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文化的知识点
![茶文化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c2d99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e.png)
茶文化的知识点茶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茶文化包括茶的起源、发展历程、饮茶方式、茶具、茶道、茶礼、茶经济、茶文学、茶画、茶诗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茶文化的一些知识点。
1. 茶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始于中国。
据考古学证明,中国茶叶栽培历史已有数千年,最早的茶叶栽培据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辛神农时代。
最早的茶在神农氏及其信徒蔡邕的推动下进入诗歌文学中,成为人们寻求幸福快乐的象征。
茶在春秋时期便已开枝散叶,饮茶之风与君王、文士、僧侣之中流传,并传入官府及宫廷。
茶文化在隋唐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茶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了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茶叶贸易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茶叶的文化价值、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成长,也让茶文化渗透到国内外不同领域。
2. 茶的饮用方式中国茶的烹制和饮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茶叶品种需要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和饮用方式。
在中国是喝茶的方式多种多样,茶道主要有闲话茶、会友茶、文化茶、礼仪茶等。
在日常生活中,上珶茶、听取茶、假日茶、路旁茶、山野茶、客方茶等等。
3. 茶具茶具是饮茶的用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具摆设等。
不同类型的茶需要不同的茶具,以保证其品质和价值得到有效的展现。
茶壶是茶具中的核心,它被视为茶文化的灵魂。
茶壶有砂壶、紫砂壶、青花瓷壶等等。
茶杯有杯子、杯盖、公道杯等多种不同的样式。
4. 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包括制茶、赏茶、品茶等一系列环节。
茶道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发扬光大而形成了自己的茶道文化,主要有茶正、茶花、通字。
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世界性的茶文化。
5. 茶礼茶礼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部分,用于茶道展演、礼俗礼仪。
茶礼由升茶礼、赁茶礼、吐纳礼、祶神礼等一系列仪式组成。
茶艺表演是中国茶艺师向观众展示茶艺技巧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播茶文化的一种手段。
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6f5f81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2.png)
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知识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
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你们知道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知识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知识,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知识一、茶的起源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肖瑶,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
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
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神农本草》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唐代《本草拾遗》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2)商周时期: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
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
《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春秋战国:食用。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
中国茶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98de77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f.png)
中国茶文化基本知识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之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使中国的茶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本文将从茶的起源、茶的分类、茶具的使用以及茶道文化等方面,介绍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一、茶的起源茶是中国的国饮,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中国的神农氏发现了茶树,并将其制成饮料。
茶树最早生长于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
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二、茶的分类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中国的茶叶可以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
绿茶是指未经发酵或轻微发酵的茶叶,如龙井、碧螺春等;红茶是指完全发酵的茶叶,如红茶、普洱茶等;白茶是指经过干燥和贮存的未发酵茶叶,如白牡丹、寿眉等;黄茶是指微发酵的茶叶,如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乌龙茶是指半发酵的茶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黑茶是指经过发酵和贮存的茶叶,如普洱茶、六堡茶等。
