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镜像复制技术

合集下载

信息系统灾难备份技术综述

信息系统灾难备份技术综述

信息系统灾难备份技术综述灾备是确保数据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对支撑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建设与灾难备份的背景,讨论了灾备系统的主要指标和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灾备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提出了灾备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1 背景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信息安全工作。

2003年,中办发[2003127号文《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制定和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2004年,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发12004]11号文《关于做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备份工作的通知》。

明确指出,提高抵御灾难和重大事故的能力,减少灾难打击和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重要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和作业连续性,避免引起社会重要服务功能的严重中断,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

2005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出台了《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指南》,为灾难恢复工作提供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参考思路。

2007年,国家标准《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正式颁布,这是灾备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大事。

该标准对灾难备份、灾难恢复相关术语进行了规范和梳理,指明了灾难恢复工作的流程,明确了灾难恢复的等级和相关要素,制订了灾难恢复工作的主要环节及各环节具体工作等。

在2010年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灾难恢复行业高层论坛上,提出了我国将全面启动灾难恢复体系建设,制定强制性灾备建设规范,完善灾备标准体系并及时出台灾难恢复服务资质管理办法,以促进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用户、企业灾难恢复保障体系的发展。

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和重要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有序进行应急管理、灾难备份与恢复体系的建设工作。

近十年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发展十分迅猛,数据积累不断丰富,政务信息系统日渐增多,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愈来愈重要。

一旦发生人为或自然等突发性灾难,造成数据丢失或信息系统严重故障或瘫痪,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以及一些企业和广大民众的利益。

数据“镜像”生成的机理与哲学反思

数据“镜像”生成的机理与哲学反思

数据“镜像”生成的机理与哲学反思我们来了解一下数据“镜像”生成的机理。

所谓数据“镜像”,就是基于原始数据生成一份完全一样的“镜像”数据。

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数据备份、虚拟化、测试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镜像”生成的机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基于数据复制技术,另一种是基于数据转换技术。

在数据复制技术中,数据“镜像”是通过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复制得到的。

这种方法最为简单直接,可以快速地得到一份完全一样的数据“镜像”。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复制技术通常用于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等场景。

这种技术可以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地通过“镜像”数据进行恢复,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数据“镜像”生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除了技术层面,数据“镜像”生成还蕴含着一定的哲学意义,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数据“镜像”生成技术提醒我们要警惕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数据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撑,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其伦理问题。

数据“镜像”生成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生成和处理过程,从而更好地意识到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中可能存在的伦理问题。

在数据“镜像”生成过程中,有可能会涉及到隐私数据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造成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加强对数据处理过程的监管和保护。

数据“镜像”生成技术也引发我们对真实和虚拟的思考。

在数据“镜像”生成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对真实数据和“镜像”数据之间的对比。

这种对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本身,还可以引发我们对真实和虚拟之间的思考。

如同数据“镜像”生成过程中真实数据和“镜像”数据的关系一样,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面对真实和虚拟之间的对比。

比如在虚拟现实技术中,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感受到与真实世界不同的体验,这种对比也会引发我们对真实和虚拟之间的思考。

什么是硬盘镜像?

什么是硬盘镜像?

什么是硬盘镜像?硬盘镜像是一种备份和复制计算机硬盘数据的技术。

通过创建硬盘的镜像副本,用户可以在需要时恢复数据或者将数据迁移到其他硬件设备。

下面将详细介绍硬盘镜像的原理和应用。

一、硬盘镜像的原理1. 数据的二进制复制硬盘镜像是通过对硬盘上的数据进行二进制复制实现的。

当创建硬盘镜像时,操作系统会逐个读取硬盘上的数据,并将其复制到指定的位置。

这样,就可以完整地保存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包括文件、操作系统、分区等。

2. 数据的压缩与加密为了减小镜像文件的体积并保护数据的安全性,硬盘镜像通常采用压缩和加密技术。

压缩可以将数据文件压缩为较小的体积,有助于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节省空间和时间。

而加密则能够对数据进行保护,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二、硬盘镜像的应用1. 系统备份与恢复硬盘镜像可用于系统备份与恢复。

通过创建系统镜像,用户可以在系统崩溃、病毒入侵或者人为误操作等情况下,快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镜像恢复的过程类似于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但比传统的重新安装更为快捷。

2. 数据迁移和克隆硬盘镜像还可用于数据迁移和克隆。

当用户需要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迁移到另一台计算机时,可以先创建源硬盘的镜像,然后将镜像文件复制到目标硬盘上,最后通过恢复镜像将源数据完整地复制到目标硬盘上。

3. 数据恢复与取证硬盘镜像在数据恢复和取证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当硬盘遭受物理损坏或者数据被删除、格式化等情况时,通过对硬盘进行镜像复制,可以避免原数据的进一步破坏,并提供一个可靠的数据源以便进行数据恢复。

4. 虚拟机和容器管理在虚拟化和容器化技术中,硬盘镜像用于创建虚拟机和容器的基础镜像。

虚拟机镜像是一个包含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虚拟硬盘,它可以被加载到虚拟机中,允许用户在同一物理主机上运行多个虚拟机。

容器镜像则包含一个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并以轻量、可移植的方式进行部署。

总结:硬盘镜像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备份和复制技术,它能够帮助用户保护数据、恢复系统、迁移数据和进行数据恢复等操作。

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介绍(Ⅲ)

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介绍(Ⅲ)

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介绍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关键工具。

