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现代气象观测资料及应用

合集下载

气象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方法发展研究

气象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方法发展研究

气象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方法发展研究气象学作为一门研究天气现象和大气环境的学科,需要依赖于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来进行分析和预测。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气象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方法的发展,并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分析工具和技术。

一、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通常包括气象站、卫星遥感、雷达和探空等多种手段。

每种观测手段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提供多方面的气象观测数据。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优化,以提高其质量和可靠性。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洗、校正和填补等环节,旨在消除观测误差,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方法1.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是气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通过对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一些与天气现象或气象变量相关的统计指标,如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这些统计指标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更好地理解和揭示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为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 空间插值方法空间插值是通过有限个离散的气象观测点,推算出其他未观测点的值的方法。

利用气象观测点的空间位置和对应的观测数据,通过插值算法可以估计出整个研究区域的气象场的分布情况。

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法和样条插值法等,这些方法在气象观测数据的缺失填补和气候分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是研究随时间变化的变量的统计学方法。

在气象学中,时间序列数据常用于分析气象观测数据中的长期和短期变化趋势,以及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常见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包括平稳性检验、自相关函数分析、周期性分析和趋势拟合等。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和判断未来的气象变化趋势,为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三、气象观测数据的应用研究1. 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气象观测数据作为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主要数据源,被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模型和气候模型中。

大气工程中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大气工程中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大气工程中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气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气象观测技术作为大气工程的基础,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应用中不断创新。

本文将探讨大气工程中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首先,现代大气工程中最重要的气象观测技术之一是气象站的建设和运行。

气象站是进行气象观测的基本单位,通过安装在气象站内的各种气象仪器,如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等,可以准确地获取大气的各种物理量。

这些观测数据对于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气象站的建设和观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比如,现代气象站采用的自动观测系统,可以实现对气象数据的实时收集和传输,大大提高了气象观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雷达技术在大气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雷达是一种通过发送和接收回波信号来观测目标位置和特性的设备。

在大气工程中,雷达可以用来观测和研究大气中的各种现象,如降水、云层、风暴等。

同时,雷达还可以用来预测和监测天气变化,为灾害预警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近年来,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如双偏振雷达、多普勒雷达等的应用,大气工程中的气象观测也变得更加准确和全面。

此外,遥感技术在大气工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遥感是指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在大气工程中,遥感可以用来观测和研究大气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

例如,通过使用红外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气中的温度分布情况;通过使用微波遥感技术,可以观测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云层分布情况。

这些遥感数据可以为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从而提高大气工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在大气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无人机具有灵活、快速、低成本等优点,可以用于进行大气观测和数据收集。

通过搭载各种气象仪器,无人机可以实现对大气的多点、多层次的观测,为大气工程提供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同时,无人机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大气观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尤其在复杂地形和难以到达的区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气象仪器课件:第八章 现代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气象仪器课件:第八章 现代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6
(2)无线遥测气象站(无人气象站) (续)
无人气象站一般由传感器、变换器、数据处理 装置、资料发送装置、电源等部分组成。
变换器是将传感器感应的气象参数转换成电信 号(比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数据处理装置则将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再 转换成对应的气象要素值。
7
(2)无线遥测气象站(无人气象站) (续)
11
气象站主要组成:
输入人工观测记录












电源
数据显示

数据储存


数据打印
中 数据传输

站 无人站数据传输
无人站数据存储
作用: 能作一 用 池 用 在 度 下作传 元 应 信 并 成 采 感 出 进 性 标 信 入 终 理 显 打 发 分 气供1天般 蓄 , 太 低 条 可用 感 件 气 息 转 电 号 集 器 的 号 行 化 定 理 输 号 处 机 端 , 示 印 送 析 象 息0电-使 电 采 阳 照 件 工器 感 象 , 换 信 传 输 电 线 和 处 电 进 理 处 如 、 、 、 各 信:1,5
主要组成: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接口、电源、微机终端 12
国家基准站用自动气象站
• 1999年7月,我国开始引进由芬兰VAISALA公 司研制生产的自动气象观测设备
• 我国第一批自动气象观测产品于2000年1月1日 起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 国家基准站使用的自动气象站(CAWS600) 是由北京华创升达高科技中心生产
用远程传输接口,如RS 485等
34
8.1.3 数据传输方式(续) 1. 电话通讯接口板 • 核心部分有两个:

气象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方法研究

气象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方法研究

气象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与应用方法研究气象观测数据在气象学研究和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可以加深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为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研究以及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探讨气象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方法。

一、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方法1.1 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是气象观测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可以得到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量,从而揭示出数据的规律性和性质。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1)均值和标准差分析:计算观测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可以评估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进而推断天气现象和气候特征。

(2)相关分析:通过计算观测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如温度与降雨量之间的相关性。

(3)频率分析:通过对观测数据的频次进行统计,可以分析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如降水频率、风向频率等。

1.2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是一种基于大气动力学原理和数值计算方法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将观测数据输入,并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大气各种变量的数值预报结果。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提供对天气和气候的空间分布和时序变化的模拟,为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1.3 空间插值方法气象观测数据通常只覆盖有限的观测点,而需要对更广阔区域的气象变量进行预测和估计。