三、茶具的使用中国茶文化中,茶具有着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船、茶盘、茶盒等。
茶壶是泡茶的主要工具,根据不同的茶叶,可以选择不同的茶壶。
茶杯是品茶的器皿,通常使用盖碗或盖杯。
茶船和茶盘用于接收茶水,保持茶台整洁。
茶盒则用于储存茶叶,保持茶叶的新鲜度。
四、茶道文化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茶的品味和茶的精神境界。
茶道讲究的是仪式和礼仪,包括泡茶、品茶和赏茶等环节。
茶道注重的是心境的宁静和身心的放松,通过品茶的过程,使人们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五、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世代相传,至今仍然保持着独特的风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茶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茶艺表演、茶旅游、茶叶交流等形式的茶文化活动层出不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推动了茶产业的繁荣。
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
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
![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ad6c80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c.png)
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茶不但对经济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渐形成了灿烂夺目的茶文化。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文化基础知识有哪些,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茶道入门基础知识一、认识中国茶茶道指的是泡茶规范,为发挥各类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中应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
中国六大类茶叶的品种数以百计、千计,都能以相应的茶道礼序来表现。
二、认识和应用茶具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
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
三、基本手势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
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四、备器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
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
五、洁具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
六、泡茶泡茶,一共有6个步骤,分别为:1、置茶:把茶叶倒在茶则上,再使用茶匙量取适量的茶叶放到盖杯或茶壶里。
2、润泡:把煮沸的水倒到盖杯里,静待片刻后把盖杯里的茶汤倒掉,这第一泡茶叫“温润泡”,不作饮用。
4、正泡:重新往盖杯中注入沸水,冲泡。
不同的茶叶种类,冲泡沸水温度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5、分杯:泡好茶后,再把盖杯中的茶汤,以顺时针方向平均倒入各个小茶杯里。
6、品茶:完成以上5个步骤之后,便可开始品茶。
品茶前不妨先观颜色,闻茶香,再细细品缀,体验各种情趣和奥妙之后。
茶文化的茶器简介品茶是一件十分讲究趣味与意境是事,好茶不单讲究茶与水本身,有时它们倒在其次,更重要的可能是茶器,环境,还有知己。
当然了,喝茶最讲究心境,如果心到了,再喧闹的场景,再粗糙的茶器,一个人也都能喝得自得其乐。
不过另一方面,选择清幽的环境,手中把玩一两件喜爱的茶器到底是件十分舒爽的事。
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文化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31aab86cc22bcd126ff0cfc.png)
一、茶文化简史
• (一)中国用茶源流 • 茶在中国癿应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相承启癿阶段: 药用、食用、饮用。 • • 1、药用 • 神农时代: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 饮用方法:生嚼、羹汤 • 记载:“荼”形+“用
擂茶,又名“三生汤”,古时有“茗粥”之称,现在 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仍在广泛饮用。 • 还有一种简单化癿“姜盐豆子茶”:取适量癿茶叶和 炒香癿黄豆、芝麻、姜、盐放入茶碗中,直接用开水沏泡 即成。目前在广大癿南方水乡地区。 •
3、饮用
• 中国饮茶,在秦统一巴蜀以前,就已经在巴蜀兴起了。 • 秦汉至西晋这一阶段,巴蜀茶事迚一步发展,达到繁盛时 期。 • 西汉时,茶作为四川癿特产通过迚贡癿渠道才传到了当时 癿京城长安。
(二)中国饮茶方式的演变
• 我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烹茶、点茶、泡茶以及当代饮法几 个阶段。 • 1、唐代烹茶 • 背景:政治经济发达,佛教以及道教在中国癿发展 • 茶书:《茶经》第一次较全面地总结了唐代以前有关茶 叶诸方面癿经验,大力提倡饮茶,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学 癿发展。《茶经》中对种茶、采茶、茶具选择、煮茶火候、 用水以及如何品饮都有详细癿论述。 • 茶叶类别:(绿茶)粗茶、散茶、末茶、饼茶 • 饮茶方式:唐代有煎茶、庵茶、煮茶等方式。 • 茶具:金属茶具、瓷茶具(白瓷)、竹木
唐 代 《 宫 乐 图 》
2、宋代点茶
• 背景:中国茶史上历来就有“茶兴亍唐,盛亍宋”癿说法。 • 茶叶类别:宋代制茶工艺有了新癿突破,福建建安北苑出 产癿龙凤茶名冠天下。这种模压成龙形戒凤形癿专用贡茶 又称龙团凤饼。 • 茶书:宋徽宗赵佶甚至御笔亲书了一部《大观茶论》。 • 饮茶方式:点茶法,包括炙茶、碾罗、候汤、热盏、点茶 等一套程序。出现“斗茶”。 • 茶具:五大名窑、金银质地、兔毫盏
中国茶文化基础的知识点整理.doc
![中国茶文化基础的知识点整理.doc](https://img.taocdn.com/s3/m/9530ca0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1.png)
中国茶文化基础的知识点整理.doc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1(第一部分茶叶的类别中国茶叶的类别(共分7类)1、绿茶类:绿茶是我国类别最多,销量最大,产量最高的茶类。
外观造型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俱特色,十分诱人。
