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的基线检查.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后,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查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的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3、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AZT),并报告医务处、院内感染科、护理部、人事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二、处理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包扎—伤口处理-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护理部、人事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对于针刺伤,护士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安全防护。
1。
安全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条件,可用单手技术.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剪割针器。
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
在为不合作的患者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
将用过的针头丢入合适的防针刺的容器内.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以免刺伤他人。
不要将针头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2。
针刺伤时的应急处理。
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挤出伤口的血液,伤后48小时内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HCV抗体检查,专家建议暴露4~6周后检测HCV—RNA。
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然后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性生活要用避孕套等.。
职业暴露处置应急预案
一、前言为了加强医院职业暴露管理,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提高医院应对职业暴露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职业暴露的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检验等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含有病原体的物质,可能感染传染病的情况。
三、预案目标1. 预防和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2.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职业暴露事件;3. 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危害;4. 提高医院应对职业暴露事件的能力。
四、组织机构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 设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职业暴露报告(1)医务人员发现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2)科室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向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2. 职业暴露评估(1)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小组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暴露源、暴露途径、暴露剂量等;(2)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暴露风险等级。
3. 职业暴露处理(1)对暴露者进行紧急处理,包括伤口清洗、消毒、包扎等;(2)根据暴露风险等级,进行预防性用药;(3)对暴露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
4. 职业暴露登记与上报(1)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详细登记,包括暴露者信息、暴露源、暴露途径、暴露剂量、处理措施等;(2)按规定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 职业暴露后续管理(1)对暴露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2)对暴露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3)对暴露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六、预防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2. 规范操作流程,减少职业暴露风险;3. 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安全;4.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5.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预案由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3. 本预案如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不符,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六篇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为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工作,降低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等病毒的危险,保障我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和《湖南省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的本预案。
一、成立我院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要求医务人员加强学习,增强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
二、对HIV患者进行标本送检检查,主管医师要告知检验科。
三、检验科对临床送检标本HIV初筛(+)时,要及时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和送检科室并及时送标本到上级单位进行确诊实验,以便做好预防控制和网络直报工作。
四、贯彻标准预防原则,加强自我防护。
五、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以便追踪观察治疗。
六、发生职业暴露后,如果污染源的HIV阳性,则补救处理措施按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执行,并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登记表。
七、发生职业暴露后,医院感染管理科对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进行追踪监测,征得领导同意后可去相关科室进行免费检查、治疗。
八、发生HBV暴露后,经医院感染科调查审核后,受伤医务人员可免费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乙肝疫苗。
第二篇:检验科职业暴露事件应急预案检验科职业暴露事件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做好实验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工作,降低职业暴露感染各种传染病的风险,保障科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职业暴露。
二、编制依据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科室实际情况,特制定实验室发生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检验科内的各种传染病的血液、体液非预防性接触四、组织机构(一)人员构成:组长:田永丽副组长:李阳,段弘张建强凌海峰成员:何斌(二)工作职责1协调各种传染病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工作,2组织科室人员加强生物安全学习,增强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一、引言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害物质、感染病原体等职业风险因素而面临健康或生命威胁的情形。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本预案旨在明确职业暴露应急处置的流程和责任,提高应对能力,减少风险损失。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 确保员工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应对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及时有效地处理职业暴露事件,降低风险损失。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 化学物质泄漏。
2. 辐射泄漏。
3. 生物污染。
4. 锐器伤、针刺伤等医疗损伤。
5. 其他可能导致员工健康受损的职业暴露事件。
四、应急组织及职责1. 公司成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小组,由安全管理部门牵头,成员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
2. 应急处置小组职责:制定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并定期修订;组织培训和演练;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直接上级或安全管理部门。
应急处置小组根据情况启动本预案。
2. 紧急疏散:根据职业暴露的实际情况,应急处置小组指挥相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确保自身安全。
3. 医学评估与治疗:对受到职业暴露伤害的员工进行医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治疗。
如需送往医院治疗,应迅速安排车辆转运。
4. 接触隔离与消毒:对可能引起进一步危害的暴露源进行隔离,防止他人接触;对暴露现场进行清洁消毒,消除残留物。
