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较了五种译本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差别很大。
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
就这样,在这一年,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学西班牙文。
两年后,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
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理解题目附答案
![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理解题目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88523a0975f46527d3e1f1.png)
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理解题目附答案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1] 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那么关于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理解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整理的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清水一般的杨绛》阅读材料清水一般的杨绛李娟看杨绛先生和钱年轻时的照片,钱钟书潇洒俊朗,她温婉清秀,真是一对璧人。
我觉得,他们骨子里散发出的儒雅和端庄最为动人。
暮年时,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衣裳,戴着黑框的眼镜,两位白发老人一起捧书阅读的侧影,那么安详、静美、温情。
他们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此生只深爱一个人。
世间所有的繁华都过去了,他们的漫漫人生有书相伴,一同在书香里优雅地老去,多好。
钱钟书曾称赞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不由得惊叹,杨绛先生已是百岁老人了。
岁月的河流中,有的人,如江南人家的一坛女儿红,历久弥香,醇厚芳香。
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永远是她的人格魅力。
她在《一百岁感言》中写到:“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hellip;…她八十余岁时,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相继病重住院,她奔波在两座医院、两位病人之间,悉心照料,辛苦和操劳可想而知。
钱先生临终,眼睛一直未合上,她在他的耳边柔声地低语:“你放心,有我。
”听到这句话,钱先生安然离世。
这是她年轻时常对他说的话。
早年她和钱先生一起留学英国,在英国牛津生下女儿钱瑗。
在她住院期间,常见钱先生苦着脸去看她。
一次,他说,不小心将墨水打翻了,染了桌布。
她说,不要紧,有我, 我洗。
几天后他又说,门轴坏了,不能锁门了。
她又说,不要紧,有我,我修。
他感激之余,对于杨绛所说的“不要紧,有我”深信不疑。
江西省宜春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2e671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8.png)
江西省宜春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杨绛和他的父亲孙莲莲杨绛,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
除了作为钱钟书夫人为人所熟知外,她本人更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作家、翻译家和著名学者。
李健吾评价她“不是那种飞扬躁厉的作家”,而是有着“缄默的智慧”的,有着静默恬退的睿智和微笑达观的态度。
她的父亲杨荫杭,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人物,曾经留学日本和美国。
他表面看起来凝重有威,因而孩子们都怕他。
但他却从不打骂孩子,如果有人不乖,他只会叫急,喊妻子过来把淘气的孩子提溜出去训斥。
所以孩子们怕虽怕,却都喜欢和父亲亲近。
钱钟书初见他时未免有点害怕,但接触久了,即摸出其“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
杨绛的父亲有时也很严肃。
那年杨绛16岁,正在振华女中的高中部读书。
那时北伐战争已经胜利,学生运动很多,常要游行开群众大会等。
一次学生会要各校学生上街宣传——就是拿一条板凳,站上去向街上的行人演讲。
杨绛也被推选去参加。
但她却担心自己的个头小,一着急就涨红了脸。
而且当时苏州风气闭塞,街上的轻薄男子又专爱欺负女孩子。
她怕自己一站上板凳,就会被人看猴儿似的拢上来看,不会有什么人正儿八经地听演讲。
不过,女学生只要说“家里不赞成”,就可以豁免.许多旧家庭里的大小姐就这样推掉了。
她于是周末回家向父亲求救,问能不能也说“家里不赞成”。
父亲却一口拒绝,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
”扬绛说:“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
”父亲说:“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
去不去在你。
”并告诉她,自己从前做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有一次张勋不知打败了哪个军阀胜利入京.江苏省的士绅联名登报拥护欢迎。
他的下属擅自把他的名字也列入了欢迎者的名单,以为名字见了报,他即使不愿意也只好罢了,但他坚持“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立即在报上登了一条大字的“启事”,声明自己没有欢迎。
百岁杨绛亦芳华阅读答案
![百岁杨绛亦芳华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6e3a1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e.png)
百岁杨绛亦芳华阅读答案《百岁杨绛亦芳华》阅读材料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年满百岁了。
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魅力。
我们习惯说杨绛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这出“泪和笑只隔了一张纸”的话剧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
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
但即便如此,在1945年,夏衍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mdash;mdash;“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1958年,年已47岁的杨绛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堂middot;吉诃德》。
她无师自通,锲而不舍地完成了这项庞巨的翻译工作。
未完译稿历尽磨难,“黑稿子”在“__”中“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九死一生”,总算逃过劫难。
1978 年4月,杨绛翻译的《堂middot;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middot;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今年出版的。
