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历年大事

合集下载

中国大事记

中国大事记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任务创造了中国运载火箭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首次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实现了“多人多天”的飞行任务;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完成了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2011年和2012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完成了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中国三名航天员首次住上了这个“太空之家”……【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五行】金、木、水、火、土【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十八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徵、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五谷】稻、黍、稷、麦、豆【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十二生肖】〖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aiji〗牝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法国〗摩羯、宝瓶、双鱼、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印度〗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龙、安底罗神的蛇、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1909年9月21日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由冯如制造并驾驶在美国的奥克兰市郊区试飞胜利。

1910年8月清政府拨款委任留日归来的刘佐成、李宝浚在北京南苑修建厂棚制造飞机。

并利用南苑驻军操场修建了中国第一个机场。

1913年9月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成立。

秦国镛任校长。

192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条民用航线──京沪航线京津段试飞胜利。

于5月8日投入运营。

1920年5月1日中国第一个出版的航空期刊《航空》杂志创刊。

1920年5月1日中国最早的民间航空团体,中华航空协会在北京成立。

汪大燮任会长。

曾主办《御风》半月刊。

1922年3月31日直系军阀为其“京汉航空线筹备处”作宣传,在保定举办空中游览,一架享德利·佩治型旅客机失事,机上14人全部遇难。

这是中国民航首次事故。

1927年1月1日广东航空学校第2期学员毕业,飞行教官丁纪徐在该期毕业典礼上进行了空中跳伞表演,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空中跳伞者。

1928年10月10日中国第一所民办航空学校──厦门民用航空学校成立。

1929年6月6日中国航空协进会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开设航空陈列室,有模型、图片以及飞机实物展出。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航空展览。

1936年4月24日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制造的风洞在清华大学进行首次开车运转试验。

1950年6月19日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聂凤智兼旅长。

下辖2个歼击团、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

1951年4月18日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在沈阳成立,段子俊任局长。

1954年7月25日南昌飞机厂试制雅克-18(初教-5)型教练机胜利,并通过国家鉴定。

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胜利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米格-17中型(歼-5),并获批准批量生产。

1958年2月18日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山东诸城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A型主空侦察机1架。

1958年7月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教-1型喷气式教练机在沈阳首飞胜利。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10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10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

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

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

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学术活动。

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

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

十一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一九六〇年二月十九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一九六〇年十一月五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

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12)

中国航天大事记(1956-2012)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1990年10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验。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现由俄罗斯承继)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七实现了出舱,为后面月球登陆,和建立空间站,做准备工作。

中国航天发展史大事记

中国航天发展史大事记

中国航天发展史大事记1958年10月20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立,这里也被称为“东风航天城”1967年1月22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组建,首批中心科技工作者入驻1970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飞/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75年11月,顺利回收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成为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4年4月8日,“东方红二号”发射,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卫星通信能力的国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88年9月7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杨利伟飞天,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我国高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飞天,实现首次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7年4月14日,首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发射,正式开始独立自主建设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升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8年9月27日,中国首次实现太空行走,“神舟七号”乘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进行出舱活动,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小行星探测的先行者/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入轨,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载人空间实验平台,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和十号完成6次交会对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天,景海鹏、刘旺、刘洋乘组进入太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飞天,首次启动手控交会对接设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飞上太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一号”两次对接,中国人首次太空授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亮相/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14年11月,文昌航天发射场基本建成,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2015年12月17日,“悟空号”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中秋发射,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对接神舟十一、天舟一号,实现多人在轨长期驻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飞天,和“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开展“太空养蚕”等实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人类探测器第一次月背软着陆,“玉兔二号”、中继星鹊桥号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中国空间站建造拉开序幕/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二十余年,从无到有,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导航卫星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抵达火星,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发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人组出差三个月,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21年10月14日,“羲和号”发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我国太空探测正式步入“探日”时代/太原卫星发射中心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组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女航天员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成功返回地球。

