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两会科技创新热点解读

合集下载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创新驱动成为我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当今社会中,企业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带来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能源利用率的提高。

因此,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中国5G产业链为例,2019年,中国国内5G产业的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这一数字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增加,而这与中国科技创新水平的快速提升密不可分。

中国在5G技术的标准制定、芯片、设备、网络和应用等方面均拥有重要的创新成果,由此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因此,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

二、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科技是各国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要走向强大,除了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外,还要有先进的科技力量支撑。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通过加强基础研究、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制定创新激励政策等手段,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在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中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

以疫情期间,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疫药物、口罩等抗疫物资,大大减轻了疫情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威胁。

科技创新不仅能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还能为国家社会稳定、人民福祉作出更多贡献。

三、科技创新与人类发展科技创新的影响远远不止经济和社会领域,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也十分重要。

科技创新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发展,诞生了各种新应用、新产品和新的人际交流方式。

万维网、社交媒体、智能手机等现代科技成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在信息共享、商业活动、文化交流等方面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

集社会智慧,促科技发展——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技创新”提案解读

集社会智慧,促科技发展——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技创新”提案解读

5 4 3 0件 5 1 6 3件 教育 、 科技事业共பைடு நூலகம்5 1 0件
9 . 3 9%
提案数 比例 深化科研 院所 改革 , 加 强公 益性研究 ; 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实 施创 新 驱 动 战略 , 加 快
科研经费管理 、 知识产 权管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

生态文明建设
小 计
4 5 8件
2 3 0 1件 4 8 9件

提 案总体 情况
保障和
改 善 民生
教 育 事 业 发 展
政 协第 十二 届全 国委员 会 第 一 次会 议 期 问 , 共 收 到提案 5 6 4 1 件, 经过审查 , 立案 5 2 5 4件 , 作 为委员 来信 转送 有关 部 门研 究参 考 7 0件 , 并案 、 撤案 3 1 7件 。从 总体 上 看 , 这 次会 议 提 案 内容 丰 富, 涵 盖 了社会 主义 经 济 、 政治、 文化 、 社会 、 生态 文 明各 个领 域 , 集 中反 映 了经 济社 会 发 展 阶 段性
真研读 这 些科技 类提 案 以及 其他题 案 中涉及 科技 创 新 的建 议 和主 张 , 能 够敏 锐把 握 我 国 当前
及今后一段 时间科技事业发展 的热点 问题和重点领域。学习提案之后对政协提案工作有这样 些建议 和期待 : 加 大政协会 议提 案 的公 开比例 ; 委 员加 强调研 , 多方 沟通 交流 , 提 高提议 案质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6— 2 4
社 会 管 理 方 面 4 6 0件 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人 民政 协 工作 、 统一 战 线 、 1 8 5件 民族宗教

2019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科技创新

2019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科技创新

2019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生力军 (1)新技术,占据创新制高点 (2)应对新兴科技带来的伦理挑战 (3)以坚实的精神支撑激发创新的力量 (4)汪涛:颠覆式创新需要“科学伯乐” (5)水氢发动机得证明成本可行,才有出路 (6)复盘水氢车,辨识真假创新至关重要 (7)政府“帮卖”一半,这样发展氢能源车逾越市场底线 (8)观察“南阳神车”的两个向度 (9)“南阳水氢车”还要继续跑下去吗 (10)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生力军赵婀娜2019年05月27日04: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进入5月,全国各地陆续组织首次高职扩招补报名,意味着高职扩招拉开了帷幕。

高职扩招这一重要举措的落地,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将对我国教育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到教育部下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再到高职扩招进入实施阶段,行动之迅速,落实之有力,令人欣喜。

这也凸显出经济结构变革、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路径、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环境等需求的迫切性。

从宏观角度看,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相对突出。

人社部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1.65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但其中高技能人才只有4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6.2%。

高职扩招后,将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一线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才红利,成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生力军。