属于不发酵茶,最好当年新茶,芽茶,明前茶。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
(包括蒸青绿茶、炒青绿茶、晒青绿茶)如: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太平猴魁、碧螺春、竹叶青、峨眉雪芽、六安瓜片、信阳毛尖、黄山毛峰。
功效:消炎去火,排毒养颜,解中暑。
2、红茶类:红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传统茶叶,后来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红茶制做的基本工艺流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
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
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红茶色素。
这种色素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
红茶的红汤红叶就是这样形成的。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
红茶兼容性较强,喝红茶暖胃,易冬天喝。
如:祁门红茶、滇红、宁红、正山小种、红碎茶等。
工夫红茶: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宁红工夫、宣红工夫、川红工夫、闽红工夫。
3、乌龙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
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它为青茶。
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公,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
经久耐泡,入口醇厚回甘有天然花香味。
乌龙茶是四季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乌龙茶一般分四个产地闽北乌龙: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观音王、黄金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4、白茶类: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萎调,晒干或烘干等,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酵。
如:银针白毫、白牡丹等。
5、黄茶类:属微发酵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在制茶过程上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
简单茶文化小知识
![简单茶文化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7a4fc7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6.png)
简单茶文化小知识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关于茶叶的饮法和技巧,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茶文化小知识:
1. 茶的起源:中国是茶的故乡,据传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神农时代。
2. 茶的种类:中国茶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每种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
3. 泡茶的方式:泡茶时,应该选用软水,并将水温控制在适宜的温度。
泡绿茶的水温一般在70-80摄氏度之间,而红茶则需要90-100摄氏度的水温。
4. 茶具的选择:在饮茶时,应该选用优质的茶具,如紫砂壶、瓷器等。
同时,也要注意茶具的清洁和保养。
5. 品茶的方法:品茶是一种艺术,需要用心去感受。
在品茶时,应该先观色,再闻香,最后品味。
品茶时应该心平气和,慢慢品味,体会茶的韵味和口感。
6. 茶道的礼仪:在饮茶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礼仪,如先给长辈或客人倒茶,避免用手指接触茶具等。
7. 茶与文化:茶在中国文学、诗歌、绘画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表现。
同时,茶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和、礼让、包容等价值观。
以上是一些简单的茶文化小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茶文化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或参加茶艺课程。
中国茶道入门知识大全
![中国茶道入门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57ac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2.png)
中国茶道入门知识大全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道不仅是一种品茗的过程,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寻求内心宁静的方式。
本文将为你介绍中国茶道的基本知识,帮助你入门茶道文化。
一、茶文化的起源茶文化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据传说,中国的茶树最早生长在四川、云南等地的茂密森林中,而茶叶最早是被人们当做药物使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茶叶不仅具有药物的功效,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于是逐渐开始饮茶。
饮茶兴起后,人们开始研究茶的采摘、制作和品饮等技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茶道文化体系。
二、茶的分类与选择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根据制作工艺和不同的茶叶部位可以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等六大类。
每种茶的口感和风味各有不同,因此在品鉴茶叶时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
1.绿茶:绿茶以杀青后烘干的未发酵茶叶为主,清香鲜爽,具有利尿解暑、清热降火的功效。
有名的绿茶有龙井、碧螺春等。
2.红茶:红茶以发酵完全的茶叶为主,口感醇厚,色泽红艳,香气浓郁。
有名的红茶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
3.白茶:白茶以嫩叶为主,采摘后不经过任何发酵处理,具有清淡的花香和清新的口感。
有名的白茶有白毫银针、贡眉等。
4.黄茶:黄茶是一种独特的茶类,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茶汤呈黄绿色,口感鲜爽回甘。