5. 原因调查与处理:对导致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改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 信息报告与记录:按照公司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职业暴露事件及相关信息。
同时做好事件处理过程和结果的详细记录,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7. 评估与改进:对职业暴露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一、标准预防:
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黏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包括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
二、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后上报: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10分钟,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流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尽快上报,科室应在24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如果怀疑有HIV的职业暴露应在1小时内报告预防保健科。
把职业暴露表交给预防保健科,把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一起上交院感科,并配合院感科跟踪复查。
血液净化中心
2017-10-16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降低职业暴露事件带来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在从事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职业暴露应急工作。
2. 设立职业暴露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职业暴露事件的预防、报告、处理和调查等工作。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业暴露事件的预防、报告和处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职业暴露的岗位进行排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并确保其正确使用。
4.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5. 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发现职业暴露事件及时报告。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职业暴露事件后,工作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2. 部门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职业暴露应急指挥部报告。
3. 职业暴露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4. 对暴露者进行现场评估,根据暴露程度采取相应措施:a. 对皮肤损伤者,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b. 对伤口,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进行伤口处的局部挤压。
c. 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5. 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抽取暴露人员血标本送检及详细登记、上报。
6. 预防性用药,随时和咨询。
7. 报告给疾控中心,进行随访、登记、监测。
六、总结与改进1. 定期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职业暴露事件的危害,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职业暴露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物质、生物因子、放射性物质等职业暴露。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和协调职业暴露应急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以及应急事件的日常管理和信息上报。
3. 各部门应设立职业暴露应急小组,负责本部门职业暴露事件的预防、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暴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2. 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3. 对可能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区域进行标识,并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
4. 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五、应急响应与处置1.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停止工作,离开暴露现场,并尽快向应急办公室报告。
2. 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3. 应急处置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对暴露现场进行隔离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扩散。
4. 对暴露人员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必要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5. 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防措施。
六、信息报告与沟通1. 应急办公室应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和沟通机制,确保职业暴露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
2. 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应急办公室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相关部门和单位。
3. 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及时发布事件进展情况和处理结果,消除员工的恐慌和疑虑。
七、后期处理与总结1. 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后续跟踪和监测,确保暴露人员的健康状况得到及时关注和处理。
2. 对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
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保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免受职业暴露的伤害,提高应对突发职业暴露事件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包括感染性、放射性、化学性等职业暴露。
三、职业暴露的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等危险因素,可能对自身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
四、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 设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理措施。
五、职业暴露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2.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3. 优化工作流程,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4. 配备充足的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正确使用。
六、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1. 发生职业暴露后,暴露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暴露部位,如有可能,用消毒液进行局部消毒。
(2)如有伤口,应立即用消毒液冲洗伤口,并包扎。
(3)及时向应急处置小组报告。
2. 应急处置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1)了解暴露情况,评估暴露风险。
(2)根据暴露风险,指导暴露者进行相应处理。
(3)根据需要,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专家会诊。
(4)做好暴露者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记录。
3. 暴露者应按照应急处置小组的指导,接受必要的预防性治疗。
4. 暴露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七、预案的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组织职业暴露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八、预案的修订与完善1.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预案。
2. 鼓励医务人员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九、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职业暴露处置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免受有毒有害物质、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确保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生物制剂等;2. 接触传染病病原体,如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3. 其他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健康损害的职业暴露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职业暴露处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职业暴露处置工作。
