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针对东北黑土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

针对东北黑土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
针对东北黑土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发展农田水利工程,通过改善水土流失状况,提高土壤的固存性,抑制黑土的流失;同时,实施农田深松耕作,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少黑土被风力冲刷;
二、建立绿色生态屏障。
以植被改善土壤环境为主,通过建设森林、人工草地、沙漠植物等,建立绿色生态屏障,阻止黑土的流失;
三、实施大型植被恢复项目。
在关键水土保持核心区和重点防护区,实施大型植被恢复项目,以抑制水土流失,阻止黑土的转移;
四、制定黑土保护政策。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黑土保护政策,禁止破坏黑土自然环境,对违法者严惩不贷;
五、加强技术研究。
加强对黑土的科学研究,发展黑土保护技术,以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式,提升黑土保护水平;
六、发展综合利用。
通过利用黑土中的特殊成份,发展高科技产业,开发黑土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黑土地保护的必要性及技术措施

黑土地保护的必要性及技术措施黑土地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农田资源之一,它们富含有机物和养分,是耕种作物的理想土壤。
由于过度开垦、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黑土地资源受到了严重地破坏。
保护黑土地是一个非常紧迫且必要地任务,下面将介绍为什么黑土地保护非常必要以及保护黑土地需要采取的技术措施。
黑土地的保护非常必要,主要原因如下:1. 稳定粮食供应:黑土地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地之一,它们可以保证中国粮食的稳定供应。
2. 保护生态环境:黑土地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可以改善气候环境和地表水的自净能力。
3. 保护旱涝灾害:黑土地的保水能力很强,可以缓解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促进农业发展:黑土地肥力较高,可以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措施1. 控制农业面积和耕地质量:黑土地的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导致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和黑土地土质下降,因此需要控制农业面积,并提高耕地的质量。
2. 种植耕作技术:采用恰当地耕作技术能够减缓黑土地的侵蚀,例如合理地施肥、翻耕和轮作等等。
3. 植被恢复:恢复原先原有的植被是很重要的。
如果可以在黑土地区域内种植耐旱的草本植物,可以因其根系较深而可以保护土壤,减少土壤的流失。
4. 预测洪涝等降水情况:预测洪涝和其他降水情况可以减轻当地黑土地的损坏。
如果计算机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一些巨大的洪灾和降雨,可以更好地保护黑土地。
结论保护黑土地非常必要,农业部门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
黑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而且黑土地的质量影响到中国的粮食供应和生态环境,因此保护黑土地对于中国至关重要。
黑土地保护的必要性及技术措施

黑土地保护的必要性及技术措施1. 引言1.1 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性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壤资源之一,具有高肥力、保水性强、透气性好等优点,被誉为中国的“粮仓”和“生态压舱石”。
受到长期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黑土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保护黑土地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更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
只有保护好黑土地,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我们的后代子孙的生存空间。
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提高其利用效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黑土地保护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黑土地的保护努力,才能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 正文2.1 黑土地的特点黑土地是我国极为珍贵的耕地资源之一,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黑土地具有较高的肥力。
由于长期的积累和磨练,黑土地中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特别是含氮量较高,土壤结构疏松,通透性好,适合作物生长。
黑土地的保水保肥性能强。
黑土地有较好的保水能力,能够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淋溶,保证农作物在干旱季节的正常生长需要;黑土地的肥力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施肥量,减少环境污染。
黑土地适合多种农作物种植。
除了适合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外,黑土地还适宜种植豆类、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来源。
黑土地的特点是非常适合农业生产的,具有极高的农业生产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黑土地的保护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加强管理和保护,确保其永续利用。
2.2 黑土地保护的技术措施黑土地保护的技术措施是保护和恢复黑土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技术措施:1. 农业轮作和休耕制度:通过轮作不同作物,可以减少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流失,并提高土壤的保育性能。
休耕制度可以让土地得到休整,有助于恢复土壤的营养结构。
黑土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探析

黑土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探析霍金环(作者单位:庆安县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一、黑土保护现状黑土的退化现象得到了国家的重视。
近年来,农业部、科技部、国土部等有关部门和东北四省区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土保持、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保护性耕作等项目,形成了深松整地、少耕免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一系列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的增加有机质含量,控制黑土流失,保水保肥,黑土保育的“可推广、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的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技术模式和运行机制。
2015年起,国家每年投入5亿资金实施“黑土地保护试点工程”,并在哈尔滨市启动了“东北黑土地保护”协同创新行动。