从中观角度看,经过多年发展,职业教育已到了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今年年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热点剖析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热点剖析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2016年05月30日16:00 来源:新华社手机看新闻字号原标题: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李克强主持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出席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3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盛会,就是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

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李克强主持。

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出席大会。

上午9时,大会开始,全体起立,唱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发表了讲话。

他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视角解读“两会”

科技视角解读“两会”
驱 动下成 为某 些 人攫取 资 源 的工具 。 腐败、 包 二奶 和某 些
-代的恶行都是自私基因恶性膨胀的体现 。 问对 问题, 是果壳 问答 “ 一炮而红” 的重要原因。 关 X
两会前夕, 雾霾加重 , 人们最 关心 的问题集 中在 了 开启了在 “ 锐话题” 组稿中穿插 “ 果壳问答” 的新模式, 在
P M2 . 5 上, 这恰好是一个科技角度可以大显身手的话题 。 问答” , 回答了 “ P M家族中, 为啥P M2 . 5 成了明星? ”“ 我
我们在 “ 解码P M2 . 5 ” 系列组稿 中, 首次推出四篇 “ 果壳 解 读 , 取 得 了意想 不到 的效果 。 比如, 在反映 “ 吃喝风” 的“ 亚腐败” 锐话题组稿中,
的头脑风暴会上, 我们把果壳网主编 “ 拇姬” 的这句口头 道答案、 想在网上点开看看 的新闻, 才是用户想要了解的
禅转述给正在渴求 “ 创新” 的同事们, 很 多人眼中都出现 新闻。“ 果壳问答” 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如此直接地为读
了闪 光 。
者提问。 配合这四篇解疑释惑的问答文章, 我们同时抛出了两 篇关于P M2 . 5 治理 的采访稿件。 其中,《 郑新立 : P M2 . 5
果壳问答” , 从生物学 们吸进的P M2 . 5 最后都去了n  ̄ I U L ? ”“ 北京雾霾 艮 伦敦烟 黑龙江分社刘景洋建议搭配一篇 “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这句话。 稿件分析指出, 雾事件 有可 比性n 5 - 7”“ P M2 . 5 过 高时, 市 民如何保护自 角度解读 “ 以设法获取更多资 己? ” 等问题, 特别纠正了 一些常识方面的误解, 引导公众 生物在潜意识 中尽力谋 求传递基因, 如果没有制度笼子的束缚 , 权力就会在生物性需求的 科学看待雾霾现象, 在众多媒体铺 天盖地的相 关报道 中 源, 成功地脱颖而出, 大获好评。

创新发展铸就辉煌的一年

创新发展铸就辉煌的一年

创新发展铸就辉煌的一年2019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一年。

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大背景下,中国坚持创新发展的道路,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来探讨2019年中国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

一、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在2019年,中国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中国的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在5G通信领域,中国成功实现了全面商用,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实现了飞速增长,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军者。

二、经济增长持续稳定2019年,中国在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增长的稳定。

中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措施刺激了市场需求,促进了企业创新和发展。

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升级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同时,中国大力推进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贸易自由化,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社会进步惠及全民中国在2019年继续推进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美好生活。

中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为每个孩子提供了公平的教育机会。

卫生健康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所有居民都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障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环保力度,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有效应对了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重大挑战。

总结2019年,中国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一年。

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中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经济增长持续稳定,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和市场激活措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社会进步惠及全民,教育、医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2019年全国两会热词解读(整理版)

2019年全国两会热词解读(整理版)

全国两会热词解读(整理版)两会召开时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018年3月5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018年3月3日两会结束时间:政协会议:3月15日人大会议:3月20日本次两会会期从3月3日政协开幕到3月20日人大闭幕,足足有18天,是10年来最长的一次。

热词一:经济增长目标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一直都是两会热点话题。

,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7%,是近30年来的最低水平,不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仍然处于高位。

2017年中国将制定怎样的经济发展目标?万众瞩目。

热词二:“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国将于今年5月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首届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战略成为各方关注的热门话题。

