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四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修正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修正版

一填空题1.禹刑2.汤刑3.九刑4.杀5.醢6.兄终弟及7.媒氏8.神权法指导思想9.田里不鬻10.七出二单项选择题1.A2.D 3.A4.B 5.D 6.D 7.C 8.B 9,A10.D三多项选择题1.ABC 2.ABCD 3.ABC 4.CBD 5.ABCD 6.ABCD 7.BC 8.BCD 9.ABC 10.ABCD 四名词解释1.质剂: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2、六礼:西周结婚的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后来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西周的六礼制度。

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额外内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纺结婚姻。

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市。

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

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对后世影响很大,是包办婚姻与买卖婚姻相结合的体现,并充满浓厚的迷信色彩。

3.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周礼?秋官。

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辞听指听当事人陈述,理亏则语无伦次;色听指观察当事人表情,理亏则面红耳赤;气听指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理亏则气喘;耳听指观察当事人的听觉反应,理亏则听觉失灵;目听指观察当事人眼睛,理亏则不敢正视。

“五听”表现出浓厚的形式主义特点,但就其注意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而言,有一定借鉴意义。

4.《法经》: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

由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

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法经》六篇。

它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法经》六篇,分别是盗、贼、囚、捕、杂、具。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4)精选全文完整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4)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史》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中国法律史作业1(第一章一一第四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共40分)1.《禹刑》——是夏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的总称。

2.《汤刑》——是一种古老的刑事惩罚方法,源自中国古代传统的惩罚之一,最早见于西汉时期。

是一种古老而残酷的刑罚,此刑罚需要将受罚者裹上特制的油纸或织物,有时将受罚者注满滚水或蒸汽之后,在裹着油纸时将其烧死。

另外也有侵入汤池中烧灼受罚者的手段。

尽管如今汤刑已经不再被使用,但它仍被认为是一种严厉的刑罚,用以惩罚特定的罪行,如盗窃或破坏他人财产等。

3.商朝五刑——指的是一种权力机构根据刑法对犯罪行为的处罚,每一种刑罚都有其特殊的功能,旨在保护社会的安定,维护当时的法律秩序,使社会可以稳定的运行。

4.周公制礼——西周时期周公将夏商时期的礼制加以整理编撰而成。

5.九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有两种含意:一是指周朝的刑书,另一种含义是西周的刑法。

6.六礼——六礼,创自西周,是中国古代聘娶婚的完备结婚程序。

所谓“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

”“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7.《法经》——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率先变法,集各国法律之大成,制定成《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分《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8.刑不上大夫——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

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盩,不捽抑”,处死刑不“于市”,而“于朝”。

9.公室告——指的是当事人提起诉讼,官府一定要受理的那种,一般来说,包括平民和平民之间的谋杀、抢劫、斗殴等情况,这种情况,官府应该受理,并按照秦法来处理这类问题。

10.廷行事——是一种成例,是司法机关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先例,它可作为审理判决案件的法律依据。

二、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1.试述夏商时期的神权法思想。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1、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答:在体例与内容上均有不同。

一是采纳英国式“虚君共和”的责任内阁制;二是形式上限制了皇权,扩大了国会权力。

规定皇权以宪法明定者为限,皇位继承顺序由宪法规定,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皇帝颁行宪法修正提案权归国会,总理大臣由国会公选,皇帝任命,皇帝直截了当统海陆军,但对内使用,颁依国会议决这专门条件。

国际条约非约国会议决,不得缔结,官制官规以法律规定;三是它属临时宪法,《大纲》仅是清廷对立宪要求的一个许诺,以此作为九年以后制定宪法的准则,面《十九信条》则已成为一种临时宪法,具有宪法性质。

它明确规定关于国会权限条文,“国会未开会往常,资政院适用之。

”即在国会成立前,由资政院代行国会权力,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即据《十九信条》于1911年11月8日“选举”袁世凯,并由皇帝任命其为总理大臣的。

但《十九信条》仍以“大清帝国之皇帝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为差不多精神,人民的民主权益只字未提。

2、清末修订法律馆主持指定的法律有哪些,要紧内容是什么?答:(1)《大清现行刑律》与《大清新刑律》,一为删修旧律旧例,改订刑罚制度,废止一些残酷的刑种和明显不合潮流的制度,这一方面以公布《大清现行刑律》为代表,一为制定并公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大清新刑律》。

