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发酵大实验指导书
酒精发酵实验(修改后)

三、实验器材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种,培养基、蒸馏水、无菌水、铝锅、电炉、三角瓶、牛皮纸、棉绳、水浴锅、振荡器。
表1酒母扩大培养
项目
固体试管
液体试管
三角瓶
外观糖度(BX)
பைடு நூலகம்自然
自然
自然
培养温度(℃)
28
28
28
培养时间
6d~7d
24h
24h
接种量
—
1环/10ml
20ml/500ml
4.1.3成熟酒母质量指标
要求细胞形态整齐、健壮、没有杂菌。酵母的细胞数为1亿/ml左右,出芽率在15~30%,酵母死亡率≤1%。
五、实验报告
2.蒸馏烧瓶、蛇行冷凝管、100ml容量瓶、量筒、电炉、酒精计、水浴锅、温度计:0~100℃、钢精锅、接种环、小刀、无菌平板。
四、酒精发酵
酒精的生产一般可分为发酵法和合成法两大类。我国酒精生产以发酵法为主,大多数工厂采用薯干为原料。
1.酒精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
↓
粉碎耐高温活性干酵母(或酵母菌)
↓ ↓
调浆活化(液体试管酵母)
五、实验报告
记录实验结果。
六、思考题
1.酒精发酵的工艺要点是什么?
即:3月31日(星期六)上4月2日(星期一)的课,4月1日(星期日)上4月3日(星期二)的课。
2.2液化
上述糊化醪冷却到85~90℃,按每g原料20U加α-淀粉酶,保温液化10min。
酒精发酵实验报告

篇一: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报告实验方案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研究学院(部):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生姓名:鑫学号:11018150 班级:生物工程二班指导教师:肖一、实验目的1、学会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2、找到酵母菌发酵时的最优条件二、培养基和实验方法及材料的确定 1、玉米粉的糖化方法玉米粉的糖化采用双酶法,其工艺流程如下玉米粉→加水→液化→糖化→发酵→蒸馏→成品酒精试验中,发酵培养按照三角瓶100ml培养。
本次工做20组是要,共需发酵液20*100=2000ml。
培养液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
所以共需玉米粉700g。
液化:取100g玉米粉,加入300ml的水,液化温度为90℃,ph值为5.5,液化时间为3.5h,液化酶的添加量为0.035g/100g玉米粉糖化:糖化时的工艺条件为:糖化温度为58℃,ph值为4.5,糖化时间为3.5h,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3g/100g玉米粉。
2、活化培养基本实验在进行实验时采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的配制,配方如下表一:表一3、扩大培养基扩大培养仍然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由于要用液体的,所以将其中的琼脂配料去掉。
4、发酵培养基糖化液稀释至l0%浓度,添加辅料(硫酸铵0.4%),ph5.5灭菌三、培养基的制备及酵母的活化1、准备酵母母菌一支常温下存放一天,增加菌种的活力。
在母菌存放期间制作各时期培养基2、准备固体培养基(察氏培养基)50ml,做成8支试管斜面,扩大培养基800ml(做扩大培养时使用)。
做成8个三角瓶,每瓶200ml。
120℃灭菌30min。
3、发酵液的制备(1)玉米粉的筛选实验前准备粉碎后的玉米粉700g。
(2)玉米粉的液化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的配比对玉米粉进行液化,液化方案上文已经交代。
在1000ml 烧杯里,或者500ml烧杯分两次,水浴液化。
器材:烧杯500ml两个,玻璃棒一个,水浴锅一个,糖化酶0.225g 步骤:1、将糖化酶,玉米粉,水按照比例配置好在烧杯里。
「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方案」

「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方案」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的发酵作用,了解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并通过实验验证酵母菌是由于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乙醛酸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实验器材:1.酵母菌2.葡萄糖溶液3.饮用水4.试管5.实验台6.显微镜7.盖玻片8.滴管9.移液管10.测量杯实验步骤:1.准备酵母菌溶液。
将适量的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混合,搅拌均匀。
注意酵母菌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2.将混合溶液倒入试管中,不要盖紧。
3.观察观察酵母菌发酵的现象。
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溶液中产生气泡,并且试管中有一股酒精味道。
4.取出一部分发酵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以看到液体中有大量的活跃酵母菌和气泡。
5.用滴管吸取一些发酵液,滴于甲醇中,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证明,白色沉淀是乙醛酸的反应产物,进一步证明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后,可以观察到发酵反应的现象。
酵母菌通过发酵过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和酒精,导致溶液中产生气泡和特有的酒精味道。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溶液中有大量的活跃酵母菌和气泡。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为能量,并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醇。
这一过程实验证明了酵母菌是通过产生酒精来发酵的。
将发酵液滴入甲醇中,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进一步证明了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结果。
白色沉淀为乙醛酸的反应产物,进一步确认了酵母菌通过酒精发酵生成酒精的过程。
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酒精发酵,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实验证明了酵母菌通过生成乙醛酸和二氧化碳来发酵,进一步验证了酒精发酵的过程。