大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使得数据备份和恢复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一、数据备份技术1. 传统备份传统备份是指将数据复制到磁带或硬盘等存储介质上,以防止数据丢失。

这种方法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它的优点是成本较低,操作简单。

但是,由于数据规模庞大,传统备份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和时间,而且恢复数据的速度较慢,因此不太适合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2. 增量备份增量备份是指在传统备份的基础上,只备份发生变化的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备份时间,但是恢复数据时需要先恢复完整备份,再逐个应用增量备份,操作复杂且耗时。

3. 快照备份快照备份是一种基于存储系统的备份方法,它可以在不中断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记录数据在某一时刻的状态。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备份速度快,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小,但是对存储系统的要求较高,成本也较高。

二、数据恢复技术1. 数据冗余数据冗余是指将数据复制到多个位置,以防止部分数据丢失造成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但是会增加存储成本,而且对数据的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较高。

2. 数据镜像数据镜像是指将数据实时复制到另一个存储系统中,以实现高可用性和容灾备份。

这种方法可以在主存储系统出现故障时,快速切换到备用系统,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快速恢复快速恢复是指通过备份数据和元数据,实现快速、精确地恢复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恢复时间和减小数据的丢失范围,但是对备份和元数据的管理要求较高。

三、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在大数据分析中,数据备份和恢复技术至关重要。

一方面,数据备份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丢失造成的损失。

另一方面,数据恢复可以快速地将系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减少停机时间和业务影响。

例如,在金融行业,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银行和证券公司进行风险管理和交易分析。

镜像复制的操作方法是啥

镜像复制的操作方法是啥

镜像复制的操作方法是啥镜像复制是一种常用的操作方法,它可提供数据备份、恢复、实现容灾以及数据迁移等诸多功能。

镜像复制技术通俗易懂,本文即将介绍镜像复制的操作方法,相信可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镜像复制概述所谓镜像复制,指将数据从源服务器完全拷贝,并将数据的所有更新同步到镜像服务器上,从而使得镜像服务器上的数据与源服务器完全一致。

而在实现镜像复制时,我们通常采用的是“主服务器-从服务器”的模式,其中主服务器即数据源,而从服务器则常用于容灾备份。

一旦主服务器故障,就可以通过将从服务器切换为主服务器来实现快速的数据恢复,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数据损失和业务影响,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二、镜像复制的操作方法1. 确定主从服务器选型在进行镜像复制操作前,我们需要确定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的选型,一般建议使用相同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版本的设备,这能提高数据的复制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确保从服务器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来存储完整的数据副本和同步数据。

此外,还需要选用可靠的科技硬盘或固态硬盘来存储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2. 安装镜像复制软件安装镜像复制软件是进行镜像复制的基础条件之一。

市面上常见的镜像复制软件有rsync、dd、scp等,这里以rsync为例。

rsync是一款开源、快速且易于使用的同步复制程序,其运作原理类似于增量备份工具,能够有效地减少同步时间和网络数据传输流量,实现快速、准确地数据复制。

3. 配置主从服务器一般情况下,镜像复制会涉及到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的网络配置和防火墙规则设置,具体操作如下:(1) 主服务器配置设置1)安装rsync程序,Debian系统:apt install rsync ; CentOS系统:yum install rsync;2)在主服务器的rsync配置文件中,加入规则,即实现了将文件从源服务器推送到目标服务器的操作。

主服务器的默认配置文件路径为/etc/rsyncd.conf,配置规则如下:uid = rsyncusergid = rsyncuseruse chroot = yesstrict modes = yesread only = noauth users = rsyncusersecrets file = /etc/rsyncd.secrets[replica]path = /rsync_datacomment = Replica Data(2) 从服务器配置设置1)安装rsync程序,Debian系统:apt install rsync ; CentOS系统:yum install rsync;2)在从服务器上的rsync配置文件中,加入规则,即实现了将文件从源服务器推送到目标服务器的操作。

数据库镜像的作用一般有哪些

数据库镜像的作用一般有哪些

数据库镜像的作用一般有哪些数据库镜像是DBMS根据DBA的要求,自动把其中的关键数据复制到另一个磁盘上,以下是由店铺整理的数据库镜像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数据库镜像的作用当出现介质故障时,可由镜像磁盘继续提供数据库的可用性,同时DBMS自动利用镜像磁盘进行数据库的修复,不需要关闭系统和重装数据库副本。

没有出现故障时,数据库镜像还可以用于并发操作。

即当一个用户对数据库加排他锁修改数据时,其他用户可以读镜像数据库,而不必等待该用户释放锁。

数据库镜像的简介为了避免介质故障影响数据库的可用性,许多DBMS还可以提供了数据库镜像(mirror)和复制功能,它不同于数据转储,一般由DBMS 按DBA的要求自动完成。

数据库镜像的注意事项数据库镜像是通过复制数据实现的,频繁地复制自然会降低系统运行效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往往只选择对关键数据镜像,如对日志文件镜像,而不是对整个数据库进行镜像。

镜像技术的基本内容在网络中镜像就是将指定端口的报文或者符合指定规则的报文复制到目的端口,用户可以利用镜像技术,进行网络监管和故障排除。

镜像技术包括三种方式:本地端口镜像;远程端口镜像;流镜像。

本地端口镜像:是指将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源端口)的报文复制到本设备的一个监视端口(目的端口),用于报文的监视和分析。

其中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必须在同一台设备上。

远程端口镜像:是指将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的报文复制并通过中间网络设备转发到指定目的交换机上的目的端口。