(2)商律:《钦定大清商律》由商部制定,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五日(1904年1月21日)奏准颁行,《公司注册试办章程》由商部制定,光绪三十年五月(1904年6月)奏准颁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与《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细目》由商部制定,光绪三十年六月(1904年7月)奏准颁行,《破产律》由商部起草,于光绪三十二年四月(1905年5月)奏准颁行。

《大清商律草案》亦称《志田案》,《交易行律草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草,《破产律草案》宣统元年完成,《保险规则草案》于宣统二年八月(1910年9月)奏交资政院审议,《改订大清商律草案》农工商部拟订,宣统二年十一月(1911年1月)奏交资政院审议,《银行则例》度支部订,光绪三十四年正月(1 908年7月)奏准颁行,《银行注册章程》度支部订,光绪三十四年六月(1908年7月)奏准颁行,《大小轮船公司给照章程》20条,邮传部订,宣统二年三月(1910年4月)奏准颁行,《运送章程》农工商部起草,宣统二年八月(1910年9月)奏交资政院审议,十二月奏准绳颁行。

最新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四答案资料

最新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四答案资料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吕刑》的作者是( D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候2.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A)A.《九刑》B.《汤诰》C.《汤刑》D.《周礼》3.西周的判例叫( C )A.决事比B.廷行事C.成D.刑统4.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D)A.诰B.礼C.遗训D.殷彝5.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C)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D.周康王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B)A.礼盒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B.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D.西周的法要通过礼盒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2.西周的主要立法有(CD )A.《工律》B.《誓命》C.《吕刑》D.《九刑》3.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ABCD )A.誓B.礼C.遗训D.殷彝4.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AB)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C.关于责任年龄D.自首减刑5.“悼执念有罪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悼”分别指(AC)A.7岁以下B.70、80岁以上C.80、90岁以上D.10岁以下四.简答题(共25分)1.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

(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意即7岁以下,80岁、90岁以上的人犯罪,不处以刑罚。

这一原则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原则已初步确立。

(2)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即故意或一贯犯罪从重处罚,过失或偶然犯罪从轻处罚的原则。

(3)"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依据罪行轻重,对社会危害性大小量刑。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4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4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4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C;5C;6A;7A;8B;9D;10C二、多项选择题:1ABE;2ABCDE;3A D(D选择项“叔问”应该是“叔向”);4ABCDE;5BD;6ABC;7ABCDE;8ABCD;9ABCD;10ACD三、填空:1、小司寇;2、三重选官;3、杜预、张斐;4、审刑院;四、名词解释1、明德慎罚: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之一。

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尚德、敬德,它是慎罚的指导思想和保证。

所谓慎罚,就是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2、通行饮食罪(注:原题目中“通行饱食罪”是不正确的,应为“通行饮食罪”):汉朝的罪名,指给农民起义军通情报、当向导、供给饮食。

汉律严格镇压此种行为,犯者处死刑。

3、重法地法:李悝“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宋朝的刑罚重于唐朝。

宋仁宗年间,统治者首先处于京畿地区安全的考虑,将京城开封诸县划为“重法地”,规定在“重法地”内犯罪的,加重处罚。

随着地方民众反抗的加剧,“重法地”的范围逐渐扩展到各个重要的府、州、军,其量刑也日益加重。

这方面的一系列法律称为《重法地法》。

实质:为了维护统治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地主阶级的利益,以严刑峻法打击民众的反抗。

后果: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贼盗犯罪,但激化了社会矛盾。

4、《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

《钦定宪法大纲》确认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改革方向,但由于君权强大,议院立法权和监督权非常有限,臣民的自由权利微不足道并缺乏有效保障。

五、问答题1、简述七出制度。

答:即如果妻子出现不孝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七种情形之一,丈夫可以单方面提出离婚。

丈夫以“七出”的理由提出离婚时,妻子可以以三种理由提出抗辩,即“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后富貴者,不去”拒绝离婚。

2、何为八议?具体内容是什么?答:“八议”是由《周礼"秋官"桐寇》中“八辟”演变来的,曹魏制定魏律时将“八辟”改为“八议”,指示:“功臣之子,法应人议”。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四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四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扑、赎、_流_四刑。