注意事项:1.在实验中使用的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要保持无菌状态,避免其他细菌的污染影响实验结果。
2.在观察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溶液外溢或滴到其他地方。
3.实验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以免下次使用时受到污染。
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实验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

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实验(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本实验是在生物工艺实验单元操作基础上,综合运用酒精发酵工艺学课程中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发酵方法,对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过程进行全程监测,模拟工业生产上的整个过程,因此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实验。
要求学生较灵活地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实验后系统总结获得全面提高。
一、实验目的1、了解淀粉质原料酒精发酵的全过程。
2、掌握酒精发酵过程中各种监控数据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内容1.准备:(1) 发酵用三角瓶和蒸馏装置的准备。
(2) 温度计和酒精计的准备。
(3)粉碎机的使用方法的熟悉。
2.玉米的粉碎3.酒精发酵试验(1)调浆(加水比1:3,液化酶添加量为8U/g原料)(2)糊化(90℃,90~120min)(3)活性干酵母的活化(在100mL2%灭菌糖液中加入1~2g干酵母,30~33℃活化30~60min)。
(4)糖化(糊化醪冷却至60~62℃,添加120~150U/g原料的糖化酶,30~60min)。
(5)发酵(糖化醪冷却至30~33℃,按原料量的0.1%添加活性干酵母,发酵时间控制在60h左右)。
(6)蒸馏(将发酵醪全部或取100mL进行蒸馏)。
(7)计算原料出酒率。
三、分析方法1.发酵成熟醪酒精含量的测定:蒸馏——酒精计法。
2.发酵成熟醪酸度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3.发酵成熟醪残总糖的测定:酸水解——斐林法。
4.发酵成熟醪残还原糖的测定:斐林法。
5. CO2释放量的测定:称重法。
四、知识准备(1)酒精发酵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常规发酵工业分析方法。
五、实验报告要求(1)绘制酒精发酵过程中CO2的释放量曲线图。
(2)计算原料出酒率并对发酵结果进行评价。
酒精发酵实验报告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设计)性大实验报告书(酒精发酵实验)学生姓名:***学号:**********班级:生工2102专业:生物工程指导教师:***生物工程专业设计(综合)实验安徽工程大学实验报告书学生姓名:吴丁柱学号:3102106216 专业班级:生工2102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3.12.17 实验成绩:一、当前酒精生产工艺的技术进展及现状1.1现状酒精是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国防和科研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有机工业原料。
中国工业化生产酒精始于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的酒精厂,但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酒精产量不到1万吨,专业性酒精厂生产规模大都是千吨小厂,基础十分薄弱。
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酒精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现有酒精生产企业450多家,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共26家,其中30万吨以上的3家、10~20万吨7家、3~5万吨9家。
2005年酒精产量达368.13万千升(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计)(不包括自产自用的酒精),比2004年增长33.6%,居世界第三位。
2004年出口酒精74.44万吨比2003年增2.28倍,每吨酒精创汇418.73美元。
进口3433吨,其中变性酒精1802.18吨,用汇686.03美元/吨。
酒精生产实现了连续化、使用专用酶制作和商品酒精酵母,固定化酒精酵母,淀粉利用率达到90%以上,淀粉出酒率好的企业可以达到55~56%,(96°V/V)原料出酒率可到40~40.88%。
随着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国家标准的4次制订、修订和实施,高纯度特级酒精企业的日益增多,标志着我国酒精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国外酒精生产技术自石油危机和美国大力发展汽油醇以来,有了更快的进步,特别是在节能、综合利用和自动化等方面,与我国拉开了差距。
我国每吨酒精平均能耗酒精800公斤以上,世界水平为300~400公斤。
酒精发酵实验资料报告材料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设计)性大实验报告书(酒精发酵实验)学生:吴丁柱学号:3102106216班级:生工2102专业:生物工程指导教师:胜华工程大学实验报告书学生:吴丁柱学号:3102106216 专业班级:生工2102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3.12.17 实验成绩:一、当前酒精生产工艺的技术进展及现状1.1现状酒精是广泛应用在食品、化工、医药、国防和科研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有机工业原料。
中国工业化生产酒精始于1900年俄国人在建的酒精厂,但发展非常缓慢,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酒精产量不到1万吨,专业性酒精厂生产规模大都是千吨小厂,基础十分薄弱。
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酒精生产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现有酒精生产企业450多家,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共26家,其中30万吨以上的3家、10~20万吨7家、3~5万吨9家。
2005年酒精产量达368.13万千升(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计)(不包括自产自用的酒精),比2004年增长33.6%,居世界第三位。
