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楼阁山水画家.何镜涵山水作品欣赏
晚清著名画家钱冰《云台胜境图》
钱冰,字玉壶、雪民,清晚期著名书画家,安徽省居巢(今属安徽巢湖市)人,《清代画史增编》《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光绪庐州府志》有其记载。
蒋子宾《墨林今话续编》云:“钱玉壶冰,居巢人,为人雅朴,爱画成癖。
尝赠余山水小幅,颇得西庐老人意,书法思翁,往来淮浦间,行箧中必携古书画,自随日夕展玩,宜乎其艺之进矣。
”据历史记载,在清道光至同治年间,钱冰寓居于淮安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市清浦区),与钱杜、汪鸿、郭频伽等画家相友善。
有清一代,清江浦当南北冲要,是河漕重地,河道总督、漕运总督驻节于此,亦是淮北盐业的重要集散地。
故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东南才艺之士多聚集于此,或作官员幕府,或以书画谋生,促进了淮安的繁荣和进步。
是时,钱冰以书画和书画收藏驰骋于江淮间,书法董其昌,画学王时敏,以摹古拟古为尚,在淮安留下一批画图。
今淮安市博物馆收藏的《云台胜境图》(见图)就是其中的一件,从中可看出他高超的书画艺术。
但这幅《云台胜境图》却不是临摹古人书画,而是以真山真水入画,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技法而写出清代云台山的实境,这在钱冰的现存山水画作品中是非常罕见的,故而弥足珍贵。
这幅《云台盛境图》,纵105厘米,横65厘米,纸本,水墨山水画,立意高古,构图雅致,运笔晚清著名画家钱冰《云台胜境图》文/王厚宇大家风骨钱冰《云台胜境图》局部PRwoRld \ 公关世界37清钱冰《云台胜境图》38公关世界 \ PRwoRld明洁秀润,气韵浓郁,初夏的景色跃然纸上,表现了雨过天晴后的云台山景色。
云台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之东南,古称郁洲山,又名苍梧山。
此图采取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画法,虚实相间,富有层次。
其近景所写者,纯系云台山中九龙桥之实景,上写群山环抱的幽谷之中,怪石嶙峋,涧深流急,有一大一小的二支涧流于此交汇。
其大涧之上的三孔拱桥乃九龙桥,小涧之上的单孔拱桥乃仙人桥,仙人桥上正有一位老者策杖而行,有可能是登山朝拜的香客。
据载,九龙桥始建于明代,是一座砖石结构的拱桥,山上有九条山涧交汇于此。
中国著名山水画家何牛
中国著名山水画家、书法家何牛一、何牛简介二、画家何牛的艺术创作之路三、国内知名艺术家点评何牛四、大写的笔墨——记何牛及其中国画艺术五、海南画展相关图片资料六、部分合影及获奖作品《南海谷王》何牛先生简介何牛,(本名周志明),1978年授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中国民革中央画院理事、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书法家。
曾在南京艺术学院任教、现在南京应天学院教授国画山水。
作品《矿山林》获1982年全国性美展三等奖。
其它作品也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美展并获奖。
本人在江苏、广东及中国台湾等多城市举办个展,也曾赴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参展。
2006年4月至6月间,受国家宗教局指派随中国基督教代表团在美国作文化交流两月,作品及现场挥毫受到美国各界人士欢迎,字画被中国驻洛杉矶、旧金山、纽约领事馆及美国高层人士收藏。
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民革中央画院首届书画展”中作品《拜谒轩辕峰》入选。
山水有情,笔墨随心——画家何牛的艺术创作之路何牛,本名周志明,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革中央画院理事,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书法家。
生于南京的何牛,少年时代曾就读于南京大学附小,著名水彩画家崔豫章先生是他的绘画启蒙老师。
初中随南京四老之一韩少婴学习国画,毕业后,为了减轻母亲独自抚养家中五兄妹的负担,何牛离开南京前往就业前景较好的沈阳电力学校读书,毕业后分到抚顺矿山子弟学校当美术老师。
在抚顺期间,他被选送到“鲁迅艺术学校”深造,接受了严格的专业训练。
上世纪70年代末,又拜师于著名国画大师宋雨桂先生门下,学习国画山水。
北国风光耳濡目染,大山名川作客尺幅,那种气势博大的环境氛围,与何牛内在的善良、倔强、阳刚气质相谐和,造就了画家最初期追求的大与力并存的艺术风范,《盼归》、《矿山林》等作品获奖。
1994年,心怀故土的何牛放弃在东北的职业回到阔别30年的南京定居,不久应聘于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任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件(35张PPT)
在本幅作品中,枯树站在江边,怪石嶙峋。大江 之上一支小船在寒江独钓。对岸一排排枝桠小树, 再远处出现茫茫大山,在大山之上又好像有皑皑白 雪,让人感受到这是一片冰雪的世界。
结论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 (道理论证)
学 学
诗
以 作
画 ,
致 悟
境 创
用 境
。
学以致用
作者对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启示:要熟悉自己的写作对象,下笔以前,需要全面观 察,把握其精神实质。