”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向75岁的杨绛颁授“十字勋章”,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
其后,从《洗澡》、《干校六记》,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风雨生活的《我们仨》,到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杨绛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异常俭朴、为人低调。
在杨绛先生住宅小区的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
杨绛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 1977年春,钱钟书一家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
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很多人都为此感叹,素粉墙、水泥地,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钟书活着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百岁杨绛阅读及答案
![百岁杨绛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e5598b71fe910ef12df892.png)
百岁杨绛阅读及答案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百岁杨绛,“甘当一个零”干坚①我很喜欢杨绛先生的书,曾经一读再读,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炉火纯青。
当多数身为作家和受害者的当事人还在对“文革”王顾左右的时候,她已经秉笔直书之了。
我相信在她那一代中,她是少数几个将要不朽的作者之一。
②2011年7月17日是杨绛先生百岁生日,《文汇报•笔会》采访:杨先生,您一生是一个自由思想者。
可是,在您生命中如此被看重的“自由”,与“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却始终是一物两面,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深自敛抑,“穿隐身衣”“甘当一个零”。
这与一个世纪以来更广为人知、影响深广的“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自由”相比,好像是两个气质完全不同的东西。
这是怎么回事?③大师说:这个问题,很耐人寻思。
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你骂我,我一笑置之。
你打我,我决不还手。
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碍了你的道儿呢?……”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
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
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④一百岁的人了。
电视镜头里,写写读读,周围兰茂书香,其人儒雅高贵,淡泊慈祥。
却不料一开口,这位中国大师就说到刀子,说到“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
可以想见一辈子是如何地舍辛茹苦,忍辱负重。
一代人杰,却只想当个“零”,为避开刀子而忍着。
“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一般来说,自由是不忍的结果。
忍出来的自由,倒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
自觉地把自己处理成某种“零”,不仅仅是杨绛先生的人生之道,恐怕也是同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之道。
⑤杨绛先生的“零,,并非空洞无物。
只有做“零”状,她才能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写自己想写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
百岁杨绛阅读及答案
![百岁杨绛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e5598b71fe910ef12df892.png)
百岁杨绛阅读及答案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百岁杨绛,“甘当一个零”干坚①我很喜欢杨绛先生的书,曾经一读再读,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炉火纯青。
当多数身为作家和受害者的当事人还在对“文革”王顾左右的时候,她已经秉笔直书之了。
我相信在她那一代中,她是少数几个将要不朽的作者之一。
②2011年7月17日是杨绛先生百岁生日,《文汇报•笔会》采访:杨先生,您一生是一个自由思想者。
可是,在您生命中如此被看重的“自由”,与“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却始终是一物两面,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深自敛抑,“穿隐身衣”“甘当一个零”。
这与一个世纪以来更广为人知、影响深广的“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自由”相比,好像是两个气质完全不同的东西。
这是怎么回事?③大师说:这个问题,很耐人寻思。
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
你骂我,我一笑置之。
你打我,我决不还手。
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碍了你的道儿呢?……”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
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
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④一百岁的人了。
电视镜头里,写写读读,周围兰茂书香,其人儒雅高贵,淡泊慈祥。
却不料一开口,这位中国大师就说到刀子,说到“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
可以想见一辈子是如何地舍辛茹苦,忍辱负重。
一代人杰,却只想当个“零”,为避开刀子而忍着。
“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一般来说,自由是不忍的结果。
忍出来的自由,倒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
自觉地把自己处理成某种“零”,不仅仅是杨绛先生的人生之道,恐怕也是同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之道。
⑤杨绛先生的“零,,并非空洞无物。
只有做“零”状,她才能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写自己想写的书,说自己想说的话。
阅读答案:《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含答案解析)完整篇.doc
![阅读答案:《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含答案解析)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a783a913fe4733687e21aafd.png)
阅读答案:《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含答案解析)-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傅小平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