空间插值方法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已知观测点的数据推导到未知区域的方法。

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包括:克里金插值、反距离加权插值、三角剖分插值等。

二、气象观测数据应用方法2.1 天气预报气象观测数据是天气预报的基础数据。

通过对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可以揭示不同天气系统的变化趋势和演变规律,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常见的天气预报方法包括:实况分析法、模式预报法、统计预报法等。

2.2 气候变化研究气象观测数据对于气候变化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气象观测数据的长期分析和比较,可以揭示气候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周期性变化规律,如全球气温上升、降水模式变化等。

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是现代气象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收集、分析和应用气象观测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为农业、航空、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决策提供指导。

本文将从气象观测数据的收集方法、分析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首先,气象观测数据的收集是准确分析和应用的基础。

气象台站是最常见的气象观测数据收集点,其配备有各种观测仪器和设备,如温度计、气压计、风速计等,用于定期测量大气条件。

此外,卫星遥感技术也在气象数据收集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气象卫星拍摄地球表面的图像,我们可以获得大范围的气象数据,并及时分析和应用。

在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方面,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是常用的工具。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历史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气候的周期性和趋势性变化。

例如,通过分析多年的降水量数据,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地区的季节性降水模式,为农业灌溉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此外,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模拟和预测气象条件。

例如,借助数学模型,我们可以预测风暴的路径和强度,为避免损失和减少灾害做出相应的准备。

气象观测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不可忽视。

首先,在农业领域,合理的灌溉和耕作是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键。

通过分析气象观测数据,农民可以了解到温度、降水、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从而合理安排灌溉和耕作工作,提高农作物产量。

此外,气象观测数据对航空和交通行业也具有重要意义。

飞机起降、航线规划以及道路交通等都需要准确的气象信息。

通过分析气象观测数据,我们可以提前预测天气状况,以确保飞行安全和交通畅通。

此外,气象观测数据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我们可以了解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趋势,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气象观测数据还可以用于预测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以及暴雨等,从而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和减少灾害损失。

现代大气探测学第八讲辐射的测量夏俊荣

现代大气探测学第八讲辐射的测量夏俊荣

理想的总辐射 表如果太阳辐 射强度不变, 太阳天顶角 (或高度角) 不变,转动仪 器一圈,仪器 的读数应该是 如果太阳辐射强度不变,不变的 太阳天顶角逐渐改变,仪 器的读数应该与天顶角的 余弦成正比
总辐射的测定:
Eg↓=SL+Ed↓=KN 其中:N为电流表读数
K为仪器常数
在测量散射辐射时
用遮光板遮住太阳的直接 辐射,此时感应器感应的 就是天空散射辐射。遮光 板是一块直径与玻璃罩相 等的圆形板,两面均涂成 黑色,其板长为板面直径 的5.7倍,从而使感应面中 心与遮光板构成的圆锥角 为10° ×系数
.....
差 异
• 进光筒设计标准 考虑太阳对地视张角 0.5°,要分离这样小的立体角,进光筒 需很长,但对瞄准与观测不方便
• 进光孔孔径半张角α(WMO建议2.5 °)
• 环日辐射占太阳直接辐射2-6%
• 在使用不同孔径角的仪器或彼此对比时, 必须计算各自环日辐射的贡献,并加以 修正
.....
差 异
辐射传感器
back
辐射测量单位
⑴ 辐照度E:在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 积上的辐射能,即观测到的瞬时值。
单位为瓦/米2(W/m2),取整数。 ⑵ 曝辐量H:指一段时间(如一天)辐照度 的总量或称累计量。单位为兆焦耳/米2 (MJ/m2),取两位小数,1MJ=106J=106W·s
二、辐射的观测仪器及原理
3、净全辐射的观测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由于一般玻璃罩只能透过短波辐射,而净辐射表要 感应的全辐射,因此感应面上不能加盖玻璃罩
2、薄膜罩使用时间过长,容易脏污和老化,紫外线强 和污染严重将大大降低罩的透过率,因测要经常维护 薄膜罩清洁并定期更换,才能保持其测量精度

气象观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气象观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气象观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而气象观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环境状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气象观测技术包括了对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水等多种要素的监测。

这些观测数据不仅对于天气预报至关重要,而且在环境监测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气象观测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空气质量。

大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和传输受到气象条件的显著影响。

例如,风速和风向决定了污染物的扩散方向和速度,而温度和湿度则会影响污染物的化学反应和沉降过程。

通过气象观测,我们能够更好地预测污染物的传播路径和浓度分布,从而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降水也是气象观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降水量的多少和分布情况对于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污染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过多的降水可能导致洪涝灾害,引发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而降水不足则可能导致干旱,影响水资源的供应和生态平衡。

通过对降水的长期观测和分析,可以评估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气象观测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之一。

气温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长期的气象观测,我们可以了解气温的变化趋势,评估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此外,气象观测还可以监测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现象,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在生态环境监测中,气象观测技术同样不可或缺。

