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小说文本阅读训练一分析情节特点和作用
高考小说阅读之分析小说情节特点及作用教学设计
高考小说阅读之分析小说情节特点及作用教学
设计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小说情节的特点及作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小说情节的特点及常见题型
(2)了解并掌握小说情节的作用及答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节特点:
(1)概括小说情节特点的常见出题方式有:
1、某某情节结构,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2、小说开端或结尾有何特色,请简析。
3、请简析小说某部分的构思艺术特色。
4、小说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说明。
5、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
(2)学生训练分析小说《陪爸看场电影》的情节特点。
(3)概括出小说情节常见的特点有:
1、出人意料、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2、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情节结构采用对比、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方式
4、设置悬念,埋下伏笔
5、情节结构首尾呼应
6、结尾戛然而止,留下想象空间。
7、看有没有运用倒叙或插叙方式。
(4)学生堂上训练,小说《宋朝的挂件》,巩固练习答题方法二:情节作用:
(1)概括小说情节作用的常见出题方式
(2)结合小说《宋朝的挂件》第二问,巩固练习答题方法(3)概括出小说情节作用题常见模式
(4)学生训练,结合小说《弄假成真》情节作用题分析(5)总结小说开头、中间、结尾作用。
三、作业布置强化。
(通用)高考语文 考前保分专题6 小说阅读 训练一 情节结构分析(含解析)不分版本
(通用)高考语文考前保分专题6 小说阅读训练一情节结构分析(含解析)不分版本训练一情节结构分析练前提醒高考试题对小说情节的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设题往往与小说的环境、人物、结构和主题紧密相关。
常见的题点有:①梳理、概括情节(很少考);②情节整体的构思与布局(重点);③某一情节(含开头、结尾段落)的作用(重点)。
1.分析整体情节构思、布局题。
①抓住特点,可以从线索安排、表达技巧、情节技巧等角度判断。
②分析作用:一要结合技巧、特点来表达,如双线的作用是使内容充实、主题丰富等;二要综合考虑情节、人物、环境、主旨方面的作用,且“作用〞阐述要具体。
2.分析情节作用题。
①情节方面: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开展或转折,照应某一情节等。
要特别注意该情节在全文中的位置及在情节链中的某一环。
②环境方面:突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③人物方面: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等。
④主题方面: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⑤读者感受方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3.分析结尾表达效果。
答这类句段作用题,一要结合段落内容(写人还是写景、叙事),二要学会把它们转换为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等在全文中的结构作用即可。
结尾段要特别注意其位置和内容特点,从表现手法、人物、情节、主旨及读者等角度综合思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5分)阅读文签:微型小说+幸亏“未遂〞未遂赖海石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地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上,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
老太太远远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弯腰……突然,老太太身体一歪,瘫软在地。
从停在广场边的破中巴上,跑下来两个中年汉子,抱起老太太,手忙脚乱地按、压、掐了一阵后,急急慌慌地把老太太抬上破中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一、情节(一)一般情节的作用: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分析小说的情节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分析小说的情节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高考试题中的情节考查有较强的综合性,往往与小说环境、人物、主题紧密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考查重点的变化,即由过去直接要求概括或梳理情节转变为要求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分析某一情节作用,对情节手法(叙述技巧、情节安排技巧)的分析也趋于精细化。
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分析是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常设题型有以下三类:概括情节、分析情节手法、分析情节作用。
知识回顾一、情节安排技巧1.线索。
小说的线索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
其目的是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2.悬念。
悬念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
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如2016年全国I I卷《战争》的开头。
3.铺垫。
也称铺叙衬垫,即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蓄积气势,突出主旨。
4.伏笔。
伏笔是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
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因果更分明。
5.照应。
照应是篇章间的某些内容在不同部位的互相关照与呼应。
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如《祝福》的开头和结尾。