学以致用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 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 画的。” 启示:写作不能照搬现实中的景、物、事。而应投入情 感,加以渲染,才会动人。
学以致用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 ,一定要有强烈、真 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启示:写作应以情动人。假、大、空的文章读来必然味 同嚼蜡。
学以致用
“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 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启示:写作应有独创性。名家文章,必然有其独特的视 角,或者体现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学习论证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
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
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
例
二 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
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
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
有了灵魂。
学以致用
再观几幅名画,从景、境、情几个方面细细品味,用以下句式 谈谈画作带给你的美感体验。
(完整版)何镜堂作品欣赏
何镜堂作品欣赏作为我国建筑界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之一,何镜堂院士是岭南建筑界的旗帜性人物,他主持设计过两百多个重大项目,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国家金、银、铜奖以及一、二等奖100余项;2001年获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年在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评选中,以13项作品获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并荣获全国“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
另外,何镜堂院士还创立了“两观三性”的建筑设计理念,探索出了产、学、研三结合的发展模式,为广东省和全国建筑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物介绍作为我国建筑界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之一,何镜堂院士是岭南建筑界的旗帜性人物,他主持设计过两百多个重大项目,获奖无数。
其中包括:国家金、银、铜奖以及一、二等奖100余项;2001年获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年在中国建筑学会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评选中,以13项作品获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并荣获全国“十佳具有行业影响力人物”大奖。
1996年初,何镜堂在《建筑学报》写了一篇短文,《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首次在学报上提出了何镜堂的创作思想。
后来在2002年9月《建筑学报》上发表了《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一文,较为系统的论述了何镜堂所主张的创作理念,即二观(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学术观点,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何镜堂的创作思想和实践每年都在多次的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了交流。
2002年,何镜堂和倪阳副总建筑师承担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的设计,该馆选址于校园教学区的中心,位于东西两湖的交接处,视野宽广,环境优美。
何镜堂仔细研究了项目的条件,提出“宜低不宜高、宜散不宜聚、宜透不宜堵”的设计策略,创作了一个玲珑通透,与周围环境和谐,有岭南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校园新建筑,建成后已成为全校师生聚合和交流的地方,并被评为建设部和教育部优秀设计一等奖和国家优秀设计金奖,获得建筑设计的最高荣誉。
【青绿山水】唐代大小李将军---李思训与李昭道
【青绿山水】唐代大小李将军---李思训与李昭道【青绿山水】唐代大小李将军---李思训与李昭道明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绢本设色101.9 x5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旧藏南宋-元画神品上此图表现游春情景, 近景山岭间有长松桃竹掩映,山外江天空阔, 烟水浩淼,意境深远。
整个画面山势起伏, 江天辽阔很有气势。
山石林木以曲折的细笔勾勒, 画树交叉取势, 变化多姿。