2004年出口酒精74.44万吨比2003年增2.28倍,每吨酒精创汇418.73美元。
进口3433吨,其中变性酒精1802.18吨,用汇686.03美元/吨。
酒精生产实现了连续化、使用专用酶制作和商品酒精酵母,固定化酒精酵母,淀粉利用率达到90%以上,淀粉出酒率好的企业可以达到55~56%,(96°V/V)原料出酒率可到40~40.88%。
随着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国家标准的4次制订、修订和实施,高纯度特级酒精企业的日益增多,标志着我国酒精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国外酒精生产技术自石油危机和美国大力发展汽油醇以来,有了更快的进步,特别是在节能、综合利用和自动化等方面,与我国拉开了差距。
我国每吨酒精平均能耗酒精800公斤以上,世界水平为300~400公斤。
随着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国酒精生产技术正在得到飞跃发展和提高,深信21世纪初期一定可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酒精发酵

常用仪器是手持式折光仪,也称糖镜、手持式糖度计,该 仪器的构造如下图所示。
操作步骤
打开手持式折光仪盖板,用干净的纱布或卷纸小心擦干棱镜玻璃面。在棱镜 玻璃面上滴2滴蒸馏水,盖上盖板,于水平状态,从接眼部处观察,检查视野 中明暗交界线是否处在刻度的零线上。若与零线不重合,则旋动刻度调节螺 旋,使分界线面刚好落在零线上。 打开盖板,用纱布或卷纸将水擦干,然后如上法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待测液, 进行观测,读取视野中明暗交界线上的刻度,即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的 大致含量)。重复三次。
仪器各连接处是否严密 ,接收瓶作好100ml刻度标记。 加样 100ml样品(容量瓶)+50蒸馏水及沸石加入到蒸馏烧瓶中 蒸馏 应先小火加热,待溶液沸腾后再慢慢用大火 ,蒸馏液体积 达到容量的90%左右时停止蒸馏 。定容酒精计测定。
计算100g原料的出酒率。
发酵过程中除主要生成乙醇外,还生成少量的其他副产物, 包括甘油、有机酸(主要是琥珀酸)、杂醇油(高级醇)、 醛类、酯类等。
理论上1mol葡萄糖可产生2mol乙醇;即180克葡萄糖产 生92克乙醇,得率为51.5%,可是实际得率没有这么高。
三、实验步骤
(1)调浆:玉米粉100g,加水400g(1:4的料水比),氯化钙(0.2%,占原料量)搅 拌均匀成淀粉悬浮液。
四、实验安排(6组)
调浆:500g/组(玉米粉100g,加水400g,氯化钙0.2% )大烧杯或三 角瓶,搅拌均匀,制成淀粉悬浮液。 2%葡萄糖液:20ml/组 小三角瓶中,包扎 糊化、液化、糖化 :保温(水浴)检验(液化碘检验浅红色或棕红色, 糖化无水酒精检验无白色絮状物)纱布过滤,测糖度(糖度仪),滤液 加入到带皮塞三角瓶中,胶管口用纱布包好。 调整pH值调整(5.0),灭菌121℃灭菌20min 冷却接种
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实验目的:让学生理解糖的无氧酵解途径并了解厌氧发酵的工艺过程,掌握测定发酵醪液酒精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酒精发酵是典型的糖的无氧酵解途径。
在无氧的培养条件下,酵母菌利用糖发酵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作用即为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 6H12O6→ 2C2H5OH + 2CO2通过对发酵醪液酒精含量的测定,可以判断酒精发酵的进程。
实验材料及仪器发酵罐;酒精蒸馏装置;酒精表0-12%;甘薯粉;活性干酵母;BF-7658淀粉酶;糖化酶。
实验过程1、糖液制备(1)淀粉液化:用70-80℃的温水调17%粉浆1000毫升,立即加入BF-7658淀粉酶(4000u)2.5%,于电炉上加热至90-93℃保温5-10分钟,继续加热煮沸1小时,加热时需补充水分。
(2)淀粉糖化:将煮沸的醪液冷却至60-62℃,加入糖化酶(50000u)0.3%糖化30分钟,糖化完毕入发酵罐灭菌备用。
2、酒精发酵(1)活性干酵母活化:按糖液量0.5%称取活性干酵母,用2%蔗糖溶液,38-40 ℃保温活化30分钟。
(2)接种发酵:将活化好的酵母接入到发酵罐中,35-38℃培养发酵68-72小时。
(3)酒精含量测定:观察并记录酒精发酵工艺过程。
发酵醪温度每小时测1次,2小时记录1次;发酵醪液酒精含量每间隔5小时测定1次并记录。
注意事项(1)蒸馏过程中乙醇蒸汽的逃逸,会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蒸馏前必须仔细检查仪器各连接处是否严密。
若蒸馏中出现漏气,必须重新测定。
(2)蒸馏时,应先小火加热,待溶液沸腾后再慢慢用大火焰。
对于易产生泡沫的酒样加少量消泡剂。
但是加过消泡剂的试样蒸馏残液,不能用来作浸出物的测定。
发酵时间(h) 酒精生成量(g/L)0 05 7.16 10 19.7 15 33.26 20 43.97 25 48.66 30 51.08 35 54.08 40 57.32 45 61.23 50 65.14 55 67.94 60 70.94 65 73.55 70 76.38。
【精品】酒精发酵大实验指导书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设计)性大实验报告书学生姓名:徐从富学号:3092106237班级:生工2092专业:生物工程指导教师:魏胜华2012年12月安徽工程大学实验报告书学生姓名:徐从富学号:3092106237专业班级:生物工程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2/12/19——2012/12/26实验成绩:(酒精发酵实验为例需学生完成以下主要内容)一、当前酒精生产工艺的技术进展及现状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原理3.1酒精发酵工艺原理3.2酒精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选择与依据3.3酒精发酵工艺流程(方框图)3.3糖化工艺参数选择3.4发酵工艺参数选择四、材料与方法4.1原料、药品以及仪器设备4.2分析测定方法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讨论七、参考文献八、要求1.遵守实验室纪律,保持实验室卫生,每天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室彻底打扫,离开实验室时保证水、电的安全,并注意关闭窗,门。
2.实验态度严肃,认真,实验前要对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弄清楚,熟悉实验方法,购买所需原料、试剂,配制所需的溶液,实验前后认真清洗仪器设备。
3.实验采用分组方式,实验内容按任务书要求完成,如更改必须在指导教师同意下进行。
4.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操作;5.值班时定时取样,按标准分析方法,进行认真测定;填好试验纪录表,试验数据真实。
6.对原始记录进行必要的分析、整理。
