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动力学与诺贝尔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美】 霍夫曼 【日】福井谦一
“前线轨道理论”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不但解释 了之前的有关经验规律,而且预言和解释了其后的许多化学 反应。
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用周密的实验,确切地阐明了配位化合物电子结 构和活性的关系,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概念特别是在对金 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转移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化学动力学方面的诺贝尔奖
食品11-1班
小组成员:李岩 连战 常文嵩 张令朋
杨波 王汝旭 李乔丹 ppt制作:常文嵩 王汝旭 李岩 主讲人 : 连战
3.微观反应动力学
特点: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尤其
是分子束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应用
成就:仅从1981年到2002年的二十多年间
就有7次诺贝尔化学百度文库颁给了与此相关的化 学家
获奖者:【美】亨利· 陶布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者:【美】李远哲 【加】 约翰· 波拉尼 【 美】达德利· 赫希巴赫
他们交叉分子束的方法研究单个分子间的反应使化学家有可
能在电子原子和量子层次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动态。
1992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美】马库斯
Marcus理论:应用与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领域, 可处理众多的电子转移体系,并正确的预测 了许多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
七届诺贝尔奖的突破领域
1981年:提出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定律和前线轨道
理论 1983年:对无机氧化还原反应机理进行开拓性研究 1986年:实现在单次碰撞下研究单个分子间发生的 反应机理的设想 1992年:提出了电子转移反应理论 1995年:应用动力学确立了加速臭氧分解的机理 1998年:应用量子化学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 1999年:应用飞秒(1秒的千万亿分之一)化学研 究反映的过渡态
科恩
波普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
获得者: 艾哈迈德· 泽维尔 (美国,埃及双国籍)
利用超短激光创立的飞秒化学使人们对过渡态的研
究有了可靠的手段,任何化学反应的速率都不可能 比飞秒量级更快
THE
END
谢谢!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确认了加速臭氧分解的机理,是在平流层云雾粒子表 面进行的化学反应,即自由基是破坏平流层臭氧平衡的主要 元凶。
获奖者: 保罗· 克拉兹 荷兰
马里奥· 莫林 墨西哥
舍伍德· 罗兰 美国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的密度泛函计算方法加上当今电脑的运 算能力是人们能够对复杂分子的性质和化学反 应过程作深入的理解探讨和微观上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