他突破了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必须在同一台设备上的限制,是源端口和目的端口见可以跨越多个网络设备。

流镜像:是指通过ACL等规则将具有某特征的数据流复制到目的端口。

为了更好地理解后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一下端口镜像中涉及的基本概念。

端口镜像的概念1、源端口源端口是被监控的端口,用户可以对通过该端口的报文进行监控和分析。

2、源VLAN源VLAN是被监控的VLAN,用户可以对通过该VLAN所有端口的报文进行监控和分析。

银行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

银行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

银行灾难备份与恢复技术灾难备份是为了灾难恢复而对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网络系统、基础设施、专业技术支持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进行备份的过程。

灾难恢复是为了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不正常状态恢复到可接受状态而设计的活动和流程。

衡量灾备系统的两个重要指标是:1)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 Time Objective,RTO):灾难发生后,信息系统或业务功能从停顿到必须恢复的时间要求。

RTO标志着系统能够容忍的服务停止的最长时间。

系统服务的紧迫性要求越高,RTO的值越小,灾备能力就越高。

2)恢复点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ive,RPO):灾难发生后,系统和数据必须恢复到的时间点要求。

RPO标志着系统能够容忍的最大数据丢失量。

系统容忍丢失的数据量越小,RPO的值越小。

若RPO等于0,相当于没有任何数据丢失。

否则,就需要进行业务回复处理,对丢失数据进行修复。

RPO针对的是数据丢失,RTO针对的是服务丢失,两者必须在进行风险分析和业务影响分析之后根据业务的需求来确定(表22-1)。

表22-1灾备等级要求与灾备技术表22.1技术与发展趋势一般来讲,灾备系统可以分为数据级容灾、应用级容灾和业务级容灾。

1)数据级容灾是指通过建立异地容灾中心,做数据的远程备份,在灾难发生之后要确保原有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者遭到破坏;但在数据级容灾这个级别,发生灾难时应用是会中断的。

在数据级容灾方式下,所建立的异地容灾中心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一个远程的数据备份中心。

数据级容灾的恢复时间比较长,但是相比其他容灾级别来讲,它的费用比较低,而且构建实施也相对简单。

2)应用级容灾是在数据级容灾的基础之上,在备份站点同样构建一套相同的应用系统,通过同步或异步复制技术,这样可以保证关键应用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恢复运行,尽可能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让用户基本感受不到灾难的发生,这样就使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完整的、可靠的和安全的。

基于备份、复制和镜像的数据库高可用技术的研究

基于备份、复制和镜像的数据库高可用技术的研究
关 键 词 : 高可 用 ;备 份 ;复 制 ;镜像 ;数 据 库 ;S N A 中 围法 分 类 号 :T 3 2 7 V0 .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6 5 20 ) 0 13 9 (0 2 ( 4 —3 M ̄0 10
Ev lain o c u au to fBa k p,Re lc to n roig T c n lg p iain a d Mi r e h oo y r n
随着 计 算 机 应 用 的迅 速 发 展 , 中小 型企 业 都 有 了 各 种 不 同的 事 务 处 理 和 数据 库 管 理 系 统 , 何 保 证 这 些 系 如 统的 数 据 库 可 用性 是管 理 员 主 要 任 务 之 一 。然 而 , 多 很 管理员在讨论 数据 库高 可用技术方 寨时 , 对备份 、 会 复 制 与 镜 像 以及 高 可 用 集 群 、 灾 中心 等 技 术 混 淆 , 得 容 显
摘 要 :分 析 和 研 究 了在 相 同 用 户环 境 下 采 用备 份 、 制 和 镜 像 技 术 时所 能 获 得 的 不 同效 果 , 过 实倒 复 通
阐 明 了这 三 种 技 术 如 何 配旮 使 用 来达 到 企 业 数 据 库 高 可 用的 日的 , 同时 指 出了 新技 术对 它们 的 影 响 。
te e o tr g h Weaods i s ecb l re
te if e c fS h n u n e o AN po e e tc nq e l u n t s e h iu s. h
K町 w r s i l vi b i ;B c u ;R pi t i o n ;D t a 5 N od :H g a a i y akp lA l l t el a c M r r g a bs ci mi r i a e A

数据库管理中的数据镜像与数据同步技术

数据库管理中的数据镜像与数据同步技术

数据库管理中的数据镜像与数据同步技术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数据库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数据库的规模不断增长,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数据镜像与数据同步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数据库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深入探讨数据镜像与数据同步技术的概念、原理、应用和挑战。

1. 数据镜像技术1.1 概念数据镜像是指将一个数据源的镜像副本生成到另一个位置,以提供对数据的远程备份和快速恢复能力。

数据镜像将源和目标之间的数据保持同步,确保镜像副本是源数据的准确拷贝。

1.2 原理数据镜像以源数据库为主节点,将所有数据的变更记录复制到镜像数据库。

这些变更记录可以通过基于日志的技术或基于复制的技术来实现。

基于日志的技术通过捕获事务日志中的变更并将其应用到镜像数据库中,而基于复制的技术则通过将源数据库的数据块复制到镜像数据库中来实现。

1.3 应用数据镜像广泛应用于灾难恢复和高可用性方面。

当源数据库发生故障或不可用时,可以通过切换到镜像数据库来恢复数据的使用。

此外,数据镜像还可用于数据备份、数据分析和服务扩展等方案中。

1.4 挑战数据镜像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数据镜像会增加系统的负载和网络传输开销,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带宽和资源分配。

