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经典题型与解析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经典题型及解析
1、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做干燥剂。
(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2、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
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3、i(15分)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请填空和回答问题:(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2)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填高、偏低或不变)(4)步骤⑤的目的是(5)步骤⑦的目的是(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4、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化学高中实验类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中实验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这通常表示溶液的pH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 变小B. 变大C. 不变D. 无法判断答案:A2. 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A. 滴定液的体积B. 溶液颜色的变化C. 滴定时间的长短D. 溶液的导电性答案:B二、填空题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需要使用的主要仪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量筒、移液管、容量瓶2.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硫酸钠、氯化钙、五氧化二磷三、简答题1. 描述如何使用滴定管进行滴定实验。
答案:首先,确保滴定管清洁并校准。
将待测溶液装入滴定管中,记录初始体积。
将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瓶中。
在滴定过程中,用滴定管逐滴加入标准溶液,同时不断搅拌待测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当溶液达到终点时,记录滴定管的最终体积。
通过计算体积差,可以求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2. 为什么在实验中需要使用缓冲溶液?答案:缓冲溶液能够维持溶液的pH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大,即使加入少量的酸或碱也不会引起pH值的显著变化。
这在需要精确控制pH值的实验中非常重要,如酶活性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等。
四、实验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实验步骤:1. 准备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 将少量硫酸铜溶液倒入试管中。
3. 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4. 当观察到蓝色溶液变为蓝色沉淀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5. 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反应原理。
结束语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试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经典题目解析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经典题目解析【导语】实验题一向是化学科目的重中之重,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有哪些典型题呢?下面是作者整理的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经典题目解析,期望对您有所帮助。
1.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A.分液漏斗B.漏斗C.蒸馏烧瓶D.容量瓶解析:A项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项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C项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D项用于配制溶液。
答案: D2.当20 ℃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25 ℃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74.51 174×100%C.20 ℃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复原到20 ℃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解析:K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25 ℃的浓度大于4.0 mol•L-1;假定此溶液为1 L,则m(溶液)=ρV=1.174 g•cm-3×1 000 cm3=1 174 g,m(KCl)=c(KCl)×V(KCl)×M(KCl)=4.0 mol•L-1×1 L×74.5 g•mol-1=298 g,所以KCl的质量分数应为298 g1 174g×100%,B项毛病。
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复原到20 ℃时,仍为饱和溶液,密度仍为1.174 g•cm-3,D项毛病。
答案:AC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A.KNO3溶液B.稀H2SO4C.NaOH溶液D.Na2SO4溶液解析:分析四种试剂,KNO3、NaOH溶液与上述三种溶液都不产生反应,无明显现象;Na2SO4只与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
化学高三重要实验总结与应用题讲解
化学高三重要实验总结与应用题讲解在高三化学学习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巩固学习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高三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并结合应用题的讲解,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化学考试。
一、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及应用题讲解1. 实验概述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基础而重要的反应之一。
通过将酸和碱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可以观察到产生的盐和水。
实验中常用的试剂有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2. 实验步骤(1)取一定体积的盐酸溶液,加入适量酚酞指示剂。
(2)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溶液,直至颜色由红变为无色。
3.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酸 + 碱→ 盐 + 水。
