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时、分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2.经历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在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3.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正确读出钟面的时刻。
教具准备:自制钟表(刻度、时针、分针、表盘)、课件教学过程一、主动体验,引导提升1.认识时间单位分师: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吗?生:厘米和米师:那计量时间的单位有哪些呢?板书:时间单位师:你们知道有哪些时间单位呢?生:时、分板书:时分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时分的知识,首先我们就先来认识时间单位“分”。
那1分钟会有多长呢?你们知道吗?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1分钟有多长吧!生:60秒师:那60秒多长呢?感受过吗?学生沉默(1)让学生静静等待一分钟师:请同学们听我指令:说开始,你们就闭上眼睛,静静的等待一分钟。
师:一分钟已经过去了,你有什么感受?生:很长师: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是我们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师:同学们你看老师是怎么记录的?生:用小格子(2)让学生做点事情感受一分钟师:刚才我们的1分钟什么都没有做,那如果做点事情这一分钟还会和刚才的感觉一样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张口算题卡,请同学们拿出来,我说开始大家就开始做。
师: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开始学生做题师:停!你感觉这1分钟和刚才的1分钟一样吗?生:静静地等待时会感觉长一些,心里紧张就感觉1分钟过得好快。
师:这一分钟走了也不会再回来了。
我们也把它记录下来。
师:我们也把这宝贵 1分钟记录下来。
2.感受身边的1分钟师:课件出示学生身边1分钟的价值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洗一次脸大约用1分钟,叠一次被子也大约用1分钟。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时分的认识》是小学阶段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中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
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会读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本课将在此基础上认识时分。
本单元学习将为后续学习24时计时法以及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容忽视。
而且,学习这部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青岛版教材的这种编排体系,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图入手,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进而进行合作探索,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认识时、分,有效地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将时分放在一起,是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认知时间,为以后学习秒的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钟表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学生都熟悉,也已经学会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了,但是要准确的读出钟面的时间对学生来说是难点。
本次前测选取了本校三年级二个班80名学生作为调查和访谈对象,结果分析如下:百分之93.75%的学生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72.5%的学生认知钟面上的两根针,并能区分时针和分针的特点,但有27.5%的学生不能准确区分时针和分针。
显然学生对于钟面是有一定认识的,但对于钟面上的小格仅仅有3.75%的学生注意到了。
因此,在实际教学时需要加强对钟面上两根针的名称识别,注意认识钟面上的小格。
一年级已经学过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对“几时”只关注了时针而忽略了分针的位置,这种认识是不够全面的。
这一有缺陷的经验对学生学习几时几分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实际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对整时的经验,在引导学生关注时针位置的同时,重视关注分针的位置,对认识时间形成全面的认识。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观察和动手操作,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课上我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制作钟表,知道钟面上有12个小格、60个大格,知道1小时=60分,知道指针是怎样转动的。
2024年《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篇
2024年《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篇《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1《时分的认识》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
这节课是“时分的认识”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中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新课标: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时先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猜谜游戏开始,并从已有知识出发,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回忆旧知,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进入新知的学习。
再通过听音乐、写字、口算、写数、涂色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的时间,使学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时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
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探索、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3、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教学,采用同桌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在教学每一个大格都有5个小格时,教师先演示数,然后放手让学生数,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这一特点。
又如,钟面上有多少小格时,放手让学生数,在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方式感受在数的过程中方法的优化。
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发现规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得到发展。
4、注重了知识的铺垫与渗透。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摘要本文是针对《时、分的认识》教学活动进行的反思和总结。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和学生的反馈,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引言《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对孩子们的时间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时、分的概念,掌握时钟的读法和计算方法为主要目标。
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与实施1.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时、分的概念;•掌握时钟的读法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2.教学内容:•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钟的读法和计算方法;•生活中时间的应用。