2.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_义刑义杀L和—明德慎罚_。

3.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 _田里不鬻4.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质剂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傅别5.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 _媒氏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吕刑》的作者是( D )A.李悝 B ,商鞅 C.邓析 D.吕候2.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 A )A.《九刑》 B .《汤诰》 C.《汤刑》 D.《周礼》3.西周的判例叫(C )A .决事比B .廷行事C .成D .刑统4.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 D )A .诰B .礼C .遗训D .殷彝5.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C )A.周文王 B .周武王 C.周公 D.周康王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B)A.礼盒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B.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D.西周的法要通过礼盒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2.西周的主要立法有(CD )A.《工律》 B .《誓命》 C.《吕刑》 D.《九刑》3.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ABCD )A.誓 B .礼 C .遗训 D .殷彝4.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AB )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 B .区分管、非管、非终、惟终C.关于责任年龄D.自首减刑5.“悼执念有罪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悼”分别指(AC )A. 7岁以下 B . 7 0、8 0岁以上C. 8 0、9 0岁以上D. 1 0岁以下四.简答题(共25分)1.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

[2024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中国法律史》在线形考(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2024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中国法律史》在线形考(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2024版国开电大本科《中国法律史》在线形考(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3年12月;适用于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一、试题题目试题随机!!!!1.为打击臣下朋比结党的行为,《大明律》特设的罪名是( )。

A.左官B.奸党C. 结党D.朋比2.秦律规定的土地所有权的标记是( )。

A.阡陌B. 井田C.疆界D. 封3.唐律将非法获得公私财物的犯罪概括为“六赃”,其中“受所监临”的犯罪主体是( )。

A. 官吏B. 民C.奴婢D.所有人4.秦孝公时主持秦国变法的法家人物是( )。

A.李悝B. 子产C. 商鞅D.李斯5.清末编订《钦定宪法大纲》的机构是( )。

A. 考察政治馆B.修订法律馆C. 宪政编查馆D.礼学馆A.城旦D.罚作E. 赀7.下列选项中,属于宋朝诉讼审判制度的有( )。

A.大案奏裁制B.鞠谳分司制C. 翻异别勘制D.务限制E.秋审制8. “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包括有( )。

A. 辞听B. 耳听C.气听D.色听E. 目听9.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 )。

A. 律B. 令C. 格D. 式E. 典10. 《法经》的篇目数是( )。

A.六篇B. 七篇C.九篇D.十二篇11.明万历二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通令全国实行的赋税制度是( )。

A.租庸调制B. 两税制C. 一条鞭法D. 摊丁入亩12.隋朝颁布的法典主要有( )。

A. 刑统B. 开皇律13.秦朝危害专制皇权的罪名主要有( )。

A. 不敬皇帝B.诽谤与妖言C. 妄言D.以古非今E.非所宜言14.秦朝的“以刑杀为威”的意思是( )。

A. 法网严密B. 全国实得统一的法令C. 严刑重罚D.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E.凡事皆有法式15.清末《法院编制法》中规定的审判机构有( )。

A. 初级审判厅B.地方审判厅C. 高等审判厅D. 平政院E. 大理院16.唐律中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部分的篇目是( )。

A.《断狱律》B.《具律》C.《杂律》D.《名例律》17.宋朝为加强对盗贼的处刑,所立的专门法规有( )。

中国法制史 形考任务 第三章思考练习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 形考任务 第三章思考练习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第三章思考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题目1
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四刑。

正确答案是:鞭扑赎流
题目2
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和。

正确答案是:义刑义杀明德慎罚
题目3
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
正确答案是:田里不鬻
题目4
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

正确答案是:质剂傅别
题目5
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

正确答案是:媒氏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6
《吕刑》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
A. 李悝
B. 商鞅
C. 邓析
D. 吕候
正确答案是:吕候
题目7
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

选择一项:
A. 《九刑》
B. 《汤诰》
C. 《汤刑》
D. 《周礼》
正确答案是:《九刑》
题目8
西周的判例叫()。

选择一项:
A. 决事比
B. 廷行事
C. 成
D. 刑统
正确答案是:成
题目9
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

选择一项:
A. 诰
B. 礼
C. 谴训
D. 殷彝
正确答案是:殷彝
题目10
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选择一项: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公
D. 周廉王
正确答案是:周公。

最新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中国法制史》形考共有6个任务,任务5、任务6是主观题,任务1至任务4是客观题(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1、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01、中国法制史第4次任务_0001)。

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和任务4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 一、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30 分。

每空3分) 1. 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神权法)。

2. 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禅让)”产生。

3. 《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4. 春秋时期楚国制定了严禁和搜捕奴隶逃亡的法律,叫做(仆区法)。