中国航天发展史印象深刻的事情

中国航天发展史印象深刻的事情

中国航天发展史印象深刻的事情中国航天发展史是一个令人瞩目并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航天科技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独立进行航天探索的国家之一。

以下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中引人注目的一些事情。

第一个令人难忘的事件是1960年代初,中国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这不仅让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具备航天实力的国家,也展示了中国科学家的才华和毅力。

这个里程碑事件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强大的航天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接下来,中国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实施了一系列载人航天计划。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事件是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刻,中国宇航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这标志着中国成功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将中国航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2013年成功发射了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

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在月球着陆并释放探测器的国家。

这项壮举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实力,并且为中国未来深空探索铺平了道路。

此外,中国还致力于发展空间站。

2011年,中国发射了首个试验性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并在2016年成功发射了升级版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

这些实验室是中国下一步建立空间站的重要步骤。

除了以上突破性事件之外,中国航天还取得了许多其他重要的成就。

例如,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一系列通信卫星、气象卫星、测量卫星等,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总之,中国航天发展史充满了令人惊叹和振奋人心的事迹。

从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实现载人航天,从成功登月到建立空间站,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一直在稳步前进。

中国航天科技的巨大突破和取得的成绩,不仅令人瞩目,也为全球航天事业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用简洁语言概括材料二中航天大事记中的内容

用简洁语言概括材料二中航天大事记中的内容

用简洁语言概括材料二中航天大事记中的内容
1、196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

2、1970年,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昂首跨入航天时代。

3、1975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技术的国家。

4、1985年,宣布长征运载火箭参与国际市场,为其他国家发射卫星。

5、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1号无人飞船,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获得了重大突破。

6、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按计划顺利返航。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是我国航天史上的有一个里程碑。

7、2005年,神舟6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按计划顺利返航,完成了两人多天航天任务,在很多载人航天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8、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承担此次飞行任务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7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都实施空间出场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

从神舟7号开始,中国进入载人航天
二期工程,将陆续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空间交会对接等科学目标。

中国飞天梦发展史

中国飞天梦发展史

中国飞天梦发展史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月24日,随着阵阵巨响划破夜空。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拖着巨大的火焰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冲云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一起飞向太空的还有一曲《东方红》那是宇宙第一次听见中国声音宣告中国从此进入了太空时代。

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豪、骄傲地仰望天空,仔细寻找着那颗属于中国的卫星!中国航天人砥砺奋进,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建空间站,陆续成为现实,这一切,“东方红一号”始终在见证!1999年神舟一号: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11月20日,一声惊雷唤醒茫茫戈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太空遨游21个小时之后,神舟一号满载着一系列科学试验数据,稳稳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

2003年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世界航天界正当多事之秋: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联盟1号飞船落点偏离计划400多公里……航天之路,风险重重。

而2003年,也正是神舟五号发射的一年。

10月15日上午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承载中国千年飞天梦想,将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一朝圆梦。

神舟五号在人类向太空不断进发的漫漫征途上,刻下了属于中国人的数字——遨游太空21小时23分钟,环绕地球飞行14圈,长达近60万公里。

当杨利伟在茫茫天际,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帜一同庄严展示于太空时,一个历史悠久又朝气蓬勃的国家,再一次用实力彰显了自己的大国形象;一个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向世界表明了和平利用空间,造福全人类的雄心壮志。

2007年嫦娥一号:受控撞月10月24日,“嫦娥”家族的“大女儿”也就是“嫦娥一号”一马当先踏上了奔月之路。

“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第一幅高精度的全月图,这张图分辨率达到120米,是当时世界上公布的精度最高的全月图。

中国航天发展大事记

中国航天发展大事记

中国航天大事记中国航天步伐1970年 14日, 1970年7月14日,“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一号”发射后不久,科学家就上报了关于发展载人航天的报告。

1971年的报告。

1971年4 月,代号为“月,代号为“714 工程”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

当时的人们,给中国规划中的宇宙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

曙光一号”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因素,1972 种种因素,1972 年,“714工程”年,“714工程”被迫暂停。