有名的黄茶有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5.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清香回甘的特点,又有红茶的醇厚口感。
有名的乌龙茶有铁观音、岩茶等。
6.黑茶: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茶叶存放越久口感越好,具有降脂健胃等保健功效。
有名的黑茶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三、茶具的使用与养护茶具在茶道文化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茶道的表现形式和茶的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1.茶壶:茶壶是沏茶的主要工具,其大小、形状和材质会对茶叶的浸泡和温度起到重要影响。
茶壶的养护需要定期清洗和通风晾晒,以防霉变。
2.茶杯:茶杯的选择一般以白色瓷杯为主,以充分展现茶叶色泽和透明度。
茶文化基础知识整理版
![茶文化基础知识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0f99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1.png)
茶文化基础知识整理版茶叶的起源与传播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据史书记载,最早饮茶的人是中国古代的神农氏。
茶叶的传播也是从中国开始的,早在唐朝时期,茶叶就已经传入了日本和韩国,后来又传入了欧洲和美洲。
茶叶的种类茶叶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功效。
绿茶:绿茶是不发酵茶,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
常见的绿茶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红茶:红茶是完全发酵茶,茶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素。
常见的红茶有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等。
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常见的乌龙茶有大红袍、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白茶:白茶是最接近自然的茶类,经过轻微发酵,茶叶呈现出白色。
常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黄茶:黄茶是一种特殊工艺的茶类,经过闷黄处理,茶叶呈现出黄色。
常见的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黑茶:黑茶是后发酵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茶叶呈现出黑色。
常见的黑茶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茶叶的冲泡冲泡茶叶是一门艺术,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冲泡方法。
一般来说,绿茶和红茶适合用8090℃的水冲泡,乌龙茶和白茶适合用100℃的水冲泡,黑茶则适合用95100℃的水冲泡。
茶叶的功效茶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
茶叶具有提神醒脑、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多种功效。
茶叶的礼仪饮茶在中国有着丰富的礼仪,如泡茶、敬茶、品茶等。
在饮茶时,要注意茶叶的摆放、茶具的选择、泡茶的顺序等。
茶叶的保存茶叶的保存也是一门学问,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保存方法。
一般来说,茶叶应该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还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文化。
茶叶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媒介,茶馆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茶叶的贸易茶叶是中国的重要出口商品,也是世界茶叶贸易的主要品种。
中国的茶叶贸易历史悠久,茶叶的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f15f0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9.png)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以下是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1. 茶的起源: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传,茶的发现与神农氏有关。
茶叶最早被用作药物,后来逐渐演变为饮品。
2. 茶叶的分类:茶叶主要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等几大类。
每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加工方法和特点。
3. 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强调茶的制作、品尝和欣赏的仪式性和艺术性。
茶道注重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茶的香气、口感和意境。
4. 茶具:品茶过程中使用的器具被称为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匙、茶船、茶罐等。
茶具的材质、形状和工艺都与茶文化密切相关。
5. 茶的功效与禅修:茶被认为有清心、提神、降压、养生等功效。
在禅修中,喝茶可以帮助人们达到宁静的境地,促进思维的净化和内心的平和。
6. 茶文化的传播:茶文化随着茶叶的传播而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的茶道、英国的下午茶等,形成了不同地的茶文化传统。
以上是茶文化的基础知识,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了独特的饮品文化,更融入了哲学、艺
术和生活方式。
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受人喜爱的文化遗产。
中国茶叶文化知识
![中国茶叶文化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e6cd24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8.png)
中国茶叶文化知识
中国茶叶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茶叶文化的知识:
1. 茶的起源:相传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据考古学家研究,最早的茶叶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中国西南地区。