5. 封建统治者把危害其财产的行为称之为“(盗)”。

6. 《夏书》曰:“昏、(墨)、贼,杀。

”7. 法的起源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8. 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扑)、赎、(流)四刑。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1. 西周的判例叫()。

A. 决事比B. 廷行事C. 成D. 刑统 2.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上。

A. 竹简B. 丝绢C. 铜鼎D. 龟骨 3. 西周结婚要遵循“六礼”的程序。

其中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它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家收下的程序是()。

A. 纳采B. 问名C. 纳吉D. 纳徵 4. 西周自后成王以后,王位继承开始实行()。

A. 禅让制B. 父死子继C. 兄终弟及D. 嫡长继承制 5. 《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1-14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1-14答案
1.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 BC )
B.公正、不偏不倚 C.限制、 强制 2.夏朝的监狱叫( ABC ) A.圜土 B.夏台 C.均台 3.“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 ABC ) A.昏 B.墨 C.贼 D.杀 4.据东汉郑玄述,夏刑除墨外,还有 (ABCD ) A.大辟 B.膑 C.宫 D.劓 5.夏朝的法律规范包括( AB ) A.禹刑 B.甘誓 C.汤刑 D.汤诰 四.简答题(每小题 12.5 分,共 25 分)
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C )C.周公 男家请媒人问女家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3)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
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 (4)纳徵
1.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
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 (5)请期指男
的是( ACD B)
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得同意。
A.诰 B.礼 C.遗训
六礼是中国古代结婚的六道程序,即纳
D.殷彝
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5.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
(1)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
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
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
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
备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 (2)问名指
2.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有(ABCD
3.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

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
A.戮 B.炮烙 C.醢 hai 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 田里
D.脯
不鬻 ”
3.奴隶制五刑包括以下的( ABCD
4.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 质剂 ,关

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 傅别 。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通用答案形考任务3.pdf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制史通用答案形考任务3.pdf

中国法制史•3一、填空题题目1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题干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四刑。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鞭扑赎流题目2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题干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和。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义刑义杀明德慎罚题目3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题干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田里不鬻题目4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题干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质剂傅别题目5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题干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

答案:反馈正确答案是:媒氏信息文本一、单项选择题题目6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题干《吕刑》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A. 李悝B. 商鞅C. 邓析D. 吕候反馈正确答案是:吕候题目7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题干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

选择一项:A. 《九刑》B. 《汤诰》C. 《汤刑》D. 《周礼》反馈正确答案是:《九刑》题目8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题干西周的判例叫()。

选择一项:A. 决事比B. 廷行事C. 成D. 刑统反馈正确答案是:成题目9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题干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

选择一项:A. 诰B. 礼C. 谴训D. 殷彝反馈正确答案是:殷彝题目10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题干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选择一项:A. 周文王B. 周武王C. 周公D. 周廉王反馈正确答案是:周公信息文本三、多项选择题题目11部分正确获得5.00分中的3.75分题干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礼盒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B. 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 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D. 西周的法要通过礼盒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礼盒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 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 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 西周的法要通过礼盒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题目12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题干西周的主要立法有()。

2023年新版秋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23年新版秋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评册作业1答案(第1—5章)一、名词解释1. 圜土:夏、商、西周监狱名称。

传说因狱墙、狱窗皆为圆形而得名。

2. 质剂:西周时出现买卖契约,《周礼?天官?小宰》“听买卖以质剂”。

据郑玄注释,把两份买卖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3. 七出:又称“七去”、“七弃”。

中国古代休弃妻子七种理由。

所谓“七出”,即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偷窃、妒忌、恶疾。

所谓“七去”,即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多言、偷窃。

4. 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测当事人心理活动五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周礼?秋官。

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辞听指听当事人陈说,理亏则语无伦次;色听指观测当事人表情,理亏则面红耳赤;气听指听当事人陈说时呼吸,理亏则气喘;耳听指观测当事人听觉反映,理亏则听觉失灵;目听指观测当事人眼睛,理亏则不敢正视。

“五听”表现出浓厚形式主义特点,但就其注意观测当事人心理活动而言,有一定借鉴意义。

5. 《法经》: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封建法律。

由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订了《法经》。

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立法经验基础上,制订《法经》六篇。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一部粗具体系封建法典。