3.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结合多媒体教学辅助呈现,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授课过程:•导入环节:通过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引起学生的思考;•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呈现,介绍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时钟的读法;•实践操作:让学生模拟时钟,进行时钟读写练习;•小组活动:以生活实例为背景,让学生利用时钟进行时间计算和解决问题;•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教学反思和改进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引入环节设计不够生动:在引入环节中,我只是简单地提问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没有用更生动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导致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下一次教学中,我计划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加引入环节的吸引力。
2.实践操作环节安排不够充分:本次活动中,实践操作环节时间不够充分,学生的操作时间有限,无法充分巩固所学的知识。
下次教学中,我会适当延长实践操作环节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
3.小组活动难度不够适宜:小组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时间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导致小组合作效果不佳。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时分的相识》教学反思 1讲授过《时分的相识》一课后,我对自己这节课的授课状况作了一番反思。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构造合理。
始终能以“结合生活实际,造就学生探究实力”为主旨,细心设计和支配活动,主要表达了以下特点:1、教学方法: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相识整点钟的础上进展学习的,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进一步相识钟面,驾驭看钟表的方法,以及相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
时间单位不简单用详细的物体表现出来,比拟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活实际,造就学生自主探究的实力。
例如:“相识钟面”这一环节,我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程,从孩子比拟熟识的起床、上学、睡觉等作息时间入手,自然入题,把学生已有的旧知开掘出来,为学习新知效劳。
又例如:让学生知道1时=60分这个时间进率这一局部,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表,然后上前演示给其他人看,通过视察,自己去发觉,自己去探究,从而得出时与分的进率。
2、教学手段本节课教学手段敏捷多样,多媒体协助教学生动形象,内容直观详细,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爱好和探究热忱,同时钟面、图片等常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课堂动静结合,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我实施练习与新授严密结合,()且有层次,好玩味,形式多样,比方体验1分这一环节,开展口算、写字、读绕口令等切实可行的嬉戏,让学生在做中学。
3.缺点缺乏但是本节课最大的缺乏就是让孩子体验的还不够。
应当再添加一些更生动的环节,比方在体验一分钟的时候,可以采纳拍球竞赛或者跳绳竞赛这样的形式,把孩子们的踊跃性调动起来,在身边的事物中更真实地感受一分钟,体验一分钟,这种多样的形式在低年级课堂是比拟管用的,在这方面,作为老师应当放手大胆让孩子去尝试,只有亲自体验了才能够更真实地理解和体会。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当在课堂活动这方面加以改善,扬长避短,争取让孩子们更享受数学课,爱上数学课。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内容:版六三学制三年级上册《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第一信息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分,推想1时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3、结合具体情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一张画有圆的纸;两根长短粗细不同的小棒、三份材料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出示幻灯片2),你能猜出来吗?引出谜底——钟表。
师:哪位同学知道钟表是记录什么的工具?引出时间师:我们今天学习时间的两个常用单位(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钟面师:对于钟表,大家熟悉吗?(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后)那它是我们的一位老朋友了,对吗?既然它是我们的老朋友,谁能介绍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圆形,有1到12共12个数;有三根表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数:1~12 表针)师:现在黑板上有一个圆,我们一起来给这位老朋友画个像好不好?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有12个数,你认为我应该先画哪一个或哪几个数呢?学生讨论,得出先画12和6,再画3和9,因为这四个数位置比较好找。
师:现在钟面被平均分成了几部分?生:四部分(并详细回答从几到几是一部分)师:画完了这四个数,剩下的八个数的位置在哪儿?根据学生回答,补充其它八个数。
师:现在钟面一圈被平均分成了几部分?生:12部分师:我们通常把这12部分叫做12个大格。
(出示课件3,认识大格)师:在钟面上,除了大格,还有小格。
你知道一个大格被平均分为几个小格吗?生回答出:5个讨论:想一想,我们要在12到1这个大格中画几条短线才能把这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呢?学生得出四条后,教师在黑板上的示意图中画两个大格师:哎呀,太多了,我不想画了。
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知道1时=60分。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魁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会认读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知道1时=60分,会看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投影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同桌两人一个)练习纸教学流程:一、复习认识过的钟面,为新知做铺垫二、创境,激发学习兴趣(一)课件出示钟面1、师:孩子们看看这是什么?(钟)钟是我们生活中常用来表示时间的工具,我们已经认识过几个钟面表示的时间了,那你能很快说出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吗?2、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二)出示主题图1、谈话:你们想参加喜洋洋儿童乐园的活动吗?先看看开始的时间吧。
2、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3、他读的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分的知识。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三、互动交流1、学生交流,认识钟面2、师引导学生认识钟面师:(课件出示钟面)孩子们,关于钟面你还知道些什么呢?跟同桌说一说生1、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生2、钟面上有一个一个的小格子,还有大格子,有12个数字(一)认识大格师:刚才有孩子说钟面上有12个数字。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字是怎样排队的呢?最中间的这个12呢,是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家,从这里出发从右向左(师生一起数数)师:孩子们,像12和1两个数字中间这么长的一段距离,我们就把它叫做一个大格。
你能用手像老师这样指一指钟面上的一个大格吗?师:钟面上有多少个这样的大格呢?从哪里开始数?师:孩子们,钟面上有12个数字也刚好有12个大格,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数字刚好对应每个大格上的点。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大全5篇)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大全5篇)第一篇:《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八单元第一课时时分的认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时刻的含义,知道一小时,一分钟的含义,结合具体事例和实践活动感受一小时、一分钟的时间。
过程与方法: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经历认识时和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和感受一小时和一分钟的时间.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1、出示天安门升国旗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天安门的国旗每天什么时候升起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大家刚才说的时间只是猜测的,对吗?其实,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是不同的,每天日出的时刻就是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刻,象征着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与日同生。