其次,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是保证数据镜像有效性的关键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同步策略和机制。

最后,数据镜像还需要考虑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2. 数据同步技术2.1 概念数据同步是指将数据源的变更应用到一个或多个目标位置,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通过数据同步技术,可以确保不同地点的数据保持同步,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操作。

2.2 原理数据同步可以通过事务日志或表级别的更新来实现。

基于事务日志的同步技术将源数据库的事务日志记录复制到目标数据库并应用,从而保持两者的数据一致性。

而基于表级别的更新则通过对源表进行变更时,同步复制至目标表。

2.3 应用数据同步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和数据分发等方面。

镜像的原理

镜像的原理

镜像的原理
镜像的原理是通过复制一个文件系统(包括文件、文件夹、配置文件等)来创建一个与原始系统完全相同的副本。

镜像可以用于创建备份、恢复系统、部署多个相同的系统等。

在创建镜像时,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源系统作为原始系统,然后将其复制到一个新的存储介质中,例如硬盘、光盘、网络等。

复制过程中,镜像工具会逐个复制文件和文件夹,并且保留原始系统的完整目录结构和文件属性。

为了实现镜像的高效复制,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增量复制或差异比较技术。

增量复制只将新添加或修改的文件复制到镜像中,而不复制已存在且未修改的文件,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和时间。

差异比较技术则通过比较源系统与镜像系统之间的差异,只复制发生更改的部分。

镜像的原理还涉及到文件系统的元数据的复制和存储。

元数据包含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信息,如权限、所有者、创建时间等。

复制元数据可以确保镜像系统与源系统在结构和属性上完全一致。

在镜像的应用中,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镜像类型和格式。

常用的镜像类型有全盘镜像、系统镜像和数据镜像。

全盘镜像复制整个硬盘或分区,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系统镜像只复制操作系统和系统配置;数据镜像只复制特定的文件或文件夹。

总而言之,镜像的原理是通过复制文件系统、元数据和差异数
据来创建与原始系统完全相同的副本。

这种复制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时间,实现系统备份、恢复和部署的功能。

数据库镜像技术

数据库镜像技术

数据库镜像技术数据库镜像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解决方案,它通过实时复制数据,将数据从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复制到另一个数据库服务器。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数据库冗余,还可以确保在主服务器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数据库镜像技术可应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数据库系统中,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它通常由三个关键组件组成:主服务器(也称为源服务器)、镜像服务器和监视器。

主服务器负责处理客户端请求和处理数据库更新操作,而镜像服务器则通过实时复制主服务器上的数据来保持与主服务器的一致性。

数据库镜像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主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实时复制到镜像服务器。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事务日志复制和数据快照。

事务日志复制是较常用的方法,它记录了主服务器上的所有数据库操作,并将这些操作应用到镜像服务器上,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数据快照则是在固定时间间隔内对主服务器进行数据拍摄,并将这些拍摄结果复制到镜像服务器上。

数据库镜像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数据备份。

通过将数据从主服务器复制到镜像服务器,我们可以确保即使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数据仍然可以完整地恢复。

这种备份方式比传统的磁盘备份更加高效,因为它只需要复制数据库中发生变化的部分。

此外,数据库镜像技术还可以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因为在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我们可以立即切换到镜像服务器,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灾难恢复。

当主服务器发生灾难性故障,如硬件故障或自然灾害,数据库镜像技术可以迅速将应用切换到镜像服务器上,使系统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这种快速恢复能力对于金融、电子商务等对系统连续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尤为重要。

然而,数据库镜像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注意事项。

首先,镜像服务器的性能必须足够强大,以确保能够处理来自主服务器的所有数据更新。

其次,数据同步的延迟可能导致主服务器上的变更在镜像服务器上出现滞后,这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因此,在使用数据库镜像技术时,我们需要仔细评估和规划数据库设计、网络带宽和服务器容量等因素。

镜像技术包括三种

镜像技术包括三种

镜像技术包括三种镜像技术是一种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可以创建一个与原始系统相似或完全相同的虚拟副本。

镜像技术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系统镜像、磁盘镜像和容器镜像。

一、系统镜像系统镜像是一种将操作系统及其相关配置和设置打包成一个可供复制和部署的文件或映像的技术。

通过使用系统镜像,可以快速而准确地部署相同的操作系统环境到多台计算机上。

以下是系统镜像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场景:1. 特点:- 包含完整的操作系统及其配置和设置。

- 可以在不同硬件平台上使用。

- 可以进行快速部署和恢复。

- 提供了标准化环境,便于管理和维护。

2. 应用场景:- 批量部署相同操作系统环境:在企业中需要同时为多台服务器或工作站安装相同的操作系统时,可以使用系统镜像来加快部署速度。

- 系统备份与恢复:通过创建系统镜像,可以方便地备份整个操作系统,并在需要时快速恢复到先前的状态。

二、磁盘镜像磁盘镜像是一种将整个磁盘的内容完整地复制到另一个存储介质上的技术。

通过使用磁盘镜像,可以实现对磁盘数据的备份、恢复和迁移。

以下是磁盘镜像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场景:1. 特点:- 包含了整个磁盘的所有数据和分区信息。

- 可以在相同或不同硬件平台上使用。

- 可以实现全盘备份和还原。

2. 应用场景:- 数据备份与恢复:通过创建磁盘镜像,可以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在需要时快速恢复到先前的状态。

- 系统迁移:当需要将系统从一台计算机迁移到另一台计算机时,可以使用磁盘镜像来快速而准确地复制系统环境。

三、容器镜像容器镜像是一种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成一个可移植、自包含的文件格式的技术。