2. 设立职业暴露处置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职业暴露处置措施。
3. 各部门、各岗位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职业暴露处置工作。
四、职业暴露处置流程1. 立即隔离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隔离至安全区域,避免暴露给他人。
2. 局部处理(1)皮肤暴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伤口暴露: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进行伤口处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 报告与登记(1)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并详细登记。
4. 预防性用药(1)根据暴露物质和暴露程度,按照相关规定给予预防性用药。
(2)预防性用药需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5. 医疗救治(1)将暴露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2)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对暴露者进行隔离、治疗和随访。
6. 随访与监测(1)对暴露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健康状况。
(2)对暴露者进行定期监测,包括血液检测、病原体检测等。
五、应急响应1. 紧急启动职业暴露事件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开展处置工作。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一、引言职业暴露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因素,导致健康受损或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职业暴露事件,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在从事本职工作中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1)应急处理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处置、救治、转运等具体工作。
(3)调查评估组:负责调查、分析职业暴露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4)宣传教育组:负责宣传、培训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提高工作人员防护意识。
四、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 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规范作业流程,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3.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职业暴露隐患。
4. 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工作人员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佩戴。
5. 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类存放,加强安全管理,防止泄漏和污染。
五、应急处理流程1. 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立即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
2. 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现场处置组进行处置。
3. 现场处置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根据伤情决定是否转运至医疗机构。
4. 调查评估组对职业暴露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预防措施。
5. 宣传教育组对事件进行总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
六、后期处理1. 对受伤人员进行跟踪观察,确保其健康恢复。
2. 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
3.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职业暴露_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工作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检验、管理等工作中,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而导致的职业暴露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降低职业暴露带来的风险,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检验、管理等工作中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制度规范,管理到位,建立健全职业暴露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
3. 主动监测,反应迅速,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职业暴露事件。
4. 积极处理,措施果断,确保工作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5. 机制通畅,遏制危害,完善职业暴露事件报告、调查、处理和反馈机制。
四、组织机构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
五、职业暴露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2.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3. 定期进行职业暴露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 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确保工作人员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时使用。
5. 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制度,鼓励工作人员主动报告职业暴露事件。
六、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1. 立即隔离: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隔离,避免继续暴露。
2. 现场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轻轻挤压伤口,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用消毒液消毒并包扎;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 报告:及时向医院感染科报告,抽取暴露人员血标本送检及详细登记、上报。
4. 预防性用药:根据暴露情况和病原体种类,给予预防性用药。
5. 随时咨询:与专业部门保持联系,随时咨询相关问题。
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1)组长:单位主要负责人(2)副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卫生员等2. 职责:(1)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本预案,组织实施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防范教育和培训,落实职业暴露防范措施。
(3)安全员负责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报告和处理。
(4)卫生员负责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现场消毒、隔离和医疗救治。
三、职业暴露事件分类及预防措施1. 职业暴露事件分类:(1)生物性职业暴露:如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物。
(2)化学性职业暴露:如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3)物理性职业暴露:如接触高温、高压、噪声、振动等。
2. 预防措施:(1)生物性职业暴露:①工作人员在接触病原微生物时,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②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③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化学性职业暴露:①工作人员在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时,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
②加强化学物质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污染。
③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通风,降低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
(3)物理性职业暴露:①工作人员在接触高温、高压、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时,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隔热服、防噪耳塞等。
②加强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事故发生。
四、职业暴露事件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职业暴露事件后,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职业暴露是指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由于接触有害物质或病原体,导致工作人员健康受损或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职业暴露事件,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和指挥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职业暴露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职业暴露类型及预防措施1. 职业暴露类型(1)化学性职业暴露: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
(2)生物性职业暴露:接触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3)物理性职业暴露:接触高温、高压、噪音、辐射等物理因素。