黑龙江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黑土综合生产能力,先后启动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松嫩、三江两大平原综合治理配套改革工程”和“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对黑土保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但是,黑土保护在土地用途管制、基本农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占补平衡、地籍调查大数据应用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二、黑土保护的对策(一)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控作用,对黑土资源进行管控性保护及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价和调整完善,用法律的形式确立权威性。
实行用地规模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项目服从城镇总体规划的“双重”管理,形成“优惠挖潜”和“高价外延”的政策机制,逐步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发展向内涵挖潜转变。
黑土保护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划分土地用途。
如开展中心城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全域基本农田划定。
加强和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保障各类建设的合理用地,减少占用耕地。
对于农村的村屯建设也要严格规划设计,严格审批,减少农民建房对耕地的占用,提高村屯住宅土地的利用效率。
(二)科学优化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布局,对黑土资源进行约束性保护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基础上,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优质耕地将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实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及国家粮食安全。
保护东北黑土的建议

保护东北黑土的建议一、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东北黑土是全国重要的粮田,要加强对黑土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首先,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确定土地的用途和功能,避免乱占乱用。
其次,加强对土地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建立黑土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黑土退化问题。
最后,加强土地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农田水利设施、做好农田环境保护,提高土壤肥力和耕地负荷能力。
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黑土地生态系统脆弱,容易遭受水、风、草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为了保护黑土地的生态系统,我们应该保持森林覆盖率和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度。
此外,还需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修力度,保证农田灌溉的正常运行,减少土地干旱的发生。
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是保护东北黑土的关键所在。
加大对黑土地相关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科技应用能力。
发展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引入先进的耕作、种植和施肥技术,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绿色的农业生产。
四、加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力度。
在保护东北黑土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相关活动。
加强土地的立法管理,明确土地资源的产权和使用权。
同时,加强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打击,严惩非法开垦和滥用土地资源的行为。
此外,还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污染行为,保护黑土地的生态环境。
五、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
保护东北黑土不仅需要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还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该加强对黑土资源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黑土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积极开展黑土地的科普活动、举办研讨会和专题讲座,提高公众对黑土资源的了解。
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发挥其在黑土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六、加强黑土地的跨区域交流合作。
保护东北黑土需要各相关地区的共同努力。
各地区可以加强黑土资源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黑土保护的相关问题,分享经验和成果。
黑土地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黑土地的问题和保护措施
作为我国的主要耕地区域之一,黑土地所产出的粮食对全国的贡献不可忽视。
然而,随着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黑土地面临着很多问题,如退化、污染、破坏等。
首先,黑土地的退化问题是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退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度的开垦和过度的利用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同时加上扰动和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使土壤质量逐渐恶化,从而导致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等问题出现。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制定科学的耕作制度,增加有机肥料的施用量,以及推广合理的轮作与休耕制度进行土地保护。
其次,黑土地面临的污染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污染物质大量排放进入土壤,导致黑土地的污染严重。
除了工业废水和污泥的排放外,农业长期以来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等也是造成黑土地污染的重要原因。
为了预防和控制黑土地不断的污染,我们应该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完善土壤和水资源的监管机制,加大对环保技术的推广力度,尽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污染源。
最后,黑土地的破坏问题也是需要我们重视的。