通过使用容器镜像,可以实现跨平台、快速部署和可扩展的应用程序环境。

以下是容器镜像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场景:1. 特点:- 包含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

- 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上使用。

- 提供了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启动和停止。

2. 应用场景:- 应用程序部署:通过使用容器镜像,可以将应用程序及其依赖项打包成一个可移植的文件,并在不同环境中快速部署。

EMC VNX MirrorView阵列复制技术

EMC VNX MirrorView阵列复制技术

EMC VNX MirrorView阵列复制技术EMC 基于中端存储的复制技术有两种方式: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说明如下:同步方式,可以做到主/备中心磁盘阵列同步地进行数据更新,应用系统的I/O写入主磁盘阵列后(写入Cache中),主磁盘阵列将利用自身的机制同时将写I/O写入后备磁盘阵列,后备磁盘阵列确认后,主中心磁盘阵列才返回应用的写操作完成信息。

异步方式,是在应用系统的I/O写入主磁盘阵列后(写入Cache中),主磁盘阵列立即返回给主机应用系统“写完成”信息,主机应用可以继续进行读、写I/O 操作。

同时,主中心磁盘阵列将利用自身的机制将写I/O写入后备磁盘阵列,实现数据保护。

采用同步方式,使得后备磁盘阵列中的数据总是与生产系统数据同步,因此当生产数据中心发生灾难事件时,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而采用异步方式应用程序不必等待远程更新的完成,因此远程数据备份的性能的影响通常较小,并且备份磁盘的距离和生产磁盘间的距离理论上没有限制。

EMC 同步异步数据复制技术特点:1.采用EMC MirrorView同步模式数据复制技术有以下特点:•数据一致性保障–两个数据中心的数据完全保持一致,没有任何数据差异。

•距离限制–支持最大200KM的数据同步复制•不需要服务器资源–独立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文件系统–有效的带宽利用率•最好的系统可扩展能力–与应用、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透明使扩展变的很方便,包括容量的扩展、应用的扩展。

•易管理–用基于 Web 的Unisphere 管理套件 GUI 进行设置和管理2.采用EMC MirrorView异步模式数据复制技术有以下优点:•远距离复制–可定制的重启点(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乃至数天)•不需要服务器资源–独立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文件系统–有效的带宽利用率•基于磁盘的副本加快了重启速度–始终都有一个可重启的数据“一致性”拷贝•简单且价格可接受–用基于 Web 的Unisphere 管理套件 GUI 进行设置和管理在经济高效的VNX平台上运行3.阵列复制技术对比阵列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技术特点对比如下:对于客户整体解决方案而言,由于数据中心存储与备份存储部署距离短,如采用MirrorView/S同步复制技术,不存在距离和链路的限制,线路中断风险较低,且同步复制可实现数据镜像,确保RPO为零。

镜像的原理

镜像的原理

镜像的原理镜像是计算机领域中常见的概念,它通常用于存储和复制文件或数据。

镜像的原理是通过对源文件或数据进行复制和存储,使得在不改变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创建副本或备份。

在软件开发、系统部署和数据备份等领域中,镜像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镜像的定义镜像是源文件或数据的精确副本,它保持了与原始数据相同的内容和结构。

通过镜像,可以实现源数据的复制和存储,而不修改源数据本身。

镜像的应用1.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通常会使用镜像来保存和复制代码库、开发环境等,以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代码一致性。

2.系统部署:在系统部署过程中,镜像可以用于快速部署相同的系统环境和配置,节省时间和工作量。

3.数据备份:通过镜像技术,可以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镜像的实现原理镜像的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源数据扫描:首先对源数据进行扫描和分析,以了解数据的结构和内容。

2. 数据复制:通过复制源数据的内容和结构,创建数据的镜像副本。

3. 镜像存储:将镜像数据存储在指定的位置或设备中,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增量更新:定期对镜像数据进行增量更新,以保持镜像数据与源数据的同步性。

镜像的优势镜像技术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 高效性:通过镜像技术可以快速复制和存储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2. 可靠性:镜像数据与源数据保持一致,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灵活性:可以通过镜像技术灵活地管理和备份数据,满足不同需求。

总的来说,镜像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通过对源数据进行复制和存储,实现了数据的保护和利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镜像的原理和应用。

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解决方案

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解决方案

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解决方案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是指将一个数据库的更新操作实时同步到另一个数据库,以保持两个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这在许多场景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数据库冗余备份、数据迁移、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常用的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和解决方案。

1.数据库复制技术:数据库复制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之一、它通常涉及将更新操作从主数据库复制到一个或多个从数据库。

在这个过程中,主数据库被称为“发布者”,而从数据库被称为“订阅者”。

常见的数据库复制技术包括MySQL的主从复制、PostgreSQL的流复制和Oracle的逻辑复制。

2.数据库镜像技术:数据库镜像是另一种常见的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

它将一个数据库的数据和日志实时复制到另一个数据库,以保持两个数据库之间的完全一致性。

常见的数据库镜像技术包括SQL Server的镜像和Oracle的数据保护管理。

3.数据库同步工具:数据库同步工具是一种简化数据库实时同步过程的解决方案。

这些工具通常提供了一个易于使用的界面,可以配置数据库之间的同步规则和策略。

一些流行的数据库同步工具包括GoldenGate、SymmetricDS和Data Guard。

4.基于日志的同步技术:基于日志的同步技术是一种通过解析数据库的日志文件来捕获更新操作,并将其应用到另一个数据库的技术。

这种技术通常比数据库复制和数据库镜像更高效,因为它只需要传输和应用更新操作,而不是整个数据和日志。

常见的基于日志的同步技术包括MySQL的二进制日志复制和PostgreSQL的逻辑日志复制。

5.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种通过将数据分布在多个节点上来实现数据库实时同步的技术。