山水构图的整体大势与局部“豆马寸人, 须眉毕露”的一丝不苟的精致描写, 统一在一起。
山石着色, 以石青、石绿两种浓重色彩, 显得金碧辉煌。
唐李思训御苑采莲图卷南宋画北京故宫故宫博物院藏唐李思训宫苑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无作者款印。
此图绘崇山峻岭间殿阁亭榭林立,人物穿梭往来。
山水采用高远及深远的构图法,极尽岩岭幽缈之致。
岩石以粗笔勾廓,行笔富于变化;部分山体行笔简劲,以墨笔皴擦或覆以石青、石绿;长松古木皆精致地表现出其表面纹理及枝叶,杂树叶冠则以白粉、石绿及墨笔点画或涂染。
图中建筑、船只的描绘均未用界尺,但结构准确。
屋脊等处多覆以石青、石绿色,用以代表琉璃瓦,门窗则施以对比的朱红色。
此外,建筑、船只、山体轮廓以及山间云气等景物多在墨线基础上以金线勾描,部分山体直接以泥金皴点,水纹纯用金线勾成,使画面显得金碧辉煌。
全图将山野之间的逸趣与宫殿的富丽完美地结合,是一幅极富装饰趣味的山水楼阁画佳作。
此图原被认为代表了唐代李思训画派的艺术风格,但傅熹年先生通过对图中的种种名物制度及金碧山水画派的发展进行科学考证,认为此图的时代上限恐难超越南宋中期,且不能代表李思训父子的画风,很可能出于既不了解唐代宫苑之制、也未亲见宋代宫苑贵邸的临安以外地区或民间画家之手。
李思训(653一718)唐代书画家。
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唐宗室,高宗时为江都令。
武则天当政,弃官潜匿。
神龙元年(705)出为宗正卿。
玄宗开元初官左武卫大将军。
李邕碑称「云麾将军」。
工书法,尤擅画山水树石,笔力犹劲。
胜景、送别与隐居山水—— 弘仁山水画的图式、时空与意涵
□ 邱才桢·传世经典绘画史中的弘仁(1610-1664)被列为清初“四僧”画家之一,学者常常将其绘画风格与其遗民身份结合在一起。
这固然凸显了其迥异他人的人生际遇与个人风格,具有符号化和传播学上的便利,但也遮蔽了其生活的丰富图景。
而且,对其“遗民画风”的阐述多基于风格学层面,而风格下的图式等层面,以及图式与精神意涵之间的链接关系尚需进一步深入解读。
弘仁画中的遗民情结早已被诸多学者指出。
而有些作品,如果仅从风格学意义上来探讨其遗民情结,则力度有限。
比如其早年的《黄山图册》(60开)①。
这60开的图册中,一图一景,描绘了黄山的60个景点,这套画作属于典型的胜景图。
胜景图又称为名胜图,属于实景图的范畴。
台湾学者梅韵秋在《明代苏州地区的胜景纪游图》中将明代以前的胜景图分为三类,分别为“地图式”“写实性”以及“超现实性”三种。
第一类以王维《辋川图》代表,这也是现存最早的实景图。
继之以北宋李公麟的《山庄图》《蜀川图》和元代吴镇的《嘉禾八景图》,此类图与舆地图经有较为密胜景、送别与隐居山水—弘仁山水画的图式、时空与意涵切的关系,写实性大都不强;第二类以传为宋代荆浩《匡庐图》为代表,李嵩《西湖图》及元代王蒙《太白山图》为其发展,这类图含有较强的写实成分,着重于对某一名胜的外貌作重点描绘,以突出景点的特征;第三类以元赵孟頫《吴兴清远》以及《鹊华秋色图》为代表,注重描绘理想化的、超现实的、象征意味浓厚的山水。
弘仁的《黄山图册》(60开)具有较强的写实成分,属于第二种类型。
黄贞燕将实景图分为三大类:描绘特定地域的山水图、园林书斋图,以及名胜图②。
黄文玲将“描绘特定地域的山水图”与“名胜图”合为一类,因为“画家在绘画特定地域的山水时,有时就是选择当地的名胜入画”③。
弘仁的《黄山图册》(60开)继承的是宋元以来的写实胜景图的传统,描绘的正是黄山这一特定区域。
就黄山题材的胜景图而言,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画家冷谦所作的《黄山图》,这是现存最早的以黄山为题材的卷轴画。
语文课件--山水画的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新知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时,多次提到“意境”一词,那么你能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例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也是诗人的特定感受所依赖的一定的氛围。
新知讲解学习目标1.识记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脉络层次。
2.分析论证思路,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及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理解文中阐述的意境,并能借此感悟山水画与古典诗词的意境美,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新知讲解认识作者,了解“意境观”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
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
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新知讲解李可染山水画欣赏新知讲解山水画不仅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着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情感,景与情是相融合的。
而摄影往往是从实用性和视觉美感出发的,这也就意味着山水画不会被摄影作品所取代。
山水画的特点新知讲解 读读写写。
意境( )惆怅( ) 真挚( )渲染( )身临其境( )胸有成竹( )朝朝暮暮( )浮光掠影( )jìngchàng zhì xuàn新知讲解词语解释身临其境:临:到;境:境界,地方。