黑土地的丰富生态系统和多样性物种需要得到保护,而破坏因素则涉及到过度开采、未经审批的野生动物经营和非法捕杀、大规模植被破坏等行为,都会对黑土地的健康产生巨大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自然保护和植被恢复,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制度,推广与使用生态
工程,最大限度地防止黑土地进一步的破坏。
总之,保护黑土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应该从制定科学的耕作制度、加强环保投入,以及重视自然保护和植被恢复等方面入手,做好土地的维护和保护工作,确保可持续的耕地资源供给。
黑土养护措施

黑土养护措施
黑土是一种肥沃的土壤,为了保持和提高黑土的肥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避免土壤过度开发和利用,减轻土壤压实现象,提高土壤肥力。
2. 施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同时,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通透性。
3. 合理灌溉:在干旱季节,可以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物生长。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灌溉,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和盐碱化。
4. 保护土壤结构:在耕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土壤结构,避免过度翻耕和扰动土壤。
同时,可以使用土壤改良剂来改善土壤结构。
5. 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黑土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影响。
6.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但是要注意密植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植物的通风和光照,降低产量。
7. 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时,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效益。
总之,黑土养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合理轮作、施用有机肥、合理灌溉、保护土壤结构、防治病虫害、合理密植和推广生态农业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保持和提高黑土的肥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黑土区保护方法和措施是什么

黑土区保护方法和措施是什么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拥有丰富的黑土资源,是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黑土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黑土资源的保护和恢复亟待解决。
为了有效保护黑土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一、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黑土区的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是保护黑土资源的关键。
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农田、林地、草地等不同用地的范围和比例,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和强度,保护农田和林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二、推行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是保护黑土资源的重要手段。
通过修建水库、引河入田、修建排灌工程等措施,可以改善黑土区的土壤墒情,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黑土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推广合理施肥技术。
合理施肥是保护黑土资源的重要措施。
黑土区的土壤肥力丰富,但由于长期的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质量恶化。
因此,应该推广合理施肥技术,科学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量元素肥,提高土壤肥力,保护黑土资源的肥力和生产力。
四、加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是保护黑土资源的重要途径。
应该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避免单一作物连作连种,合理轮作轮种,减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保护黑土资源的生产力和稳定性。
五、推广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是保护黑土资源的重要手段。
通过大力推广植树造林,可以有效改善黑土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黑土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六、加强土地整治和治理。
土地整治和治理是保护黑土资源的重要途径。
应该加强土地整治和治理,改善土地的质量和肥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黑土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七、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保护黑土资源的重要措施。
应该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黑土资源的生态环境。
保护黑土的有效措施

保护黑土的有效措施保护黑土是保护土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以下是保护黑土的几个有效措施:1.加强土壤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宣传黑土的重要性和保护土壤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的土壤保护意识,使每个人都认识到保护黑土的重要性,这是保护黑土的首要前提。
2.推行科学耕作:科学耕作是保护黑土的基础措施。
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如合理轮作、合理施肥、合理用药、合理排水等,避免大面积连作、过度施肥和过度用药等不良耕作方式,以减少对黑土的破坏。
3.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大对黑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投入,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如沉积水井、塘堰等,在种植区划中增加水源地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区,并加强水土保持管理,防止水土流失。
4.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是保护黑土的重要手段。
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通过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提高土地的质量和肥力。
5.加大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力度:土壤污染是黑土保护中的重要问题。
要加大对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土壤污染的防治和修复,减少对土壤的二次破坏。