《法经》六篇,分别是盗、贼、囚、捕、杂、具。

李悝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所以把盗、贼放在开头部分,而把相称于刑法总则具律放在了篇尾。

从《法经》内容,可看出其阶级本质:第一,它锋芒关键是指向农民和其它劳感人民;第二,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第三,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总而言之,《法经》是新兴地主阶级意志和利益集中表现,是封建地主阶级弹压农民反抗暴力工具。

6.子产: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和思想家.7.具五刑:秦汉时期一个酷刑,即对一个囚犯几乎同时施用五刑。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中国法制史作业4案例分析1.商纣争太子案(1)在商代妻和妾区别是什么?答:妻妾的地位截然不同,二者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

大多数妾是奴隶主贵族从女奴中强娶来的,还有的是通过“嫔嫁”(姐妹同嫁一夫)来的,即奴隶主贵族娶妻,往往同妻的随嫁女一同收为妾。

一妻多妾制是由于奴隶社会私有制决定嫡长子继承制,如果多妻就会造成王位混乱和争斗财产,影响奴隶阶级专政的统治秩序。

2)嫡长子继承制的含义及意义。

答: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王位和爵位由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的制度。

此制度始于商朝末期,至西周初期正式确立。

嫡长子继承制决定了奴隶社会私有制下的一妻多妾制,如果在多妻的情况下,就会因争夺财产和王位产生混乱,乃至战乱。

嫡长子继承,可以避免在继承问题上发生争执,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秩序。

2.车裂商秧案(1)结合教材,简述商秧改革的主要内容答:商鞅在秦国进行两次变法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9)。

重点是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

具体内容是:一是整顿户籍,设立连坐法,防止隐匿坏人;二是奖励告奸;三是.奖励农业生产;四是.奖励军功。

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

重点是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

具体内容是:一是进一步强调分户居住;二是取消分封制,普遍建立郡县制;三是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四是统一度量衡制度。

商鞅变法意义,在于通过变法改革,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得秦国国势日强,在战国“七雄”中跃居六国之首,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2)请叙述刑、法、律的概念。

答:在先秦时期,刑是处罚违法犯罪(甚至道德礼仪)的措施的规定,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在周朝,有所谓周公制礼,礼是行为规范,违反礼的规定要受刑的制裁。

在《周礼》中,刑只是法律当中的制裁手段。

法,是明辨是非,实现公正公平的规范。

用法代替刑和礼,体现了古人对法律的作用的认识。

“律”。

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律,均布也”。

主要是强调法律的统一实施,是人人必须遵守的东西。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1-14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1-14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一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2.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禅让”产生。

3.夏朝的第一个帝王是启。

4.《左传.襄公四年》记载:“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

”5.法的起源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将“法”改为“律”,是在( C )C.战国时期的秦2.夏朝有五种刑罚,共(D )条。

D.三千3.“威侮五刑,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B )A.习惯B.战争运动员令C.祭祀D.礼仪4.“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D )A.昏B.墨C.贼D.杀5.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杀人不忌为( C )”。

A.昏B.墨C.贼D.杀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BC )B.公正、不偏不倚C.限制、强制2.夏朝的监狱叫(ABC )A.圜土B.夏台C.均台3.“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ABC )A.昏B.墨C.贼D.杀4.据东汉郑玄述,夏刑除墨外,还有(ABCD )A.大辟B.膑C.宫D.劓5.夏朝的法律规范包括(AB )A.禹刑B.甘誓C.汤刑D.汤诰四.简答题(每小题12.5分,共25分)1.禹刑禹刑是夏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的总称。

2.甘誓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发布的战争动员令。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二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2.“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3.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神权法。

4.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刑名从商”5.商朝有一种刑罚,是将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醢。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是(《汤誓》)。

2、炮烙之刑出现于(商朝)。

《中国法制史》作业3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作业3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04一、填空题(共8 道试题,共30 分。

每空3分)1. 唐高宗时期最大的立法成就是长孙无忌等人对《永徽律》注解,并经皇帝批准,颁行天下的封建法典的代表《》。

正确答案:1). 唐律疏议2. 明朝专掌复核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正确答案:1). 大理寺3. 作为反映朱元璋重典治天下政策的法律是《》。

