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2b584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a.png)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的有效性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提问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期为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建议。
一、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提问是教学中教师利用语言进行直接引导和间接引导的一种手段。
通过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良好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口头提问口头提问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提问方式。
教师可以随机点名学生回答问题,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某个学生。
通过口头提问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有组织的提问方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提问环节提问环节是指专门设置的提问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主动性。
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提问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内容、学生的回答等。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对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1. 提问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口头提问是最常见的提问方式,它可以直接促使学生回答问题,但是有时会使得学生感到压力,尤其是那些害羞的学生。
小组讨论则可以缓解这种压力,让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校本研修参考)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校本研修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8eacf1611a37f111f0855b9c.png)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提出研究内容】:研修教师:学科:日期:20 年月【研究内容及安排】;【研究过程】: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一(略)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的现状及分析教师讨论发言记录:张:提问过多过虚,只重数量忽视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方式越来越失去市场,代之而起的是重视开发学生智能的启发式教学。
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问,学生答,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过多过虚的运用提问,将传统的“满堂灌”发展成了“满堂问”。
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并非看提问了多少问题,而是看提问是否引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学到了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即使是好的提问,也不宜过多,太多则容易造成学生疲劳,挫伤他们的兴致,影响学习效果,特别是一些教师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能”、“不能”等,课堂貌似热闹,却华而不实。
例如:在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过程中,当有学生提出可以作底边的高,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并且完成证明后,教师提问:“作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能否也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呢?”学生异口同声:“能!”反思: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发现一些常规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初步提高学生构造全等三角形的能力。
然而案例中教师的提问,直接告诉了学生两种辅助线的做法,然后只是问学生“行不行”、“能不能”,在这样的提问下,教师越俎代庖,使学生失去了自己主动思考“还有哪些辅助线添加方法”的宝贵机会,失去了自己独立自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最终沦为了机械回答老师问题的“回声筒”。
周:提问太难太易,脱离学生实际有些教师的提问过难,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学生思维难以展开,不知朝什么方向思考,也容易造成启而不发。
张:问题缺乏思维空间,学生没有自由思考的余地思维是问题的核心,一个限制学生思维的问题不能被称之为一个恰当的问题。
研究报告计划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
![研究报告计划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dafcd2a6137ee06eef91889.png)
初中数学讲堂发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阶段研究报告一、研究的主要程(一)明确背景及意因斯坦:“提出一个比解决一个更重要”。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明千千万,起点是一,智者得巧,愚者得笨。
”堂提是指在堂教课中的某种教课提示,或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学生行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指示。
堂提是初中数学教课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课的核心”。
特是于步入初中校的低段孩子来,教有效的堂教课提是特别重要的。
自新程施十年以来,堂提的有效性睁开了多的性研究,在数学堂教课上也出了好多好的。
在新程、新理念的教课境下成起来的孩子,特是低段孩子在老兴趣性地提下,堂氛围特别活,学生的学情高,在一些公然中常能看到。
可是在践教课,低效的重复性答式的提、没有精心准的提、只关注等生的提等象常。
有教了制造的堂氛围,不分主次,不学生,提占有了堂大多数,学生只得被地付教的碎,缺少疑、独立思虑的,不利于新能力的培育。
加上低年孩子的年特色如注意力简单分别,活好等等,常常会出“亦步亦趋”,不假考虑的盲目跟的回答方式。
甚至有些孩子在“的,是的,好的⋯⋯”之的回答下达成一的学。
在必定程度上制了.堂教课效益的提升。
老怎提才能学生真实的思虑问题掌握知识,哪些问题能够提、存心义,哪些问题不应提,这是我们一线老师向来在思虑研究的问题。
(二)思虑课题研究的策略、举措1.踊跃参加课题研究时期的观课和议课,努力汲取优异教师先进经验,高度关注存心义、有价值的问题,为本课题供给研究的条件。
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1)导入:发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换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指引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踊跃主动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梦想。
(2)新知学习:发问作为初中数学教课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呼唤与动员行为,促进学生表达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看法,表露感情,增强学习成员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
是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支持行为,能够提示数学知识要点,组织数学教课内容,促进数学结论的记忆,拓展数学学习视线,诊疗与分析数学学习中的疑难。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5cc74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b.png)
三、研究结果
1、提问内容缺乏深度和广度
在个案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初中数学教师提出的的问题过于简单,如“这 道题的答案是什么”、“这个公式怎么用”等。这些问题虽有助于巩固学生基础 知识,但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部分教师未能充分利用提问的机 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2、提问方式单一,回答机会不 均等
2、合理的问题难度和候答时间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文献研究法:搜集与课堂提问有效性及其策略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 析和总结。
2、问卷调查法:对初中数学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课堂提 问的看法和意见。
答机会不均等,导致提问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 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个案调研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首先,通过文献 综述了解课堂提问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其次,选取几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学 校,进行个案调研,分析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问题;最后,通过访谈的方式, 邀请初中数学教师和学生分享对课堂提问的看法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主 要集中在提问的频率、质量、难度、方式等方面。研究发现,有效的课堂提问能 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然而,当前初中数学课 堂提问仍存在一
些问题,如提问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问题难度不适中、候答时间不足等。
三、研究问题和假设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策略,具体包括以下问题: 1、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与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0950f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9.png)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与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
在授课过程中,适时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和提高课堂效率。
但是,如何在实践中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仍然是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提问的目的与原则在进行提问前,教师必须先确定提问的目的和原则。
提问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或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通过互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另外,提问也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提问的原则,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不能是纯粹的“问答”。
二、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
三、问题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反馈和参与,不要过多的给出答案。
二、提问的有效性实践针对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提问类型的多样性在提问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问题,如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扩展性问题等。
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提问的技巧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技巧,比如适当的重复问题、发散性思考、避免评判性评价等,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 提问的反馈教师在提问之后,应该及时给出反馈,即使学生的答案错误,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和激励,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更好的思考和表达。
三、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为了更好的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提问与学习效果研究提问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发现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提问与学生态度研究提问对学生态度的影响,比如提问在学生中是否能够引发兴趣和自信心。