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艺苑名士吴湖帆
艺苑名士吴湖帆文/蒋 频吴湖帆(1894—1968年),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以湖帆名世,江苏苏州人。
吴湖帆富于收藏,为近代著名收藏家之一,藏有金石书画数千件。
他的收藏一是来自祖父辈的旧藏,如吴大澂遗传的周代邢钟和克鼎。
吴湖帆极喜爱这两件上古青铜器,名其室为“邢克山房”。
吴大澂生前特别宝爱的古印40余方、官印50余方和将军印28方,后亦为吴湖帆收藏。
二是来自夫人潘静淑的嫁妆。
潘静淑曾祖潘世恩为清道光时宰相。
伯父潘祖荫为清光绪时军机大臣、工部尚书,其攀古楼所藏文物富甲东南。
潘静淑过门时,嫁资中有宋拓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三帖,加上吴大澂旧藏《虞恭公碑》旧拓,因此集齐欧阳询四大名帖。
吴湖帆对此十分珍爱,遂将家中厅堂命名为“四欧堂”。
吴湖帆还依次名其长子为孟欧、次子为述欧、长女为吴湖帆 《日出》思欧、次女为惠欧,以应符“四欧”之数。
潘静淑30岁时,岁逢辛酉,与宋景定刻《梅花喜神谱》干支相合,其舅潘仲午即以所藏《梅花喜神谱》为寿礼。
吴湖帆命其寓所为“梅景书屋”。
潘静淑奁中又有先世得御赐玉华砚,其砚洁如堆雪,润若凝脂。
夫妇俩视若珍宝,又命其室为“玉华仙馆”。
三是吴湖帆本人收集之珍品。
如购得隋代《董美人墓志铭》旧拓,吴湖帆珍爱之至,特辟一屋珍藏并取名“宝董室”。
如何绍基得到《张黑女碑》后的情景相似,他平时将碑帖随身携带,须臾不离,有时睡觉也挟册入衾,并曰“与美人同梦”。
吴湖帆还多方搜罗清代的状元写扇,有的出高价收买,有的用藏品与之交换。
历20年之久,吴湖帆获藏75柄,形成他的收藏特色。
吴湖帆收藏的历代名帖名画甚多,如北宋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宋宁宗后《樱桃黄鹤图》、宋梁揩《睡猿图》、宋王晋卿《巫峡清秋图》、宋赵构《千字文》、宋画《汉宫春晓图》、刘松年《高山四皓图》、宋拓《梁萧敷敬太妃墓志》、宋刻《淮海长短句》、元倪云林《秋浦吴湖帆 《春云烟柳》渔村图》、元吴镇《渔父图》、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元王蒙《松窗读书图》等,后均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梦幻色彩_现代风神——胡朝水的重彩山水画
34画家胡朝水◆邵大箴( 北京 )梦幻色彩 现代风神——胡朝水的重彩山水画胡朝水,字若水,别署适庐主人。
1973年1月生,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深造于中央美院中国画专业。
现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并获奖。
作品及论文散见于《美术》《国画家》《美术观察》《美术报》等专业刊物,部分作品被收入《全国中国画作品集》《中国当代国画集萃》《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作品集》等重要文献。
出版有《当代彩墨画家丛书——胡朝水专辑》《大匠之门——胡朝水重彩山水画精品》《中国当代名家画集——胡朝水》等专著。
观众欣赏绘画,一般是从作品的图像开始的,关注画面图像(包括构图、笔墨和色彩等)有没有新意,有没有“味道”,是否能吸引自己驻足欣赏;更进一步,则看作品内容是否能激发自己的某种思绪。
简单地说,观众在欣赏绘画和品评作品的过程中,既重视形式语言的感染力,也重视其文化内涵的征服力。
实际上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着的,缺一不能成为完善的绘画作品。
不过,艺术家对图像形式的新以及它对观赏者的吸引力要有正确的理解。
图像的新,与古人不同,与同代其他画家不同,是每位有个性艺术家创作的应有之义。
但画家不应该单纯为了形式语言的新而求新,而应该在写自己对生活、对客观物象感受基础上求新,求内容和形式统一的新。
如果不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一味追求表现形式的新颖,甚至不惜图像的光怪陆离和荒诞怪异,这种的所谓“新”自然会受到观赏者的冷落,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意义。
胡朝水的重彩山水画的图像是新的,作品满构图,由云彩、山峦、流水、房屋、树木组成的画面被分割成大小不等、色彩不同的块面,其间有游动的、变化有致的线条。
奇异的图像引导观赏者走入画面,似乎进入一个似曾相识又很陌生的世界,恍然有超脱尘世的感觉。
但这些画面不是他的主观凭空臆造,而是他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灵感的创造,他重视对客观物象的观察,重视写生,更重视用脑思考,用心体验,按照艺术原理进行创造。
明代末期张宏三十六幅绘画赏析
明代末期张宏三十六幅绘画赏析明代中叶以前,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人物画家,戴进、吴伟、唐寅、仇英等都兼善人物。
明代后期,人物画的成就要高一些,也出现了较重要的人物画家。
最著名的有八大山人、曾鲸、陈洪绶、丁云鹏、董其昌、徐渭、张宏、崔子忠等。
这里我们介绍张宏绘画作品。
张宏(公元1577年-1652)字君度,号鹤涧,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绘画大师。
善画山水,重视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
他的山水画以石面皴染结合为特色,乃明末吴门画坛之中坚人物,吴中学者尊崇之(《明画录》记载)。
他主要宗法沈周、文徵明,并上追元四家和米芾、董源、巨然,又兼学北宋李、郭和南宋李、夏融合而成自身风格。
张宏平生喜好游历名山大川,注重外师造化,汲取绘画养分,藉以开拓创作视野和体悟艺术真谛。