二、情节叙述手法1.叙述方式(1)顺叙: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
可以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4)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件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5情节类题(分析情节作用)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5):情节类题(分析情节作用)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②(2019全国III《到梨花屯去》)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③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小说中的情节,在小说中总有其相应的作用。
分析评价小说的情节作用,是小说常考的题型。
不同位置的情节,作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具体如下:开头情节结尾情节反复出现的情节(2)答题角度情节作用的答题角度1.(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秦琼卖马谈歌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
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
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
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我找韩定宝先生。
”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
”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
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
”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
”说着取出一张名片。
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
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
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
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
我是杨成岳。
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
”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
——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
”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
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
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
”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文本阅读精准训练一分析情节特点和作用(含解析)
精准训练一分析情节特点和作用练前提示回答小说情节题的前提是做好情节的梳理概括。
这项工作包括三个要点:①了解故事情节最基本的要素:人物、时间、地点、核心事件;②划分层次,梳理概括情节内容;③大致了解情节结构方面的特点。
小说情节题主要有两种题型:(1) 整体情节构思题。
其答题要点有二:①准确判断情节构思的技巧与特点。
主要应从以下角度切入判断: a. 情节运行特点( 是中国传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还是“蒙太奇式”“摇摆式”,以及外国小说的延迟式、突转式、意识流式、魔幻式) 。
b. 结构特点( 开头与结尾有何特点) 。
c. 叙述角度(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
d. 线索特点( 单线与复线、明线与暗线) 。
e. 叙述人称( 第一、二、三人称) 。
f. 安排技巧( 对比、悬念、抑扬、衬托、误会等) 。
当然,上述角度只是思考的角度,要准确判断,尚须从具体的情节出发,充分考虑情节方面的特殊性( 如时空集中、交错等,叙事的中心等) 。
②全面、具体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在准确判断后,就要结合情节的具体内容作出解释,如“突转”,应指出它原先的情节是什么,“突转”成什么情节;分析表达效果虽然要从人物、主题、环境等方面进行,但宜更多地考虑这种技巧自身带来的审美效果,且这种效果最好用术语表达出来,如悬念迭起,激发阅读兴趣,增加神秘性,使情节简洁、曲折等。
(2) 局部情节作用题。
其答题要点有二:①判断该情节在结构中的位置和特点。
②从情节、人物、环境、主旨及艺术效果五个角度综合思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卖眼镜的宝应人汪曾祺他是个卖眼镜的,宝应人,姓王。
大家不知道怎么称呼他才合适。
叫他“王先生”高抬了他,虽然他一年四季总是穿着长衫,而且整齐干净( 他认为生意人必要“擦干掸净”,才显得有精神,得人缘,特别是脚下的一双鞋,千万不能邋遢:“脚底无鞋穷半截” ) 。
叫他老王,又似有点小瞧了他。
不知是哪位开了头,叫他“王宝应”,于是就叫开了。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赏析故事情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阅读赏析故事情节【题型1】梳理概括情节一、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小说情节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
研读小说情节结构,应关注以下两种结构模式:1.传统小说模式(线性结构模式)通常采用以时空为本位,按照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情节。
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
①“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②“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③“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④“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