3. 提问与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提问与教师教学能力的关系,发现什么样的教师提问方式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群体。
总之,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只有不断追求创新和拓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82505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e.png)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场所。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和学习动力的关键环节。
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部分老师提问方式单一,缺乏创造性和启发性,导致学生对问题的反应较为机械化;二是部分学生在提问环节中表现消极,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此可见,对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影响和优化策略,可以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本研究将围绕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探讨有效的提问方式和策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1.2 研究目的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提问的方式和效果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提问这一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的包括以下几点:通过明确数学课堂提问的定义与特点,探讨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分析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提问的效果比较,深入研究提问策略的优化,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提问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总结出提问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教学领域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数目或者格式要求等。
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输出的内容:2. 正文2.1 数学课堂提问的定义与特点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习。
数学课堂提问具有以下特点:1. 针对性强:数学课堂提问通常与当前所学知识点相关,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和应用知识。
初中数学课例报告——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初中数学课例报告——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56f3d42af90242a995e554.png)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问题的背景、目的、意义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便于调控教学程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但是实际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有效性,在有效提问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研究从我组13位新老教师自身教学经验的研讨以及影子学校学生调查这两个方面出发去深入调查,以课例研修为载体,了解教师在有效提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目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涉及到的环节较多。
其中学生的有效参与,既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项重要的表现,又是教学是否有效落实的基本环节.怎样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关键在于教师提问的效度,教师的提问必须是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必须是有效的提问。
教师只有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问题形式,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地提问,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的创造性思维。
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必须要从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入手进行突破。
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大家都特别提倡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思维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这当中,老师不可能替代学生去接受知识,而只能起到一个主要引导者的作用。
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这种引导呢?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循序渐进的进行正确引导,化难为易,这是实施有效提问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分析现实中,多数数学教师难以做到提问的有效性,存在为问而问,提问频繁而随意,满堂问答,集体问答,问题平淡无奇等情况。
而且,即使提问,也多是老师向学生提问,很少有学生提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远比培养学生的解答问题能力要重要得多。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与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128d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a.png)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与研究1. 引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良好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本文将就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展开实践和研究。
2. 什么是有效的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应该具备以下特点:2.1 开放性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得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多样化。
与此相反,封闭性问题,即只有确定答案的问题,往往只能带给学生直接的思维反应,难以帮助学生思考。
比如,这是一个封闭性问题:2+3=?,而一个开放性问题可能是:“在一个棱长为6的正方体中,以相对面上的两个角作底,三角锥的高为多少?”答案不是固定的,因此要学生进行推理和计算。
2.2 目的性有效的提问应该与课程目标相符合,让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相关课程中的知识点等。
2.3 连贯性提问应该有一定的连续性,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层次关系,从而更好地加深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内容。
2.4 鼓励性提问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不担心出错被嘲笑和惩罚。
3. 实践: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案例分析3.1 说明本实践案例以初中某班为对象,在数学课中进行了一次提问实践,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课堂提问的情况,发现并总结了提问过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2 提问流程老师希望讲解“单位换算”,并先从知识点“面积”的概念入手。
提问1:有两家家庭用地分别为200m²和80平方米,哪个面积更大?同学A回答:“200平方米的比80平方米的大。
”提问2:你怎么知道的?同学A回答:“200比80大。
”提问3:那单位换算怎么做?同学B回答:“1平方米=10平方分米。
”提问4:200m²应该变成什么单位?同学C回答:“20000平方分米。
”提问5:可以写成200m²=多少平米?同学D回答:“20平方米。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71d9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4.png)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效果不佳;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太过复杂,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导致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情绪增加,学习兴趣受到影响。
如何有效地进行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成为当前数学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可以有效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提问这一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从而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和方法。
通过研究提问的定义与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分析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进而提出有效的提问策略和技巧。
探讨提问的有效性,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当前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效果,从而对提高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效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进一步探讨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发现提问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最终提高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深入研究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提问策略和技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通过对提问的定义与分类进行梳理,以及对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有效性进行探讨,有助于揭示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为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提问提供指导和建议。
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提高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促进教师提问的质量和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2398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2.png)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又基础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教师的提问尤为重要,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而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更是尤为重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分析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1. 激发学生思维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方式之一,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提问时可以将问题进行分析引导,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动作,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课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问的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同时,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检验,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通过组织学生互相提问、讨论和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辅导也可以提高课堂效果,共同发展。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及原因1. 提问方式单一一些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往往只采用口头提问的方式,忽视了多种提问方式的使用。