根据商务部数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6%。

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未来,“一带一路”的巨大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国际产能合作、贸易往来及投资合作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值得期待。

热词三:混改提速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公开表示,2017年国企改革已经进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要在混改、供给侧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快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与此同时,地方国企和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加速,截至目前,共有近20个省市出台了地方推进混改的指导文件。

热词四:农业供给侧改革随着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

今年,有29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包括玉米去库存、增加农民收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等等。

热词五:实体经济“降成本”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国外制造业回归,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经验借鉴作者:李忠华何礼洋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第22期摘要: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整体,其构成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主体、基础设施、资源和环境等。

通过归纳各类文献,研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通过研究国内的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地区的经验,归纳总结出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即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实现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加强科技创新保障制度建设等。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经验借鉴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2-0004-032019年10月31日,十九屆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做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大决策部署,表明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例如“绿色发展”和“人才战略”方面。

但某些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借鉴硅谷、剑桥和北京、上海等国内外城市的成功经验,从政策体系和人才方面入手,制定相应计划和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引进和留住科技创新方面的人才,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实现我国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科技创新体系概述(一)科技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的主体、基础设施和资源等要素组成。

科技创新是在“美丽中国”的目标框架下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政府主导下的技术创新活动一定是倡导绿色、减量、节能减排的。

所谓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保证科技创新从产业需求、研发,到中间试验,再到产品试制,既而到投产形成产能的过程中参与各方协调、沟通、交流、协作,让创新要素形成生产力的有机整体。

(二)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及作用机理1.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

创新主体是第一要素,根据对科技创新体系定义的阐述分析,可以得出其所包含的要素是很多的,其中以国有、民营或个体等各类企业为代表的创新主体最为重要。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点聚焦专题【全国“两会”】考点解读及习题练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点聚焦专题【全国“两会”】考点解读及习题练

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热点聚焦专题【全国“两会”】考点解读及习题练材料一:2019全国“两会”2019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作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有30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全国两会,他们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从北京传往世界各地,全方位展现中国“两会”的精彩时刻。

1.李克强总理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了什么?(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其监督。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两会”备受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期待,说明了什么?(1)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3)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国际社会期待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4)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材料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1.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3)全国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论述的科学内涵作者:王阁来源:《求知》 2019年第5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以及我国发展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论述,立足于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进路,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指明了新时代进行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新时代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立足于对思想资源和时代背景的充分认识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以及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时,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每一次新的发现或发明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核心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线是探索实现人的解放的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生产力层面为实现人的解放创造了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强调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其次强调科技创新作用的综合性,科技创新的作用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个体、社会和国家之间都形成了复杂的作用机制;最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全过程。

这样的价值导向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学说。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对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全面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

二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

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实现,现在到了必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时刻。

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过去依靠生产要素驱动发展向依靠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激发新生产要素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共融互通立足省级融媒枢纽 守正创新讲好全国两会故事——2019全国

共融互通立足省级融媒枢纽 守正创新讲好全国两会故事——2019全国

共融互通立足省级融媒枢纽守正创新讲好全国两会故事——2019全国两会长江云报道解析作者:邓秀松马丽孙甜甜来源:《传媒》 2019年第7期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长江云依托湖北广电融媒体中心、联动长江云区域融媒体平台及海外媒体账号,建立融合报道机制,对新闻策采编发进行全链条再造,形成大屏小屏共振、广播电视新媒体一体化联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节目样态。

报道内容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总书记在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湖北省委省政府重要战略布局,反映湖北的高质量发展气象,全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湖北好声音”。

此次全国两会报道,长江云推出融合专题、县域融媒直播及两会现场直播、动漫视频、抖音短视频、全媒体访谈及微访谈、两会Vlog、创意互动H5、VR全景、原创图文报道等多元报道体,形成由央媒、湖北广电全媒体、长江经济带联动媒体、重量级商业媒体、县域融媒体及海外媒体的两会报道矩阵。