所作人物画,线条疏朗,形神俱佳,散聚得宜,皆具天然逸趣。
传世作品有:《栖霞山图》《句曲松风图》《浮岚暖翠图》《止园图》《青绿山水图》《西山爽气图》《华子冈图》《兰亭雅集图》《琳宫晴雪图》《越中十景册》《蜀葵图》《击缶图》《秋塘戏鹅图》《金山胜概图》《越中十景册2》《村径柴门图》《牧牛图卷》《史记君臣故事图》《山居雪景图》《袖里奇峰》《仿古山水册》《仿李唐幽溪书屋图》《古木寒鸦图》《灵岩积雪》《山水四屏》《吴中胜览》《幽山访友》《布袋罗汉图》《函关紫气图卷》《延陵挂剑图》《浮岚暖翠图》《山塘短棹图》《阊门舟阻图》《松下闲话图长卷》《山水图》《杂技游戏图》等。
在文献记载中,张宏一六五二年画过一幅《蜀葵图》,这是他留给人们的最后资讯。
明代末期张宏《栖霞山图》赏析《栖霞山图》,明代1634年,张宏,纸本设色,立轴,纵341.9厘米,横101.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栖霞山图》描绘的是南京近郊的风景名胜“栖霞山”,本画真实地描绘出了明朝时期栖霞山的风貌。
整幅画面气势恢宏,以千佛岩为主体,纵深地铺洒出一片葱郁的森林,使人看后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片清凉世界之中。
沁园春荡漾风流——欣赏书画家冯允甫先生山水画——敬录林翁先生赠玉
欣赏书画家冯允甫先生原创山水画沁园春.荡漾风流文/陈振丽荡漾风流,翠羽飞鸿,紫气凝幽。
望远山奇景,妙思玩透,小溪锦袖,袅娜含羞。
玉树凌云,琼花吐艳,四季无闲硕果稠。
非凡意,叹时光不再,品味丰收。
妆修水墨春秋,又怎舍龙舟虎砚丢。
醉黄河涛浪,号歌壮骨,亭台楼榭,诗史长留。
一统江湖,卷帘陋室,尽采清莲寄月球。
愚刮目,借老农半亩,学种松虬。
欣赏书画家冯允甫先生原创山水画定格例词: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平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欣赏书画家冯允甫先生原创山水画敬录冯允甫先生赠玉丁香海棠满园蹊,林间陌馨景旖旎。
玉兰盛开香飘远,遍地黄花惹人喜。
紫罗丹绿和春拟,梦转纱窗鸟声啼。
彩鸢舞动空中梦,子规黄莺逐声密。
燕子剪柳鱼游乐,桃花杏花斗艳丽。
牡丹含笑翡翠比,玉蝶飞香花丛里。
径深行至关情处,枝绿花红浓春意。
愿借天风寄微语,润物细言空间里。
来自博文《走进山谷吟七律——欣赏书画家冯允甫先生原创山水画》***清明时节思故人,缅怀父母儿孝意。
愿借天风寄微语,情怀留在空间里。
春晓惊雷清明雨,感恩动天写春祺。
四月温情鲜花祭,缅怀先人托哀思。
来自博文《重寄松林父亲笔母亲曲》欣赏书画家冯允甫先生花鸟画敬录林翁先生赠玉祝福吉祥!品赏点赞!一萼红 ·清明感怀天色昏,漫空飘云密,微冷略侵身。
山径幽荒,鸟喧乌叫,一路情绪沉沉。
步子重,风寒夹雨,霎时静谧无音。
只见孤碑,凄凉独立,触目伤心。
敬酒献花祭拜,感怀三叩首,泪水湿巾。
来到人间,一生苦短,深切悼念英魂。
忆往昔,开心快乐。
看今朝,一切变烟云。
祈祷在天之灵,护佑家人。
来自博文《沁园春.荡漾风流——欣赏书画家冯允甫先生原创山水画》。
《唐诗三百首》版本无数,我只推荐这一本
《唐诗三百首》版本无数,我只推荐这一本闻一多先生说:“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闻一多的言论被诗人称赞,被学者说得更准确。
唐诗不愧为一代文学。
当我们读唐诗,凝神细读,你会发现,尽管历经千年,但其中的情景和情感与现代人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隔阂,有时你会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而且读唐诗真的能让一个人的心胸更开阔,更大气。
唐诗美,举凡春花秋月,贬谪迁徙,风霜边塞,落第失意等,在唐诗中都有栩栩如生的体现。
这些你熟知的文化名人,他们都喜欢读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出现之后,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
唐诗不仅数量众多,至今留存于世的超过5万首,而且内容、形式和风格十分多样。
从唐代开始,后人各创体例,编选出了大量的唐诗选本。
例如清代康熙年间的《全唐诗》,后来沈德潜编选《唐诗别裁》,纪昀的《唐人试律说》等......即使经过多次筛选,普通读者依旧难以遍读如此繁多的唐诗。
今天给大家推荐这本全网独家首发的绝美图文典藏版《唐诗三百首》,篇篇经典,千古名句入选。
唐诗选用的句式主要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有四言绝句和六言绝句;格律,尤其是格律诗和绝句,既是古体,又是乐府。
307首唐诗完整呈现唐诗顶峰全貌,一生必读最不可错过的选篇。
拥有55件国宝,高清还原,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艺术博物馆。
市面上的《唐诗三百首》多到数不胜数,但是有很多号称“唐诗三百首”的书,其实都不足300首,有的甚至不到100首!在历代文人选编的大量唐诗选本中,公认最好的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选入75位唐代诗人、2位无名氏的诗作共310首。
他不是以狭隘的个人标准选诗,而是选择了许多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主题丰富、权威性强、风格合理的名著。
它出现后不久就风靡中国,几乎家家有本书,人人都读。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虽然是公认最佳,但并非尽善尽美,仍留下不少遗憾。
因此,以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经典选本为底本,选篇上不错过任何一首经典唐诗,去芜取精,弥补缺漏,搭配国宝级高清还原名画,全面升级。