包括实验数据与理论值的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实验故障原因的分析等。
总结试验结果,认真完成综合实验报告并附原始记录表,用打印纸打印装订。
7.总结本次实验的体会和收获。
8.实验报告应简单明了,语言通顺,图表数据齐全规范。
生物工程专业设计(综合)实验任务书设计(综合)实验名称:生物工程专业设计(综合)大实验实验时间:第十六~十九周实验内容:淀粉质原料发酵生产酒精大实验1.完成淀粉质原料成分的测定2.完成糖化试验及过程参数的测定;3.完成发酵试验及过程参数的测定;4.完成酒精蒸馏及参数的测定;5.计算酒精的得率。
化学实验教案酒精发酵反应的实验设计

化学实验教案酒精发酵反应的实验设计化学实验教案:酒精发酵反应的实验设计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酵母在含糖溶液中的发酵作用来了解酒精发酵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实验材料:1. 平底烧杯或实验瓶2. 醒发的酵母3. 葡萄糖或者果糖溶液4. 温度计5. 纱布或气球6. 实验室秤7. 实验室计时器8. 实验笔记本实验步骤:第一步:制备酵母悬浊液1. 取一小块酵母,用温水洗净。
2. 将洗净的酵母加入50毫升温水中,轻轻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第二步:制备实验溶液1. 取平底烧杯或实验瓶,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或果糖溶液(浓度约为5%),搅拌均匀使糖溶解。
第三步:观察和记录1. 使用实验室秤称取适量酵母悬浊液(约2克),加入实验溶液中。
2. 用温度计测量实验溶液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3. 盖上纱布或用气球封口,以允许二氧化碳的释放。
4.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观察实验溶液中的变化并记录下来,包括气泡的产生情况、液面的变化等。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1. 发酵速率:观察实验溶液中气泡的产生情况。
记录气泡的数量和大小,并可以通过记录气泡产生的频率来评估发酵速率。
2. 产物和副产物:观察实验溶液的液面变化,以及发酵结束后对产物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分析,例如可以使用酒精计量器测量产生的酒精含量。
3.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组,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分析温度对发酵速率的影响。
4. 酵母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组,在不同酵母浓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分析酵母浓度对发酵速率的影响。
实验分析和讨论:1.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并比较不同实验组中的发酵速率和产物产量。
观察不同变量对发酵反应的影响,例如温度和酵母浓度,进一步探讨反应速率的关系。
2. 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误差,并提出改进实验方法的建议。
3. 探讨酒精发酵反应的应用,例如酿酒、面包发酵等。
4. 总结实验的重点和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对化学实验的意义和应用的思考。
酒精的发酵实验报告

1. 掌握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了解酒精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代谢产物。
3.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酒精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将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酵母菌作为发酵微生物,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酵母菌:活化酵母菌- 葡萄糖:分析纯- 酒精:分析纯- 二氧化碳:分析纯- 澄清石灰水:分析纯- 重铬酸钾溶液:分析纯2. 实验仪器:- 50ml锥形瓶:4个- 玻璃棒:4根- 温度计:1支- 移液管:1支- pH计:1台- 恒温水浴锅:1台- 烧杯:1个- 滤纸:1张1. 准备实验材料:将活化酵母菌、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和重铬酸钾溶液分别准备好。
2. 配制培养基:取50ml锥形瓶4个,分别加入5g葡萄糖,然后加入50ml蒸馏水,搅拌均匀。
3. 接种:将活化酵母菌用移液管取适量接种到锥形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 发酵:将锥形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维持温度在30℃左右,进行发酵。
5. 检测酒精浓度: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锥形瓶,用pH计测定发酵液的pH值,同时取少量发酵液,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浓度。
6. 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将发酵瓶中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判断二氧化碳的产生。
7.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发酵过程中酒精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pH值的变化。
8. 实验结束:发酵结束后,将锥形瓶中的发酵液过滤,收集滤液,用于后续实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酒精浓度:通过pH计和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酵过程中酒精浓度逐渐增加,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酒精。
2. 二氧化碳浓度:通过澄清石灰水检测,发酵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加,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3. pH值:发酵过程中pH值逐渐降低,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消耗了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了酸性物质。
酒精发酵实验报告