该反应的特点是酸碱中和产生的溶液中,酸和碱完全转化为盐和水,同时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4. 应用题讲解(1)问题:40 mL浓盐酸(C1)与100 mL浓氧化钠(C2)反应后,完全中和,求此盐酸和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解析: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酸与碱的物质的量应该相等。
首先,通过计算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得到盐酸和氧化钠的摩尔比。
然后,根据摩尔比和质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盐酸和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二、气体实验及应用题讲解1. 实验概述气体实验是高三化学实验的重要部分之一。
气体实验主要包括气体收集、气体的干燥和气体的性质测试等。
2. 实验步骤(1)气体收集:常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有水位法收集、排除水分法收集等。
(2)气体干燥:通过通入干燥管或经过干燥剂吸附除去气体中的水分。
(3)气体性质测试:通过实验室常见的性质测试如可燃性测试、酸碱测试、灭火性测试等来检验气体的性质。
3. 实验原理气体实验的原理主要包括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公式等。
4. 应用题讲解(1)问题:某气体在温度为25℃,大气压力为1.0 atm条件下的密度为0.6 g/L,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2)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可以求得气体的物质的量。
化学探究题试题及答案高中
化学探究题试题及答案高中【试题】题目一: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1. 某学生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一种未知的白色固体,他想知道这种物质是否具有酸性。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这种物质是否为酸性物质。
2. 描述实验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
3.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这种物质是否具有酸性,并给出结论。
题目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1. 选择一种化学反应,设计实验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描述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材料、步骤和预期结果。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温度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题目一答案:1. 实验方案:取少量未知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2. 实验过程:将白色固体放入试管,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记录颜色变化。
3. 结果分析:如果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该物质具有酸性;如果颜色没有变化或变为其他颜色,则说明该物质不具有酸性或具有其他性质。
题目二答案:1. 实验设计:选择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分别在室温和加热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反应速率。
2. 实验步骤:准备相同质量分数的锌片和相同浓度的稀硫酸溶液,将锌片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一个烧杯置于室温下,另一个烧杯加热至50℃,同时开始计时,记录氢气产生的情况。
3. 结果分析:如果加热条件下的氢气产生速率明显快于室温下,说明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碰撞频率增加,从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结束语:通过上述两个化学探究题的设计与实验,我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物质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理解,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希望同学们在化学学习中能够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高中化学实验案例题与答案详解
高中化学实验案例题与答案详解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然而,有时候学生在实验中遇到一些难题,不知道如何解决。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际案例,详解其中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案例一:在实验室中,小明需要制备一种氢氧化钠溶液。
他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水中,但发现溶液的浓度远低于理论值。
请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小明在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可能出现了称量不准确的情况。
因此,他需要使用精密天平来确保称取的质量准确。
其次,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需要搅拌溶液,以促使固体充分溶解。
如果小明没有充分搅拌溶液,那么溶液的浓度就会低于理论值。
要解决这个问题,小明可以首先使用精密天平来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确保质量准确。
其次,他需要在溶解固体时充分搅拌溶液,以保证溶液的浓度接近理论值。
案例二:小红在实验中需要测定一种未知溶液的酸碱性。
她使用了酸碱指示剂进行测定,但结果不准确。
请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小红在使用酸碱指示剂时,可能没有选择适合的指示剂。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对应不同的酸碱性范围,如果选择了不适合的指示剂,测定结果就会不准确。
其次,小红在滴定过程中,可能滴加过多或过少的酸碱指示剂,导致结果不准确。
要解决这个问题,小红可以首先选择适合的酸碱指示剂。
她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指示剂的酸碱性范围,选择适合的指示剂进行测定。
其次,在滴定过程中,小红需要掌握好滴加酸碱指示剂的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案例三:小李在实验中需要测定一种物质的密度。
他使用了容积瓶和天平进行测定,但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
请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答案: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小李在称取物质时,可能出现了天平不准确的情况。
因此,他需要使用精密天平来确保称取的质量准确。
高一化学50道经典例题
高一化学50道经典例题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5道)例1:-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B.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C.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D.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将滴管平放或倒置,以免试液污染- 解析:- A选项: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遵循“左物右码”原则,A正确。