七律慰藉诗仙水墨陪——欣赏冯允甫先生《中秋高阳》精品山水画
欣赏冯允甫先生《中秋高阳》原创山水画——自《翰墨评坛357期》The cloud stood humbly in a corner of the sky,
The morning crowned it
with splendour.
白云谦卑地站在天边,晨光给它披上壮丽的光彩。
——泰戈尔
七律•慰藉诗仙水墨陪!
文/陈振丽
金耀浮光万朵梅,
无边天际凤凰飞。
嫣红姹紫滔滔浪,
美妙轻灵袅袅炊。
绝景良辰升意趣,
无穷韵味饮佳杯。
忽觉目下无霜月,
慰藉诗仙水墨陪!
敬录冯允甫先生鼓励赠玉
敬请观看提意见,感恩一路友相伴。
前台评论发不出,好在此处能留言。
《翰墨评坦》今日发表了357期,其中有你的评论文字。
欢迎指正!
吕渊图
——泰戈尔
钢琴曲《天涯》。
花鸟墨气淋漓——罗镜泉水墨艺术赏析
花鸟墨气淋漓——罗镜泉水墨艺术赏析【人物介绍】罗镜泉,1937年生于广东兴宁,1964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广东省高等学校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
从八十年代起,他大胆采用新的水墨媒材,以其独特的风格及与之相适应的笔墨技法,创作出一幅幅雅润沉雄,清新奇丽的画面。
罗镜泉先生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于当今中国画坛独树一帜,观后给人“墨气淋漓幛犹湿”的独特而强烈的感染。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出国展出,先后在河南、广东、安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人民大会堂、泰国皇家淡浮院等国内外机构所收藏。
正是风光懒困时 2009年出版著作、画集:《素描基础技法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中国画技法——花鸟篇》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中国画技法——人物篇》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素描肖像艺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白描花卉翎毛技法》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5《罗镜泉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名家教你学中国画》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罗镜泉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1《罗镜泉研究》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7《走进艺术家》(人物卷、花鸟卷)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3晓来秋气凝清露 2005年艺术活动:1959.7 湖北艺术学院附中毕业1964.7 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1964《妇女队长》参加全国“公社风光美术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北京1964 《金色洪湖》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作品展”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北京1965 《夜深人未静》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北京1965 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设计创作工作1980 参加河南省第二次文代会,被选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1980 任教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3 作品《老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3-1984 在河南开封、新乡、南阳及周口等市举办个人画展1986 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0 《五德禽》参加“马来西亚世界客属美术展览会”1990 香港大型艺术刊物《收藏天地》作专题介绍人物花鸟画作品1990《春》参加“中国艺术家国画展”在美国纽约展出1991《海棠双鸡》入选《中国名画选集》并赴台北、台中等地展出1992《五德禽》入选“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览”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1993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1994《山鸟鸣涧》、《双鸡图》、《锦绣前程》编入《当代中国名画鉴赏》1995《醉春图》入选“全国牡丹画展”并获二等奖文化部、河南省政府主办1995参加“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研讨会” 重庆1995《春暖》泰国皇家淡浮院收藏1996《积雨空林图》入选“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览”文化部主办获优秀奖1998-2000 