篇一: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报告实验方案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研究学院(部):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生姓名:鑫学号:11018150 班级:生物工程二班指导教师:肖一、实验目的1、学会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2、找到酵母菌发酵时的最优条件二、培养基和实验方法及材料的确定 1、玉米粉的糖化方法玉米粉的糖化采用双酶法,其工艺流程如下玉米粉→加水→液化→糖化→发酵→蒸馏→成品酒精试验中,发酵培养按照三角瓶100ml培养。
本次工做20组是要,共需发酵液20*100=2000ml。
培养液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
所以共需玉米粉700g。
液化:取100g玉米粉,加入300ml的水,液化温度为90℃,ph值为5.5,液化时间为3.5h,液化酶的添加量为0.035g/100g玉米粉糖化:糖化时的工艺条件为:糖化温度为58℃,ph值为4.5,糖化时间为3.5h,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3g/100g玉米粉。
2、活化培养基本实验在进行实验时采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的配制,配方如下表一:表一3、扩大培养基扩大培养仍然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由于要用液体的,所以将其中的琼脂配料去掉。
4、发酵培养基糖化液稀释至l0%浓度,添加辅料(硫酸铵0.4%),ph5.5灭菌三、培养基的制备及酵母的活化1、准备酵母母菌一支常温下存放一天,增加菌种的活力。
在母菌存放期间制作各时期培养基2、准备固体培养基(察氏培养基)50ml,做成8支试管斜面,扩大培养基800ml(做扩大培养时使用)。
做成8个三角瓶,每瓶200ml。
120℃灭菌30min。
3、发酵液的制备(1)玉米粉的筛选实验前准备粉碎后的玉米粉700g。
(2)玉米粉的液化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的配比对玉米粉进行液化,液化方案上文已经交代。
在1000ml 烧杯里,或者500ml烧杯分两次,水浴液化。
器材:烧杯500ml两个,玻璃棒一个,水浴锅一个,糖化酶0.225g 步骤:1、将糖化酶,玉米粉,水按照比例配置好在烧杯里。
酒精发酵实验方案

酒精发酵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酵母菌的筛选方法2.复习用显微镜观察菌形态的操作步骤3.掌握酵母生产性能的测定:酵母凝聚性的测定、酵母发酵力的测定、酵母产酒精能力的测定、及其乃酒精的能力、4.掌握用DNS法测定还原糖及其酒精生产中糖化型淀粉酶的酶活力5.学习酒精出酒率的计算二、实验器材1.实验器材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三角瓶,电磁炉,水浴锅,微波炉,移液枪,枪头,容量瓶,冷凝管,蒸馏烧瓶,铁架台,软管,连通器,天平,酒精计,超净工作台,摇床,试管,紫外分光光度仪,培养皿,玻璃棒,涂布棒,离心管,离心机,漏斗,滤纸,玻璃珠,pH试纸2.试剂及药品碘液,20%盐酸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500μg/ml标准葡萄糖溶液,玉米粉,糖化酶,马铃薯,酒糟,无水乙醇,蒸馏水,DNS试剂,可溶性淀粉,葡萄糖3.实验材料番茄4.实验培养基PDA马铃薯200g蔗糖(或葡糖糖)20g琼脂15-20g水1000mlPH 自然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在加糖和琼脂,定容至1000ml。
121℃灭菌30min。
DNS试剂酒石酸钾钠18.2g,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热,于热溶液中依次加入3,5- 二硝基水杨酸0.03g,NaOH2.1g,苯酚0.5g,搅拌至溶,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三、发酵工艺(技术路线)番茄破碎一驯化培养一平板涂布分离—纯化—酵母菌株的筛选—生产性能鉴定一优良酵母获得。
四、实验步骤(一)酵母菌种的驯化筛选1. 酵母菌种的筛选分离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划线法。
将榨取的番茄汁稀释到10-3、10-4、10-5后在PDA 培养基平板上涂布,后置于28℃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中静止培养3 d;从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落中挑取一环酵母菌在PDA平板上划线,后置于28℃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中静止培养2 d。
2.酒精发酵液的微生物检查1)酵母形态的观察用美蓝染色法取对数生长期的菌体进行制片,在放大10倍及4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酵母形态,用测微尺测量酵母细胞的大小,并进行死活鉴别。
生物发酵酒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实验操作方法。
3. 探究不同条件对酒精发酵的影响,如温度、pH值、葡萄糖浓度等。
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二、实验原理酒精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实验中常用的菌种为酿酒酵母,其代谢方程式如下:\[ C_6H_{12}O_6 \rightarrow 2C_2H_5OH + 2CO_2 + 能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酵母菌- 葡萄糖- pH试纸- 温度计- 广口瓶- 移液管- 烧杯- 滤纸- 澄清石灰水- 重铬酸钾溶液2. 实验仪器:- 烧杯- 移液管- 广口瓶- 温度计- pH计- 分析天平- 滤纸四、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将葡萄糖溶解于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加入适量的酵母菌,搅拌均匀。
2. 将培养基分装于广口瓶中,每个瓶子中加入pH试纸,检测pH值,调整至适宜酵母菌生长的pH范围(通常为4.5-5.5)。
3. 将广口瓶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调节温度至适宜酵母菌生长的温度(通常为30-35℃)。
4. 定时记录温度、pH值和葡萄糖浓度,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5. 将发酵后的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6. 使用澄清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观察溶液变浑浊的现象。