二、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引出时间。
师:说起时间就离不开小闹钟。
亮亮就在这些小闹钟的陪伴小学习和生活。
(出示亮亮作息时间图)谁能说一说亮亮在什么时间干了什么?你喜欢哪幅图就说哪幅图,比比看谁说的既准确有流利。
学生自由回答。
2、将六件事串起来讲故事,进行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师:你能把这六件事按照时间的顺序串起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吗?(先小组内讲,再全班讲。
)3、说一说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
师:通过讲故事,我们知道亮亮是一个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孩子,那你在生活中做得怎样呢?你每天都什么时间起床、上学、睡觉……师:你们和亮亮一样都是守时的好孩子。
三、观察钟面。
1、认识钟面。
师:老师这也有一个漂亮的钟表,你能从这个钟面上发现那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及钟面上的时刻。
2、认识时、分师: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上把1时叫做1小时。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上把1分叫做1分钟。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1分、1时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建立1时、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钟表、答题纸、小组合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谜语、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出示谜语)钟表有什么作用?(生答)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亮亮是怎样安排他一天的作息时间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幅图画,看看亮亮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选择一幅说一说。
(生答)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可以熟练地认读整时,半时,但是这在生活中是远远不够的。
生活中常常需要我们能够准确地认读钟面上的任一时刻。
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钟面,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分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初步认识钟面1、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钟面,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什么?2、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钟面(出示课件)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几个小格。
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想一想:时针走一大是几个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几分?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做完之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学习新知1、师: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每个大格又分成5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刚才我们是用数的方法知道的,有谁是用算的方法得出来的?下面我们看,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也就是时针从12走到1是一小时。
提问:时针从1走到2是几小时?谁来说说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小结:也就是说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每位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和总结。
它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和应用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我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操作来体验时间的流逝和时分的认识。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学习。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注重了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通过启发式教学,我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出时间的规律和特点,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体验式教学,我让学生亲身感受时间的流逝和时分的变化,通过操作和实践加深对时间的认知和理解。
然后,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我注重了学科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
我选取了一些常见的日常活动和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时钟的读法和时间的表达方式。
我还设计了一些生活化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和用途。
最后,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我注重了多样化和全面性。
除了传统的笔试形式,我还采用了口头回答、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等形式进行评价。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在教学中,我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时间的内容展示上,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个体差异。
有些学生掌握得很快,有些学生则进展较慢。
这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课堂进度,影响了教学效果。
其次,我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虽然我尽可能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但仍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我应该进一步探索更多的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评价,使评价更准确、客观。
总之,《时分的认识》的教学反思使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也明确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方向。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的时刻,学生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并注意0占位的问题。
3、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会认读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知道1时=60分,会看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钟表、钟面模型(同桌两人一个)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导入:(播放<时间歌>)师:同学们,这首儿歌好听吗?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和时间有关的信息?谁能说一说?大家说的很好。
这首歌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时间都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分的认识》。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二、大家仔细观察你手里的表,看看表面都有什么?谁能说一说。
(数字表针大格小格)大家说的全不全呐?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三、教学时间单位1、认识钟面师:仔细观察钟面,同桌合作数一数。
钟面上有几大格?每大格有几小格?一共有几小格?生汇报: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
小结:通过发现和验证,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共有60小格。