- B选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防止污染滴管和试剂,B正确。
- C选项: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C错误。
- D选项: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平放或倒置,液体会流入胶帽,腐蚀胶帽,D 错误。
所以正确答案是AB。
例2:- 题目: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 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解析:- A选项:酸溅到眼中,用水冲洗并眨眼睛是正确的处理方法,A正确。
- B选项:浓碱沾到皮肤上,大量水冲洗后涂硼酸溶液中和碱,B正确。
- C选项:苯酚易溶于酒精,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洗涤,C正确。
- D选项:量筒不能用于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D错误。
所以正确答案是ABC。
例3:-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解析:- A选项:蒸发操作时,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A错误。
- B选项: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支管口处测量蒸汽的温度,B正确。
福建省漳州市新高一下学期化学经典实验题含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新高一下学期化学经典实验题本练习含答案有解析1.(1)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对下列各组中的溶液进行鉴别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AlCl3溶液和NaOH 溶液②Ca(HCO3)2溶液和NaOH 溶液③NaAlO2溶液和盐酸④Al2(SO4)3溶液和氨水⑤苯与水⑥AgNO3、BaCl2、K2SO4和Mg(NO3)2四种溶液⑦NaNO3、FeCl3、NaCl、AgNO3四种溶液⑧NaHCO3溶液与稀硫酸(2)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物质样品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则(1)(2)(3)(4)的分离提纯方法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可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②除去铜粉中混有CuO 的实验操作是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③将Cl2与HCl 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④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的实验操作是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⑤滤液若浑浊,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造成的⑥NaCl 溶液蒸发时可以加热至蒸干为止⑦蒸馏时,可以把温度计插入混合液体中⑧可以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I2。
⑨CCl4萃取溴水中溴时,静置分层后上层为橙红色,分液时,从上口先倒出上层液体2.Ⅰ.人体血液里Ca2+的浓度一般采用mg/cm3来表示。
抽取一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2O4)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酸(H2C2O4),再用KMnO4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2+的浓度。
(配制KMnO4标准溶液)如图所示是配制50 mL KMnO4标准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1)请你观察图示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操作有__________ (填序号)。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解析与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解析与答题技巧高考化学考试中,实验题是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通过解析常见的高考化学实验题,介绍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一考题类型。
一、酸碱中和实验题酸碱中和实验题常见的形式是给出酸和碱的物质及其浓度,要求计算所需的反应物质量或体积。
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确定化学方程式,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质量或体积。
例如,题目给出0.1mol/L的盐酸和0.2mol/L的氢氧化钠,要求计算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氢氧化钠的体积。
首先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通式,写出化学方程式:HCl + NaOH → NaCl + H2O。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确定该反应中1mol的盐酸与1mol的氢氧化钠完全中和,生成1mol的氯化钠和1mol的水。
根据浓度的定义,可以得出等量关系:n1V1 = n2V2,其中n1、V1和n2、V2分别表示溶液1和溶液2的物质的摩尔数和体积。
将已知数据代入等量关系式中,即可得到所需的氢氧化钠的体积。
二、气体实验题气体实验题常见的形式是给出气体的收集方法,要求计算气体收集量、气体的摩尔数或气体的体积。
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熟悉气体的性质和气体收集方法,以及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所需的答案。
例如,题目给出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时,要求计算气体的摩尔数。
首先要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常用的状态方程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瓦伦斯泰因气体状态方程和道尔顿气体状态方程。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得到气体的摩尔数与气体的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n = PV/RT,其中n表示摩尔数,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将已知数据代入气体状态方程中,即可求得所需的摩尔数。
三、溶液配制实验题溶液配制实验题常见的形式是给出溶质的质量、溶液的浓度和溶液的体积,要求计算溶质的摩尔数、溶液的摩尔浓度或溶质的质量。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解析与技巧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解析与技巧高考化学中,实验题是考查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原理应用能力的重要部分。
掌握常见实验题的解析与技巧,对于提高化学分数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进行解析,并介绍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酸碱滴定实验题酸碱滴定是高考中常见的实验题目,考察学生对酸碱反应的理解和滴定操作的熟练程度。