7. 使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观察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的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能够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的酒精和二氧化碳。
2.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葡萄糖浓度逐渐降低,酒精浓度逐渐升高。
3. 当葡萄糖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酒精发酵基本停止,此时酒精浓度达到最大值。
4.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温度对酒精发酵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酒精的产生。
- pH值对酒精发酵也有一定影响,适宜的pH值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
- 葡萄糖浓度是影响酒精发酵的重要因素,随着葡萄糖浓度的降低,酒精浓度逐渐升高。
酒精发酵大实验2013年学生版参考资料

酒精发酵大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酒精发酵的实验,了解酒精生产的工艺过程;2加深温度、溶氧、pH 等发酵因素对酒精产量的影响,进一步明白发酵参数对发酵的重要影响;3 发酵工艺的控制的参数来自于多次实验后的优化。
实验内容:通过四组不同工艺参数的设计,发酵所得酒精的收率的差异以及相关指标的检测,总结出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总结讨论。
第一部分酒精生产的基本流程一糖化醪的制备(一)原料的选择凡是淀粉原料均可以用来生产酒精,考虑原料成本,生产上多用薯类为原料,其中以木薯淀粉含量高,产量也很高。
其次是谷类原料,以用玉米原料居多。
本实验采用玉米为实验材料。
(二)原料的蒸煮目的:1在原料吸水后借助于高温高压的作用,使原料的淀粉细胞膜和植物组织破裂,亦即破坏原料中淀粉颗粒的外皮,使其内容物流出,呈溶解状态变成可溶性淀粉,这一过程叫糊化,原料经糊化后,再通过糖化剂作用即可变成可发酵性糖,为酒精发酵所利用。
2 借助于高温高压的作用,把存在于原料中的大量微生物进行灭菌,以保证发酵过程不受原料中的杂菌污染,正常进行酒精发酵。
步骤一淀粉原料的膨化与预煮淀粉是亲水性胶体,吸水后能发生膨化现象,工艺上称为淀粉的膨化。
产生膨化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水分子渗入到淀粉颗粒的内部,使淀粉的巨大分子链扩张,因而体积增大,粘度增加。
步骤二淀粉的糊化(蒸煮)已经预煮好的淀粉料浆进入蒸煮锅后,在高温高压下,植物组织和细胞壁破裂,使淀粉完全释放出来,称之为糊化。
糊化后的料浆称为糊化醪,又叫蒸煮醪。
(三)蒸煮醪的冷却冷却的目的是为糖化酶提供酶解的合适温度。
蒸煮醪冷却到60℃后很粘稠,低于55℃时,则变成凝胶体,不能与糖化剂混合。
如果长时间缓慢冷却,则重新形成结晶体,此现象称之为“蒸煮醪老化”以至在糖化过程中,不再受糖化酶作用。
为此,应急速冷却至62℃左右,并立即与糖化剂作用,以保证糖化醪的质量。
(四)淀粉的糖化淀粉原料经过高温高压蒸煮后,淀粉糊化成溶解状态,必须在冷却后的蒸煮醪中加入一定量的糖化剂,利用糖化剂中的淀粉酶使溶解状态的淀粉转化成能被酵母菌利用的可发酵性糖,这一由淀粉转化为可发酵性糖的过程,叫做“糖化”。
酒精发酵项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酵母菌在酒精发酵中的重要作用。
3. 学习酒精发酵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分析影响酒精发酵的因素,优化发酵条件。
二、实验原理酒精发酵是指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C6H12O6 → 2C2H5OH + 2CO2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干酵母粉2. 葡萄糖3. 硫酸铜溶液4. 澄清石灰水5.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6. 温度计7. 锥形瓶8. 橡胶塞9. 小气球10. Y形管11. 大烧杯12. 试管13. 比色板14. 小烧杯15. 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活化:- 将少量干酵母粉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使其活化。
- 将活化后的酵母液倒入锥形瓶中。
2. 葡萄糖溶液的制备:- 将葡萄糖溶解于温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 将葡萄糖溶液倒入锥形瓶中。
3. 发酵过程:- 将锥形瓶置于水浴中,保持温度在30-40℃。
- 观察酵母菌进行发酵,产生气泡。
- 在发酵过程中,塞上橡胶塞,避免气体散失。
4. 二氧化碳检测:-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试管中。
- 将Y形管的一端插入锥形瓶中,另一端插入试管中。
- 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以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
5. 酒精检测:- 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倒入试管中。
- 将产生的气体导入试管中。
- 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为灰绿色,以检测酒精的产生。
6. 发酵结束:- 当不再产生气泡,石灰水不再变浑浊,溶液颜色不再变化时,表示发酵结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二氧化碳检测:在发酵过程中,石灰水逐渐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2. 酒精检测:在发酵结束后,溶液颜色变为灰绿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六、影响酒精发酵的因素1. 温度: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效果最佳,通常为30-40℃。
2. 葡萄糖浓度:葡萄糖浓度越高,酒精产量越高,但过高浓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
3. pH值:酵母菌在pH值约为4.5-5.5的条件下发酵效果最佳。
酒精发酵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酒精发酵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学习使用相关仪器和试剂。