”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
”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回顾杨绛先生的百年一生,她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默默当着“钱办主任”。
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傲。
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钱钟书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来人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
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诚如钱钟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她还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800万人民币。
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
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
2016中考:与杨绛先生有关的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2016中考:与杨绛先生有关的现代文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dc898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1.png)
2016中考:与杨绛先生有关的现代文阅读(含答案)篇一: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
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髦,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
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
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
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钟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
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
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
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
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jū,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
“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
“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
我们全都大笑起来。
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嗬!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铁凝《我眼中的杨绛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铁凝《我眼中的杨绛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883120bb8f67c1cfbd6b84e.png)
铁凝《我眼中的杨绛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我眼中的杨绛先生铁凝2007年1月29日晚,是我笫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
在三里河南沙沟先生家中,保姆开门后,杨绛亲自迎至客厅门口。
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薄羽绒背心,藏蓝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
她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洁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
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着我。
我有点拿不准地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曰:“何不就叫杨绛姐姐?”那一晚,杨绛先生的朴素客厅给我留下难忘印象。
未经装修的水泥地面,四白落地的墙壁,靠窗一张宽大的旧书桌,桌上堆满了文稿、信函。
沿墙两只罩着米色卡其布套的旧沙发, 通常客人会被让在这沙发上,杨绛则坐上旁边一只更旧的软椅。
我仰头看看天花板,在靠近日光灯的地方有儿枚手印很是醍目。
杨绛先生告诉我,那是她的手印。
七十多岁时她还经常将两只凳子摞在一起,然后演杂技似的蹬到上面换灯管。
那些手印就是换灯管时手扶天花板留下的。
杨绛说,她是家里的修理工,并不像从前有些人认为的,是“涂脂抹粉的人”我喜欢听杨绛先生说话,思路清晰,语气沉稳。
虽然形容自己“坐在人生的边上”但情感和视野从未离开现实。
她读《美国国家地理》,也看电视剧《还珠格格》,知道前两年走俏H 木的玩偶“蒙奇奇”还会告诉我保姆小吴从河南老家带给她的五谷杂粮。
这些新鲜粮食,保证着杨绛饮食的健康。
跟随钱家近二十年的小吴,悉心照料杨绛先生如家人,常有各种社会情状通过小吴传递到杨绛这里。
我跟杨绛先生开玩笑说:“您才是接“地气”呢,这地气就来自小吴。
”杨绛先生指着小吴说「'在她面前我很乖。
”小吴则说:“奶奶(小吴对杨绛先生的称呼)有时候也不乖,读书经常超时,我说也不听。
”除了有时读书超时,杨绛先生起居十分规律,无论寒暑, 清晨起床后必先做一套钱镭书先生所教的“八段锦”直至春天生病前,弯腰双手可轻松触地。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学期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学期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809ff5af1ffc4fff47ac52.png)
【精品】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清水一般的杨绛李娟看杨绛先生和钱先生年轻时的照片,钱钟书潇洒俊朗,她温婉清秀,真是一对璧人。
我觉得,他们骨子里散发出的儒雅和端庄最为动人。
暮年时,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衣裳,戴着黑框的眼镜,两位白发老人一起捧书阅读的侧影,那么安详、静美、温情。
他们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此生只深爱一个人。
世间所有的繁华都过去了,他们的漫漫人生有书相伴,一同在书香里优雅地老去,多好。
钱钟书先生曾称赞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不由得惊叹,杨绛先生已是百岁老人了。
岁月的河流中,有的人,如江南人家的一坛女儿红,历久弥香,醇厚芳香。
老去的只是光阴,不老的,永远是她的人格魅力。
她在《一百岁感言》中写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她八十余岁时,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病重住院,她奔波在两座医院、两位病人之间,悉心照料,无微不至,辛苦和操劳可想而知。