(2)摇摆式: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上去,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
(3)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称“欧·亨利式”笔法。
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但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2.外国现代小说结构模式外国现代小说在结构上则赋予小说更多的变化,主要有三种常见结构模式:①“延迟”式结构。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读者的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牲畜林》。
②生活的横断面。
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
《半张纸》。
③按照心理展开的意识流结构。
它打破了时间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
《墙上的斑点》。
二、概括情节的方法1.小标题式概括(适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1)围绕小说中的某一线索进行概括。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 小说阅读之分析文本特征
戏剧化小说和寓言体小说
讲义练习
1.请根据小说的特点,给上述三则材料拟写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_美__好__的__遇__见__/_微__笑__的__媳__妇__ 材料二:_细__腻__的__心__思__/_闪__光__的__盒__子__ 材料三:_唯__美__的__等__待__/_诗__意__的__编__席__(答__案__不__唯__一__,__只__要__符__合__文__学__体__裁__的__特____ _点__,__抓__住__形__象__或__细__节__等__拟__题__即__可__)__
虚 构
虚构的意义
• 虚构是小说的灵魂 • 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 虚构意义的本质:一种想象艺术,一种心灵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 真实
小说基本文本特点
1、虚构性与真实性
小说通过真实和虚构的结合,更好地反映生活和历史的真 实,赋予生活和历史审美价值,更能感染读者,使读者在领略 生活和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真实的魅力。
动的心理描写。④清新自然的人物形象。⑤语言特点,叠
词·长短句交错·重章叠句等;⑥题材丰富、形式片段化短小
灵活。
《石匠留下的歌》
《石匠留下的歌》
从山外头来了一个石匠,在水碾子坊前歇脚。他把背上的褡裢往地上一撂,褡 裢里发出了金属的沉闷的音响。侧耳,听了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他大声说: “碾子要凿了哦!”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分析小说的情节含练习题及答案 (一)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分析小说的情节含练习题及答案 (一)为了备考高考语文,阅读小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复习环节,而分析小说情节则是其中的重点。
掌握了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还能够提高分析能力和阅读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复习——分析小说的情节。
一、情节的含义与重要性情节是小说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是精神活动与事件的总和。
小说情节是对毕生经历和成果的高度浓缩,它能够传达出作者的深刻思想,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因此,分析小说情节是读懂和领悟小说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1.了解小说的整体结构在分析小说情节前,要首先了解整个小说的结构,包括小说的主题、情节线、名字、人物等。
了解整个小说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情节,理解小说的故事脉络。
2.把握小说的关键事件小说中的事件可以分为主线和次线,而主线的发展就是小说的情节发展。
因此,要把握小说中的关键事件,理解事件发展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事件背后反映的作者思想。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情节的铺陈往往是由人物行为所推动的。
因此,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心理,进而分析情节的发展。
4.体会小说的情感倾向情感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情节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在分析小说情节时,要体会小说的情感倾向,理解小说所表达的情感要素,从中分析情节的发展和转折点。
三、情节分析练习题及答案1.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极其坎坷,同时,故事情节也充满着阴暗的色彩。
请问,这个小说的情节由哪些元素构成?答案:这个小说的情节由祥子的悲惨命运、社会不公、人性的扭曲、毒瘤般的环境等元素构成。
2.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相识之初,他们对彼此都有很大的偏见,而经过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们的关系得到了转变。
请问,在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有哪些变化?答案:在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伊丽莎白变得更加成熟,思想更加开放,胆识更加豁达,而达西则表现出更多对爱情的态度和情感,逐渐摆脱了高傲自大的心态。
高考小说阅读——分析情节结构之情节作用
与人物的关 “谜”是写蒙古族同胞不知什么原因来到这里,也不知他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可以想象人物来这