6.加大对黑土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黑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要加大对黑土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保护黑土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并加强对黑土地区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管理。
7.加强对农田利用权的管理和保护:农田利用权是农民的重要财产,也是农民持续发展的基础。
要加强对农田利用权的管理和保护,避免农田被非农业用地侵占,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8.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策是推动黑土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制定和完善有关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大对黑土地区的支持力度,为黑土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保护黑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分布较为集中的省份之一。
黑土地是我国土壤资源中的珍贵品种,具有良好的肥力和保肥性,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环境恶化等因素,黑土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减少,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地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辽宁省黑土地的保护利用现状值得关注。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黑土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些地区存在土地沙化、盐碱化等问题,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业发展受到影响。
一些区域存在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化肥农药使用过多等问题,加剧了对黑土地的破坏。
如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辽宁省的黑土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黑土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推动科研和技术创新,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黑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字数:246】1.2 问题意义辽宁省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黑土地资源丰富,拥有着重要的农业生产潜力。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黑土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保护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黑土地的保护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黑土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保护区,对于维护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黑土地的破坏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黑土地的保护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作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当地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保护黑土地资源,可以有效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产量,确保当地粮食安全。
研究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现状及对策,有利于引起社会各界对黑土地保护问题的重视,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黑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本文的深入分析,能够为辽宁省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黑土地现状分析黑土地是指土壤中有较高含量的有机质和养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保护东北黑土地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对策

保护东北黑土地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和对策东北黑土地,那可是咱们祖辈留下的宝贝,听说这土地肥沃得能让大米长得像小山一样,真是让人嘴巴流口水。
但是,话说回来,这宝贝现在可遭遇了不少麻烦,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真是让人心痛。
可怎么办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如何保护好这块神奇的黑土地,让它继续滋养我们的生活。
咱得从根本上入手,得了解什么让这土地受了伤。
农药、化肥这玩意儿,虽然能让庄稼长得快,但对土壤可不是个好朋友。
想象一下,把化肥和农药倒在你的菜园里,过了一段时间,土壤就像喝了醉酒一样,软绵绵的。
可不行啊,我们得改用有机肥,像牛粪、鸡粪、甚至是堆肥,这样不但能让土壤恢复元气,还能让咱们吃上更健康的粮食。
谁不想吃上个安心的大米呢,别让那些化学东西祸害了我们的肚子。
咱得学会科学轮作,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想象一下,农田上每年都种同一种作物,土壤肯定会觉得腻味,根本不想再给你丰收。
轮作就像给土壤换个花样,种点豆类、玉米,交替着来,土壤就会开心得发光。
这样不仅能增加土壤的养分,还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简直是一举两得。
咱们也得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东北地区的水资源丰富,但要是用得不当,水也会跟着“跑掉”。
有些地方的灌溉方式还停留在古老的时代,哎,真是让人心急。
咱得学会滴灌、喷灌,这样水不仅能更好地滋润土地,还能节约不少水呢。
谁说“水”不能“省”呢,既保护了环境,又能让农民的荷包鼓起来,这一举动真是美事儿。
咱们得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保护黑土地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农民朋友们要积极参与到土地保护的行动中来,咱得多组织一些培训,教大家怎么使用有机肥、科学轮作。
这些知识就像打开了宝藏的钥匙,大家都得一起动手,才能把黑土地的潜力挖掘出来。
再说了,相关部门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制定相关,鼓励使用有机农业,给农民一些补贴,让大家都有动力去改变。
谁不想在种田的同时还能享受一些实惠呢?咱们得加强对黑土地的监管,确保不再出现过度开发的情况。
黑土地保护的一些措施

黑土地保护的一些措施
黑土地是我国农业上的重要资源,其肥力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土壤类型。
为了保护黑土地,在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和实施黑土地保护规划,明确黑土地的保护范围、管护责任和保护措施,加强对黑土地的管理和监测。