这样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容错性和负载均衡能力。

常见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包括Spanner、CockroachDB和TiDB。

6.数据库缓存:数据库缓存是一种通过将数据库的数据缓存在内存中,以提高读取性能和减少数据库负载的技术。

高斯数据库镜像机制

高斯数据库镜像机制

高斯数据库镜像机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斯数据库镜像机制(Gauss Database Mirror)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库备份和灾难恢复方案,旨在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和安全性需求的提升,数据库镜像机制在企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斯数据库镜像机制的原理、优势及应用场景。

一、高斯数据库镜像机制的原理高斯数据库镜像机制是基于主从同步的数据复制技术实现的。

其原理是将主数据库的数据实时复制到备份数据库(即镜像数据库)中,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在数据库写入操作时,主数据库将数据更新和变更记录传送给备份数据库,以保证两者数据的同步。

当主数据库发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可以快速切换到备份数据库,确保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

高斯数据库镜像机制采用了异步复制和同步复制两种方式。

异步复制是指主数据库将数据更新记录传输给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接收成功即返回确认,而不需等待备份数据库应用更新。

这种方式性能较高,但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

同步复制则是主数据库等待备份数据库应用更新操作成功后,再继续进行数据写入,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 数据安全性:高斯数据库镜像机制实时复制数据到备份数据库,一旦主数据库发生故障或数据丢失,可快速切换到备份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业务连续性:通过数据库镜像机制,可实现主备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正常运行。

3. 故障恢复速度快:一旦主数据库故障,可立即切换到备份数据库,减少业务停顿时间,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4. 灾难恢复能力强:高斯数据库镜像机制可实现跨机房甚至跨地域的数据库备份和灾难恢复,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可靠的数据保护方案。

5. 提升数据库性能:数据库镜像机制能够充分利用备份数据库进行读取操作,减轻主数据库的负担,提升数据库性能和响应速度。

6. 降低数据风险:备份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多副本备份,降低了数据丢失和损坏的风险,为企业数据提供更大的保障。

镜像的作用原理和应用领域

镜像的作用原理和应用领域

镜像的作用原理和应用领域1. 镜像的作用原理镜像是一项技术,通过将一个系统、应用程序或者文件系统的精确副本创建出来,从而实现对原始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复制和克隆。

镜像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基于写时复制(Copy-on-Write)技术在创建镜像时,系统不会立即复制原始系统或应用程序的所有内容,而是在需要修改时才进行复制操作。

当镜像和原始系统或应用程序共享相同的数据时,系统会将修改的内容写入到新的位置,以避免对原始系统或应用程序造成不必要的修改。

1.2 分层存储结构镜像使用了一种分层存储结构,将每次的修改都保存在一个新的层中。

这样,当需要回滚或者修改时,可以只修改或删除相应的层,而不需要重新复制整个系统或应用程序。

这种分层结构还可以提高镜像的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1.3 虚拟化技术镜像通常与虚拟化技术结合使用,通过在一个物理机器上创建多个虚拟环境来运行多个镜像。

虚拟化技术可以有效地隔离不同的镜像,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虚拟化技术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提高系统的利用率。

2. 镜像的应用领域镜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2.1 服务器部署和管理镜像可以用来快速部署服务器,并且保证服务器配置的一致性。

通过创建一个包含操作系统、软件和配置的镜像,可以快速创建多个相同的服务器实例。

同时,镜像还可以用来实现服务器的备份和恢复,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2.2 软件开发和测试在软件开发和测试过程中,镜像可以用来创建一个包含开发环境和所需依赖的镜像。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这个镜像来构建和调试代码,而无需担心与其他软件或环境的冲突。

测试人员可以使用相同的镜像来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2.3 容器化应用部署容器化是一种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镜像是容器化部署的基础。

通过创建一个包含应用程序和所需依赖的镜像,可以将应用程序打包成一个独立的容器,便于部署和迁移。

容器化应用具有高度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oracle image copy 操作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oracle image copy 操作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oracle image copy 操作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Oracle Image Copy 是一种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的方法,它通过在磁盘上创建数据库的镜像副本来实现数据的保护。

相比于传统的备份方式,Oracle Image Copy 提供了更快速、更可靠的备份和恢复过程,能够在数据库出现故障时快速恢复到最新的镜像副本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Oracle Image Copy 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以及其带来的诸多好处。

通过深入了解Oracle Image Copy,读者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库的数据,并且提高数据库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首先会对Oracle Image Copy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目的和整体结构。

-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什么是Oracle Image Copy,以及其操作流程。

通过逐步解释Oracle Image Copy的工作原理和步骤,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该技术。

- 结论部分将总结Oracle Image Copy的操作流程和使用优势,以及展望未来Oracle Image Copy的应用前景。

这一部分将为读者提供对Oracle Image Copy整体的认识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Oracle Image Copy 操作流程,并深入探讨其在数据备份和恢复中的作用和优势。

通过详细解释Oracle Image Copy 的概念、操作流程和优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如何利用Oracle Image Copy 来更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数据库。