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所用的指示剂和滴定物质: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甲酚绿等,而滴定物质可以是酸或碱。
根据实验条件和题目所给信息,结合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和滴定反应方程式,判断应该选择哪种指示剂和滴定物质。
2. 计算滴定剂的浓度或滴定容量: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些实验数据,如所需滴定的液体体积、滴定剂的浓度或滴定容量等。
根据滴定的反应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关系,利用给定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所需的答案。
3. 注意滴定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和终点判断:滴定过程中,配合液体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反应方程式,观察滴定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化,当颜色变化接近且保持稳定时,即可判断滴定终点。
二、气体实验题气体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气体性质和气体制备、收集等操作的理解。
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判断气体的性质和制备方法:通常题目会给出生成气体的反应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可以得知生成气体的类型。
结合高考常见的气体制备方法,如酸与金属反应、金属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等,判断出合适的制备方法。
2. 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有多种,如水封法、排空法、置换法等。
根据气体性质和题目给出的条件,选择适合的收集方法,并解答相关问题。
3. 注意气体的密度计算:有些题目可能需要计算气体的密度,应注意使用正确的物理公式,并根据实验条件进行计算。
三、沉淀反应实验题沉淀反应是高考中常见的实验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沉淀反应的判断和操作技巧。
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沉淀反应的类型和反应物: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条件和反应方程式,判断是否是沉淀反应。
高中化学实验题常见题型及解答
高中化学实验题常见题型及解答
高中化学实验题常见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装置安装题:此类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实验装置的熟悉程度,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装置,并注意各种装置的注意事项。
解答此类题时,考生需要熟悉各类装置的功能和特点,并且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
2. 实验操作题:此类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操作实验仪器,掌握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
解答此类题时,考生需要熟悉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且需要注意实验的安全和效果。
3. 实验分析题:此类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并提出改进措施。
解答此类题时,考生需要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并且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实验设计题:此类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实验需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注意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解答此类题时,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创新能力,并且需要在实验设计中考虑实验效果和成本等因素。
在解答实验题时,考生需要注重细节,注意审题,并结合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
同时,考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验安全和环保意识,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实验题解析
高考化学中的常见实验题解析化学实验是高考化学考试的重要部分,常见的实验题目涉及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原因等方面。
本文将针对高考化学中的常见实验题目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一、酸碱中和滴定实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考察学生对酸碱滴定反应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题型。
这类题目通常给出酸和碱的浓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滴定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指示剂。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酸和碱的浓度和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的配比关系。
然后,找到合适的指示剂,并了解指示剂的酸碱变色范围。
接下来,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所需滴定液的体积。
最后,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滴定操作,观察颜色变化,并计算出所需的滴定液的体积。
二、气体实验气体实验是考察学生对气体性质和实验操作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题型。
常见的气体实验题目涉及到气体的制备、性质及判断等方面。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和条件。
其次,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例如收集气体、判断气体的酸碱性等。
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和气体的性质回答题目要求,例如气体的判断、气体的性质比较等。
三、溶液的质量分析溶液的质量分析是考察学生对溶液中离子反应和实验操作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题型。
常见的溶液的质量分析题目涉及到离子反应、溶液的配制和实验步骤。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目给出的离子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判断产生的沉淀物的稳定性和颜色,并找到合适的沉淀物检验方法。
其次,根据实验步骤和溶液的配制方法进行实验操作,例如滴定、加热、分离等。
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结果回答题目要求,例如确定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质量等。
四、其他实验题目除了上述的常见实验题目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实验题目,例如电化学实验、红外光谱实验等。