系
里的艰难,这正可以凸显人物助人为乐的品质。
与环境的关 系
以“谜”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对恶劣环境的想象空间。
与主题的关 “谜”更能突出“他”的真实性,正是因为“他”与蒙古族同胞不认识,才更能表现“帮助别人
什么作用?
情节作用题两角度
对环 境
交代/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对人 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或精神,刻画人物……心理,使人 内容 物 物形象更加丰满等。 角度 对主 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
题 ……主题等。
对读 者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即学即练】
•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天 嚣 • 赵长天
• 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 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பைடு நூலகம்
【解题指导】
样的结局凸显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
留下空白的结 局
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留下“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第三步:分条分点,条理表述答案
分
析 •为了能让阅卷老师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采分
情 点,取悦阅卷老师,遇到类似题目可以采用
节 作
分条作答的方式,并且标上序号:
用 •①……
三 步
•②……
骤 •③……
令人感伤的结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
实用: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一、鉴赏情节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一)一般情节的作用: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评价)(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倒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石磊小说(含解析)
小说专题训练------石磊小说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隐瞒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
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
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
”我回答海英说。
“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
”海英对我说。
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
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
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
”海英说完就走了。
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
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
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
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
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林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
”“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
”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
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林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
”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
她要是知道了,她是不会来的。
高考专题复习:高中小说阅读之情节结构梳理、作用分析
小说的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情节结构梳理考点综述梳理小说的情节,可从事件角度、人物角度、心理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和线索角度等几个方面考虑;还可综合以上要素角度,全面概括。
无论从哪一角度切人梳理情节脉络、提取要点,都应做到环节清楚、条理畅达,简洁明了。
情节梳理题,主要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寻找贯穿小说的线索。
(3)抓住小说中的重要场面、重要事件。
梳理情节时要注意两点(1)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2)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解题方式1.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或梳理小说的脉络。
2.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 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4. 简要概括人物、事件变化的过程。
答题要点或公式这四种提问形式的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何时十何地十何人十何事。
5. 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答题要点或公式正确指出小说的线索@正确指出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方式四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
技巧点拨:1. 梳理情节脉络,答题时需要根据小说内容和题目要求对这些要素做适当取舍,但核心要索“何人”、“何事”必须具备。