4.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酒精发酵是指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C6H12O6 → 2C2H5OH + 2CO2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酵母菌:酿酒酵母2. 葡萄糖:分析纯3. 水浴锅4. 锥形瓶(250ml)5. 移液管6. pH计7. 滴定管8. 酒精计9. 澄清石灰水10. 重铬酸钾溶液仪器:1. 烧杯2. 玻璃棒3. 滤纸4. 烘箱5. 电子天平6. 移液器7. 恒温水浴锅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活化:将酵母菌接种于葡萄糖溶液中,置于37℃水浴锅中培养1小时。
2. 葡萄糖溶液配制:称取5g葡萄糖,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后备用。
3. 发酵液制备:将活化后的酵母菌接种于葡萄糖溶液中,置于37℃水浴锅中发酵24小时。
4. pH值测定:使用pH计测定发酵液的pH值。
5. 酒精含量测定:使用酒精计测定发酵液的酒精含量。
6. 二氧化碳生成量测定:将发酵液过滤,收集滤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以判断二氧化碳的生成量。
7. 重铬酸钾法测定酒精含量:取少量发酵液,加入重铬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根据颜色变化计算酒精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pH值测定:发酵液的pH值为4.5,说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酸性物质。
2. 酒精含量测定:发酵液的酒精含量为6%,说明酵母菌成功地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3. 二氧化碳生成量测定:发酵液过滤后,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4. 重铬酸钾法测定酒精含量:根据颜色变化,计算出发酵液的酒精含量为6%,与酒精计测定结果一致。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验证了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酒精发酵实验的操作步骤,学习了使用相关仪器和试剂,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设计)性大实验报告书学生姓名:徐从富学号:3092106237班级:生工2092专业:生物工程指导教师:魏胜华2012年12月安徽工程大学实验报告书学号:3092106237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实验类型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2/12/19——2012/12/26 实验成绩:(酒精发酵实验为例需学生完成以下主要内容)一、当前酒精生产工艺的技术进展及现状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原理3.1 酒精发酵工艺原理3.2酒精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选择与依据3.3酒精发酵工艺流程(方框图)3.3糖化工艺参数选择3.4发酵工艺参数选择四、材料与方法4.1 原料、药品以及仪器设备4.2分析测定方法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六、讨论七、参考文献八、要求1.遵守实验室纪律,保持实验室卫生,每天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室彻底打扫,离开实验室时保证水、电的安全,并注意关闭窗,门。
2.实验态度严肃,认真,实验前要对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弄清楚,熟悉实验方法,购买所需原料、试剂,配制所需的溶液,实验前后认真清洗仪器设备。
3.实验采用分组方式,实验内容按任务书要求完成,如更改必须在指导教师同意下进行。
4.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操作;5.值班时定时取样,按标准分析方法,进行认真测定;填好试验纪录表,试验数据真实。
6.对原始记录进行必要的分析、整理。
包括实验数据与理论值的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实验故障原因的分析等。
总结试验结果,认真完成综合实验报告并附原始记录表,用打印纸打印装订。
7.总结本次实验的体会和收获。
8.实验报告应简单明了,语言通顺,图表数据齐全规范。
生物工程专业设计(综合)实验任务书设计(综合)实验名称:生物工程专业设计(综合)大实验实验时间:第十六~十九周实验内容:淀粉质原料发酵生产酒精大实验1.完成淀粉质原料成分的测定2.完成糖化试验及过程参数的测定;3.完成发酵试验及过程参数的测定;4.完成酒精蒸馏及参数的测定;5.计算酒精的得率。
实验要求:1.完成实验设计报告书;2.完成实验记录表;3.完成实验总结报告;4.上述报告用A4纸打印装订成册打印要求:标题小4黑体字,正文小4楷体,单倍行距,页眉小5宋体(单页:生物工程专业设计(综合)实验,双页酒精发酵实验报告)。
注:实验报告、实验总结报告严禁雷同。
附:实验设计报告书内容格式(见实验指导书)附录:1.实验原始记录表2.实验过程参数选择记录酒精发酵生产设计(综合)实验原始记录表姓名:徐从富学号:3092106237实验时间:12/19——12/26同组成员:范振辉、汪加伟、郑晓丽、申珅、范捷测定指标1.** (填写你实验中所用的淀粉原料)淀粉主要质量控制指标的测定表1 淀粉质原料水分和淀粉含量表2 淀粉质原料糖化过程指标参数表3 糖化醪接种指标参数表4 糖化醪发酵过程指标参数注:1.酵母形态可语言描述,也可使用显微照片单独记录;计算1g纯淀粉(或1g淀粉质原料)的产酒精的理论值,并计算其产酒精的效率。
一淀粉质原料的水分测定水分在工业发酵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析项目。
原料中水分,对原料的品质与保存关系甚大。
水分过高,原料在贮藏时容易发霉变质,影响原料的利用价值。
水分测定方法一般采用烘干法,即在100-105℃烘箱中直接干燥。
1 原理样品中的水分受热后产生的蒸汽压,高于空气在电热干燥箱中的分压,水分便从样品中挥发出来。
样品干燥的速度取决于这个压差的大小,在此条件下失去的主要是试样中的游离水。
试样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的总量。
在此条件下失去的重量不仅是水分,还有微量的挥发性物质。
2 仪器与设备 (1)分析天平 (2)称量瓶 (3)干燥器 (4)电热恒温干燥箱 3 测定步骤准确称取约2克试样,置入经100-l05℃干燥恒重后的称量瓶中,在100-105℃烘箱中干燥3-4小时,取出,置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再于相同温度下干燥1小时左右,同上操作,直至恒重。
计算%100%0121⨯--=W W W W )水分(式中 W0:称量瓶重(g )W1:干燥前试样与称量瓶重(g ) W2:干燥后试样与称量瓶重(g ) 4 说明(1)原料的水分测定一般需采用100-105℃烘箱中直接干燥,其结果较为准确。