2、认识分针师: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课件演示)3小格呐?5小格呐?师: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钟?为什么?师:每大格有5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5小格就是5分钟。
师: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2大格呐?......12大格呐?分针正好走了一圈。
走一圈是60分钟。
体验一分钟的长短3、(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钟面,认识了时和分的关系,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你来感觉一下一分钟有多长?提问:你感觉一分钟怎么样?看看你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一分钟能背几首诗?小结:一分钟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做个珍惜时间的人。
4、认识时针师:时针走一个大格是多长时间?钟表演示.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从1走到2 也是1小时。
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一(71~72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出并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出并写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教学准备]教具:钟表模型,闹钟、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一)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和整时半,敢不敢接受挑战?在钟表模型上拨一拨6时、12时、5时半、11时半,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时针、分针的位置)(二)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2张图片,请看,同学们在干什么?元旦联欢会就要开始了(出示情境图中的钟面,图1),谁来说说开始的时刻?你是怎么读的?晚会上的节目很精彩,有快板、相声、独唱,它们分别是几时几分开始的呢?还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整时和整时半吗?那究竟是多少呢?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时、分。
(板书:时、分的认识)图1【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此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唤醒学生对时间的原有认知,为新知的引入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认识钟面有时,为了更精确的知道时间,仅仅认识“整时”是不够的,因此,人们又将“时”划分为更小的时间单位“分”,认识分首先要认识钟面,下面,同学们拿出手中的模型一,仔细观察,在小组内说一说,完成学习任务单第一部分的问题。
(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师:哪一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根据学生发现课件出示图2: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这么多小格你是怎么数的?)师:有没有什么办法比较快的数出来?预设1:5个5个地数。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篇一」讲授过《时分的认识》一课后,我对自己这节课的授课情况作了一番反思。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合理。
始终能以“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主旨,精心设计和安排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1、教学方法: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点钟的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时=60分。
时间单位不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例如:“认识钟面”这一环节,我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孩子比较熟悉的起床、上学、睡觉等作息时间入手,自然入题,把学生已有的旧知开掘出来,为学习新知服务。
又例如:让学生知道1时=60分这个时间进率这一部分,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拨钟表,然后上前演示给其他人看,通过观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从而得出时与分的进率。
2、教学手段本节课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内容直观具体,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同时钟面、图片等常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课堂动静结合,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我实施练习与新授紧密结合,且有层次,有趣味,形式多样,比如体验1分这一环节,开展口算、写字、读绕口令等切实可行的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
3.缺点不足但是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就是让孩子体验的还不够。
应该再添加一些更生动的环节,比如在体验一分钟的时候,可以采用拍球比赛或者跳绳比赛这样的形式,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身边的事物中更真切地感受一分钟,体验一分钟,这种多样的形式在低年级课堂是比较实用的,在这方面,作为教师应该放手大胆让孩子去尝试,只有亲自体验了才能够更真切地理解和体会。
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在课堂活动这方面加以改善,扬长避短,争取让孩子们更享受数学课,爱上数学课。
小学数学_七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版三年级上册89-91页,时分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
3、养成珍惜时间及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正确说出钟面所指的时间,建立时间观念。
难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非整时的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口算题卡、田字格纸、画画用卡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学校要举行一次联欢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好。
师:联欢会开始了。
(播放六一联欢会图片)谁知道开始的时刻是几时几分?(出示课件)生:8时30分。
【设计理念:动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课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设景激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复习整时和几时半请同学们在小钟表上任意地拨一个整时或几时半,再把你拨的时刻说给你的同伴听。
(学生活动交流后两生汇报)2、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师:在热闹的联欢会上,上演了许多精彩的节目,都有哪些节目?生:舞蹈、相声、快板、独唱。
师:这么多精彩的节目,它们演出的时刻是几时几分?(生想)这些时间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时或几时半吗?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时、分。
(板书课题)(2)认识钟面师:我们要想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就要好好研究研究钟面上的小秘密。
现在让我们来仔细观察,钟面上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指针和数字外,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学生谈发现)师:我们把相邻两个大刻度之间的距离叫做一大格(多媒体演示:1大格)。
钟面上有多少大格?快到你的学具上数一数。
(板书:12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多媒体演示:5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小格呢?再利用你的学具数一数。
教师找数得快的学生交流数小格的方法,教师随机评价。
(板书:60小格)师:在钟面上,分针走多少是一分钟?时针走多少是1时?3、认读时刻。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认识时、分》说课稿及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认识时、分》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认识时、分》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时和分,掌握时和分的基本概念,了解时和分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概念,他们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
