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复习纲要教材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西工大版)复习重点

机械设计(西工大版)复习重点

第1次课复习内容1 绪论目的:激发学习《机械设计》趣兴①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五个概念的区别目的:学习的对象是零件设计,通用零件设计(带、齿轮、轴等) ②疲劳破坏的概念目的:为后续内容做铺垫③希腊字母读音的查取目的:学习查资料第2次课复习内容2 机械设计总论①机械的组成目的:进一步理解机械设计的学习对象3 机械零件的强度②σ-N曲线目的:进一步理解疲劳破坏的概念第3次课复习内容5 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①螺纹类型(按牙型分)目的:普通螺纹为什么用于连接②螺纹连接的类型(螺栓连接的分类)目的:普通螺栓与铰制孔用螺栓的区别③螺纹连接连接预紧的目的和防松的实质④防松的方法第4次课复习内容5 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①单个螺栓的强度计算目的:a.松螺栓、紧螺栓的区别b.紧螺栓中又受横向和轴向载荷的区别②紧螺栓承受轴向载荷后的受力变形图③螺纹连接件的材料及许用应力第5次课复习内容5 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①螺栓组连接的结构设计②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③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6 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④键连接目的:各种键的应用场合8 带传动①V带型号②带的受力分析(F0,F1,F 2联系)③打滑的概念④带工作时的应力分析⑤弹性滑动的概念、与打滑的区别第8-9次课复习内容8 带传动①V带的设计过程第10次课复习内容9 链传动①链传动的特点②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第11-12次课复习内容10 齿轮传动①《机械原理》中与齿轮相关内容②齿轮失效形式第13次课复习内容10 齿轮传动①K A、Kυ、Kα、Kβ名称即含义第14次课复习内容10 齿轮传动①强度计算方法第15次课复习内容10 齿轮传动①齿轮参数选择②斜齿轮及锥齿轮受力分析第16次课复习内容10 齿轮传动①斜齿轮及锥齿轮强度计算②齿轮结构设计第17次课复习内容11 蜗杆传动①蜗杆传动特点及选材②蜗杆传动受力分析及运动分析11 蜗杆传动①蜗杆传动中的热平衡计算及散热措施第19-20次课复习内容4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①摩擦的定义及分类、磨损的概念及磨损过程12 滑动轴承①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条件第21次课复习内容13 滚动轴承①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②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和轴承寿命计算公式第22次课复习内容13 滚动轴承①滚动轴承的轴向力计算第23次课复习内容13 滚动轴承①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第24次课复习内容15 轴①轴的分类及轴上零件装配过程第25次课复习内容15 轴①轴的轴向定位方法第26次课复习内容15 轴①轴的结构设计第27次课复习内容14 联轴器和离合器①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区别②联轴器的选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课□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总学时/学分:64/458/6授课时间:一(1,2)、三(1,2)/1-16周授课地点:7B414任课教师姓名:田君职称:副教授课程所属院(系):机械工程学院联系电话:Email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每次发放作业时,采用集中讲解方式。

二、课程简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般机械设计基本知识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一般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同时扼要介绍与本课程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有关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各实践环节进行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基本训练,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认识机械、了解机械;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进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初步能力;获得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达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代机械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般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具有使用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与本课程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并结合课程设计实践,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和规范、设计手册以及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等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B》教学大纲(精选)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B》教学大纲(精选)

轴系零件设计
轴的分类和设计
了解轴的分类、材料和制造工艺,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方 法。
滑动轴承
了解滑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滑动轴承的结构设计和润 滑方法。了解轴瓦的材料和制造工艺。
滚动轴承
了解滚动轴承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滚动轴承的代号和选用方法。 了解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和润滑方法,以及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内容包括机械设计总论、常用机构 设计、通用零件设计、机械系统设计等 部分。
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理论教 学和实验教学两个环节,其中理论教学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案例 分析等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则通过课程 实验、课程设计等方式进行。
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的分类
包括二维绘图、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 计中的应用
如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装配体的运动仿真等, 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06
课程实践环节与要求
课程实验内容与要求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
01
要求
02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方法,
理解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 性。
04
机械系统总体设计
机械系统总体布局设计
01
确定机械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包括主要部件的 位置、连接方式等。
02
考虑机械系统的工作环境和空间限制,进行合理的 空间规划和布局优化。
03
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确保布局设 计满足系统性能要求。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01 根据机械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运动方案, 包括运动形式、运动参数等。
实验二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章(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章(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章(西北工业大学)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3-1 材料的疲劳特性§3-2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3-3 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3-4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疲劳曲线机械零件的疲劳大多发生在s -N 曲线的CD 段,可用下式描述:)(D C m rN N N N C N ≤≤= s )D r rN N N >=∞(s s D 点以后的疲劳曲线呈一水平线,代表着无限寿命区其方程为:由于N D 很大,所以在作疲劳试验时,常规定一个循环次数N 0(称为循环基数),用N 0及其相对应的疲劳极限σr 来近似代表N D 和σr∞,于是有:CN N ==0m rm rN s s 有限寿命区间内循环次数N 与疲劳极限s rN 的关系为:式中,s 、N 及m 的值由材料试验确定。