对生产过程中的水分快速测定,可采用更高温度下干燥(如120-140℃)或红外灯下干燥,以缩短分析时间。
(2)测定水分时,称量恒重指试样连续两次干燥后,称量之差不超过2mg 。
5 参考书(1)天津轻工业学院等,《工业发酵分析》,轻工业出版社,1980年二 原料中粗淀粉的测定1 原理淀粉经酸或水解生成葡萄糖:(C 6H 10O 5)n+nH 2OnC 6H 12O 6所生成的葡萄糖用斐林试剂测定。
斐林试剂由甲、乙液组成。
甲液为硫酸铜溶液,乙液为氢氧化钠与酒石酸钾钠溶液。
平时甲、乙液分别贮存,测定时甲、乙液等体积混合。
混合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2NaOH+CuSO 4=Cu(OH)2↓+Na 2SO 4所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使氢氧化铜溶解:Cu(OH)2+CHOHCOOK COOH COONaCHOCOOK COO COONa Cu =+2H 2O酒石酸钾纳铜络合物中二价铜是一个氧化剂,能使还原糖中羰基氧化,而二价铜被还原生成一价的氧化亚铜沉淀:CHOHCOOK COOH CHO COOK COO COONaCu =+2H 2O 2+(CHOH)4HC CH 2OHO2(CHOH)4COOH2OH ++Cu 2O ↓(红色)反应终点用次甲基蓝指示剂显示。
因次甲基蓝氧化能力较二价铜弱,故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过量一滴还原糖立即使次甲基蓝还原,溶液蓝色消失以示终点:=+(CHOH)4HC 2OHO (CHOH)4COOH CH 2OH+SN(CH 3)2NN +(CH 3)2Cl -+H 2O S H N(CH 3)2NN(CH 3)2+HCl次甲基蓝(蓝色)(无色)2 试剂 2.1 斐林试剂甲液:称取69.3克硫酸铜(CuSO4·15H2O),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毫升,如有不溶物可用滤纸过滤。
乙液:称取346克酒石酸钾钠,100克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毫升。
2.2 2%盐酸溶液量取4.5毫升浓盐酸,用95.5毫升水稀释。
2.3 20%盐酸溶液量取20毫升浓盐酸,缓慢倒入80毫开水中。
2.4 20%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0克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毫升。
2.5 1%次甲基蓝溶液称取1克次甲基蓝,加100毫升水,加热溶解,贮存于棕色瓶中。
2.6 0.2%标准葡萄糖溶液准确称取2克无水葡萄糖(预先于100~l05℃烘干),用水溶解,加5毫升浓盐酸,用水定容至1000毫升。
3 仪器与设备(1)三角瓶(2)长玻璃管(约1米)(3)容量瓶(4)分析天平(5)干燥器(6)电热恒温干燥箱(7)滴定管(8)称量瓶(9)移液管(10)pH试纸试验(11)电炉(12)小铜锅4 测定步骤4.1 试样水解粗淀粉测定中试样水解:准确称取试样1.5~2克,置入250毫升三角瓶中。
加l00毫升2%盐酸溶液,轻轻摇动三角瓶,使试样充分湿润。
瓶口按上回流冷凝器或长玻璃管(约1米),于沸水浴中回流水解3小时(图2-1)。
取出,迅速冷却,用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或微酸性(用pH试纸试验)。
滤纸过滤滤液用500毫升容量瓶接收,用水充分洗搽残渣,然后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为供试糖液。
4.2 斐林试剂的校正吸取斐林试剂甲、乙液各5毫升,置入250毫升三角瓶中,加20毫升水,并从滴定管中加入约24毫升0.2%标准葡萄糖溶液(其量应控制在后滴定时消耗0.2%标准葡萄糖溶液在1毫升以内),摇匀,于电炉上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分钟。
加2滴1%次甲基蓝溶液继续用0.22%标准葡萄糖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此滴定操作需在1分钟内完成。
总耗糖量为v 毫升。
图2-1 水解装置校正值的计算:先求得10毫升斐林试剂相当的葡萄糖克数(F), F=CV式中 C :标准葡萄糖溶液浓度(g/ml)再从斐林试剂糖量表(见附表2-1)查得V 毫升时相当的葡萄糖克数(F0),斐林试剂校正值f 为:0F CVF F f ==4.3 定糖吸取斐林试剂甲、乙液各5毫升,置入250毫升三角瓶中,加20毫升水,并从滴定管中预先加入适量的水解糖液(其量应控制在后滴定时消耗水解糖液在1毫升以内),摇匀,于电炉上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分钟。
加2滴1%次甲基蓝溶液,继续用水解糖液滴定至蓝色消失,此滴定操作需在1分钟内完成。
5 计算从附表2-1查得10毫升斐林试剂消耗水解糖液体积相当于100毫升水解糖液中所含葡萄糖量(G ),则1毫升水解糖液中含葡萄糖量为G/100,再乘以斐林试剂校正值,即为1毫升水解糖液中实际含葡萄糖量:)(100g f G ⨯%1009.01500100%⨯⨯⨯⨯⨯=Wf G )粗淀粉( 式中 500:试样稀释体积(ml )W:试样重量(g)0.9:葡萄糖与淀粉的换算系数6 参考书(1)天津轻工业学院等,《工业发酵分析》,轻工业出版社,1980年附表1-1 斐林试剂糖量表三还原糖的测定1 原理原糖的测定采用快速法。
其反应与粗淀粉测定相似,不同点为斐林试剂甲液中硫酸铜量较小,适用于含糖量较少的试样。
另外,斐林试剂中加入亚铁氰化钾(黄血盐),使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生成可溶性的复盐,反应终点更为明显。
Cu2O+K4Fe(CN)6+H2O=K2Cu2Fe(CN)6+2KOH(淡黄色)2 试剂2.1 斐林试剂甲液:称取35g硫酸铜,0.05g次甲基蓝,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乙液:称取117g酒石酸钾钠,126.4g氢氧化钠,9.4g亚铁氰化钾,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2.2 0.1%标准葡萄糖溶液精密称取1.0000g经95~105℃烘干的无水葡萄糖,用少量水溶解,加入5ml盐酸,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摇匀。
3 仪器与设备(1)三角瓶(2)容量瓶(3)分析天平(4)干燥器(5)电热恒温干燥箱(6)滴定管(7)称量瓶(8)移液管(9)电炉4 测定步骤4.1 斐林试剂的标定吸取斐林试剂甲、乙液各5毫升,置入250毫升三角瓶中,加10毫升水,并从滴定管中预先加入约20毫升0.1%标准葡萄糖溶液(其量控制在后滴定时消耗0.1%标准葡萄搪溶液1毫升以内),摇匀,于电炉上加热至沸,立即以4~5秒钟1滴的速度继续用0.1%标准葡萄糖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此滴定操作需在1分钟内完成,总耗糖量为V0毫升。
4.2 定糖预备试验:吸取斐林试剂甲、乙液各5毫升,置入25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V1毫升试样稀释液(含葡萄糖量约为5~15毫克)及适量的0.1%标准葡萄糖溶液,摇匀,以下同标定时操作,总耗糖量为V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