2. 预防措施(1)加强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3)为工作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确保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4)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
2. 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开展现场调查,评估暴露程度和潜在风险。
3. 根据暴露程度和潜在风险,采取以下措施:(1)隔离病患,防止病原体传播。
(2)对暴露人员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如清洗伤口、服用抗病毒药物等。
(3)对暴露人员实施健康监测,了解病情变化。
(4)对暴露事件进行调查,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六、后续处理1. 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总结分析,评估应急处置效果。
2. 针对暴露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完善管理制度。
3.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对暴露人员实施关爱和关怀,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的解释权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所有。
3. 本预案如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不一致,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准。
职业暴露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预防和应对职业暴露事件,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职业暴露事件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在从事本职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有害物质、病原体等导致的职业暴露事件。
三、职业暴露事件类型1. 感染性职业暴露: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含有病原体的物质。
2. 放射性职业暴露:接触放射性物质或辐射。
3. 化学性职业暴露: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4. 其他职业暴露:接触高温、高压、噪声等有害因素。
四、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职业暴露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等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处置、隔离、救治等工作。
(2)医疗救治组:负责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发放等工作。
(4)信息报送组:负责及时收集、汇总、上报职业暴露事件相关信息。
五、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职业暴露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小组进行处置。
3. 现场处置组迅速对现场进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4. 医疗救治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按照规定进行采样、检测。
5. 物资保障组及时调配应急物资,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6. 信息报送组将职业暴露事件相关信息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六、应急处理措施1. 现场处置:对职业暴露事件现场进行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2. 医疗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根据病情进行隔离观察。
3. 预防性用药:对可能受到感染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用药。
4. 环境消毒:对暴露现场进行彻底消毒,消除感染源。
5. 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职业暴露事件相关信息,引导公众正确应对。
七、应急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应对职业暴露事件的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职业暴露相关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职业暴露相关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一、前言为了有效应对职业暴露事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职业暴露相关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本预案旨在明确职业暴露事件的应对措施,规范处置流程,确保应急响应及时、准确、高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化学、生物、物理等因素导致的暴露。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应确保员工了解本预案内容,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3. 设立应急值班电话,确保应急响应及时。
四、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1. 发现职业暴露事件(1)员工在职业活动中发生暴露,应立即停止相关操作,迅速离开现场。
(2)立即向直属领导报告,并拨打应急值班电话。
2. 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1)接到报告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评估职业暴露事件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3. 现场处置(1)确保现场安全,防止事态扩大。
(2)迅速将暴露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进行初步处理。
(3)通知医疗机构做好救治准备,必要时安排专业人员前往现场协助处理。
4. 暴露人员救治与观察(1)将暴露人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专业救治。
(2)对暴露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后续处置(1)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完善预防措施。
(2)对涉及职业暴露事件的区域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3)根据需要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
五、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技能。
2.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在职业活动中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3. 定期对职业暴露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4.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一、应急预案1. 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2)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疗器械时要戴手套。
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医务人员应当正确使用职业防护用品。
(4)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医务人员若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工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
严禁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 处理流程(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必须在2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接报后立即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并指导处理。
(2)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报告院感办,院感办应当立即组织专家进行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评估,在暴露4小时内检测HIV抗体,随后根据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和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3)暴露源为HCV阳性患者时,暴露发生后46小时内抽血检查HCV抗体和肝功能,并按医嘱进行早期干预。
(4)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BV DNA,同时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5)发生职业暴露后,院感办负责追踪检查相关抗体的滴度,并根据结果给予相应处理。
二、处置流程1. 发生职业暴露后,当事人应保持冷静,立即进行初步处理,如冲洗伤口、消毒等。
2. 尽快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院感管理部门,说明暴露情况,包括暴露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完整版)职业暴露相关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其他相关人员
如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监管人员等。
2024/1/30
5
编制原则与要求
科学性
预案应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危害分 析。
实用性
预案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具有可操 作性。
2024/1/30
6
编制原则与要求
• 及时性:预案应定期更新,以适应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