这些实验题目要求考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解题思路:首先,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了解实验装置及各部分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高考化学-全国卷-实验题解析
26.(14分)解答题——二问,考点化学反应原理,难度★★★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Y管中___________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1)①A;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a→d→c→f→e→i;(2)①红棕色颜色变浅,最后褪为无色;②8NH3+6NO2=7N2+12H2O;③水倒吸入Y管中;④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
考查内容:考查化学实验原理分析、气体收集、装置连接等基本操作及实验方案的设计的知识。
具体方法:明确电池反应,确定工作原理,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解答解题分析:(1)①在实验室中加热制备氨气的是利用固体碱石灰与铵盐NH4Cl混合加热,故应选A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为了达到收集氨气的目的,应该先进行干燥,氨气是碱性气体,用碱石灰干燥,又因为它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需要尾气吸收,可用水做吸收剂,所以链接顺序是a-d-c-f-e-i,(2)NO2和氨气会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故①Y管内会看到红棕色逐渐变为无色,同时在注射器的内壁有水珠产生,②根据①分析可知发生该反应的方程式是8NH3+6NO2=7N2+12H2O;③反应后由于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会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试题答案及解析1.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H2、CO2、Cl2、NH3等气体和氧气不反应,所以可以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苯和水不互溶,水在下方,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直接将导气管插入水中会产生倒吸现象,故B错误;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互溶的液体根据其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碱石灰具有碱性,只能干燥碱性或中性气体,不能干燥酸性气体,氯化氢是酸性气体,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②③溶液均褪色或红色变浅,冷却后又都变为红色C.④中,浸泡在热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浸泡在冰水中的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浅D.四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答案】C【解析】A.NH4Cl不稳定,加热分解产生NH3、HCl,二者封管上部遇冷重新化合形成NH4Cl。
因此在加热时,①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差,错误;B.加热②NH3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逸出,使NH3∙H2O浓度减小,电离产生的OH-浓度碱性,因此溶液的碱性减弱,溶液红色变浅,当冷却时NH3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反应产生的NH3∙H2O电离产生的OH-浓度增大,溶液的红色变深;加热时③SO2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逸出,漂白作用减弱,溶液变为红色,当降温时,SO2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漂白作用增强,因此溶液褪色,错误;C.④由于反应2NO2(g)N2O4(g) ΔH<0,若将平衡体系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实验案例题详解与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案例题详解与分析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实验案例题,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本文将针对几个常见的高中化学实验案例题进行详解与分析。
案例一: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实验要求: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酸碱中和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操作:取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和气体的释放。
实验结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氢气。
化学方程式:HCl + NaOH → NaCl + H2O分析:这个实验是酸碱中和反应的经典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和气体的释放。
在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氢气。
这个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案例二: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实验要求:用不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盐酸进行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操作:取几个不同的金属片,如铜片、锌片、铝片等,分别与盐酸进行反应,观察金属片的变化和气体的释放。
实验结果:不同的金属与盐酸反应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
铜片与盐酸反应无明显变化,锌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铝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并伴有气泡的剧烈活动。
化学方程式:2HCl + Zn → ZnCl2 + H22Al + 6HCl → 2AlCl3 + 3H2分析:这个实验考察了金属与酸反应的特性。
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
铜片与盐酸反应无明显变化,锌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铝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并伴有气泡的剧烈活动。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进一步认识金属的活泼性和酸的性质。
案例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实验要求: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锰溶液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无机物制备--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考题型(解析版)