最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知识点整理一、情节(一)一般情节的作用: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2020高考复习——小说阅读情节赏析(学生)
课题:小说阅读情节赏析一、分析情节的作用小说的情节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上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为情节发展服务;二是结构上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
1.小说开头段的作用小说开头常用的两种方式:①悬念式。
在作品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阅读下去;或者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
②写景式。
作用主要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调。
2.小说中间段(情节)的作用这一作用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考虑:①考虑某个情节与全文中相关情节的关系。
主要是照应和伏笔。
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文之间的呼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做的提示或暗示。
在小说中使用伏笔,能使小说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构思精巧,前后呼应。
②考虑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3.小说结尾段的作用小说结尾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出人意料式。
这种结尾,从结构安排上看,能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
②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这样的结尾能够让读者充分地驰骋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③补叙式。
这种结尾常有对上文情节的呼应和解释悬念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
④卒章显志式。
这种结尾往往有解释悬念、揭示主题的作用。
⑤令人感伤式。
这种结尾,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很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增强悲剧色彩;从表现效果上看,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⑥大团圆式。
这种结尾,从表现效果上看,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读者的感情体验上看,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能凸显出美好的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准训练一分析情节特点和作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卖眼镜的宝应人汪曾祺他是个卖眼镜的,宝应人,姓王。
大家不知道怎么称呼他才合适。
叫他“王先生”高抬了他,虽然他一年四季总是穿着长衫,而且整齐干净(他认为生意人必要“擦干掸净”,才显得有精神,得人缘,特别是脚下的一双鞋,千万不能邋遢:“脚底无鞋穷半截”)。
叫他老王,又似有点小瞧了他。
不知是哪位开了头,叫他“王宝应”,于是就叫开了。
背后、当面都这么叫。
所以“王宝应”也觉得自己本来就叫王宝应。
卖眼镜的撑不起一个铺面,也没有摆摊的,他走着卖,——卖眼镜也没有吆喝的。
他左手半捧半托着个木头匣子,匣子一底一盖,后面用尖麻钉卡着有合页连着。
匣子平常也是揭开的。
匣盖子里面二三十副眼镜。
平光镜、近视镜、老花镜、养目镜。
这么个小本买卖没有什么验目配光的设备,有人买,挑几副试试,能看清楚报上的字就行。
匣底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可以说是小古董:玛瑙烟袋嘴、“帽正”的方块小玉、水钻耳环、发蓝点翠银簪子、风藤镯……这些东西不知他是从什么地方寻摸来的。
他寄住在大淖一家人家。
清早,就托着他的眼镜匣奔南门外琵琶闸,哪里人多,热闹,都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王四海耍“大把戏”的场子外面、唱“大戏”的庙台子下面、放戒的善因寺山门旁边,甚至枪毙人(当地叫做“铳人”)的刑场附近,他都去。
他说他每天走的路不下三四十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生的劳碌命!”王宝应也不能从早走到晚,他得有几个熟识的店铺歇歇脚。
李馥馨茶叶店、大吉升油面(茶食)店、同康泰布店、王万丰酱园……最后,日落黄昏,到保全堂药店。
他到这些店铺,和“头柜”“二柜”“相公”(学生意的)都点点头。
就自己找一个茶碗,从“茶壶捂子”里倒一杯大叶苦茶,在店堂找一张椅子坐下。
有时他也在店堂里用饭:两个插酥芝麻烧饼。
他把木匣放在店堂方桌上,有生意做生意,没有生意时和店里的“同事”、无事的闲人谈天说地,道古论今。
他久闯江湖,见多识广,大家也愿意听他“白话”。
听他白话的人大都半信半疑,以为是道听途说。
——他书读得不多,路走得不少。
可不只能是“道听途说”么?他说“十八鹤来堂夏家”有一朵云。
云在一块水晶里,平常看不见。
一到天阴下雨,云就生出来,盘旋袅绕。
天晴了,云又渐渐消失。
“十八鹤来堂”据说是堂建成时有十八只白鹤飞来,这也许是可能的。
鹤来堂有没有一朵云,就很难说了。
但是高邮人非常愿意夏家有一朵云——这多美呀,没有人说王宝应是瞎说。
除了稀世之宝,王宝应最爱白话的是各地的吃食。
他说淮安南阁楼陈聋子的麻油馓子风吹能飘起来。
他说中国各地都有烧饼,各有特色,大小、形状、味道,各不相同。
如皋的黄桥烧饼、常州的麻糕、镇江的蟹壳黄,味道都很好。
但是他宁可吃高邮的“火镰子”,实惠!两个,就饱了。
他的白话都只是“噱子”,目的是招人,好推销他的货。
他把他卖的东西吹得神乎其神。
他说他卖的风藤镯是广西十万大山出的,专治多年风湿,筋骨酸疼。
他说他卖的养目镜是真正茶晶,有“棉”,不是玻璃的。
真茶晶有“棉”,假的没有,戴了这副眼镜,会觉得窨凉窨凉。
赤红火眼,三天可愈。
有一次他拿来个浅黄色的烟嘴,说是蜜蜡的。
他要了一张白纸,剪成米粒大一小块一小块,把烟嘴在袖口上磨几下。
往纸屑上一放,纸屑就被吸起来了。
“看!不是蜜蜡,能吸得起来吗?”蜜蜡烟嘴被保全堂的二老板买下了。
二老板要买,王宝应没敢多要钱。
二老板每次到保全堂来,就在账桌后面一坐,取出蜜蜡烟嘴,用纸捻通得干干净净,觑着眼看看烟嘴小孔,掏出白绸手绢把烟嘴全身上下仔仔细细擦了个遍,然后,掏出一支大前门,插进烟嘴,点了火,深深抽了几口,悠然自得。