正确答案:1). 大诰4. 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管的制度称为。

正确答案:1). 禁榷制度5. 唐高祖武德四年,政局趋于稳定,根据唐初的社会情况,制定自己的法典,于武德七年完成,称为《》。

正确答案:1). 武德律6. 明朝的根本性法典是《》。

正确答案:1). 大明律7. 隋唐时期最高行政机关是,是中央政府机关。

正确答案:1). 三省六部正确答案:2). 九寺五监8. 唐代的制度,即现今的退休制度;唐代官吏退休年龄为岁。

正确答案:1). 致仕正确答案:2). 七十(70)二、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宋太祖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取得民心,制定了旨在改革“五刑之苛”、减轻刑罚的()。

A. 折杖法B. 刺配之法C. 凌迟D. 盗贼重法正确答案:A2. 狭义上的唐律,指()。

A. 《唐律疏议》B. 《大中刑律统类》D. 《贞观律》正确答案:A3. 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

A. 《大业律》B. 《开皇律》C. 《九章律》D. 《贞观律》正确答案:B4. 明《大诰》共()。

A. 二篇B. 三篇C. 四篇D. 五篇正确答案:C5. 在明朝,主管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是()。

A. 大理寺B. 刑部C. 督察院D. 御史台正确答案:B6. 清朝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 《清会典》B. 《大清律集解附例》C. 《大清律集解》D. 《大清律例》正确答案:B7. 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

A. 三司使B. 三司推事C. 小三法司会审D. 大三法司会审正确答案:B8. 《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台山开放大学赵毅雄整理)1.清政府立宪举措及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意义?【答案要点】清政府立宪举措:1)考察西洋宪政;2)设立专职机构;3)改革官制;4)制定新法;5)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6)成立资政院和咨议局;7)颁布十九信条,实行君主立宪。

清政府立宪意义:直接从西方移植了一批近代化的法律。

确立了宪法指导下诸法分立的近代化法律体系。

确立了民主宪政的发展趋势。

2.中华法系”诸法合体”是如何走向”诸法分立”的?【答案要点】清末变法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

从制定大清现行刑律开始,清政府分别制定了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商律草案等实体法,又制定了刑事民事诉讼律草案等程序法以及宪法大纲等法律文件,随着修律过程中这些新的法典法规的出现,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传统格局开始被打破,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

传统的中华法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典的“诸法合体,以刑为主”体例被西方式的由多个部门法共同组成的体系所取代;晚清政府新制定的法律,均参照了西方国家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结构模式,从而彻底改造了传统中华法系的法律结构。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清廷的法制改革不了了之。

但是,中国法制“诸法分立”的进程没有停止。

民国时期,中国法制“大陆法系化”的进一步发展,基本形成了“大陆法系化”的“六法全书”。

3.简述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在法制建设上的建树。

【答案要点】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建树颇多:一、颁布革命法令。

(1)保障人权废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

如解除“贱民”身分,禁止买卖人口;提高女权;取消官僚特权与革除官厅陋习。

(2)发扬“国魂”革除封建陋习。

禁烟禁赌;劝禁缠足;发布《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

(3)整饬吏治任人唯贤。

二、建立了新型的司法制度。

(1)建立新型的司法机关。

为贯彻三权分立,实现司法独立的资产阶级法制原则,中央设“临时中央裁判所”,后改称“法院”;地方审判机构称作“审判厅”,实行四级三审制。

(绩效考核)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绩效考核)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作业3参考答案1、试比较《钦定宪法大纲》和《十九信条》。

答:于体例和内容上均有不同。

壹是采用英国式“虚君共和”的责任内阁制;二是形式上限制了皇权,扩大了国会权力。

规定皇权以宪法明定者为限,皇位继承顺序由宪法规定,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皇帝颁行宪法修正提案权归国会,总理大臣由国会公选,皇帝任命,皇帝直接统海陆军,但对内使用,颁依国会议决这特别条件。

国际条约非约国会议决,不得缔结,官制官规以法律规定;三是它属临时宪法,《大纲》仅是清廷对立宪要求的壹个许诺,以此作为九年以后制定宪法的准则,面《十九信条》则已成为壹种临时宪法,具有宪法性质。

它明确规定关于国会权限条文,“国会未开会以前,资政院适用之。

”即于国会成立前,由资政院代行国会权力,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即据《十九信条》于1911年11月8日“选举”袁世凯,且由皇帝任命其为总理大臣的。

但《十九信条》仍以“大清帝国之皇帝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为基本精神,人民的民主权利只字未提。