题型 无机物制备化学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物质世界,制备物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高考常以新物质制备为情境载体命制实验题,该试题涉及知识面较广,形式灵活多变,思维发散空间大,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023·全国甲卷)钴配合物Co NH 3 6 Cl 3溶于热水,在冷水中微溶,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2CoCl 2+2NH 4Cl +10NH 3+H 2O 2活性炭2Co NH 3 6 Cl 3+2H 2O 。
具体步骤如下:Ⅰ.称取2.0gNH 4Cl ,用5mL 水溶解。
Ⅱ.分批加入3.0gCoCl 2⋅6H 2O 后,将溶液温度降至10℃以下,加入1g 活性炭、7mL 浓氨水,搅拌下逐滴加入10mL6%的双氧水。
Ⅲ.加热至55~60℃反应20min 。
冷却,过滤。
Ⅳ.将滤得的固体转入含有少量盐酸的25mL 沸水中,趁热过滤。
Ⅴ.滤液转入烧杯,加入4mL 浓盐酸,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橙黄色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Ⅰ中使用的部分仪器如下。
仪器a 的名称是。
加快NH 4Cl 溶解的操作有。
(2)步骤Ⅱ中,将温度降至10℃以下以避免、;可选用降低溶液温度。
(3)指出下列过滤操作中不规范之处:。
(4)步骤Ⅳ中,趁热过滤,除掉的不溶物主要为。
(5)步骤Ⅴ中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
【答案】(1)锥形瓶升温,搅拌等(2)浓氨水分解和挥发双氧水分解冰水浴(3)玻璃棒没有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较长处(尖嘴部分)没有紧靠在“盛滤液”的烧杯内壁(4)活性炭(5)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钴配合物[Co (NH 3)6]Cl 3尽可能完全析出,提高产率【解析】称取2.0g 氯化铵,用5mL 水溶解后,分批加入3.0g CoCl 2·6H 2O 后,降温,在加入1g 活性炭,7mL 浓氨水,搅拌下逐滴加入10mL 6%的双氧水,加热反应20min ,反应完成后,冷却,过滤,钴配合物在冷水中会析出固体,过滤所得固体为钴配合物[Co (NH 3)6]Cl 3和活性炭的混合物,将所得固体转入有少量盐酸的沸水中,趁热过滤,除去活性炭,将滤液转入烧杯中,加入浓盐酸,可促进钴配合物[Co (NH 3)6]Cl 3析出,提高产率。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所示对实验选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C【解析】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该用酸式滴定管盛装,选项A不正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所以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应该是长口进短口出,选项B不正确;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所以选项C中能避免空气加入,从而防止被氧化,正确;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能直接分液,而应该是通过蒸馏,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C。
2.下列关于Fe3+、Fe2+性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上图装置可以制备沉淀Fe(OH)2B.配制FeCl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会生成红色沉淀C.FeCl3D.向FeCl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2【答案】C【解析】A.反应开始时将止水夹打开,用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净,再将止水夹夹上,随着反应的进行,装置内的压强逐渐增大,生成的硫酸亚铁被压入氢氧化钠中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A正确;B.配制FeCl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3浓度,防止氯化铁的水解,使配制的溶液浑浊,B正确;C.FeCl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会变红3色,但不是沉淀,C错误;D.向FeCl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D正确。
【考点】考查了Fe3+、Fe2+性质实验的相关知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B.过滤、结晶、焰色反应、灼烧、萃取、分液和蒸馏等都是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D.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可在溶液中滴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若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已水解,反之则没有水解【答案】A【解析】A、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A正确;B、焰色反应常由于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不用于分离混合物,B错误;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C错误;D、在滴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需加入碱液中和稀硫酸,否则实验不能成功,D错误。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乙醇、苯酚、硝基苯B.苯、乙醛、己烯C.甲酸、甲苯、乙酸D.苯乙烯、甲苯、环己烷【答案】D【解析】A、乙醇与液溴相溶,不分层,苯酚与液溴有白色沉淀生成,硝基苯与液溴不相溶,分层,正确;B、苯与溴水分层,乙醛与溴水相溶,不分层,己烯使溴水褪色,正确;C、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甲酸可产生红色沉淀,甲苯分层,乙酸使氢氧化铜溶解,生成蓝色溶液,正确;D、无法辨别,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检验。
2.下列操作中仪器使用不正确的是A.用碱式滴定管盛装高锰酸钾溶液B.用铁坩埚灼烧烧碱C.用铁坩埚除去纯碱晶体中的结晶水D.加热蒸发皿时不用石棉网【答案】A【解析】高锰酸钾为了提高氧化性,是加酸酸化的,所以要用“酸式滴定管”,选项A不正确;用铁坩埚灼烧烧碱,而不能用瓷坩埚,选项B正确;铁与纯碱不反应,1000度下也不与水反应,可以用铁坩埚除去纯碱晶体中的结晶水,选项C正确;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选项D正确。
【考点】实验仪器的使用3.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答案】A【解析】25 g CuSO4•5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溶于水配成0.1L的溶液,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溶液的体积为100mL,不是溶剂的体积为100mL,选项A不正确;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硝酸钾析出,过滤,可以除去KNO3中少量NaCl,选项B正确;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H2O2溶液,自身被还原为Mn2+,紫色褪去,说明KMnO4完全反应,选项C正确;氯化钠中若含有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若没有碳酸钠,则没有白色沉淀产生,选项D正确;【考点】实验操作的正误评价4.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溴易溶在四氯化碳中可用萃取溴水中的溴,A正确;B、苯酚易溶在乙醇,不能过滤除去,B错误;C、固体加热应该用坩埚,不能与蒸发皿,C错误;D、配制100ml0.100mol/LK2Cr2O7溶液应该用100ml容量瓶,D错误,答案选A。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解析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题解析实验是化学学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中常见的实验题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应用。