二、s -N 疲劳曲线m0r rN N N s s =0mrN r N N=s s s -N 疲劳曲线详细说明极限应力线图三、等寿命疲劳曲线(极限应力线图)机械零件材料的疲劳特性除用s -N 曲线表示外,还可用等寿命曲线来描述。

该曲线表达了不同应力比时疲劳极限的特性。

在工程应用中,常将等寿命曲线用直线来近似替代。

用A 'G'C 折线表示零件材料的极限应力线图是其中一种近似方法。

A 'G'直线的方程为:m a1s ψs s s '+'=-s m as s s ='+'C G'直线的方程为:12s s s ψs -=-ψσ为试件受循环弯曲应力时的材料常数,其值由试验及下式决定:详细介绍对于碳钢,ψ≈0.1~0.2,对于合金钢,ψ≈0.2~0.3。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1一、零件的极限应力线图由于零件几何形状的变化、尺寸大小、加工质量及强化因素等的影响,使得零件的疲劳极限要小于材料试件的疲劳极限。

以弯曲疲劳极限的综合影响系数Kσ表示材料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1与零件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σ-1e 的比值,即e11--=s s s K 在不对称循环时,Kσ是试件与零件极限应力幅的比值。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复习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复习

2. 本章的重点 本章的重点: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机构的受力情况和机构尺寸的关系
1. 本章的知识脉络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分类-- 定比传动、变比传动 基础知识--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齿轮 渐开线齿轮
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性 基本参数及其几何尺寸计算 标准齿轮 直齿轮 圆柱 齿轮 正确啮合条件、重合度
其 他 常 用 机 构
传动轴间相互 万向铰链机构 位置需变动
回转移动相互转换
螺旋机构
其它常用机构 2.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了解常用的一些其他基本机构和某些 组合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及其应用。
例. 如图所示凸轮机构,已知凸轮实际轮廓线为一圆心在B点的偏心圆, 从动件的偏距为e,请在图上标出: 1)凸轮的理论廓线; 2)凸轮的基圆; 3)凸轮与推杆在C点接触时的压力角与推杆位移 4)凸轮与推杆在C点接触到D点接触 所转过的角度
机械中任一运动副自锁 机械效率小于等于零
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 一、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1. 本章的重点 1)常见运动副中摩擦力及总反力的确定
2)机械效率的计算
3)机械的自锁现象和自锁条件的确定 2. 本章的难点
转动副中总反力作用线的确定
机械中的平衡 一、 本章的知识脉络 静平衡 刚性转子的平衡 动平衡 完全平衡 机构的平衡 不完全平衡 b/d>0.2
解析法
两构件上重合 点间速度关系
平面机构的速度分析 二、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利用瞬心法和相对运动图解法对机构 进行运动分析 。 本章的难点是对机构的速度分析
机械中的摩擦及机械效率 一、本章知识脉络 移动副 运动副中的 摩擦力分析 转动副 平面接触 槽面接触 半圆柱面 接触 轴径摩擦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纲要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纲要
C. 容易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转换; D. 容易精确地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
cccyw@
答案
长春工业大学
五、平面连杆机构自测题
CCUT
2.四杆长度不等的双曲柄机构,若主动曲柄作连续匀速转动 则从动曲柄将________。 A. 匀速转动 C. 周期变速转动 B. 间歇转动 D. 往复摆动
cccyw@
长春工业大学