同时,也旨在为读者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帮助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加灵活和高效地使用Oracle Image Copy。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Oracle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中的关键概念,并掌握实际操作技巧,从而提升数据库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2.正文2.1 什么是Oracle Image CopyOracle Image Copy 是一种备份和恢复数据的方法,它是通过创建数据文件的物理副本来实现的。

虚拟化存储的数据镜像与同步复制技术(二)

虚拟化存储的数据镜像与同步复制技术(二)

虚拟化存储的数据镜像与同步复制技术随着数据的不断增长和复杂性的提高,企业对于数据的保护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虚拟化存储的数据镜像与同步复制技术正是应对这一需求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从数据镜像和同步复制两个方面来探讨虚拟化存储的相关技术以及其应用场景。

一、数据镜像数据镜像是虚拟化存储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实时地将数据从源端复制到目标端,从而实现源端数据的镜像备份。

数据镜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时性,即数据的变化在复制过程中可以几乎实时地同步到目标端。

这种实时性使得数据镜像在应对数据风险时表现得相当出色,因为一旦源端数据发生异常情况,如硬盘故障或者数据丢失等,我们可以迅速切换到目标端继续工作,避免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数据镜像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在数据备份方面,数据镜像能够提供实时的备份功能,确保源端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热备份方面,数据镜像可以提供瞬时启动的能力,使得在源端宕机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地启动目标端数据以确保业务的连续运行。

此外,数据镜像还能够提供容灾和灾难恢复能力,在面临灾难性事件时,能够迅速切换到目标端数据,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

二、同步复制同步复制是虚拟化存储中另一个重要的技术,它通过在源端和目标端之间建立一个实时的、连续的同步链接来实现数据的复制和同步。

同步复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实时性和一致性。

实时性体现在数据的变化几乎可以在瞬间同步到目标端,一致性则要求源端和目标端的数据一直保持一致状态。

这种实时性和一致性使得同步复制能够有效地应对数据的差错和灾难,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同步复制的应用场景非常多样化。

在数据灾难恢复方面,同步复制能够提供连续数据保护和无间断恢复能力,一旦源端数据出现问题,可以立即切换到目标端继续工作,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在数据迁移和负载均衡方面,同步复制能够提供实时的数据迁移和负载均衡功能,使得数据的迁移和负载均衡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可靠。

此外,同步复制还能够应用于数据的快速恢复和测试环境的快速建立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数据处理及管理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镜像复制技术
大型的业务系统中,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如市场数据,客户数据,交易历史数据,财务管理数据、社会综合数据、生产研发数据等,都是公司至关重要的资产,它不仅关系着整个业务系统的稳定和正常运行,还可能关系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数据系统中,存储设备的安全和高可用性与数据库软件系统一样,都至关重要的一旦数据丢失,就有可能面临着百万、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正因为如此,一个大型数据库系统要具有高安全、高可用性,就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高可用性HA(High Availability)
l有遭受失败的能力
l有单独的服务和资源管理的能力
l通过一种类型的Cluster进行操作
l关键概念是失败转移(takeover)
l与容错不同(容错失败是不可见的)
持续可用性CA( Continuous Availability)
l一对或Cluster系统,支持100%联机运行
l高度分布式系统
l设计有多层冗余
l设计有客户端自动失败转移
l为非单点失败而设计
l为非计划停机事件而设计
在数据库系统设计中,常用到的系统结构图如:
(图2)
如图所示中,数据库软件、主机、HBA卡和网络交换机一般都采用双机方式,通过多台设备间的Active-Active工作方式来保障系统中的高可用性。

不过从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系统中,只有存储是单台设备。

虽然存储设备内部可通过双控制器、双电源和RAID组来实现内部的冗余,但从存储设备整体而言,仍然存在许多单点故障,比如控制器的背板,
磁盘扩展柜等;这与主机和网络层的高可用工作方式是不匹配的。

一旦存储设备发生整体故障,将会直接引起整个系统瘫痪,甚至造成数据丢失,给使用者带来具大的损失。

1.1 卷镜像复制和RAID镜像卷
为了提供存储设备的高可用性,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常用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再增加一台备用存储设备,由两台存储设备负责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存储服务,保障数据库的安全和数据存储服务器稳定。

根据两个存储设备之间工作方式的不同,数据同步和复制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卷镜像复制方式,第二种是RAID镜像卷方式。

卷镜像复制工作方式的系统结构图如下:
(图3)
左侧存储为主存储设备设备,右侧为备用存储设备,再通过卷镜像复制软件、数据备份软件、网络层的存储虚拟化设备、存储设备自带的卷镜像复制功能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主、备两个存储之间的卷镜像复制,以此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备份存储设备也可以作为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存储服务功能的一种后备方式,一旦主存储设备发生故障,就需要自动或手动的切换到备份存储设备上,这种切换实际上是主存储设备生产卷到备份存储设备的镜像卷的切换,经常会导致数据库不一致,数据库重起,切换时间过长等问题。

RAID镜像卷工作方式的系统结构图下:
(图4)
两台存储设备之间可建议一个跨存储设备的RAID镜像卷,数据库服务器主机对该镜像卷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由于RAID镜像卷跨两个存储设备,因此一台存储设备发生整体故障,RAID镜像卷都不会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数据库服务器端业务的正常进行。

与图3的系统相比,图4中的存储设备对外提供的是一个镜像卷,而不是两个卷。

当一个存储设备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在两个卷进行切换,主机端不需要加载新卷,数据库服务器也不需要重新启动。