一、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是高考中常见的实验题目。
滴定实验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滴定剂的反应进行配平方程式的配平,然后通过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的观察来确定滴定终点。
例如,题目给定了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滴定实验,要求计算出硫酸中的酸的浓度。
解题步骤如下:1. 根据题目信息写出酸碱配平方程式: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2. 根据方程式可知,1 mol的H2SO4与2 mol的NaOH发生反应。
所以,在滴定过程中,实验者需要滴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应该是硫酸溶液的1/2。
3. 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溶液,在滴定过程中,溶液由红色(酸性)转变为无色(中性)。
4. 根据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可确定滴定结束时所用的NaOH溶液体积。
5. 根据滴定方程式和滴定结束时NaOH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硫酸的浓度。
二、气体实验——制备氢气氢气的制备是高考化学中经常遇到的实验题目。
制备氢气的方法有许多,常见的有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电解水等。
实验中一般会给出初始质量、体积或浓度等相关参数,要求计算出氢气的气体量。
例如,题目给定利用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实验,要求计算反应中产生的氢气气体量。
解题步骤如下:1. 写出反应方程式:Zn + 2HCl → ZnCl2 + H2。
2. 根据方程式可知,1 mol的Zn与2 mol的HCl反应生成1 mol的H2。
所以,在计算氢气气体量时,需要知道锌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或质量。
3. 实验者需要在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和一片锌片,观察氢气气泡的生成,收集氢气气体。
4. 根据实际收集的氢气体积,可以计算出氢气的物质的量。
三、酸碱指示剂的鉴别实验酸碱指示剂的鉴别实验常常出现在高考化学题目中,要求根据指示剂对酸碱溶液的颜色变化鉴别溶液的性质。
高中化学实验大题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化学实验大题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化学实验大题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一:探究铁离子的氧化性实验目的:1. 理解铁离子的氧化性。
2. 学会使用滴定法测定铁离子浓度。
实验原理:铁离子(Fe^3+)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碘离子(I^-)生成碘单质(I2)。
反应方程式为:2Fe^3+ + 2I^- → 2Fe^2+ + I2。
实验步骤:1. 配制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
2. 取一定体积的FeCl3溶液于试管中。
3. 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
4.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反应时间。
5. 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
实验注意事项:- 确保使用新鲜的FeCl3溶液。
- 滴定时需缓慢加入,避免过量。
讲解:本实验通过滴定法测定铁离子的氧化性,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和滴定终点,可以计算出铁离子的浓度。
实验中,铁离子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而碘单质可以被硫代硫酸钠还原,从而通过滴定硫代硫酸钠的体积来间接测定铁离子的浓度。
#### 练习题二:硫酸铜晶体水合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硫酸铜晶体水合数的测定方法。
2. 掌握热重分析法的原理和操作。
实验原理:硫酸铜(CuSO4)晶体在加热过程中会失去结晶水,其质量减少与水合数有关。
通过测量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以计算出硫酸铜晶体的水合数。
实验步骤:1. 称量一定量的硫酸铜晶体。
2. 将晶体放入干燥的坩埚中。
3. 将坩埚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晶体失去结晶水。
4. 取出坩埚,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5. 计算质量差,求出硫酸铜晶体的水合数。
实验注意事项:- 确保坩埚干燥,避免水分干扰。
- 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晶体分解。
讲解:本实验利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铜晶体的水合数。
通过精确测量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以准确计算出晶体中水分子的数量。
实验中,硫酸铜晶体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结晶水,质量减少,通过这一变化可以推断出晶体的水合数。
#### 练习题三: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氨气应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做干燥剂。
( 3)用图 1 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如图 2 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2、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 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 FeSO4溶液与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 溶液反应制备。
(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的方法。
( 3)生成白色 Fe(OH) 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 NaOH 溶液,插入 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 溶液。
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方法二:在如图装置中,用NaOH 溶液、铁屑、稀 H2SO4等试剂制备。
(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
(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
( 3)为了制得白色 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
子后的实验步骤是。
(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
3、i(15 分)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 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