例如,植被的生长和分布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温度、降水和光照等因素影响着植被的类型、覆盖度和生长周期。

通过气象观测,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支持。

另外,气象观测技术在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强风、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事件往往会引发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涝、泥石流等。

通过实时的气象观测和准确的预报,可以提前发布灾害预警,组织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气象观测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应用

气象观测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应用

气象观测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应用气象观测数据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就像是大自然的“语言”,通过一系列的数字和信息,向我们诉说着天气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气象观测数据的开放共享以及其广泛应用,正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气象观测数据。

简单来说,它是通过各种气象观测仪器和手段收集到的关于大气状态和变化的信息,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降雨量、日照时间等等。

这些数据的来源非常广泛,有地面气象站、高空探测气球、气象卫星、雷达等等。

那么,为什么要开放共享气象观测数据呢?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开放共享能够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气象领域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体系,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气象观测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气象变化的规律和机制,从而推动气象科学的不断进步。

比如,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全球范围内的气象观测数据能够让研究者更准确地评估气候的变化趋势和影响,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其二,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许多行业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如农业、交通运输、能源、旅游等。

开放共享的气象观测数据可以帮助这些行业更好地进行生产决策和风险评估。

以农业为例,农民可以根据准确的气象预报和历史气象数据,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灌溉和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航空公司可以根据气象数据优化航线,避免恶劣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公路运输部门可以提前做好道路防滑、除雪等准备工作,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

其三,有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当气象观测数据向公众开放共享时,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天气预报和相关的气象信息,提前做好出行、旅游、户外活动等方面的安排。

在面对气象灾害时,如台风、暴雨、暴雪等,及时准确的气象观测数据能够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出科学的决策,组织有效的救援和防范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地面气象观测管理及技术应用

地面气象观测管理及技术应用
雷达遥感
利用雷达技术监测降雨、冰雹等天气系统,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 应提供依据。
无人机遥感
通过无人机搭载传感器进行气象观测,具有灵活、快速、高效的 特点。
人工智能在气象观测中的应用
智能识别与分类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气象数据进行分类和识别,提高数据处理的 效率和准确性。
预测模型优化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优化气象预测模型,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时 效性。
地面气象观测管理及技术应 用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地面气象观测概述 • 地面气象观测管理 • 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应用 • 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发展 • 地面气象观测面临的挑战与展

0对地球表面大气 状况进行系统观察和测定的活动 ,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
灾害监测
通过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实时监测各类气象灾害(如暴雨、台风、地震等)的发展动态,确保及时发现并报告灾 害情况。
预警系统
根据监测到的灾害信息,迅速启动预警系统,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发布灾害预警,指导公众采取防范措施。
农业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观测
通过地面气象观测技术,收集农业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咨询服务
根据农业气象数据,为农民提供种植、施肥、灌溉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航空与航海气象服务
航空气象观测
为航空公司提供气象数据服务,确保航班安全。观测内容包括风向、风速、能见度、云 高等。
航海气象观测
为航海公司提供气象数据服务,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观测内容包括海浪、潮汐、洋流等 。
详细描述
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共享技术和资源 ,推动全球地面气象观测的发展。同时,加 强国际交流与培训,提高我国在国际地面气

大气中的气象卫星观测与应用

大气中的气象卫星观测与应用

大气中的气象卫星观测与应用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下,气象卫星已经成为了我们观测大气、了解天气变化的重要工具。

气象卫星就如同太空中的“眼睛”,时刻注视着地球大气的一举一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信息,在气象预报、灾害预警、气候变化研究等众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象卫星的观测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它通过搭载的各种传感器,接收来自地球大气和地表的电磁辐射信号。

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

不同的物质和大气现象在不同波段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对这些信号的分析和处理,科学家们就能获取大气的温度、湿度、云量、降水等各种气象参数。

气象卫星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

极轨气象卫星围绕地球的南北极轨道运行,能够覆盖全球范围,但对同一地区的观测时间间隔较长。

而静止气象卫星则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的固定位置,与地球自转同步,能够对特定区域进行连续、实时的观测。

在气象预报方面,气象卫星的作用无可替代。

传统的地面气象观测站点分布有限,难以全面、及时地掌握大气的变化情况。

而气象卫星能够提供大范围、高时空分辨率的观测数据,帮助气象预报员更准确地判断天气系统的发展趋势。

比如,通过卫星云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云层的分布、形状和移动方向,从而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此外,气象卫星还能监测海洋上的气象状况,为海上航行、渔业捕捞等活动提供重要的气象保障。

气象卫星在灾害预警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暴雨、台风、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发生时,气象卫星能够及时监测到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以便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在台风来临前,气象卫星可以监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强度、移动路径等关键信息,为政府组织人员撤离、安排抗灾物资等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气象卫星在气候变化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长期的观测,气象卫星可以获取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气溶胶的分布、海冰的变化等数据,为研究气候变化的规律和影响提供有力支持。

气象学观测技术在气候变化监测与中的应用与发展

气象学观测技术在气候变化监测与中的应用与发展

气象学观测技术在气候变化监测与中的应用与发展随着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对于监测和预测气候变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气象学观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的监测与研究。