但是,他们可能对分钟和秒的概念还不够清晰,也不懂得如何进行时间换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时和分的基本概念,了解时和分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时和分的基本概念,了解时和分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钟和秒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时间换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时间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时间概念。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体验时间的变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感知时间概念。
2.探究新知:讲解时和分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时和分的关系,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进行时间换算。
3.巩固新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时间概念。
4.实践应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时间换算,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小学数学_小学数学3.7认识时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时分教学内容:版三年级上册七单元信息窗71-73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1时=60分。
2.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3.使学生初步建立1时、1分的长短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l时=60分。
教学难点:时针、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一个大钟面。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钟面、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孩子们,今天又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班的刘梓帆同学早早地起床,开始了他快乐而又充实的一天,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嘛!二、复习整时和半时和大约几时师:让我们看一看他今天的日程是怎么安排的?他起床和上学的时间分别是几点?怎么看出来的?生:起床是6时半,时针走过6,分针指着6,所以就是6时半。
生:吃饭的时间是7时,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所以是7时。
师:那么他上学的时间是几点呢?生:大约8时,因为时针指着8,分针快到12.师:非常好!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关于整时、半时以及大约几时的知识,孩子们掌握的非常好!但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大约几时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我们必须准确的知道这个时刻究竟是几时几分.小小的钟面上,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呢!让我们赶紧开始吧!(板书课题)三、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钟表(1)、了解钟表的组成: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钟表,钟表上都有什么?根据交流提示把你的发现给同桌说说。
交流提示:1、钟面上有什么?时针、分针是怎么转动的?2、钟面上有几个大格?3、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师:同学们交流完了吗?谁能把你的发现给同学们汇报一下?生1: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大格,有小格,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的时刻,学生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并注意0占位的问题。
3、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会认读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知道1时=60分,会看分针在各个数上的时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钟表、钟面模型(同桌两人一个)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导入:(播放<时间歌>)师:同学们,这首儿歌好听吗?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和时间有关的信息?谁能说一说?大家说的很好。
这首歌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时间都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分的认识》。
板书课题:时、分的认识二、大家仔细观察你手里的表,看看表面都有什么?谁能说一说。
(数字表针大格小格)大家说的全不全呐?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三、教学时间单位1、认识钟面师:仔细观察钟面,同桌合作数一数。
钟面上有几大格?每大格有几小格?一共有几小格?生汇报: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一共有60小格。
小结:通过发现和验证,我们知道了钟面上有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共有60小格。
2、认识分针师: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课件演示)3小格呐?5小格呐?师: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钟?为什么?师:每大格有5小格,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5小格就是5分钟。
师: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2大格呐?......12大格呐?分针正好走了一圈。
走一圈是60分钟。
体验一分钟的长短3、(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钟面,认识了时和分的关系,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你来感觉一下一分钟有多长?提问:你感觉一分钟怎么样?看看你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一分钟能背几首诗?小结:一分钟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做个珍惜时间的人。
4、认识时针师:时针走一个大格是多长时间?钟表演示.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从1走到2 也是1小时。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你还能举例子说一说时针从几走到几是1小时?师:从12走到6、12呢?(走了6、12小时),时针走半圈是6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走过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6、理解时与分的关系师:再仔细观察,分针和时针走动起来的,你发现什么大秘密?(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师: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小时?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重看课件)也就是说1时=60分(齐读)板书:1时=60分师:1小时有多长呢?我们一节课是40分钟,加上一个大课间课的时间20分钟,就是1小时。
四、教学时刻的认识1、认时间课件展示:10时5分 10时29分 1时55分师:用今天学的几时几分怎么说?师:还有其他看法吗?师:这个时间你是怎么看的?谁还会说?小结: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怎么看几时几分?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你可以举个例子来说。
(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指向数字,就是几个是5分钟,所以就是几时几分)2、写时间师:我们会读时间了,你会表示时间吗?拿出练习纸试一试,把三个时间用以前学的两种方法表示出来。
老师请写得快,书写又端正的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生板演师:谁来当小老师说一说这个写的对不对?这个中文表示就是12时5分,有不同意见吗?电子表表示法都赞成吗?比较一下前面两个电子表示法,它们冒号后面都有两个数字,这里只有一个,符合前面的规律吗?那该怎么办呢?对!当分不满10,前面用0占位。
写作12:05,读作12时5分(强调)把丢掉的0找回来,补上去。
五、巩固练习1、一人拨,另一人说怎么拨。
拨完一起检查。
轮流拨时间。
同桌合作展示怎么拨的?(一人拨一人说)2、完成填一填。