一.判断题

CCUT
1T、2F、3F、4F、5F
二.选择题
1D、2D、 3D、4A、5D
cccyw@
长春工业大学
三、各章复习要点
CCUT
第2章 平面连杆机构 1.何谓平面连杆机构?它有何特点?能够实现哪些运动转换?
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性?这些特 性在生产中有何用处?哪些特性对工作不利?如何消除其影响?
图1-2
cccyw@
长春工业大学
四、典型例题分析
CCUT
解:该机构中,C处为复合铰链,F处为局部自由度,G与J有 一个是虚约束。
例1-2 试计算如图1-3 所示的机构自由度,判断机构运动是否 确定,并明确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解题分析:B C 处为局部自由度,E C 与D B 对称移动副转动副及高副 各一个,所以有一个为虚约束。
CCUT
2.简要说明
1)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主要考核基础理论知识,如运动副的定义、 螺距与导程的概念,既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选择题、判断题的形式 出现。 2)简答题主要考核对基础理论的应用、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时的注 意事项等。 3)计算题主要考核基本计算问题,如机构自由度计算、轮系传动比的 计算、螺栓联接强度计算、带传动受力计算、滚动轴承受力分析等。 4)分析题主要考核点如齿轮传动受力分析、蜗杆传动受力分析、凸轮 机构的压力角的校核计算等。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doc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doc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试大纲大连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了解零件的常用材料。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第一节运动副及其分类掌握:运动副概念及其分类第二节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第三节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其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重点掌握:平面机构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第一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第二节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征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和特征第三节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第四节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设计重点掌握:按给定的从动件行程速比系数K图解法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第四章凸轮机构第一节凸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和应用第二节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掌握: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第三节凸轮轮廓的设计掌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第四节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掌握: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第五节间歇运动机构和组合机构重点掌握: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第五章齿轮机构第一节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第二节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和齿廓曲线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内容和共轭齿廓曲线第三节渐开线齿廓掌握:渐开线齿廓的形成、渐开线的性质第四节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重点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名称和尺寸计算第五节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重点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第六节渐开线齿轮的切削原理了解:渐开线齿轮的切削原理第七节根切、最少齿数和变位齿轮重点掌握:齿轮根切原因、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了解:变位齿轮的概念第八节斜齿圆柱齿轮机构重点掌握:斜齿圆柱齿轮机构正确啮合条件、法面参数、端面参数概念和计算第九节圆锥齿轮机构了解:圆锥齿轮机构工作特点及基本参数第十节蜗杆蜗轮机构了解:蜗杆蜗轮机构工作特点及基本参数第六章轮系第一节轮系的类型掌握:轮系的概念和类型第二节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重点掌握: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方向的判断第三节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重点掌握: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方向的判断第四节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重点掌握: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方向的判断第五节轮系的应用了解:轮系的应用情况第七章齿轮传动第一节齿轮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掌握:齿轮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第二节齿轮材料和许用应力了解:齿轮材料和许用应力的计算第三节齿轮传动的精度了解:齿轮传动的精度等级第四节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强度计算第五节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过程第六节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掌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方法及其设计计算第七节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了解: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第八节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了解: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第九节齿轮的结构与润滑掌握:齿轮的结构形式第八章带传动第一节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了解: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第二节V带和V带轮了解:V带和V带轮的类型、结构第三节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重点掌握: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包括带传动中各力、应力的关系,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第四节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重点掌握: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掌握:带传动的主要参数选择并了解设计步骤第九章链传动第一节链传动的类型和特点了解:链传动的类型和特点第二节链传动和链轮了解:链传动类型、特点及链轮的结构第三节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和参数选择重点掌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影响链传动工作平稳性的因素及参数选择第四节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掌握: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步骤第五节链传动的布置及润滑了解:链传动的布置及润滑第十章联接第一节螺纹的主要参数及类型了解:螺纹的主要参数及类型第二节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重点掌握: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的概念第三节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联接件掌握: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联接件第四节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重点掌握: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方法,包括横向、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第五节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重点掌握: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的方法、措施第六节螺旋传动了解:螺旋传动第十一章轴第一节轴的类型和材料了解:轴的类型和材料第二节轴的结构设计重点掌握:轴的结构合理设计、轴上零件的安装、定位第三节轴的强度计算掌握:轴的强度计算方法第四节轴毂联接掌握:键的类型、选择、轴毂联接的方法第十二章轴承第一节轴承的分类了解:轴承的分类第二节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了解:滑动轴承的典型结构第三节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重点掌握: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第四节润滑剂和润滑装置了解:润滑剂和润滑装置第五节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代号和应用重点掌握: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代号和应用第六节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及选择重点掌握: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第七节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掌握: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第八节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了解: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第十三章联轴器和离合器第一节联轴器了解: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第二节离合器了解:常见离合器的类型及特点第三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了解: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试题的组成说明本门课程为初试考试课,试题为满分150分。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复习纲要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复习纲要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纲要 (1)必备的基础知识(1)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1)钢是一种含碳量低于2%的铁碳合金。