本文将探讨气象学观测技术在气候变化监测与中的应用与发展,并分析其在这一领域中的价值和挑战。

一、气象学观测技术的应用1.大气观测技术的应用大气观测技术是气象学研究的基础,其应用于气候变化监测中尤为重要。

大气观测技术包括气象观测站点的布设、气象观测设备的研发和使用等内容。

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布设气象观测站点并收集数据,科学家们可以分析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进而研究气候变化的规律。

2.气象雷达技术的应用气象雷达技术是一种利用雷达波束测量降水和气象目标的技术。

它能够获取降水的类型、强度、分布等信息,对于气候变化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气象雷达数据的分析,可以研究气候变化对降水的影响,为水资源的管理和预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搭载的多光谱、微波等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

在气候变化监测中,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大范围、连续性的数据,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地表温度、海洋表面温度、云量等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分析气候变化的趋势。

二、气象学观测技术的发展1.技术创新驱动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学观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传统的气象观测手段逐渐被新一代的观测设备所取代,例如使用自动化和集成化的观测设备、使用卫星传感器对气象要素进行高精度的遥感探测等。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空分辨率,也扩大了观测的范围和覆盖率。

2.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挑战与机遇气象学观测技术的发展也给数据处理与分析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观测数据的规模不断扩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的需求也越来越复杂。

同时,新的观测技术也为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处理和分析观测数据,以揭示气候变化的规律。

大气科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与应用分析

大气科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与应用分析

大气科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与应用分析在大气科学领域,气象观测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收集、分析和应用这些数据,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现象,并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支持。

本文将探讨大气科学中的气象观测数据及其应用分析。

一、气象观测数据的来源和类型气象观测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地面观测站、卫星遥感、飞机探测、雷达观测等多种方式。

这些观测数据提供了关于大气温度、湿度、压力、风速、降水等重要参数的信息。

地面观测站是最常见和基础的数据收集方式。

观测站通常配备有气温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仪等仪器。

这些仪器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各种气象要素,为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卫星遥感技术在气象观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卫星传感器对地球大气进行观测,可以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气象数据。

卫星遥感技术能够提供多种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如云图、温度分布、海洋表面温度等,对于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飞机探测是一种常用于观测大气层结构和垂直分布的方法。

飞机装备有各种气象探测器,如气压计、风速仪、湿度计等,能够提供高空气象观测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天气预报和气候模型验证具有重要价值。

雷达观测主要用于测量降水。

雷达能够探测到降水粒子的运动信息,从而提供降水的类型、强度和范围等数据。

雷达观测数据在洪涝预警、暴雨预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上所述的观测方式仅是气象观测数据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观测手段不断更新和改进,提供的数据也越来越全面和精确。

二、气象观测数据的应用1.天气预报和现象解释气象观测数据是制定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气象观测数据,预报员可以获得当前天气状况和未来天气趋势的信息,为公众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

同时,观测数据还可以用来解释和理解天气现象的发生原因,例如通过分析气温、湿度、风向等数据,可以解释为何某地某时刻会出现雨雪等天气现象。

2.气候研究和模拟气象观测数据对于气候研究和模拟也具有重要作用。

大气中的气象卫星观测与应用

大气中的气象卫星观测与应用

大气中的气象卫星观测与应用在现代科技的众多辉煌成就中,气象卫星无疑是我们洞察大气奥秘、预测天气变化的得力助手。

气象卫星就如同高悬在太空中的敏锐“眼睛”,时刻注视着地球大气的一举一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防灾减灾等诸多领域提供着至关重要的信息和支持。

气象卫星的观测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却蕴含着精妙的科学。

它们通常搭载着各种先进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从可见光到红外线、微波等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

通过接收和分析这些辐射信息,气象卫星就能够获取大气的温度、湿度、云量、云高、风速、风向等关键参数。

比如说,通过观测红外线的辐射,卫星可以探测到大气中不同高度的温度分布情况。

温度较高的区域在卫星图像上会呈现出特定的颜色或亮度,从而让气象学家能够了解大气的热力结构。

而对于云的观测,则主要依靠可见光和红外线的综合分析。

较厚的云层在可见光图像中看起来较白,因为它们反射了大量的光线;而在红外线图像中,云层的温度特征则能够帮助判断云的类型和高度。

气象卫星的观测范围极广,能够实现全球覆盖。

这意味着无论地球上的哪个角落发生了气象变化,气象卫星都有可能捕捉到相关信息。

这种全球性的观测能力对于监测大范围的天气系统,如台风、寒潮、季风等,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以台风为例,气象卫星可以在其形成的早期就发现端倪,并持续跟踪其移动路径、强度变化和结构演变。

这使得气象部门能够提前发布预警,为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争取宝贵的应对时间,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农业生产方面,气象卫星的应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民可以根据气象卫星提供的天气信息,合理安排播种、灌溉和收获的时间。

比如,在干旱即将来临之前,提前做好灌溉准备,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或者在暴雨将至时,及时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农田积水。