2. 推广农业科技:加强对黑土地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推广高效、低耗、环保的种植方式,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黑土地的污染。
3. 引导农民生态种植: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民生态种植,促进黑土地区域内的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提高农民收入。
4. 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地的执法监管和管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加强对违法建设、非法占用、乱砍滥伐等行为的打击和惩处。
5.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黑土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总之,黑土地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手段,提高黑土地的质量和数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黑土地工程保护方案

黑土地工程保护方案一、黑土地的特点黑土地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特有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平原。
其特点是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透水透气性好、保肥性能优越等。
同时,黑土地呈现出土层深厚、土质松软、质地细腻的特点,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黑土地的保护现状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加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黑土地面临着退化和破坏的严重问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黑土地面积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达到5.4亿公顷,而目前则不足4亿公顷,退化和破坏的现状非常严重。
三、黑土地保护的工程措施1、加强土地生态保护对于黑土地的保护,需要加强土地的生态保护工作,建设土地生态保护工程。
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土地的整治和修复等措施,来改善土地的退化和破坏现状,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保肥能力。
2、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对黑土地的农业生产管理,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合理施肥和灌溉、合理轮作和轮作等措施,来改善土地的质量和减少土地的生态环境压力。
3、制定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制定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和相关法规,以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建设土地资源保护工程、推进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等措施,来实现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4、加强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加强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掌握土地资源的变化和动态情况,并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来制定相应的土地保护措施。
5、推进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推进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和多功能利用。
通过土地资源整合规划、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土地集约利用等措施,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6、加强土壤保肥工程加强对黑土地的保肥工程,通过施肥和调理、土壤改良和修复等措施,来提高土地的保肥能力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四、黑土地保护的建议1、建立健全的土地资源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的土地资源保护体系,通过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管理,来保护黑土地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保护东北黑土的措施

保护东北黑土的措施
保护东北黑土的措施:1.在东北地区,大量开垦种植农作物。
2.采用机械化耕种、秸秆还田等方法,减少对黑土资源的破坏。
3.加强水利建设,合理利用土壤资源,防止土壤侵蚀和盐渍化。
4.改变过度放牧的习惯,因为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原退化。
5.禁止毁林开荒。
6.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
7.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鼓励种植耐旱作物,如玉米、小麦、马铃薯等。
8.多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如饲料作物、油料作物、绿肥作物以及食品作物。
9.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种养殖业。
10.治理污染,减少排放。
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黑土地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辽宁省重要的基础资源,其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生境条件为我省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无尽的资源支持。
由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等因素的影响,黑土地数量逐年减少,面积不断缩小,加之不当的开发和利用,导致质量下降,破坏生态平衡,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产生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为了更好地维护黑土地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需采取相应措施。
一、分析现状1、黑土地面积不断缩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辽宁省黑土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从上世纪 50 年代的 15%左右下降到目前的不足 5%。
黑土地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林业等生产活动对土地的过度开垦和城市扩张对土地的占用。
2、黑土地质量下降黑土地的质量下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在植被覆盖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和污染物质的日益增多。
3、黑土地保护现状不足尽管政府加大了保护力度,但是黑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非法占用、过度开发,政策规制不到位等。