2)铸铁含碳量高于2%的铁碳合金为铸铁。

3)有色金属有色金属 ,是相对于黑色金属而言 4)非金属钢的分类1)结构钢2)工具钢3)特殊钢结构钢碳素钢普通碳素结构钢(如:Q235) 优质碳素结构钢(如:45钢)合金钢铸铁 铸铁其性脆,不适于锻压和焊接,但其熔点较低,流动性好,可以铸造形状复杂的大小铸件。

常用的铸铁有: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和合金铸铁等。

灰铁应用最多,其牌号由“灰铁”二字汉语拼音字首和材料的抗拉强度的平均值。

如: HT200有色金属 铜合金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减摩耐磨性和耐蚀性良好,是制造电工器件和耐磨蚀零件的重要材料。

铝及铝合金是应用最广的轻金属,纯铝有良好的塑性、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和焊接性,但强度、硬度较低。

在铝中加人合金元素硅、铜、镁、锰、锌等,可以获得质量轻、强度高的零件。

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是在工程中用来作结构或传动件材料的塑料,它有较高的强度,质量轻,具有绝缘性、减摩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等。

(2)机械零件的基本变形及应力拉压A F =σ 剪切A F=τ扭转T T W T =τ弯曲W M =σ(3)常用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首先应明确机构的用途:运动形式的转换1、旋转运动 → 直线运动曲柄滑块机构 凸轮机构 齿轮齿条机构螺旋机构2、直线运动 → 旋转运动齿条-齿轮机构 螺旋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3、旋转运动 → 旋转运动 速度的变换 减速传动 增速传动 变速传动 间歇传动(4) 通用机械零件的特点及应用联接件 : 螺纹联接 轴毂联接 铆、焊、胶 传动件 : 齿轮传动 带传动 链传动轴系部件 : 轴 滚动与滑动轴承 联轴器、离合器 其它 : 弹簧(2)必要的基本理论(1)机构的组成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自由度F=原动件的数目(2)螺旋副的摩擦、效率和自锁条件H L 23P P n F --=1111283=-⨯-⨯=F ()v W d T ϕλ+=tan 22驱动力矩 ()v ϕλλη+=tan tan 上行程 λϕληtan )tan(v -=下行程 βθcos sin ff f v ==v v f arctan =ϕv ϕλ≤(3)铰链四杆的特性及其演化铰链四杆机构中有曲柄的条件:1)最短杆长度十最长杆长度<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杆长条件)。

2024版年度《机械设计基础》教案大纲

2024版年度《机械设计基础》教案大纲

2024/2/2
6
02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
2024/2/2
7
功能原理
实现预期功能
机械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产品能够 实现预期的功能,满足使用需求。
能量转换与传递
机械系统通常涉及能量的转换与传递, 如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或将力从一
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
运动与力的传递
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运动与力的传递, 确保各部件能够按照预期的方式运动
载荷大小和性质
轻载荷可选用球轴承,重载荷应选用滚子轴承或滑动轴承。
2024/2/2
转速
高转速应选用球轴承或高精度滚子轴承,低转速可选用 滑动轴承。
刚性要求
对轴承刚性要求高的场合,应选用滚子轴承或滑动轴承。
调心性能
对轴的挠曲变形或轴承座孔不同心时,应选用调心性能 好的轴承。
23
轴系结构设计方法
2024/2/2
2024/2/2
13
零件结构设计原则
满足使用要求
保证零件在预定工作条件下正常工作,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工艺性良好
便于零件的制造和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经济性合理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零件的制造成本。
美观大方
零件外形应美观大方,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
2024/2/2
14
零件强度与刚度计算
2024/2/2
28
销连接设计
销的类型选择
销的尺寸确定
销连接的强度校核
销孔的加工要求
根据使用环境和负载要求, 选择合适的销类型,如圆柱
销、圆锥销等。
根据连接件的尺寸和负载要 求,确定合适的销的直径和
长度。
为保证销连接的可靠性,需 要对销连接的强度进行校核, 包括剪切强度和挤压强度。