航空领域同样离不开气象卫星的支持。

准确的气象预报对于航班的安全起降和航线规划至关重要。

气象卫星能够提供大气中的气流、风切变等信息,帮助飞行员避开危险的气象区域,确保飞行安全。

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140YAN JIU JIAN SHE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Qi xiang guan ce zi liao zai qi xiang fu wu zhong de ying yong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健提升,我国的各项科教文卫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

尤其是气象预测与服务已经成为了促进人们美好生活的必然措施,为人们的农业生产、工作旅游出行、灾害预防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参考。

目前,我国已经将气象观测资料广泛应用于气象服务之中,极大地增强了气象服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通常情况下,气象服务包含天气预报这一重要内容,人们可以通过天气预报实现生产活动与出行的计划安排,从而避免由于天气原因而造成的损失。

与此同时,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与环境生态的保护,相关的部门对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完整性及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浅谈我国现阶段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展望。

一、气象观测的相关概述首先应当明确的一点是:气象观测是气象服务的前提。

由此可说明,气象观测资料是气象服务的基础,只有通过整理、分析、总结气象观测资料,人们才可以对未来天气演变作出预测。

顾名思义,气象观测是指采取系统的手段对大气中发生的大气物理过程,及气象要素的相互作用所反映的现象进行连续不断的观察、测量与记录,从而为天气预报、气象服务、气候分析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

总而言之,气象观测即是人们进行气象资料采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气象观测资料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意义及其应用原理气象观测资料具有较多的分支,其中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是其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气象服务之中。

尤其是在国民建设领域中,气象观测资料被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为各行业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

基层台站拥有第一手气象观测资料,可以及时有效地应用于地方农业生产、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灾害预防等方面及为相关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气象观测技术是指用来收集和记录气象要素的仪器、设备和手段的总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气象观测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间发展迅猛,并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历程1. 传统气象观测技术在过去,气象观测主要依靠人工观测和仪器记录,如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等参数的测量需要依靠气象观测站和专业人员进行。

然而,这种观测方式存在着观测数据准确性低、观测范围受限等问题。

2. 自动气象观测技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气象观测技术逐渐兴起。

自动气象观测技术利用传感器和自动记录仪器实现了对气象要素的自动测量和数据记录。

这种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气象观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扩大了观测范围。

3. 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测量仪器对地球大气进行观测和监测。

卫星遥感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广覆盖范围等特点,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气象观测数据。

这项技术的发展使得气象观测更加全面和精确。

二、气象观测技术的应用1. 气象预报气象观测技术是气象预报的基础。

通过对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要素的观测,气象预报员能够分析气象变化趋势,为人们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

这对于人们的出行安排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气象观测技术在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通过风速仪的观测,能够提前预警并及时应对台风、龙卷风等强风天气;通过降水量的观测,能够预测洪涝灾害并采取相应的救灾措施。

3. 农业生产气象观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的观测,农民能够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通过气象数据的分析,农民能够合理选择农作物的品种和种植时间,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

4. 环境保护气象观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气象观测技术在气候变化中的应用

气象观测技术在气候变化中的应用

气象观测技术在气候变化中的应用在当今时代,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气象观测技术则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气象观测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和工具对大气的物理、化学等特性进行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众多的技术手段,包括地面气象站、高空探测、卫星遥感、雷达观测等等。

地面气象站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气象观测设施之一。

这些气象站通常分布在城市、乡村以及各种地理环境中。

它们通过测量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降水等基本气象要素,为我们提供了当地的实时气象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短期的天气预报以及长期的气候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通过长期积累的气温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从而判断其是否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高空探测技术则让我们能够了解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

通过释放气象气球携带的探测仪器,我们可以获取不同高度上的气温、气压、湿度等数据。

这对于研究大气环流、垂直温度分布等方面非常关键。

例如,在研究全球气候变暖时,高空探测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气的保温性能是否发生了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如何影响地球的能量平衡。

卫星遥感技术的出现,为气象观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卫星可以从太空对地球的大气、海洋、陆地等进行大范围、长时间的连续观测。

它们能够监测云层的分布、海表温度、植被覆盖等众多与气候相关的参数。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模式和趋势。

比如,通过监测北极和南极的海冰范围变化,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

雷达观测技术在气象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气象雷达可以探测到降水的强度、分布以及移动方向等信息。

这对于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通过对雷达回波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研究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对流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气候变化机制的理解。

这些气象观测技术所获取的数据,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气象观测服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气象观测服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气象观测服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气象观测是一种测量和记录大气状况和其他气象要素的科学方法。

它是气象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关于大气系统行为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数据。

气象观测服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广泛而重要,本文将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气象观测服务在天气预测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气象观测,科学家们能够收集到大量的气象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天气变化和分析气候模式至关重要。

气象观测不仅提供了当前和历史天气状况的数据,还可以以更准确的方式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这对于农业、航空、海洋等领域的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气象观测服务在环境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气象观测成为了研究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大气底层的温度、湿度、风速、降雨量等要素,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研究全球变暖和冰川消退的过程中,气象观测数据成为了判断冰川融化的证据之一,为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适应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气象观测服务在自然灾害预警和风险评估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象现象,如台风、暴雨、洪水、干旱等,经常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通过及时准确地观测和监测气象要素的变化,科学家和气象部门能够提前预警和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为有关地区的居民提供及时的应对措施。