被聘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美术学科评审组”成员1999《野塘清趣》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1999《荷塘》等系列作品,在大型专业核心美术刊物《美术观察》作专题介绍1999《荷塘雨后》入选“中国画三百家”作品展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1999《晓雾初开》入选“中国当代牡丹书画艺术大展”并被收藏中国文联主办2001《荷塘月色》、《初晴》、《待哺》等作品被北京《美术向导》作专题介绍2002《罗镜泉作品展》在郑州举行2003《香远益清》入选“中国城市市花书画艺术大展” 中国文联2005《春暖》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花鸟画邀请展” 济南2006《罗镜泉中国画作品展》在广州举行2010《罗镜泉中国画作品展》在河南省博物院举行郑州2011《罗镜泉中国画作品展》在阳江举行2011 《国画家》(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罗镜泉作品专题介绍2014 《第七届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特邀)江苏2015 《第八届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特邀)天津2015 《中加友好国际交流作品展》加拿大2015 《罗镜泉中国画作品展》在肇庆学院美术馆举行肇庆涉江玩秋水 2011年萧散超逸,笔简意远——罗镜泉水墨艺术赏析北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绘画分为逸、神、妙、能、四格,他如是解释作为绘画最高境界的逸格:“画之逸格,最难其俦。
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作者:郑天伦来源:《美术界》 2017年第4期李越兄,辽宁锦州人,职业画家,我们一师同窗,记得第一次见面,未曾把他与一个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关联在一起,他朴素得就是我们惯见自然风景里的一棵树。
赏李越的画,首先要观其人,他为人真诚、谦恭、耿直、质朴,话语间总充满着幽默。
精山水,善人物,早期以表现太行山为主要对象,从作品中可窥见其宽大的胸襟和坦诚的性格为人。
也正是画家的人格情怀与艺术修为的结合,使其作品达到了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014 年初因机缘,他进入当代著名画家陈钰铭先生主持的“‘水墨家园’中国水墨创作研究班”学习,就此我们相识,尔后长期在一起学习、创作、写生。
很佩服他能排除世俗的杂念扎根在京都北郊山区“水墨家园”创作基地陪伴在老师身边潜心创作和研究,作品风格和格调亦日趋完善和提高。
因长期随老师赴黄土高原写生,渐渐地他被黄土高原的博大和民风的淳朴所感动,无形中他在表现题材上逐步走向黄土高原。
他坚信能用自己那颗朴素的心和手中朴素的笔,用心灵的境界去绘出黄土地最质朴的本真。
纵观《中国山水画史》无论在表现内容和题材上,以黄土高原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尚未有任何载录和留存,无疑在山水画创作选题上给当代画家以巨大的探索空间,我想李越兄也一定深知其拓展空间的广大。
艺术来源常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师造化,二是源生活。
古人取法大自然,且富于创造精神,以蹈袭为耻,而今人多专去摆弄那“文人画”的玩意,从而与自然隔绝,一味以模仿古人作品为能事,模仿的画好像八股中的“赋得诗”,自然就会坠落到陈陈相因,了无新的途径上去。
每次走进黄土高原,他切身感受到用“有”来表达“有”不难,而要用“无”来表达“有”难之又难。
在陈老师指教下,他逐渐认识到写生是体现“道”、把握“道”的最佳途径,只有坚持走进去,不断写生才能更有效训练自己观察和表现的能力,让一片自然风景化为心灵的境界,从而达到格物致知。
观察并发现感悟为“知”,落笔去表现就是“行”,表现出来就是“知”“行”的统一。
北京.何镜涵的写意楼阁山水画欣赏(1)
北京.何镜涵的写意楼阁山水画欣赏(1)作者:求是2013来了何镜涵,1923年生于北京卒于2008年12月9日,中国美协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顾问。
何老自幼天资聪慧,受其父熏陶,琴棋书画均有涉猎,尤喜爱中国画并阅读大量古典书籍,积累了深厚的学养。
他与徐燕荪、王雪涛、溥雪斋、吴光宇、吴镜仃、蒋兆和等著名画家友谊甚厚,非师即友。
何先生与王雪涛先生合作出版连环画《炮大哥》,也与吴光宇、吴镜仃等先生合作绘制《首都之春》大幅山水,并给古典文学故事画了大量插图。
1957年,年仅36岁时被北京中国画院聘为终身画师。
创作了大量的人物、山水及花鸟画,尤其以写意楼阁山水画著称,开创了中国写意楼阁山水画派,在当代群星璀灿的中国画坛,何镜涵的名字极为响亮。
早在北京画院建院时,他就是画院八位终身画师之一,堪称当代中国画坛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
何镜涵的作品以鲜明的时代感、民族感、独特的风格、非凡的气势而引起社会及各界的特别关注。
曾任职于建筑出版社美术编辑的何镜涵先生,跟古建筑打了多年的交道,有着深厚的古建筑功底,他对古建筑进行过解剖式研究,因此勾画它的一梁一柱,一檐一脊,都可以信手拈来,造型、透视、比例、明暗无一不准。
从60年代中期开始,何先生100多次走出家门,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画了无以数计的速写,仅在颐和园画松树就画了7年。