863计划1986年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四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议。

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

航天技术是“863计划”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

“863计划”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长二捆1990年夏天,中国 1990年夏天,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征二式火箭——长征二号E即“长二捆”火箭顺利升空。

“长二捆”就是承担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的前身。

921工程1992年 21日, 1992年9月21日,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记住的日子——这一天,中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921工代号为“921工程”。

航天员选拔1995年10月,我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 1995年10月,我国决定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中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

不久,12名预备航天员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不久,12名预备航天员从数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连同2 颖而出,连同2名航天员教练员,组成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

1997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 1997年底,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

1998 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

1998 年1月5日,14人到齐。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

起初,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下面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一些里程碑。

1956年,中国成立了国家航天局(中国国家航天局),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始。

197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这被视为中国航天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就。

1992年,中国提出了载人航天的计划,正式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进程。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为后续的载人航天任务做好了准备。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为继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完成载人航天任务的国家。

在这次飞行中,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2005年和2008年,中国陆续发射了“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

在“神舟七号”飞行中,中国航天员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这被认为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重要突破。

2011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首个空间试验室“天宫一号”,这是中国进行空间站技术验证的重要步骤。

随后,中国进行了多次载人与无人航天飞行器的对接试验,为后续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6年,中国发射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实施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对接,并为其提供了补给。

这标志着中国货运飞船进入运行阶段。

2019年,中国成功发射了新一代载人飞船“神舟十二号”,并完成了与在轨空间站进行的对接。

这次飞行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为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和壮丽。

从最初的磋商和实验到如今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国不断取得进步,不断超越自我。

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为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引领地位。

未来,中国将继续积极投入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争取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

中国航空发展历史

中国航空发展历史
2011年11月3日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进行对接演练
2012年6月16日
神舟九号成功发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
2013年6月11日
神舟十号成功发射,中国第一次进行应用性飞行
2013年12月14日
中国无人驾驶飞船实现月球“实验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
2016年10月17日
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
2020年6月23日
中国将最后一颗北斗卫星送入轨道,完成导航网络建设
2020年7月23日
中国向火星发射了无人探测器,开启对火星的首次独立任务
2020年11月24日
嫦娥五号发射,旨在收集月球材料
2020年12月1日
嫦娥五号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表面
2021年4月29日
中国发射了天河,即未来空间站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模块
2021年5月15日
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将机器人漫游车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国家
2021年6月17日
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021年10月16日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进行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
2022年6月5日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号成功发射,中国首次进行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
2007年11月5日
中国第一颗绕月飞行器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宇航员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
2010年10月1日
中国第二个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
2011年9月29日
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2001年1月10日
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中国航天史是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开始的,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这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里程碑之一【青铜时代】: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

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里程碑之二【白银时代】: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

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

★里程碑之三【黄金时代】: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升空。

★里程碑之四【探月时代】: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大事纪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

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

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

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

梳理一下中国航天事业从神舟一号到神舟14号的发展历程

梳理一下中国航天事业从神舟一号到神舟14号的发展历程

梳理一下中国航天事业从神舟一号到神舟14号的发展历程一、“飞天”之路在总结中国人“飞天”这些年的变化之前,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中国人的“飞天”之路,才能知道我们的载人航天经历了多少时间,经历了哪些历程。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正式拉开了中国人“问天”之路。

神舟一号虽然没有载人,但它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自此以后,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二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

神舟二号不仅飞行的时间大大延长,而且它也是一艘全结构全功能的验证性飞船,进一步验证了神舟载人飞船的可靠性。

神舟三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2年3月25号晚上10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于北京时间2002年4月1日下午4时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

神舟三号同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神舟四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北京时间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太空中共飞行了6天零18小时。

这是神舟飞船将中国人带上太空之前的最后一次验证,除了没有载人,所有的东西与载人飞船没有任何区别了。

神舟五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搭载着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从此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身影!而中国人带到太空中的,除了中国的国旗,还有一面联合国国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神舟五号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成功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继续运行了半年。