二、对策建议1、加大保护力度保护黑土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有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黑土地的保护投入,完善保护体系,设立保护区;提高公民意识、加强宣传教育,邀请各行各业关注黑土地保护,共同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
2、科学合理利用在保护黑土地的同时,还需要加快推进黑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
例如,加强农业科技和技能培训,提高利用效率和减少土地资源消耗;通过多种形式,转变经营方式,加强黑土地有效利用;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持续推进资源利用的创新。
3、完善政策法规完善黑土地保护政策体系,制定相关法律,建立健全的规范制度,从土地管理、资源优化配置、土地整治等方面推进全面依法治理。
加强监管力度,坚决打击非法开发行为,促进健康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4、加强合作与交流黑土地保护是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需要形成合力。
这需要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的力量,提出经验和技术,并加强信息和技术交流, 共同推进黑土地保护和利用。
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黑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资源,也是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
辽宁省地处中国北方,拥有广袤的黑土资源,黑土在辽宁省农业生产中愈发成为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破坏,黑土资源的保护、利用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本文对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黑土地资源的现状黑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区。
黑土因其肥沃、层纹明显、透气性好等特点,备受业界关注。
辽宁省黑土地景观广泛,分布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
但是,随着行业化农业、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增加,黑土地的生产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
据统计,辽宁省黑土地已经受到过轻度到严重程度的破坏30%以上,其中生产秩序恶劣、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减少、种植结构单一等问题日益凸显。
1.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黑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合理合法的立法、政策及规定,确保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如建立黑土地国家级保护区和严格的资源利用管理制度等。
2. 推动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黑土地农业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强化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对黑土地产业的领导和管理,鼓励通过产业园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一系列活动。
3. 建立黑土地资源的监测、评估和溯源体系。
加强黑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监测、评估、溯源工作,开展黑土地资源现状和规模的调查和评估,完善黑土地资源溯源体系,为黑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化的保障。
4.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视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等多种农业业态,推进农业的技术升级,打造现代化的黑土地农业生态经济带,实现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 强化社会对黑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加强绿色意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拒绝野蛮发展和无节制开发,提高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将整个社会意识转变为保护黑土地资源的意识。
东北地区的黑土环境问题和措施

东北地区的黑土环境问题和措施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黑土是其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东北地区的黑土环境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土流失: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黑土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2. 土壤酸化: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酸化,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3. 土壤污染: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
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的黑土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推广保护性耕作:采用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方式,减少对土壤的扰动,防止水土流失。
2. 合理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合理施用化肥,减少化肥的浪费和对土壤的污染。
3.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管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土壤污染。
4. 发展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采用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保护土壤环境。
黑土区保护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黑土区保护方法和措施有哪些黑土区是指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富集养分、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和肥力的土地。
黑土区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黑土区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退化,因此,采取有效的保护方法和措施对黑土区的保护至关重要。
一、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黑土区的保护首先需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利用,合理布局农田、林地、草地和生态保护地,保护黑土区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对黑土区土地资源的管理,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严格控制土地的开垦和开发,保护黑土区的土地资源。