此外,气象观测数据还可以用于风险评估,帮助决策者制定灾害防范和应急措施,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另外,气象观测服务在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准确的气象观测数据对于确保安全航行至关重要。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根据气象观测数据,研究和开发出先进的飞行器导航系统,以提高飞行安全性和效率。

例如,测量大气层的温度、湿度、大气压等数据可以帮助飞行员避免恶劣的天气条件,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最后,气象观测服务对于气候变化和全球发展议程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气象观测技术新进展

现代气象观测技术新进展

现代气象观测技术新进展天气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日常出行,天气都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现代气象观测技术对于天气预报和气象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型气象观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为气象科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观测手段,不断提升了气象观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一、遥感技术在气象观测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现代气象观测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人造卫星、飞机、无人机等远距离观测手段,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气层上部以及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

其中,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到大气层上空的温度、湿度、风场等信息,以及地面的风速、温度、湿度、云量、降水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直接用于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等方面。

二、雷达探测技术在气象观测中的应用雷达探测技术是气象观测中的重要手段。

雷达可以通过发射电磁波信号,接收和分析回波,判断目标的位置、大小、速度等信息。

在气象学上,雷达技术可以探测到大气层中各种气象现象的信息,如降水、风暴、冰雹、飞沫等。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精确识别和跟踪气象灾害和风险,为防御灾害和减轻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三、物联网技术在气象观测中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

在气象观测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气象观测设备的互联和自动化,将气象观测数据通过互联网上传到专门的气象数据云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远程监控。

这可以大大提升气象观测的效率和精度,并且可以将更准确的气象信息传递给用户和公众。

四、污染物监测技术在气象观测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逐渐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污染物监测技术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气象观测领域之一。

通过一些高科技监测手段,如气象探球、低空小型天气站等,可以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实时监测和精确预警,为减轻和防范污染物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在气象观测领域,新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气象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