机械设计复习提纲配西北工业大学版濮良贵

机械设计复习提纲配西北工业大学版濮良贵

1

e
f
2
1

1

由上面公式可知: ① 预紧力F0↑,则Felim↑;
② 包角α1↑,则Felim ↑; ③ 摩擦因数 f↑,则Felim↑;
④ 摩擦线密度 q↑,则Felim↓; ⑤ 速度v↑,则Felim↓。
4. 带传动的张紧方法和张紧装置。
5.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范围。
②设计准则:保证受拉螺栓的静力或疲劳拉伸强度; 保证受剪螺栓联接的挤压强度和螺栓的剪切强度。
螺栓强度计算时,螺栓螺纹部分危险截面的面积要
用螺纹小径d1。
③ 受拉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理论与公式,尤其要记 住:受预紧力和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连接的受力变形图、螺栓总拉力的确定及紧螺栓连接强度计算 公式中系数1.3的意义。
15、大链轮的齿数不能取得过大的原因是 D 。 A、齿数越大,链条的磨损就越大 B、齿数越大,链传动的动载荷与冲击就越大 C、齿数越大,链传动的噪声就越大 D、齿数越大,链条磨损后,越容易发生“脱链现象”
第6章
1. 齿轮传动的的主要特点,应用场合;按工作条件和齿 面硬度的分类方法。
2. 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软齿面与硬齿面的常用热处理 方法及材料选用原则。
▲ 受力分析时所作假设: a)所有螺栓的材料、直径、长度和预紧力均相同; b)螺栓组的对称中心与连接接合面的形心重合; c)受载后连接接合面仍保持为平面。
▲螺栓组连接四种典型受力状态(轴向力、横向力、 旋转力矩、倾覆力矩)下的受力分析。
▲螺栓组连接复杂受力状态下的受力分析。
技巧:利用静力分析法将复杂的受力简化成简单的 受力状态,即轴向载荷、横向载荷、旋转力矩、倾 覆力矩。分别计算螺栓组连接在这些简单受力状态 下每个螺栓的工作载荷,然后按同类工作载荷矢量 叠加,便可得到每个螺栓总得工作载荷,最后求出 受力最大的螺栓总拉力。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辅导学生进行方案设计
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 学生完善和优化设计方案。
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
针对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 给予解答和指导,确保设计过程顺利进行。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安排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成果展示, 以便互相学习和交流。
根据机械零件的特殊要求,选 择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
陶瓷等。
复合材料
根据机械零件的综合性能要求, 选择复合材料,如金属基复合
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等。
材料选择原则
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工艺性能 良好、经济性合理和环境友好。
03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轴承与轴的设计
轴承类型与选择
了解各种轴承类型、特点及应用 场景,掌握轴承选择方法。
制定评价标准 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和目标,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 生的课程设计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进行课程设计答辩 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答辩,就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设 计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和答辩,以便进一步检验学生的设 计能力和水平。
课程设计总结与反思
指导学生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对课程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包括设计思路、设计方法、设计步骤等方面的总结, 以便在今后的设计中加以借鉴和应用。
学生未来学习方向建议
深入学习机械设计理论 建议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机械设计相关的 理论知识,掌握更加扎实的设计基础。
关注机械设计前沿技术 建议学生关注机械设计领域的最新技 术和发展趋势,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
态度。
拓展现代设计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 优化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提高设计 能力和水平。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doc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doc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非机类学时:56学时鸡西大学安全系采矿教研室2011年月8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非机类学时:56学时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是机电专业及近机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特点、运动特性,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

初步掌握机械动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了解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计算和维护等,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及运用国家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获得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一)分析和设计能力方面1、对一般机械中的平面机构能绘出其运动简图并判断其运动确定性。

2、具有对一般平面机械进行运动分析和简单的力分析。

3、具有关于一般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某些基本知识。

4、使学生了解通用零件所需的基本知识,包括:零件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材料选择原则及各种零件的常用材料。

5、使学生对零件的工作情况分析、失效形式分析、工作能力准则及计算公式有初步的了解。

(二)基本技能计算方面1、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解题运算,作图和简单使用技术资料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2、了解一些最简单的机械实验方法。

