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阅读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本就谈不上“合”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
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
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
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
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
究“死”,而佛学的引入则做了必要的补充。
2020/10/15
16
解题技巧应用
第一步:划读原文(找问题找概念找思路)
可以划出以下关键词: (1)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题目、主 概念 (2)精神诉求的集合——次概念 (3)精神趣旨——次概念 (4)人生哲学、人死哲学、张弛和合学、 生死和合学——结尾,作者观点。
18
(3)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佛教是 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
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 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 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 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 合心态。 (观点、)
(5)推测有误。实际上就是在时间上、逻辑上 的混淆范围,即有意把原文中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 此时应对照原文,注意表时间、表结果概念的关键 词。
(6)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 出某种意思。注意:A、选项句意思往往和文章的 整体意思相近,但就是无法在原文找到依据。B、 选项句的几个词在原文中都有,但却在原文中的不 同位置。C、选项句往往说得很有道理,但不是文 中观点。
2020/10/15
13
考题分析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
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
想把合和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
“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
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
2020/10/15
19
3、寻找思路
通过以上划句划词可以看出,本文思路: (1)主要观点是:儒释道互补帮助人们养成心
态和合。 (2)思路是:由对和合概念的理解提出自己的
观点儒释道互补帮助人们养成心态和合。中间部分 主要是分析儒道释三家的精神趣旨及其人生哲学、 人死哲学的内涵;最后重申作者观点。
2020/10/15
高考总复习之现代文阅读部分
2020/10/15
1
考纲再现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 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20/10/15
9
解题方法与技巧
3、找错因 社科类与科技类常见的干扰项有八种情况:
(1)张冠李戴。把甲的观点、发明、创造 说成乙的观点。此时,应特别注意选项句的 主语与宾语。
(2)误划类别。把本属于同一类的拆开, 说成两类或几类;或把本不属于同一类的合 并一类。此时注意选项的修饰语位置。
2020/10/15
2020/10/15
12
解题方法与技巧
(7)混淆因果。两种情况:一是因果倒置,二 是强拉因果,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 有因果关系。
(8)偷换概念。选项句对概念的理解与原文 中的概念不统一,或在类别上,或在范围上,或 在程度上。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 了的词语,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 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2)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
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
那就是“张”。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
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佛教精神趣旨是
“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对概
2念020的/10/阐15 释、观点)百度文库
2020/10/15
8
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三步: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 错因,找答案。
1、找区位,审题干。即阅读每一选项,并 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
2、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
外内查查关语系意。。查对找照时原,文要,注精意读上相下应文文之字, 间查的找关区系位,的主相要关包叙括述:与话选题项关有系没—有—意与思前上 后的文差是别否,属尤于其同是一一话些题细;微逻的辑差关别系,—如—程在度、 逻范辑围上、与角前度后、文先是后否顺一序致等。。
2020/10/15
4
选文特点
2、文章内容单一,结构相似。
科技类说明文,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 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弄清:
①文章的概念 ②分析概念(导因、困难、用途、功能)
2020/10/15
5
选文特点
3、文章思路明晰(说明“概念)
科技文:通过对一个新概念、新发现、新发明 在纵向上的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如发现过 程、目的、所遇困难、其它相关原因等,重在因果 推理、现象介绍、功能说明等。
(1)分清文章出现的概念(主概念与次概 念及其关系)。
(2)注意文中的关联词,注意表程度表范 围的副词。
2020/10/15
6
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一步:划读原文找“概念”
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2、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 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3、关联词
4、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 5、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 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10
解题方法与技巧
(3)指代错误。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 内容”解释有误,或是类别上,或是程度上。 此时注意选项句指示代词,如:这、这些; 此、与此相反等。
(4)混淆范围。部分与整体;或然与必然; 可能与肯定;偶尔与往往;轻度与严重。此时 特别注意表程度、范围的关键词。
2020/10/15
11
解题方法与技巧
2020/10/15
所以,应该选B
21
考题分析二
当下,真正的漆器工艺只保存于少数的老艺人与高等教育体系中。依赖于国 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扶持,老艺人的传承有了一定的保障。笔者刚去福 州做过考察,访问了郑修钤老先生。郑先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年事已高,两度中风后听力大为下降,行动也不如 从前便利。他对国家的非遗保护政策赞不绝口,有了政府的补贴政策,带徒弟有 了保障;有了医疗保障,晚年生活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可以把精力主要放在技艺 传承上。本来,今年“文化遗产日”举办的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邀请他到 现场作技艺表演,但他已力不从心,只送了作品参展。还有薛生金,前年清明节 我曾去山西平遥娃留村拜访过他,谈了很多关于原平遥漆器厂的话题。薛生金带 自己的小儿子作徒弟,还有几个年轻学徒。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平遥漆艺产业 中的学徒制比较盛行,学徒一般要付学费,通常学习两三年,稍微掌握了一些技 能后就会出去自立门户,这样的学徒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徒弟。还有北京的殷 秀云,在一个长期合作的民营雕漆厂里带了两个中年女徒弟,因为徒弟是村里的 农民,在厂里算是计件工人,时常还要忙于农事,技艺进步比较缓慢。提起带徒 弟,殷先生一脸愁容,他说:“现在的年轻人,无论文化高低,都愿意去公司打 工,不会甘于这样又苦又累的工作。”可见,老艺人的传承之路也是步履艰难。
(2)B项,找区位,在第三段,文章最后,选项综合了作者的观点。
(3)C项,找区位,文章第三段,找差别,选项“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谈起”, 原文“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可见缺一也可“互补”。
(4) D项,找区位,文章第三段,找差别,选项“只是研究生,不研究死”,原 文“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可见太过肯定。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
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 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 “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 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 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 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 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
2020/10/15
15
例题引路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 以才需要“和合”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
补。 B、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 “张弛”
之道,破“生死”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互补”之说即无从
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生”,不研
2020/10/15
22
例题引路
一定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年来,依赖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扶持,老艺人 的传承有了保障。 B、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从平遥漆艺产业中的学徒制中走出的学 徒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徒弟。 C、北京殷秀云民营雕漆厂的两个女徒弟,身兼多重身份,技艺进 步比较缓慢,离成为真正的艺人还很遥远。 D、现在的年轻人,不甘心于吃苦受累去跟随老艺人学艺,是造成 传统工艺后继乏人的一个原因。
2020/10/15
7
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步: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
1、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 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 破法;
2、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 类: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 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 “程度差异”;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 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 辑错误”;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 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
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
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
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
人精202神0/1生0/1活5 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14
考题分析一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 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 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 “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 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 都是不可缺少的。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 乐世界。
2020/10/15
17
2、找关键句
(1)我别出心裁,想把合和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 诉求的集合。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 和合的心态。
(文章开头、观点句)
2020/10/15
2
考试题型
设题类型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 的含义 理解文中基本概念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020/10/15
3
选文特点
1、选文时代感强
(1)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新出现的社会 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形势等。
(2)内容基本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天 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当代 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
2020/10/15
答案:A 23
小结:
注意:与原文相符的选项的表述,常常不是照抄原文,而往往会 采用以下的几种设题方式:将散于各处的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转换原 文的表述方式,对原文相关信息作概括性的表述(概括式转述,具体 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1、概括式转述: 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提炼其本质,上升到 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 .
20
第二步:对读题目
(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1、审题干::“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考查理解能力 2、对读题目:
(1)A项,找区位,文章第一段,“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 神诉求的集合。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 心态,绝非易事” 。找差别,选项“人只有一种精神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属 于无中生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