这种单一的提问方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的积极性,造成学习效果的降低。
2. 提问难度不适宜教师在提问时,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提问的难度。
有时候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点的深度与难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情况,导致学生对提问问题的理解困扰,失去兴趣。
3. 缺乏时机和机会在一些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机会和时机较少,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a486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b.png)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而教师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手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建议。
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提问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去发现知识的联系和深层次的内涵。
研究表明,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
特别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理解数学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等。
有效的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独立探索,并能够在交流中得到启示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也应该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影响因素1. 教师的提问技能教师的提问技能直接影响着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合理设计提问方式和问题类型,避免简单的“肯定/否定”题和死记硬背的问题,而是要采用开放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提问方式,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教师提问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和频率,避免提问过于频繁或者过于突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情绪。
2.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也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回答问题,乐于思考和讨论,而较差的学习态度则会影响学生对提问的积极性和回答质量。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影响其对提问的反应,相对较差的学习能力可能使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更为 passiveness 。
3. 课堂氛围和教学资源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资源也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80c86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9.png)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策略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提问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因此,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研究表明,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同时,研究者也发现,提问的质量和方式对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和细致。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设计方法;2.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的评价方法和标准;4.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习水平学生中的适用性。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看法和需求;最后,通过课堂观察记录不同教师和不同提问策略的实际情况和效果。
五、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问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二是提问方式单一,缺乏层次性和灵活性;三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有效提问策略:一是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二是采用多种提问方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三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回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e8e1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3.png)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深度的有效手段。
提问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往往面临着提问效果不佳的问题,有的问题难度过高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有的问题过于简单影响学生思维深度,还有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研究如何提高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提问,以提升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提问的有效性并不仅仅取决于提问方式,更取决于提问的质量和目的。
有必要对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教师们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和方法。
【背景介绍结束】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以期能够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我们也希望通过实证研究案例,验证不同提问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通过提问这一教学手段,促进初中数学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数学教学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并进一步推动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 正文2.1 提问的定义提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和促使学生思考的重要工具。
提问的定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提问既可以是直接询问学生计算题目的答案,也可以是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可以是引导学生探讨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课堂上,提问的定义还包括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目标设定不同类型的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2e612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9.png)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引言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经常会使用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却鲜有系统的研究。
本文将从提问类型、提问方式、提问目的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参考。
一、提问类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类型多种多样,比如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概念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
不同类型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情况有着不同的影响。
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也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混乱,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封闭性问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合理选择提问类型显得尤为重要。
二、提问方式提问的方式也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通常可以采用直接提问、间接提问、随机提问等方式。
直接提问是指教师直接向某位学生提问,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但是可能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压力和紧张情绪;间接提问是指教师通过群体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但是可能会导致某些学生显得比较被动;随机提问是指教师通过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但是可能会导致学生对问题的准备不充分。
教师在选择提问方式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的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三、提问目的四、提问有效性的评价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提问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评价提问有效性可以从学生的回答情况、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来进行。
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活动,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价,那么可以认为提问是有效的;反之,则可能需要对提问进行调整或改进。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560d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0.png)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互动。
本文研究了提问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提问方式。
还探讨了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评价。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课堂提问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部分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指出需要更深入地探讨提问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具体影响,为数学教学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学生学习,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作用,特点,方式,影响,评价,重要性,建议,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数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提问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提问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们的提问方式和频率存在着差异,有些教师过于侧重于传授知识,而忽视了提问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passivity;但另一些教师则能够运用恰当的提问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而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作用和特点,分析提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评价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为未来的数学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通过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通过分析提问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深入了解提问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特点和方式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课堂中的实际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2d72ac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f.png)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摘要】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分析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合理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因素会影响提问的效果,如提问的质量、数量和难度等。