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黑土区的保护需要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降低灌溉对土壤的侵蚀和污染,保护黑土区的土壤水分和养分。
三、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
黑土区的土壤是其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和改良土壤是黑土区保护的关键。
加强土壤保护,禁止破坏土壤的行为,减少土壤侵蚀和退化。
同时,加强土壤改良,采取有机肥料和绿肥的施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保护黑土区的土壤资源。
四、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保护黑土区的重要途径。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生物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降低农业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保护黑土区的生态环境。
五、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
加强黑土区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保护和修复黑土区的植被、水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保护黑土区的生物多样性。
六、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对黑土区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黑土区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同时,加强黑土区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黑土区保护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总之,黑土区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土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黑土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它具有质地疏松、肥力高、供肥能力强的特点[1~3 ] 。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4~6 ] 。
目前东北黑土区面临着土壤质量下降[7 ] ,养分库容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这将直接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
因此通过对黑土区土壤利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对保护黑土资源、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黑龙江省黑土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黑龙江省黑土耕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肥力降低、理化性状恶化、中低产田面积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黑土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严重影响黑土生产力的发挥及黑龙江省可持续农业的实现。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政策与发展背景下,这些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尽力解决,否则,必将成为影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
1.1水土流失严重,土层变薄从黑土区水土流失的类型来看,以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为主,其中水蚀面积约占80%,风蚀面积约占20%。
水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上,风蚀主要发生在平川上。
在以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内常伴有重力侵蚀、冻融侵蚀、混合侵蚀,部分区域沟道侵蚀作用显著。
一些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很严重,黑土层每年可减少4一5毫米。
水蚀不但使黑土层变薄影响作物生长,而且造成河流下游的河道和水库淤积,导致防洪抗旱能力减弱。
风蚀对黑土区农业环境的破坏也尤为显著。
每年4一5月为黑土区干旱大风期,同时也是播种期,由于地表裸露,表面土层被不同程度的刮走。
如果表层有机质消失,剩下的就将是黄上状亚粘土,在这种土壤里农作物无法生长。
据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普查,黑龙江省水土流失总面积1.12x107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5%,平均2一3年流失1厘米,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约2一3亿立方米。
由于土壤侵蚀,造成黑土有机质含量下降,春季风灾肆虐的地区,每年要刮走富含营养的肥沃表层1一2厘米。
开垦60一70年的坡耕地,黑土层厚度由原来的60一70厘米减少到20一30厘米左右,个别地块的耕层厚度仅有5厘米,已经出现了“破皮黄”现象,黑土层急剧变薄。
经测算,按目前的水土流失速度计算,黑土区现有耕地的黑土层将在40一50年内全部被剥蚀,黑土将不复存在,北大仓将再度变成北大荒。
严重的水土流失给黑土区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地力锐减,粮食减产;土壤结构恶化,粘粒含量增多,生产力降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旱、涝、风、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沟壑侵蚀加剧,蚕食破坏耕地,降低土地利用率,增加耕作成本;土壤退化面积扩大,中低产田增多,耕地减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如果不加以保护和治理的话,再过50年东北的黑土区将不复存在。
1.2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退化土壤翻耕后,虽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养分的释放,加速土壤物质的矿化速度,但黑土翻耕后,表土更为疏松,也加速了土壤的风蚀和水蚀,同时,使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大于合成的速度。
黑土垦殖后,为了减少病、虫、草、鼠害,促进农业稳产、高产,大量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被投入到土壤中,从而加速了土壤矿化速率,土壤微生物区系也发生改变,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恶化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严重下降。
加之农民更多地采用广种薄收的掠夺式经营方式,黑土供给作物的养分得不到补偿,从而使土壤养分平衡失调。
据估算,黑龙江省每年流失氮21.9万一38.4万吨,磷16.4万一28.8万吨,折合尿素47.6万一83.5万吨,过磷酸钙91.1万一160.0万吨。
有机质含量减少的直接后果造成了作物单产低,总产量不稳定.与开垦初期相比,黑土开垦20年肥力下降1/3,开垦40年下降1/2,开垦70至80年下降2/3左右;开垦20年后的黑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减少30%一40%,开垦40年后的平均减少50%一60%,土壤有机质每年以1/l000左右的速度递减。
1.3黑土理化性状日趋恶化黑土在开发前土壤的理化性质是非常好的,但随着开垦年限的延长和土壤有机量的减少,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性能等理化性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主要表现土有机质含量下降和腐殖质层厚度变薄。