3、使学生对简单的零件设计中的参数确定和设计步骤及计算技能有初步训练。

重点:1、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自由度的计算。

2、钱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及演化形式。

3、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4、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

5、定轴轮系、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6、普通V带和链传动的应用。

7、轴的结构设计及轴承的寿命计算(了解)。

难点:1、自由度计算及虚约束的确定。

2、钱链四杆机构及凸轮机构图解法的设计。

3、斜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的计算及受力分析。

4、复杂轮系、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5、轴的校核、设计及轴承的校核与选择。

6、联轴器和离合器工作原理。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工程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金工实习》、、《公差与配合》等课程是本门课的前期基础课,尤其要掌握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纲要 (1)必备的基础知识(1)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1)钢是一种含碳量低于2%的铁碳合金。

2)铸铁含碳量高于2%的铁碳合金为铸铁。

3)有色金属有色金属 ,是相对于黑色金属而言 4)非金属钢的分类1)结构钢2)工具钢3)特殊钢结构钢碳素钢普通碳素结构钢(如:Q235) 优质碳素结构钢(如:45钢)合金钢铸铁 铸铁其性脆,不适于锻压和焊接,但其熔点较低,流动性好,可以铸造形状复杂的大小铸件。

常用的铸铁有: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和合金铸铁等。

灰铁应用最多,其牌号由“灰铁”二字汉语拼音字首和材料的抗拉强度的平均值。

如: HT200有色金属 铜合金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减摩耐磨性和耐蚀性良好,是制造电工器件和耐磨蚀零件的重要材料。

铝及铝合金是应用最广的轻金属,纯铝有良好的塑性、耐蚀性、导电性、导热性和焊接性,但强度、硬度较低。

在铝中加人合金元素硅、铜、镁、锰、锌等,可以获得质量轻、强度高的零件。

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是在工程中用来作结构或传动件材料的塑料,它有较高的强度,质量轻,具有绝缘性、减摩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等。

(2)机械零件的基本变形及应力拉压A F =σ 剪切A F=τ扭转T T W T =τ弯曲W M =σ(3)常用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首先应明确机构的用途:运动形式的转换1、旋转运动 → 直线运动曲柄滑块机构 凸轮机构 齿轮齿条机构螺旋机构2、直线运动 → 旋转运动齿条-齿轮机构 螺旋机构 曲柄滑块机构3、旋转运动 → 旋转运动 速度的变换 减速传动 增速传动 变速传动 间歇传动(4) 通用机械零件的特点及应用联接件 : 螺纹联接 轴毂联接 铆、焊、胶 传动件 : 齿轮传动 带传动 链传动轴系部件 : 轴 滚动与滑动轴承 联轴器、离合器 其它 : 弹簧(2)必要的基本理论(1)机构的组成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自由度F=原动件的数目(2)螺旋副的摩擦、效率和自锁条件H L 23P P n F --=1111283=-⨯-⨯=F ()v W d T ϕλ+=tan 22驱动力矩 ()v ϕλλη+=tan tan 上行程 λϕληtan )tan(v -=下行程 βθcos sin ff f v ==vv f arctan =ϕvϕλ≤(3)铰链四杆的特性及其演化铰链四杆机构中有曲柄的条件:1)最短杆长度十最长杆长度<其他两杆长度之和(杆长条件)。