王宝应看看二老板抽烟抽得那样出神入化,也很陶醉:“蜜蜡烟嘴抽烟,就是另一个味儿,香,醇,绵软!”二老板不置可否。
王宝应拿来三个翡翠表拴。
那年头还兴戴怀表。
讲究的是银链子、翡翠表拴。
表拴别在纽扣孔里。
他把表拴取出来,让在保全堂店堂里聊天的闲人赏眼:“看看,多地道的东西,翠色碧绿,地子透明,这是‘水碧’。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弄到。
不贵,两块钱就卖,——一根。
”十几个脑袋向翡翠表拴围过来。
一个外号“大高眼”的玩家掏出放大镜,把三个表拴挨个看了,说:“东西是好东西。
”开陆陈行的潘小开说:“就是太贵,便宜一点,我要。
”“贵?好说!”经过讨价还价,一块八一根成交。
“您是只要一个,还是三个都要?”“都要!——送人。
”“我给您包上。
”王宝应抽出一张棉纸,要包上表拴。
“先莫忙包,我再看看。
”潘小开拈起一个表拴:“靠得住?”“靠得住!”“不会假?”“假?您是怕不是玉的,是人造的,松香、赛璐珞、‘化学’的。
笑话?我王宝应在高邮做生意不是一天了,什么时候卖过假货?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玉不怕火,‘化学’的见火就着。
当面试给你看!”王宝应左手两个指头捏住一个表拴,右手划了一根火柴,火苗一近表拴——呼,着了。
(有删改)1.联系全文,概括王宝应的形象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平凡渺小;②勤劳节俭;③能说会道(见多识广);④自尊。
2.本文中多次叙述王宝应“白话”珍宝、美食,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有利于刻画王宝应能说会道、会做生意的特点;②从侧面展现了和谐美好的乡土人情,人们倾心于王宝应编造的奇闲趣事,忽略和谅解他的瞎编乱造;③为后面王宝应善于推销自己的货物做好铺垫;④多次叙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⑤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出四点即可)3.汪曾祺小说往往描绘优美和谐的社会风貌,具有平淡质朴之美,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特点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可从语言(简洁朴实)、人物(简单善良)、情节(平凡生活)、主题(无强烈道德评判)等角度回答。
4.小说结尾戛然而止,这样安排有什么艺术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给小说平添一份幽默,也道出了难以言说的辛酸和无奈。
②全无悲剧情节的煽情,不作渲染和发挥,使主题的表达更具模糊性。
③这样的悲剧式留白使小说余韵不绝,使读者对王宝应的人物命运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百无一用[意大利]卡尔维诺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斜照进街道,杂乱地照亮这条街。
阳光从料想不到的缝隙里射出来,打在拥挤的人行道上匆匆走过的行人的脸上。
在一个十字路口,我第一次看到那个浅色眼睛的男人,记不清他是停在那里还是往前走着,可以肯定的是,他离我越来越近,因此或者是我朝他走去,或者是他向我走来。
他高大而消瘦,穿着一件浅色的雨衣,一把紧紧卷起的雨伞利落地挂在胳膊上。
他的头上戴着一顶毛毡帽子,也是浅色的,帽檐又宽又圆;底下紧挨着的是眼睛,大大的、冷冷的、亮亮的,眼角带有奇怪的闪光。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一根手指夹在书里,好像是为了标记那个位置似的。
很快,我感到他的目光落在我身上,静止的目光打量着我,从头到脚。
我立即把目光转向别处,但是每走一步,我就扫视他一眼,而每一次我都看见他离我更近,并且望着我。
最后,他停在了我的面前,几乎抿着的嘴唇,正要摆出一个微笑。
这个男人从衣袋里抽出一根手指,慢慢地,用它向下指着我的双脚。
这时他才讲话,用一种有点儿谦卑的、极低的声音。
“对不起,”他说道,“您一只鞋的鞋带开了。
”真的。
鞋带的两端垂到了鞋的边缘,拖拉下来,被踩脏了。
我的面颊微微地红了,嘴里嘟哝了一句“谢谢”,我俯下了身子。
在马路上停下来系鞋带是令人讨厌的,尤其是像我这样停在人行道的中间,还会被人碰到。
浅色眼睛的男人低声告别后,就马上离开了。
然而命运却注定我又遇到他:还没有过去一刻钟,我就又看见他站在我面前,望着一个橱窗。
那时候,一种不可解释的冲动攫住了我,我想趁他正专心地看着橱窗的时候,转过身,退回去,或者赶紧走过去,希望他没有注意到我。
不,已经太晚了,这位陌生人转过身来,他看见了我,望着我,还想对我说些什么。
我站在他面前,很害怕。
陌生人讲话的声调更加谦卑了。
“您看,”他说,“它又松开了。
”我真想消失,我什么都没有回答,弯下腰,愤怒地努力系鞋带。
我耳朵里嗡嗡响,觉得周围走过并且碰撞我的人,还是上一次就碰撞我、注意我的那些人,他们低声说着嘲讽的话。
不过,现在鞋带系紧了、结实了,走在路上,我既轻松又自信。
这会儿,我甚至怀着一种无意识的自豪感,希望再次巧遇那个陌生人,好为自己恢复名誉。
刚刚沿着广场转了一圈,我竟发现自己离他只有几步之遥,又在那条人行道上,刚才催促我前进的自豪感突然之间被惊慌代替。
陌生人看着我,脸上流露出一种遗憾的表情,他向我靠近,轻轻摇着脑袋,像是为某个不受人控制的自然事实而惋惜。
往前迈步的时候,我担心地瞟了一眼那只让我内疚的鞋子:鞋带系得又紧又结实。
然而,让我沮丧的是,陌生人继续摇了一会儿脑袋,然后说道:“现在,另外一只鞋的鞋带松开了。
”这时候,我的感受就像是在噩梦中。
我显露出一副反抗的怪相,用牙齿咬住嘴唇,像是不让自己发出诅咒,我又开始在街上弯下腰,暴躁地使劲系鞋带。
我站起来,眼睛下面的脸颊火焰一般灼热,我低着脑袋走开了,只想要避开人们的目光。
但是那天的痛苦并没有结束:当我吃力地急急忙忙走在回家的路上时,我感觉到蝴蝶结一点儿一点儿地滑开,结扣则越来越松,鞋带正在渐渐散开。
刚开始,我放慢了脚步,似乎只要小心谨慎一些,就可以维持那一团不稳定的平衡了。
可是我离家还很远,而鞋带的两头则已经拖在地上,这边那边地甩来甩去。
于是,我走得气喘吁吁,像是在逃开疯狂的恐惧:害怕再次遇到那个男人无法逃避的目光。
人们的目光似乎在我周围密集,仿佛林子里的树枝一般。
我钻进了遇到的第一个门廊,躲了起来。
然而,在过道的深处,在半明半暗之中,我看见那个浅色眼睛的男人站在那里,双手搭在紧紧卷起的雨伞的伞柄上,似乎是在等我。
我起初惊讶得张大了嘴,随即大着胆子挤出笑容,我指着松开的鞋带,想阻止他说话。
这位陌生人点点头,露出他那忧伤的表情。
“是啊,”他说,“两只鞋的鞋带都开了。
”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门廊更安静而适合系鞋带了,虽然我后面的高处站着一个浅色眼睛的男人,他看着我,不放过我手指的每一个动作,而且我还感到他的目光落在我的手指中间,打乱我的动作。
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现在我不再感到任何痛苦,我甚至还吹起口哨,第无数次重复着该死的系鞋带动作,不过这一次系得更结实。
我很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