何先生认为:中国的楼阁亭榭是一种典型的东方艺术形式。
它的造型,它的比例、它的韵味,它的曲线美,都是独具匠心的。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凭着一个艺术家的胆略和气魄,一种全新的楼阁写意法终于崛起,给传统山水画注入了新的生命。
他先后完成了《楼阁参差倚夕阳》《琼华览胜》《暖阁微语作钟声》等一批惊世之作。
那琼楼隐现,飞阁流丹,静影沉壁,云雾缭绕,,清幽寂静,空灵神巧的画境,使人悠然神往,尤其在那斗拱飞檐,九曲回廊中融入的西画明暗透视在中国画中的运用效果,更受到美术界的高度赞誉。
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著名画家王明明先生说道:“他创造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样式,填补了古人没有用写意的方法去表现亭台楼阁这么一个空白,也丰富我们近现代画家表现中国特有的园林山水的一个空白。
九下语文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实用课件
整体感知
依据上述解读,请你划分文章的层次
山水 画的 意境
阐释什么是“意境”
(1---4)
论述怎样获得“意境”
整体感知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 山水画作品来?文中是怎么说的?找出相关语 句。
肯定的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 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 要千方百计想办法。⑨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 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⑩
整体感知
说一说:意境与意匠有怎样的关系?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意境”是什么?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 画作品来?请结合内容说说“意境”与“意匠” 二者之间的关系。
整体感知
1、 作者认为“意境”是什么?作者是怎样阐释 意境的概念的?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字令三首》,
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写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
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④
举例论证
列举《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具体地论述了诗歌 的意境是怎样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的。列举毛主席的《十六 字令三首》,论证“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的观点。
精读细研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 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 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 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 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楼阁山水画家.何镜涵山水作品欣赏
何镜涵(1923~2008),号君望,别名少民,满族,北京人。
1923年7月生于满族书香世家,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对何老的艺术人生有着及其重要影响。
何老自幼天资聪慧,受其父熏陶,琴棋书画均有涉猎,尤喜爱中国画并阅读大量古典书籍,积累了深厚的学养。
他与徐燕荪、王雪涛、溥雪斋、吴光宇、吴镜仃、蒋兆和等著名画家友谊甚厚,非师即友。
何先生与王雪涛先生合作出版连环画《炮大哥》,也与吴光宇、吴镜仃等先生合作绘制《首都之春》大幅山水,并给古典文学故事画了大量插图。
1957年,年仅36岁的何镜涵被原北京中国画院(现北京画院)聘为终生画师。
从此他在中国画创新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定而有力的步伐。
雨墨馨香推荐阅读:
画坛绝品——齐白石工笔草虫册页2013.01.29 画坛绝品——齐白石工笔草虫册页
女画家李碧霞花鸟作品欣赏2013.01.29 女画家李碧霞花鸟作品欣赏
郭公达国画山水欣赏2013.01.29 郭公达国画山水欣赏
岁月静好…【油画欣赏】2012.12.18 岁月静好…【油画
欣赏】
闲静时分…【国画欣赏】2012.12.18 闲静时分…【国画欣赏】
青铜百花…【国画欣赏】2012.12.18 青铜百花…【国画欣赏】
雍正圆明园行乐图2012.09.23 雍正圆明园行乐图
诗韵画境,入梦写意2012.09.23 诗韵画境,入梦写意
水墨情2012.09.22 水墨情
敦煌飞天,视觉盛宴!2012.09.22 敦煌飞天,视觉盛宴!笔墨妙趣,恬淡人生-—谢友苏人物画2012.09.22 笔墨妙趣,恬淡人生-—谢友苏人物画
不在画中游,胜似画中仙【国画欣赏】2012.07.07 不在画中游,胜似画中仙【国画欣赏】
评论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