航天大事记

航天大事记

原标题:神舞苍穹天长地九随着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直飞太空,神舟九号三位中国航天员开始了太空之旅。

这是中国人第四次探访太空。

从1992年起步,1999年发射第一艘神舟飞船,短短20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突破载人航天飞行、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今天,又开始了有人控制空间交会对接的全新探索。

综合新华社电神舟一号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亮点:考核了飞船5项重要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调姿和制动、升力控制、防热和回收着陆。

神舟二号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发射时间:2001年1月10日亮点: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它的各项技术状态和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

神舟三号首次装载了模拟人发射时间:2002年3月25日亮点: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这套拟人载荷系统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多种重要生理参数。

还完善了回收过程安全着陆技术。

神舟四号达到可以载人的程度发射时间:2002年12月30日亮点: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还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五号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男)亮点:首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

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发射时间: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男)聂海胜(男)亮点: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以神舟六号任务的完成为标志,中国已经跨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

神舟七号我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航天员:翟志刚(男)刘伯明(男)景海鹏(男)亮点:翟志刚进入太空。

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天宫一号安装对接口的太空实验舱发射时间:2011年9月29日亮点:与中国此前发射的航天器不同,天宫一号不再是一叶孤舟,它安装了几个对接口,入轨后等待神舟系列飞船对接,最终组装成一个能容纳三名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站雏形。

中国航天大事举要

中国航天大事举要

中国航天大事举要1、1955年9月,加州理工学院火箭专家钱学森和150名旅居欧美的华裔科学家回国2、1956年3月,国务院制定《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这标志着中国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3、1956年4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最早的领导机构4、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钱学森任院长。

5、1956年10月17日,中央批准聂荣臻的“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己有的科学成果”导弹研究成果6、1957年10月15日,中苏正式签署《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议》7、1957年,苏联赠送给中方R—2型导弹。

其中一枚做研究,一枚进行仿制8、1957年10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钱学森等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院拟定了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

1958年8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同年11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9、1958年1月,国防部制定了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发展规划纲要10、1958年3月3日,中央书记处批准在西北地区建立导弹实验靶场,在辽西建立海上导弹实验靶场。

11、1958年4月,在甘肃酒泉开始建立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东风基地12、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3、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这是中国研制运载火箭征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14、1960年9月10日,用国产燃料发射第一枚近程导弹——苏制p——2型弹道式地地导弹。

航空航天大事年表

航空航天大事年表
空,为历史上第一位上天的妇女
1785年 ·1月7日,法国J.-P.F.布朗夏尔和美国
J.杰弗里斯同乘氢气球首次飞越英
吉利海峡成功
1794年 ·6月26日,法国军队用系留式载人氢气
炸之始
1912年 ·英国A.V.罗设计的第一架封闭式座舱
飞机“爱弗罗”号首次试飞
·世界第一架全金属飞机“蒂布”号在
法国试飞
1913年 ·世界第一架 4发动机飞机“俄罗斯勇
理的最早应用
1127~1279年 ·中国使用原始火箭
1368~1621年 ·中国发明原始二级火箭──火龙出水
1483年 ·意大利L.达·芬奇研究鸟的飞行,构
思出扑翼机和直升机草图
1783年 ·11月21日,法国J.F.P罗齐埃和M.达尔
·世界第一架全金属运输机“容克斯”
F-13在德国制成
·世界第一架具有受力蒙皮硬壳式机身
的飞机在英国制成
1920年 ·世界第一
1909年 ·法国L.布莱里奥制成第一架单翼机,
并于 7月25日驾机首次飞越英吉利
海峡成功
·世界首次飞行竞技大会暨国际航空讨
论会8月在法国兰斯举行
士”号在俄国圣彼得堡试飞成功
·俄国П.Н.聂斯切洛夫 8月27日在基辅
驾机完成了世界首次空中特技飞行
──筋斗
·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 9月在北京南苑
创立
·北洋政府用飞机进行空中侦察,为中
国利用飞机于军事之始
1914年 ·世界第一条民航客机定期航线1月1日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开始营运,飞行
距离35公里
1915年 ·美国成立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