多次获得中宣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表扬,湖北省委及省委宣传部更是对长江云全媒体融合报道给予肯定并多次为长江云创意产品点赞!一键部署,全域覆盖共学“习”长江云推出大型融合专题《两会学“习”日历》,发挥平台优势,联动覆盖省市县120家云上系列客户端,聚焦总书记到团组和地方重要讲话精神,采用一键部署、大图置顶、全面飘红宣传策略,将两会声音,重点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一时间部署到各市县级融媒体移动端,实现全域覆盖、直达基层。

专题推出后,通过平台云稿库共享专题方式在120个云上客户端头条置顶发布。

同时,还推出了《谱写新篇章——聚焦2019年全国两会》大专题,汇聚广播电视及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多样态、多形式、多角度的各类报道,形成了《牢记嘱托》《我是代表委员》《高质量发展这一年》《AI看两会》等19个融合子专栏,直播、图文、音频等汇聚一“题”,内容更加直观明了,使两会精神做到全媒体传播、全平台发布、全区域覆盖。

多屏互动,融媒报道更立体纵横联动,多屏互动。

“十年磨一剑”,剑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十年磨一剑”,剑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而在很 多关键核心领域,十年可能还磨不了“一剑”。量子科技、深 空探测、集成电路、能源安全……诸如此类重大科 技战略 的实施通常都要分“三步走”,并非可以一蹴而就。在这漫长的 “磨剑”过程中,就需要科研人员戒骄戒躁、坐得住冷板凳。
“十年磨一剑”是科技创新的自然规律,也是科研人员 的工作 常 态,更 是 新 时期 关 键 核心领 域 科 学研究 对 科 技 管 理体制和科研生态提出的新要求。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往往 面临着更高的失败风险,离不开“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坚守, 因此需要更为稳定、可持续和健康向上的科研政策、管理体 制和科研生态环境。如何打造“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王 建宇建议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的实施范围,进一步提高 创 新 效率。他 表 示,经 过一 年 多在 杰青项目的 试 点,“包干 制”深受科研人员欢迎,应尽快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减负”的同时,也要做好“加法”,通过收入激励等措 施让科研人员愿意“十年磨一剑”。近年来,山东省就出台政 策,支持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协议工资 制、年薪制和项目工作制等,并且允许事业单位建立和发放 突出贡献奖,加大对创新人才的绩效工资倾斜力度。
发榜之后,选好揭榜人,找好“帅”也至关重要。周伟江 建 议,成 立一 个 利 益不 相 关 的 独 立专 家 组 来评 价揭 榜 者 的 能力,从而选出最合适的揭榜人,以确保真正发挥好“揭榜 挂帅”新机制的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 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 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这一利好政策,对制造业企业 来说,就是真金白银,为企业“十年磨一剑”创造了条件。

新时代十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显著成效

新时代十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显著成效

新时代十年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显著成效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历程。

自2011年起,我国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一、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我国在高端芯片、5G网络、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19年,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在航母建造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我国还取得了包括探月、载人航天、北斗卫星系统、高速铁路、大飞机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二、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2019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2.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

不仅在高科技领域,科技创新在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升级,还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推动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迈进。

三、创新发展带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不仅在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推动了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中国科学家陆续发明了新型药物、新型医疗设备、新材料等创新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价值巨大,能直接惠及整个社会,同时也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完善。

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5G网络、远程办公、网上医疗等新兴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得到了更广泛的体现。

四、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科技创新成果中国科技创新的成果不断被国际社会所认可。

十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成为科技创新大国。

同时,我国也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与美国、欧洲等国家开展了广泛合作。

通过国际合作,我国不仅提升了实力,还能享受国际科技成果的发展和应用,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

五、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我国加强了基础研究投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开放创新。