2. 茶叶的分类:中国的茶叶根据制作工艺和产地可以分为六大类,包括绿茶、红茶(如红茶、普洱茶等)、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
3. 烹茶仪式:中国传统的茶道注重礼仪和沏茶的技巧。
茶艺表演常见的有“茶艺表演”、“品茗会”等形式,通常伴随着优雅的动作和精致的器具。
4. 茶具文化:中国的茶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壶、茶杯、茶盘等器具均有特定的设计和选材要求,以适应不同种类茶叶和沏茶方式。
5. 茶文化与禅宗:茶文化和佛教禅宗有着密切的联系。
茶叶泡制和品饮过程中,强调心境宁静和专注,与禅修的境界相契合。
6. 茶文化与社交:中国人常用茶来招待客人,茶会被视为一个重要
的社交场合。
通过分享茶叶和品茗,人们可以增进友谊和交流。
7. 传统茶艺:中国有许多著名的茶道流派,如四川的“川茶”、福建的“福茶”、江苏的“苏茶”等,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茶艺表演和茶具特色。
总之,中国茶叶文化是一门深厚而细致的学问,融合了历史、哲学、礼仪和艺术,展示了中国人民对茶叶的热爱和敬重。
茶叶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日常生活、文化习俗还是精神追求,都离不开茶的存在。
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9b5a9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2.png)
茶文化基本知识茶文化基本知识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探究茶文化的基本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茶的起源、分类、冲泡、礼仪等方面的内容。
一、茶的起源茶的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中国古代。
相传,古代中国的圣帝神农嚐百草,发现茶叶可以解渴、提神。
茶叶开始被用于药物之后,逐渐演化为一种饮品。
茶的起源地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如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省份。
二、茶的分类根据茶叶的加工方式和产地不同,可以将茶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黄茶和黑茶。
每种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特点,适合不同的冲泡方法。
1. 绿茶:经过杀青、揉捻、烘焙等加工步骤而产生的茶叶。
绿茶清香、清爽,富含维生素C,有利于清热解毒和美容养颜。
2. 红茶:在茶叶鲜叶的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发酵、揉捻和烘焙而制成。
红茶色泽红艳,滋味浓郁。
3. 白茶:采摘嫩芽后直接晾干,或稍经简单烘焙而成。
白茶外形略显白毫,口感清淡,香气独特。
4. 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茶类,制茶过程复杂。
乌龙茶具有淡淡的果香和甘甜的口感。
5. 黄茶:与绿茶相似,但在加工过程中发酵程度略高。
黄茶具有明显的黄色茶汤和独特的香气。
6. 黑茶:经过微生物发酵,多年贮存后制成。
黑茶色泽红褐,有独特的陈香味道。
三、茶的冲泡方式茶的冲泡方法对于茶的口感和香气至关重要。
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和浸泡时间。
1. 绿茶:水温控制在80度左右,冲泡时间为1-2分钟。
2. 红茶:水温控制在90度左右,冲泡时间为3-5分钟。
3. 白茶:水温控制在80度左右,冲泡时间为2-3分钟。
4. 乌龙茶:水温控制在90度左右,冲泡时间为2-3分钟。
5. 黄茶:水温控制在80度左右,冲泡时间为2-3分钟。
6. 黑茶:水温控制在95度左右,冲泡时间为3-5分钟。
四、茶的礼仪中国茶文化注重茶的烹饪和饮用过程中的礼仪。
茶具和茶艺道具的选用,冲泡技巧的掌握,以及沏茶和品茶时的仪态,都体现出中国人对茶的重视和崇敬。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3a0949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f.png)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的传统名片之一。
作为一门传统文化,茶文化自然具有许多不同寻常的知识,以下将简要介绍一些茶文化的基础知识,以供大家参考。
1. 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传说是商朝时期,由于草木灾害而被迫从肉类饮食向植物食物转化,而发现了茶树所具备的药用功能,并开创了饮茶的传统,被有心人们发扬光大形成具有广泛认同的“茶文化”。
2. 茶类茶的类别有很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等。
其中绿茶是最常见的茶类,而红茶是传统英式茶饮喜爱的主角,白茶要求茶叶生长环境极好,因此价格较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类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所以喜欢茶的人可以尝试不同种类的茶叶。
3. 茶器选择适合的茶器是享受茶文化的必备条件。
茶道中最具代表性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道具架和茶筅,茶具的材质也有不同。
例如,砚台式茶盘是传统中国茶器中常见的茶盘;紫砂壶被视为中国传统茶器的顶尖之作,尤其是宜兴紫砂壶更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代表作。
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款质量好,感觉好的茶具,才是最好的茶具。
4. 茶道礼仪茶文化有其特殊的饮茶礼仪。
其中,先随热水擦净茶具是第一步,再将泡茶水将热水冲去是第二步,第三步是将茶叶加入茶壶中,加水泡茶;泡茶时,不同茶叶也要采用不同的泡茶时间和茶温。
最后,根据茶香、色泽、清香、喉感、余味、韵味等饮茶特质,品味和品鉴出茶的微妙之处。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让人品味到了香醇的茶汤,又让人体会到了厚重的历史韵味。
有喜欢饮茶的人士们,除了享受这份味道,也不妨了解一下茶文化的更多知识,从而更好的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茶文化基础知识茶文化知识与养生
![茶文化基础知识茶文化知识与养生](https://img.taocdn.com/s3/m/9b6affe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2.png)
茶文化基础知识茶文化知识与养生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茶文化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茶文化基础知识1、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颂茶树为“南方之嘉木”。