2)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机架条件)。

急回运动、行程速比系数和死点压力角与传动角压力角是指受力点的运动方向与受力方向之间的夹角。

传动角g=90º-a (4)凸轮推杆的常用运动规律等速运动等加速等减速简谐运动摆线运动改进型等速改进型梯形加速度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反转法(5)渐开线齿轮的啮合传动及其设计渐开线的形成与特性直齿圆柱齿轮的尺寸计算分度圆直径——d , d =mz , 齿顶高——ha =h*a m= m齿根高——hf =(h*a +c* ) m = 1.25m齿全高——h=ha +hf =(2h*a +c* ) m =2.25m 齿顶圆直径da =d+2ha =zm +2h*am齿根圆直径df =d -2hf =zm - (h*a +c* ) m 齿距p =pd/z =pzm/z= pm 基圆直径db =dcosa =mzcosa 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模数m 、齿数z 、压力角a(20°)、齿顶高系数h*a (1)、顶隙系数c* (0.25)正确啮合条件对于直齿圆柱齿轮 对于斜齿圆柱齿轮 对于蜗轮蜗杆轮齿的受力分析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校核式:202121=====αααmm m 21212120ββααα-====== m m m 21212120βγααα====== mm m ][125.474H 211H σσ≤±=uu bd KT设计式: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校核式:设计式:参数的选择齿数 z1的选择 齿宽系数jd 的选择 (6)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能力分析带传动中的力分析带的应力分析紧边拉应力s1 、松边拉应力s2、带的弯曲应力sb 、离心拉应力sc带的弹性滑动带中应力的变化→带的弹性变形变化→带在带轮上弹性滑动滑动率ε约在1%~2%之间变化,通常近似计算传动比32H d 111][6.76uu KT d +⋅≥σφ][2F 1FS1F σσ≤=mbd Y KT 3F 21d FS 1][26.1σψZ Y KT m ≥0212F F F =+21F F F F f e -==1120+-=ααf f ec e e F F ↑↑→ec F F 0↑↑→ec F f ↑↑→ec F α11max b c σσσσ++=%100112⨯-=v v v ε()ε-==1122112D D n n i 122112D D n n i ==F F 1F 00F 02尚未工作状态n F fF1F 1F F 1222n 2工作状态打滑时,滑动率ε为100%,这是带的一种失效形式。

(7)链传动的设计链传动的特点滚子链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运动不均匀性 (8)螺纹联接的计算联接类型与结构受拉螺栓与受剪减螺栓 失效与强度计算(9)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轴瓦材料及其结构 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p ≤[p] v ≤[v] pv ≤[pv] 设计方法与步骤 (10)滚动轴承的设计轴承的结构、类型与代号 寿命计算 组合设计基本额定寿命:具有90%可靠度时轴承的寿命,用L10表示。

基本额定动载荷:使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恰好为106转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值,用字母C 表示。

基本额定寿命计算式(11)轴的分类其强度计算根据轴所承受的载荷不同,轴可分为心轴、转轴、传动轴三类。

心轴的强度计算方法传动轴的强度计算方法)10(610r P C L ε⎪⎭⎫⎝⎛=)(60106h P C n L h  或ε⎪⎭⎫⎝⎛=[]σσ≤=W Mca 31.0d W =[]ττ≤=TT W T 32.0d W T =mm N n PT ⋅⨯=61055.9转轴的强度计算方法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1)机构自由度的计算(2)凸轮机构的图解法设计 (3)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如图所示的 行星轮系中, z1= z2’=30 、 z2= 40、 z3= 45 ,求传动比i1H =?(4)轮齿受力分析(5)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6)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受横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σσ≤=W M caca ()22ca T M M α+=⎪⎩⎪⎨⎧=3.06.01α 静应力 脉动循环应力 对称循环应力101==-=r r r mm mz mz mz 120)45230(23'24=⨯+=+=H '212H 1i i i ⨯=3430401221-=-=-=z z i 530120111'24H'42H '2)(=+=--=-=z z i i 320534H '212H 1-=⨯-=⨯=i i iF 0F 0FF结合面的摩擦力传递外力F螺栓的计算应力铰制孔用螺栓靠螺栓杆的剪切和螺栓杆与被联接件的挤压来传递外载荷。

螺栓杆可能因受到剪切和挤压而破坏。

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压力容器盖螺栓联接是受轴向载荷紧螺栓联接的典型实例 。

FD Dp总拉力为螺栓的计算应力(7)平键的强度校核FK fzi F s P ≥[]σπσ≤=21Pca 43.1d F []τπτ≤=2s4dF[]bs s bs σδσ≤=d FFF F F F F +≠+=p Q 'p Q []σπσ≤=21Qca 43.1d F FFdsδ(圆头平键a ) (平头平键)(单圆头平键)(8)非液体滑动轴承计算 (9)滚动轴承寿命计算bs bs ][4σσ≤≈=hld T kl F b L l -=L l =2bL l -=},m ax {2S A 1S 1a F F F F +=},m ax {A 1S 2S 2a F F F F -=)(a r P YF XF f P +=)r (10610 ε⎪⎭⎫ ⎝⎛=P C L 3103==εε 滚子轴承球轴承)h (60106h ε⎪⎭⎫⎝⎛=P C n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