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全面准确地掌握经济学学生对本专业的看法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期,尤其是就业的想法与情况。同时,最真实的掌握当前经济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与趋势。从而能为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对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学;毕业生;就业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中的基础性专业,经济学类其他专业都是对经济学某一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拓展。因此,经济学专业的本科学习离不开“广”字。有鉴于此,经济学专业主要着眼于对经济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力求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所学知识对与经济相关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尽管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广”,但也存在专业技能不“专”的弊端。因而,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前期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日益艰难。

1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现状调查

笔者对2010届经济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做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8份,其中,有效问卷144份。在利用SPSS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统计后得出以下结论:

1.1 选择经济学最初的出发点

初始选择经济学,有40.5%的人是从经济学专业的职业前景考虑的,仅21.6%的同学是从个人兴趣出发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成为新中国发展的中心,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1世纪更被喻为经济发展的世纪,国内外对经济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不可忽视的是结构性失业的存在,使许多人找不到工作,而许多岗位又找不到适合的人才。以就业而论,许多人在选择专业时都是从该专业的职业前景出发的,因而,经济学就成为首要的选择。

1.2 对经济学的认识

有79.7%的同学对经济学的认识是基本了解,这是因为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对经济学已不是当初的一无所知了,而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只有8.1%的学生对经济学很了解。这是因为任何一门科学都是无止境的,许多专家都是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科学研究的,而经济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以三年短暂且肤浅的学习,是无法了解其精华与深度的。

1.3 是否转出经济学,另选他专业

有32.4%的同学会变更自己最初的想法,而另选其他专业。这是因为在大学里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有许多人认为学习的东西广且泛却缺乏精华,无法适应将来社会上的激烈竞争。有67.6%的人会继续初始的选择。这是因为他们意识到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经济学现在的教育就是朝着这样的目标发展的,广且泛的学习使他们涉猎更多更新的知识,在踏入社会时他们有更多的选择而非受到专业的束缚,不能伸展。

1.4 就业压力是否大

有31.8%的同学认为就业压力很大,这是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的衰退,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愈来愈多,“僧多粥少”的情况使许多学生感到压力很大。有64.2%的同学认为经济学专业就业压力一般。这是因为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使许多人能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所锻炼出来的能力,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本专业有一定的认识,但又不会盲目自大,毕竟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衡量形势与能力中,认清形势,了解自我,必然存在一定的压力。另外还

有4.1%的同学认为就业没什么压力,很轻松,因为在人才需求如此之大的社会,最重要的还是看个人能力。

1.5 引起就业压力的原因

就业形势近年来日趋严峻,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学学得比较泛,再就业显得优势较弱,在调查就业难的原因时,有34.7%的同学认为来自专业能力,14%的人认为是与个性、能力和岗位的匹配度有关。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人才,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所谓的人才就是具备一定的能力,同时必须把自己所学、所知、所拥有的专业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其发挥最大的价值的人,从而能力的大小被作为用人单位衡量就业者的重要标准,因此许多毕业生将自我能力的缺乏看做是就业压力的首要原因。

1.6 解决就业定位困惑的途径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工,职业的类别愈来愈多,繁多的职业增加了就业者的就业机会,但同样也促使应届毕业生对职业的定位产生困惑。解决就业定位困惑的途径,37.6%的人选择自己思考解决,这是因为作为21世纪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我们已经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毕竟接着下来的道路是需要自己走的。但独立不等于刚愎自用,我们清楚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也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因而14.9%的人选择与朋友、同学探讨,27%选择与父母商量,还有选择与老师兄长等研究。

1.7 求职渠道的选择

对于刚准备出去找工作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而言,校园招聘会、社会上各类招聘会仍是首要的选择,两者分别在就业渠道中占31.5%和31.2%,同时人才网站占18.8%,这是由于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广泛、及时使人才网站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新宠儿。

1.8 就业地区的选择

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是毕业生就业时的首选,其次是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毋庸置疑,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就业环境、创业前景都是位于全国首位。相较于东部地区,选择中西部地区的人就很少,人才的流向比例明显的失去平衡。

1.8 被调查者中有40.1%的同学选择愿意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并且有21.6%的人选择去广州、深圳,中部城市;其次,愿意去西部的只有3%,究其原因,44.5%和25%的同学认为在中东部有较大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人才政策,这是吸引他们的两大重要因素。其次,在这些地区生活条件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说明毕业生对于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视,同时,择业地区的扎堆现象比较明显,需要政府对于西部就业政策更多的支持。

1.10 对于是否愿意接受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工作,大部分被调查者在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达到70.9%,有2

2.3%的人乐于接受,坚决不接受的占到6.8%,说明大部分同学对于到小城镇去工作并不是他们的首选,对此他们仍抱有谨慎的态度,就业心态还有待调整。1.11 对就业环境的主观要求方面,有奖金、适当的补贴、带薪休假(休产假甚至陪产假),管理民主和一周能够保证上班两个休息日并且按照国家法定假期休假三项所占比例最高,分别达到2

3.9%、20.5%和19.2%。而选择就业环境竞争大点好的学生只占8.4%。反映了同学们在工作中的竞争意识普遍的不是很强。竞争意识较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对公司所给自己的福利要求的高而自己对应为公司所做的工作要求不高。索取的多给予的少,形成了社会对大学生普遍的眼高手低的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