中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 ag
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
碱石灰的 U 型管的质量,得到 bg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 6mol· L-1
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 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
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 U 型管的质量,得到 c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 U 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 dg 请填空
和回答问题:
( 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
( 2)装置中干燥管 B 的作用是
( 3)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填高、偏低或不变)
(4)步骤⑤的目的是
(5)步骤⑦的目的是
(6)该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4、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
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
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 1) A 是制取 CO2的装置。
写出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填写表中空格:(请在答题卡上填写)
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饱和NaHCO3溶液
C
D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式:。
(4)试管 F 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氧化碳
反
应的化
学
方程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 会增大,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溶液出口_________________( 填写“ A”或“ B” )导出。
5、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 ” 。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
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 1)用装置 A 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碱石灰的作用是。
(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
① 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 B 中两个活塞。
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内气
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 3)将过量的氧气与 A 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 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 C 中,并在 b
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 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是。
其理由是
② 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6、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请填空:
(1)试管 a 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 ,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2)为防止 a 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3)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
①
②
(4)试管 b 中加有饱和Na2 CO3溶液,其作用是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 b 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1、答案:Ⅱ.( 20 分)( 1)2NH 4Cl + Ca(OH) 2 2NH 3 ↑+ CaCl 2 + 2H 2O (2)向下排空气
碱石灰 (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 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2、方法一
24
铁屑 ( 2)煮沸 (3)避免生成的 Fe(OH)
2 沉淀接触 O 2
(1)稀 H SO
方法二
(1)稀 H 2
4
铁屑
( 2) NaOH 溶液
SO
( 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
当排出的 H 2 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
H 2 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3、答案: i ( 1)样品重,砝码轻
( 2)防止空气中的 CO 2 和水气进入 U 型管中 ( 3)偏高
( 4)把反应产生的 CO 2 全部导入 U 型管中
( 5)判断反应产生的 CO 2 是否全部排出,并被 U 型管中的碱石灰吸收
106 ( d b) 100 %
(6)
44 a
4、答案:
2↑
(3 分)
( 1) CaCO 3
22
O+CO +2HCl = CaCl +H
( 2)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 NaHCO 3 溶液)
除去 CO 2 气体中混入的 HCl
C
过氧化钠
2 和水气反应,产生O 2
与 CO
D
NaOH 溶液 吸收未反应的 CO 2 气体
( 3) 2Na 2 O 2 +2CO 2=2Na 2CO 3+O 2
( 4)把 E 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姆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
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5、答案:
(1)①
(NH 4)2CO 3[或
NH 4HCO 3 ]
② 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② 2NO 2(g) N 2O 4 (g) +热量,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部分红棕色 NO 2 转化为无色 N 2O 4。
( 3)①先通入 O 2,后通入 NH 3。
若先通氨气,氨在空气中不能点燃,逸出造成污染。
② 4NH 3+ 3O 22N 2+ 6H 2O
6、答案: (1) 先加入乙醇, 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 再加冰醋酸
(3 分)
(如在试管 a 中最先加入浓硫酸,此题得 0 分)
(2) 在试管 a 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2 分)
(3) 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 分)
(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3 分)
(5) b 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