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茶”字的形、音、义也是由中国确定的。
茶字的演变与确定,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的祖国是中国。
茶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的称谓。
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
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
古代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在3000年前已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云南地区有世界上年龄最长的野生古茶树。
茶的起源肯定还早得多。
茶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有关茶文化的文物十分丰富,诸如茶人、茶具、茶书、茶画、水泉以及有关茶文化遗址遍布全国各地。
中国的茶文化及饮茶习俗在汉、唐、宋代就已向中国周边地区辐射,明清以后更传到欧美,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些都证明我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茶的故乡。
2、为什么说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据文献记载,我国西南地区三千多年前已产茶。
晋常璩撰写《华阳国志》,是有关我国地区产茶的最早记载,认为“南安(今四川乐山)、武阳(今四川彭山)皆产名茶”。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考证:“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
可知最早有茶饮者,亦在我国西南地区。
当代“茶圣”吴觉农早在20年代就以科学的论证,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驳斥了茶的原产地不在中国的错误说法。
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极宜于茶树的生长。
据近年来的科学调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在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文献和实证都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1b726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c.png)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一、起源和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之一、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相传中国神农氏发现了茶叶的滋补作用。
茶的栽培和饮用逐渐在中国流传开来并得到推广。
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茶的历史记录很早就存在了。
其中最著名的是《茶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茶学专书,记载了茶的栽培、饮用和制作等知识。
茶馆的兴盛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茶馆是人们交流和休憩的场所,也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茶的分类和制作中国茶可以分为六大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每一类茶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品味风格。
制茶的过程包括采摘、烘青、杀青、揉捻、干燥和分类等环节。
不同类别的茶叶在处理过程和烘焙程度上有所差异,体现出不同的外观、口感和香气。
三、品茶的礼仪和器具品茶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茶的品质与口感是通过品茶的方式来体验和领悟的。
品茶的礼仪包括观色、闻香、品味和回味等步骤。
观色是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来判断茶叶的质量和烘焙程度;闻香则是通过闻茶叶的香气来感受茶叶的特点和品种;品味则是通过品尝茶叶的口感和滋味来评价茶的品质;回味则是在茶叶品尝后留存口中的余韵。
品茶所使用的器具包括茶具、盖碗、品茗杯、茶盘和茶巾等。
其中,茶具是煮茶和冲泡茶所必备的工具,盖碗是饮茶的主要容器,品茗杯则是用于品尝茶叶和欣赏茶汤的器具。
四、茶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茶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茶被视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修养方式,被赋予了“清净”“和谐”“致静”等意义。
茶艺表演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师用独特的手法和动作来展示茶的制作和品味过程,借此传达出文化、礼仪和审美的信息。
茶文化还与诗词、绘画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相结合,众多文人墨客在茶馆和茶园中创作诗歌和绘画作品。
诗人陆游曾说:“诗入茶味即禅,禅入茶味即古。
”茶和文化的结合使得茶文化更加深厚和广泛。
茶园和茶山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许多茶园被列为世界遗产,并成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品茶。
关于茶文化基本知识
![关于茶文化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d46cb6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13.png)
关于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1.茶道: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饮茶时的仪式和规距,也
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2.茶德:指饮茶人的道德修养,与品茗时的心态和行为有关。
3.茶联:茶联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指与茶有关的楹联,通常
用于装饰或表达茶文化。
4.茶书:指与茶有关的书籍,包括茶叶的栽培、制作、品鉴和历
史等方面。
5.茶具:指泡茶、饮茶时所使用的器具,包括壶、碗、杯、勺等。
6.茶谱:指记录茶叶制作和品鉴方法的文献资料。
7.茶诗:指以茶为主题的诗歌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8.茶画:指以茶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形