中国航天大事记录表2014以后

中国航天大事记录表2014以后

中国航天大事记录表2014以后
2014年8月19日中国遥感卫星高分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4年10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22号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2016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6年11月1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着陆
2016年11月22日中国第四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成功发射2016年12月22日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可监测二氧化碳浓度
2017年3月3日中国成功发射“天鲲一号”新技术试验卫星
2019年4月20日长三甲系列火箭第100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2021年4月29日中国“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发射成功。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传遍全世界,中国从此迈入了探索太空的时代。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卫星在轨运行3天后,按预定计划顺利回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遥感所获得的遥感信息,在国土普查、资源勘测、地形绘制、灾害预报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标志中国航天已掌握了使用氢氧发动机以及在失重条件下两次点火的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研制和发射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8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担国际搭载和卫星发射业务,从此中国航天步入国际市场。

自1990年4月7日发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之后,至2000年,中国共将26颗外国卫星成功发射升空。

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是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在气象观测,海洋捕捞,农业估产,中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97年5月12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中国大容量通信卫星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菲律宾马部海通信卫星。

长征三号乙采用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吨,增强了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I”通信卫星。

长二捆运载火箭在大推力发动机、大型卫星整流罩、火箭捆绑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中国航天已具备发射各种大载荷商用卫星的能力。

1999年10月14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由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也开创发展了中国在航天高科技领域成功合作的典范。

中国航天神舟飞船发展史

中国航天神舟飞船发展史

中国航天神舟飞船发展史
中国神舟飞船的发展历程:
1.1980年中国宣布成立神舟计划,致力于开发空间技术和航天器制造。

2.1992年中国的第一颗“实践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宣告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

3.1999年11月中国第一枚载人飞行试验任务的发射任务成功,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公路。

4.2003年中国成功将第二枚载人飞行试验任务载人发射升空,并成功回到地球。

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中国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6.2011年6月29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

7.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成功将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送入太空。

8.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成功,成功将王亚平和张又侠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顺利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手自动交会对接任务。

9.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该任务实现了太空站长期驻留、短期轮换换人和降低进出轨道时间等目标。

10.2020年5月5日,“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该任务实现了与天宫核心舱的对接,顺利完成驻舱2022年之久的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舟二号(无人) 时间:2001年1月10日1时发射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月16日回收 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三号(无人) 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发射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的科学试验成果,已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很多领域广泛运用。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目前我国已
形成先进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陆地测控站、4艘远望号
远洋航天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通信网组成,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神舟五号(载人) 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发射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21小时后回收 地点: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
搭载人数: 1人 杨利伟
宇航员梯队:翟志刚 聂海胜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58年4月,开始兴建我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航天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由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长征运载火箭系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发射场系统、飞
船测控与通信系统、航天员系统、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系统等组成,是我国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
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我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
4月1日回收 地点:内蒙古中部
神舟四号(无人) 时间:2002年12月30日零时发射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2003年1月5日回收 地点:内蒙古中部
搭载人数:2人 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 聂海胜
后备宇航员: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神舟七号(载人) 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发射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六号(载人) 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发射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
共飞行115小时33分钟
了基础。
1990年10月,载着两只小白鼠和其他生物的卫星升上太空,开始了我国首次携带高等动物的空间轨道飞行试
验。试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载人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以及长期载人太空飞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
数据。
1992年,我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神舟号
1985年,我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一号”卫星,截至目前已将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
成功送入太空,我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9.2吨,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
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
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完成了太空行走,而后在内蒙古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
神舟一号至六号发射及回收时间及地点:
神舟一号(无人) 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发射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21日回收 地点:内蒙古中部
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搭载人数:3人:执行任务宇航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2005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30周年,截至9月,我国已经成功发射22颗返回式卫星。利用返回式卫星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