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
3、画时针分针。
六、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时分的认识》—学情分析时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它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三年级学生对时分的概念比较模糊也不易理解,生活中的时间大多以电子显示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的难度。
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发现时针、分针的关系,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同样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思维、理解能力的培养阶段,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这些概括性强的知识并不能深刻地理解。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让学生动手,完成对新知的探究,让学生在做中学。
为了让学生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我设计让学生两次体验1分钟,让学生交流感受。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一分钟的信息,让学生感到1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也能做一些事情,要珍惜每一分钟。
认识1小时与60分的关系时,我让学生用小钟拨一拨,观察分针转60小格时针走了多少,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在充分拨钟观察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水到渠成,很快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
对于一小时的感知,是通过学生所熟悉的一节课时间,加上大课间20分就是1小时的计算,使1小时的持续时间与学生日常活动的时间体验建立起联系;这样,把数学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书本知识和学生零距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分的认识》—效果分析上课一开始,孩子们就被欢快的儿歌所吸引。
甜美的童音,跳动的画面,深深地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我借助儿歌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带进了我的教学设计,让孩子们跟着我的思路走。
接下来,我借助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出对钟表知识的回忆,是温故而知新。
在新旧知识间带起一座桥梁,便与孩子们理解和掌握。
通过孩子们的说,再借助多媒体展示课件,自然地过渡到对新知识的学习。
让孩子们在观察中学习,在比较中感知,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深知,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并且不易理解。
如何把学生不熟悉的时间转变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成孩子们易于接受的知识,是我一直关注的焦点。
所以我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问题,充分使用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中体验时间长短,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具体教学中,我一方面让学生交流对时间的感受情况,以便确定教学的起点;另一方面我设计一些数学活动,如利用背古诗写汉字、写算式、听闹钟“滴答”声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时、分、秒生活的密的时间长短,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感受到时间与切联系。
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体验时、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自觉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随时进行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这节课,孩子们学的轻松,感觉到快乐,没有压力。
欢快的儿歌,跳动的画面,给孩子们留下了深深地记忆。
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不只有这些,还有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时间问题的认识,对未来的思考。
《时分的认识》—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
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的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我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1、首先我通过《时间歌》引入时分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于“我们生活在时间里”很难理解,可以通过生活中具体的实例使学生明白,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
2、认识钟面:通过自主观察,逐步展示分针、时针、数、点。
用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细又长形象地区分。
由点的观察引出大格和小格。
建立了钟的表象,由教师引导回忆钟面。
3、认识分:课件演示分针走了一小格,指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接着感受1分钟,渗透珍惜时间教育。
认识时:课件展示时针从12走到1,引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4、认识时分关系:学生通过观察,知道在同一时间内,时针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了一圈是60分中钟,1时=60分。
5、通过自主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的认识。
《时分的认识》—评测练习《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认识时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
这节课是“时分的认识”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中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新课标。
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时先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听儿歌开始,并从已有知识出发,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回忆旧知,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进入新知的学习。
再通过听音乐、写字、口算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分钟的时间,使学生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时间观念。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
教学时,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探索、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3、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教学,采用同桌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在教学每一个大格都有5个小格时,教师先演示数,然后放手让学生数,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这一特点。
又如,钟面上有多少小格时,放手让学生数,在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方式感受在数的过程中方法的优化。
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发现规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得到发展。
4、注重了知识的铺垫与渗透。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的。
有的是一节课知识的联系,有的是学段之间的联系。
在本课教学中注重了这一方面。
例如在数从12到几有几大格或几小格,引导学生数的方法,为后面认识钟表上的时间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由于本节课时间紧,总是过于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动手操作多数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如果在巩固阶段出现“你拨我说”或“我说你拨”的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也就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