钱先生临终,眼睛一直未合上,她在他的耳边柔声地低语:“你放心,有我。
”听到这句话,钱先生安然离世。
这是她年轻时常对他说的话。
早年她和钱先生一起留学英国,在英国牛津生下女儿钱瑗。
在她住院期间,常见钱先生苦着脸去看她。
一次,他说,不小心将墨水打翻了,染了桌布。
她说,不要紧,有我,我洗。
几天后他又说,门轴坏了,不能锁门了。
她又说,不要紧,有我,我修。
他感激之余,对于杨绛所说的“不要紧,有我”深信不疑。
钱钟书一生学贯中西,著书立说,但在生活琐事面前却如幼童一般束手无策。
有她一生陪伴在他身旁,与他比翼齐飞,做他温柔的知己。
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她还是那句话:“你放心,有我。
”在生死面前,内心如此强大和沉静,听之令人落泪。
现代文阅读每日一练答案
![现代文阅读每日一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81176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53.png)
语文每日一练(二六)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眼中的杨绛先生铁凝①作为敬且爱她的读者之一,近些年我有机会十余次拜访杨绛先生。
②二〇〇七年一月二十九日晚,是我第一次和杨绛先生见面。
在三里河南沙沟先生家中,保姆开门后,杨绛亲自迎至客厅门口。
她身穿圆领黑毛衣,锈红薄羽绒背心,藏盐色西裤,脚上是一尘不染的黑皮鞋,她一头银发整齐地拢在耳后,皮肤是近于透明的细腻、活净,实在不像近百岁的老人。
她一身的新鲜气,笑着看着我,我有点拿不准地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杨绛先生?杨绛奶奶?杨绛妈妈……只听杨绛先生略带顽皮地答道:“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我自然不敢,但那份放松的欢悦已在心中,我和杨绛先生一同笑起来。
③杨绛先生起居十分规律,无论寒暑,清晨起床后必先做一套钱钟书先生所教“八段锦”,直至春天生病前,弯腰双手可轻松触地。
我想起杨绛告诉我钱先生教她“八段锦”时的语气,极轻柔,好像钱先生就站在身后,督促她每日清晨的健身。
那是一种从未间断的想念,是爱的信仰。
④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杨绛参加了邓小平为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举行的国宴,邓小平将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中译本作为国礼赠送给贵宾,并把译者杨绛介绍给对方。
杨绛先生说,那天她无意中还听到两位西班牙女宾对她的小声议论,她们说“她穿得像个女工”。
“她们可能觉得我听不见吧,我呢,听见了。
其实那天我是穿了一套整齐的蓝毛料衣服的。
”杨绛说。
那时的中国知识分子,单从穿着看去,大约都像女工或男工。
经历了太多风雨的杨绛,坦然领受这样的评价。
她成功地穿着“隐身衣”做大学问,看世相人生,哪怕将自己隐成一位普通女工。
⑤二〇一三年春节前,我和先生同去杨绛先生家拜年,我们聊了一些家事,还讲到我们的女儿。
杨绛先生嘱咐说:“下次来,送给我一张你们的全家福吧,照片背面要写上字呢。
”那慈爱的神情,就像我的娘家人一样。
二〇一四年四月,我和先生再次拜访了杨绛,我们遵嘱送给杨绛先生一张全家福照片,她看着照片上的女儿,叫着孩子的名字,好像孩子已经站在她的眼前,杨绛先生比我们的女儿整整大了一百岁,她看着照片上的孩子时,仿佛时光倒流,她的神情刹那间呈现出稚童样的活泼。
《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阅读答案
![《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237b5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65.png)
《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阅读答案①傍晚散步时,常与杨绛先生相遇,双方摆摆手以示问候。
有一天,我看见她伸出手,食指和中指作V字状,心想,先生92岁了,还挺时,用年轻人常用的手势。
走近一看,她食指和中指在不停地绕动。
我问,这是什么意思?她笑着说:“小蚂蚁见面的时候,就是这样互相碰碰触角,咱们这样就算打招呼啦!”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和老人的手指碰了碰。
我们像孩子似的开心地笑了!②老人带着一脸恬静的微笑走过去了。
我对我先生说:“她老人家同钱钟书先生同舟共济数十载,经过那么多风雨坎坷,还有这种童心的幽默真不容易啊!”先生说:“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啊!”③随后,我俩又回忆起1993年拜访冰心老人的一段往事。
④当时冰心老人腿脚不好,只能终日坐在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上接待客人。
她告诉我们,前几天邮递员给她送稿费汇款单,跟她开玩笑,说:“您瞧,您老多福气,坐在椅子上,就等着来送钱!”老人笑着说:“我这是坐椅待币!”⑤启功先生的幽默也是出了名的。
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我早就拜读过,每当想到文中的“瘫偏左,派曾右”,都会在酸甜苦辣的滋味中笑起来。
前年夏天的一次拜访,让我又一次切实领悟到先生幽默的功夫。
⑥ 由于家中有一开山水小册页,没有图章,落款是“元白”——启功先生的字,于是便将册页带去,请老人补盖印章。
老人一看自己这件二十多岁时的画,笑逐颜开,连连说:“是我画的,补个章吧!”一方小小的印章刚盖完,老人又转身在窗台边上取了一个小铁盒,一边开着盒盖,一边神秘地慢悠悠地笑着说:“来点儿炭疽(jū,一种病毒,可提炼成白色粉末状)!”一听“炭疽”,我们全愣了,我伸长脖子看老爷子的.铁盒子。
⑦“白色粉末!”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一边说,一边往外倒。
“这到底是什么?”我们急着问。
“滑石粉!”老人抖了个大“包袱”。
我们全都大笑起来。
噢!原来是他怕刚盖的印泥粘脏了对合的画面,照例撒上这种粉末来吸干印油。
⑧“!您老怎么还知道炭疽呢?”我们逗乐儿地问。
最美人瑞这样走来阅读答案
![最美人瑞这样走来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9aafe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b.png)
最美人瑞这样走来阅读答案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锺书同候了”。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最美人瑞这样走来阅读答案,欢迎参考阅读!《最美人瑞这样走来》文章阅读: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于是比起别人,我便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
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她这样的旧时代过来的海归大家,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
和其夫君锺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见客不同,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
至于冬天,季康先生常披一件裘皮大衣,很是高雅气派。
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每次在公共场合露面,都对面部做了不同程度的上妆,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是极罕见的。
不过,季康先生的妆容几乎不着痕迹,似有似无。
③在公众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
在学习会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少发言、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