式。
9.茶学:指研究茶叶的科学,包括茶叶的栽培、制作、品鉴和历
史等方面。
10.茶故事:指与茶有关的历史传说和文化故事,是茶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11.茶艺:指泡茶和品茶的技艺,包括泡茶的方法、技巧和礼仪等。
茶文化小知识
![茶文化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3e30f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1.png)
茶文化小知识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人们常常以茶会友、品味生活,茶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以下是一些关于茶文化的小知识。
1. 茶的起源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据传,茶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
最早的茶是由野生茶树演化而来的,后来人们开始将茶树栽培起来,发展出不同的茶叶品种。
2. 茶的分类茶可以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和黑茶等。
其中,绿茶是不经发酵的茶叶,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泽和营养成分。
红茶是经过充分发酵的茶叶,具有浓郁的香气和味道。
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口感。
黑茶是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贮存的茶叶,具有独特的陈香和滋味。
3. 茶道文化茶道是一种重视礼仪和精神修养的文化传统。
在茶道中,泡茶的过程被视为一种艺术,注重茶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泡茶的仪式。
茶道追求的是内外合一,通过品茶来达到身心的平静和内心的宁静。
4. 茶艺表演茶艺表演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传统的表演艺术。
茶艺表演不仅展示了泡茶的过程,还融入了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茶艺表演不仅是一种欣赏的乐趣,也是一种传承和弘扬茶文化的方式。
5. 茶道师茶道师是专门从事茶道教学和表演的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和泡茶技巧。
茶道师不仅要懂得茶的品种和特点,还要了解茶具的使用方法和泡茶的流程。
他们通过教学和表演,将茶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
6. 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不仅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茶作为一种饮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还有助于身心健康。
茶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地域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茶成为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符号。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通过了解茶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
无论是品味一杯清香的绿茶,还是欣赏一场精彩的茶艺表演,茶文化都能带给人们身心愉悦的体验,成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3c5443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8.png)
• 茶馆文化:茶馆作为品茶、交流的场所
• 茶馆社交:茶馆中的社交活动,如聚会、座谈等
茶艺表演
• 茶艺表演:茶艺师表演泡茶、品茶等技艺
• 茶艺交流:茶艺表演中的交流与互动
茶与创意产业的融合
茶文化创意产业
茶文化产业发展
• 茶叶包装设计:创意独特的茶叶包装设计
• 茶文化产业发展:茶叶、茶具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茶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茶文化的传播
茶文化的影响
• 陆上丝绸之路:茶叶传入中亚、西亚地区
• 生活习惯:饮茶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海上丝绸之路:茶叶传入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
• 文化交流:茶文化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 对外贸易:茶叶成为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 产业发展:茶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茶具、茶点等相关产
茶文化的发展
• 汉代:茶叶开始作为贡品出现
• 唐代:茶文化达到鼎盛,茶道盛行
• 宋代:茶文化的重心转向民间,茶艺逐渐成熟
• 明清:茶叶的种植与加工技术得到提高,茶文化更加丰富
⌛️
茶文化的演变
• 从药用到饮用:茶叶的药用价值逐渐被发掘
• 从解渴到品味:茶叶的品味逐渐受到重视
• 从茶道到茶艺:茶文化的艺术性逐渐增强
茶叶的保健功效
• 抗氧化: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
• 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减肥功效:绿茶、乌龙茶等茶叶具有减肥功效
• 降血脂:茶叶中的茶多酚有助于降低血脂
• 茶叶的抗衰老功效:茶叶中的抗氧化成分具有抗衰老功
• 提神醒脑:茶叶中的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效
• 茶叶的降血压功效:茶叶中的茶多酚有助于降低血压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7cec8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5.png)
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1.茶的起源和传播: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中国,传说是神农尝百草时发现的。
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并传入世界各地。
如今,中国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供应国之一2.茶的种类和分类:中国的茶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产地进行分类。
常见的茶类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黄茶和黑茶等。