两会十大热点解读简介

两会十大热点解读简介

两会十大热点解读简介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们一向对青年寄予殷切的希望。

教育和培养好青年,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

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两会十大热点解读。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冲刺的5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继续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如何"落地"?作为一份引领国家开创发展新境界的纲领性文件,两会审查、讨论的"十三五"规划草案,将回答国内外关注的诸多"中国之问"。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

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不仅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在这一进程中,增加百姓获得感至关重要。

自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启动。

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正从"高频词"化为政府、企业明晰具体的改革"路线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经济转型既要稳定消费、投资、出口的需求侧"三驾马车",更要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的供给侧发动机来推动。

供给侧还有哪些不合理、结构性改革如何发上力等,将成代表委员讨论焦点。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既定目标,也是我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庄严承诺。

从层层立下"军令状"到22个中西部省区市考核扶贫成效,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精准扶贫还有哪些障碍?哪些政策需要改进完善?代表委员将带来大量一线情况与真知灼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立下"军令状",关键看执行。

【2019两会】2019年两会关键词热点分析就业优先

【2019两会】2019年两会关键词热点分析就业优先

2019年两会关键词热点分析就业优先时事政治热点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甘肃省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甘肃三支一扶、一万名考试、政法干警及其他各类考试共同所考察的考点,这里甘肃教育为大家就2019两会热点进行一个详细的解读。

【报告摘要】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

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

今年城镇新增就业要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达到近几年的实际规模,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

只要就业稳、收入增,我们就更有底气。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话题也一直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高频词汇。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业优先”这一表述,是在201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才首先提出的。

如今,这一表述再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甚至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这意味着,从决策层来看,稳就业已经不仅仅是促民生的重要发力点,也正在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一个重要施政指引。

[重要性]就业是民生之本。

民以食为天,人生在世,吃、穿、住、行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否则,所谓“民生”就无从谈起。

而要如此,唯有稳定就业。

就业保障乃生存保障,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劳动所得都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收入来源,是云云众生维持生存、实现发展的基本保障。

稳定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事关劳动者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首先必须关注就业、重视就业、促进就业、稳定就业。

就业是稳定之基。

全面小康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而社会的稳定取决于人心的稳定,人心的稳定取决于就业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稳定就业就是稳定社会,在社会转型期其现实性和重要性尤为凸显。

稳定就业、充分就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根子上实现社会的稳定。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作者:梁玉红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1期2018 年5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就要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以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科技创新的市场体制以及完善企业创新动力机制。

一、新时代科技体制改革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经历了由启动改革到运行机制逐步成形的过程,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索过程。

1985 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服务于经济建设。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进一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体制作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安排。

2006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明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2015 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奠定体制基础。

通过一系列的科技体制改革,一些长期制约科技创新发展以及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的核心问题和障碍得到了突破,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形成,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新型科技创新治理模式在国际上影响力显著提升。

党的十九大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了系统的部署,新时代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科技体制改革的引领带动作用。

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动力与路径

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动力与路径

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动力与路径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4)二、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5)2.1 科技创新的定义与特点 (6)2.2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7)2.3 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8)三、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分析 (9)3.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要求 (10)3.2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11)3.3 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 (13)四、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机制 (14)4.1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15)4.2 市场需求与竞争压力 (16)4.3 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17)4.4 创新文化与环境氛围 (18)五、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20)5.1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1)5.2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22)5.3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 (23)5.4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25)六、案例分析 (26)6.1 国内外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 (27)6.2 案例分析与启示 (29)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研究结论总结 (31)7.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32)一、内容综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逻辑、动力和路径三个方面对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进行综述。

从逻辑层面分析,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科技创新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不断拓展生产要素的边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

从动力层面探讨,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这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之间的协同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以及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等方面。

第1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解读

第1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解读

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解读【本章导引】全国“两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全国“两会”是中国的年度政治盛会,透过这个窗口,人们既可以观察中国当下的热门关切,也可以看到“中国式民主”的特色。

2019年的全国“两会”是指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以下简称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下简称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两会”上批准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限于篇幅字数要求,本章主要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外商投资法》的相关内容。