学生对提问的态度和反应也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论部分将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提出提高提问效果的策略。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探讨提问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影响以及开发更有效的提问策略。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有望为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学生学习、影响、作用、因素、学生态度、评估、策略、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何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教师的提问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于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学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良好的提问可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阶段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明确课题背景及意义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进行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指示。
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特别是对于刚步入初中校门的低段孩子来说,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自新课程实施十年以来,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开展了较多的专题性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上也总结出了很多好的经验。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特别是低段孩子在老师趣味性地提问下,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这在一些公开课中经常能看到。
但是在实践教学时发现,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没有精心准备的提问、只关注优等生的提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
有时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上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等等,往往会出现“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盲目跟风的回答方式。
甚至有些孩子在“对的,是的,好的……”之类的回答下完成一节课的学习。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老师怎样提问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哪些问题可以提、有意义,哪些问题不该提,这是我们一线老师一直在思考探究的问题。
(二)思考课题研究的策略、措施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期间的观课和议课,努力吸取优秀教师先进经验,高度关注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为本课题提供研究的条件。
从如下几个方面关注:(1)导入: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2)新知学习:提问作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促进学生表达初中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习成员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
是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支持行为,可以提示数学知识重点,组织数学教学内容,促进数学结论的记忆,拓展数学学习视野,诊断与解析数学学习中的疑难。
(3)巩固练习:提问是师生数学活动绩效的强化行为,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分析其弱点,搜集素材,检查数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思考机会,引导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
(4)总结:提问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主旨在于提高数学活动的综合效益,应充分考虑认知、情感、行为等要素。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这几个主要环节找出不合理的提问并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做到提问有效性。
2.对经典录像课例作课堂提问分析的研究。
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
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发问和学生答问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3.对自己提问有效性研究培养。
课题组成员上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交流,形成文字材料。
4.定期参加座谈会,交换课题研究信息,及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参加“磨课”式的研讨活动。
6.走出去,虚心请教。
(三)课题研究阶段安排1.准备阶段(1)理论学习:了解素质教育的要义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明确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2)制定方案: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
2.实施阶段(1)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每学期组织若干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2)案例分析:结合每学期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若干次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交流小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4)撰写论文: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二、课题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问的有效性。
2.观察法:通过观课是该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收集有关提问有效性的研究素材。
3.反思法:依托课堂教学,反思提问的有效性。
4.经验总结法: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个人心得。
三、课题研究内容、目标达成及实用价值(一)课题研究内容及目标1.确定研究内容(1)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的模式研究。
(2)实施课堂提问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2.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新课改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以指导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二)目标达成及实用价值1.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研究,我们真正认识了课堂提问,明确了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学习了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
由此我们撰写了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论文。
2.学生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自然的开始理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
四、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措施(一)研究成果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数学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同时,我们还经常深入课堂,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技巧,学生们的提问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课题组成员经常探讨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深入,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
为了让缩短自己和名师之间的距离,我们从网络或是杂志上搜寻了名特优教师的一些精彩片段和精彩视频,一句句的学习,以使自己的进步更快一些,更大一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
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在课堂上充分展开对话和沟通,让自己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成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其次,我们还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中发扬民主,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师生互相争辩,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题组是这样做的:(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
长期坚持,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
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
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
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
使教学更科学。
(二)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学习,我们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
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我们该从哪儿切入提问,只有准确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正确切入提问。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
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
在教师的随堂课上,类似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课堂上学生无时间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提问的实效性欠缺,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驾驭课堂能力不够。
由此可见,目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该问的而问,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的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还较为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1.继续狠抓教学研究。
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学习课堂提问的更多高效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并努力做到提问目的明确,在引入新课、新旧迁移、解决难点、促使学生思考等等方面进行提问,尽可能地设计针对性强,有实际意义的提问,使提问恰到好处,为课堂教学知识穿针引线。
以及,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定期进行空中课堂的学习,学习更先进有效的教学策略。
3.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研究课题等等,记载教师成长过程,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