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用词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翻译《堂吉诃德》,才发现,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
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
“__”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百岁老人杨绛阅读答案
百岁老人杨绛
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
但从那时起,杨绛就把这间寓所称为“人生的客栈”,欢乐与伤悲来来往往,都成了过客,已没有什么可以扰乱她平静的心灵。
杨绛开始独自一人全身心整理钱钟书的学术遗物——她把这叫做“打扫现场”,每日的生活简单而规律,笔耕不辍,深居简出。
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都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神蛇”,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阴阳头”。
她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
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
从1994年开始,钱钟书住进医院,缠绵病榻,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
照顾人,男不如女。
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
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
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钱钟书留下的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多达7万余页,也被杨绛接手过来,陆续整理得井井有条:2003年出版了3卷《容安馆札记》,178册外文笔记,20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也将于今年面世!
这位百岁老人的意志和精力,让所有人惊叹!
这也是她一贯身心修养的成果。
据杨绛的亲戚讲述,她严格控制饮食,少吃油腻,喜欢买了大棒骨敲碎煮汤,再将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硬朗。
她还习惯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时常徘徊树下,低吟浅咏,呼吸新鲜空气。
2004年《杨绛文集》出版,出版社准备大张旗鼓筹划其作品研讨会,杨绛打了个比方风趣回绝:“稿子交出去了,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事了。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杨绛与钱钟书一样,出了名的不喜过生日,九十岁寿辰时,她就为逃避打扰,专门躲进清华大学招待所住了几日“避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3.杨绛说,自己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
【答案】1.d c
2.①文中描绘了设施简单的家,通过家来初步展现杨绛的淡泊又高远的精神境界。
(2分)②自然引出家是“人生客栈”的话。
客栈是旅客暂时存身之处,无所牵挂,在这里欢乐与悲伤
来来往往,都成了过客,已没有什么可扰乱她平静的心灵。
4.杨绛的人生态度为:①人生遭遇不公正的待遇,无法避免和摆脱,是安然接受,泰然处之。
从杨绛在“文革”中遭遇不公,却赶制假发套,照样买菜,厕所檫的焕然一新。
(4分)②淡泊宁静,不慕名利,热爱自然与艺术。
从文革中打扫厕所,闲时依然读书和喜爱的诗歌中可看出。
【解析】
1.
试题分析:a“文章从1977年写起,以时间为顺序组织材料”错,中间写了1966年“文革”。
b“表现了老人不满足现有的成就、要继续有所建树的内心世界”错,“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写出了杨绛老人对丈夫和女儿的怀念。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北京家的特点,唯一一家,设施简单,“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写出杨绛淡泊高远的精神境界。
3.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理解“打扫现场”的涵义。
“杨绛说,自己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
”联系这句话的前后文可以看出,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回答。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探究。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淡泊宁静,不慕名利;对不公正的待遇,泰然处之。
“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热爱自然与艺术。
要联系文本内容分析。
篇二:百岁老人杨绛阅读答案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锺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
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
她和钱锺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傲。
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钱锺书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来人很不高兴,说钱锺书伉俪不近人情。
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
1958年,杨绛准备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
就先找来国外的译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较了五种译本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差别很大。
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
两年后,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
因为翻译《堂??吉诃德》,1986年10月,杨绛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魅力: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
在杨绛看来,所以含忍是为了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
“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
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
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辨证的统一。
篇四:百岁老人杨绛阅读答案
篇五:百岁老人杨绛阅读答案
点明文章主题,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说明杨绛年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