地面气象观测管理及技术应用

地面气象观测管理及技术应用

观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数据收集
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通过观测 设备自动或手动收集各种气象要 素数据,如温度、湿度、风速、
风向等。
数据预处理
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 理,剔除异常值,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存储
建立统一的数据存储标准,将处理 后的数据按照日期、时间、站点等 标签进行分类存储,方便后续查询 与使用。
地面气象观测管理及技 术应用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地面气象观测管理 • 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应用 • 总结与展望
引言
01
地面气象观测概述
定义与历史
地面气象观测是对地球表面大气现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 观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通过观察天象、测量 气温、降水等来预测天气。
观测要素
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降 水、云况等,这些要素的观测对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具 有重要意义。
观测网络
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密集的地面气象观测网络,包括气象站 、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等,这些站点通过观测设备和传 感器收集数据,为气象服务提供支持。
管理及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数据质量保障
有效的管理可以确保观测数据的 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性,为气
象预报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技术创新驱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在地面 气象观测中的应用不断提高观测 效率、降低成本、增加观测要素
数据挖掘与应用
大数据技术可挖掘气象观测数据中的气候变化、 极端事件等信息,为气候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等 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与展望
பைடு நூலகம்04
地面气象观测管理及技术应用总结
01
技术进步
近年来,地面气象观测管理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如自动化观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飞行人员在飞行中探测航线上的积雨云、雷暴等危险天气的雷达。
天气雷达对气象目标的探测
1. 对降水区的探测 对降雨区而言,雨滴的直径越大,则该雨区所产生的雷 达回波就越强。 湿雪和湿冰雹,能形成很强的回波。干冰雹和较小的冰 雹区回波很弱。 2. 对湍流的探测 天气雷达是通过与湍流夹杂在一起的水滴反射雷达波时 的多普勒效应而检测湍流的。 3. 结论 猛烈的暴雨区域,与之相伴随的夹带雨滴的中度以上的 湍流区域、表面包裹着水层的冰雹以及直径较大的干冰雹, 均可产生较强的雷达回波。 直径较小的干冰雹对雷达电波的反射很微弱,因而不能 有效地被雷达检测;与此相似,干的雪花也不能产生有效 的回波,只有潮湿的较大雪晶,才可能产生较弱的回波; 此外,天气雷达也不能直接深测晴空湍流区。
4.细胞状云系: 细胞状云系主要出现在湖面和洋面上。在冬季, 当冷锋移到洋面时,锋后的冷空气由于受暖洋面 的加热作用,气层很不稳定,引起强烈对流,造 成大片的积云区,这种由大片的积云组成的云系 就称为细胞状云系。每个细胞直径大约有40~ 80km,由于它的尺度较大,一般不能在地面上观 测到。 未闭合的细胞(由浓积云或积雨云组成); 闭合的细胞(由层积云组成) 5.波状云系: 排列整齐,有波纹结构的云系。 1)山脉背风坡后由重力波造成的云系; 2)高空急流区中的横向波动云系。
在可见光云图上的纹理不均匀是由于积云内部高度不一、 厚度有参差、云的形状不规则以及有暗影等原因造成的。在 红外云图上的纹理不均匀则是由于云区内对流云顶高度不一 而使云顶温度不一致引起的,对流较强的浓积云云顶较冷、 色调较白,对流较弱的积云云顶较暖、色调较暗,由此造成 暗淡相间的纹理。
5. 低云: 1)层积云: 在可见光云图上表现为多起伏 的球状闭合细胞状云系;在红 外云图上色调为灰色。 2)云和雾: 在可见光云图上表现为一片光 滑均匀的云区,边界形状常和 地形走向一致;在红外云图上 有‘黑层云’、‘黑雾’现象。 3)雨层云: 在可见光云图上表现为白色 到灰白色不等,在红外云图上 为均匀的浅灰色。
红外云图上我国地表的特征 通常,喜马拉雅山 横断山脉海拔高,加上积雪, 山顶温度与四周地面差别较大,色调常为灰白色, 也是树枝状;西藏高原为浅灰色,塔里木盆地 柴 达木盆地夏季温度高,色调较黑,冬季为深灰色。 在夏天,陆面温度比邻近海面的温度高,所以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色调比海面的颜色深;而在冬 天,海面温度高于陆面,色调恰好与夏天相反, 夏季白天海陆温度差异最大,红外云图上海岸线 最清楚,但在夜间,由于陆地冷却较,陆面温度 与海面温度接近,这时的海岸线就不容易看出来 了。
二、重要天气系统的云图特征
1. 锋面云系的特征 冷锋:活跃的冷锋表现为与涡旋云系相联系的一条宽的、完 整的云带;不活跃的冷锋云带窄而不完整,出现断裂。 暖锋:短而宽,云区呈反气旋性弯曲,并向冷空气一侧凸。 静止锋:一般不弯曲,云带很宽,分布不均匀,边界不规则。 锢囚锋:具有较亮的气旋式螺旋云带,其中心即地面气压中心
二、雷达回波的识别
气象回波和非气象回波 1. 非气象回波 非气象回波的形成主要是地物、飞机等非气象 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以及由于雷达的性能而引 起的虚假回波。 2. 气象回波 气象回波是大气中云、降水中的各种水汽凝结 物对电磁波的后向散射和大气中温、压、湿等气 象要素剧烈变化而引起的。