与图3相比,图4系统中的两台存储设备通过控制器内含集群功能,创建了一个RAID 镜像卷,实现双机工作的方式,从来使得整个数据库存储系统达到了主机、软件、网络和存储等所有层面的双机冗余高可用。

1.2 卷镜像复制功能实现分析
根据数据库系统的网络结构图可以将数据库系统分成三层,即主机层、网络层和存储设备层,如图5。

卷镜像复制在不同层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图5)
1.2.1主机层实现卷镜像复制
主机层实现卷镜像复制是指在主机上的卷镜像管理和卷复制软件,如Veritas Volume Replication软件,依靠软件来实现数据在两个卷之间的同步或复制。

数据先写入一个卷,然后由软件再定时复制到备份卷内,或直接由软件同步写入到两个卷。

如图:
(图6)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数据同步操作由软件实现,占用主机资源和网络资源非常大。

当一个存储发生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问题,一个存储设备发生故障时,主机端并不能正常地启用另一个存储。

1.2.2智能存储层实现卷镜像复制
许多中高端的智能型存储设备如EMC Symmetrix系列、IBM ESS系列、HP XP512系列、HDS 9900系列和UIT BM6800系列产品都可以通过ShadowImage、SRDF、Timefinder、Flashcopy 或TrueCopy、Remote Volume Mirror等功能实现卷镜像复制功能。

分别位于不同存储设备上的两个卷之间建立卷复制镜像功能,存储设备控制器自动将写入主卷的数据复制到备份卷中。

当主存储设备发生故障时,业务将会切换到备用存储设备上,并启用备份卷,保证数据库业务不会中断,数据不会丢失。

(图7)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数据复制和镜像功能在存储设备内部由控制器来完成,不需要主机或第三方软件的参与,数据复制进程安全稳定,安装调试及维护简单。

缺点是卷镜像复制进程占用存储设备的资源非常大。

主备存储切换时,必须先断开两个卷之间的镜像复制关系,才能启动备份卷。

主机在切换主、备份卷的过程中必须停止数据库服务,引起业务中断。

整个切换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0-30分钟,根据无法满足数据库系统所要求的99.99%的高可用性。

1.2.3网络层实现卷镜像复制
网络层的数据复制或镜像功能一般是由网络层的存储虚拟化设备来实现,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依靠外加的网络层设备来实现两个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复制,数据复制过程不占用主机资源,两个存储之间的数据同步在网络层完成。

根据存储虚拟化设备工作机制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带内(In-Band)和带外(Out-of-Band)两种。

(图8)
图8所示为常见带内存储虚拟化设备的系统结构图。

存储虚拟化设备分别连接主机端Fabric和存储端Fabric,主要功能是管理对存储设备上的逻辑卷,对已有逻辑卷进行虚拟化或创建虚拟的条带卷,消除存储设备异构对主机系统的影响,提高存储设备的可用性和总体性能。

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卷复制和镜像,通过存储虚拟化设备实现两个虚拟卷之间的数据安全保护。

(图9)
图9所示为常见带外存储虚拟化设备的系统结构图。

存储虚拟化设备所提供的功能也类型。

通过存储虚拟化设备实现卷镜像复制功能的优势在于操作由存储虚拟化设备来完成、压力集中的存储虚拟化设备上,不需要主机参与,数据复制进程安全稳定。

缺点是需要增加专用存储虚拟化设备,带外方式有的需要在主机端需要安装存储虚拟化
设备的客户端软件,比如UIT SVM,有的需要依赖高端智能交换机,比如 EMC VSM。

而袋内方式虚拟化设备则极易成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和故障点。

网络层的数据复制主要依靠快照来实现,由于两次快照之间有时间间隔,因此两个存储设备之间的数据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一旦主存储设备发生故障,即使能启用备用存储,也有可能丢失一个快照周期的数据。

1.3 RAID镜像卷功能实现分析
RAID镜像卷一般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在主机层由卷管理软件来实现,二是在存储层通过存储设备集群来实现。

1.3.1主机层实现镜像卷
主机层的镜像卷功能一般由是由安装在主机上的卷管理软件,如Veritas Volume Manager实现。

在下图中,两个存储设备分别创建两个容量和参数相同的卷,映射给数据库主机,卷管理软件用这个两个卷创建一个软RAID1的镜像卷。

这样当数据库写入数据时,数据按照RAID1的机制会同步写入两个存储系统,并保证两个存储间数据的同步和一致性。

(图10)
这种实现方式的缺点镜像卷由卷管理软件来实现,卷的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无法保障。

卷管理软件占用主机资源非常大,且会随着存储设备、网络层或HBA卡发生故障而大幅度增加,极易引起数据库死机。

很多实际应用证明了这个实现方式在大型的数据库系统中是非常不稳定的。

1.3.2存储层实现镜像卷
存储设备层的镜像功能一般是指通过存储设备自身强大的集群功能,跨存储设备创建镜像卷。

镜像卷由两个存储共同管理,数据同步写入两个存储。

(图11)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两个存储设备的控制器以集群方式工作,共同管理镜像卷,主机端识别到的只是一个镜像卷,而不是前三种方式中识别到的两个卷。

因此即使是任何一个存储设备发生整体瘫痪,镜像卷都不会出现故障或报错,主机端也不会发生逻辑卷“丢失”、报错、或需要进行切换,当然更不需要重新启动数据库服务。

镜像功能由存储设备层实现,数据同步写入两个存储,不需要主机或任何客户端软件的参与,因此不会占用网络层或主机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