2、清末修订法律馆主持指定的法律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壹为删修旧律旧例,改订刑罚制度,废除壹些残酷的刑种和明显不合潮流的制度,这壹方面以公布《大清现行刑律》为代表,壹为制定且公布中国历史上第壹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大清新刑律》。

(2)商律:《钦定大清商律》由商部制定,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五日(1904年1月21日)奏准颁行,《公司注册试办章程》由商部制定,光绪三十年五月(1904年6月)奏准颁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细目》由商部制定,光绪三十年六月(1904年7月)奏准颁行,《破产律》由商部起草,于光绪三十二年四月(1905年5月)奏准颁行。

《大清商律草案》亦称《志田案》,《交易行律草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草,《破产律草案》宣统元年完成,《保险规则草案》于宣统二年八月(1910年9月)奏交资政院审议,《改订大清商律草案》农工商部拟订,宣统二年十壹月(1911年1月)奏交资政院审议,《银行则例》度支部订,光绪三十四年正月(1908年7月)奏准颁行,《银行注册章程》度支部订,光绪三十四年六月(1908年7月)奏准颁行,《大小轮船公司给照章程》20条,邮传部订,宣统二年三月(1910年4月)奏准颁行,《运送章程》农工商部起草,宣统二年八月(1910年9月)奏交资政院审议,十二月奏准绳颁行。

电大形考任务《中国法制史》答案全)

电大形考任务《中国法制史》答案全)

电大形考任务《中国法制史》答案全)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原始社会经历了和两个阶段。

原始群氏族公社2.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产生。

禅让3.夏朝的第一个帝王是。

启4.《左传.襄公四年》记载:“芒芒禹迹,画为,经启。

”九州九道5.法的起源经历了从到、再到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习惯习惯法成文法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将“法”改为“律”,是在(C)A.夏朝B.西周C.战国时期的秦D.汉2.夏朝有五种刑罚,共(D)条。

A.五百B.一千C.二千D.三千3.“威侮五刑,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B)A.习惯B.战争运动员令C.祭祀D.礼仪4.“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D)A.昏B.墨C.贼D.杀5.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杀人不忌为(C)”。

A.昏B.墨C.贼D.杀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BC)A.刑B.公正、不偏不倚C.限制、强制D.律2.夏朝的监狱叫(ABC)A.圜土B.夏台C.均台D.囹圄3.“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ABC)A.昏B.墨C.贼D.杀4.据东汉郑玄述,夏刑除墨外,还有(ABCD)A.大辟B.膑C.宫D.劓5.夏朝的法律规范包括(AB)A.禹刑B.甘誓C.汤刑D.汤诰四.简答题(每小题12.5分,共25分)1、禹刑禹刑是夏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的总称。

2、甘誓甘誓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在"甘"发布的战争动员令。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诗.商颂.玄鸟》曰:”2.“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3.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神权法。

4.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刑名从商”5.商朝有一种刑罚,是将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醢。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是()。

《汤誓》2、炮烙之刑出现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三答案分)5分,共25一.填空题(每小题、赎扑1.西周的“九刑”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四刑。

流。

明德慎罚义刑义杀和2.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3.西周初期,土地归属王怡人所有,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田里不鬻”
,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傅别。

4.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质剂
5.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媒氏。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吕刑》的作者是( D )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候
2.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A )
A.《九刑》B.《汤诰》C.《汤刑》D.《周礼》
3.西周的判例叫( C )
A.决事比B.廷行事C.成D.刑统
4.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D )
A.诰B.礼C.遗训D.殷彝
5.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C )
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D.周康王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 B)
A.礼盒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
1
B.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D.西周的法要通过礼盒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2.西周的主要立法有( CD
D.《九刑》C.《吕刑》A.《工律》B.《誓命》)3.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 ABCD
D.殷彝C.遗训B.礼A.誓
AB )4.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
D.自首减刑C.关于责任年龄
)AC5.“悼执念有罪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悼”分别指(
B.70、80岁以上A.7岁以下
C.80、90岁以上D.10岁以下四.简答题(共25分)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

1.这(90岁以上的人犯罪,不处以刑罚。

80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意即7岁以下,岁、非
眚、非)区分眚、(2一原则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原则已初步确立。