每一种茶都有独特的特点和饮用方式,反映了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加工工艺的差异。
3.茶具和茶艺:茶具是与茶文化密切相关的重要元素。
中国茶具主要包括茶壶、茶杯、茶托、茶盘等。
不同的茶具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茶叶,通过不同的茶具和品茗技巧,可以更好地欣赏茶的色、香、味。
4.茶道和茶会:茶道是表达茶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茶道,人们可以以独特的方式享受茶的美味,并体验宁静和平和。
茶会是茶文化的重要展示形式,通过茶会,茶艺师可以向来宾展示不同种类茶叶的品尝技巧和艺术鉴赏。
5.茶文化的哲学: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和消遣方式,它还承载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倡朴素、内敛和谦逊的生活态度。
在茶道中,人们通过饮茶和品味茶的过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安宁。
6.茶文化的社交价值:茶在中国的社交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茶室中,人们可以通过品茶交流感情,借茶会友。
茶文化既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也是一种展示身份和地位的方式。
7.茶文化的影响:茶文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文化不仅在文学、艺术和宗教,也在哲学、政治和经济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茶作为世界第二大饮品(仅次于水),也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
总结起来,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
茶文化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对茶的热爱和追求,也蕴含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生活哲学。
通过了解和学习茶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泡时间:视温润泡汤色的澄清 度可进行多次洗茶,直至茶汤澄 清透明,方可分茶饮用。
谢 谢 观 看
紫砂
紫砂壶用紫砂泥烧成,古朴别 致,气质特佳。保持茶叶鲜香, 保温性高,能较长时间保持茶 叶的色香味。
玻璃
一般见于玻璃杯和玻璃材质的 公道杯,透明清亮,散热快, 宜观赏。
泡茶四要素·水温
懒人记忆法: 茶叶越嫩发酵越轻,冲泡 水温越低。 原料成熟度越高, 冲泡水温随之升高。 茶叶发酵度越重, 冲泡水温随之升高。
日照
喜光耐阴
气候
温暖、湿润 (18~25℃、85%)
02
01
03
土壤
微酸性土壤(pH 4.5~5.5)
茶叶的分类
按初制工艺
六大茶类及再加工茶
茶叶的分类
黄茶:轻发酵茶
品质特征:,焖黄、 黄汤黄叶 常见品种:北港毛尖、沩山毛 尖、广东大叶清、霍山黄大茶 等。
黄茶
红茶:全发酵茶
品质特点:红汤红叶 常见品种:正山小种、祁门红 茶、滇红、英德红茶等。
→ 杀青 → 揉捻(直或包揉)→ 干燥
红茶加工
流程:萎凋→ 揉捻(揉切)→ 发酵 → 干燥。
红茶的关键工艺是“发酵”。
黑茶加工
流程: (鲜叶)→ 杀青 → 揉捻 → 渥堆 → 干燥 黑茶关键工艺是渥堆 。
科学的饮茶
茶的药用作用
1、生物碱 2、茶多酚 3、芳香类物质 4、脂多糖类
科学的饮茶
合
1、适量饮茶;
杀青原理:利用高温破坏鲜叶细胞内酶(多酚氧化 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
黄茶加工
流程:萎凋→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焖黄原理:通过湿热作用,使得杀青后茶 叶的内含物质发生一系列的热化学反应。
白茶加工
流程:萎凋→干燥
萎凋是白茶制作的关键工艺。
茶叶加工过程
青茶加工
流程:(鲜叶原料)→ 做青(晒青、摇青、凉青)
2020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培训讲师: 培训日期:
目录 Catalogue 一、茶叶的起源 二、茶叶的分类 三、茶加工过程 四、科学的饮茶 五、泡茶四要素 六、泡茶的公式
茶叶的起源
陆羽《茶经》中有载“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 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 而解之。”
泡茶四要素·投茶
泡茶四要素·浸泡时间
玻璃杯:绿茶、白茶、红茶、
黄茶、茉莉花茶 时间:1-2min,当茶汤剩余1/3 时可续水;选用盖碗冲泡时,时 间为10~30s。
盖碗或紫砂壶:青茶、黑茶
时间:首先浸润泡(洗茶),正 式冲泡12s左右即可出汤,普洱熟 茶一般即冲即出,生茶根据陈化程 度等因素适当调整,之后的2、3、 4泡以保持每泡浓度一致为原则, 适当延长冲泡时间。
茶叶加工过程
什么是发酵?
发酵的本质是茶多酚的氧化 茶叶发酵会形成茶色素
茶叶加工过程
发酵的作用?
茶多酚氧化后苦涩感降低,茶汤会变得更加醇和;而 多糖和蛋白质的水解使得小分子甜味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增加 ,提高茶汤的甜度。因此,经过发酵的茶叶刺激性会降低, 更加适口。
茶叶加工过程
绿茶加工
流程:鲜叶萎凋(摊凉)→杀青→揉捻→干燥
理
2、适合饮茶的时间;
饮
3、适合的饮茶温度;
茶
4、根据人的身体状况、
生理状况选择茶叶;
5、茶水分离。
科学的饮茶
01. 不与药物同服 02. 发烧、尿结石患者忌饮茶
饮
茶
03. 神经衰弱溃疡病患者、
禁
营养不良、醉酒慎饮茶;
忌
04. 空腹、饭后、哺乳期、肝脏病人、 哺贫血患者、儿童不宜喝浓茶。
泡茶四要素·择具
红茶
黑茶
绿茶
绿茶:不发酵茶
品质特点:清汤绿叶 常见品种:西湖龙井、雨花茶、蒙顶甘露、 平水珠茶、六安瓜片等 。
白茶
白茶:轻发酵茶
品质特点:毫香显现、微黄汤白芽。 常见品种: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 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等。
青茶
青茶(乌龙茶):半发酵茶
品质特点:做青 ,绿腹红边 常见品种:凤凰单丛、大红袍、 武夷水仙、铁观音、冻顶乌龙等。
·1 ·
茶叶的起源
唐代
陆羽式煎茶法
宋代
宋代斗茶点茶法
明清明清五大环节泡饮法茶叶的分类·植物学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原始花被亚纲
山茶目
山茶科 山茶属
印度大叶种及中国小叶种
茶叶的分类·茶树分类
按树形分
1、乔木型 2、灌木型 3、小乔木型
●
按叶片大小分
1、大叶种 2、中叶种 3、小叶种
●
茶叶的分类·生长环境
输入标题文本 输入标题文本 输入标题文本 输入标题文本
按材质分
瓷
瓷器使用高岭土高温烧成,表 面光洁透亮,胎薄致密,气孔 少,吸水率低,传热快,保温 性适中,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 香味。
陶
陶器使用陶土较瓷器低温烧成,造 型一般比较古朴粗犷,大气沉稳, 颜色较深,表面略粗糙,胎厚,气 孔多,传热慢,保温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