2024/1/30
21
05 资源保障与调度
2024/1/30
22
人力资源保障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组建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急 救援队伍,包括医疗、安全、环 保等领域的专业人员,确保在职 业暴露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
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和 演练,提高队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和协作水平,确保在紧急情况下
能够高效、准确地执行任务。
2024/1/30
17
04 应急处置流程
2024/1/30
18
报告与响应程序
01
发现职业暴露事件后,第一时间报告给现场负责人或
安全管理部门。
02
现场负责人或安全管理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
应急小组赶赴现场。
03
根据职业暴露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向相关部
门报告,如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职业暴露相关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应对能力 。
29
07 总结与展望
2024/1/30
30
回顾本次应急预案实施情况
2024/1/30
预案启动及时
01
在职业暴露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及时启动了应急
职业暴露相关的应急预案以及处理流程
职业暴露相关的应急预案以及处理流程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员工可能遭受的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制定职业暴露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1. 应急预案1.1 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职业暴露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 紧急撤离:协助受影响员工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避免事故扩大。
- 报警和求助: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并根据需要向相关部门求助。
1.2 事故调查与分析- 收集信息:收集事故现场的相关信息,包括受影响人员、暴露物质、事故发生时间等。
- 原因分析:针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安全防护措施不足等。
-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事故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1.3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 评估演练效果:对应急演练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2. 处理流程2.1 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流程-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相关资料。
- 现场处理: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确保事故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 伤者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根据需要联系医疗机构。
2.2 事故调查与处理- 成立调查组:上级领导成立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 事故原因分析: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 处理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3 事故总结与改进- 总结事故经验教训:对事故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 改进措施的实施:根据总结结果,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 培训与宣传- 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 宣传与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提高员工对职业暴露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为做好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保障工作人员职业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艾滋病职业防护指导原则》,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职业暴露报告和处理小组
组长:科主任
成员:急诊内科全体人员
二、小组职责
(一)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各种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
(二)科室组织培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
(三)为科室可能暴露的员工提供合格的防护物品和安全技术设备。
(四)对职业暴露人员做好经常性监督和评估,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安全操作情况。
(五)建立规范的暴露事件报告制度,各科室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对每一次意外暴露情况做详细记录。
(六)为职业暴露人员提供职业暴露预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三、科室职责
负责发生职业暴露后的临时紧急处理。
获取源患者的病情资料,如暴
露源情况不明,设法动员病人给予配合,做相应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或病情资料报送院感科,以备对照评估。
对职业暴露者的报告单及时给与确认,检验结果及时送院感科存档,以备跟踪评估。
四、应急处置与追踪
原则:一挤,二冲,三消毒,四上报,五用药,六追踪。
医院常见感染性病原体有艾滋病病毒(AIDS)、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螺旋体。
(一)发生职业暴露后,暴露者应保持镇静,迅速敏捷的按常规脱去患侧手套。
(二)皮肤完整的,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或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处的血液,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5min,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按压。
(三)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应当用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四)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职业暴露
暴露者如果接种过乙肝疫苗,且HbsAb>10mIU/ml,可以不采取预防措施;若暴露者本身HBsAg(+)或抗-HBc(+),可以不采取预防措施;如果暴露者未接种过乙肝疫苗,除24h内立即接种HBIG外,还应完成乙肝疫苗接种(0、1、6);在接种HBIG同时(不同肌注部位)或7日后给予乙肝疫苗第一剂,此后按常规时间间隔给予第二
剂、第三剂;如果接种过乙肝疫苗,接种后HbsAg<10mIU/ml,除24h内立即接种HBIG外,还应追加一剂乙肝疫苗;暴露者正在接受疫苗注射,未产生抗体,24h内注射HBIG,并继续完成疫苗注射。
在暴露后当天、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
(五)丙肝抗体阳性职业暴露
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目前尚无HCV疫苗,干扰素治疗效果不确定,不推荐预防用药,在暴露后当天、4周、6周、4个月、6个月进行丙肝血清学检测。
(六)梅毒RPR阳性职业暴露
发生梅毒的职业暴露,暴露者可用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或静滴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
在暴露后当天、2周、6周、3个月进行梅毒抗体检测。
(七)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职业暴露
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三级。
一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
二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
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三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2.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除采取上述措施外,院感科应立即上报分管领导,医院专车送暴露者到青岛市疾控中心,请专家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实施预防性用药。
3.用药时间: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的,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4.用药原则: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但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但
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5.用药方案: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1)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
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
(2)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
暴露者应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6个月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五、职业暴露发生后产生的相关费用按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