降水回波 1. 层(波)状云降水回波特征 1)在平显(PPI)上,层(波)状云降水回波的 范围较大,显绿色,呈比较均匀的片状,边缘发毛, 破碎模糊。若在大范围的弱降水中含有强雨中心时, 则形成片絮状回波,中间有黄色或红色。 2)在高显(RHI)上,层状云降水回波高度不 高,顶高一般约5~6千米,随地区和季节有所不同。 回波顶比较平坦,没有明显的对流单体突起。当对 层状云连续性降水进行铅直扫描探测时,在RHI• 上 会出现一条平展而且比较强的回波带,色调为黄色 或红色。它的高度通常在零度等温线以下几百米的 地方,称为零度层亮带,有时也称为融化带。
可见光云图上我国地表的特征 1. 喜马拉雅山 终年分布有树枝状的积雪,表现为白色或灰白 色,东西走向呈弧形,其东边是近于南北走向的 横断山脉积雪。 2.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这些盆地在云图上一般表现为浅灰色,其中, 由于塔里木盆地大部分为沙漠而表现为灰白色。 3. 一些主要的湖泊,如青海湖 洞庭湖 鄱阳湖等一 般表现为黑色,但当这些湖出现于太阳耀斑中时, 色调就比四周陆地亮.另外,由于海陆反照率差程度。 在可见光云图中,薄的卷云几乎不能发现。因为在陆地或 水面上空,比较薄的卷云反照率较低,因此薄的卷云覆盖地 区和地表面之间的色调差异很小,不易识别。而在红外云图 上,同样的卷云仍然表现很亮,完全可以把它和较暖的(即 较黑的)陆地和水面区别开来。 5. 暗影:在一定的太阳高度角之下,高的目标物在低的目标物 上的投影。 一般云顶愈高,暗影愈宽,上午暗影区位于云区的西侧, 下午暗影区位于云区的东侧。分析暗影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云 的相对高低。在红外云图上不出现暗影,云的相对高低由色 调决定,云顶愈高,色调愈白。 6. 纹理:表示云顶表面光滑程度的判据。 有皱纹和斑点,表示云的表面多起伏,云顶高度不一。雾 和层状云的纹理一般很光滑和均匀,它表示云顶较平,在云 区内云层的厚度差异很小。如果云的纹理表现为皱纹或斑点, 则表明云的表面多起伏,云顶高度不一,如积状云就具有这 种特征。卷云区常出现的是纤维状的纹理。
卫星云图上天气系统的分析
知识要点:
天气尺度云系的分析;
重要天气系统的云图特征
一、天气尺度云系
1. 带状云系: 指一条大体上连续的云带,具有明显的长轴。可分为云 带和云线。 带状云系大多数为多层云系,云的种类可以是卷状云, 也可以是积状云或层状云。一般锋面、急流、热带辐合带 等都表现为带状云系。 2. 涡旋云系: 指一条或数条云带或云线以螺旋形式旋向一个共同的中 心。常与大气中的气旋性涡旋相联系。发展完好的温带气 旋、成熟的台风等,螺旋结构表现很明显。有时云系只表 现为一片近乎圆形的密蔽云区,螺旋状的云带并不明显, 这种云区也称涡旋云系,如西南涡云系等 3. 逗点云系: 涡旋云系的一种,常出现在西风带高空槽前部。
云的识别 1. 卷状云:
在可见光云图上色调为灰色,在红外云图上为白色,最清楚;有纤维 状纹理。
2. 积雨云:
两种云图上都很亮,呈浓白色。为近于圆形的明亮孤立的云团。 在积雨云的边界上常有纤维状的卷云砧;有时在积雨云区上空高空风 速甚小,则没有卷云砧出现。 3. 中云:表现为一大片,结构形式有涡旋状、带状、线状等。 中云区内常多斑点,这是由于云区内厚度不一或有对流造成的。由于 中云大多数出现在卷云下面,所以一般不易把中云和卷云区别开来。只 有在气旋或锋面边缘处或在破碎的孤立云区中,才能直接见到中云。 4. 积云、浓积云:表现为云线、云带或细胞状结构;纹理不均。
2. 红外云图(IR): 影响色调的因子:目标的温度,地面云面色调 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3. 水汽图(WV): 卫星接收到的辐射决定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水汽含量越少,大气低层的辐射就可以透过中高 空的水汽到达卫星,则卫星接收的辐射越多;反 之,大气中水汽含量越多,卫星接收到的辐射就 越少。 在水汽图上,水汽越多,卫星接收到的辐射越 少,色调越白;水汽越少, 卫星接收到的辐射越多, 色调越黑。在水汽(wv)图像中大尺度流型特别 引人注目,这是因为水汽的分布显示了大气运动 的状态。
四、卫星云图上云的识别
识别云状的依据 1. 结构形式: 指不同明暗程度的缝补式样。有带状、细胞状和波状等。 卫星云图上云系的分布式样即结构形式有带状、涡旋状、 细胞状和波状等。由云的结构形式能帮助我们识别云的种 类和了解形成云的物理过程。 2. 范围大小: 云图照片上物象的大小,直接表明物象的尺度。 如对应锋面和急流的云系可以长达几千千米,台风云系 约为几百千米,而洋面上的细胞状云系,只有几十千米。 3. 边界形状: 有直线的、圆形的、光滑整齐的等。 例如急流卷云的左界光滑,细胞状云系呈环状等。层云 和雾的边界一般整齐光滑,边界的形状与地形走向相一致。
现代气象观测与应用技术
卫星云图上云的识别 气象雷达 自动气象观测站
第一节 卫星云图上云的识别
知识要点:
卫星云图的种类及其成 象原理; 识别云的判据; 卫星云图上云状的识别;
一、气象卫星简介 1. 极轨气象卫星: 卫星环绕地球两极运行,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夹 角为98°左右。 2. 地球同步气象卫星: 位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二、卫星云图种类 1. 可见光云图(VIS): 成图原理: 在可见光波段感应地面和云对太阳光的反射。 影响色调的因子: 决定于目标物反射太阳辐射的大小(太阳辐射强度 和目标的反照率)。色调随季节和时刻变化。
2. 对流云降水回波特征 1)在平显上,对流云降水回波呈块状、 尺度较小,内部结构密实,边缘清晰 ,黄 色和红色的区域呈块状或点状分散在蓝色 和绿色的区域中。 2)在高显上,对流云降水回波呈柱状, 底部及地,顶部较高,在彩色图上,中心 是黄色和红色。一些强烈发展的单体,回 波顶常呈现为砧状或花菜状。还有一些强 烈发展的对流云在发展成熟阶段降水还未 落到地面前,常呈纺锤状,中间为明亮的 红色。
三、地表特征分析
可见光云图上地表状况的识别 1. 陆地表面 陆地表面如果没有冰雪覆盖,在云图上一般表现为深 灰色到浅灰色;有森林覆盖的陆地表面为深灰色,耕田、 草原和牧场为中等程度灰色;沙漠 黄土地区由于反照率 较强表现为灰白色;小而薄的卷云,如果出现在较亮的沙 漠表面上空,常常不容易识别。 2. 水面(湖面和海面) 水面表现为黑色,在少云或无云的条件下,海洋上的 岛屿、湖泊和大陆海岸线很清晰。 3. 冰雪覆盖区 表现为白色和灰白色,往往表现有树枝状的分岔,明亮 的区域是山脊,树枝的暗线表示山谷,且前后几天变化不 大,而云的形状却变化较快。 4. 太阳耀斑区 耀斑区常出现在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区内。
气象雷达对目标的探测
一、雷达探测基本知识 雷达探测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