慎测浅深)3终、惟终:即故意或一贯犯罪从重处罚,过失或偶然犯罪从轻处罚的原则。

(即对于定罪有一定根)罪疑从赦:,对社会危害性大小量刑。

(4之量以别之:依据罪行轻重据,不定罪也有一定理由的案件,从轻处罚或赦免的原则。

这一原则在西周以前已产生,周朝使疑罪从轻从赦原则定型化。

2.。

简述西周的“六礼”)纳采指六礼是中国古代结婚的六道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1)(2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

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3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问女家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5)纳徵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

4((女家,决定缔结婚姻。

告诉女家,求得同意。

(6)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2
简述西周的司法机关。

3.)小司寇,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2(西周的司法机关有:(1)大司寇,全国最高司法机关。

遂士,))乡士,国都之外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

(5士师,关。

(3)国都之内的司法官吏。

(4国都百里之外、三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

4.田里不鬻。

周王有权把土地和奴隶封赏给诸周初,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拥有最高所有权,不许买卖,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有、也有权把土地收回。

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侯和臣属,即所谓的田里不鬻。

5.质剂。

这种竹简分为质剂是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6.五听。

耳听、色听、气听、五听是指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即辞听、也是目听。

这种察言观色的审讯方法,是奴隶主阶级在长期的司法审判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最早对犯罪心理分析的的尝试,虽然是形而上学的,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法制史形考任
务四答案分)分,共25一.填空题(每小题5尊尊。

和1.礼制的原则是亲亲。

春秋时期,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2.
3.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4.春秋时期邓析作竹刑,是郑国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刑不可知”,威不测,则民畏上也。

5.春秋以前,奴隶主贵族不公布成文法的目的是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晋国赵鞅公布成文法时遭到( A )的反对。

A.孔子B.叔向C.商鞅D.子产
3
2.子产是春秋时期( A )的贵族。

A.郑国B.晋国C.楚国D.魏国
3.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人是春秋郑过得(D)
A.孔子B.叔向C.商鞅D.子产
4.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B)
A.晋国B.郑国C.楚国D.齐国
5.竹刑的作者是春秋郑国的( A )
A.邓析B.叔向C.商鞅D.子产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楚国在楚文王和楚庄王时两次指定法律,分别称作(AC )D.竹刑B.刑书C.茆门法A.仆区法
)2.战国时期法制指导思想是(BCD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A.明德慎罚B.“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C.“重其轻者”D.行刑,BD 3.商鞅两次变法的重点分别是()B.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A.指定法经C.善平籴D.废除奴隶制的土建制度)4.郑国两次公布法律,公布者分别是(AD
D.邓析C.商鞅A.子产B.赵鞅
)5.春秋时期基本特点是(ABCD A.井田制被破坏B.王权旁落C.宗法制松弛D.法制取代礼治4
四.简答题(每小题分)5分,共251.郑、晋两国公布成文法的措施及所引起的论争。

,“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536(1)公布成文法的措施郑国公元前年,郑国的执政子产晋国郑国公布由邓析私造并写在竹简上的竹刑。

公元前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

501年,年,晋国将范宣子的刑书”常法“,但未公布于众。

直至公元前513曾制定“被庐之法'、)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论争郑国子产公布刑书时,遭到晋2铸在鼎上,正式公布成文法。

(叔向和孔子都认为公布成遭到孔丘的反对。

国以叔向为代表的旧贵族的反对。

晋国铸刑鼎,但他们的反对未百姓就会引征法条为自己辩护,这样便破坏了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

文法,能阻挡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潮流。

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2.促进了封标志着奴隶制的瓦解,成文法的制定和公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但由于其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为封建法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建生产关系的发展,锋芒仍然是指向劳动人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统治。

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立连坐法防止隐整顿户籍,第一次变法的重点是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

具体内容是:第二次变法的重点是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匿坏人;奖励告奸;奖励农业生产;奖励军功。

度。

具体内容是:重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的禁令;取消分封制,普遍建立通过变法改革,促进了封郡县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制度。

使得秦国国势日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建生产关系的发展, 4.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

都要按法律论罪处刑,只要违法犯罪,不殊贵贱,“不别亲疏,一断于法”--不论是谁,(1)“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以打破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

(2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

否定“刑不可知,则--百姓者也”“重其轻者”--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处罚。

(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3)5.《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法《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由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

《法经》开宗共有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其阶级本质是:锋芒指向劳动人民,经》,表明镇压盗贼是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明义规定盗、贼两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法法经》《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维护君主专制;任务;维护封建等级制。

《法经》对当其次,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是后世封建法典的蓝本;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