【事件回放】2019年全国“两会”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于2019年3月3日至3月13日和3月5日至3月15日在北京召开。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它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比人大还要早5年,也被称作新中国的“催生婆”。

它不仅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政协会议共同纲领,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985年后,全国“两会”形成每年3月召开的惯例;1998年,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人大会议的开幕时间定在3月3日和3月5日,这一习惯也保持至今。

“两会”的召开,是一年里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来自全国各地、各族各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事。

“两会”制度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实践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全国两会科技创新热点解读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中国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会场内外,处处可以感受到科技创新的脉动。

重大成果涌现创新激情奔涌
两会前夕,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走红”,激起许多人对太空探索的关注。

好的电影背后,往往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再度唤醒,正在获取新的探测数据。

同时,科研人员还在研究制定未来的太阳系探测规划。

2019年全国两会科技创新热点解读
“嫦娥”探月、“北斗”组网、“鲲龙”击水……2018年不断涌现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科技创新,不只是科研院所的事。

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创新激情四处奔涌。

一支智能录音笔,既能录音,又能将语音同步转换成文字显示。

作为我国首个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承建单位,
2018年,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多项世界冠军。

而在成绩背后,是坚持创新的厚积薄发:科大讯飞连续多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20%以上,研发人员占比约六成。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来之不易。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决不能让改革政策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

这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提振了科技企业的发展信心。

不断涌现的创新成果,根植于深厚的创新土壤。

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
破13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7万亿元,6500多家众创
空间服务创业团队40万家,创业就业人数超过140万人。

越是创新发展越要生态支撑
正如高原上才能产生真正的高峰,科技创新越要发展,越需要良好生态的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

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

“真正的原创基础研究带有很大不确定性。

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是对创新主体自主权的充分尊重,
有利于营造潜心研究、把‘冷板凳坐热’的科研定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说。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要在政策制度上使科研人员少为“帽子”“牌子”“报销”“填表”等所困扰,让他们能够潜心从事科技和创新活动。

科技创新需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必由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说,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下,黑龙江省和哈工大联合建设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了科研管理与成果转化一体化推进的新模式。

这一模式扭转了高校科研人员“不想转、不会转”的局面,激光通信、光学目标仿真、碳纤维复合材料等一批服务我国航天、国防建设并获得国家奖励的技术成果得以转化应用。

通过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速前行。

在“中国铜都”江西省鹰潭市,中臻铜业有限公司通过在微镀车间生产中引入物联网技术,生产效率提高15%以上,成
本下降约10%。

2018年,鹰潭市共引进物联网项目98个,移动物联网及关联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

“只有主动拥抱新技术,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
厅厅长杨贵平表示,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窗口期,必须
用前沿科学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解决当前我国高质
量发展存在的困难提供“新燃料”。

筑牢“科学地基” 突破“卡脖子”瓶颈
科技创新,既需要从1到100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落地,
更需要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
的总源头。

强化基础研究,就要筑牢“科学地基”,突破“卡脖子”
的瓶颈。

统计显示,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的比重为5%左右,低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15%至20%的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说,当前主要发达
国家都在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形势逼人,我国必须尽快补
上基础研究的短板。

他建议,制定国家基础科学战略规划,进
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的占比。

强化基础研究,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深圳市在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中明确提出,“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支持基
础研究”。

“可以通过加大税收优惠力度等手段,引导和鼓励包括企业、公益基金、个人在内的社会力量,投入关键核心技术与基
础研究。

在资金的用途上,科研人员可享有较大的自主支配权。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说。

强化基础研究,还要以“敢闯无人区”的勇气,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长凌云认为,重大科学前沿的突破不仅需要科学装置和科学工程的强大支撑,更需要科研人员自身能够突破以往经验的束缚限制,在科学探索上有一股“拼劲”。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全说,我国在建设多个科创中心的过程中,还要继续完善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地布局,主导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创新源头供给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