黑土耕地有机质含量由4%一6%下降到3%左右。
自然黑土腐殖质层厚度一般为30一70厘米左右,而据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料,有近40%黑土腐殖质层厚度不足30厘米。
开垦40年的黑土地,土壤容重由克/立方厘米增加到1.06克/立方厘米,总孔隙度由69.7%下降到58.9%,田间持水57.7%下降到41.9%。
开垦80年后的黑土与开垦前相比,土壤容重由0.79克/立方增加到1.26克/立方厘米,总孔隙度由69.7%下降到52.5%,田间持水量由57.7%下26.6%,水稳性团粒总量由58.0%减至35.8%(表4-3和图伞1)。
0一20厘米土层土重比开垦初期平均增加0.29克/立方厘米,增幅为39.5%,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增加克/立方厘米,增幅为7.34%;总孔隙度比初垦时减少22.7%,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8.12%,田间持水量比初垦时减少33.9%,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减少3.92%;土壤粘量增加,通透性下降,导致了土壤粘重、板结,犁耕阻力越来越大。
同时土壤的物粘粒增多,有的黑土地块质地由轻壤土变成中壤土,蓄渗能力降低,供肥力减弱,多黑土高产田变为中低产田[9]。
据海伦试区测定,黑土耕层土壤容重由1.0一1.1立方米增加到1.巧一1.25毫克/立方米,土壤总孔隙度由61.2%下降到56%,犁底20一25厘米上升到巧一18厘米,黑土水分物理性质恶化(见表牛4),导致了黑土壤抗御旱涝能力降低,可耕性越来越差。
1.4黑土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外延扩展、农村建设占用、开发区占用等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直接导致了良田的大面积减少。
除农业建设外,弃荒和生态退耕也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另外,经过近百年的开垦,黑土区的可垦荒地已逐渐减少,这己成为黑龙江省黑土耕地利用中的重要问题。
近十年来,黑龙江省共减少耕地6、10,公顷,平均每年减少5.33KI了公顷,相当于一个中等县份耕地面积。
虽然通过开荒补充,总量稳中有增,但已占用的耕地多数是质量较好的良田菜地,致使黑龙江省黑土耕地总体土质有所下降。
同时,黑土耕地的后备资源日渐减少,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4.习.5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繁自然灾害与土壤侵蚀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自然灾害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速了土壤侵蚀的发展;土壤侵蚀削弱了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灾害频繁发生,且破坏严重。
黑土区地处“气候脆弱区”,由于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干旱、洪水、大风等自然灾害频繁,低温早霜和冰雹等灾害种类也越来越多,干旱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流失的无机肥料严重污染水体,土壤病虫害加剧,城市工业污染和农业本身由于农药、化肥使用造成的污染等,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且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造成生产力下降。
黑土区松嫩流域侵蚀与灾害较为典型,该流域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这里丰富的森林资源是松嫩平原的天然屏障。
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林缘后退,森林覆被率由20世纪初期的76%下降到60%以下,生态系统恶化,土壤侵蚀日趋严重。
据大兴安岭地区水文资料记载,1955年一1986年的32年间,共发生8次灾害较小的洪水,平均每4年发生1次。
1987年一1991年的5年间就发生了3次灾害性较大的洪水,其结果是洪水携带大量泥沙下泄,使下游水库、河道被淤积,河床抬高,严重影响了调洪、行洪能力,降低了防洪堤的标准,在同量降雨的条件下,极易诱发和加剧洪涝灾害。
黑龙江黑土区50年代平均每年受灾面积1.3又105公顷,占播种面积的2.3%左右;60年代增至2.27x10”公顷,占播种面积的4%;70年代增至5.3又1护公顷,占播种面积的9.3%;80年代增加到2xl护公顷,达到了占播种面积的35%以上。
30年的时间增加了14倍。
至于风灾则是年年发生,危害程度亦有加重的趋势。
受风蚀危害严重的西部干旱地区,每年受风蚀危害的面积达7.33x10s公顷,这些地块经常发生风剥表土、扒地毁苗、埋没垅顶、吞食良田、沙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黑龙江省宾县境内有8条主要河流汇入松花江支流。
由于多年来的无序开发,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全县森林覆盖率由51%下降到27.6%,林缘后退20多公里。
全县坡耕地面积达1.32又10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1.8%,超过25度以上耕地有933公顷,黑上层流失殆尽。
8度以上坡耕地黑土层也只有十几厘米。
由于森林植被率的减少,坡耕地面积的大量增加,水土流失的加重,从而导致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1994年4月13日一次降雨135.4毫米,使全县62.4%的农田受灾,8条主要河流被洪水冲刷平均扩宽了50一100米,直接经济损失达4.14亿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明确规定了“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工作方针。
为保护黑土耕地资源,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针对黑龙江省黑土区内不同地域差异特点,提出如下治理措施。
5.3.1“二退二还、二治二防”等生物措施(l)“二退二还”一是退大坡度耕地还为林地,二是退低山丘陵耕地还为林地。
大坡度耕地和低山丘陵耕地多数是生产力低下、毁林开垦的耕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形成,因此将这些不适合继续作耕地的地块还为林地是提高区域林草覆盖率的有效途径。
在各支流的漫川漫岗区,由于黑土区农业开发较早,垦殖指数高,地面林草植被率低,在治理措施上应以治理坡耕地为主攻方向,保护珍贵的黑土资源。
主要措施是,在漫川漫岗的岗脊坡顶植树戴帽,林地与耕地交界处挖截水沟,就地拦蓄坡面径流、泥沙。
对坡度较缓的坡耕地通过保土耕作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坡度较高的坡耕地通过修建水平梯田或地埂植物带建设成基本农田;并对较高坡度的坡耕地通过坡面工程整治后退耕还林,营造水土保持林、用材林、经济林等,要尽可能突出经济效益,防治水土流失,改变农业生产条件]。
(2)“二治二防”对已发生淤积的水库进行治淤、治污,并在水库周围种植水源涵养林,以此达到防淤、防污的目的。
搞好水土保持,加速水土流失治理,这是黑土耕地保护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性工程,只有在搞好水土保持,减缓黑土地破坏速度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才能达到逐渐恢复黑土耕地功能的目的。
(3)建造农田防护林和护沟林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坡度、不同岩性,乔、灌、草多层结构营造水土保持林,严禁陡坡开垦,改顺坡耕作为横坡耕作。
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防治,加上一套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和赏罚制度,发挥林业专业户的作用,造林种草[35】。
依靠自然修复能力,对现有天然林,人工林及草地进行全面保护,进行封山育林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